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帝国-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樊主任,从刚才参观的情况来看,乙烯三机以及大型乙烯球罐所需要的低温钢材,基本上都已经开发出来了,只差工艺设计。那么下一步的工作,你和吉主任是怎么考虑的?”秦海坐在沙发上,对樊志渊问道。

    樊志渊看了吉振荣一眼,然后对秦海说道:“我和吉主任的想法,是尽快把钢材的生产工艺开发出来,然后转交给一家有资质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开始乙烯三机的制造。事实上,乙烯三机的设计是早已完成的,主要的拦路虎就是材料问题。现在材料解决了,我估计三机的制造最多也就是一年的时间就能够完成。”

    “京城石油机械厂和北方石油机械厂,都是行业内鼎鼎有名的企业。此外,还有东远鼓风机厂、红原气体压缩机厂,也是生产大型化工压缩机的定点企业。我认为,这几家企业有能力承揽乙烯三机的制造任务。”吉振荣补充道。

    秦海点点头,说道:“行业内的情况,我肯定不如二位主任熟悉,所以你们选定的企业,我就不干涉了。不过,这些低温材料的冶炼,我可不打算交给这些企业,因为涉及到钢材的核心技术,随便交给他们,我不放心。”

    “不放心?”樊志渊诧异道,“秦总是担心他们冶炼不出这样的钢材吗?”

    秦海摇摇头,笑着说道:“这怎么可能,他们好歹也是老牌的大型机械厂,有了冶炼工艺,怎么可能炼不出合格的钢材呢。”

    “那秦总的意思是……”吉振荣拖着长腔,等着秦海给出回答。

    秦海道:“这些材料的工艺是我们花了大量经费开发出来的,怎么可能随随便便交给他们去呢?钢材的生产肯定是要控制在我们自己手上的,他们只需要根据我们提供的材料来进行生产就可以了。”

    “你是说……这些材料工艺要对京石机和北石机他们保密?”樊志渊这才听明白了秦海的意思,其实这也难怪他,因为在化工设计院的字典里,从来都没有技术封锁这样的词条。

    秦海却是习惯于保护自有知识产权的,在他看来,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有何惊讶之处?他点了点头,对樊志渊说道:“没错,我不希望这些技术被泄露出去。这一点,在我们成立研究中心之时,就已经说好了的。”

    “可是……”樊志渊拍了拍脑袋,他想起来自己当初的确与秦海签过一个保密协议,规定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未经许可,不得外泄。作为研究人员,为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保密,是一种本能,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一条规定执行的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没有什么技术秘密被泄露出去。

    可是,要对京石机、北石机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保密,这就超出樊志渊理解的范围了。以往化工设计院做的工作,不就是为这些大型企业开发技术吗?国家投入资金来进行开发研究,研究成果归各家企业共享,这是基本的惯例,怎么到秦海这里就变了呢?

    “樊主任,你别忘了,研究中心是我们大秦集团投资兴建的,采列捷利等人的高额工资也是我们支付的,研究出来的成果,自然大部分是要归我们所有的。当然,化工设计院也拥有一份。除了咱们两家,其他机构如果想要使用这些技术,就必须给咱们两家付钱,否则我们概不提供。”秦海看出了樊志渊的心思,他郑重其事对樊志渊提醒道。

    “这样做……不太好吧?”樊志渊讷讷地说道。他也说不出秦海的道理有哪点不对,但就是觉得与自己的认知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最关键的是,那几家大型石化机械企业早就听说了他们正在搞低温钢材,已经提前就打了招呼,要求樊志渊在第一时间把钢材工艺提供给他们,而樊志渊当时也稀里糊涂地点了头了。(未完待续……)

    PS:继续求票,求月票,也求推荐票。推荐票这东西,每天都有,大家可能经常会忘了投,我也不好意思每天求。不过,推荐票的多少关系到书的声誉,很多不熟悉的读者会根据推荐票的数量来选书。为了让这本书有更多的读者,大家每天如果记得的话,就顺手投几张票吧,拜谢。

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几个条件需要答应

    “樊主任觉得什么地方不合适?”秦海问道。

    樊志渊想了想,说道:“咱们毕竟是搞科研的,还是应当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吧?国外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如果我们自己开发出来的技术还搞技术封锁,那咱们国家的技术水平不就更低了吗?”

    “是啊,小秦,樊主任说的这个道理是对的。”吉振荣也插话道,看到秦海想说什么的样子,他连忙拦住,不让秦海开口,抢着说道:“小秦,你不用解释。我明白你的想法。低温材料研究中心是你们大秦集团投资建立起来的,所以开发出来的技术,应当以你们为主,这一点我们是能够理解的。但咱们国家有协作的传统,过去哪家企业有什么好的技术,大家都可以过去学习,通过这种互相学习,能够促进技术的传播。咱们毕竟是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这也算是中国国情吧。”

    秦海笑了笑,说道:“吉主任,我想问一下,咱们华清化工系的老师正在做的研究课题,会不会拿去和京大化学系的老师共享?”

    “这怎么可能!”吉振荣想也不想,脱口而出道。说完,他才发现自己落入了秦海的圈套,不禁老脸有些羞红,讷讷地解释道:“科研和生产还是不一样吧。科研讲究原创性,如果一个思想被同行了解了,他们先发表了文章,我们做的工作就没有价值了。可是生产就不一样了,反正都是产品,互相不冲突的。”

    秦海大摇其头:“怎么会不冲突呢?人无我有,我的产品就可以卖高价;我有人有,我的产品就卖不出高价。这其中的差异大得很呢。就以低温钢材来说,如果其他企业也要建设大型乙烯工程。需要使用的低温钢材就只能从我这里购买,我就有利润了。如果大家都知道这项技术了,我们挣谁的钱去呢?”

    樊志渊和吉振荣二位都是在科研机构里呆着的人,很少有机会与他人如此**裸地探讨挣钱的问题。听到秦海把利润的事情说得如此义正辞严,两个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

    秦海继续说道:“咱们国家过去的协作制度,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优点的部分,刚才两位主任都已经说过了,我完全赞同。但它的缺点就在于鼓励了搭便车的行为,如果大家都等着搭别人的便车,那么还有谁愿意自己开车呢?”

    “看来我有些草率了。”樊志渊面有尴尬之色地说道。

    “怎么,樊主任已经把这些材料的工艺透露给别人了吗?”秦海问道。

    “这怎么会呢!”樊志渊赶紧否认,“咱们之前是签过合作协议的,没有经过你们的允许,我们这边的研究人员不会随便泄露研究成果。这一点我们是做得非常严格的。只是……上次京石机的黎厂长来设计院谈业务的时候,听说我们在搞低温钢材,表示了一下兴趣……”

    “你答应他了?”秦海听出了樊志渊的潜台词。

    樊志渊像犯了错误的孩子一样,老老实实地点点头,说道:“我当时没想太多,就说等工艺成熟之后,会向他们提供的。小秦,你上次不是说乙烯三机要找制造企业吗。京石机的实力很强,我是想推荐他们来作为生产商的。”

    秦海笑道:“那没问题啊。乙烯三机交给他们制造,拿低温钢材的工艺做交换,我没意见。”

    吉振荣笑着插话道:“小秦打的好算盘啊,不过,我估计黎厂长不会同意这种交换吧。乙烯三机可不是什么小设备,燕化那边进口的30万吨级乙烯压缩机。一台就是1000多万美元。如果把乙烯三机加一块,差不多值一两个亿呢,京石机怎么可能拿这个来交换?”

    秦海道:“吉主任这个算法不对,乙烯三机的价格之所以贵,就是因为其中涉及到许多项核心技术。而低温钢材也是其中的一种。我们把低温钢材的技术突破了,相当于帮京石机解决了一部分核心技术问题,他们未来生产乙烯三机卖给别人可以卖高价,卖给我怎么还能算这么高的价格呢?”

    “这样也行?”吉振荣眼睛瞪得老大,半天才想明白秦海的逻辑。他看了看坐在秦海身边微笑着的秦珊,摇了摇头说道:“秦珊,你看你这个哥哥,怎么一脑门子都是生意经,他不会什么时候把咱们系也给算计进去了吧?”

    秦珊在这个场合里是没有发言权的,所以刚才大家谈话的时候,她只是帮着做点端茶倒水之类的服务工作。现在听吉振荣对自己说话,她笑了笑,答道:“吉老师,您放心吧,我哥这个生意经是对外人的,对咱们系,还有樊主任这边,我哥不会斤斤计较的。”

    秦海也笑着补充道:“吉主任放心吧,小珊的学位还攥在您手上呢,我坑谁也不敢坑咱们化工系啊。”

    “这么说,小秦是想坑我们罗?”樊志渊装出郁闷的样子说道,说罢,又自己呵呵地笑了起来。

    大家开过一通玩笑,气氛也就缓和下来了。吉振荣收起笑容,对秦海说道:“小秦,抛开玩笑话,有关低温钢材工艺使用权的问题,咱们还真得好好合计一下。低温钢材的研究,我们系和樊主任他们研究室都参与了,这也是计算在我们双方本职工作范围内的,如果坚持不能向几家大型石化机械企业提供,只怕上面也说不过去。

    尤其是樊主任他们设计院,是化工部的下属机构。如果化工部提出要求,恐怕樊主任这边扛不住啊。”

    “低温钢材一直是困扰化工机械领域的大难题,据我所知,我们化工系统和石油系统每年都要花费不少外汇,从日本等国购买低温钢材。我们现在能够解决低温钢材的工艺问题,是填补了国家的一项空白。如果因为使用权的问题而不能推广,对咱们国家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吧。”樊志渊说道。

    秦海皱了皱眉头,这个情况他事先并没有考虑周全,现在吉振荣和樊志渊都提出来,他如果执意不同意转让这些技术,恐怕也的确说不过去。一方面,他未来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委托化工系统的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来完成,不便把关系弄得太僵;另一方面,樊志渊说的国家大义的问题,也是应当考虑的,毕竟他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纯粹商人。

    想了好一会,他缓缓地说道:“凭空转让这些技术,不符合市场原则,我是不会答应的。”

    “嗯,这个我们理解。”吉振荣和樊志渊都点头应道,他们知道秦海肯定还有其他的话没有说完。

    秦海继续说道:“刚才樊主任说低温钢材是咱们国家的一项空白,现在我们搞出来了,可以替代进口,这是一件好事,我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阻拦它的推广。”

    “小秦这种想法,真是太难得了。”吉振荣不失时机地赞扬了秦海一句,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捧杀了,目的是让秦海没办法收回自己的话。

    秦海明白吉振荣的意思,他无奈地笑了笑,说道:“我想,麻烦樊主任替我与京石机、北石机这些企业联系一下,我们可以把低温钢材的技术转让给他们使用,但有几个条件,需要他们答应。”

    “你说吧,我尽量说服他们。”樊志渊赶紧答应道。

    秦海道:“第一个条件,这些技术可以同时转让给这几家企业,但他们只能自己使用,不能再把技术转让出去。技术的所有权是归我们大秦企业和化工设计院共同所有的,没有我们的许可,任何人都不许再进行转让。”

    樊志渊道:“这个条件很合理,我们在转让技术的时候必须把这个条款写进去。”

    “第二个条件,”秦海接着说道,“大秦集团近期将要在山南省金塘市开工建设80万吨乙烯工程,需要在行业内招标。接受了低温钢材技术的企业应当积极参与投标,各项设备的价格要低于市场报价,折扣率不低于5%。”

    吉振荣咂舌道:“你可够狠的,一套80万吨乙烯设备,不算土建、安装的部分,价格起码是40亿以上,折扣5%就是2亿多了。老樊,你们开发这些低温钢材才花了多少钱?说到底,你还是在算计这几家企业啊。”

    秦海道:“吉主任真是冤枉我了,其实这个条件根本就不能算是条件。正常情况下,我把这么大的工程放出来,最起码也能谈下5%的折扣吧?现在我还奉送了一套低温钢材工艺,我亏大了。”

    “我才不信呢,你秦总能吃亏,母猪都能上树了。”樊志渊没好气地反驳了一句,说完,自己先笑开了。他知道,秦海说的没错,正常情况下,国产设备谈下5%的折扣也是可能的,当然,以低温钢材工艺为条件来谈折扣,难度就小得多了。

    “第三个条件……”秦海知道吉、樊二人已经认同了他的前两个条件,便不再纠缠,直接谈起了第三个条件。(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三章 用利益绑到一起

    “所有接受了低温钢材工艺的企业,有义务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我们后续的其他材料科研工作,并且可以按照各自贡献的大小,分享其他的材料科研成果。”秦海说道。

    “这个条件……”樊志渊抽了一口凉气,“小秦,你这不就是把各家企业都绑到一起来了吗?”

    秦海道:“正是如此。其实我也是受你们二位的启发,才想到这样一种模式。咱们现在有了低温材料研究中心这个平台,未来还可以再扩展到高温材料、耐腐蚀材料、密封材料等等领域。

    化工领域使用的材料多如牛毛,其中最尖端的那些材料,我们基本上都不能自给。如果靠每家企业单打独斗地去开发,一来是实力不足,二来也难以保证他们有积极性。如果我们能够用利益把大家绑到一起,共同开发,岂不是能够最快地取得进展?”

    “这个想法倒的确是不错。”樊志渊说道,“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将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啊。”

    作为化工系统里最高研究机构的一名中层干部,樊志渊对于系统内的科研情况有着深刻的体会。在化工领域里,除了国家化工设计院之外,各省市都有自己的化工设计院,一些大型企业则有实力不俗的技术部、研究中心等,再加上诸如华清大学化工系这种高校系统的研究力量,全国从事化工技术开发的人员不算少,每年的总投入也颇为可观。

    可是,这么大的研究力量,分散在不同机构里,就很难形成合力,这导致了许多大型的科研项目无法进行。而一些小型项目又经常出现重叠、撞车的现象。对于这种乱象,樊志渊痛心疾首,也曾多次向设计院甚至化工部的领导反映过,希望能够有所改变。但看得到问题是一方面,解决问题却是另一方面。化工部对于各地区和大型企业的控制力也是有限的,要想强行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来。难度非常大。

    秦海提出的思路,与樊志渊以往的思路大不相同。樊志渊作为体制中人,思考问题往往是从行政角度出发,只会想如何用一道命令或者一个文件来达到目的。秦海的想法就不同了,他是一个经过市场经济洗礼过的穿越者,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努力用利益关系把大家绑起来,有事大家一起做。出了成果大家共同享有。

    这个思路说开了并不复杂,在以往也并非没有人想到过,但要真正实施起来,却还是需要一些条件的。其中最主要的条件,就是必须由一个具有号召力的主体来进行牵头,让各家机构唯其马首是瞻。可是,化工部也罢,石化总公司也罢。虽然有一些行政权力,但囊中羞涩。很难让下属企业服从。秦海手里握有几十亿的资金,又对材料科学的研究规律十分熟悉,无疑是一个最合适的牵头人。

    秦海原来并没有考虑到这件事情,但听吉振荣和樊志渊反复向他讲起部门协作的理念之后,他灵机一动,便想出了这样一个方案。化工机械领域里涉及到的材料是非常多的。他既然不能吃独食,那就干脆让大家一起来出力,谁也别打算搭自己的便车。在研究过程中,他可以提供资金和设备,但最终的成果他是要拿去转化为利润的。而其他参与研究的单位,只能得到成果的使用权而已。

    如果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实现,参与的各方都能够得到好处,可谓是一个多赢的格局。当然,大秦集团作为牵头者,在其中得到的利益将会是最大的。

    “小秦,你真的打算这样做?”樊志渊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窍之后,心里莫名地有了一些兴奋的感觉。他想到,如果这样一种合作模式真的能够形成,中国的化工科研面貌将会焕然一新,而他作为最早与秦海合作的人,在这个合作框架内无疑是能够处于核心地位的。

    秦海非常肯定地点点头道:“我想好了,就以我们金塘80万吨乙烯工程为龙头,建立起这样一个合作机制。要想承揽我们的项目,就必须参与我们的研究项目,否则别想获得投标的资格。”

    “我看可行。”吉振荣道,“80万吨乙烯是一块大肥肉,没有哪家企业不想咬上一口。小秦提出来的这个要求,对于企业来说并没有什么坏处,相反,还能给他们带来许多好处。如果材料方面能够实现自主创新,摆脱对国外的依赖,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将大幅度提升,他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这样的模式。”

    樊志渊道:“我倒没那么乐观。吉老师一直呆在高校,对我们行业的情况不够了解,我可是对各家企业都了如指掌的。不错,我们系统内有一些企业的领导非常有眼光,也想做点事情,小秦的这个提议如果告诉他们,他们肯定会全力支持。

    但是,也有一些企业,领导思想僵化,或者说有些霸王作风,他们才不会愿意参加什么协作呢。在他们看来,天是老大,他们是老二,别说我们化工设计院提出什么要求,就是化工部、石化总公司给他们下命令,他们都不一定听。”

    “不听也无所谓啊,迟早有他们后悔的那天。”秦海轻描淡写地说道。

    “只怕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啥叫后悔啊。”樊志渊摇着头,无奈地说道。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国家大型企业的领导根本就没什么约束。企业经营得好坏,都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待遇,甚至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享受,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们后悔呢?不过,这些话樊志渊就懒得再去向秦海说了,说出来都是负能量,没什么必要。

    “这我就管不着了,让市场来教育他们吧。”秦海说道。

    “你的这第三个条件,也不过分,而且算是一个对企业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以把它列入转让技术的条件。”吉振荣总结道,“你接着再说第四个条件吧。”

    “第四个……”秦海挠了挠头皮,笑着说道:“吉老师觉得我像是那种喜欢狮子大张口的人吗?三个条件已经够多了,我可不敢再提第四个条件了。”

    “哈哈,原来你小秦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啊。”吉振荣得意地笑了起来。

    “樊主任,吉主任,这件事还得拜托你们二位多琢磨一下,未来如果我们要搞一个科研联盟,肯定是以华清化工系和化工设计院为核心的。”秦海道,“届时如何组织分工,如何安排科研项目的次序,都需要麻烦你们,我只怕是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关照这边。”

    樊志渊道:“这是肯定的,小秦你现在是一个大型企业集团的老总,日理万机,能够有时间到我们这里来看一看都很难得,日常的科研管理,怎么可能麻烦你呢。不过,我和吉老师也都是搞科研的人,管理方面也不擅长,临时协调一下工作没什么问题,如果要长期管理这些事务,只怕也是力不从心啊。”

    “这倒是……”秦海的眉头又皱起来了。

    大秦集团成立,秦海的许多想法都要加以实施,他开始日益感觉到手头缺乏足够的人才。他需要的人才不是指从事材料科研的人员,因为材料学院那边已经囤积了大量的材料科学家,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人涉足。他现在迫切需要的,是从事经营和企业内部管理的人才。

    比如前不久兼并汉屏玻璃厂的时候,他只能依靠厂里原有的领导班子来进行管理,而无法从集团内部派出得力的人手去接管。这就出现了一种隐患,如果原厂的领导班子不得力,集团的这一笔投资就有可能会遭受损失。即使原来的班子很得力,也可能存在与集团本部离心离德的情况,那对于集团业务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

    “管理人员的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秦海没有继续想下去,他对吉、樊二人说道,“你们两位主任先多操一操心,等我们在集团里物色到合适的人选,就会派过来担任管理人员。低温钢材的工艺研究要抓紧,争取能够尽快定型,以便组织生产。”

    “小秦,你就放心吧,我们会把这边的事情办好的。”吉振荣和樊志渊异口同声地向秦海承诺道。

    双方又聊了一些具体的事务,秦海交代樊志渊要保证科研人员们的福利,并商定了发放项目奖金的标准,然后便起身告辞了。吉振荣是专程赶来参与商谈的,事情谈完,他也要回学校去,秦海正好用车送他和秦珊回学校。樊志渊把他们送出设计院的大门,看着秦海的车开远了,才兴冲冲地返回研究中心,开始规划下一步的大动作。

    秦海把吉振荣和秦珊送回华清大学,婉拒了吉振荣请他吃饭的邀请,便匆匆离开了。他驾着车开出华清校园之后,找了一处不妨碍交通的地方把车停下,然后掏出大哥大,拨了一个号码。

    电话马上就接通了,里面传出一个男声:“喂,我是陈贺千,请问你是哪位?”

    秦海笑呵呵地答道:“陈老师,我是小秦,我想现在去请您吃饭,您方便吗?”(未完待续……)

    PS:昨天求推荐票的效果极好,本书一下子冲进了分类推荐榜,排名还比较靠前。又是新的一天,又有新的推荐票诞生了,大家再接再厉,继续支持吧。

第四百四十四章 帮忙添一把火

    钢铁总院北门外的一家饭馆里,秦海、陈贺千对面而坐,桌上摆着三个家常菜和一瓶啤酒。秦海拿起啤酒瓶,喊了两声服务员,见无人搭理,索性用牙齿咬开了瓶盖,给陈贺千和自己各倒上了一杯。

    陈贺千看着秦海这个动作,笑着说道:“小秦,你现在可是一个大董事长了,拿牙咬瓶盖可有**份哦。”

    秦海也笑道:“什么身份不身份的,在陈老师面前,我不就是一个小学生吗?”

    “哈哈,那我可不敢当。”陈贺千道,他端起酒杯,向秦海举了举,说道:“来吧,我借花献佛,欢迎小秦到京城来。”

    “谢谢陈老师。”秦海也举起杯,说道。

    因为都是非常熟的忘年交了,两个人没有碰杯,只是互相示意了一下,然后各自喝了一大口。陈贺千放下杯子之后,看着秦海说道:“小秦,你这回来京城这么长时间了,才想起来看我,我还以为你把我这老头子忘了呢。”

    “哪能啊。”秦海赶紧否认,说完,他才觉出陈贺千话中有话,不禁奇怪地问道:“陈老师,你怎么知道我来京城很长时间了?”

    陈贺千道:“你以为你不联系我,我就不知道你来京城了吗?告诉你吧,你这次来京城干的那些事情,早就有人告状告到我这里来了。”

    “告状?”秦海愣了一下,旋即哈哈笑了起来:“陈老师,不会是京大的张教授找你哭诉来了吧?”

    陈贺千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张胜颖。过去我们一起合作过,关系一直都挺不错的。你这一次可把她逼得走投无路了,她也不知道听谁说你是我的学生,所以跑来向我告你的状了。”

    秦海这回来京城。主要也就是得罪了张胜颖,所以陈贺千一说有人告状,他自然就想到张胜颖的身上了。得到陈贺千的确认之后,秦海淡淡地问道:“陈老师,您刚才说,张教授找你是告状。还是说情?”

    “告状。”陈贺千说道,“她认为你不尊重科研,试图用经济利益绑架科研人员的学术自由。她还说,如果这种情况不能改变,她要到教育部、科协这些部门去呼吁。”

    秦海冷笑了一声,道:“她想呼吁就去吧。教育部、科协如果能够给她解决研究经费的问题,她也就不用受我的约束了。如果这些部门拿不出钱来,他们凭什么干涉我如何花钱?”

    “唉……”陈贺千叹了口气,换上委婉的口气说道:“小秦。我明白你的想法,也理解你这样做的原因。不过,张胜颖是个很要强的人,指望她低头是不现实的。所以,我觉得有些事情能通融一下,就不必搞得这样僵了。”

    秦海道:“陈老师,您应该明白,我是对事不对人。张教授不愿意低头。我也不强求她低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我从来就没有干涉过她的学术自由。可是她也不能强迫我非要出钱支持她搞科研吧?我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愿意跟我合作的人,我当然没义务提供资助。”

    陈贺千无奈地笑了:“我就知道你是这副腔调。算了,我和张胜颖倒也没什么太深的交情,她来找我告状,我也没给她什么承诺。小秦。你是知道的,我这个人是搞技术的,这些人事上的事情,我还真是个外行。”

    陈贺千说到这个程度,便是表示不愿意淌这一趟浑水了。说到底。秦海并没有什么对不起张胜颖的地方,超导研究中心的经费是秦海提供的,他不想拨给张胜颖使用,这是他的自由,谁也挑不出他的毛病。张胜颖既不想替秦海做事,又希望能够拿到秦海的钱,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陈贺千今天向秦海提起此事,也就是略尽人事而已,秦海既然不愿意通融,陈贺千又何必多说呢。

    “你到钢铁总院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陈贺千吃了几口菜,另起了一个话题。

    秦海笑道:“怎么,没什么事情,陈老师就不欢迎我来吗?”

    陈贺千道:“这倒不是,我只是觉得,你秦董事长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办,怎么会有工夫跑来跟我这个老头子吃饭聊天呢?”

    “和您聊天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啊。”秦海恭维了一句,然后说道:“您不问我,我还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呢。我的确是有一些事情想请教一下陈老师,不知道陈老师能不能给我一些指点。”

    “你还跟我来这一套?”陈贺千装出不悦的样子,说道,“你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说吧,在我面前不用这样客套。”

    秦海自然是知道陈贺千的脾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