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财源滚滚-第6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不考虑其他,单论成就和影响,还要超过杜安民。
沈雪华一直为自己慧眼识珠而骄傲,因为她这辈子选择的男人,成就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然而李东,在24岁,就做到了这些,显然让沈雪华更重视三分。
女人即将和李东结婚,沈雪华不希望其中出现任何差错。
沈茜点点头,也没多说什么。
其实说再多,做再多,都用处不大。
关键还在于李东自己,他做出的决断,很少有人会能让他动摇,只要李东不变心,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
而李东要是变了,那说什么也没用。
……
就在沈茜娘俩闲聊的时候。
胡家。
孙月华有些无奈道:“成天都是李东李东,我都听的起耳茧子了。”
胡明咕哝道:“你可以堵住耳朵的。”
孙月华白了他一眼,因为女儿不在客厅,孙月华半晌才叹口气道:“咱女儿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李东这小子要是真成了咱们女婿,下半辈子我也不用担心小蕊了。
他现在开始在华夏商界登顶,不出意外的话,三五年之内必然能彻底稳固自己的地位。
到时候,哪怕不走出华夏,这辈子也无忧了。
可惜了。”
胡小蕊不在身边,孙月华也不否认李东的成功和成就。
当然,李东的一切也不是她说否认就能否认的。
可李东越成功,女儿就越着迷,这也是孙月华头疼的地方。
听到妻子这么说,胡明考虑了一阵,半晌才摸着下巴道:“不是还没结婚吗?
你说,要不咱们约李东来咱们家吃顿饭,灌倒了他,来个生米煮成熟饭,顺便弄个孙子抱抱……”
“滚蛋!”
孙月华大怒,这混蛋玩意,出的什么馊主意!
她正骂着,楼梯口忽然传来胡小蕊的声音:“爸,要不试试看?”
这下子,胡明脸发绿了,我就随口说说,反正女儿不在这,可谁料到这丫头居然在偷听!
一想到女儿的性格,胡明顿时吼道:“试你个头!
我告诉你,你要是敢自己乱来,我打断你的腿!”
蹲在楼梯口的胡小蕊咕哝道:“你自己说的,我又没说,干嘛骂我。”
“你……”
胡明气急,看了一眼妻子,急忙打了个眼色。
孙月华也是无奈至极,好一会才叹道:“这几个月我不走了,她去哪我去哪,你说,我怎么就生了这么个糟心玩意。”
楼梯口的胡小蕊却是不在意这些,一边往楼上走,一边小声自语道:“还是老爸的方法管用,直接灌醉不就行了,哪用得着那么麻烦。
可灌醉了,还有老谭呢……
怎么把老谭也给弄走?”
胡小蕊说着话,乌黑的眼珠开始不停转动。
楼下的胡明夫妇对视一眼,尽管没听到女儿说什么,孙月华还是低声骂道:“都是你口无遮拦!
我可告诉你,她要是真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我第一个收拾你!
这段时间盯紧点,另外给她加两个保镖,出门就跟着她!”
胡明讪讪道:“要是真整出个孙子,李东那小子认了呢,说不定就翻盘了……”
孙月华瞪了他一眼,咬牙道:“你不怕杜安民直接来掐死你,你就怂恿她这么干!”
这话一出,老胡顿时心虚了,马上严肃点头道:“我让人24小时盯着她,这臭丫头,可别真干了,她从小胆子就大,对了,要不要跟李东打个招呼?”
“打你个头!”
孙月华彻底无语,还打招呼,这么丢人的事怎么打招呼?
不过这时候,连孙月华都情不自禁地想着,要是真有了孩子,李东那家伙能成胡家的女婿吗?
当然,这事想想就行,孙月华才不会让女儿真的傻乎乎地实地操作。
看来,接下来自己还得盯死了才行。
ps:推本书《全球杀猪王》,卖猪肉的大佬要崛起了……
第1409章 我是假小气,你是真抠门
平川的事,李东暂时没时间去关心。
18号晚上,李东第一次见到了王韬。
无人机,很早就有的东西,不过以前大多作为军用设备。
在华夏,民用无人机被大众所知,可以说,几乎是和大疆和王韬绑定在一起的。
提及无人机,大众首先想到的便是大疆,接着便是大疆的创始人王韬。
是大疆,将无人机这个名词,彻底发扬光大,而在此之前,知道无人机的人有,可大多数人都觉得无人机距离自己太遥远。
王韬这个人很傲气,从后世他的几句话就可以感受出来。
面对媒体的采访,王韬说的是:“我欣赏乔布斯,但世上没有一个人让我真正佩服。”
光是这句话,就能感受到他的傲气深入骨子里。
当然,再傲气,在没有功成名就之前,最好也不要表现出来。
起码,当面对眼前这个世界知名的商界大亨,王韬还是收敛了他的骄傲。
见到李东的时候,王韬话不多,但是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而李东,也没刚见面就和王韬说话,而是伸手和李泽祥握了握手,笑呵呵道:“两年不见,李教授还是一如既往,精神抖擞。”
李泽祥也笑容满面道:“我是没什么好改变的了,倒是你,变化很大。
精气神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时隔两年,再见到你,让我不由想起了另外一人。”
李东笑问道:“谁?”
“长江李先生。”
李东哈哈大笑道:“过奖了,我是初出茅庐的后辈,没法比,也不用去比。”
这话一出,李泽祥顿时止言。
一句话,可以从不同的方位去理解。
说李东谦虚,这是没问题的。
可一句不用去比,倒是含义深厚,李泽祥也不清楚李东到底是什么意思。
像李东这样的青年企业家,尤其是走到这地步,谁不是傲气凌然。
至于是不是说那位老了,谁能说的清。
李泽祥也不想因为一句话就让李东记恨,顿时转过话题笑道:“这次冒昧前来,有些突兀了。
不过王韬是我在香江科技大学的学生,远方这边来电话的时候,我刚好在旁边。
听说你要找王韬谈谈,我就不请自来了。
如果不方便的话,我先下去喝杯咖啡,待会我再过来。”
“李教授客气了,不是什么商业机密。
刚好来了深市,听说这边崛起了一位青年企业家,便想着见见面,闲聊几句,倒是让你们见笑了。”
李东笑了一声,招呼两人坐下。
昨天下午刚赶来的白素,连忙给几人倒茶。
王韬性子有些急,等白素倒完茶,王韬就有些迫不及待道:“李先生,这次受邀而来,我很荣幸。
作为华夏青年一代崛起最快的企业家,我一直都很想和您见一面。
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我可以问您几个问题吗?”
李东笑呵呵道:“当然,闲聊嘛,随便问,现在圈子里的老一辈企业家和我们都有代沟,聊不到一起去。
和年轻人,同代人说说话,也是我一直以来最愿意去做的事。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在老辈企业家面前,我们做不到指点江山,张扬无忌。
同代人嘛,倒是没这个顾忌。”
这话一出,李泽祥失笑,王韬则是极为赞同,连忙点头道:“的确如此,在老一辈企业家面前,光是年龄的差距,就让人不自觉地多了三分敬畏。”
他感触很深,一旁的李泽祥和偷听的白素都有些无语。
李东跟你开玩笑呢,你还当真了!
他怕和老一辈的企业家接触?
他最喜欢和这些老头子接触才对!
老辈企业家不找李东,他还得主动找你,顺便多认几个大侄子大侄女。
如今是老辈企业家怕看到他,见了他都躲着他,至于所谓的因为年纪敬畏三分,敬倒是有点,畏,在李东这里不存在的。
王韬倒是没在意他们的想法,说完就急忙道:“李先生,我一直以来都有些困惑,或者说不是困惑,而是没人理解我。
而我发现,这一点您和我很相似,但是您最终却是取得了现在这样的成就。
所以,我特别想问问您的看法,希望您能给我一些指点。”
李东笑道:“说说看。”
“关于股权的问题,大疆从06年创建以来,我们的创始团队,因为股权的原因,现在除了老师还在支持我,其他人几乎都离开了。
而他们离开的最主要一个原因,就是关于股权分配的问题。
所有人离开,最大的一致就是我很小气。
可我很不能理解,如今企业还没到利益分配的时候,为什么要现在急着分配利益?
一家初创的企业,在我看来,更需要集权化,更需要意志统一化。
可所有人都不理解我,都觉得我抠门,自私,离职的员工和创始者们,对我都很不满。
而根据我的了解,远方好像也是如此,哪怕直到现在,也是一直如此,那为什么远方会取得这样的成功?
而且远方的一些员工和高管,哪怕在离职之后,也几乎听不到因为股份或者金钱问题抱怨的。
李先生,您能和我说说其中的秘诀吗?”
王韬对这点是真的很难理解,同样都是集权,为什么远方李东这边就没这个问题?
从远方离职的一些员工和高管,就算有抱怨,顶多也就是工作压力大,李东太强势,很少会质疑其他。
就算有,一般也都是抱怨袁成道他们这些人。
而大疆不同,离职的员工和元老们,几乎都没好话。
各种谩骂,各种抱怨,各种不满,让王韬极为痛苦。
哪怕他表现的不在意,可哪能真的不在意。
想成为一名伟大的企业家,成功的企业家,人格魅力是很重要的。
而李东,目前就有这样的人格魅力。
各界对李东褒贬不一,谩骂不是没有,而是很多。
可大多数的声音,其实都是褒赞。
哪怕离职的那些远方员工,说起李东,更多的也是佩服和敬畏。
至于业内其他企业家们,对李东各种说法都有,小气,抠门,毒舌,霸道……
然而,这些说法,很多时候其实都是一种调侃。
一些商界巨头,嘴上骂着李东毒舌小气,实际上私底下和李东的关系反而更好,说这些话,玩笑的语气居多。
所以,这让王韬心里很是痛苦。
同样的选择,不同的待遇,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李东听到这话,稍微愣了一下,接着就好笑道:“秘诀?
这个不存在什么秘诀。
这么说吧,你觉得你和我相同,实际上却是截然不同。
远方的元老很少,创始人更是只有我和目前的远方集团副总孙涛。
我的确集权化严重,可不代表我真的小气抠门。
进入远方的员工高管都知道,我对股权是不做分配,可该给的一切都都会给,一切待遇都不会少了他们的。
在创业初期,远方的股权不值钱,还比不上我给他们的福利待遇。
这时候,他们不会因为股权问题就产生严重不满。
当远方壮大的时候,我们的股权就是天文数字了。
这时候,其实也有人表示过高管和员工控股的想法,可我拒绝了,但是我在其他方面做了补偿。
另外,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远方崛起的快。
我以最快的速度,带着他们走过了这个犹豫期。
他们甚至连考虑的时间都没有,每天光想着工作了,哪还有闲工夫想股权的事。
而且他们的工资从1万到10万,到100万,直到1000万……
这种爆发式的增长,让他们自己都觉得再提出其他要求,好像太不知足了。
而大疆呢?
三年了,三年来,你们创造了多大的利益?
你的团队,所有人都有车有房有存款了吗?
你团队的成员,每个人都是百万千万富翁吗?
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连未来的前途都看不到,想要股权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事吗?
如果你能在一年内,给他们创造百万千万的财富,他们也不会强逼着你要股权,也不会再骂你小气抠门。
所以你的小气抠门,那就是真的小气抠门了!”
前面的分析,让所有人都觉得说到点子上了。
可最后一句话,却是让王韬顿时满脸尴尬起来。
不远处的白素身体颤抖了一下,强行将笑意憋了回去。
老板这毒舌的功力还是一如既往,希望眼前这个年轻人能撑下去。
王韬尴尬归尴尬,不过这时候他也没工夫在这上面多想,听完了李东的话,王韬不由叹息道:“好像的确是这样。
企业发展的越快,内部就越团结,因为他们根本没时间去考虑这些,而且也能看到光明的前途。
而当企业原地踏步,或者无法前行的好时候,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出现。
说来说去,还是利益的驱使。”
李东淡笑道:“很正常的事,利益才是原动力。
当你吃不饱,穿不暖,什么梦想都是空的。
谈梦想的,其实都是有钱人,都是不为吃喝发愁的人,你指望一群连房租都不够的人跟你一起圆梦,你觉得可能吗?
你家境优越,你可以有时间有资本去追逐梦想,别人不行。
所以不要抱怨太多,不要想着他们贪婪,他们跟你不一样,你给不了他们想要的,他们自然要离开。”
王韬的家庭,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可也在水准之上。
当然,这事李东不查资料都清楚。
在王韬少年时期,那是什么年代?
那时候能接触到遥控直升机,还能买回去拆着玩,这样的生活是李东他们无法想象的。
人家都玩得起天上飞的了,李东他们连地上跑的都没机会玩。
所以王韬不用为吃喝用度发愁,不用考虑接下来的结婚生子用钱怎么办,不用考虑父母的赡养问题……
可这个世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此的。
更何况,王韬也的确是真小气,大疆这边前期就是为了爱好创业,后期工资也不高,在深市和香江,连吃顿大餐都要考虑十天半个月才能做到。
一天两天还行,时间一久,谁会乐意。
远方这边李东抓股权是很紧,可跟着他的高管们,谁缺车子房子票子?
唯一缺的,就是那么一点归属感和安全感。
不过现在这个问题,随着微博的期权到手,也渐渐消弭。
微博既然能分到,加上李东一直说,迟早大家都有份,远方众人也都相信他能说到做到,这时候就连袁成道都不再提员工持股的事。
至于普通员工,拿工资就行,他们也不会奢望这些。
见王韬愈加尴尬了,李东也不再说这个,笑道:“当然,如果你觉得不是非他们不可,走了就走了,也无所谓。
至于谩骂,自己不在意就行,又少不了一块肉。
骂我的人多了,除非当面骂我的,要不然我才懒得在乎。”
一旁的白素再次心累,你真这么大气就好了。
还懒得在乎,懒得在乎,现在远方的法务团队规模有这么大?
前段时间,不停地送人上法庭,难道不是你干的?
她正诽谤着,却听王韬态度诚恳地感谢起李东:“多谢李先生提点,让我茅塞顿开,是我过分在乎这些了。”
白素不想再听下去了,反正李东忽悠起这些青年企业家,一忽悠一个准,听下去也没意思。
当初忽悠王鑫的时候,她就在场,结果人家老总都不干了,跑来给远方打工。
不过王鑫的选择,也算不上坏,起码现在王鑫差不多成了微博的实际负责人,名气和收入比以前都大的多。
白素懒得听这些,走到一旁整理材料去了,李东几人却是没闲着。
又解答了王韬几个问题,李东就直奔主题道:“这次说邀请你来闲聊几句,也不全是。
实际上,我也有几个疑惑,想和你这位专业人士沟通一下。
李教授来了正好,你们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想今天我应该会听到我想要的东西才对。”
这话一出,对面两人连忙收起笑容,看向李东,等着李东问话。
李东说请他们闲聊几句,这本来就是扯淡的话。
他现在多忙,看他这几天的会客频率就知道了。
没有正事,他用得着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创始人身上浪费工夫吗?
第1410章 传统产业升级
“来之前,我想你们可能也考虑过我的目的。”
李东顿了顿继续道:“目的其实很简单,我就是想问问,关于无人机实际运用的事。
目前,无人机运用范围很狭窄。
可这几年,无人机渐渐从军用走向民用,运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之前远方年会上,远方拿出了无人分拣系统,其中的含义你们应该能了解。
效率,成本,智能化,这是未来大企业都会考虑的事。
哪怕远方不是高端企业,只是零售,可不代表就可以一直走老路子。
远方的目的在于一直引领潮流,走在时代的前端。
无人机快递,是我想要了解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原本我没想问,不过既然李教授在这,那我就多问一句。
李教授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专家,曾经担任过麻省理工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科学家。
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实际运用方面,李教授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我想问问,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能否运用到远方集团上面?
对我们的产业升级,能否起到必要的帮助?
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加强,这些都是我想要的,却不知道目前的情况到底能不能达到我的预期……”
前世,无人机快递真正被人所知,还是13年的时候。
当然,在这之前,已经有企业想到借助无人机运输快递。
其实减少成本倒是不见得,目前的无人机造价高昂,运输力有限,就算真的投入使用,也是得不偿失。
关键还是在于,竞争力加强!
如今,各大快递企业的配送点遍布城市,然而对农村,对山区,快递企业却是无法做到覆盖。
就连远方,其实也做不到。
包括一些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铺设渠道太麻烦不说,资源也会严重浪费。
可无人机小范围进行运用,却是能解决这些麻烦。
当然,因为天气影响,无人机快递也缺点重重,可李东相信,这些问题,在未来都不会是问题。
将传统的零售产业链,进行整体升级,这也是李东目前的一个想法。
传统经济,不代表一直就要传统下去。
一些高科技,也可以运用到零售企业方面,进行整体升级,加大远方的竞争力,这是李东想要看到的。
不是为了所谓的逼格,而是考虑到目前的局面。
如今远方已经在华夏做到了最大,接下来,远方就要迈入国际步伐。
而国际上,零售巨头太多。
沃尔玛,家乐福,乐购,麦德龙……
这些都是老牌巨头,远方再想和国内一样,靠单一的服务,单一的猛打猛拼就想赢过他们,那简直就是做梦。
唯有创新,唯有改革,才是远方致胜的法宝。
电子商城,高科技化的物流体系,以及门店系统进行大规模升级,让人耳目一新,才有可能在这个领域做到一枝独秀。
门店体系实现人工智能化,物流实现无人化,高效率,加上线上线下辅助,将远方整体往上跃进,才有了新的突破口和竞争力。
要不然,老外凭什么要选择远方?
沃尔玛、亚马逊这些门店和电商,谁不比远方知名度高?
国内的企业走出去,泯然众人的可能性太大太大,唯有大噱头,引起全世界关注的大噱头,才能让企业为众人所知。
当然,在引起关注之后,企业也要真的做到与众不同,才能持久下去。
而李东现在想要的就是这些。
至于眼前的两人,只是他问询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会在这上面投入更多。
成立远方自己的研究院,也是必然的事。
……
听到李东说产业升级,王韬和李泽祥都不由有些佩服。
在目前的情况下,远方已经做到了行业第一,独霸华夏。
而在这时候,李东没有考虑继续这么保持下去,而是想着从根本上甩开对手,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做企业了。
或者说,李东的目光现在已经不再说国内,而是放眼全世界。
在领域内不但要做到第一,还要做到引领潮流,这才是大集团的风范。
王韬和李泽祥对视一眼,王韬想了想才道:“在来之前,我其实就考虑过李先生要谈的是什么。
无人机快递,从理念上来说,是有这个可能和存在的。
但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困难也很多很多。
我先说几点,第一,动力系统。
蓄电池动力受限于电池能量密度低,影响到续航和载重能力,燃料动力系统则是因为体积大……
第二,飞行控制系统。
无人机快递需要自主飞行,如果还需要人工来控制,那就不叫无人机快递了,没有存在的价值……
第三,感应系统……
第四,安全问题……
第五,对气象突变的应对装置……”
王韬说了一大堆问题,这也是实际存在,但是很难攻克的难关。
最后王韬又道:“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成本问题!
就算前面的一切技术难关都攻克了,可这些都需要大规模的投入和研发。
最后运用于快递领域的无人机,造价不会低。
而且还需要全套的配套设施,加上基建工程,最后李先生会发现,这比人工运输成本还要大的多。
当然,我相信,成本的问题,随着大规模的运用,迟早会降下来。
我说这些的意思是,李先生如果真想在上面进行投入,前期要做好亏损和大笔资金无法回流的问题。
我也不瞒李先生,其实我很希望能在这方面进行研发和技术攻克。
可目前的大疆,资金缺乏,人才缺乏,单凭大疆是做不到这些的。
就算做到了,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行……”
李泽祥也补充道:“的确如此,另外还有一点王韬没说,这和互联网有关。
李先生也是it业的领袖,我想李先生应该明白,无人机想做远程遥控,难度有多大。
这需要完善的网络配套设施,而目前,华夏的网络铺设,还不足以支撑这点。
除非,我们另起炉灶,自己重新铺设新的无人机网络。
但是光这一点,投资就是天文数字……”
李东打断道:“这个我倒是不太担心,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快,这些东西在我看来,未来几年定然会实现。
当然,就算没有实现,但是当你需要这些的时候,不是说非要自己一个人去做。
快递企业无数,当我们都需要这东西来支持我们的时候,一项产业自然而然地会出现,这不是我的猜测,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我们现在不用去考虑这些,关键还在于技术上的难关。
没有攻克这些,那也就代表一切都是空的。
你们觉得,这些技术上的攻克,如果有足够资金支援的话,需要多久才能做到?”
王韬心中一动,半晌才道:“只要市场有需求,就会有人去研究去攻克,而且很多技术,其实不是没有,而是没有深入研发下去。
一些专家和技术人员,因为资金问题,选择了放弃。
如果这时候有资金进入,我想他们很乐意继续进行研发……”
李东挑眉道:“不用试探我,我这个人向来直接。
资金,几个亿甚至几十亿,对我而言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如果你们真的能做到,能在世界范围内还没出现这个领域运用的时候,让远方提前做到先人一步,几十亿甚至百亿的投资都是值得的!
如果远方能借此打开国际市场,将远方物流走出华夏,那走出去的就不仅仅是远方物流。
关键还在于,值不值得!
能做到大范围的运用,那就值得。
做不到,只是面子工程,那就不值得。”
李东这话,让对面两人震惊的无以复加!
他么的,这就是首富吗?
他们觉得,李东要是愿意在这些产业上投资个几千万,甚至上亿,那就已经超乎他们的想象了!
结果李东说什么?
几亿几十亿不是问题,上百亿只要值得,也可以去做。
现在的大疆还不是以后估值100亿美刀的大疆,而是一家总价值不过两三千万的企业。
是人民币,不是美刀!
李东随随便便说的一个数字,都相当于好多个大疆。
这特么才是真正的有钱人!
王韬有些口干舌燥,骄傲如他,这一刻也被震撼住了。
几十亿!
要是能拉来远方几十亿的资金支援,什么技术难关无法攻克!
日后的大疆估值100亿美刀,可那是估值,不是钱!
哪怕那时候的大疆,也拿不出几十亿现金来做技术研发和攻克,别说几十亿,几亿都难。
可现在还是09年,这时候李东居然张口就是几十亿。
王韬心脏跳动的厉害,咽了咽口水道:“李先生,如果您真的愿意在这方面进行这么大规模的投资,技术问题完全没问题!
只要基建网络能跟上,三年,最多三年,也许用不了这么久,技术难关一定会被突破。”
王韬说一定,那是真的一定能突破!
未来哪怕无人机快递被炒的火热,可真正舍得砸钱的有几个?
顺丰这些国内的快递巨头,也就意思意思罢了,在技术上根本没做投资,而是拿来即用。
真要在09年做大笔投资,何至于用三年,王韬心里觉得,一年过后,恐怕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说着,王韬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道:“对了,李先生,其实技术上的问题,还有攻克的把握。
可监管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