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易宇宙-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真玄妙啊,没想到人们对于真气的运用已经达到了这般地步,而且是早已达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吕白听完了铁火的一番讲解,不由得惊赞不已。
“兄弟说笑了,这才说到修得灵根的境界,就要死要活了。”其实铁火心中对吕白的悟性更为惊赞,这些当年他花了数年才能理解的东西,没想到只说了一遍吕白就大悟了。
吕白又好好地消化了一番,方开口道:“铁大哥,你可知真气为何物?”
“真气便是指天地间最根本的气、力,所以也叫真力。至于他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只知道这种真气或真力一分为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便造化了天地万物。”铁火尽可能的满足着吕白对于修真的探索。
“铁大哥真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啊!请受小弟一拜!”说着吕白当即扑通跪下,就要叩首。
铁火赶忙上前搀道:“兄弟快快请起,你我命中有缘,兄弟又是天纵之才,我铁火本当倾囊相授,只是大觉宗如今衰微,怕连累了兄弟,不然早将一身本领相送!”
吕白听闻此言,起身道:“铁大哥误会了,我的高兴不是因为习得修真法门,而是知道在山中苦读的那些圣贤书居然便是这修真的基础,非但有用,而且大妙啊!铁大哥今日一言,令小弟茅塞顿开,恩同再造,所以无论如何要受我一拜!”
说着吕白再欲跪下,却又被铁火揽下。
“兄弟言重了,这些修真的基础知识,很多修士都知道,并不是什么天机,兄弟实在是不该这样拜我。”铁火惭愧地道。
“铁大哥,你又误会了,我拜你不是因为这些知识让我茅塞顿开,而是只有遇到大哥你才能让我茅塞顿开,如果你不是大觉宗弟子,如果你不是这般重信重义、淡泊名利、正直豪爽、心胸坦荡,我吕白早已死了数次,还怎会有今日的茅塞顿开?”吕白说完仍要施拜。
铁火硬是拦了下来道:“你一口气说了那么多,我却完全不懂,你慢慢解释于我听来,如果都说得通,我便让你拜了就是,如果没有道理就别再这般地折我了。”
铁火说完突然心生一阵悔意,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果然,只见吕白开心得说:“好!”
“如果你不是大觉宗弟子,我便不能下山,不在山中苦死,也在山中闷死。”说着吕白伸出一个食指作‘一’。
“如果你不是这般重信重义,便不会因为一个陌生人口中的‘机缘’和我施展的那点雕虫小技(指的是那十几颗沙洲血蔓草籽)真的带我下山,我还是要憋闷死。”吕白便接着用食指和中指比出了一个“二”。
“如果你不是这般淡泊名利,看见山中的火玉肯定会拿个没完,我稍一阻拦,也要被你一掌击毙。”现在是食指、中指、无名指。
“如果你不是这般正直豪爽,早就向我逼要那上古典籍了,我定然不从便不免惨死;又或者是嫌我啰嗦没用,拖你后腿,将我送下山便可不管,我必然又死在这凶险的世道,这便又死了两次了。”吕白展开了右手,五指分明。
“如果你不是这般心胸坦荡,看到我有着上古典籍相助,所以悟性绝佳,必然妒恨难当,非要毁了我不可。”吕白说着左手又伸出一指。
“啊,一共都六次了,六条命再加上我唤你大哥这么久,却没有一拜,大哥,此刻可否受我一拜?”吕白说完坚定地望着铁火。
铁火心中何尝不是慷慨激荡?眼前的少年居然便是人生知己!
见铁火不言,吕白道:“那小弟便要拜了。”
说着,吕白跪下对着铁火就是“咚、咚、咚”三个响头。
“大哥!”
“贤弟!”
二人遂义结金兰,此时结下的忘年之交便成了许多年后九州的一段佳话。
吕白接着说道:“刚才我问大哥‘可知真气为何物’,大哥会错了意,小弟当时只是做个反问,卖弄一番再引出自己结合上古典籍之所悟,结果大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在是令小弟感动。”
“那贤弟快说说有何参悟?”铁火也是对上古典籍颇感兴趣的,只是他从不强求,也不诈取。
“其实,大哥口中的修真之法都已经非常完善,只是在最基础的地方不能搞清次序,所以总是对‘真气’啊、‘阴阳’啊、‘五行生克’啊、模模糊糊。要说明这一切,便首先要从‘无’和‘道’说起,而且还要引用一些《灭典》的理论来阐述。”
“《灭典》?”铁火听到了一个从没听到过的词,虽然他知道这一定是上古典籍,可还是不免吃惊的问了出来。
“对,《灭典》,乃是远古诸神的智慧结晶,其威力效用如修真之法一样强大,但很难掌控,故而应只取其独特的视角来帮助思考,运用到实际则当慎之又慎,稍有困惑,便宁愿不用也罢。”
“可我还是没有概念。”铁火对这个闻所未闻的上古典籍确实无从想象。
“简单的说吧,《灭典》注重的是肉眼,却不愿意用神识去体悟,那时候诸神认为眼睛比神识更可靠,当然《灭典》最大的特点还不是这个,而是这套学说本意是用来创造和探索,却总是先毁灭天地自生的,再努力创造新生;先摒弃掉神识的体悟,再只用低级的五感去探索。他们不相信摆在面前,统辖万千的大道,却只希望把大道摔得粉碎,从微小的碎片中寻找证据,走入了一个极端,以毁灭为前提来进行创造,所以被续帝起名为《灭典》。我就是要借助《灭典》中的微观极致,来帮助我们理解‘无’、‘有’、‘道’、‘真’、‘阴’、‘阳’等这些极限的概念。”
铁火在悟,他没有看过什么上古典籍,当然也没看过《灭典》,但他觉得有样东西越来越接近,有个词正在脑海里飞蹿,他试图用神识去抓住这个词,却十分的困难,就在他要放弃的时候,终于,还是抓到了。
“我们觉者的修炼中有一个概念,不知《灭典》中可有?”
“什么概念?”
铁火犹豫了再三,但还是下决心说了出来:“细胞。”
吕白不假思索的点了点头,因为他太熟悉了,这本《灭典》是父亲教他背诵最早的五本书之一,书中的内容已经被吕白的神识撕碎了无数次,又重组了无数次。
“细胞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单位。”吕白背出《灭典》的原文。
“对,觉术最基础的知识便是说:肉身是由无数个小中之小的细胞组成的,修炼细胞,便是修炼肉身。”
“不,细胞还不是小中之小,只是大中之小,肉身中还有比细胞小上千万倍的微粒,无数个这样的微粒才组成一个细胞,然而这种微粒也不是最小的”
铁火聚精会神的听着,吕白遗形忘性的讲着:
“让我们还是从‘无’、‘道’、‘有’开始,‘道可道,非常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我们无从而知,谁也没有回到过天地之始;‘有’,我们只能承受,它客观存在。所以我们只讲‘道’,因为从‘无’到‘有’,这样的转变必然有其‘道’,我们能努力的方向便是这个‘道’了,但是‘道’玄奥到无法言说。幸而,我们有神识,可以让我们从‘无’中去参悟‘道’的玄奥,从‘有’中体会‘道’的端倪,‘空’与‘色’亦是如此,‘无即是有,有即是无;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若没了‘道’这些便都是死物,‘无’不能生‘有’,‘空’不能是‘色’。”
新作《夺宝飞升》!书号:166242
请多多支持多多收藏,章推和封面下方都有传送宇阵!
第一十七回 兄弟论道
“‘道’是如何让‘无’生‘有’的呢?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依‘道’生了‘一’,同时便产成了‘有’。‘一’为何物?原气也,原力也。最本原的气,最本原的力,即‘真’也,亦可唤作‘真力’、‘真气’。即,‘一’为‘真’。”
“从‘无’到‘有’依的是‘道’,生了‘一’。即,‘一’乃‘道’灌注于‘无’。即,‘无’加‘道’等于‘一’。固‘道’等于‘一’。换言之,‘道’别无庞杂的生了‘一’,在一个只有‘道’而别无他物的情况下生了‘一’,所以‘一’只能是‘道’本身。固,‘道’、‘一’、‘真’,三位一体。”
……
“‘道’、‘一’、‘真’,三位一体。有趣的事情上演了,‘一’又生‘二’,此时‘有’中只有三位一体的‘一’,那便遵循什么样的道来生‘二’呢?很显然,若直接从‘一’分为‘二’,从‘真气’分为‘阴气’和‘阳气’,‘真气’又去了哪里?作为‘二’的基础——‘一’又在何方?加上‘真气’,就应该是‘真气’、‘阴气’、‘阳气’,‘三’种事物,那便是‘一生三’了啊,但确实就是‘一生二’,为何?”
“因为道只会生‘一’,所以从‘一’还是生了‘一’,两个‘一’居然相互排斥,为何相互排斥,‘道’的本性之一——同性相斥,为何‘道’有这样的本性?‘不可道’也。两个相同的‘一’便体现了相斥的最高境界,不久便真的出现了两个新事物,都是‘一’,却完全相反,犹如一对镜像。这便是‘一生二’,也可说‘真生阴阳’。阴阳二气生于真气,又组成真气,又都是真气。”
“‘二’又依照‘道’生了‘三’,是为何?‘二’为‘阴阳’,固,异性相吸。两者却又是因为同性相斥所产生,固,阴阳相吸又相冲,相互排斥、融合、转化,永不停息,这便是在‘二’中灌注的‘道’——‘三’,即,这种相吸相冲互相转化对立的运转方式,这本身就是新生事物。既然‘三’也是‘道’,可见‘道’不是三位一体,而是多位一体,灌注于无生出了所有的‘有’,只是直到‘三’我们才开始看出一些端倪,根据这些端倪,我们将阴阳相互作用的‘三’划分为了五种相对形态,即,重阴/水、重阳火、阴消阳长木、阴长阳消金、阴阳平衡土,五行。”
“‘三生万物’,五行的相生相克便造就了万物。其实五行相生相克不正是那多位一体的‘道’吗?‘道可道,非常道’,你又如何能说出一个事物全部的五行属性呢?我只知道‘道’灌注于万物之中。只怕那玄奥的‘无’又靠了别的‘道’生出了别样的‘有’这便是不得而知了,毕竟我的神识中灌注的唯有这个‘多位一体’、‘阴阳五行’的‘道’,‘我’即是‘道’,‘道’即是‘我’,所以求得真我即是得道。”
“我们再用《灭典》来看待阴阳五行,便可知道‘一’的出现代表着运动,‘一’开始便生二生三生万物地永不停息,所以诸神们得出结论——‘运动是绝对的。’,这正是在说‘道’的生生不息。从现在起早就应该养成一个习惯;只要谈及到任何‘有’了的事物,都要明白他本身就是‘道’。‘一’、‘真气’即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原力,这就是那‘绝对的运动’。”
“‘一生二’,即是‘真气生出阴阳性质’,阴阳两种真气又是什么呢,我从《灭典》找到了两个最接近的概念,那便是‘能量’与‘物质’(狭义定义的)。诸神们实在太想搞明白原力是如何工作的了,就拆分了很多的事物,便发现了能量与物质,他们发现了光是一种能量,接着又发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既有能量的特性又有物质的特性。继续拆分下去,总是发现‘能量’中有‘物质’,‘物质’中有‘能量’,更有人还推演出质能转换的公式,即‘绝对运动的永不停息的原力’一分为了‘绝对活跃的能量’和‘相对稳定的物质’。”
“使真气趋于能量形式的这种动力即为‘阳’,使真气趋于物质形式的动力即为‘阴’,真气便在质能之间依照‘阴阳’作用产生的‘五行’关系不断的发展,从无限小的微粒和波动,不断地叠加到庞大活跃的星河,乃至无限大。”
“诸神们便在拆分自己世界的实践中越拆五行越多,那真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远古诸神迷茫了,他们越是用肉眼去寻找‘一生为二,二生三,三生无限’的真理,越是像剥一颗无尽的洋葱一般,直剥得老泪纵横。”
“最后疯狂的他们开始寻找极阴,期望从‘阴极阳生’的瞬间转变中获得巨大的阳气——能量。他们把越来越多过去趋于阴性从而变得极不稳定的物质浓缩化,然后再瞬间转化为另一种较为稳定的物质,释放出其中的阳气——能量,获得了强大无比的力量。这力量进一步使诸神们迷失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越行越远……”
“我推测他们就是灭亡于此。”
“而我觉得《灭典》对于修真最有帮助的就是那种微小的端倪,觉者只需与细胞呼应便能大觉,若是能与更小的微粒呼应又会是如何呢?”
“只是我们须谨记远古祖先的教训。”
“自续帝起,修真界对远古诸神最为赞同的一句话便是‘阳清上升,为天;阴浊下沉,为地’。”
“奔腾不息的乾阳啊,承载万物的坤阴啊,便是对这不可道之‘道’最好的‘道’了。”
……
良久,铁火才从吕白的悟道中收回了神识,脑海中却还是回荡着那借吕白之口从上古,从远古,从天地之初开,传来的隆隆回响。
铁火渐渐地恢复平静,然后又似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对吕白道:“贤弟,你须答应为兄一件事。”
“大哥尽管吩咐,莫说一件事,大哥若还念结拜之情,有什么事直接吩咐便是。”
“那好,如今九州以修真为尊,贤弟乃千年难得一见的天纵之才,兄弟入得这俗世一天,便当修真求道,才不致暴敛这般得天独厚的资质啊。”
说到这里吕白想要开口,铁火微微抬手止住,接着道:“之前为兄担心牵连贤弟,故而不敢相传,如今你我既已结拜,也就不差将这一身本领相授了,还望贤弟不要嫌弃!”
吕白此时却不置可否,一时不语……
新作《夺宝飞升》!书号:166242
请多多支持多多收藏,章推和封面下方都有传送宇阵!
第一十八回 金丹派系
“贤弟,你一定要答应为兄的这一请求。”铁火说着竟然抱拳施了一礼。
“小弟实在罪过,竟逼得大哥这般相求,小弟听从大哥好好修真便是,只是大哥也要明白小弟心中的顾虑。”说着吕白望向远方,目光变得愈加深邃。
“小弟刚刚出自深山,对人世间许多事物尚且不明。与大哥相遇之时便看到了修真者之间毫不留情的争斗,下山不久又因为小弟的妄言惹出了祸端,后来又看到凡人对于得道成仙的痴迷和面对金银的疯狂,这些都一次次颠覆了小弟之前对外界的幻想,对于这个陌生的世界,小弟实在没有信心,所以唯恐辜负了大哥的厚爱。”
铁火听罢点了点头,道:“贤弟莫要多虑,为兄对于贤弟此时的忧虑深有体会,当初,为兄第一次下山历练时虽有同门指点,但也是遇到了许多的困阻,只是贤弟今日之困扰来得更加突兀而已,但只需听从我的安排,稍加时日定让贤弟胸中困惑全消。”
“如若贤弟踏上了修真之路,无论是激起争霸之心还是萌生归隐之意,亦或是别的什么想法,为兄都会鼎力支持,没有半点怨言,所以贤弟放下心中的顾虑便是!只要你现在肯潜心修真!”铁火仿佛认定了吕白必会有一番大作为,早已是心潮澎湃,说起话来不免慷慨激昂。
吕白胸中的顾虑虽不能马上散去,但感受到大哥的一腔豪情不由得也被深深感染,点头道:“好!一切都听大哥安排。”
铁火便又结合了前番论道中的参悟,继续将金丹派和大觉派缓缓道来……
修得灵根之体便能随时与天地间的真气产生呼应,这虽然只是散人的修为,却为下一步的求‘真’打开了门径。灵根即为人之真体,修得真体才能明白自己一直生于大道之中却固步自封,更不知人的真体具有天地万物之通性——‘道’,经过神识对真体的导引、修炼,便可慢慢达到真、神合一,进而通向真境。
靠着‘灵根’,不断地吸纳着天地间同属的真气,将这些真气慢慢凝聚,再谨慎地融入到自己的真体,真体便得到了壮大,神识更是要不断修习对真体的控制。如此反复,直到有一天可以凭借神识将真体凝聚再凝聚,发散再发散。散,可以超出真体,承载神识并受神识所控;聚,可以凝于一处,高度纯化,甚至结成金丹。
说到金丹,民间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谬误,金丹只是真气的阴极状态,真气发散到极致便是阳极状态,平时真气则依据阴阳五行在体内运行不息,而这种平时的温和中庸之态便俗称为“灵气”,这也是“灵根”的由来。能清晰的将大部分“灵气”凝聚于体外某处(一般是口吐,基本不会结在体内,更不会留在什么丹田,否则金丹还不把皮囊坠破啊?只有少数情况下,修真者化去可能会形成舍利子,但舍利子的真气由于异体排斥,很难再被别人开启。),并能从能量凝结成高纯度的物质,即为俗称的“结丹”,这一时期也俗称为“结丹期”,其实在修真界上层很少用这种称呼。
能凝出金丹说明修真者能将真气随意地控制在可聚可散的阴阳二态之间,形成新的五行(此乃真气形态的五行,而非真气属性的五行,阴阳五行的大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存在于万物从微粒到银河的千万个层面之中,也是万物作用的规律,更是万物的本身,这一点也是困惑了很多修真者包括铁火的地方,通晓上古典籍的吕白自是迎刃而解。),不但能将真气凝结为纯阴的物质状态,且真气的量足够凝聚成一枚金丹,这说明修真者的真气雄厚无比,故而能厚积薄发。(金丹不止为金色,按真气属性和纯度呈现出各种色彩,金丹也就是内丹,“内”是由内而生,不是说放在体内的意思)。到了这个境界便是【真人】了,延寿千载,活个两千余载不足为奇,神通更是移山填海。
金丹一成,便可通过吐丹将施展的法术威力凝集为一处,威力翻千倍,或者通过散出真气承载神识,神识又导引真气,杀人于千里之外,引动法宝更是威力无穷。
到了真人境界不止神通广大,还可在金丹的帮助下迅速吸纳真气,又或随意将无用废气和浊物散出体外,且始终五行流转不缺,阴阳调和,真气在四肢百骸川流不息,形成一个独特的天地,方有机会通往【神人】之境。
神人的标志为金身。在达到真人后,通过长久地融于阴阳五行,参悟自身,肉身的重重五行终被悟透成为真身,便可在神识的控制之下凝散,在川流不息的真气中凝新散故。修炼千载更有机会修得玲珑体,大量真气便可凝于体中各处,久而久之,一部分肉身也慢慢能够被修真者凝散,最后直到整个肉身都可随意凝散。
凝,肉身化为阴气凝聚为不坏金身;散,肉身化为阳气游散于无尽天地。那将精血与神识凝聚成人的“道”也就得到了解放,且单单与神识重新凝聚,这就算修得了元神。稍加修炼即可元神出窍而金身不坏,又可金身化气随神遨游九州。此时,离飞升仅一步之遥,之后境界凡间便无人所知了。
从【凡人】到【道人】:需要的是对修真的决心,只要下了决心,深信不疑,就能体悟到天人相应的奥秘。
从【道人】到【散人】:需要的是对修真的恒心,只有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方有机会修得灵根筑基成功。
从【散人】到【真人】:需要的是对修真的胸怀,唯有胸怀博大,才能不为外扰不困内忧,否则稍有差池便有可能丹碎气散。
从【真人】到【神人】:九州并无神人留下体悟,而关于神人的境界只是在金丹派的泰斗——全一教中一本上古典籍中有所记载,此典籍只传于掌门,他人无缘相见,故而九州早早流传着金丹派捏造飞升之说。
能入真人之境已是金丹派系修真者的巅峰,自续帝以来有记载的真人不过寥寥二十数位,而其中又有九位产生于征武王平定九州之后的三千四百年中,直至道亨年间仍然健在的竟尚有七人。
一个时代同有七位真人,实是金丹派系前所未有的辉煌,更是这个修真盛世的窥豹一斑。
……
觉术则始于一万八千年前,为铁觉参悟于天地间。当时九州大地的人族与续帝时代的文明相隔了近五千年,故而又退化到了较为蛮荒的状态,所以觉术也算是开天辟地之悟。
这觉术境界分为:开觉四步、初觉四境、中觉千技和大觉归一。
觉者从中觉起便有拔山之力,可凭借万斤的防具与真人一斗,虽难于取胜,但也自保有余。故而金丹派系以及其他的一些炼气修真者对于觉者的这种速成非常不齿,经常与大觉宗发生冲突。但大觉宗对他们却是多有避让,所以在大觉宗惨遭奸臣迫害的今日,倒引起了许多修真门派的同情。看在大家同为修真者的份上,各大门派也多施以援手,以致大觉宗虽然衰微,却能顺利的保有一口元气隐藏起来。至于藏身之处,也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就连出师报国的铁火也未得知。
第一十九回 倾囊相授
觉术入门相对容易,从凡人到达初觉只需经历四个步骤:晓、眠、醒、觉。
晓,即为自知,作为一个凡人要对于自身的状态有自知之名,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妄自尊大。
在雨河镇的头一个月,吕白便常常按照来时路径往返于山中,初时五天一个来回,后来缩短到三天,但这已经到达了吕白的极限。这些都是铁火的教导,借助于极限的锻炼,来感悟到自己意志的无限与体能的有限。吕白天资不凡,又将读书时专心致志的习惯延续到了修觉,再加上铁火一个中觉的指点,很快便突破了晓的境界,感受到身体无限的潜能。
……
眠,即为静止,虽然有了“晓”的亲身体验和思想境界,但依然还是凡人之躯,身体习惯了以往的凡态,所以若要使身体觉醒,就必须要彻底的休眠,将过去的生理节律归于静态。
在雨河镇的第二月,吕白和铁火便租了一院民宅,好让吕白潜心入静。这眠的步骤看似平静,实则凶险无比。由于眠的太久,身体很容易无法重新被激活,神识更是可能游离出体外,此时凡人的气场还很弱,神识也不强,稍有差池便是魂飞魄散。而身体的停机又必须彻底,否则残留下来的节律依然会重新启动。
铁觉是在无数次挣扎于生死边缘的奇遇中磨练出了钢筋铁骨以及不催的意志,本身就已经是一个顶尖的武者,神识与身体都到达了人类的极限,才自然悟出了觉境。这开觉四步却是后来全族修觉之后,在无数前人的探索中总结而来,所以凡人修觉则必须有高人在旁指点,否则凶险异常。
即便是九州军队中的士兵也都是由武入觉,循序渐进的去修炼。铁火这般的“揠苗助长”实是对吕白寄予了太高的希望,但也并非欠缺稳妥的考虑。
一则,吕白在山中的生活也对身体进行了一定的锻炼。
二则,吕白对“道”有着极高的参悟,神识非比常人。
三则,铁火对觉术的理解也非常的透彻,他有信心帮助吕白直接完成开觉四步。
果然,短短几日,吕白便做到了眠,一眠就是三日方才醒转。然后,两日便可入眠,一日便可醒转。最后,直到可以一个时辰入眠,受神识控制随时就可醒来的水准。这种“眠”的本领对于以后的修觉是必须的,无论是修炼还是疗伤都不免需要这种入静的功夫,熟练使用更可以很好的闭气,使别人不易察觉到自己,或者掩藏自身的实力。
吕白只用了短短半月便能很好的入眠和醒转,实在超出了铁火的预期,便趁热打铁的引导他进入“醒”的阶段。
……
醒,这个“醒”可不是普通的醒,而是在眠的状态中,能够随意让身体某部独醒。一开始可以是一条经脉,随着身体所有经脉都可在眠的境界被唤醒或再次入眠,便可进而控制四肢乃至脏器进行独醒,最后直到将这种独醒缩小到一点,方可感受到那渺小的细胞,并做到独使一个细胞觉醒。此时,醒的境界便达到了。
吕白有《灭典》相助,对自身的细微构造十分了解,在这个阶段只摸索了数日,便可以把神识集中于一点,体悟到了身体最基本的生命单位——细胞,然后就开始向入觉努力了。
……
觉,看似与醒相似,其实不同,而是指在大量的极限锻炼之中,能够借助入眠和独醒,对于身体有更多的认识,从而提高对身体的控制。如此循环,直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可以被神识控制,甚至开觉,这便是开觉四步了,完成后也就步入了觉术的基础境界——初觉。
吕白便开始在铁火的指导下,学会了几套武术技法,通过这些技法来榨干自己的体能,使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再入眠对身体进行逐层的内视与独醒。然后,恢复体力再进行之前的锻炼,甚至负重,接着再进行“眠”与“醒”。
这个过程一直重复了七七四十九天,也就是七个生理节律,吕白终于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开觉,也进入了初觉的境界,成为了觉者,之后复又修炼了一个月才与铁火离了那雨河镇。
这整个修觉过程,只是一开始铁火向吕白透彻地讲解了四个步骤,便从入住民居后没有了问答,仅凭铁火观察吕白的修习过程从旁指点,甚至在吕白顺利地掌握了“眠”技,便开始去铁匠铺打工了。之后,吕白一句未问,便进入了觉者的世界!
“大哥,什么是丹觉兼修?”二人从追逐嬉闹中恢复,吕白便一本正经地向铁火请教。
铁火见吕白很是认真,又想起从雨河镇修觉起,吕白便按照他的要求一直不得开口,想必这个问题困惑了他很久,当下毫无怠慢地讲解道:“丹觉兼修就是在修炼觉术的同时兼而修炼丹术,我兼修的就是金丹派系。”
“这么说修丹的同时也能修觉了?”
“这正是修觉入门和修丹入门的区别,如果以修觉为根基,到了中觉,神识与细胞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呼应,便可以修丹了。只是修丹入门者,由于对内外真气的感应非常之强,竟很难摆脱,如若强行摆脱则很容易使体内真气脱轨,又或是与天地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