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财源滚滚-第7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监事会主席?”
袁成道微微蹙眉道:“李总,我不是反对您的决议,可王部长是不是……过于年轻了?”
李东笑道:“监事会不负责具体运营,这点关系不大。王杰担任过监察部副部长,相对而言,对公司了解更多。
而且远方本就是一家年轻的企业,王杰比我还要大一岁。”
李东都这么说了,而且监事会本就是为了监督董事会而存在的,再反对,那就有些不合适了。
袁成道点点头,算是认同了李东的决定。
“另外两名监事会成员,我决定外聘。
一位是江大退休的陈校长,一位是省检察院退休的前任检察长张检察长……”
企业监事会成员,聘用这些外来人员是常态。
包括一些集团的独立董事,也会经常聘请一些有名望,有地位的人担任。
当然,政府机构人员,前期是退休或者离职人员。
检察院地位高,但实权有限,又是退休人员,担任监事会监事,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且对于远方这样的集团,上级也巴不得多一些监督,李东之前稍微提了一下,对方很快就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袁成道闻言也点点头,江大是李东的母校,而且还是重点大学,这些年和远方也有一系列合作。
这时候,由江大退休的老校长担任监事,对集团只有利没有弊。
一所重点大学的人脉资源,也是极为深厚的。
就说陈浪,他就毕业于江大。
江大老校长一来,陈浪都要尊敬几分,这样对董事局也能起到更大的震慑监督作用。
另一位不必说,更大的还是代表江北包括更上级的意志。
这样的监事会,才具有更强大的监督能力。
袁成道忍不住看了李东一眼,这位老板,别看年纪小,可布局起来,老辣异常。
简简单单的几步,就把远方牢牢控制在了手中。
谁要是觉得李东离开了,就可以为所欲为,那距离完蛋也不远了。
另外监事会主席是李东的同学,显然也是李东极为信赖的人,再加上董事局当中的齐云娜,手握零售集团,以及掌管财务的刘红梅,对李东几乎盲目的信任。
这些人加在一起,实力可不容小觑。
两人又继续谈了一阵具体的事宜,李东主要说的都是高层管理的调动。
而董事局之下的职务调动,李东几乎一句没提。
袁成道明白,这是李东让权,让自己和几位副总裁进行调整了。
作为集团ceo,如果底下没有自己的嫡系,那集团也无法顺利运转,更别提掌控了。
李东自己,只要负责到他们这一层级就足够了。
……
时间很快便到了元旦。
09年正式结束,新的一年正式到来。
2010年1月1号,远方召开了一场千人级的管理层会议。
会议现场,除了激励和勉励的话语,远方没有过多的谈论别的,包括人事问题,哪怕调动,也不会是现在。
不过会议现场,远方集团总裁袁成道,对外公布了一份数据。
经过集团连夜统计,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凌晨。
远方加上被收购的企业,09年全年,总营收突破万亿大关!
之前远方这边要差一点才能突破万亿,可拿下了高鑫之后,以及商城这些天业务出现上涨,终于在最后一天,突破了万亿大关!
10006亿5200万,这是远方和收购企业全年创造的营收。
而万家网和掏宝,c2c业务,全年交易额也达到了2500亿。
数据一公布,会议现场喧哗声一片。
所有人都交头接耳地议论了起来。
万亿!
营收突破了万亿大关,六年时间,远方做到了这一步,简直难以置信。
这是继石油、石化、国家电网,华夏第四家营收突破万亿的企业!
就连工行,此刻全年营收也才5000亿左右。
……
远方营收突破万亿的消息,很快便传了出去。
当外界听到消息,也是哗然一片。
这就万亿了?
去年才2000亿出头的远方,09年一年下来,居然出现了如此大的涨幅。
哪怕知道远方收购了一系列的企业,依旧造成了难以想象的震动。
收购企业,那也是远方的实力。
营收不见得就代表企业的实力,可一家企业,要是连营收都不高,更别谈利润了。
尤其是,世界五百强,可是只看营收的。
这一刻,无数人开始查看09年统计的世界五百强数据,他们很想知道,不久后的世界五百强名单,远方会攀升到哪一步!
第1696章 李东的魅力
09年5月底,《财富》发布了世界五百强榜单。
那时候,远方控股集团,以305亿美元的营收,名列五百强280名。
华夏唯一进入前十强的是石化,营收2078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九。
然而就算是石化,距离世界前三也很遥远。
09年的榜单,沃尔玛从世界第一掉落到第三,营收4050亿美元。
那时候,沃尔玛的营收是远方整个集团的13倍以上!
别说百亿千亿级的基数,就算是百万千万级,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十多倍的跨越。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李东就是个神话。
可终究还是起步的太晚,人也太年轻。
比起沃尔玛半个世纪的积累,李东能在短短数年内,将双方的差距拉到20倍以内,已经是不可思议的神话。
至于李东和远方对外喊出的超越,更多的还是一种士气鼓舞。
可09年一年下来,不少人忽然有些恍惚起来。
也许……李东真的没有在吹嘘。
远方真的无法在营收上超越沃尔玛吗?
以前,几乎没人觉得有这个可能,哪怕有,可能是十年后,或者二十年后……
那时候的李东,其实也还年轻,众人更看重的还是未来。
可现在,事实证明,也许不用那么长时间了。
09年,远方加上收购企业,营收已经突破万亿大关!
接近1500亿美元的营收,瞬间将之前13倍以上的差距,拉到了3倍以内!
从04年,远方从零起步,那时候沃尔玛已经是世界第一,营收2880亿美元。
六年下来,远方从零变成了1500亿美元。
而沃尔玛,也从2880亿美元变成了4050亿美元,09年也许会更高一些。
双方从增长的营收来看,相差不是太大。
可单从涨幅来看,没有可比性。
沃尔玛基础在那,这么多年下来,涨幅也不到100%,基数太高,想实现翻倍的增长,难如登天。
可远方,没有哪年的增幅低于100%。
短短几年而已,远方已经迅速拉近了和沃尔玛的距离。
接近3倍的差距,因为基数的缘故,还是犹如天堑,可这一刻,很多人却是相信,李东真的能做到他说的超越沃尔玛!
而且按照09年的榜单统计,此刻的远方,已经足以进入世界五百强前二十的行列。
09年,排名18的通用汽车,营收1490亿美元。
世界五百强每年的数据虽然不同,可排名前列的这些大企业,涨幅不是太大,毕竟基数已经极高。
哪怕远方无法进入前二十,前三十也是稳稳当当的。
从什么都不是,到世界五百强前三十,远方花了六年时间。
从前三十名,到世界第一,又会花多少时间?
网络上议论纷纷。
有人说:“三年足够了,炮哥就是为奇迹而生。”
也有人说:“远方已经快到极限了,国内前十的零售企业几乎全都被吞并了,再想和09年一样突飞猛进,太难太难!”
这话倒不是假话,而是事实。
09年远方之所以突飞猛进,就在于吞并了太多的企业。
华夏零售前十当中,国梅、高鑫、大商、华闰、物美、武商联,远方一年吞并了六家!
加上远方自身占据其一,排名前十的零售企业,远方一家占据七席。
如今剩下的只有百连、苏林、沃尔玛三家了。
哪怕远方继续吞并了这三家,涨幅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对于超越沃尔玛,更是杯水车薪。
虽然很多人相信李东可以创造奇迹,可也不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李东能无端端的为远方带来数千亿美元的营收涨幅。
如今的远方,距离沃尔玛虽然只有几倍的差距,可实际上,两者之间还相差一个石化以上的距离。
李东能在三年内再造一个石化?
盲目信任李东的人有,可终究还是有理智的人觉得希望不大。
不过也有人分析,不见得没希望。
电子商务发展的很快,远方09年营收之所以涨幅这么大,除了并购了上述企业之外,更重要的便是远方商城给远方带来了无数奇迹。
不算第三方,光是自营业务,起码为远方带来了3000亿左右的营收。
而在08年,远方商城自营业务交易额不到千亿,900亿左右的样子。
远方线下出现涨幅,主要在于并购。
那线上涨幅如此之高,就不是并购的原因了,天猫的自营业务比例不高,主要还是远方商城自己的涨幅。
这和09年移动互联网发展有不小的关系,从9月份以后,手机购物的比例就越来越高。
到了11月份,双十一期间,这个比例更是大幅度上升。
到了12月份,移动互联网购物占比已经达到了30%,这种显著的提升,也足以表明,远方之前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效果是极为明显的。
也是直到此刻,很多人才意识到,李东眼光果然极为长远。
远方先期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很多人还以为李东主要是为了oppo,毕竟当时oppo是智能机最大的提供商。
可等和滕迅竞争,微信崭露头角的时候,这时候又有人觉得李东就是为了算计滕迅。
然而到了这时候,远方科技各个项目,包括远方其他体系都从移动互联网获利的时候,不少人这才看出来,李东不是为了单一的某个项目去推动,而是为了整个远方。
移动互联网领域,远方最先推动,自然也是获利最多的一方。
如今,远方的各项产业,都在移动端占据领导地位,包括终端市场。
oppo虽然不是远方旗下的产业,可所有人都知道,李东在oppo有股份。
一个新兴大行业,已经不能再用单个领域来说,这样的大行业,几乎被远方垄断了,何其可怕。
有这样的基础在,远方真的无法超越沃尔玛吗?
……
这个问题,不仅仅外界在议论。
远方内部,其实也在讨论。
09年,世界五百强榜单刚下来的时候,袁成道几人去见过李东一次。
那时候,李东说,两年内超越沃尔玛。
当场,所有人都傻了,觉得李东在开玩笑。
袁成道甚至当场反驳李东,在袁成道的计划中,09年结束,远方的营收能达到5000亿就了不起了。
而就算达到5000亿,距离沃尔玛也远如天堑。
营收接近3万亿人民币的沃尔玛,是那么好超越的?
在袁成道看来,十年内最好不要升起这样的想法。
可现在,事实证明,只要敢想,就没有做不到的。
09年结束,远方营收突破万亿大关,尽管为此远方增加了数千亿的债务,可能借到钱,也是本事。
这时候的袁成道,有些动摇了。
从一开始的完全不相信,到现在,他有些动摇,两年后,12年,远方真的无法超越沃尔玛吗?
这个疑惑,袁成道丢给了孙涛。
刚从蜜月中回归的孙涛,听到袁成道的问话,考虑了半天才回道:“能不能超越,现在已经不再是李总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
袁成道愣了一下,接着忽然感受到了如山的压力!
是的,这已经不再是李东的问题了。
自从李东将ceo的名头挂到了他头上,一切的一切,都转移到了他身上。
李东已经做到了自己说的,甚至比他自己说的更成功,在09年就做到了万亿营收。
这时候,超越沃尔玛的目标,在于他,在于新的团队,而不是李东。
孙涛的一句话,瞬间让袁成道有些窒息的压迫感。
以前,他们一直盼望着李东离去,给他们施展的空间。
可当这一天,真的距离近了的时候,无数的压力蜂拥而至。
李东在的时候,他是远方的山。
一座雄伟至极的大山!
无论天崩地陷,还是洪水猛兽,都被李东挡住了,再大的压力,再大的目标,那都是李东的事。
他们做的更多的还是去执行,执行虽然也难,可终归前面有人在顶着。
如果这座大山离开了,他们真的能顶住那一**的压力吗?
办公室中,袁成道陷入了沉寂。
而孙涛,也同样没有开口。
董事局的变动,他已经知道了。
袁成道拿到了ceo的职位,他被安排到了常务副总的位置上,在孙涛看来,这就是前兆。
在这之前,他和袁成道之间的差距,其实不大。
虽然一个总裁,一个副总,可两者并不算统属关系。
现在,加了个常务,看似升职,实际上却是明确了他的地位,给袁成道当副手。
孙涛看了一眼走神的袁成道,眼神有些深邃。
……
内部外部的议论争斗,此刻的李东都不是太关心。
今年的远方,已经到了极限。
09年吞并的企业太多,现阶段都是以消化资源为主,免得远方自己撑死。
这时候,远方无力进攻,也无力再次扩张。
起码在春节之前,李东觉得自己还是过个好年更重要,其他的都放在一边。
至于超越沃尔玛,关键还得看线上。
线下,目前在国内,起码是没有任何发展空间了。
之前李东准备吞并一些国外的零售巨头,回过头来再吞并国内的巨头。
可谁料到,阴差阳错之下,反而先把国内的巨头们解决了。
这时候,远方的人力、物力、精力都耗空了,国外的扩张只能再缓缓。
无法扩张,对超越沃尔玛,自然也无从谈起。
不过等远方这边完成了资源整合消化,远方零售上市,再次筹集一笔资金,倒是可以继续启动扩张方案。
元旦一过,远方其他人忙碌纷纷,李东反倒是清闲了不少。
如今的他,在远方更多的还是指点方向。
涉及到具体事务,袁成道他们比自己做的更好,李东也懒得插手。
加上天气寒冷了不少,元旦之后的几天,李东连去公司的次数都少了许多。
他不去,不代表没人来。
已经入职了东宇的齐云娜,几天没看到李东,第一次主动踏入了东园。
……
齐云娜来东园,这还是第一次。
以前在省委大院那边,她倒是去过,可李东搬到东园之后,齐云娜一次都没来过。
屋中,沈茜没让保姆帮忙,自己接过了招待的任务。
给齐云娜泡好茶,沈茜并未离去,以前其他人来这边谈话,她一般不会旁听。
可对于齐云娜,沈茜倒是想听几句。
李东将远方最核心的零售集团交给齐云娜,充分表明了他对眼前这女人的信任。
沈茜不是不认识齐云娜,当然,也不是太熟悉。
她在远方的时候,齐云娜更多的时候还是在地方。
这还是沈茜第一次,这么仔细地打量齐云娜。
算不上多美,实际上隐隐约约还能在齐云娜的眼角看到一些鱼尾纹。
齐云娜年纪不算小了,比沈茜还要大四五岁,长相也只能算一般。
沈茜对齐云娜好奇,就好奇在这一点。
如果说齐云娜有多美,多年轻,那她可能还有些醋味,有些忌惮。
可齐云娜没有这些条件,从这点来看,李东信任齐云娜,不是因为这些外在原因。
在沈茜的打量下,齐云娜有些局促。
直到李东瞥了沈茜一眼,沈茜这才收回目光,不过依旧没有离开。
李东也不在意,一边喝着茶,一边开口道:“你进入东宇,主要就是为了过度,这一点你要清楚。
你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让东宇平稳过度,不要造成过大的影响。
另外,年底之前,你还要把东宇所有的情况弄的明明白白,做好拆分细化的准备。
大部分产业并入远方零售,一部分固定产业交给远方控股。
这些不是难题,难点在于东宇的人事问题。
以前的集团架构,也造成了东宇拥有大量的高级管理层,这些人如何安排,需要你和袁成道他们去商议。
不要让人觉得远方卸磨杀驴,不求所有人满意,但起码要大部分都满意才行。
做到了这一点,那就是你的功劳。
可一旦连东宇都无法安置妥当,你让其他人如何去信任你,觉得你可以执掌比东宇更强大的远方零售?
时间不是太多,远方零售上市在即,这一切都需要尽快安排妥当。
……”
李东说了很多,齐云娜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倾听,有时候默默点头。
听了一阵,沈茜忽然明白,李东为什么如此信任齐云娜了。
或者说,信任是互相的。
齐云娜和袁成道这些人不同,这些人,有时候李东说一些提议,他们可能会反驳,可能会增加一些自己的建议。
甚至,有时候这些人还会质疑。
可齐云娜,从头到尾都没有质疑,没有反驳,李东说的每句话,她都在认同。
她的眼中,只有李东。
也许在她看来,李东说的一切,做的一切,哪怕外人听来不可思议,她都认为李东可以做到。
盲目的信任!
这一点,就连沈茜都觉得,自己不一定能做到。
李东有时候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沈茜会觉得他是在开玩笑。
可齐云娜,好像并不是如此。
双方的谈话时间并不是太长,齐云娜话很少,李东好像也习惯了如此,主要都是他在说。
齐云娜没有留下来吃饭,很快就带着李东交托的任务出了东园。
等她走了,沈茜忍不住问道:“你是不是对她催眠了?我发现,你说什么她都信。”
李东笑眯眯道:“这就是魅力,什么催眠不催眠的。
当然,不要觉得她就是傻,齐云娜也许天赋不够高,可足够努力。
这些年下来,她吃的苦头,比很多人都要多。
由她执掌零售集团,我还是放心的。
我交给她的任务,她每次都完成的很漂亮,这就足够了。
算了,不说这些了。
过两天,我要出差一趟。”
“出差?”
沈茜看了他一眼,倒是没问具体情况。
这时候的李东,该忙的差不多都忙完了,哪用得着他出差的。
沈茜稍微想想,大概猜到这家伙要去哪了。
不过有些事,难得糊涂,她也不想问个明明白白。
第1697章 两种可能
李东说的出差,自然不是真的为公事出差。
李东的私人基金公司,已经在香江选择好了总部地点,人员也全部就位。
这时候,袁雪也即将去香江。
年底之前,有些事必须要定下来,虽然李东说不急,过完年再去也不迟。
可袁雪觉得,既然自己决定了,那就没必要拖沓。
要不然,当初干脆不答应好了。
袁雪要去香江,李东别说不是太忙,就算真的忙,也得去送送。
……
李东一到地界,就给袁雪去了电话。
这次出门,李东没有大张旗鼓。
至于熟悉的迈巴赫,自然更没有开过来,现在华夏,有几个不知道李东那辆迈巴赫的。
虽然李东还有别的车,可一般出门办正事,都会开着那辆迈巴赫。
这次过来,主要还是为了见见袁雪,李东也不想被聚焦。
好在这段时间,远方忙着整合资源,对外没有太大的动静,加上万科那边最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斗,外界对李东的聚焦要少了不少。
之前的万亿营收话题,这几天也过去了。
加上出行低调,除了少数几人,其他人也没想到,李东这时候来了苏州。
……
袁家。
袁家在几年前,就全家搬迁到了苏州。
当初袁家被骗,损失惨重,后来还是李东出面,让袁家和远方搭上了关系,这才渐渐让袁家走出了困境。
后来袁父手头上有了些积蓄,加上有朋友在苏州经营服装厂。
听朋友说,现在开厂比开门店要赚钱的多,苏州的服装批发生意也好做。
加上朋友这边也有经验和门路,老俩口一合计,干脆就卖了青阳和东平的产业,凑了不少资金,去苏州开了家服装厂。
几年下来,虽然没有之前预计的那么赚,可的确比开店要赚的多。
这下子,袁家算是在苏州定了下来。
而且苏州比青阳要发达的多,毗邻沪市,发展空间也要比青阳大的多。
服装厂生意还不错,订单也不少。
袁中庆两口子,现在很满足。
可满足之余,两口子也有头疼的时候。
比如女儿的婚事!
当初女儿考上了名校,在学校里还获得了公费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两口子都自豪的不行。
后来,女儿回国,进入了欧莱雅工作。
好歹也是世界五百强企业,虽然没有留在国外发展,可在两口子看来,这样更好。
他们就这么一个女儿,留在国内更好。
沪市距离苏州很近,还能时不时地去看看女儿。
谁知道,好端端的工作,女儿忽然不做了。
不做也就算了,老俩口也不差这点钱,服装厂现在一年多了不说,几十万好挣,养女儿一辈子都没问题。
可谁知道女儿不做就算了,居然跑回老家开了家小吃店。
这下子,两口子差点没气死。
结果这口气还没缓过来,又听说女儿要去当演员,袁中庆两口子真要疯了。
当明星?
说的倒是好听,可袁中庆好歹也算小富豪,他接触的那个圈子里,提起明星,一群老爷们都满脸的猥琐。
自己女儿长的漂亮,又是名校毕业,家里也不缺钱,当啥子明星!
就为这事,袁中庆都差点和女儿断绝父女关系了。
就在袁中庆想着,就算抓也要把女儿抓回来的时候,回国后到处漂泊的女儿回家了。
听女儿说辞了娱乐公司的事,袁中庆一开始还以为女儿想通了,满心的欢喜。
女儿只要回来了,哪怕不干活,啃老他们都乐意。
可好景不长,袁中庆再次头疼了。
女儿最近天天闷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在家看书,什么管理书籍,投资秘籍……
这些书籍,都快堆满女儿的房间了。
原以为女儿看书是为了接班自己的生意,结果倒好,他问了一句,一心钻在书堆里的袁雪,来了一句“为了管理一家几百亿的公司做准备”。
这话一出,袁中庆觉得自己女儿可能脑子出了点问题。
老袁有些害怕了,读书读傻了的人可不少。
自己女儿从回国之后就有些不对劲,要不然,哪个正常人好端端的跑回老家开个小吃店?
开了小吃店不算,又要跑去当明星。
现在好了,明星也不当了,在家看点书就要去管理一家几百亿的企业!
袁中庆将这话告诉老伴的时候,袁母瞬间就做了决定,“趁早让阿雪结婚!”
现在女儿思想很不对劲,在他们看来,甚至有些疯疯癫癫的。
这么下去可不行,尤其这几天女儿还要准备去香江。
听说那家公司就在香江,知道这事,老两口死活不给女儿走。
在他们看来,要不女儿疯了,得了癔症,要不就是被骗了。
自己女儿才毕业多久?
让自己女儿去管理一家几百亿的公司,当他们傻子?
香江百亿级的公司有多少,老两口不是太清楚,可他们知道,女儿说的那个公司,他们从没有听说过。
明显是骗子!
而且女儿还傻乎乎的上当了,这可不行。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女儿找个男朋友,趁早结婚生子,就在这边定居就好了。
这女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就没那么多想法了。
这些天,老两口为这事忙的晕头转向。
又是托朋友介绍,又是去婚介所打听情况。
原本以袁雪的情况,老俩口觉得没必要为女儿着急,以女儿的条件,找个好男人还不容易。
可现在,女儿疯疯癫癫的,一下子两口子的要求就降低了。
不求多有钱,多富贵,只要人品好,长相过得去就行。
自己两口子年纪还不算太大,还能帮衬一些,只要让女儿安定下来就好。
可一连挑中了几个,让女儿去见见,女儿死活不愿意。
这下子,袁中庆头发都快愁白了。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东抵达了苏州。
原本这几天,女儿说要去香江,两口子不愿意,又托人给介绍了几个相亲对象。
这时候的袁母,正在房间中规劝女儿。
袁雪此刻还在看书,袁母苦口婆心地劝道:“阿雪,就去见见。
妈也没逼你非要怎么样,见一面总成吧?
这次是你爸一个朋友的儿子,人一看就老实。
哪怕看不上,出门透口气也是好的……”
这边袁母在劝着,正在看书的袁雪则是头也不回道:“不去,我都说了不用给我介绍对象,你们非要介绍,我才不去。”
“你要气死我和你爸你才乐意?”袁母气恼道:“你也不小了,以前也就算了,我和你爸也不担心。
可现在你自己看看,回来这么些天了,门也不出,服装厂也不去看看。
光知道在家看书,看这么些年了,还没看够?
还要去香江!
明显就是骗子,你还真当真了,你爸跟我没什么文化都知道那是骗子。
你读书读了这么多年,这都看不透?
我告诉你,香江你不许去……”
袁雪有些无奈,从小到大,她很少和父母撒谎。
或者说,她除了在李东的事上做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