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第二元勋-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我想到了反坦克地雷,一战期间反坦克地雷简直就是坦克和装甲车的克星”
伊斯特点头笑道:“那是这种地雷其实就是我首先生产出来的,那是我们德国在战场上,面对英法的大规模坦克师团,损伤惨重,于是我经过一个月的设计将炮弹改装成反坦克地雷,这才让英法的坦克师团损失巨大。不过帝国最后还是不幸的输掉了。呵呵,说那个干吗?现在我只想安安稳稳的养老,然后好好的研究我爱的科学”这时突然问龙飞道:“你是想要当年我生产的那种反坦克地雷还是给我段时间重新设计一种更好的”
龙飞哪有那么多时间让他去设计啊,于是说道:“伊斯特大叔,我对反坦克地雷也有一些研究,不如我们两好好的交流一下,说不准,我们很快的就能够重新的设计出来呢”
于是两人开始讨论了起来。龙飞将后世的72式金属壳反坦克地雷以及72式塑料壳反坦克地雷的工作原理告诉了伊斯特,然后又具体的详细的解说了一下,两人不停地结算谋划着。伊斯特本来就是精于反坦克地雷的研究,经龙飞这么一说,一折腾,顿时对这两种新型的反坦克地雷了如指掌。两人花了大半天的功夫,终于将两种新型反坦克地雷的数据图纸化。
伊斯特欣慰的说道:“小伙子你很不错,想不到你对武器的研究天分如此高,我伊斯特就喜欢和你这样的人打交道。”然后看着手中的图纸,说道:“这两款地雷,很不错,只要生产出来,基本上可以适用于这个时期所有的坦克以及装甲车,而且一旦碰上就是摧毁性的打击”
(求推荐,收藏,最主要泣血求月票)
'。。'
第92章时间如流水,生命如水流
第92章时间如流水,生命如水流
第92章时间如流水,生命如水流
这段日子,龙飞时刻让情报人员关注着上海方面的战事同时,自己也每天不停的忙碌着,整个新四军的征兵扩编,训练除了龙飞不时的视察一下,其余的时候都是教给政委以及各个师,团长负责。更多的时候,龙飞是一直在军工所,同那些老学究,老科研工作狂在一起。短短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这段时间,部队的发展虽然过于迅速,但是一切都在所有人齐心协力,以及充分准备下有条不稳的进步着。新兵已经有不错的战斗力了,新编的师团,旅团,新团都在各自的长官的带动下,战斗力不断发展。目前部队已经稳定的战士达到了12万人,可以说完全是一个集团军的人数了,当然在战斗力上目前由于新兵训练才一个月,虽然进步很大,但部队总体并没有提高多少,不过相信一个月的时间,战斗力会产生一个飞跃。
海军方面,潜艇第一舰队在龙飞给影子成员开会的第二天时间,人员就已经十分有效率的挑选齐全,除了龙飞,没有几人知道这只部队的成立,更别说知道这批战士去往了何地。龙飞虽然忙于研究新的武器,但是对这支海军还是十分关注的,是不是的通过电报联系下战士们的进展。听说还不错,出了一开始都有的呕吐,腹泻现象,一个月下来,已经全部适应了海底的航行,不过还是不怎么熟练,不过倒是影子队员的一行教官倒是再一个月下来,对潜艇更加熟悉了,战术也有了不小的提升。
其实说到底,海军能够进展如此迅速的原因,龙飞还是很有功劳的,他给影子这群当教官的提议,建造了几种训练仪器,其实就是简单的转盘,让士兵们在转盘上克服了头晕的现象的话,那么战士们在潜艇里面基本上都不会有事情了。方法简单,但却是十分有效。
目前算在一起,总共有鲁伯特号潜艇56艘下水了,好在前期潜艇不足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说起龙飞,最近可谓是劳苦功高,不仅在短短一个月内,在军工所的研究院里与大家差不多待了大半个月,并且在新成立的电子科技部门,带领那些刚加入的科研人员主动研发出雷达探测系统以及反雷达探测系统。不仅仅如此,由于有龙飞这个后来人知识,以及变态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将刚研发雷达系统的性能不断的提升,由最初只是简单的探测,连续提升了四个版本,现在雷达的探测半径最多达到近200公里海里。同时雷达的分辨率提升了更多,反探测的隐蔽性更加趋于完美。终于龙飞觉得此时的条件下,这已经是能够研发的最好的雷达了,不过他已经很满足了,无论是趋于历史的概述,还是现实中情报的来源,他都相信此雷达绝对优秀与同时期世界各国的雷达,无论是探测半径,分辨率,还是反探测能力。
而要求效率的他已经将雷达立即安装于已经入水的潜艇第一舰队当中,这些海军战士们也兴奋无比,有了这个玩意,他们都想大摇大摆的去日军战舰的底下活动活动此刻龙飞都觉得用这玩意对付日本的战舰都有些大材小用了,因为他了解,日军在二战时期,海军的数量虽然不少,鼎盛时期连航母都有二十艘左右,可关键是雷达他们基本上没有怎么应用,只是有这方面的研发而已。可能是日方还没有认识到这东西在战争中会有什么样的具体作用吧。
雷达方面暂且不说,龙飞一直强调的那两种反坦克地雷已经大量生产,并且已经用于部队里面使用。对此,龙飞还专门给工兵的指挥官们好好的上了一课,如何使用反坦克地雷,怎样才能使反坦克地雷效率最大化。
至于防空的鲁。特高射机枪,也大量的生产,不仅仅已经分发道每个连队,同时龙飞就每个团为单位,专门成立了由四十架鲁特高射机枪组成的防空连,用于阻击日军的飞机袭扰。
所有事情忙完,龙飞顿时觉得轻松了不少,对以后的战斗,他心里更有信心了。不过等他回过头来关注上海方面的战事时,顿时眉头皱的紧紧的。将这些天,情报人员每天送来的情报和战场的第一资料,龙飞全部看完,心里还是忍不住有点苦涩。
虽然看到的结果和他预料的结果差不多,甚至还好了一点,但是龙飞还是忍不住的产生一股戾气。以前只是想象,和猜测,到真的变成现实,还是无法接受。换了一口气,龙飞将资料又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看一遍。
8月20日国民政府编定全国战斗序列,划江苏长江以南(包括京、沪)及浙江为第三战区,以冯玉祥为战区司令长官。
第36师与敌激战汇山码头。
8月23日日军在吴淞口、川沙口、狮子林一带登陆。
8月24日中国各部队奋力阻击,第98师击退狮子林之敌。蒋介石亲临前线视察,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
第11师死守罗店,重创日军。
8月28日罗店失陷。
8月31日吴淞失陷。
9月1日日军6个旅团增援上海。向中**队发起全线攻击。
9月第98师全力抗击。
9月7日防守宝山县城的姚子青营全部壮烈牺牲,宝山陷落。日军增兵3个师团至上海。
9月9日日军陆海军攻击我右翼军阵地,双方激战,死伤惨重。
9月11日我军多处阵地被突破。
第一道防线。中国代表就日本侵华事件向国联递交申诉书。
9月17日中**队全线退守北站、江湾、罗店以南、施相公庙、浏河一线。
9月18日双方激战刘行、罗店西。
龙飞看完后,将所有的资料在大脑里过滤了一下,分析得出,淞沪会战从开始到现在,GMD军队已经牺牲了战士总计达到12万人,其中有近10万事龙飞部队回来的这一个月牺牲的。对比一下,被击毙的日本鬼子,前后总共也达到了10万多,可是要知道的是,其中差不多有6万事在一个月前被龙飞部队击毙的,可以说真正这一个月时间,被击毙的鬼子只有3万多点。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仅仅这一个月的正面的防守战,GMD军队居然3:1日本,不过看到最后日本鬼子坦克师团的战绩,龙飞只好闭嘴了。光坦克师团的攻陷阵地,国民党就分别投入了4个师,去防御。光牺牲的战士就达到了3万多人龙飞心里在感叹,虽然有效地阻止了日军坦克师团的进攻,但是这完全就是拿**战士的生命堆出来的时间。
至于空战方面,龙飞也关注了一下,两方的损失差不多,总计:**损失飞机98架子,击毙日军飞机虽然数字上看,**占优,但是龙飞知道,这已经是失败了,**本来拥有的飞机就少,而且没有生产能力,完全是靠购买引进。而日本鬼子那边则不一样,他们军事生产能力远远强于中国的国民政府,此消彼长之下,中国的空军已经逐渐处在了下风。
海战倒不是特别激烈,老蒋他们知道海军的实力压根没办法跟日本比,于是集中大量的沉船于长江下游,封锁长江。只是偶尔用小规模舰队对日军进行骚扰。
将所有的一切在脑海里整理清楚后,龙飞很是纳闷,可以说,目前日军在沪的鬼子兵力,由于从华北调遣来的第第师团。此刻已经达到了20万。而防守的**总兵力此刻也已经近40万。
'。。'
第93章大军开拔之前 1
第93章大军开拔之前1
第93章大军开拔之前1
(书友们给力)
很快又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这一个月,龙飞没有过分的关注那方面的战争,而是每天都提出几个小时在军营里,效果很不错,因为99师和警卫团已经打过了几次的战斗,由着他们的辅助,整个部队的提升很大,战斗力已经得到了龙飞的认可。关键的是多次的战术演练过程中,地下的指挥将领以及参谋人员都表现的十分出色,而且有不少的可堪大造的人才也不断的冒了出来,因为这,龙飞乐个不停。
新武器的应用如同高射机枪的射击网,以及反坦克地雷的排阵都已经熟练。看着10多万,雄赳赳气昂昂的战士们,龙飞此刻可以说是信心无比膨胀。连对上海方面的战事的担心都放松了不少。
上海方面的情况也越来越差,虽然还在手中,但龙飞知道,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第2舰队司令通告各国驻华使节,日空军将轰炸南京,指定各国官兵离开南京。此通告遭到苏、英、法等国抗议。
第3战区调整部署,分为右翼、中央、左翼3个作战军。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辖第第1第第第1第3战区司令长官。日陆战队在崇明登陆。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央7月15日交付国民党的《**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9月23日蒋中正发表谈话,承认**的合法地位;并公布**7月15日发表的《共赴国难合作宣言》。沪战重心移江湾。刘行、罗店方面战事激烈。
9月24日蒋中正答外国记者称:“中国为各国而战,各国应该援助中国。”
9月25日连日来,战事重心仍在江湾、罗店、刘行等地。日军援兵增多,又一批军火抵沪,其主力舰“长门”号、“陆奥”号也先后到沪。
第4次总攻。国联大会一致通过中国问题议决案,谴责日机滥炸中国平民。
9月29日日海军司令派员访英、美、法等国驻沪海军司令,要求各**舰移泊浦江下游,以便日军进攻南市。
9月30日中国代表在国联大会上,要求确认日本为侵略国。日军在沪参战兵力增加到20万人以上。日军步、骑兵向刘行东北我军阵地猛冲,突入阵地约3公里。我军转移到蕰藻浜、陈行、广福、施相公庙一线。
10月1日日首相近卫、陆相杉山、海相米内和外相广田举行四相会议,决定《处理中国事变纲要》,扩大华北和华中战局,设想通过10月攻势,迫使南京政府议和,以结束战争。日军部署对上海的兵力:第11师团进入杨泾一线,回旋掩护其右侧面在主力的右翼之后;4、攻击大场镇,进入苏州河一线,向南推进;5、进攻目的是进入苏州河一线,消灭上海北面的中**队,封锁上海西南面,进而攻击南翔。据上海《立报一三”以来,日军伤亡已逾14万人。
10月2日日军总司令松井石根,限部属3天内占领嘉定、浏河、刘行、大场、闸北、浦东等处。敌集中兵力向罗店、刘行发动进攻;我军沿沪太公路撤退约1000余米。晚,敌以轻型战车30余辆,协同步兵1600余人,由北四川路冲入我方警戒线。英国伦敦推行“大中华运动”,支持中国抗战。
10月3日晨,日军向沪太公路东西两侧进攻,使用毒气及达姆弹。敌舰驶入常、澄交界的段山港,向岸上民房轰击。
10月4日日外务省特派在野外交家伊藤等10余人抵沪,诱胁我军停止抵抗。战斗仍在罗店、刘行附近进行,敌企图渡蕰藻浜。
10月5日夜,我空军轰炸日军阵地。
10月6日敌主力分2路进犯:一路由罗店沿沪太公路,经施相公庙向嘉定进攻;在刘行方面之敌,经广福镇向嘉定进攻。一路由顾家宅强渡蕰藻浜,抵南岸进袭庙行;张华浜之敌西进,威胁江湾、闸北之线。国联大会通过关于中日冲突事件的议决案,谴责日本,声援中国。
第9两师团在优势炮火掩护下,由蕰藻浜北岸向我第第1军正面强行渡河,被我军击退,成拉踞战。我军冒雨反攻黄浦江沿线,炮战激烈。
10月8日驻沪日军总司令声明:日军进攻之目的,在于强迫中国政府与抗日军队改变对日态度。
10月9日国联邀请13国在北平举行“九国公约会议”,寻求解决中日争端办法。日军犯广福镇、西六房宅,均被我击退。
10月10日中国外交部照会国联,声明接受“九国公约会议”的邀请。连日来,闸北的六三花园、八字桥、浦东、蕴藻滨等地均在激战。
10月12日蕴藻滨我军大捷,日军主力伤亡甚重。
10月15日国府军委会发布训令:“前方自应奋勇迎战,如有擅自退却者,当予依法连坐,其余战地文武官员佐,亦应各本天良,一致抵抗。如有擅退或抗击不力等情事,亦当依法严惩,绝不宽贷。”根据国府上海社会局统计:抗战前全市总计商业厂号10。9万家。日军侵上海,仅全市社教机关的经济损失就达1094万元以上。
10月第21集团军到淞沪后,为恢复蕴藻滨南岸阵地,决定对地全线反攻,以第第1路,向黄港、北侯宅、谈家头附近蕴藻滨南岸之敌攻击。以第第第第3路,由广福镇侧向孙家度、张家宅之线攻击。原守备各师,各向当面之敌攻击。全线于19时开始攻击,激战连夜,各路均有进展,克服30余处村庄要地。
10月22日敌主力在飞机及舰炮支援下,向我第21集团军反攻,激战至23日,双方伤亡甚大。我军退守小石桥、大场、走马塘、新泾桥、唐家桥之线师第旅旅长秦霖及团长廖雄、谢鼎新、褚兆同等阵亡。
闸北至庙行、陈行以北阵地均无变化。日军在宝山县城组织伪县政府,任命日本人吉田为县长。
10月24日复旦大学我军阵地失守。
《《《《《《《《《《《《《《《《《《《《《《《《《《《《《《《《《《《《《《《《《《《《《《《《《《《《《《《《《
**已经在淞沪战场投入了近70个师战士,目前为止已经牺牲了26万战士,高级将领也牺牲了不少。有不下于是个师是彻底被打光了,无法恢复编制。
而日本鬼子总共投入9个师团,一个坦克师团,近30万人,目前为止死了15万人左右。除了一开始因为龙飞部日军第十一,第十三师团建制取消外,其余的师团或多或少的都有损失,但并没有伤及筋骨。
此刻日本在上海派遣军序列的师团以及分别的兵力:
第6师团:谷寿夫中将,参谋长下野霍一大佐人
第109师团:山冈重厚中将,参谋长仓茂周藏大佐人
第114师团(宇都宫):末松茂治中将;参谋长:矶田三郎大佐人
第3师团(名古屋):藤田进中将参谋长:田*利雄大佐人
第9师团(金泽)吉住良辅中将参谋长:中川广大佐人
第101师团(东京)伊东政喜中将参谋长:西山福大佐人
第18师团(久留米):牛岛贞雄中将;参谋长:小藤惠大佐人
以及一个坦克师团坦克300辆
(前几天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题目《日本少年预言中日开战》)
这个明眸皓齿的少年时吉野的儿子,他给我鞠躬,也会说:“请多多关照”,普通话比他父亲还好。吉野在中国开设公司好几年了,已经融入了这里的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有属于他的别墅,汽车;在这座城市里,他的事业如日中天。
“这是我的儿子,前天中午刚到中国,过了这个暑假,就要在这里读书。”儿子来了,吉野特意给自己放了5天的假期。“我先看一下这些文件,您给我儿子当半个小时的中文老师,完了我请您吃味千拉面。”吉野说
“不了。”吉野仅有的两次请客,敷衍的中国人没有一个吃饱过。“您先看文件,我在厅里看一会电视。”
“那好,您请便。”
傍晚时分,几十个频道都在播开会新闻,吉野的儿子把遥控递给我,一丝是让我来选频道。我摆摆手说道:“随便吧”这样,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他告诉我,他今年13岁,在日本读相当于我们这里的初二,学校里没有中文课,但他的中文已经3年了,这个暑假到中国来,准备读完高中后,回日本读大学。
我问他:“为什么不在中国读大学?”
她摇摇头说:“不知道。”他问我:“你们中国为什么天天开会?”
今天是星期天。我无法回答,反问他:“你们国家不开么吗?”
“开,在国会,议员们开会,但不是每天都开会。”他问我“你认为,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会发生战争吗?”
“希望不会。”我说“我们中国人都不希望战争。”
“你们是因为打不过我们,才希望不要战争么?”
我被眼前这个13岁的日本男孩问住了。从他稚气的脸上看不到挑衅,他把一个蓝色的塑料夹打开,饭给我看。
第一页是获奖证书,有一枚印章和一个签名,后面两页大盖是文章的正文,题目是:向中国开战》。日文与中文有相似之处,我看明白了:这是一篇学生写的论文,预测日本未来对中国的战争。里面写道:“长远的原因:日本资源匮乏,与中国争夺资源。近因:中国统一了台湾,台湾海峡变成中国的内海,是日本海上运输成本增加,造成能源供应紧缺,引发经济危机。结论:日本取得胜利,封锁中国东海、南海;取胜的原因:一、全国共同努力;二、美国海军出兵支援。”
中国的少年天才我们听说过,13岁已经是大学二年级了,但还是天真烂漫的个性。这个13岁的日本少年能够预测一场战争,这是我吃惊,而我也看不出他的长相有什么不同之处。我想这不是少年的天性,也不是正常人的本性。这说明他收到了关于危机、生存、战争的教育,说明他的学校,他的家庭乃至他的国家都在暗暗地准备着。
(后面的还有一些就不重要了。反正我看完这篇文章是记忆犹新。同时也感到很大的压力。我不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不是也同如此,希望吧)
'。。'
第94章大军开拔之前 2
第94章大军开拔之前2
第94章大军开拔之前2
余下的时间里,龙飞珍惜着仅有的一段时间,让自己轻松一点。每天偶尔抽出一点时间,巡视部队,其余的时间都是在陪着玉婷以及囡囡,心情不错时,偶尔还在学校里给学员们上几堂课。
小日子过得十分惬意,每天晚上的时候,由于都是三人一起睡,而玉婷打死也不愿意让龙飞晚上乱来,没办法,龙飞只好每天都撺掇囡囡带三剑客去减肥,空出空间让两人折腾。玉婷本来不愿意大白天搞这玩意,但是经不住龙飞的死缠烂打,再加上他知道龙飞没有多少时间陪在他身边了,所以也就如了龙飞的算计。
囡囡此时已经有大名了,叫做龙淑静,本来她还是不愿意跟龙飞姓,不过聪明伶俐的她知道,龙飞才是一家之主,最后话语权,加上时间久了,她也喜欢和依赖上这个比她大十岁的哥哥,所以在龙飞询问她意见的时候,小脑袋点个不停。
因为囡囡调皮捣蛋的性格,每天带着三老虎满军校的晃悠,所有的学员都认识了她。而且很有不少学员被囡囡整蛊过,不过看在囡囡漂亮可爱,又聪明伶俐,加上现在是龙飞的妹妹,没有人会生他的气,有的人反而以此为荣,跟别人炫耀‘看到没,我跟军团长的妹妹关系很铁。’就这样,囡囡俨然成了军校里公认的小公主,独一无二的存在。
“三剑客”这两个多月是彻底死心了,彻底成了囡囡这个小魔女的跟班跟保镖,有时候还充当打手。不过囡囡对这三小弟还真不错,没事就去食堂大厨那偷一些肉给三老虎打打牙祭。嘴上过了瘾,三老虎的埋怨也少了不少。
随着时间的发展,加上龙飞拥有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商店,所以情报发展的十分迅速,已经完全掌控了几乎整个中国的一切动态。加上龙飞大手一挥,无线电设备大批大批的送到每一处有情报人员的地方,于是情报的消息,每天都不断的传来。而政委这段时间忙于部队的发展,时间太紧,无法分开神,所以,跟龙飞说了一声,对情报的事情直接撂腿子,撒手不管了。
龙飞的轻松生活也彻底结束了,这下反倒惹得玉婷满肚子不愉快,时不时的跑到政委面前埋怨一通,搞的政委现在一天到晚的躲着她。
龙飞每天翻看大量的情报,看的脑袋都涨了,有关于上海方面的最新动态,也有国民政府里面的坑蒙拐骗,甚至还有一些琐碎的小事。龙飞看的哭笑不得。不过辛苦忙碌还是有回报的,有几篇情报看得龙飞是大快人心。一个是红军终于动手了,而且一上来就是一个惊喜。平型关大捷
内容:第115师师长派出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地区活动,以钳制和打击增援平型关之日军。24日夜,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这时,我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公路,对敌实行分割围歼,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红军的第一个大胜利。
另一则消息,同样是一场胜仗,不过这不是或者红军单独的胜利,而是国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合作下的胜利战役忻口大捷。
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
龙飞也透过情报了解到,红军的发展十分迅速,比起历史上的同时期可以说更加迅速。可能是太平洋的蝴蝶翅膀煽动了吧对此,龙飞心里只有开心,不管怎么说红军壮大了,我方的实力也就壮大了,抗日的力量就增加了。此刻,紧紧两个多月的时间,红军的军力就翻了一倍多,明面上还是3个师,4。5万人,可是实际上压缩编制后已经是近7万多人了,这还不包括私底下发展的各种部队,已经就十万多人了。龙飞心里嘀咕着,照着这个速度,领导的红军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发展兵力达到三十万。
龙飞笑了笑,有些自得的想到,估计是自己的建议提前起催化作用了。
而南方,明面上龙飞管辖的新四军的新四师,因为龙飞带好了很好的榜样作用,新四师在师长挺的指挥下,发展也十分迅速,目前也已经暗暗的发展到了近4万人,同时在当地的百姓当中,做到了真正的深入民心。龙飞很欣慰,历史上的新四军虽然英勇善战,可是却发展的过于缓慢,直到抗日的末期才迅速壮大的。这也导致了历史上令人悲痛的皖南事变。龙飞此刻相信,就算国民军队再次围剿,皖南事变也很难再次发生了。扩大了好几倍的人员,加上有龙飞多次支援的武器弹药,新四师可以说是底气十足了。
龙飞的到来,使得中国的历史发生了不少蝴蝶效应,但是情报中的一条消息,让龙还是苦笑不已。
原来,在龙飞的部队从上海退出后,国民政府本以为有着几十万的兵力可以很好的阻击抵抗日本侵略的鬼子,可是随着时间过去,战斗的事态发展并没有达到那些老家伙的预期,反而变得十分的被动。不管是从自身的安全考虑,还是从国家的利益方面考虑,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谋划迁都的计划了。
月30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国民政府电告前线将士,‘政府决定迁都重庆,继续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
1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正式宣布迁都重庆,以重庆为战时首都。事实上龙飞对国民政府的迁移,并不感到意外,历史上就是如此。政委曾在了解后大骂了国民政府一顿后,疑问道:“他国民政府为何迁都,定的是重庆,而不是武汉,昆明什么地方的?”
龙飞笑了笑,说道:“这也是从战略上考虑的,重庆有着三峡天险,且三面环山,易守难攻。而且距离抗日的前线距离较远没有太大威胁,比较安全。而武汉过于靠近前线,而且是个平原,不利于防守,而昆明虽然远离前线,但是靠近香港等地,此时香港等地也已经出现了日军的身影。”
淞沪会战已经进入10月底和11月初,中队虽处于被动地位,一再后撤,但仍控制上海,这无疑是与日本当初的判断和盘算背道而驰的。日本是个岛国,资源有限,同中国这个庞然大国比拼耐力和韧劲,,是万万消耗不起的,因此惟一途径即是速战速决。
此时,日本统帅部对于日军经数次增兵后依旧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甚至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会战态势,感到极为恼怒,同时也大为焦急。大本营经过审慎研究商讨后,认为中国已倾全国兵力之五分之三云集上海,已然摆出决战架势,而此前日军一直放主力于华北方向寻求决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