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仕途正道-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不要着急,听我说给你们听。你家的主房是六十平米,副房是二十八平米,加起来才八十八平米,再加上文件规定的奖励部分,能得一大套已经是很理想的了。”时局长边说边指着文件给房主看。

    “那我家后面的那个小屋子呢?那也不是违障建筑,凭什么不算面积的呢?”男人不解。

    “你那屋子的高度不够标准的,按照规定要求房屋的两边檐高度均要达到二点二米,你家的一边檐高那才一点九五米,而且另一边是拖地的,是不能纳入房屋面积的。”时局长耐心解讲着,比划着。

    “那——。。。。”男人无言,女人无语,两人一脸的无奈。

    “那为什么补偿款会和以前计算的有那么大出入呢?”女人又想起了关键问题。

    “你看,你这上面写的是精装,你知道什么是精装吗?你看这标准上都有的。。。。”时局长把标准给他们看。

    “天花吊顶,墙面粉漆,包门包窗。。。。。”两口子细读慢会,一字一句,又自言自语起来,“要是按照这上面说的,我们家还真的就只能拆到一套房子,补偿款也至多几万块钱。可是那次魏主任到我们家来看时,为什么说会有那么多呢?要不还是等我们的儿子回来,再去魏主任看看。还有隔壁王二家的和我们差不多,我们倒看看他家是怎么个拆法。”

    “怎么样,没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吧?那就请你们在这签个字吧。”小谢说。

    “让我们商量商量再说吧。”男人说。

    “时局长,您看?”小谢有点为难。

    “可以的,既然他们心里有疑问,那也不能强迫人家签字吧,等就等吧,我们再去下一家。”时伟明说。

    “可是,这一家一家的要等到什么时候啊,我们以前全是让他们当场就签的,想不通就慢慢想去!”老李有点不耐烦地说。

    显然他们在拆迁办工作这么长时间,像这样慢条斯里的做事,清水衙门的作派,你情我愿的合作,细嚼慢咽的解释,是从来没有过的。

    如果能像平时那样,有点自主权,一场拆迁下来,领导得大头,办事员多少有点斩获,还能有点工作的兴趣,看来这次是不可能的了。既然这样还和他们废什么话!是怎样就怎样!哪怕这户人家就是拆不到房子,倒贴钱给公家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第五十章 明明白白的拆迁(二)

    可以说老李现在已经彻底后悔跟这个时局长在一组工作了。凭老李多年的工作经验,他知道自己的那些同事们之所以不敢跟这个时局长分在一组,是怕今天的测量评估结果与以前的肯定会存在着很大的人为误差,那样不仅他们个个的面子上感到尴尬,更主要是怕这个时局长追究他们的责任。而老李上次因为身体不好,没能参加测量工作,因此说,他应该是坦然的。

    再说了,正常情况下,领导下来工作,那就像打仗时御驾亲征,绿化时挥锹扶树,也就是做做样子,点到为止,表示个意思。至多是把双手背到后面,再找几个地方上的跟班,像天子视察民情般地,到处走走看看,或表情严肃皱着眉头或慈眉善目饶有兴趣,有条件的还可以摸摸孩子的头握握老人的手看看房屋的裂缝瞅瞅锅里的剩饭。。。。。。时间不长就会车屁股冒烟,人面不知何处去,此地空留办事员,如是而已。

    可这个时伟明恰恰不是这样,他就像普通的工作人员一样,前前后后的跟他们在一起,测量计算读文件讲政策,脸上一直就是保持着那份的平淡,对这些八杆子打不着的拆迁户都表现得耐心十足。他甚至中间连厕所都不去一趟,他就是去厕所了,又能怎样?这好好的数字难道就这么改了吗?

    “好,那就这样,你们家里再合计合计。我们去下一家。”时局长说。

    老张走在了最后,那女人抓住机会,立马上前捅了他一下,又准备去掏那衣服口袋。老张看了她一眼,又用手指指前面的时局长,对她狠狠地摇了摇头。

    “快,请进请进!”

    他们刚踏入第二家地界,就听到一对中年夫妻热情地从早就洞开的大门里迎了上来,分明是守株多时,待兔已久。男人伸出手来和到来的工作人员顺序地握着手,并敬烟,女人则忙着泡茶敬水。

    进得大门,时伟明他们几个人傻眼了,这哪里还有什么院子,整个个的全是房子,平房加瓦房,大屋连小屋,高屋拖矮屋的,只留有一条不到一米宽的走道。那架势比地道站走势、故宫的结构还要复杂,大白天的屋里也要开着灯,不然根本就是伸手看不见五指,对面分不清男女。看那样子应该是刚建时间不长,估摸着也就在一年半载的。看工作人员那种表情,主人也有些尴尬。你说这是正常人家建的房子吗?这是正常人住的地吗?时伟明他们在主人的引领下,穿过长长狭窄的走道,绕过曲曲弯弯的回廊,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正屋。

    “都在啊?”时局长笑着说。

    “可不?听说你们要来,我们早就恭候着了。”男人谦恭地说。

    “他呀,这两天班都没去上,今天县里的大会也不去参加了,就等拆迁这件大事呢!”女人展现着花一样的笑容,语气里既有尊重他人的成份又有炫耀自己的味道。

    “哎呀!很感谢你们的配合,我们的工作给你们带来了麻烦了。那我们就开始吧!”

    “禹明举家:主屋长八米,宽六点五米,高二点四米,平房砖混结构。屋内地板,精装。面西副屋长六米,宽五米,高二点三米,平房砖混结构,水泥墙面,普装。院内副屋:长三米,宽两米,高两点一米;又一副屋:长四点五米,宽四米,高两米;还有一副屋。。。。。。。”

    翻开记录:

    “禹明举家:主屋长十米,宽七点五米,高二点四米,平房砖混结构。屋内地板,精装。面西副屋长八米,宽五米,高二点三米,平房砖混结构,水泥墙面,精装。院内副屋:长四米,宽三米,高两点三米;又一副屋:长五点五米,宽四米,高两点三米;还有一副屋。。。。。。。”

    工作人员在核对时,主人禹明举脸上始终陪着笑,并不停地用洁白的手娟擦拭着额头的汗珠。

    一会儿,小谢报出了拆迁结果:禹明举家拆得房屋一大套,补偿款二十三万元。

    听到结果,两口子又傻了眼。

    “哎,不对呀,我家那么一大摊子,怎么就拆得一套房子呢?。。。。。你们会不会是搞错了啊?”女主人说,男人则低着头,沉呤不语。

    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秦三月夫妻俩,一直在旁边默默察看,仔细比较,对于这样的结果,他们俩对望一眼,都松了一口气,显得比先前放松了许多。

    “我计算的结果没有错的,不相信你们自己看。。。。。”小谢一脸认真地说。

    女人刚想去接那记录薄,男人轻轻地对她摇了摇头。显然他对这个结果早已是心中有数的,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对拆迁政策多少是知道一点的。现在他们需要的不是弄清楚到底差在哪了,而是应该怎样去弥补这个副房高度要达到两米二的标准。

    结果,他们同样要求考虑考虑再签字。

    老李老张他们一路嘟嚷着,像这样的工作进度,不知道到哪个猴年马月才能完成这两佰多户人家的测算评估工作。

    他们走进了第三家。一行几个人来到这家的院子里,发现里面静悄悄的,院子里倒是站了两个人,可是他们似乎没什么表情,只是傻傻地笑着,没有任何表示欢迎的举动和反应。

    正在时伟明们他们感到疑惑的时候,一直跟在后面的秦三月夫妻俩对该户情况作了介绍:这站在院子里的一男一女是夫妻俩,男的是聋子,女人是哑巴,屋里还躺着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是脑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

    这户院子里倒是干净利索,采光充足,除了光光的正屋和面西的偏屋外,没人任何的附赘建筑,这倒是给他们的工作省了不少的麻烦。

    马一中家:主屋长八米,宽六点五米,高二点四米,平房砖混结构。水泥地坪,普装。面西副屋长六米,宽五米,高二点三米,平房砖混结构,水泥墙面,普装。

    时伟明翻出这一户以前的记录,仔细核对,让他惊喜的是居然一字不差,毫厘不爽。真叫人舒心!

    拆迁结果只能对屋里躺着的老人说了。应该说对于他们的到来,唯一能有表情有发言权和发言能力的老人是带着一脸的排斥冷眼相看的。

    工作人员把拆迁结果报给老人听,连报三遍,他都以听不见为由而不停地摇头。一旁的秦三月老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因为她知道他的耳朵并不是那么的背。

    她便没好气地大声重复着小谢的话说:“你家拆得一套大房,又补偿了。。。。。。”她也是连着狂喊了三遍,老人还是摇头,最后只是自顾自地说:“我家的房子和旁边的禹明举家的是一样一样的,当时建时是两家一起合建的。原先的房主走了,禹明举是后买的这房子。我不能起身也不能走路,一家全是没用的人,但我就有一条原则,他禹明举拆多少房子我家就要多少房子,其余的废话免谈!”说过这话后,便侧过身去,再也不看他们一眼了。

    。。。。。。。。。。

    上午,他们完成到十二家的时候,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各小组人员都纷纷收起卷尺,合上本子,散慢着步伐,带着笑脸,收工回家。时局长走在后面,他感到这个工作量还真不小,更多的是在思忖着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知道到现在他这小组还一户没签字呢。低头慢走的时候,突然听到远处有人跑动的声音,后边还有一个人在紧追不舍。时伟明感觉有点奇怪,再仔细一看,那前面拼命奔跑的人竟是朱志明。。。。。

    等跑到大路上,正好和时伟明碰头,小朱回头看了看,后边的人已经停止了追赶,正站那发呆呢。

    “你小子,跑什么,偷了人家东西啦?”时伟明笑着问他。

    “没——,没什么。”小朱本来因跑动而泛红的脸更红了,还多了一份窘态。

    “做什么啦?你像个能说谎的样子吗?”看来时局长不想放过他。

    “那,那。唉!”朱志明头上的汗水已经滴了下来。看他这个样子,时伟明倒是停止了追问,说:“如果是个人**,不好说就别说了。”

    “不是,局长。”小朱摸了摸头,四处看了看,终于下定决心说:“上午我们去的几家子,都给了购物卡,最多的给了每个人三千元。我不要,但他们几个诅咒发誓地说拿了问题,谁说出去谁就是孬种。。。。。。下班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这样做不好,就背着他们一户户地给退了。”朱志明低了头,停了一会儿,又说“局长你骂我吧!我,我也只能这么做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老婆又絮叨了村子里的事情。她说:“东庄的乔三今天早上和村会计大吵了一架,差点动起了手。”

    “乔三?他的两条腿那年被小手扶拖拉机给碾断了,现在常年的坐轮椅,又不外出,怎么和会计发生了矛盾呢?”老时不经不慢地说,他95%的大脑还在想着拆迁的事情。

    “还不是为低保的事情?乔三也不知道从哪听到的风,说是前庄的冯大龙家吃上了低保。你想啊,那冯大龙只有一条腿残疾,还在村口开了个小百货店呢,收入还是不错的,按说他家够不上吃低保条件的,不就是因为冯大龙的媳妇和会计有一腿吗?听说冯大龙家已经拿了大半年的低保费了。当然这事在村里没有公开。为这事乔三已经盯着会计吵了几天了,他还找到了支书,要求公布全村低保户名单。”老婆说,“支书也没有办法了,人家乔三的要求是合理的。乔三说只要公布了,他就是拿不到低保也就死心了,要公开公平公正,这叫什么什么透明,对就叫透明。嗨,你还别小看这个乔三,他虽然成天不出门,懂得的还真不少。”

    “哦,对,对,对!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这个说法好!那后来呢?显然老时对老婆的话才入耳。

    “什么后来啊,你说这支书他能替谁说话呀?所以乔三才气得才差点和他们动起手来啊。”

第五十一章 贵客临门(一)

    下午一上班,时伟明就召集参加拆迁工作的全体人员开会,会上他也没有太多的话说,只是规定了两条,一是要求各小组人员把上午对拆迁户测评的结果送到打字室,让打字员给打印出来,连同拆迁文件和补偿细则一同张贴到南城小区户外;二是实行责任追踪制度。

    凡参加拆迁房屋测算的工作人员必须对测算结果全程负责,如有弄虚作假被群众举报或造成拆迁户**的一律由负责评估测算的人员负责。

    时伟明的话不多,既没有拍板打桌,也没有耳提面命,看上去是轻描淡写。但却是一石激起千层lang,会议室里顿时暗流涌动,参会人员表情各异,惊诧失望者有之,狐疑观望者有之,莫名暗恨者有之。。。。不一而足。

    要说这也是情理之中,在所难免的。

    虽不能说千百年来,至少也是自有拆迁一事出现,这就是个敏感的话题。拆了旧的,补了新的,这中间是增肥了或是减瘦了,完全是一种主人势力能力大小的形像体现。

    普通老百姓,仅仅是拆了旧的换来新的,这中间没有太多的失望或惊喜,稍略有点社会关系活动能力的,那就是发了多大财的问题。因此平日里再好的朋友邻里,临到这关键的时刻,说到这敏感的话题时,总是缄口不言,保持心中有数,可谓是吃自家的饭,别管人家的闲事,你显你的能耐,我走我的路子。

    就是帐量测算时,工作人员也会这么说:你只管你自家的,不要去攀比人家的。因此这件事情它就是始终是覆盖着面纱,充满着神秘,隐藏着忌讳,透溢着玄机。

    用过微波炉的同志都知道,凡是带壳密闭的物件是断不能放在微波炉里死命加加热的,比如鸡蛋、百果。。。因为太密闭,加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爆炸。。。。。

    这世间什么事情应该都是一个理。这社会上为什么总会有那些不守本份的人热衷于告状**,不惜抛下田头和炕头奔波在街头。想来大概就是因为有太多本该透明的东西被人为地掩盖着,包裹着;太多的阳光工程变成了暗箱操作,但是纸是永远包不住火的。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哎呀呀呀!心一非你说得太离谱了吧!

    闲言少叙,还来说拆迁。会议一散,大伙便忙活开来,有不少人都折返家中了,他们本来是腾空了衣袋准备再接再厉,取得更大辉煌的。。。。这幸亏中午没时间上超市,不然用了人家的卡,那公布出人家不想看到的结果岂不两为难?还是退了吧!

    打字员以最快的速度也就打印了时伟明这组的测算结果,别的组都没有送来,他们还要作进一步的更正和核实。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南城小区秦三月家的院子外面围满了八方汇聚来的群众,大家像看皇榜一样伸长了脖子,瞧戏文般地充满着兴趣。

    就连马一中家的那个经年不出世,脸像白菜叶的七十多岁卧床的老古董,也让儿女们找来门板抬他到那墙上的醒目的大红纸旁边,搓揉着老花眼竖长着黄耳朵请邻居读来一听。后自言自语道:“这下咱老百姓也算明白了,人家干部也清白了。多好!”

    “看看我家的。。。。。。”

    “哎!快来看呀,他们量得还真是准呢,我们两家房子是一起建的,长宽高全是一样的,这不这上面也是一样一样的。。。。”

    “对了,禹明举家的房子是精巧装,是真的,人家确实是豪华装修。。。。。”

    。。。。。。。。。。

    “哎呀!要说这还差不多子,这一清二楚的,还有什么理由不签字同意的呢?来,我秦三月第一家先签了!”秦三月接过本子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来,本子拿过来,我也在这签了,省得人家干部再跑一趟腿。”门板上的老古董说。

    “哟,你马三爷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善解人意了。”众人纷说。

    。。。。。。。。

    五天过后,二百多户全部测量结束,公布完毕,只剩下三户人家没有签字了。还差两天就要结束这块工作了,这三家却迟迟的不见动静,时伟明着实有点着急了。

    他翻开记录本子看了看,这三家都是有大量的副房建筑的,你不能说它们是违章建筑,因为它们建的时间并不在测量之后,全是因为房屋的高度问题,当然一看那建的标准和规格,明摆着目的就是准备拆的,只能说明这些人家是有远见卓识的,懂点县领导工作的思路的。

    离规定的期限还有两天,时伟明心里有点小愁惆,他准备明天再到这三家去一趟,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时伟明准备休息了,隐约听到门外有人说话,“是这家吗?说是从东边数第四个门的,哎,哎,到了,就是这户。”

    紧接着门被推开了,探进头来的是四个身着齐整的男人,时伟明好像并不认识他们。

    “时局长,你不认识我了?我叫禹明举,上次测量时你到我家去过的。”一个中等人材的中年男人谦恭地作自我介绍。

    “哦,对对对。看我这记性。”时伟明想起来了,“来来来,快进屋。请坐,几位请坐!”

    四个人在有点昏暗的灯光下寻找着可以落座的地方。好不容易发现了两只三十公分高二十公分宽六十公分长质地坚硬的实木小板凳,眼见着座无虚席,时伟明又弯腰到高度一米二的饭桌下变魔术似的掏出两条可以与另外两条相媲美的同样质地的小板凳,总算凑齐了客人的座位。

    四个人相互看了看,心说那时局长坐哪呢?时伟明又不声不响地到里屋搬来了一只半旧纸箱,是存放衣服用的,里面有满满的衣服,因此不担心压扁的。

    “对不住,各位,我这窄憋了点。快请坐。”时伟明略带歉意地说,并带头在纸箱上落了座。

    四个男人低下头来仔细看了看眼下的陌生的灰不溜秋的只有到乡下做客时才能享受到的宝座,又相互对望了一眼,终于都费力地坐下了。

    说它费力,是因为在就坐这样规格的座位时候是要讲究诀窍的:正常情况下,想要准确无误地坐到上面,首先人不能靠它太近,得隔上一段适中的距离,然后再缓缓地先弯腰,弯到一定角度时,最后再轻轻落臀,落座后还要根据你臀部的大小再做一次重心调整,否则一不小心就人有人仰马翻的可能。

    这不,这四位中的两位戴眼镜的老兄,一来因为身材太高大,二来可能没把握住要领,刚才就差点跌倒,好在他们用手在地上撑了一下,才避免了后空翻。

    “哎呀!时大局长啊,我说你这可真难找啊!简直有点藏在深山人不知的隐士味道!”一个三十多岁的中等身材的年轻男人带着一脸的精明和几分笑意打趣说。

    时伟明正忙着从煤气灶附近的什么地方,拿出几只长相普通但却十分明净的玻璃杯来,一一摆到桌面上,开始为客人倒开水。

    “我来介绍一下吧!”禹明举说。

    “不用不用!”那个年轻的中年男子说,“都什么年代了,我们又不是什么大姑娘新媳妇的还用别人介绍,都自我介绍吧!我先来。我叫赵启东,今年三十三,属猴的,本地人,也是当兵出身的,是个车夫。”

    赵启东的话引来大家一阵大笑,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也融洽了不少。赵启东看大家笑,他也跟着笑了起来,脸上有一种自得的满足,看得出这是个十分自信的年轻人,善于调节气氛,调动情绪,把控局面。

    时伟明不禁特意地多看了他几眼,见他留着分头,发质油亮,自觉地保持着不平衡的三七比例,白皮肤,四方脸,小眼睛,细眉无须,鼻大耳方,薄唇皓齿,上唇微翘,即使不笑嘴角也始终泛着喜庆透着自信。

    但见他上身很随意地着一件紫红t恤,细看却是有形有模,即使在幽暗的灯光下,也不隐匿其灼灼光华,一针一线诉说着它的出身,一闪一亮透露出它的内在,想来一定是质地上乘,制作考究。

    下身是一条米黄色休闲长裤,因为主人此时正委屈在那三十公分高的小板凳上,显然让它起了许多折皱,但从那脚缝处的平整挺刮程度还是能看得出它休闲中的不寻常,简约中的不简单。

    再看那不甘寂寞的双脚,很舒服地在手工制作的黑色板绒布鞋里晃悠,一双纯棉白袜,既不炫目,也不抢眼,淡定中穷尽了主人全部的年轻朝气和尊贵雍华。

    “启东,你可真会开玩笑。你这个车夫那就是县委二把手啊。不对,应该是全县的第一把手,你说姚书记的行动方向都由你把握着,谁还敢管你啊!”其中的一个戴眼镜的高个子看上去四十大几岁的中年男子说。

    “就是,就是”另两人附和道。

    “好,那我也来自报家门吧。鄙人顾敏哲,在县委办跑腿混事,就是在赵书记的手下当差吃饭。”戴眼镜的高个男子说。

    “哦,时局长,这位是县委办顾敏哲顾副主任,是全县有名的一号笔杆子,大文豪,深得姚书记赏识。”赵启东对时伟明说。

    “岂敢,岂敢。在时局长面前不敢称什么文豪,只是痴读两年穷书,有点酸气罢了,不比时局长真抓实干,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幸福。”顾敏哲谦虚道。时伟明只是笑。

第五十二章 贵客临门(二)

    “哦,时局长,我叫于天跃,在政府办秘书科,您就叫我小于吧。”于天跃同样戴着眼镜,只是年轻一些。

    “我就不用介绍了,”禹明举说,比起三位我才是真正的跑腿的呢,在乡下农电办工作,小职员。

    听他们全说完了,时伟明收住笑容说:“到我这里来了就是客,不要分什么跑腿跑脚的了。”

    “对,对,对,你看还是人家时局长实在,大家在一起就是弟兄们,不搞那些虚的。我说这话,你们可不能不服啊,你说时局长是谁呀,那是姚书记眼里的红人,是领导的得力猛将,左膀右臂;我是谁啊,是姚书记身边的人,要说亲,咱俩最亲!对不对!”

    赵启东一本正经地说,大伙用力夸张点头并笑,时伟明也还是笑。

    “老禹,你再不开腔,我可要走人了。赶情这大晚上的就到时局长这来讨水喝的?”

    赵启东说着,又转过脸来对时伟明说:“我姐夫,老实人一个。您别见笑。”话毕,他便真的起身了。

    要说赵启东他到底是见识广博的,爬起坐倒的应付那个小凳子显得很是自如,只见她先微曲两条中长腿,再把两只膀子分别放在左右两则的大腿上,然后猛一用力,腾地就站了起来,又略略放松了一下身体,就抬步直奔老时的里间屋走去,一边走一边说,“时局,我到你的私密处参观参观,没有意见吧?”

    “请请请,你随便看。”时伟明并没有起身,只是轻快地说着,眼睛看着那个正准备发言的禹明举。

    看上去有点中和的禹明举本来就紧张,被赵启东这么一激便开始搓起手来,眼神闪烁地看着坐在其对面不远处的时伟明,涨红了脸色,坐在他身边的人甚至能感觉到他隐藏在衣服下面的那一颗狂跳的心脏。

    他又侧目看了看旁边的两位顾主任和于秘书,从他们俩的脸上他似乎真的得到了力量和信心。

    要说这位禹明举好赖也是在外混事的人,大小也是国家工作人员,何况上有赵启东给他顶着,旁边还有两位政府大员给撑着,他应该是底气十足,中气饱满才是。缘何会如此心虚忐忑,如芒在背呢?

    各位您可别忘了,这个禹明举他可是和时伟明打过交道的哟。更重要的是,时伟明在那小区里寸步不离,心无旁笃,既当指挥员又是小卒兵地足足工作了一个星期。

    从他的不经不慢,不声不响,不急不燥,不卑不抗,不软不硬,不咸不淡,不慌不忙的作派上,从他一以贯之的从容淡定的反应上,从周遭百姓的评价中,特别是拆迁办人员纷云退卡还物的无声行动和史无前例地公布拆迁文案的透明之举,可以让禹明举对自己的私利保障没有了半点信心。

    其实他早就想去拆迁办签字的,但是赵启东更是早就打过保票的,就在房子还没有正式规划拆迁的时候,赵启东就把信息透露给了他,说他禹明举发财的机会要到了。

    让他赶紧着手动工,赶在没有规划拆迁之前把能建的地方全给建上,不要考虑什么质量规格的,差不多有个房样子就行了。对于他的口谕,禹明举向来是深信不疑的。

    就说那一次说食油要涨价了,也是赵启东透露给他的,他连夜发动亲友把附近超市的食油狂抢一空,果然第二天下午就传来了食油涨价的消息。

    虽然禹明举已经没有了多少信心,但经不住老婆的劝说鼓惑还有埋怨。当初因为建那些留着拆迁的房子,他们可是花了不小的代价的。

    一是那地方路不成路,七拐八弯的,建筑材料很难运到门口,只得下到半道上,再雇佣工人肩挑手提的花了好长时间,现在的人员工资又高,不提其他的,就建筑的人工成本就花了两万多。

    房子建起来了,又因为挡了屋子里的采光,家里大白天的也要开灯花了电费不说,禹明举的才几个月大的小孙子因为长时间住在那阴暗潮湿的房子里见不到阳光而经常生病住院,什么肺炎脑炎扁桃体,皮炎角膜支气管一炎不落地全给得了一遍,孩子的脸色苍白得像个小病猫,最后儿子媳妇不得不出去租房子住,这一里一外的又赔进了不少钱。

    你说这要是再不算面积,那。。。。那。。。。唉!禹明举想到哪哪都伤心。

    近日来,他常常地彻夜难眠,一夜过来枕头上真的是发落知多少。他能不愁惨吗?为建那些房子,自己还请了一段时间假,没去上班,知根知底的朋友谁不知道他要发拆迁财了?

    这要是不成功,那自己的损失向谁索赔?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颜面何存?平日里因为有个小舅子把握着县委书记的方向盘,那到哪人家都得高看自己几分,就是单位领导也和自己称兄道亲近有加。

    虽然说自己年龄不小了,但工龄并不长,要不是半道上死了老婆和现在的同样死了丈夫的第二任老婆结了婚,自己现在还在工地上打工呢,哪有什么乡政府工作人员的头衔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