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的想法很简单,或许也很天真,对于权贵们來说,拆迁处理的过程只是赚多赚少的问睿墒嵌杂谄胀ò傩諄硭担词且患胰税采砹⒚母蛭孔邮撬且簧凶畲蟮囊槐什聘弧

潜说友在上任后,为整治临安城的市容市貌,以铁腕之势拆除了许多临街的违章建筑,虽然也有不少投诉,我却支持潜说友的做法,对于那些投诉洠в杏枰岳聿牵獯稳床痪∠嗤捣皇敲窬樱⒎墙直咚嬉庹嫉赖奈フ陆ㄖ

从皇城北面的和宁门北上,再一路直行,约莫走了一刻钟,便來到了离太医局不远的东康坊,东康坊位于紫阳山下,再往北,过了望仙桥就是天街的起点朝天门了。

虽然我身旁只有袁棘、沈墨和小七三人相随,但我知道在我附近至少有二十名以上的御前侍卫及十名以上的龙牙保安部成员,只是我并不知道他们在何处。

冬天的微风吹过,泛起阵阵寒意。

东康坊建筑凌乱,算是从皇城到天街这段范围内最为简陋的区域了,走到近前,但见坊里人來人往,显得十分热闹,绝大多数居民都在忙着整理家具用品,准备搬往官府指定的安居点,从这些人的脸上也不出有何不满,我随意询问了几人,都觉得东康坊的拆迁善后还算正常,官府的补偿和安置也基本合理,坊中有些房屋已经搬迁完毕,不少身着统一服装的工人正在进行拆除工作。

由于田家的极度不合作,使得田铭一下成为了东康坊的名人,几乎人人皆知,如此一來,倒也方便了我们问路,尽管坊里似迷宫般,我们还是很顺利地找到了田家。

我双拳一抱,开门见山道:“田老先生,我是大宋皇家报的职员,特來拜会!”

“大宋皇家报!”

“正是!”

田铭点点头,颇为客气地言道:“老夫每期都会拜读,好报也,敢问公子贵姓!”

“我叫呼延东海!”

“呼延公子,屋里请!”

來这大宋皇家报名气还挺大,我想道。

大凡读书人对于朝政都颇为关心,这在历朝历代并无区别,尽管近年來读书人普遍对于朝政不满,但自咸淳元年以來,这种观念正在逐步在改变,倒不是出于对朝廷的信任,而是对于新皇帝的好感,特别是我在贡院的训示发表后,天下读书人无不感到振奋,就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迅速在这些人中间燃烧。

大宋皇家报推出不久,便在读书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该报乃是皇室的私人报刊,其上的内容全部代表着当今皇上的圣意,这也是田铭对我显得客气的主要原因。

田家不大,从装修摆设,田家在东康坊还算是较为富裕的人家,但在整个临安城里就显得十分普通了。

“公子,请坐!”

“老先生你也坐!”

田铭亲自为我冲好一壶热茶道:“公子,天寒,老夫的陋室中也洠в泻枚髡写缺炔瑁恚 

相对于我平日里喝的好茶,田家的茶水实在难喝,不过我在后世也习惯于各种茶叶的味道,喝起來倒也洠Ь醯檬裁础

“田老先生,有关东康坊拆迁一事我有所耳闻,此次前來拜访老先生的目的就是想针对此事做一报道!”

“呼延公子想知道什么,请尽管问!”

“老先生,临安府衙对于这次拆迁有无合理的补偿!”

田铭道:“对于坊里的拆迁善后,临安府的安置补偿倒也算是合理!”

“那先生为何不愿搬迁呢。”在來此地之前,我一直以为是拆迁费不合理所造成的,“何况临安府要在这里修建一座百姓活动广场,这也算是一种利民的公益事业,我觉得洠в惺裁床煌字Γ 

田铭脸上略显尴尬,道:“公子有所不知,此屋乃是先祖留下的唯一产业,老夫一脉在次居住了近百年之久,自是不舍得离去,当然,老夫虽是愚钝之人,但也读过几天书,并非不明事理之人,临安府衙的行为本该是件善事,但府衙之人事先并洠в泻头焕镏松桃椋阋恢焦南路牛獾拱樟耍盍罾戏蚰岩越邮艿氖牵涸鸫舜Σ鹎ǖ暮柙私ㄖ绦刑嚷幔戏蛑硬还撸惴⒘思妇淅紊В瑳'想到却招來了对方的辱骂,若非当时在场的临安衙役劝阻,鸿运商行之人便欲动手打人,后來那鸿运商行之人竟然恶人先告状,到临安府衙说我田家强行阻碍他们的拆迁!”

田铭喘了口气,继续言道:“再后來,那临安府衙下文,说我家扰乱临安府的统一部署,并说临安知府事潜大人有令,限时勒令我家搬离,否则会由府衙强行拆除,东康坊里也有几家和老夫类似,但因为惧怕鸿运商行的势力,已经妥协,老夫略知律法,知道我朝的私有财产是受保护的,一怒之下,老夫便将临安府告到了临安通判处,那通判不愿意接老夫的诉状,老夫又将诉状递到了刑部,不过至今也无下文!”

“临安府衙,鸿运商行!”

田铭嗯了一声道:“公子,大致情形便是如此!”

我身后的沈墨小声说道:“公子,这鸿运商行我也听说过,乃是临安城有名的建筑商行!”

我想了想问道:“老先生,那你认为自此次拆迁中,临安府衙的做法有何问睿穑 

“公子,老夫觉得临安府衙应当在事前和本坊百姓多加沟通,官府不该只顾自己的利益和政绩,也当重视百姓的利益,比如这次东康坊的拆迁,老夫以为临安府衙就该派人來此加以宣传,让大家理解支持官府的决定,而不该直接就让鸿运商行之人前來执行拆迁事宜,当今皇上十分重视民生,常言道,君轻民重,而下面的官员却洠芗笆备匣噬系乃嘉故且怨偻兀ご艘酝杂诠俑拿焕 !薄

第285章临安府

第285章临安府

第285章临安府

从田铭的说法中,我知道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尽管只是田家单方面的说辞,但我相信田铭不至于乱讲,古代的读书人大都洁身自好,重名节,不会随意编造谎言的。

临安府衙对于东康坊拆迁的补偿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其问题点应该是官府对此不够重视,没有及时地去和当地居民做好对话及沟通工作,只是简单地将拆迁事情交给了鸿运商行而鸿运商行自然是以利为先,按照以往的经验,当遇到问题时,他们便会借官府之名,狐假虎威,一阵恐吓之下就能将事情轻松解决,或许这一次他们没有想到东康坊里的田家竟然不吃这一套,而且懂得律法,还会上告

上告和后世的上访本质上也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弱势群体的一种无奈表现

“公子,现在回宫吗?”离开东康坊后,小七问道

“不急,临安府衙就在东康坊的西北面,离此不远,我们去见见潜说友吧”

过望仙桥,绕道天街,向西一千米左右便是太常寺和秘书尸再往西约五百米就是临安府衙的所在地了

快到府衙门口时,我道:“小七,你去通知下潜说友,就说呼延公子到访”

小七会意道:“是,公子”

没多久,就见潜说友跟着小七急匆匆地走出衙门

潜说友见我站在府衙门外的石狮旁,连忙上前作揖行礼道:“见过呼延公子,公子,有事召唤潜某即可,最近临安天气寒冷,何敢劳烦公子大驾”

我淡淡道:“屋里说话吧”

“是,公子,请”

进入府衙,我随着潜说友径直来到后院穿过几处回廊,迎面所见的是一处小花园,园内的花朵大都已经枯萎,杂草开始丛生,似乎是很久没人打理过了

“公子,花园对面便是属下的书房,请”

我“恩”了一声道:“这花园里的花朵怎么都已经枯萎了?”

“回公子,属下刚上任时,这里的花朵都是盛开着的,只是属下无心打理,原来的花匠又被属下辞退,所以整个花园里的花朵就成这样了”

对于上任知府事魏权中,我也听说过其生活极尽奢华从花园及后院的格局,魏权中还的确挺会享受的,而这潜说友之习性则完全不同,一个好好的花园竟然衰败如此,来潜说友一点也算不上什么风雅之流了不过这样才好,没有享受,或许就能减少**的机会

“进去吧”

潜说友推开房门道:公子请进,这里乃是府衙中最为宁静之地”

一走进潜说友的书房,便见地上到处堆放着书籍报纸以及少许杂物屋里的陈设极为简单,一张小床,一张放着文件的书桌,几张椅子和两个高高的书柜

我一下想起了唐代家刘禹锡所著的《陋室铭》,“何陋之有?”

等我们进屋后,潜说友忙将房门关上,随即跪下大礼参拜道:“臣潜说友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潜爱卿,免礼平身”

我找了张靠近书桌的椅子坐下道:“潜爱卿,你这书房也太乱了吧,平日里没人帮你收拾吗?”

潜说友显得有些尴尬道:“陛下,以前也有下人蘀臣收拾,但每次收拾完毕,臣总是觉得不习惯,对着整整齐齐的书本文档,臣反倒是找不到所需的资料了”

我知道有不少文人都有这种乱摆放的习性,笑笑又道:“潜爱卿,你这书房里怎么会有一张床?”

“陛下,臣自数月前担任临安知府事以来,深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而臣又自知愚钝,所以只能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才行,臣在书房处理公务或者书往往会到深夜,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还可争取多点时间,臣便常常睡在这里了”

“这算是笨鸟先飞吗?”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词语

“笨鸟先飞?”

“呵呵,就是指怕落后于人,做事情总比别人提前一步”

潜说友想了想,赞道:“公子的比喻倒是颇有深意”

“笨鸟先飞”应该是出自元初杂剧作家关汉卿的《陈母教子》,只是具体时间不详,我也不知道此时有没有自北方流传到南宋来

我随手又舀起书桌上的文件了道:“潜爱卿,朝中之人都在传说你工作起来常常夜以继日,乃至废寝忘食,是位典型的工作狂,来传闻不假啊”

“回陛下,微臣承蒙陛下厚爱,自上任伊始,便战战兢兢,不敢有一丝松懈,而且临安府大大小小的事务繁多,臣只能学那笨鸟先飞了”

我笑笑:“上任知府事魏权中留下一个烂摊子,倒是辛苦潜爱卿了”

潜说友恭敬言道:“为皇上做事,哪来辛苦之说”

“潜爱卿,坐下说话”

“谢公子”

“言归正传,潜爱卿,朕刚从东康坊过来,对于那里的拆迁之事,你清楚吗?”

潜说友不知道我为何如此重视此事,还亲自前去视察,在他来,这只是件极其微小的事情,别说我这个皇上,就连他这个临安府的知府大人也觉得不值一提潜说友心里一阵嘀咕,小心翼翼地答道:“陛下,此事臣自然知道,不过最清楚此事的乃是临安府同知(相当于副市长)孔尚武孔大人,他是专门负责临安城的房屋建设的”

“孔尚武?朕没有印象”

“陛下,这孔大人也算是临安府衙的老人了,现任同知之职,负责城镇建设在这一方面,微臣只是负责临安城的整体规划,具体实施都是由孔大人负责这次东康坊拆迁之事微臣也听孔大人和鸿运建筑商行的大掌柜杨长松说过,那田家因不满府衙的赔偿金额,认为其房屋乃是祖传之屋,当比其它房屋为贵,所以不愿意拆迁臣所制定的补偿金额及方法乃是遵从了我朝的相关条例,自是不会对田家有何倾斜,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想了想,手指漫不经心地在桌上敲了敲道:“潜爱卿,你有去过东康坊吗?”

“回陛下,臣没有去过”

“朕刚去过,朕所了解的情况和你说的不一样”我了潜说友道,“其实,朕现在也无法肯定那田家和鸿运商行谁在说假话潜爱卿,朕知道你公务繁忙,但你也该自己或者派出代表到东康坊,向当地居民解释下拆迁的原因及其重要性并且做好安抚工作,让百姓首先从思想上接受,从行动上支持,而不要一味地靠官府的指令你也是读书人,自然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所以对于百姓的需求要尽量弄清,朕相信我朝的大多数百姓都是能够理解的在我朝,县令和知府都号称一地父母官,既然是父母官就更应该关心自己的子女,这就是所谓的爱民如子,潜爱卿,你说是吗?”

潜说友惶恐而道:“陛下,臣受教有关详情,微臣一会便去细查”

“恩,调查是应该的有句话说得好艾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是,陛下”

“潜爱卿,朕知道你临安府事务繁忙,但身为地方父母官,就必须时愁入民间,弄清楚百姓都在想些什么,行事间千万不可闭门造车,自以为是,当做到合符实情,为百姓多办实事好事,而不能只做所谓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国当以民为本,民会以生为先,所以为官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爱卿可能会问,‘臣修建百姓中心不也是为了让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吗?’没错,你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只是在工作方式上需要改进朕以为爱卿和百姓间的沟通还需要增强,朕知道爱卿心中能够做到大公无私,以临安为家,甚至以我朝为家,但在普通百姓的心里却只是以他们的小家为家在大家与小家之间,有同有异,当遇到异议时,势必会产生矛盾,那么如何求同存异就是我朝官员,特别是地方父母官们所要费心思考的地方了”

“潜爱卿,对于你上任后的表现,朕是满意的”我继续道,“这次东康坊的拆迁的确是件小事,但在坊里的上百户居民来,却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为官者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待问题,也要从百姓的角度出发,这样做才是平衡

之道也”

“谢陛下教诲”

“潜爱卿,朕再问你,如果到了期限,那田家还是不搬,你意欲如何?”

“还请陛下明示”

“潜爱卿,依你奏折上的意思是要强拆?”我笑笑,“爱卿有话无妨直说,这里不是朝中大殿,朕恕你无罪”

潜说友犹豫片刻道:“陛下,臣原来是有此意”

“这种事情的确有些难以选择,拆迁者和被拆迁者之间本就是一对矛盾的对立体当然,如果拆迁者有私心,存在贪污则另当别论,否则的话,针对拆迁,官府当好生考量,城市要发展,拆迁之事今后会越来越多,这次幸好发现得早,还没有造成大案”

“是,陛下,臣明白,臣遵旨”

第286章农村包围城镇

第286章农村包围城镇

第26章农村包围城镇

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是两种不同的国策,但是那种更好呢

即便到了后世,对此也有不同的法,当然,国富民强是最好不过了,只是谈何容易

或许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便是崇尚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帝王的权势,也维护了国家的强大,但因此也造成了大多数百姓的懦弱,甚至是麻木,因为这种思想的出发点本身是和人性相悖而存在的,人类的私心一直以来都是大于公心的,这点是不可否认的

我原先的打算是想借此机会让媒体去做大肆渲染,消我朝所有的百姓都来议论此事,以达到全民议政的地步,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毕竟这个时代百姓的思想还没有达到后世那种境界

当前,大宋朝要面对的是北方蒙古这个生死大敌,所以有关思想的革命我还是决定放在后面再说了,而政务改革军事改革科技改革等才是最为重要的

战争的胜利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其实任何政策也是一样,只有适合的政策才能叫好政策,否则就会成为形而上学,流于形式,最终失之偏颇

像田铭这样的钉子户,比起后世那种差得太远,我相信潜说友会很好的去做处理,只要官府能以平等方式前去对话,事情应该很快就会得到妥善处理,相对而言,古代的百姓还是很好搞定的

千岛湖畔,一个幽静的小村落

傍晚时分,落日西下,那一抹残阳照在湖面,泛起阵阵暗淡的金光,偶有微风吹过,荡起丝许涟漪

“如此宁淡的美景,真是百不厌啊”

一旁的索无极望着远处的湖面道:“那是主人心里宁静之故!”

“呵呵”中年人笑道,“境由心生,索老说得不错!”

“主人,时辰快到了,进屋吧!”

“恩,该开会了!”

进屋后,中年人带上一个精致的面具,遮住了自己略显沧桑却又依旧年轻英俊的面容

索无极熟练地启动了屋里的机关,并伴随着中年人走入书柜后的一条密道中,片刻后,两人出现在另外一间大屋内

“参见会长大人”屋里大约有三十多人一同抱拳行礼,齐声说道

“各位会友好,又是一年了,恩,老夫刚点了点人数,今年一共有三十七位会友到超比起去年年会上的二十九人多了八人,说明我会今年又新增加了八处分支,可喜啊”中年人笑笑,伸手示意道,“各位,请坐!”

“谢会长大人!”

中年人微一颌首道:“恩,索老,开始吧!”

身为同盟会秘书长的索无极起身说道:“索某首先代表同盟会基地成员,欢迎各位新老会友,大家于今日傍晚齐聚千岛湖畔的无名渔村,参加一年一度的同盟会代表大会,这也是同盟会第二年度的代表大会,各位会友,在本年度会议正式开始之前,请大家起立,跟着会长大人朗读我会宗旨!”

中年人也随着众人一起站了起来,抑扬顿挫地诵道:“破除旧制王朝,建立新生国度,众生平等相处,万物茁壮成长,焚我身躯,洒我热血,为此理想,在所不惜,凡我同盟会会员,均终身以此为目标,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紧接着,其他人也都激情澎湃地又大声读了一遍,“凡我同盟会会员,均终身以此为目标,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请坐”索无极道,“下面我们正式开会,按照老规矩,首先请新人作下自我介绍!”

八名新人分别来自八个不同的地方,这些区域全部都是较为偏远的地区,最远的是来自广南西路的静江府(今桂林),在一一做完自我介绍后,索无极鼓掌欢迎道:“好,欢迎新入会的八位会友!”

“谢过索老!”

“下面请会长大人指示!”

一阵掌声后,中年人道:“各位会友,本会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至今已在各地建立了二十六处分支,会员人数已达七千多名,这就说明本会的宗旨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本会长在此首先要感谢在座的各位会友,这是你们努力的结果,老夫深感欣慰,本会有你们这些心系天下的精英人士,何愁大事不成,回到正题,本届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就目前的形势作出分析,并商议来年的工作重心!”

中年人脸上带着面具,众人也不见其脸上的肃穆:“和前几年相比,当今天下的局势随着宋朝新皇帝的登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今年宋朝皇帝的一系列作为来,宋朝的实力似乎有了很大的提升,宋帝虽然年轻,但和老皇帝相比,野心剧增艾而其内部最大的权力斗争也以皇权压到相权暂且告一段落,对于我们来讲,宋朝的变化或许会增加不少困难,宋朝朝内的变革使得其朝政逐渐走向清明,百姓的拥护程度也在增大,这也就是各位在近段时间以来发觉本会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前段时间,宋朝的庐州军收复了淮河南岸之地,使宋廷的威望又上升了一个台阶,而北方的蒙古自五年前回撤后,忽必烈现已牢牢地掌握住了朝政,如今也在秣兵厉马,集聚势力,准备下一次南侵,以老夫的判断,不出五年,忽必烈势必会再次南下,而且会顷其全国之力试图一举灭掉宋朝,去年本会所定的计划是夺宋抗蒙,这个计划依旧不变,但我们也要随着时态的变化而做调整,宋朝和蒙古都在进行变革,以图增强国力,这就是眼下的局势,各位,面临这种情况,本会又该如何发展!”

一时间,会场也无人说话

良久后,场面的沉闷才被第一位发言人的声音所打破

最先忍不住而说话的正是当日在金华府出没的胡风:“会长大人,这种局面对我会十分不利,属下在金华受挫后,转战温州府,也是进展甚微,比起以往,会员的发展的确难了许多,民间百姓似乎对于朝廷的信心开始增加,近日来,属下左思右想,仍不得法,还请会长大人为我等解惑!”

胡风旁边的刑方卓也道:“会长大人,胡会友说的也正是属下想说的,请会长大人指示我等下一步的方向!”

中年人道:“各位会友,你们都很清楚,本会的行为可以称之为‘革命’,而革命就是一项长期的艰苦事业,朝代的更替,有谁能够做到一帆风顺呢,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没有,在本会所进行的这项长期斗争中,自然会遇到各种挫折,经历各种低谷,这是无法避免的,那怎么办,遇到困难就后退吗,不会,老夫以为你们都不会,因为你们自加入本会的那一天起,便有了为新生国度奋斗终身的觉悟,遇到困难,就克服困难,走进低谷,就冲向高峰,这才是本会的战斗精神,当然,我们也不能乱来,而应该找出适合的方法,才能最有效的化解眼下所遇到的困难!”

“请会长大人明示!”

“恩,各位,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年的新会员全部来自较为偏远的地区!”

“正是,只是这和当前我会遇到的问题有何关联”这下连索无极也不明所以的问道

中年人不理索无极的问题,笑笑道:”各位会友,你们遇到的问题其实老夫早就知道,只是这个问题的确十分棘手,老夫也是经过了数日的长考,才定下了明年本会的工作方向!”

同盟会的成员一听会长大人已经有了对策,个个集中精神

“各位,本会的发展区域乃是宋朝全境,而宋朝的发展中心在哪!”

胡风道:“在临安,在温州,在其较为发达的地区!”

中年人点点头道:“胡风所言不差,本会要发展,就应当从宋朝的薄弱地区开始,而其薄弱地方就在偏远的各路以及偏远落后的农村山区,所以,本会来年的重心便是深入落后之地,发展农村会员,最终以农村包围城镇!”

如果我当时在超一定会大吃一惊,认为这同盟会的会长也是一名穿越者,竟然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游击战略思想

“什么,从农村入手!”

“农村包围城镇!”

中年人颇有耐心地解释道:“各位会友,兵法有云,避实击虚,老夫的计划正是要避开宋朝的中心地带,在其控制力虚弱的地区开展工作,并逐渐发展壮大,大家试想下,数年后的宋蒙大战,无论谁胜谁败,必会两败俱伤,到时我同盟会从各地山区农村揭竿而起,不是可以事半功倍吗!”

“好像有点道理”众人想到

“今年本会所发展的新成员全都来自偏远地区,不就说明了这点吗”中年人道,“所以,各位的思路在今后一定要有所变化,另外还要注意的是,金华府的事件发生后,官府有可能会知道一些本会的情况,因此来年大家要更加小心,索无魂!”

“属下在!”

“会后你再给大家讲讲保护自己的方法!”

“是,会长”跪求分享

第287章第一场雪

第287章第一场雪

第287章第一场雪

“下雪了”全玖站在御书房的窗户旁高兴地叫道,“官家,快来,今年临安的第一场雪”

我走到窗边,只见外面果真飘起了雪花雪花不大,呈小片状,只比雪子略大,在微弱光芒的映射下,显得有些灰白,从昏暗的空中稀稀疏疏地落向地面,随即化为乌有

一年过去了,原来的世界有变化了吗?菱杉呢,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又是一个冬天,菱杉会去北国赏雪吗?如果去,会和谁一起呢?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乐菱杉,三百多个日夜了,我心依旧,仍然忘不了过去的点点滴滴一想起这些,心里顿时又是一阵疼痛之感,尽管这种疼痛不好受,但还是忍不住地胡思乱想我曾经在一本言情小说中过这样一句话,爱上你只需要一秒钟,而忘记你却花了我一生我现在也深有同感,那作者或许有过同样的经历,才写得这般真实,这般无奈

我暗自叹了口气,心绪不宁地着窗外飘过的雪花

全玖并不知道我的心思,轻声说道:“临安城今年的雪似乎比往年晚了数日,都快十一月底了,才第一次见到,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这只是普通的天象变换,玖儿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恩,知道了,官家”全玖又了会,和我一起回到书桌旁,舀起一份奏折道,“官家,这是御史陈宜中和刑部尚书陈宗礼两位大人的联名奏折,是有关临安大学修建新校址的调查报告”

“查清了?朕先”我忙打开奏折,见上面写道,工部郎中江云迪利用职务之便,在临安大学新校址的修建中,接受了承建商的贿赂,有价值大约在三千两纹银的住宅一栋,也有家私器物等,合计当在三千五百两以上,三千两的住宅?

按照大致的兑换算法,宋朝时期的三千两白银估计和后世的九十万到一百五十万元人民币等同,也就是说如果陈宜中的报告属实,江云迪就接受了约一百万到二百万人民币的贿赂,这要放在后世,以江云迪司部级的身份,也算不了什么

宋朝的房价因区域的不同差别极大,《水浒传》中记载了武大郎仅靠卖烧饼的收入就能租赁到阳谷县临街的房屋,而在北宋时期的京城,却连像苏东坡欧阳修这样的高官名人都没能买得起京城的住宅,只能靠租房过日,这也算是宋代的一种奇异现象了宋朝官员的俸禄并不低,据史书记载,宋朝宰相的年薪大约有百万之多,然不少高官却买不起京中的住宅,这只能说明其京城的房价太离谱了吧

到了南宋末年,虽说临安城的房价并没有下降,但这些官员们却是人人有房,我想,很可能就是源自俸禄外的灰色收入吧反腐是必须的,不过我也得考虑下未来新进官员的住宿问题

“这大概是朕颁布《官员行事准则》后的第一案吧”

“官家,三千五百两白银的受贿案算大吗?”

“玖儿,比起以往的朝中大贪官,这三千五百两白银算不得什么,但是,我朝有几个普通百姓家庭尽一辈子之力能够积累到这般财富呢?”

“官家,那该怎么批复?”

“严查到底”我淡淡而道,说完,我舀起硬笔在奏折上写下了这四个字,并重重地盖上大印

“但愿江大人没有参与其中”

“恩,朕相信江万里”

在我三令五声之下,竟然还是有人顶风作案,而且还是朝中大臣,来金钱的诱惑力还真是够大难怪人们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真是一点不假

“宣百官进殿,上朝”

飘了一夜的雪花,路上已经开始出现白色的积雪对于朝廷官员来说,大冬天的,又下着雪,还得起早上朝,也是件辛苦的差事,只不过谁也不敢发出怨言

雪越下越大,早朝时,昨夜轻飞的雪花已经变成了鹅毛般的大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