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有户农家-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水生家的也就不坚持了,重新躺好。
“大姐,我这闺女、外孙的命都是你给的,我也听亲家说了,我闺女实心,话儿也不会说,就一直跟我说着,要好好地给你磕个头,报答不了……”一个老太太,唠唠叨叨地说着话儿,有些乱,只是因为心里高兴,母子平安,有惊无险。
方氏也跟着李大娘叫着“亲家”,这老太太应该跟方氏年龄相当,只是可能一生劳作,瞧着比方氏苍老了许多,略显老态,两只手不停地搅着,有些局促。“亲家,咱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儿,你家闺女也是个好的,我这瞧着也是极欢喜的。这么客气,就是不把我当自个儿家人了,太见外了。”
李大娘也开口说道。“亲家,方大姐也不算是外人,咱也不说这些客套话了,咱记在心里便好了。小竹子,你是跟你姥姥一块儿来瞧小弟弟的吧?来,过来瞧瞧。”李大娘笑眯眯地招呼着夏竹,过来瞧瞧。
夏竹走近竹摇篮,探头襁褓里的小孩儿。小小的,红红的,皱巴巴的。夏竹不由地皱起了眉头。“怎么那么小?还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娘还说漂亮呢。”不小心将心里想的说了出来,夏竹吐了吐舌头。
话落,惹得众人一阵哄笑。方氏一把揽过夏竹,揉搓着夏竹的小脸蛋儿。李大娘笑着说,“咱小竹子是觉得小弟弟没有夏竹漂亮吧。我可是看过夏竹刚刚生出来那会儿,比小弟弟看着还小呢,当初还担心咱小竹子呢,没想到这会儿都那么大了呢。呵呵,小弟弟是男孩子,不用漂亮,咱小竹子漂亮便好了。”
方氏搂着夏竹,知道自个儿错过了很多年,那么多年,这些个孩子不知道怎么过下来的,当时大概想着夏竹活不下来的吧。想着,不由地搂得更紧了。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个夏竹确实在生下来没几天便没了。
“嘿嘿,文佑,听说你大哥去你舅舅家的学堂了,怎么你没去呢?”一年龄稍大点的男孩子随意地问着文佑,他一向跟文佑俩兄弟玩得来,也高兴文弘有出息。
文佑不以为然,他已经听过很多人问过了。“我舅舅家没有办学堂,只是请了个先生,大姨说只是启蒙。大哥去了舅舅家,我要代替大哥照看好家。”旁边几人点点头,确实。因着几人一向交好,很快就玩在了一起儿。倒惹得一旁的小姑娘不高兴了,感觉冷落了她了。
“哼,说得倒是好听,这会儿被人揭了伤疤,正难受着吧?”小姑娘一脸我懂得。
文佑一脸惊愕,小声地问着。“这人谁啊?是在跟我说话吗?”文佑不知道这突然冒出来的小女孩是谁,他好像不认识她吧,仔细想了想,确实不认识。自来熟?
稍大点的那个,也学着文佑的样儿,轻声地在文佑耳边说道。“这人你都不认识?她姐就是那个村花,村花你懂不懂?”文佑心里暗叹,难怪那么骄横。他可听说了,这小女孩在村子里可是相当地霸道。村子里的那些适龄的男的,对这小女孩可是百般讨好。
“你们叽叽咕咕说什么呢!又说我姐是村花了?告诉你们,别人都说,我长大了肯定比我姐还漂亮,你们还不趁早巴结巴结我!”小女孩一副自傲地模样,快来巴结我吧,我以后可是比我姐更漂亮的存在。看得文佑几人不知所措,这小孩没事吧。文佑不由地阴暗地想着,等你长大了,你姐都老了,你还要拿她还比谁美,真是不厚道,一点儿都不像亲姐妹。
第五十二章 文佑奇遇记(二)
“喂,喂,我说你呢。”文佑指了指自己。“对,就是说你!其实你很嫉妒你大哥去了你舅舅家吧,而你还得留在这么个破院子里,顿顿喝着稀粥,还要帮忙干活。是不是?”小女孩一脸的,我很了解你吧,不用感激我说出了你的心声。文佑有些无语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她,这小孩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了。她自个儿明摆着嫉妒她姐姐,她就以为所有的弟弟妹妹就得跟她一样,还一副我什么都知道的表情。是他孤陋寡闻了吗?
看着文佑低着头不说话,自以为说中了文佑的心事。小女孩越说越有兴致,“我还以为你不在乎呢,看来都是装的了,可真有心机呢。讨你爹娘和你姥姥欢心?想让他们给你也送去镇上读书识字?我劝你还是别想了,至于为什么,你知道吗?”
小女孩还卖起关子来,等着文佑来问她,半响,没等到。“算了,你个闷葫芦,等你问,还是下辈子吧。我娘可说了,你就像你那爹,二儿子,不受宠,怎么求你爹娘,百般讨好都没有用。就像你大伯,被你爷爷嬷嬷送去学识字学打算盘,当初也是这般哄着你爹,说什么家里离不得人……嘿,还是我娘说的对,哪用得着你这六七岁的娃儿干啥咧,不就是偏心吗!”
小女孩见着自己说得别人都楞在那儿,颇为自得,越说越来劲儿。“我还知道,你以后也会跟你爹一样,被赶出去,如果你能跟你那爹一样,有个好岳家,倒还算是有福气。我劝你啊,多讨讨你姥姥的欢心,刚刚远远地看着你姥姥还揍你来着,来看你这人在你家还真是没什么地位,啧啧啧。真是可怜……”说着,倒有些同情起文佑了。
文佑看着几个小伙伴儿不可思议地盯着自个儿瞧,“看什么看,你们还能不知道我怎么样?不知道我爹娘怎么样?嗯?”几人冲着文佑傻笑,他们也只是被惊到了,这话儿都不知道从哪儿传出去的。
“嘿,我今儿个算见识到了。”文佑站起身来,拍了拍衣裳。“你在家不如意吗?被你姐姐打压了?你爹娘对你姐姐好,经常让你做活儿?……”文佑喋喋不休地问着,压根没打算让她回答。这脑子还好的吧?
“你。你!人家好心告诉你。看你可怜巴巴的。换成别人还不定怎么感谢我提醒他呢。”小女孩被文佑问的有些结结巴巴,转而一想,这人还真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自己何必跟他计较那么多呢。又释怀了。强大的心理……
“得了吧,你自个儿不如意,怎么的,就把我也当成你这样的,你心里就舒服了?真是见不得人好,有你这样的妹妹,还真不知道你姐姐幸还是不幸呢。年纪小小不学好,从哪儿学来的这些毛病,不要到我们这儿来卖弄。没的教坏了我们。”文佑一脸嫌弃,嗤鼻。
小女孩看着文佑赶自个儿走,“就你这个被你爹娘嫌弃的人,还要赶我走?我能跟你说话,你不觉得荣幸至极!居然还想赶我走?”悬而欲泣。
文佑可没半点同情心。他的耐心花在夏竹身上都不够,他可不想在别人身上浪费了。“说的就是你!”文佑毫不避讳。“怎么,跑来莫名其妙地说一大堆话儿,还指望着别人巴着你,你脑子敲坏了吧?”
如果说唐大海一家四个孩子,最老实的当属文弘,最泼辣的属春兰,最阴暗恶搞的自然是夏竹了,如果说起文佑,夏竹的印象是舌毒、小肚鸡肠,惹了文佑,小心他往死里拍。夏竹也是仗着方氏的势,偶尔才敢惹惹文佑,那也只是偶尔而已……
“你才脑子坏了呢,好心没好报,你就等着跟你爹一样被赶出去吧!”
“嘿,我爹娘可不会敢我。我看你,注定只能做做你姐姐的小丫鬟,现在仗着你姐在村里横行,得点小恩小惠。我劝你啊,还是好好巴结巴结你姐姐,不要跟你姐姐作对,小心你爹娘给你卖了给你姐姐做嫁妆。你可知道别人怎么说你的吗?骄纵任性,长得还只是一般般,还不是仗着你有个漂亮的姐姐,还不赶紧回家去讨好去,在这里瞎说胡咧地,小心晚点儿可被卖了,给你姐贴妆了。”
“哇……我告诉我娘去。”小女孩哭着跑掉了。
“哈哈,文佑,看不出来,你哪儿听来的?没怎么见你出来,倒听到那么多的事儿?”李大娘的大孙子拍了一把文佑的肩头。
“嘿,我哪有听到过,不就是瞎编的吗?我要被我爹娘赶出去,不也是人瞎编的吗?怎么就允许她编排我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事儿,我就不能编排她五年十年的事儿?嘿嘿,反正我还是小孩儿,童言无忌……嗨,忘记了,她找她娘去了,她娘厉害吗?”文佑想起了小女孩哭着找她娘去了。
周围几人不住地点头,李大娘的大孙子,忍不住说了句。“你惨了,要被人修理了。”这话当初还是从文佑那儿学来的,今儿个用在他身上正合适,幸灾乐祸了。
“嘿嘿,不怕,我跟我姥姥一道儿来了,让你们瞧瞧我姥姥的水准。哇哇……姥姥……”文佑“哭”着找方氏去了。“这小子,真能装!”“她姥姥会帮他吗,别压错了宝了。”“如果是我娘,肯定揍我一顿。咱去看看去?”
正巧方氏带着夏竹出来,见着委屈至极的文佑,“这才这么一会儿功夫,怎么了?”文佑实实在在地将那小女孩的话儿说了一遍,略微地带过自个儿的话儿。
“小哥,你运气真不好,我同情你的。”方氏在一旁猛点头,文佑无奈地扶额,果真不能靠啊,靠不住。
“娘,就是他!他说要给我卖掉!哇哇……”哭得好不伤心。身后大概就是他的娘吧,气势汹汹,走得急有些喘了,一手甩着帕子,一手抚着xiong前,翘着兰花指,轻轻地抚着。“我道是谁呢,原来是唐大海家的小崽子呢,饭都吃不饱,想着打我闺女主意?我们家可不像你们这些人,穷得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了。”
十里飘香,好浓厚的脂粉气儿,这都受得了?好吧,应该是他相公怎么扛得住这种摧残。“大婶啊,我想打喷嚏……阿,阿嚏……真是舒服。”惹得钱荷花的娘,白一阵红一阵,自然是红白都看不太出来。
“你这小丫头片子的,瞎叫什么呢,叫姨!我可比你娘年轻多了,你娘老得都生茧子了,能跟我比?小丫头,不懂别乱叫,一点儿都没眼色劲儿。”钱荷花的娘一听夏竹叫“大婶”,立马忘了过来是啥事的,钱荷花拉着她娘的衣摆,小声地叫着。
夏竹好似没听见,“大婶,我都没得看得清你的脸,怎么跟我娘比,在我眼里,我娘可是最美的。”
不想倒引得看热闹的,句句夸赞。“唉哟,这么小小的人儿倒知道维护她娘了,真想抱家里去。”
“我就说嘛,这唐大海家的四个娃,可都是咱村里数得上号的懂事的。哪会欺负人呢,不像有些人……”
“嘿,你这话儿倒是对的,我家小子跟文佑一有空便凑一起,也从没听过欺负人啥的,谁知道谁欺负谁呢……”
方氏摸了摸夏竹的头,适可而止。“荷花她娘吧,这小孩子的事儿,过会儿也就忘记了,咱大人就不用跟着搀和了吧。说不准,他们自个儿又玩在一起了。”
“我才不要跟他玩呢,他欺负我,说要卖了我给我姐贴妆。”哭得是那个惨烈,貌似被戳中心事了。夏竹瞥了眼文佑,文佑吐了吐舌头。
方氏慈祥地看着钱荷花,“唉,可怜的孩子。听着这话儿,就像是心里憋闷了很久了,这会不会卖了你给你姐贴妆,你得问你娘,问你爹去啊。我们这些外人谁说了都不作数的啊。自家的爹娘有啥不能说的,你这小闺女应当是家里的小棉袄啊,你爹娘不定得怎么宠着你了,别跟你爹娘生了隔阂,啊,乖!”夏竹看着方氏背后好似亮起了金光,博爱。
说得钱荷花一愣一愣,一时间倒忘记了哭了。泪珠子还挂在眼里,抬头看着她娘,弱弱地叫了声,“娘……”
“你……老娘怎么就生了你了,连你姐一半都没有。还指望着老娘帮你出气,呸!这人三句两句的就冲着老娘来了。”钱荷花她娘甩了甩帕子,挣开钱荷花抓着她衣服的手,气得蹬蹬蹬地走了,这会儿也不顾什么仪态万千了。
李大娘的大孙子一脸羡慕地看着文佑,文佑昂了昂小脑蛋儿,嘚瑟。
“大妹子,真是过意不去呢,好好的日子,咱家的文佑又给你贴乱了,真是对不住呢。”方氏冲着李大娘说着,拉着文佑让他赔不是。[汶网//。。]
“方姥姥,你也真是太客气了,咱都是一个村子里的,能不知道都是咋样的人呢。虽然你来这村子,没多少时间,看你家的闺女就知道你的人品了。这事儿可不怪文佑,大家伙儿都看着呢。”边上的一老太太平日里可看不惯钱荷花她娘的做派,这会儿见着方姥姥还让文佑赔不是,忍不住插嘴说道。
“那大家伙儿的再多坐会儿,我带着俩小的回去了,不给你们贴乱了。”方氏拉着俩小的手,辞了李大娘,出了院门。
“瞧瞧这气度,这话儿说的,秀才娘子就是不一样呢。”
“听说还有个儿子也是个秀才,倒是个好相与的。”
夏竹一路取笑着文佑,文佑一路捧着方氏,方氏一手牵着一个,满足。
第五十三章 一家子赶集
已然是冬日。
夏竹早早地起了,乖乖地喝了些粥,默默地等着。
冬月初一,河湾村照例有集市,每年的冬月初一、十五,腊月初一、十五,河湾村都有大集,附近的村子都有来赶集的。
方氏原先不打算去集上,“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哪儿能走得了那么远的路呢,免得磨磨蹭蹭累了你们。”只是无奈夏竹文佑缠得紧。
吕氏可不放心让方氏一个人留家里。“娘,你可有好多年没有瞧过这种大集了,这天儿冷飕飕的,瞧着就要下雪了,说不准说下就下了。往年有听说,有摆到河口村村口的,可热闹了,离着也近,来回也方便。”
一家子浩浩荡荡地赶集去了,遇上零星的几人,背着竹篓子,也都是去赶集的。因着唐大海一家子,老少皆去,难免有些拖拉,赶早的村里人,可能早就摆上摊,或是逛起集来了。
远远地便能听到阵阵吆喝声,孩子的吵闹声,大人的呵斥声,不绝于耳。
吕氏昨儿个晚上给了姐弟几个一人十文钱,夏竹打算狂购一番,装装阔。
“咱家的剪子倒有些钝了,这儿有个磨剪子、戗菜刀的,回头把家里的都拿来磨磨,出来得急,倒没顾得上那么多来。“吕氏看着一条四脚八叉的长木凳后面,有个磨刀的,正霍霍磨着把剪子。
“卖糖葫芦喽,糖葫芦糖儿多喽。”一大群孩子围着卖糖葫芦的,“想吃吗,找你们爹娘要钱去,2文钱一串喽,甜甜的糖丝儿喽。”一哄而散要钱去了。
“小竹子,想吃糖葫芦吗?要去买一串?”方氏问着夏竹。夏竹摇摇头,两文钱呢,吃个五串糖葫芦就没有。这才刚刚开始走,还是省着点吧。
“那咱还是先走着吧。回头再买。”方氏偷偷地小声地对着夏竹说道,“姥姥有带钱来,想要什么跟姥姥说,想要什么跟姥姥说,姥姥买。”一副我是土豪的模样儿,不过夏竹很是受用,跟着方氏逛起来。
“娘。你们几个慢慢逛,我跟大海趁今儿个大集,买些用得上的,家里也一直没置办过什么东西。娘。你有要什么的吗?”方氏摇摇头,让他们赶紧去。
夏竹看着吕氏转身而去的背影,“娘跟爹,就两个走了,就留下我们一群人。也不怕教坏小孩子。”方氏点了点夏竹的额头,“你这样的,还能教坏的?”惹得文佑一阵附和。
“老太太,你眉间有道喜气,好运将近。让我来给你卜一卦?”夏竹闻言抬头,来人穿着一身道袍,举着一张幡,幡上大大的二字。方氏回头指着这两字,小声地教着,“算命”。
自从文佑知道方氏多少也识得些字,一有机会便会让方氏教,方氏这会儿倒是直觉看到字了,先想着教教俩小的。
“老太太倒是个识字的,还真是有缘呢,让老道给你卜一卦,测测有啥喜事儿?”老道摸着一小撮山羊胡子,颇为赞赏地点着头,说道。
“老先生,要钱的吗?不管你算的准不准都没有钱的哦。我可是连糖葫芦都买不起呢。”
“黄毛小儿,跟你家大人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儿。老道是看这位老太太眉间有道喜气,特来给她卜一卦,不谈这些金银俗物,老太太高兴看着给点便行,让老道也跟着沾点喜气。”老道喝斥着夏竹,好似夏竹的话儿太过俗气,他只是想沾点喜气儿。
文佑忍不住撇撇嘴,“那还不是要钱的,我们自家都吃不饱饭了,谁来让我们沾点喜气呢,再说了,喜气被沾光了,那不是饭都吃不上了。”
“一群不识教化的小儿,老道不算你这卦了,不开化!”说着便举着幡,气冲冲地往前走去了,没了之前的半点道气。
方氏摇摇头,训着。“下次可不许了,老道也是好心要替咱算卦,咱不要算卦可好好说,切不可中伤人家,念你们还小,下次记住了。”夏竹知道村人都很迷信,自然是不管穷的还是富的,喜欢让算卦的到家里来卜上一卦,或者抽个贴儿,更别说家里遇上事儿的时候,好事儿坏事儿都要。姥姥说,这是仙风道骨,假不了。
文佑低着头,只是夏竹根深蒂固的思想,只觉得是假道士在骗钱,但是也不好忤逆了方氏。方氏难得说教,对这事儿方氏很坚持。“姥姥,那边的坐着的算命的才像个样儿,好像还是个瞎子,瞎子算命,瞎子算命,可不都应该是那样的吗?”
夏竹插科打诨,方氏叹叹气。“姥姥也是为了你们好,切不可不当一回事儿,你这孩子,听姥姥的……”看着夏竹点点头,方氏才牵着手,又向前走着。
夏竹看着地上一处处摆着的,好多都是自家的鸡蛋啊,鸡啊,自家的织的布……方氏对卖的布,上前,仔仔细细地瞧了个透儿,还问了价儿,只是没染过色的,价儿倒是公道。“晚点提醒着点我,这家啊比镇上的低多了,再到时候找个接布的,染个色,那就是真真实惠了。看着你们都长个了,明年的春衫也能做起来了。”
方氏想着,特别是春兰,可得多做些,过个一两年,便要说亲了,这会儿家里倒没什么衣裳,除却打了补丁的,新点儿的倒是素华拿来的布做的那一套秋衫了。只是春兰心里在哀呼了,这大冬天的,还得天天拿着针,戳着绣布。这会儿姥姥还想着买布做衣裳,真是要命呢,手无完手了……
“大姐,砍点儿肥肉去吧,肥得流油喽!”随处可闻吆喝声。
“咱去前面的摊子上瞧瞧去……”方氏可是来了兴致了,她也不记得有多久没有赶过集了,还是这种大集,虽然瞧着熙熙攘攘的,都是人,入耳的都是吆喝声,但是方氏觉得喜气。
方氏拿起一根簪子,仔细打量着。“老太太,真是好眼光,这可是最时兴的花样儿了。”
“春兰,可喜欢这个簪子?”春兰没有接过,只是摇摇头,她压根就不喜欢这些簪子这些的,只简单地绑个红头绳便好。一不小心做活的时候掉了,还不心疼死,木头的倒也罢了,银的还不恨死自个儿,镀银的是也要银子的。
方氏倒只是随口那么一问,倒也没想过问春兰究竟是否喜欢,接触了那么久,多少也知道些春兰的性子。“这根簪子什么价呢?”
“老太太真是好眼光,这根簪子,瞧着花样儿,数朵寒梅,这一朵梅花的倒是多见的,这支簪子的样式可不常见,这做工可就细致多了。咱也就要个36文,这个价儿,实在,这片儿地儿都知道我这人最是实在不过了。”货郎卖力地说着,这一大早地可是一笔买卖都没做成,难得有人上来问,价儿也开得不高。
方氏放下簪子,摇摇头,并不说价儿高了,只是重新拉起夏竹的手。那货郎一看急了,这还没有开门红呢,怎么就不要买了。“老太太,你开个价吧,多少合适?帮咱开个张吧,这不一早上的,逛得人多,买的人实在是少呢。”
“5文,你这36文开的还真是不厚道,这村子里的集市,卖36文,难怪卖不出去。五文钱,要卖便卖了。”方氏本不想多跟这货郎多说,只是看着他一脸苦大仇深得模样,年纪轻轻地,也不容易。
“这可比不得镇上城里,咱乡下人,一听你这价儿,便不会再还价了,咱乡下人实在,可不兴将价儿太那么高,这还价还得心里没底了。说不准你在镇上城里,碰见些有钱人,运气好时倒能卖,可这……”方氏摇摇头,拉着夏竹走了。
“老太太,8文,8文,卖你了。”货郎喊着方氏。夏竹拉着方氏走了,死拽着不让回头,春兰也站在背后,不让买。
“姥姥,你也说了那人不厚道,那么多摊子,咱不一定要在他那儿买呢。姥姥,我总是觉得他肯卖8文了,肯定能赚很多,说不定那簪子只值个一二文钱。这不,肯卖了,我就觉得自个儿亏了。”
方氏一直觉得夏竹是个矛盾的,这会儿又有些钻牛角尖了。“你这孩子,哪有不赚钱的,人家货郎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否则他的妻女吃什么去。咱吃饭也要让人喝粥,不是?”
夏竹无奈,看来自个儿是豁达不了了。只是春兰低着头,小妹至少还愿意花个一两文愿意买,她是啥都不想买,实在要买的话,就是将铜钱攒够了换银子。至于文佑,如果真的让他买的话,他也实在想不出要买什么,当然,除了一个以外,能买到田螺最好了,自然里面要有个姑娘的,无所不能。
如果方氏知道这姐弟三人的想法,定然会绝了教导他们的想法,会有种无能为力的挫折感,不堪教化。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方氏今儿个兴致正浓,在各个摊上问着价儿,只是手里空空。夏竹三人倒也不好扫了方氏的兴儿,陪着挑着,说着闲话儿。
方氏徘徊着,打定了主要要先给春兰挑几根簪子。似模似样。
第五十四章 作死的节奏(求订阅)
方氏逛得兴致正浓,只是春兰有些兴致阑珊,她实在对这些簪子啊,钗子啊,珠花的啊,提不起劲儿,使不出劲儿。
“姥姥我还小,这些也都用不上呢。咱就买些红头绳帮帮辫子就好了。到时候买个时新的样式不是更好吗?”春兰挽着方氏的手,小声地劝着,她可不敢对方氏说,她压根对这些婆婆妈妈的物什,提不起兴致。
春兰对针线活不感兴趣,吕氏逼着她学。对厨活倒是不排斥,吕氏可从来不逼着她。由此可见,千万不能轻易地说出不感兴趣,一不小心,又多了样要学的。口下留情。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定亲了。这会儿又不准备什么,只是买些出门的时候给你带带,在屋子里还是一样,你爱咋样就咋样。好好的一个胚子,可别长歪了。”方氏打量着春兰,越看越满意,确实要好好打扮打扮了,也能说上门好亲。
文佑很想告诉方氏,他大姐已经长歪了,虽然还算不上是歪脖子了,这歪是铁板上钉钉子的事儿了。连个针线活儿都不愿意做,学了那么久,还是绣啥不像啥的,只会戳到自个儿手,绣布上一片狰狞。这样的还没长歪,哪样才算?幸亏他喜欢的是田螺姑娘,只是田螺姑娘会针线吗?
方氏这会儿倒是不去问春兰喜欢与否了,只问着夏竹,“这个适合你大姐吗?”,或是问着文佑,独独不问春兰,最多放她脑袋上比划比划了。
“姥姥,这支不错,木兰花的,又大方,有干净。”夏竹指了指角落里的一支不起眼的簪子,这簪子倒是真是配春兰,淡雅。
方氏拿起簪子。玉白色的簪子头,含苞怒放的玉兰花,镂空的花托,倒是真是不错。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方氏越看越满意,木兰配春兰,倒也配得。方氏又挑了一支蝶恋花,小巧的银簪子。
“姥姥,哪用得上这些呢。丢了还得心疼呢。买那么多也带不完呢。”春兰不依。
“老太太买这么多。我就送一支木簪子,平时做活的时候也好带,倒不怕丢了。”货郎一听春兰劝着方氏,哪会让上门的生意跑了。忙着让方氏再挑支木簪子,当是送的。
方氏心满意足,直夸那货郎会做生意,挑了根木簪子,付了银子。
春兰收好放簪子的布包,觉得膈应得慌。
走走停停,停停逛逛,文佑背后的小篓子里装满了杂七杂八的小东西。吃的用的都有,只是独独没有玩的。
“小妹。你看,好多卖蛋的,要是大哥在就好了,咱们也能卖蛋了,看着篮子都快空了。那么多人卖蛋,咱们还卖得那么好。”文佑看着人家卖着蛋,数着铜板,真是羡慕。数铜板数得手软。
夏竹点点头,“是啊,是啊,看看人家笑得,都快合不拢嘴了。”
“要不我跟你一道儿去捡鸭蛋儿,你们去跟娘说说情?”春兰听着俩小的在那嘀嘀咕咕,开口说着。
俩小的猛摇头,“我们可不想被娘骂,嘿嘿,算了,姥姥说了,要豁达,看着人家赚钱也替别人开心开心。”说什么也不去,开什么玩笑,闲日子过得太清闲了?欠揍了。俩人闭口不提,不管春兰这么瞪都不开口了。
“姥姥,我要那个!”夏竹看着一个村妇正卖着蛋,边上一个篮子里装着蚕豆。
方氏转头看着夏竹指着的篮子看了下,“买这做啥呢,你爹爹已经种下了。”
“姥姥,我就要这个了,我其他的都不要了,就这个了。”夏竹缠着方氏。
方氏拉着夏竹的手,“小竹子,别闹,你总要告诉我你买这干嘛的。这放着要坏掉的,等明年自家地里都有了,你想吃多少有多少。”
难道要在这泥地上打滚?那也太掉份儿了。“姥姥,你就给我买吧,好不好?姥姥,我好少要什么的啊,姥姥,你忍心让我伤心吗?我一伤心,晚上就吃不好睡不好,睡不好便消香玉损……”
“行了,别贫了,我还能不知道你吗?怎么,又想做什么,你娘问起来,我总要说说的,否则又害得我这把老骨头被你娘埋怨了。一不小心,孤苦伶仃地被赶回去了,说不定回去的路上就一病不起了,你有我那么惨吗?你忍心我一个老太婆过得那么凄惨吗?”
春兰看着周围人一脸同情地看着方氏,顿觉头疼。“姥姥,别玩了,你看看,别人都当真了,都一脸同情地看着你了。”
方氏一时忘记了这是在外面,说不准别人还以为她家闺女是个不孝的,那可是罪过大了。“嘿嘿,对不住啊,我这人老糊涂了,有时候不太好……”方氏一脸讪讪地,这下被素心知道了,就真要被训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嘿嘿,姥姥,我等下告诉娘去,说你在外面瞎说来着,而且还说她不孝,要把你赶出去。而且还是在这集上,那么多的人,引得周围对你这老太太一脸同情。我刚刚好巧不巧地听见有人说,这闺女真是没良心。姥姥,你有听见没?”
原本夏竹还真拿方氏毫无办法,将自个儿的十文钱买了豆子再说,有多少买多少就算了。现在倒好了,方氏经常跟自个儿斗嘴,这会儿嘴快,没顾着在外,被夏竹威胁了,活生生地。
“小妹,你不会是想炒豆子吃吧?这,这么一大篮子的豆子也太多了。”文佑想不明白这夏竹今儿个又要折腾啥。
夏竹凑近文佑,“小哥,我有个点子,赚来的钱咱分,行不?小哥……”
文佑打量了下夏竹,拿出方氏给新做的荷包,递给了夏竹,“喏,娘给的钱,还没来得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