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华夏文圣-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现在,在这么多残酷而不利的条件下,苏怀还是来了,他登上了金顶,却孤身面对东山纪与曰本61位甲级诗才子,已经没有退路。
第二百一十三章 会当凌绝顶
一个天才光辉只能被另外一个天才磨灭……而苏怀面对的却是一国的天才……苏怀该怎么办?
或许……现在晕倒……才是最好的结果吧。
可令人意外的是,苏怀不仅仅没有晕倒,甚至还加快了脚步,咬着牙一鼓作气,一步步的攀升了金顶,最终踏上最后一阶台阶,停在了炎黄二帝的巨大雕像下。
“完了……小苏哥哥这是杠上了。”纪巧巧秀美微蹙,心想平时你这么狡猾,怎么现在晕头了呢?
“真是的,装一下虚弱会死啊。”仁娜也有些着急地嚷道。
只有张敏冷然道:“你们两个闭嘴,苏老师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只见苏怀在炎黄二帝的雕塑前闭目伫立,所有摄像机对准他的脸,只是几秒钟之后,苏怀就转头望着下面芸芸众生,众人心中都是一凌暗想……来了。
苏怀望着那泰山广阔天地,折扇在手中缓缓开合,心中一片悠悠道: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众人皆是一惊,这苏怀竟然毫不迟疑直接颂诗?
刚刚的《登泰山歌》刚完,就已经创作出最后的登金顶诗了吗!?
面对这前所未闻的双诗比赛,他竟然直接创作出来了?
惊讶声中,所有人都看着苏怀目光望向远处连绵不绝的山脉,颂道: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山下的“花鸟诗圣”锦织一,“酒仙诗圣”吉川菊稍微品味之后,都是头皮一麻。
怎么会这么厉害……真是天成之句啊。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是从上之下,看着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苏怀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苏怀的用字,真是字字鬼斧神工,才短短两句,就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
东山纪表情虽岿然不动,但是心里也是无比震动,苏怀之才,不在他之下,这首诗不下于他的《巅之和风》。
可就算如此,苏怀也赢不过他。
正在这时,苏怀的目光却眺望像更远处,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情感:“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东山纪顿时是一惊,之前这几句气魄虽大,但是还只是歌颂泰山之景,但这一句一念出,他却感到苏怀本身之势却如四海奔腾,五洲雷荡一般,遮天蔽日而来!
这两句,用词如刀,劈开天地阴阳,动人心魄!
原本杜甫原来句“荡胸生层云”是见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
“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杜甫原作……这两句写的壮丽之景。
而苏怀却给人不是这种感觉!
他的“荡胸生层云!”悲壮莫名,宛如凭地惊雷!是他胸中那无尽灿烂的辉煌华夏之魂,猛然沸腾,高涨激荡。
“决眦入归鸟”,仿佛是要把这华夏山河,天地万物犹如“归鸟”一般收入自己胸怀中,以一人之身光耀于天地。
5000年光华都聚于他一人之身,绽放磅礴而出!
原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指得不是苏怀独自一人,而是那失散千年华夏之魂!
苏怀回视台下,无论是东山纪,还是锦织一,吉川菊,韩元君,金八步,胡一南……都猛然只觉苏怀竟身后炎黄二帝高耸如云与融为一体,不……更是与这泰山,这整个华夏天地万物之灵融为一体。
那种力量不是来自于苏怀,而是这华夏一草一木,是在这土地上空,千年浩荡的不散英灵正咆哮怒腾!
苏怀的悠悠冷声,每个字,都犹如一柄利剑一般刺穿山河云空,直接击中每个人的心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呼~!
现场犹如被凛冽寒风扫过,吉川菊,锦织一,以及六十位曰本甲级诗才子,都宛如被一阵巨大而狂暴的暴风雪袭来,各个都如光着双足站立在冰天雪地之间,只觉得身上每个毛孔都透过寒意。
空气都仿佛被这两句诗劈开,整个现场的声音一瞬熄灭。
每个人都像是被这种巨大而无形的力量束缚,声音,思维,乃至情绪都瞬间为之凝结。
站在绝顶之上的人,正俯视着他们这些“众山”。
那身影是苏怀,还是华夏?还是他们奉为声明的炎黄二帝?还是这山,这水,这华夏的天地万物……?
他们分不清,只是心头有一种巨大的恐惧感令他们牙关发抖,惶惶神散……而这种恐惧之维持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他们心底就生出一种想要卑躬屈膝的臣服感。
那不是胆怯,不是懦弱,而是一生追求天道的人,突然看到天道降临在自己眼前的那种虔诚,那种震撼。
东山纪也是如遭雷劈,缓缓抬头望向苏怀站在泰山金顶的身影……明明是很模糊,却又是那样的清晰,就像是这个年轻人本来就该生在那里一般。
第二百一十四章 燃烧的斗魂
望着下面那些或者震惊,或是呆滞的人,苏怀心中却是冷如寒霜。
什么是华夏精神,什么是华夏?你们还不明白。
我们华夏先人流传下来的精神,是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
洪水来了,不问先知,自己挖河渠疏通,疾病流行,不求神迹,自己尝百药治病!
在东海淹死了就把东海填平,被太阳暴晒的就把太阳射下!
皇族天子敢欺压,就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推翻王朝!
谁愿意俯首做外族奴役的羔羊让他去吧,谁愿意跪昏君权臣就让他去吧,谁不问苍生问鬼神也让他去吧!
我华夏,不是望着铁蹄只知逃命的懦夫!
不是国运衰亡,就嚷着用脚投票,投靠外族还能洋洋自得,鄙夷国人的小人!
华夏先人劈开的天地之间,到处都是铁骨铮铮,与天搏命的魂!
华夏守自己脚下的方寸之地,数千年,靠着就是这胆气,这倔强!
仗着就是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
这才是华夏人原本的样子!
就算是我们落魄,我们已忘却,我们也绝不该让自己山河刻上别人的名字,不会觉得别人高于我们而自卑,就卑躬屈膝,企图成为他的一部分,而不是发奋图强,青出于蓝。
华夏不该是现在这样的!
苏怀念完诗,缓缓走下台去,全场竟然没有掌声,没有欢呼,也没有抗议,所有人都被他身上那股莫名地威势震慑,声音卡在喉咙管里。
“这首诗,叫《望岳》。”苏怀走过评审团时,对曰本禅宗大僧正西昌广冷然道。
西昌广是得道高僧,不像是凡人那样被苏怀威势压倒,沉声道:
“华夏队颂诗完毕,现在该曰本队代表登台颂诗。”
这时候在场众人才如梦方醒,华夏观众都是热血沸腾,一阵阵狂吼着“好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
“苏老师真是绝代天才!”
“这才是真正的诗圣。”
此刻心神震慑的海哥,顾让已经反应过来,都迎了上来连声道:“小……苏老师,你怎么样?”
“苏老师你还好吧?”
仁娜也着急地道:“苏呆子,你还好吧?”
苏怀虽然脸色苍白,很虚弱的样子,却摆摆手:“走,我们下山。”比赛还没有完,他还有别的事要做。
“现在下山?”领队郑贵阳一愣道:“还没有宣布结果呢?”
“结果不是已经定了。”张敏在旁边冷然道。
“可东山纪在……曰本还有那61位甲级诗人在。”郑贵阳咬着牙,还是不敢确定的样子。
对于华夏诗人来说,东山纪是不可战胜的存在,光是苏怀这两首登顶双诗的文学感,东山纪未必一定会输吧。
虽然规则上,他们确实不必留在这里等结果,但是如果苏怀在这里,就能给予评审团足够的压力,如果他不在,评审团肯定会偏袒向曰本队吧。
虽然禅宗大僧正是得道高僧,可他毕竟是曰本人,难道苏怀就不担心吗?
曰本诗人向来以二杆子精神闻名,肯定不会认输的。
众人正这么想着,果然就听到曰本方面锦织一等人已经开始抗议了:
“刚才华夏队代表做诗太快,这是决赛怎么能这么草率,不能只给我们留半个小时的时间,既然是双诗,那就该留1个小时~~”
“这是决赛,如果这么快结束广告时段都不够!”
“无论如何,都要多加半个小时时间。”
苏怀的《登泰山歌》与《望岳》的组合,实在是无懈可击,但是曰本队从精神震慑中走出来,也不肯就此认输,毕竟他们这些甲级诗才子,无不是经过千锤百炼,历经千辛万苦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的。
不到最后一刻,他们是不会放弃的!
多争取点时间,只要多争取点时间,或许他们与东山纪老师还能创造奇迹。
现场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不由大骂起来。
“这些曰本王八蛋,刚才赢了接诗怎么不说多加时间?”
“看到苏老师这么快写完,轮到自己才慌了神!”
“还要多半个小时?干脆给你一天好不好!?”
“简直是瞎胡闹嘛!”
“绝对不能给他们多时间,要不东山纪搞不好真能翻盘。”
“要是裁判答应了,我以后我就不看泰山诗会了!”
正在曰本队与评审团商量该怎么处理这个突发事件,谁也没有料到,苏怀却是上前道:“多给他们半个小时吧,没关系。”
现场观众都是一愣,这什么情况,难道苏怀不担心?还是他的优势已经不可撼动。
曰本诗人们,此刻也不想苏怀是不是奚落他们了,讽刺他们了,与其发怒,还不如这次只要能抓住最后的机会,他们才有机会反败为胜。
60位诗人都开始冥思苦想,而东山纪则慢慢走上登天阶,他的每一步都很慢,很缓,尽力争取多一些些时间。
现在已经不是面子不面子的问题了,他背负了整个曰本古诗界的希望,不能输,不能败,就算只有一丝希望也要争取!
他不能把自己几十年来亲手建立的辉煌拱手让人。
他们坚信大和民族是不屈的民族,他们从来没有低头服输的时候!
我们不服!我们不会服!我们大和民族不会在这里失败!
坐在地上,一身和服的吉川菊,突然大吼一声,竟然一头撞向地面,“咚”的一声闷响,扬起头来冷声道:
“还有一个小时,开始吧。”
看着吉川菊被鲜血染红的额头,很多曰本诗人都站起来了,“啊啊啊!”大吼着,用尽各种方法咒骂自己,还有自我暗示,用拳头锤着地面!
这种疯狂的举动,令所有人看得都乍舌不已!
日本观众顿时也是热血沸腾,大和民族被逼入了绝境,不是卑躬屈膝,而是榨干自己的精神,燃烧自己的斗魂!
在普通人看来,曰本诗人确实很强,不仅仅是他们的实力,更是他们不屈的精神,他们被逼入墙角,随时都是弹尽粮绝,绝困于苏怀这道雄关之下,却展示了虎狼之族的血性,凶狠!
面对苏怀这样不可战胜的对手,他们不但是没有气馁,反而拿出了就算永坠地狱,也要力挽狂澜的勇气!
这……才是他们大和民族令人恐惧的地方……!
而他们却没注意到,此刻苏怀回望这边漠然的眼神。
这帮二杆子,你们以为是在打nba啊,你当你们都是狼王加内特,瞎吼个屁啊~!有种掏刀出来立誓啊?娘的,你们武士道也失传了……燃得都不彻底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怎么他还不摔死?
华夏观众的叫屈,曰本诗人的重新振作,都令现场气氛开始骤变。
很多人都不理解苏怀为什么对敌人仁慈,为什么要给他们多一些时间,曰本人斗志重燃,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此刻曰本诗人已经团结一心,电视机前的华夏诗迷们,为他们这种精神感到了不安
就算最后他们无法做出胜过《望岳》的作品,也令人钦佩了。
很多中立的诗迷,都在心底开始敬佩他们,开始想为曰本诗人加油的想法了。
全场的曰本观众们也沸腾了,很多人感动地高喊助威着。
“加油曰本队!”
“大和民族万岁!”
“曰本永远不败~~”
“加油,加油!”
而在这震天的呐喊声中,苏怀只是望了一眼那些陷入疯狂的曰本人,却根本不在意,只是对身后华夏队众人道:“走吧,我们下山。”
与那些开始有些慌张的华夏同胞们不同,他的心中没有一丝的波澜,因为他知道一个事实,这个东山纪与六十位曰本甲级是才子绝不可能做出超越《望岳》的作品来。
华夏诗人千年来都没有逾越的高峰,又岂是这区区六十一位曰本诗人能够触摸的?
二杆子们,你们还不明白,杜甫站的位置,绝不是你们靠热血,靠斗志,能够弥补的差距……
他与这些曰本诗人的较量,就像是两个拳击手在台上打擂,他已经击出一计重拳重伤了对方,但是如果对方就此倒下,那么他受的伤还不都,损耗也不够大。
他不希望曰本队就此倒下,相反的,他希望曰本人能够足够顽强,一直站在让他能继续一拳一拳的打下去,直到击溃曰本诗人心口最后一股骨气。
这样才能不仅仅是在这届泰山诗会上击倒这些诗人,而是从心底,而是让他们永远爬不起,永远不敢再到在华夏国土上妄自下笔提诗。
华夏诗队众人虽然不理解苏怀举动,但是苏怀既然已经决定也只能跟上去。
众人心想苏老师不是高原反应支撑不住了吧?
“苏老师,这边走缆车~”郑贵阳提醒苏怀走错路了。
“我们从北路下山。”苏怀淡淡地道。
这话一说,众人都是一愣,不明白苏怀到底要做什么,仁娜却不管那么多招呼自己员工开车过来,苏怀脸色苍白却又摆手:“我想沿着山路下去,有轿子吗……”
妈蛋,刚才为了摆架势,在金顶上硬撑,帅了一阵子,已经消耗完查克拉了……
泰山走道上有挑夫做的小轿子做生意,苏怀现在如果自己走,只怕有什么高原反应,一失足摔下去了。
可郑贵阳等人还没来得及出声反对,张敏就站在了苏怀身边道:“苏老师要走,你们不用担心,我会保护他。”苏老师这么做自然是大有深意。
仁娜也在旁边娇喝道:“我也帮忙看着,苏呆子就算摔下去,我也能接住他,你们放心。”
这两位女中豪杰出声,郑贵阳也不敢多说了,苏怀点点头坐上挑夫的小轿子,在两女的保护下缓缓向下走着,华夏数千观众的大部队也都跟了过去,而胡一南,韩元君,金八步等人其他国家诗人,也像是受到感召一样,紧跟上去。
作为诗人,他们想第一时间知道,苏怀写的那两首诗用的究竟是哪些字。
偌大的泰山山顶广场上,只留下六十多位曰本诗人,与支持他们的曰本观众在焦急地等待着。
苏怀不在,倒是让锦织一心里松了一口气,刚才……苏怀在金顶颂诗的那种气势遮天蔽日,给在场所有人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他在旁边看着,恐怕除了东山老师之外,在没有其他人敢兴起与苏怀对抗的念头吧。
他不在这里,起码众人心理上不会那么压抑。
一边东山纪缓缓在登天阶上斗志高昂,一边是刚刚技惊四座,却脸色苍白的苏怀,各国转播记者们,自然都选择留在金顶,只有金陵11台的记者们跟上了苏怀一行人。
无论是曰本观众,还在之前被苏怀奚落的朝鲜观众,看到11台的转播里,苏怀虚弱向下走着的镜头,都在电视机前恨得牙痒痒地,只是轻声骂道:
“这支那人怎么还不晕倒!?”
“倒啊,倒啊~!我就不信你能坚持多久。”
“最好是摔下去,摔死他,让他嘴贱污蔑我们。”
“摔死他,摔死他!”
“山上怎么没石头掉下来?砸死他丫的~!”
日朝两国观众咬牙切齿的诅咒中,华夏观众们也是惶惶不安,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苏老师会坚持走下山?万一真出了什么事怎么办!?
现场给华夏队助威的观众,此刻都是自觉自发的先走到苏怀前面的一段路,组成人墙挡住危险的山崖边,生怕是苏怀失足出什么意外。
众人忧心忡忡20分钟,大部队也走到了泰山五景的雪瀑布边,虚弱的苏怀突然让挑夫停下脚步,望着那水花飞溅的瀑布。
上面巨大的木招牌写着“东山雪瀑”这四个字,下面石碑上刻的是东山纪龙飞凤舞的提诗。
海哥在旁边看着他的神情,不由到悄声道:
“还好我们没从这路上来,要不东山纪这首《瀑布曲赋》,小苏你也不一定能赢。”
郑贵阳也抬头望着那石碑,悠悠念道:
“一派长川喷壑垄,飞泉倒泻疑银汉,怒瀑横垂宛白虹,举目还举飞雪洒。”
然后不无感叹道:
“这东山纪确实旷古绝今的天才,这首诗《瀑布曲赋》真是天上之作,从瀑布到下面的黄河,长江,之壮阔都是描绘得极为动人,小苏,我看如果你身体还支撑得住,不如我们回转上山再看看吧,我担心你不在,对我们评分不利。”
郑贵阳心心念念,都是这次好不容易华夏出了苏怀,有到泰山登顶的机会,别在最后功亏一篑了。
张敏俏目一寒,冷然道:“苏老师现在身体,还能上山吗?”
郑贵阳被她看着一哆嗦,轻声嘀咕道:“所以说,刚才就不应该下来啊。”
众人心里其实都这么想时,虚弱的苏怀突然下了轿子,轻声道:“张上尉,给我笔。”
第二百一十六章 斗诗之难
众人都是一愣,苏怀现在要笔做什么?难道……
11台的记者们顿时都沸腾了,摄影机都对准了苏怀的手,苏老师难道是要在石碑上‘斗诗’!?
所谓“斗诗”,这是这个时空一种诗人朋友之间的一种游戏,如果有诗人一处景物或者店家中留诗,另外一位诗人看了,觉得不好,可以在旁边同样留一首同题材的诗。
两首诗并列,由第一首的作者自己论断,如果觉得对方胜了,就把自己的诗擦去,反之就擦去对方的。
由于这种“斗诗”,评判标准是由原诗人,完全是主观判断,所以只是君子之争,通常只有朋友之间拿来娱乐,或者是老诗人存心要捧新人的一种交接仪式。
如果互相不认识的诗人,贸然留下斗诗无异于自取其辱了。
除非……留斗诗的人,水平远远超越原诗作者,可以当他老师的水准……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苏怀与东山纪金顶赛诗还胜负未分,他怎么就敢在东山纪定名的雪瀑留斗诗!?
难道他有自信,能让东山纪俯首称臣吗?
胡一南,韩元君,金八步等人都是互相看了一眼,心里都暗惊疑不以。
不是吧,莫非……这就是苏怀坚持在比赛没完就下山的目的吗?
莫非这人不光是要在登顶诗上获胜,还要拿下剩下两首定名诗?
要知道……这斗诗之难,不仅仅难在于你新留的诗要胜过原本的诗,而且讲究的是,与原诗句式结构要一模一样,不能多一歌字,也不能少一个字。
这就大大限制了诗人的发挥……
一般能赢得斗诗的人,通常都是比原作者胜过几个层次的才能做到。
要在“一派长川喷壑垄,飞泉倒泻疑银汉,怒瀑横垂宛白虹,举目还举飞雪洒。”这样光芒万丈的句子边,留下自己的诗,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众人惊疑不定之间,苏怀已经提着毛笔写出他的标题《望泰山雪瀑》。
苏怀每写一句,张敏就在旁边高声颂出: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郑贵阳等人听着,都是一愣,都不由在心里暗赞一声,好诗句!
可金八步却是不服气地嚷道:“这句子有意境,可这台上哪里有什么香炉?”
众人心里也是这个疑惑,却听纪巧巧甜甜一声嚷道:“你们抬头看~”
众人不约而同随着纪巧巧的手指方向看去,只见瀑布最上端那座山峰,烟云缭绕,再想起刚才那句子,顿时人们视线中的景象就陡然起了奇妙的变化。
这座雪瀑上的山峰,不就像是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吗?
它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山峰渲染得更美,而且更是灵秀动人。
接着再向下看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那句“遥看瀑布挂前川”宛如心头冒出,“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之妙,在于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完全表现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鬼斧神工。
哇……这是化字为形,如果没有这诗句,他们根本就不会注意到这山峰之美壮。
正在心里敬佩中,众人视线由上之下,刚刚看到那波澜壮阔的瀑布上,苏怀的后两句诗又从笔中写出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抬头望着瀑布的观众,都是不约而同的“哇”了一声,因为同样是瀑布,苏怀的诗句却是带领他们领略到了这雪瀑,从未被美景。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苏怀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这四句看似简单,却是动人心魄。
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真乃奇句,天赐而成啊!
韩元君脸色骤变,低声道:“这七言诗最重要的第五字要响,我以为东山纪的《瀑布曲赋》,喷,疑,挽,举四字,已经够绝了,没想到苏怀还能更上一层楼……”
金八步也是神色黯然点头道:
“是啊,他用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形象,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我真的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胡一南也是惊呼道:“比起来东山纪的《瀑布曲赋》‘一派长川喷壑垄,飞泉倒泻疑银汉,怒瀑横垂宛白虹,举目还举飞雪洒。’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
与苏怀的诗句对比只下,东山纪的这四句,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一直兜兜转转却气势不小,却灵动开阔不足。
比起苏怀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
这斗诗,是严格原诗的规则与句式来的,苏怀能写出一首定名诗水准的“雪瀑诗”虽然众人叹服,但是毕竟还是能想象的。
哇哇哇……
可谁也没想到啊,苏怀如此虚弱的状态下,竟然依照东山纪的《瀑布曲赋》的句式进行斗诗,写下这首《望泰山雪瀑》,这已经不是代表着苏怀强过东山纪,而是他远远甩开东山纪几个层次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诛心
在场韩元君,胡一南等诗人,顿时都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在几十分钟之前,全世界诗人都觉得高不可攀的“山水诗圣”,留下两首号称“千古绝唱”的诗句,竟然转眼之见,就被苏怀轻而易举的推翻了。
他们……不是在做梦吧。
电视机前少数还在喊:“支那人摔下去~!”的曰本观众,此刻都已经惊愕地望电视机,看着那个摇摇欲坠的秀美男人,大口喘气,似乎随时都要晕倒似的单薄身影,却给他们一种令他们窒息的感觉。
“走吧……去断桥吧。”苏怀不等惊愕的众人反应过来,就轻声道,吃力地登上轿子,张敏与仁娜一左一右护送他继续下山。
华夏观众们激动欢呼中,继续随着苏怀下山。
此刻苏怀在雪瀑留下“斗诗”的消息,已经在华夏观众中开始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通过bb寻呼,与座机电话通知自己的朋友。
“快看,金陵卫视,苏怀竟然在雪瀑留斗诗了?”
“怎么可能,他不是比完下山了吗?”
“他敢在东山纪的诗碑上留斗诗?”
这短短的时间,这个消息完全通过口口先传,开始在各地诗迷中传播。
而华夏观众此刻,都快激动地疯了,很多观众,直接拿着锅盖,跑到自己小区道路上,边拍边嚷道:
“快看金陵卫视11台!快看金陵卫视11台!苏老师斗诗东山纪!”
老城区的大院里,街坊们都已经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