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材料帝国-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明白了。”董林生只能点头称唯,谁让人家是老总呢。(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三章 虎落平阳的感觉
王凯华真的有些急了,电动汽车的问题再不解决,他的帽子就有些危险了。
电动汽车的事情已经惊动了上层,大秦集团展开的宣传攻势让中央领导也开始关注到这件事情,一些大城市迟迟不肯启动充电站的建设,引发居民怨声载道,这种情况也通过各种舆情渠道反映到了中央领导的面前。
一开始,中央领导只是把这件事当成企业间的竞争炒作,本着不干预经济活动的想法,并没有特别在意。随着各方面的动静越来越大,包括冀明初、崔洪春等人都开始反映此事,上层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件事原本也是大秦集团占着理,智囊机构随便调查一下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调查报告往中央领导面前一递,自然引来了上层的雷霆震怒。
体制内的人,对于各种狐假虎威的猫腻是一目了然的。王凯华等人的做法,包括替他们说话的那些省部级官员的做法,虽然不正当,但在程序上并没有什么过错,而且初衷可以解释为保护国企的市场竞争力,也算是一个能够上得了台面的理由了。在这种情况下,上层虽然知道事情的原委,但也不宜直接处分王凯华,毕竟他也是一个相当于正局级的企业领导,这么多年来,功劳苦劳都不少,为了与一家民营企业恶性竞争的事情就直接免掉,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向经贸委下达了一个指示,要求包括北店、安什在内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必须拿出自己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并在可接受的时间范围内推出成熟车型。中央指示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电动汽车的所有关键技术都在国内,而且国内也已经有非常成功的应用。大型车企拥有地利、人和等各种优势,有什么理由不能拿出自己的车型呢?
这个指示既是给王凯华等人的一个最后通牒,也是给他们的一个台阶。如果他们能够及时转变官商作风,踏踏实实地向大秦等先行企业学习,在短时间内解决技术障碍并非难事。一旦北店、安什等都有了自己的电动汽车,他们给大秦汽车设置的各种障碍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桩公案就算是结束了。
当然,如果王凯华们执迷不悟,没有决心也没有能力解决自己面临的技术问题,那么以一个不称职的名义把他们调离当前位置,大家又有何话讲呢?所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说的不就是这种情况吗?
得到汽车工业局转发的通知,王凯华知道自己玩砸了。他没有估计到秦海的能量有这么大,也没有想到他会用这样一些手法来对付自己。他原来以为给秦海一些颜色,秦海就会乖乖地低头。谁料想他搬起来的石头,砸中的却是他自己的脚。
这个通知,王凯华没有转给中层干部们看,只是在集团高层会议上做了传达。但高层会议上的事情,哪有能够保密的。董林生和罗金辉说起来都是王凯华的亲信,与其他高层领导的关系并不好。但这种涉及到王凯华疼脚的事情,人家岂有不讲给董林生和罗金辉听的道理。
明知王凯华是被经贸委逼得无路可走了,但董林生还不能直接说出来。只能把责任都扛到自己肩上。王凯华放话说自己不管技术上的细节,其实就是告诉董林生。该去低三下四地求秦海帮忙了。明明是王凯华牛烘烘地赶走了上门来谋求合作的秦海,现在却要让董林生去找秦海讲和,这不是上赶着送脸去给秦海打吗?可是,当下属的,就得有替领导挡耳光的精神,董林生对此是有足够自觉性的。
董林生去找的第一个人。并不是秦海,而是红原公司的张岱渭。张岱渭是从北店集团的技术处跳槽出去的,当年曾是董林生的手下。董林生把自己与张岱渭相处的过程从头到尾回忆了一遍,确信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对不起张岱渭的地方,于是便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上门去了。
“哎呀。张老弟,我们好久没见了。”
在张岱渭的办公室里,董林生用极其夸张的口吻向张岱渭说道。他把带去的礼品放在一旁,走上前做出了一个想与张岱渭拥抱的姿势。
“原来是董处长,稀客,稀客。”张岱渭避开了董林生张开的双臂,只是伸出手,与董林生简单地握了一下,然后指了指沙发,说道:“董处,请坐吧……你看,我这里也没什么好茶叶,要不,我给你倒点白开水吧。”
“不用不用,在外面已经喝过了。”董林生客气道,他分明看到张岱渭的桌上放着一个颇为精致的茶叶筒,而且也记得张岱渭本人是喝茶的,办公室里不可能没有茶叶。他这样说,明摆着就是不想给自己倒茶的意思了。这真叫虎落平阳,如果不是王凯华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他董林生何至于到这来看张岱渭的冷脸?
“董处今天怎么有空光临我这座小庙啊?”张岱渭明知故问道。
“岱渭啊,实不相瞒,今天大哥我是来求你老弟伸手救命的,你如果不帮老哥,老哥这回可真是过不去这个槛了。”董林生一张嘴就是一副街头行乞的劲头,他已经想通了,面子这东西能值多少钱,还不如直接低调一点,求得张岱渭的同情。
董林生这样一说,倒真把张岱渭给吓了一跳。他认真地看了看面前这人,确定此人的确是曾经在自己面前趾高气扬的那个北店集团技术处长。当年他在董林生的手下,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冲突,但挨各种训斥可不是一次两次了。乍一听董林生一口一个“老哥”、“老弟”的,张岱渭不知道是该觉得感动呢,还是觉得好笑呢。
“董处,瞧你说的。”张岱渭道,“你们北店可是全国汽车行业的老大,我们红原汽车才是小兄弟。我们现在搞汽车那一套,都是跟着北店学的,你哪能有什么事情要求我帮忙的,你这是故意戏弄我小张来了吧?”
“张老弟,你就别装了。”董林生差点都要哭了。张岱渭这话看似谦虚,可字字句句都是带着刺的,而且董林生还没法还嘴。有什么办法呢,当年红原汽车刚起步的时候,董林生在行业的会议上遇到张岱渭,可没少嘲讽过他。现在峰回路转,轮到张岱渭反过头来挖苦董林生了。
“我就直说了吧,你们搞的那个大秦汽车,现在火了。北店也要搞电动汽车,但几项关键技术,还得请你们帮忙解决。我今天上门来,就是求张老弟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答应和我们北店合作,帮我们把电动汽车搞出来。只要能够搞出电动汽车,不管你开出什么条件,老哥我都能答应你。”董林生说道。
“电动汽车合作?”张岱渭装作刚刚听懂的样子,眼睛里闪着狐疑之色:“不会吧,北店不是拒绝了我们的合作要求吗?我听秦总说,王总和你董处是当着他的面说北店不会和大秦合作的,这才几个月的事情呢,董处就忘了?”
“此一时彼一时也。”董林生已经把脸皮撕下来塞到鞋子里了,索性也就没啥觉得难堪的了,他说道:“当时北店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顾不上搞电动汽车的事……呃,好吧,其实这主要是领导那边……小张,你也是北店出来的,王总这个人的脾气,你还能不知道吗?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北店已经确定要把电动汽车作为发展重点,而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就在你们手上,这不,我就赶紧来求你帮忙了嘛。”
“董处,这事我可真是爱莫能助。”张岱渭往沙发上一靠,淡淡地回答道。
“怎么?你还记着王总的仇呢?”董林生问道。
张岱渭哈哈一笑:“我记他什么仇?我感谢他还来不及呢。如果不是他把我从北店赶出来,我哪有机会参与大秦汽车这样的项目,说不定,现在我正在……呵呵,这个就不说了吧。”
以张岱渭的原意,他是想说没准现在自己正在苦巴巴地求着别人给他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转念一样,董林生就在面前,这样说就相当于直接打董林生的脸了,实在有些不厚道,于是便把后面的话给咽了回去。
董林生当然能猜得出张岱渭想说的是什么,可事到如今,他也没生气的资本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既然你不记王总的仇,好歹也念着北店是你的娘家吧?这个忙,你无论如何也得帮一帮。”
张岱渭摇摇头道:“董处,你弄错了。不是我不想帮这个忙,而是我没有能力帮你这个忙。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包括超级电容、永磁电机和电子控制系统,这几项技术都是属于大秦集团所有的,只有秦总才有权力决定给谁或者不给谁。你们既然已经当面拒绝了秦总,现在来找我,又有什么用?”
“那么,你能不能帮我引见一下秦总呢?”董林生问道。(未完待续……)
PS:【中国中车再研制超级大杀器:石墨烯超级电容】功率提升三倍,电能运用效率更高,可运用时间更长,10月9日,从中国中车株机公司传出消息,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大功率石墨烯超级电容问世——为中国制造点赞!
第七百一十四章 你的身份真的不够
“我帮你传个话倒不难,不过,董处,你觉得秦总会答应见你吗?”张岱渭慢悠悠地说道。
董林生一愣:“他不见我,为什么?”
张岱渭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道理很简单了。当初秦总主动到北店去,要求和北店合作,你们给他吃了闭门羹。现在你们自己想合作了,只派了……对不起,董处,我不是说你的身份不够,而是说……你的身份真的不够。”
听到张岱渭那自相矛盾的话,董林生苦笑了。他从北店过来的时候,倒没想太多,觉得先联系张岱渭,再经张岱渭联系上秦海,说几句软话,把此前秦海答应过的条件接受过来,这件事也就算完了。现在听张岱渭这样一说,他开始反应过来了,人家秦海在北店受了气,这不是随随便便说一句就能够抹掉的。
别看大秦集团只是一家民营企业,可规模一点也不比北店小。王凯华说起来风光无限,但其实北店的一切与他根本没有关系。他当着常务副总的时候,可以一言九鼎,一旦离开这个职位,就什么也不是了。而人家秦海却是大秦集团的所有人,拥有90%以上的股权,他的权势才是真材实料的。王凯华在秦海面前装腔作势,想起来都令人发笑。
秦海当时受了气,一声不吭地走了,反过手就是一系列的杀招,杀得北店溃不成军。让王凯华狼狈不堪。现在北店要找秦海求和,光派出他这么一个技术处长。恐怕还真不够秦海看的。张岱渭这番话,如果说不是秦海授意,那才怪了。秦海分明是托张岱渭传话。要王凯华亲自来见他,同样地受一番羞辱,否则电动汽车这事,人家才不急呢。
“张老弟,你这话……是秦总的意思吗?”董林生小心翼翼地求证道。
张岱渭微微一笑,道:“董处,你是我的老领导。我也不瞒着你。我这话,是整个大秦集团几万干部职工的共同心声,你如果知道秦总在集团内部的威望有多高。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说实话,秦总自己对于北店之行倒没觉得怎么,可是集团的领导、中层干部乃至普通职工,都恼了。王凯华不就是仗着自己是北店的领导。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吗?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他还敢端着常务副总的臭架子?”
张岱渭说到这的时候,语气中已经带上了几分怒气。董林生知道,张岱渭对王凯华的恨意已经积压了不止一两年了,到这个时候,他可就没什么顾忌了。
“我明白了,我这就回去汇报。”董林生点了点头。他站起身来,向张岱渭道了别,然后向门外走去。
张岱渭拎过董林生带来的那些礼品。说道:“董处,这些东西。你还是带回去吧,我怎么敢收你的东西?”
董林生摆摆手,说道:“张老弟,这就是老哥私人送你的东西,不涉及到北店和大秦的关系。说真的,老哥没准哪天还要来投奔老弟你呢,在你们公司随便混碗饭吃就行,到时候老弟可千万要拉老哥一把。”
董林生的这番话,说得颇为悲凉。他在张岱渭这里看到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这是他在北店所没有看到的。确切地说,在他20多年前刚进北店工作的时候,北店还是朝气蓬勃的,大家有理想、有追求,对未来充满了想象。而这些年,他愈来愈感觉到北店陷入僵化,领导追求的是个人的享受以及稳定,不思进取,拒绝变革。而下面的干部职工则变得苟苟营营,精力全放在自己的小家那里。
像张岱渭这种想做一番事业的人,最终只能是选择离开。董林生过去对于张岱渭的不安分非常看不惯,对于张岱渭的离开则带着幸灾乐祸的心理。到了现在,他才发现,张岱渭的选择是正确的,自己则因为在这口水井里呆了太久,已经不知道外面的蓝天了。
这次找大秦集团谈判没有成功,董林生不知道王凯华会如何处置自己,也不知道北店如果一直无法在电动汽车方面形成突破,企业会面临怎样的经营困境。他向张岱渭说也许有朝一日会来投奔红原,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客气话,而是真的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回到北店的董林生没有隐瞒什么,他直截了当地告诉王凯华,秦海拒绝与自己见面,如果北店想和大秦集团合作,唯一的办法就是王凯华亲自去见秦海。至于见面之后说什么,是继续牛烘烘地装酷,还是诚心诚意地道歉,这就不是董林生管得了的了。他只是强调,如果王凯华不愿意出现,秦海是不会松口的。
“这是讹诈!要挟!”王凯华听完董林生的叙述,暴跳如雷,而这种表现也没有超出董林生的想象。董林生沉默不语,只听着王凯华发飚,他心里已经想好了,大不了让王凯华撤了他这个技术处长的职,反正他是没办法扭转乾坤了。
秘书黎永昕走上前,先打发走了董林生,然后低声地对王凯华劝道:“王总,我觉得……董处长带回来的信息,也还是有一些价值的。上次秦海在咱们这里碰了钉子,肯定是有一些情绪的。现在他的情绪还没有缓和过来,我们想等待他主动上门,恐怕是不太可能。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您这个级别的领导去和他接触,化解掉他的怨气,后面的事情才能进行下去。”
“你是说,我要去向那个少年得志的小年轻低头?”王凯华对黎永昕怒目横眉。
黎永昕摇摇头:“不是的,我只是说,需要有一个沟通的机会,这样僵持着,也不是一个办法啊。您想想,汽车工业局给咱们的时间只有一年……”
听到汽车工业局这几个字,王凯华有些软了。在接到汽车工业局的通知之后,他曾专门打电话向皮建时求证过这是哪个部门的意见。皮建时告诉他,中央领导对这件事很不满意,已经在考虑他王凯华的安置问题了。如果王凯华不能及时地把电动汽车搞出来,那么经贸委就有足够的理由走马换将,届时谁也没法帮他说话了。
职务是王凯华的命门所在,没有了职务,他连一个普通的富家翁都够不上。想到这点,王凯华没有了叫嚣的底气,他看着黎永昕,问道:“你觉得,我该怎么做才合适?”
黎永昕道:“您肯定要和秦海见一面,把一些事情说开。叫秦海到北店来,不太可能,人家已经来过一次,而且……弄得有些不太愉快,现在他占了上风,就更不可能再来了。至于说您亲自到红泽去……”
“这是不可能的!”王凯华断然道。
“是啊,您当然不能去……”黎永昕苦涩地说道,其实从心里来说,他真的很希望听到王凯华毅然决然地说愿意亲自去红泽向秦海低头,为了企业的前途,个人的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呢?再说,以黎永昕对秦海的了解,他相信只要王凯华愿意低头,秦海肯定是不会让王凯华难堪的。
可是,王凯华即使是这种象征性的低头也不愿意接受,黎永昕也只能另想主意了:“我的意思是说,您可能通过经贸委来安排和秦海的见面,这件事本来就是汽车工业局的事情,由汽车工业局把双方领导召集起来洽谈,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双方选择在京城国家经贸委的场地里见面,就没什么障碍了。”
“看来,也只能这样做了。”王凯华像是受了莫大委屈一般,点点头说道:“小黎,你和汽车工业局联系一下,就照你刚才说的那样,要求汽车工业局那边安排秦海和我见面。要快,现在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拖延了。”
“明白。”黎永昕答应道。
汽车工业局方面其实也在关注着北店的动静,接到黎永昕的请求,武兆云专门去请示了崔洪春,然后才安排人给秦海打电话,通知秦海到经贸委来面谈。秦海此时正好在京城办事,因此也就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在约好的时间,秦海带着田如芝来到了经贸委汽车工业局的会议室。会议室里已经摆好了桌签,秦海他们坐在一侧,北店方面的人则坐在另一侧。定好的会面时间是上午10点,秦海卡在9点55分的时候走进会议室,却见对面的位子上空无一人。主持会谈的武兆云以及汽车工业局的几名官员倒是先到了,他们赶紧招呼着秦海等人坐下,并且颇为热情地寒暄了一番。
王凯华直到10点10分前后,才在黎永昕、董林生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室。他扫了一眼桌签,然后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并不用正眼打量对面的秦海一行,而是扭头向着坐在主位上的武兆云招呼了一声,说道:“武局长,我们到了,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看着王凯华这副肉烂嘴不烂的鸭子作派,秦海微微地笑了,他低声地向身边的田如芝说道:
“呵呵,看来今天这一趟,咱们又要白跑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们不侍候这种大爷
武兆云的脸上也有一些不悦之色。这明明是帮着王凯华解围的一个会,王凯华非但迟到,还摆出一副不情不愿的嘴脸,像是别人在求他似的,作为居中调停者的武兆云心里当然不痛快。不过,在政府任职的官员,与企业领导还是有些不同,由于常年从事的就是协调工作,他们的涵养都会比较好。看到王凯华和他的下属都已经坐下了,武兆云清了清嗓子,说道:
“好吧,既然大家都已经到齐了,咱们就开始吧。咱们今天这个会,主要是要讨论一下国产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秦总的大秦集团这边,拥有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但在汽车制造方面的经验还略有些薄弱。王总的北店集团这边,是咱们汽车行业的老大哥,拥有丰富的造车经验,只是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略有些欠缺。
你们两家如果能够坐在一起,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强强联合,对于促进我国的电动汽车夯实基础、做大做强,有着深远的意义。经贸委领导对于大秦集团和北店集团的合作,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汽车工业局做好红娘,给强势企业之间搭好鹊桥。
当然了,牵线搭桥的事情,我们可以做。最终你们两家如何合作,那还得秦总和王总你们自己谈,我这个当媒人的就不好插手了。哈哈,我只等着你们谈好之后,能够请我喝喜酒、吃喜糖。”
武兆云这番话,说得秦海一阵阵发冷。也不知道中国的政府官员是从哪学的,总喜欢用婚姻来比喻合作,动不动就是红娘、鹊桥之类的。自己好歹是个帅小伙,跟对面那个猥琐大叔玩鹊桥相会,还不如直接一头从桥上栽下去呢。
秦海脑洞大开。在心里诋毁着武兆云的话,脸上自然不会流露出来。武兆云讲完了开场白,接下来就应当是他们两家企业进行沟通了。当下之局,北店火烧火燎地等着与大秦集团合作,而大秦方面却没有任何受制于北店之处,既然自己是优势的一方。秦海当然不会率先开口,而是面无表情地等着王凯华说话。
如果没有此前在北店碰壁的经历,冲着王凯华的年龄和资历,秦海倒也不是不可以表现得主动一些。退一步说,如果这一次王凯华能够放下身段,前往红泽去与秦海洽谈,秦海也可以摒弃前嫌,给足王凯华面子。然而,王凯华一而再、再而三地耍自己的大牌。甚至到今天这个会上,他还以迟到10分钟的方式来表现傲慢,那秦海也就没必要再给他留什么面子了。
面子这种东西,自己都不珍惜,别人又何必替你在意呢?
秦海不说话,王凯华就更不会说话了。他今天根本没打算向秦海低头,而是希望秦海能够迫于汽车工业局的压力,主动向自己低头。面对着秦海的沉默。王凯华决定和对方耗下去,看谁耗得过谁。
董林生和黎永昕二人一左一右地坐在王凯华身边。看着这个僵持的场面,只能在自己心里长叹。他们知道王凯华的脾气,也看出了秦海的倔强。他们不敢主动站出来打破僵局,又无法劝说王凯华后退一步。事到如今,他们也懒得再想什么了,反正天塌下来也是王凯华的个子最高。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会场就这样陷入了诡异的沉默,秦海在手里玩着一支铅笔,聚精会神,似乎铅笔里有什么巨大的奥妙;田如芝倒是左顾右盼,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眼睛里流露出无奈和嘲讽的神色。王凯华这边的几个人,都是交叉着手,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如果再配上几缕青烟,直接就能够羽化升仙了。
“你们这是……”
武兆云忍不住了,足足十分钟过去,两边的人都一声不吭,这还开个什么会。以武兆云事先的估计,秦海应当会给王凯华一个面子,有可能会主动发言,王凯华作为有求于秦海的一方,也可能会主动示弱。但现在看来,他的估计完全失败了,这两方是针尖对麦芒,根本就没有想妥协的意思。
“老王,你是咱们行业里的老同志了,经验丰富,德高望重,要不,你先说几句吧?”武兆云只能开始点将了,他先选中了王凯华,同时给王凯华戴上了一堆高帽子,企图以此化解王凯华心里的疙瘩。
“我?我没什么好说的啊,我们北店从来都是服从大局的,经贸委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武局长直接给我们下指示,我们照着办就是了。”王凯华张嘴就是一番大道理,差点没把武兆云给噎死。
姓王的,你有没有搞错,我是在救你,不是在求你。如果不是上面还有一些人想保你,我才懒得管你这些闲事呢。什么叫我们下指示,我们指示你必须在一年之内拿出合格车型,你特喵地能拿得出来吗!
这些话,武兆云即使想说,也不能在这个会上说。当着秦海的面,他只能装作没听懂王凯华的意思,转而对着秦海说道:“那么,请秦总说说看,对这件事情,你们大秦集团有什么考虑?”
“我们没什么考虑。”秦海笑呵呵地说道,他现在没有一点心理负担,完全就是一副看戏的心态,他想看看王凯华还能狂妄到几时。
“什么叫没考虑?”武兆云问道。
秦海耸耸肩道:“是汽车工业局通知我们来开会的,对于这个会的内容,我们没有什么兴趣。如果汽车工业局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可以明确提出来,我会把这些要求的精神带回去,请集团董事会讨论。至于说我们自己,对这件事的确没什么想法,您让我说什么呢?”
“关于你们和北店强强联合的事情,你们就没什么看法?”武兆云提示道。
“没有。”秦海断然地摇着头。
“怎么会没有看法呢?”武兆云有些抓狂了,“你们打算如何合作,希望北店集团给你们提供哪些帮助,你们又有什么样的回报,难道就没有一点考虑吗?”
秦海收起了笑脸,正色道:“武局长,您弄错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和北店集团进行什么强强联合,我们也没觉得北店集团算得上什么值得和我们联合的强手。今天我和田副总经理到汽车工业局来,完全是因为武局长您的要求,而不是冲着北店来的。如果您想谈的就是我们如何与北店合作,那实在是对不起,我们是不会和北店合作的。”
秦海这番话,让武兆云、王凯华等人都吃了一惊。虽然武兆云想到了秦海会有情绪,可能会说出一些不中听的话,但也没料到他会如此坚决地说出不与北店合作的话来。大秦集团并不是汽车工业局的下属企业,甚至连国营企业都不是,武兆云对秦海没有任何的约束能力。听到秦海这样说,他只能拼命地打着圆场,安抚着秦海:
“秦总,话不能这样说。我知道,你们大秦集团目前已经生产出了电动汽车,而且销售情况也不错。不过,咱们国家这么大,单靠你们一个大秦集团,恐怕也无法满足全国各行各业的用车需求吧?经贸委的领导,包括崔主任,都希望大秦集团能够发扬风格,与国内的其他车企携手,共同做大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所以呢……”
“武局长,您误会了。”秦海说道,“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要吃独食,在过去两个月里,我们和新江、朝力、滨山等汽车企业都已经草签了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授权协议,我们将会派出得力的技术队伍帮助他们尽快推出自己的电动汽车。至于说北店,我们曾经给过他们机会,但却被他们拒绝了。大秦集团虽然算不上什么大企业,穷骨头还是有两根的,我们不会低三下四地去巴结什么行业老大。谁觉得自己牛气,那就自己去做好了,我们不侍候这种大爷。”
“你说谁是大爷!”王凯华终于发话了,秦海的话句句诛心,直接打在王凯华的脸上,他岂能听得下去,“姓秦的,不要以为你上头有几个人就能够飞扬跋扈,老子在汽车行业里当劳模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呢!”
“王副总经理,这话好像应当我对你说吧?”秦海冷眼盯着王凯华,说道:“你利用自己的上层关系搞的那些名堂,需要我一一地指出来吗?你有老资格不假,但这不能成为你今天躺在功劳薄上吃老本的理由。当今的汽车市场上,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任何企业只要不求上进就必然被淘汰。国家把北店这样的老牌企业交到你的手上,是希望你带着它开拓进取,而不是让你拿着它来要挟整个行业。你现在已经是四面楚歌,朝不保夕了,还在我面前抖这些威风,你不觉得自己荒唐可笑吗!”
“秦海,你太放肆了!信不信我有一百种办法让你身败名裂!”王凯华气得吹胡子瞪眼,他用力一拍桌子,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