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财源滚滚-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和沃尔玛比肩的超级零售巨头,而李先生居然想拿twitter换沃尔玛……”
大鼻子一副我快疯了的表情,让李东失笑道:“比尔先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些笑话还是不用拿出来耽误彼此的时间了。
首先,国美不是沃尔玛,微博也不是twitter。
其次,按照你的说法,谁成立的早,谁就牛,那我们远方可以彻底退出商界了。
现如今,随便一个路边摊,成立的时间都有可能比远方早。
谈这些没意思。
微博5%的股份,经过三轮融资,以及接下来上市之后被稀释一部分,起码还能保持3。5%左右。
而微博上市,按照我的估算,市值起码能达到500亿美金!
这么一算,你们赚大了。
17。5亿美元,超过120亿的人民币,你说国美价值200亿美元,我就算承认这点,你们也赚了。
比尔先生,我说了,我这个人向来很干脆直接。
我给出的价位,一般都不会亏待朋友。
当然,如果你们不愿意用微博股份换,我没意见,接下来我们可以谈谈现金收购的事。
15亿人民币,溢价10%,对于目前的国美而言,我给出的价格,也是仁至义尽。
摩根士丹利不同意,总有人会愿意的。
我不是说非你们不可,当然,如果你们觉得,踢开了我李东,会让国美未来更好,发展前景更广,那我恭喜你们。
可一旦你们从中作祟,那我丑话说在前面。
到最后,你们可能会在国美的投资血本无归,这点可能性有多大,你们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不用我李东去提醒。”
“李先生……”
“……”
双方唇枪舌剑,说来说去,一个贬低微博的价值,一个贬低国美的价值。
李东觉得国美不值钱,200亿人民币都算高估了。
而大鼻子则觉得,微博才是资本机构包装后的炸弹,别说之前的31。2亿美元,就是20亿美元,其实都不值。
谈到最后,李东满脸的不耐烦道:“1350万股,能接受的话,咱们三天内搞定,不能接受,咱们可以散了。
说句不客气的,我没时间在国美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如果不能达成我的预期,我要抓紧时间,进行我的下一步计划。
我知道你们这些投行的行事风格,你觉得这么大笔的交易,不谈个一年半载的都不急。
可对我而言,时间就是金钱。
一年后,我可能赚了一个国美出来。
这时候,每耽误一天,我都亏了。
现在我愿意置换1350万股,再过十天半个月,我可能出价1000万股微博股本,比尔先生要是觉得我李东的话不可信,可以试试看。”
对这些投行的人,李东说话不算客气。
都是为了钱而来,为了利益而来。
你给他赚钱的机会,就是让他叫爹,他都愿意。
可你要是不给他赚钱的机会,你叫他爹也没用。
大家就是**裸的利益关系,和其他行业的人,打打感情牌还行,和这些世界性资本机构谈交情,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微博总股本2亿6000万股,1350万股,其实也就5。2%不到。
真要现在换国美7%的股份,说不上说赚谁亏。
起码从价值上而言,大摩这边还有些亏。
毕竟李东入股国美之后,接下来利好消息冲击,可能能拉高国美的价值。
可成也李东,败也李东。
一旦李东和大摩交易失败,到时候不是退出国美,就是重新布局,开始打压国美。
不管怎么说,最后可能是国美惨败。
而到了那时候,国美的股份就价值不大了。
反而是微博,别看比尔说的不值钱似的,实际上,这几年,互联网产业才是最赚钱的产业,才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产业。
十几倍,上百倍的回报,一点都不稀奇。
而想在实业方面,获得这样的投资回报率,除了说洗洗睡吧,根本不可能。
换,大摩是愿意换的。
可来之前,大摩的评估师和专家都觉得,7%的国美股份,和微博等值置换还是没问题的。
也就是说,7%换取7%。
加上之前他们差不多拿下了3%的股本,也就是说,接下来他们在微博的总股本会达到10%。
成为微博继远方之后,第二大股东。
有了这样的优势在,之后哪怕继续融资,大摩也能在微博项目上占据主动权。
运营上市的话,未来他们会获得丰厚无比的回报率。
可现在,居然连等值置换都做不到,比尔当然不愿意。
他不愿意,李东也不说什么。
这次他要置换的投行多了,要是都给的太高,微博差不多就没了。
李东虽然不太重视微博的产业补充,可不代表和钱过不去!
微博上市圈钱是必然的,要不是现在真没钱,他还不乐意换呢。
见比尔脸色阴晴不定,李东再次看了看时间道:“比尔先生,这样吧,你们可以回去商量一下,我接下来还有客人要接待,抱歉了。”
大鼻子愣了一下,其他人也都愣了一下!
活见鬼了!
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大摩的人居然被送客了!
来之前,他们觉得主动权在他们这,为什么到了现在,好像反过来了?
他们诧异,惊讶,李东却是无所谓。
所谓的主动权,最终都归于利益,吸血鬼们只在乎利益,和大鼻子们没必要谈什么礼仪。
当然,这也是分人和分场合,公共场合下,李东就得注意一下礼仪之邦的风范了。
第1267章 女婿太厉害,烦啊!(万更求订阅)
李东送客,的确让众人惊讶无比。
可这时候,不走都不行。
死赖着不走?
那就代表大摩认怂了,妥协了,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可走了,这他么也太欺负人了!
我们可是世界排名前十乃至前五的超级投行,你李东虽然有点名气,有点资产,可也就在华夏纵横。
真正到了国际上,大摩甩你十条街!
比尔众人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老外也是要面子的。
他们没主动说走,被人送客了,这种心理落差感太大。
就在比尔几人还犹豫的时候,白素连忙进门低声在李东耳边说了几句,李东点了点头,一脸无奈道:“比尔先生,是我的错。
我以为我们可以很快就可以谈妥,可以很快搞定。
结果没想到超出了我的预期,摩根大通的人来了。”
比尔一愣,他知道李东可能要和摩根大通的人谈,可没想到会在同一天。
这样一来,李东的急切和赶时间,就不是笑话了。
这家伙,是真的很讲效率的一个人。
在华夏,效率这么高,执行力这么高的企业家,不是没有,可能比得上李东的,真的不多见。
这种大事,换成别人来谈,一年半载的毫不稀奇。
李东倒好,同一天,还是晚上,连夜约见两家持股股东来谈。
加上中午才去了国美,相当于一天谈三家了。
也就他不知道富康,要是知道了,恐怕会彻底发懵。
一天会谈四方,这家伙的精力何其旺盛!
这种效率,真的会让人绝望的。
老外的效率其实不低,可大鼻子这边,哪怕事情再忙,一般也很少会加班加点地工作。
知道摩根大通的人来了,比尔倒是不急着走了,刚刚的怨气也消散了一些。
磨磨蹭蹭了一会,比尔笑呵呵道:“李先生,冒昧问一句,你和jpm(摩根大通)这边,难道也是用微博股份置换?”
李东瞥了他一眼,的确够冒昧!
大鼻子脸皮厚起来,不比自己差了。
尽管李东可以不回答,不过还是点头道:“有这个意向。”
“那……”
“比尔先生,在华夏,有句话叫交浅言深。
还有,具体的不用问,问了我也不会说。
这些商业上的基本原则,我觉得不应该我来提醒比尔先生才对。
另外,今天实在是抱歉,我错误地安排了时间,现在,我想让我们集团副总裁孙涛先生,请比尔先生去喝杯咖啡,你看如何?”
这大鼻子死赖着不走,摩根大通的人就在外面,李东也不想继续跟他闲扯。
比尔被李东道破了目的,丝毫不显尴尬,笑哈哈道:“sorry,sorry!和李先生聊的太愉快,忘了时间。
孙总愿意请我们喝咖啡,求之不及。
李先生,那我们就不再打扰了,祝你谈的愉快。”
李东笑道:“希望如此,只希望待会摩根大通的人不会跟我说,他们内部评估值也在200亿美元,换个单位,我还是可以接受的。”
比尔不显尴尬,笑容满面道:“会的,那我祝李先生马到成功了。”
“谢谢,成语说的不错。”
和大鼻子客套了一句,最后对方非要拥抱一下,李东勉强抱了抱,这才目送比尔众人离去。
……
李东的酒店套间,地方绝对够大。
摩根大通的人并未在门外等着,而是在套间的外间等待。
等看到比尔众人出来,摩根大通的领队微微愣了一下。
转头看了一眼齐云娜,齐云娜歉声道:“mr clive,我们董事长今晚约了两家一起来谈,所以……”
摩根大通的领队微微点头,又和比尔开始交谈了几句。
两个老外说了一阵,因为有齐云娜和孙涛在旁边,两人也没说太多。
不过很显然,两人都是认识的。
这也不奇怪,作为美国两大投行的高管,而且还曾经出自一家,不认识才奇怪了。
认识归认识,同根生归同根生,可如今两家分道扬镳多年,却成了最大的竞争对手,自然不会深入谈下去。
彼此试探了几句,比尔和孙涛一起离去,而齐云娜则是领着摩根大通的人进了里间。
……
一个多小时后,李东送这位名为克莱夫的大鼻子出了里间。
摩根大通手握8%的股权,比大摩还要高一点。
而李东,同样开价1350万股。
送到门口,李东没再送,齐云娜送对方下了楼。
而孙涛这时候已经回来了,等人走了,才轻声道:“李总,这样可行吗?”
两家巧遇,时间这么紧凑,不完全是巧合。
李东也是有意压缩时间,让他们彼此碰面。
听孙涛说起,李东笑了笑道:“无所谓,行不行都一样,这两家都是聪明人,很难瞒过另外一方。
我们既然和大摩谈了,他们就能猜到我们找摩根大通谈。
反之亦然。
既然如此,让他们见一见,看看能不能给彼此造成一点压力。
当然,没效果也正常,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毕竟少。”
孙涛点点头,又道:“刚刚和比尔去喝咖啡,他反复强调,1350万股太低了。
这样他没办法跟总部交代,我听他的意思,起码1500万股以上,才有戏。”
李东在沙发上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道:“先晾晾他们再说,我给摩根大通也出价1350万股,大摩的人应该很快就能知道。
别看他们说的密不透风,可两家渊源不浅,一些股东甚至两边坐庄。
有些秘密,瞒不住的。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到时候他们就明白,我有多厚待他们了。
至于摩根大通这边,1350万股肯定不行,总之,两边加在一起,我的意思是控制在3000万股左右置换。
这样一来,我还留下1亿3000万股股本。
债券那边不能全部拿股份换,股份加现金,再出让3000万股,我留下1亿股本就够了。
这样下来,我还能留下38。5%的股份。
三轮融资之后,我也要保持30%以上的股份才行。
以免到了最后,出现差错,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李东所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主要是怕微博彻底外资化。
一旦那样,就有些麻烦了。
国外投行投资国内企业不少见,可只要占据股份超过限制,那就成了中外合资了。
少占股一点,或者只是融资,那算不上合资。
李东可以让外资进入微博,但是不会让外资成为主流,免得最后真的丢失了这块阵地,这种自媒体平台,对舆论影响很大。
一旦出现差错,可能会遭到政府限制。
与其到时候火急火燎地解决麻烦,还不如一开始就防着点。
出让6000万股微博股本,加上部分现金流,换取15%的国美股份和40亿以上的可转换债券,这是李东的预算。
至于最后能不能做到,看看再说。
不过李东觉得,可能性很是很大的。
微博,在这时候,比国美划算。
要不是如此,几家投行恐怕都不会和李东谈置换的事。
孙涛轻声道:“希望能做到,现在我们已经拿出了33亿现金,加上这边还欠了6亿,这都39亿了。
6000万股本,哪怕按照之前的估值,也价值在50亿左右。
46亿的可转换债券,我们不可能全部拿到,3000万股本能换来30亿债券,就达到了极限。
起码还要再支出10亿现金,运气好的话能拿下40亿的债券。
也就说,我们总共耗资100亿,拿下了33%的股份,和40亿可转换债券……”
李东瞥了他一眼,蹙眉道:“跟我算账做什么?”
这笔账大家都会算,好端端的孙涛开始算账,李东不得不多问一句。
孙涛无奈道:“我主要还是担心,一旦控股失败……”
剩下的话他不想说了,一旦败了,第二股东就不值钱了。
接下来,国美肯定会想方设法压缩李东的话语权和生存空间。
到时候,投资了这么多的资金,加上微博出让了这么多股份,却没能达到目的,远方就真的亏大了。
而目前这百亿投资,还只是开始。
接下来,还得应对黄家的反扑。
李东眉头微蹙,开口道:“我之前就说过,任何事都是有风险的!
而现在,值得冒这个险!
33%的股份,加上40亿的可转换债券,我们先进行转换,很可能能转换稀释后18%以上的股份!
哪怕之前的33%被稀释一部分,我们也有希望做到控股。
到时候,黄家反扑,我也不怕!”
李东说着又道:“当然,债券这边不能先转换,得让黄家把剩余的部分注入上市部分才行。
要不然,到时候他们跟我来个闹分裂,那我就亏大了。
总之,这次成了最好,真成不了,回头再退出,最多也就是把微博股份换成了钱,刚好我们也缺钱,就当出让股份换钱发展了。”
孙涛见状没再说什么,他主要还是担心李东太急了。
从今天的谈判就可以看出,李东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天把事情办完了。
可越是这样,孙涛就觉得越是危险。
李东频繁和几家接触,很容易泄露消息的。
孙涛其实更想慢一点,甚至不用李东出面,而是让不太起眼的人出面去谈。
可现在,李东亲自出面会谈,这也会造成一旦谈判失利,接下来大家没有转圜余地,彻底谈不下去了。
这时候,其实李东也两难。
他不亲自出面,不太好谈,就算谈成了,时间也要很长。
亲自出面,又容易被人关注。
总不能每次谈事,都跟老鼠似的,找个地方躲着谈。
现在李东能做的,便是尽量让别人不太在意,短时间内解决一切,这样问题就不大了。
……
同一时间。
京城。
市府大院。
沈雪华有些莫名其妙道:“李东那家伙,这次倒是学会客气了,我还以为他来了也没个消息。
刚刚打电话说最近比较忙,就不来看我们了。
国美那边的事,不是解决的差不多了么,上次才来没几天,还有什么事这么忙?”
杜安民端着个大茶缸,一边喝着茶,一边漫不经心道:“人家忙点是应该的,企业做到这地步,不忙才不应该。”
“关键是他忙他的,连茜茜都被他指挥的团团转,才休息没几天,就被他指使着去了香江。
远方又不是没人……”
沈雪华说着说着,忽然停了下来,看了杜安民一眼。
杜安民见她不说话了,有些疑惑道:“怎么了?”
“没。”
沈雪华摇了摇头,有些奇怪道:“你说,他让茜茜去香江做什么?
还有,这次他来京城,来的可是有些殷勤……”
杜安民无奈道:“想说什么就说,我不想猜谜语。”
“亏你还是管经济的!”
沈雪华鄙夷了一句,这才道:“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我猜,这小子接下来可能会有什么大动作。”
“入股国美还不够大?”
“国美……”
沈雪华也曾拿下过国美的股份,对国美的一些情况也有所了解。
加上上次李东从她这买走了国美2%的股份,沈雪华忽然眼神一动,低声道:“老杜,我觉得,接下来可能真要发生大事了。”
杜安民瞥了她一眼没说话,妇道人家,就喜欢危言耸听。
“真的!”
沈雪华见他不信,解释道:“我看李东这架势,可能是想入主国美。
真要这样,接下来商界这边就有的轰动了。
国美就在京城地界,你这边,我觉得还是提前做点准备工作才好。”
“无稽……”
杜安民刚想说无稽之谈,接着就脸色微变,放下茶缸看向沈雪华道:“李东要入主国美?是入主还是入驻?”
沈雪华随意道:“我就是随便猜猜,不过我觉得可能性很大。
真要只是入驻国美,现在就够了。
不过那家伙上次从我这拿走了国美的股份,欠我6亿还没还呢……”
杜安民一脸黑线,我跟你谈正事的时候,你能不能别算计你那些小算盘。
再说了,钱都给女儿了,管那么多干嘛!
也懒得继续问下去,杜安民盯着电视,心里却是想着李东的事。
李东真要想入主国美,这家伙胆子真的大破天了。
杜安民现在都有些头疼了,你说你,老老实实地待在江北不就算了。
偏偏闲不住,现在连国美的主意都打了。
这要是成了,接下来远方零售企业,在京城的投资就太大了。
这时候,李东再和沈茜结婚,那杜安民就有些难做了。
轻轻叹了口气,杜安民暗道,这女婿太厉害了,也不是好事。
我在江北,你企业扩张到了整个江北。
我在京城,你大规模进军京城。
现在连全国都开始大规模进军,这让我以后到底去哪才好?
天下之大,都快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了。
老杜有些烦躁,特别烦躁!
心里这么想着,可杜安民嘴角却是微微上扬。
这话以后和其他人聊起来,感觉应该不错。
周家那位,最近见了自己,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老杜也是人,官再大,也有七情六欲。
这时候的老杜,心里偷着乐,恨不得李东马上并购了国美才好。
可在其他人面前,偏偏要露出一副这家伙不知天高地厚,完全就是乱来的严肃表情!
就连沈雪华,见老杜这幅表情,还以为他不太上心,也没了聊下去的**。
反正只是随口猜猜,老杜不感兴趣,那就不聊了,一个人聊也没意思。
第1268章 各有各的难
香江。
半岛酒店。
套房小会议室内。
这是沈茜和陈浪来香江的第三天了。
这几天,两人并未亲自露面,而是通过一些第三方,和各家持有债券的机构进行洽谈。
此刻沈茜脸上带着些许无奈,轻叹道:“李东真会给咱们添乱!”
陈浪干笑一声没回话,这话沈茜能说,他可不能说。
不过李东给他们添乱也是事实,前两天,其实关于债权的交易还比较顺利。
毕竟国美这次遭遇危机,前途不明,各大机构手中的可转换债券此刻显得有些鸡肋。
转股的话,他们担心国美没前途。
不转股的话,又怕债券到期,国美没钱赎回。
这种两头为难的时候,有人愿意收购债券,这些机构还是乐意的。
14号来香江,当天下午,沈茜这边就和几家机构达成了协议,以3亿港元的代价,拿下了三家机构手中持有的债券。
15号,事情更顺利。
债券不同于股份,价格不定,这玩意就是固定值,把利息加上,钱几乎是不变的,也没有什么溢价不溢价可谈。
很简单的事,15号,沈茜他们再次出手,拿下了将近5亿港元的债券。
两天时间,拿下了8亿港元债券,接近国美发行的20%债券。
要是一切顺利的话,说不定用不到半个月,他们就能拿下剩下的债券。
可这时候,忽然有风声传出,远方李东进入国美。
这消息一出来,持有债券的机构忽然迟疑了。
是,债券的钱是固定的没错。
可他们持有的是可转换债券,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转换成股份。
一旦国美复牌大涨,他们将债券进行转换,那就赚大了。
虽然李东进入的消息,暂时还不能确定真假。
可对于各大机构而言,等几天还是没关系的,反正他们持有债券,不是股份,几乎是旱涝保收,也用不着担心耽误那么几天。
这下好了!
沈茜和陈浪再让人去谈,不少人开始迟疑起来,不太确定是不是要进行交易。
为这事,沈茜没少骂李东!
你说你,急什么急!
明知道我们在办事,你倒好,光顾着自己那边,忘了香江这边投资者的心态变化。
这下子,交易就困难多了。
主要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机构对国美看好,暂时不愿意出售。
16号一天,他们谈成了2亿港元的交易。
动辄数亿,看着是不少,实际上真不多。
国美发行40多亿的债券,持有的机构也就十几二十家,2亿其实也就是一家机构持有的债券。
一天谈成一家,这比他们预期的要差很多。
三天下来,他们拿下了10亿港元的债券,剩下的30多亿,按照目前的情形,用现金交易不一定能拿到手。
沈茜骂了一句,陈浪转移话题道:“其实倒也没太大关系,这次我们本身就是准备采用微博股份加现金进行置换。
前面谈的都是现金,10亿港元不算少了。
剩下的,按照我们的原计划,本身就是用微博股本置换……”
“能一样吗?”
沈茜无奈道:“原本置换的话,我们会获得利益最大化,用最少的股份换来他们手中的债券。
毕竟蒸蒸日上的微博,不是垂死挣扎的国美能比的。
李东倒好,非要抢时间,自己跟自己打擂台,平白无故地增加了难度,多了不少支出。
当然,我其实也理解他。
这个计划本来就比较匆忙,我们先期都没做好任何准备,只能两头并进才能让速度达到最快。
这样的话,消息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泄露。
可他迟两天也是好的,还真是急性子。”
陈浪再次干笑,他都不知道沈茜到底是埋怨李东,还是故意说给自己听,帮着李东解释。
说起来,他这次来香江,原本任务其实不算太难。
现在李东主动给他制造了难度,陈浪心有不满也是应该的。
沈茜呢,先是埋怨李东几句,又帮着解释,他也是无奈为之。
几句话一说,陈浪再不满,那倒显得陈浪小心眼了。
其实陈浪还真没太大的不满,李东什么性子,大家早就知道。
抓紧一切时间,不在乎蝇头小利的得失,很早之前就在李东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李东难道不知道,他和国美达成协议,会给这边增加难度,扩大开支?
其实李东都知道!
可债券是固定值,加价再多其实也就那样,上下差距不会超过一个亿。
然而,一旦时间拖延了,李东损失的何止一个亿。
被黄家发觉到了端倪,又或者出现其他变故,损失那是数以十亿计。
也是基于此,李东才会得到消息后,马上奔赴京城签约,造成既定事实。
这些,陈浪心里其实都清楚。
没工夫在意沈茜的话题,反正花的是李东的钱,陈浪也懒得多说什么。
岔开话题,陈浪道:“现在,各家机构还持有的债券额度大概在35亿左右。
不过部分机构分布在全世界,有些在香江没有分部。
我们也不可能全世界到处跑,目前,我们的目标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各家机构。
我统计了一下,香江这边的机构目前大概还持有将近20亿左右的债券。
跑完了香江,我们再跑趟美国,那边一些机构也持有将近10亿的债券。
不说全部拿下,我们的目标是拿下剩下的25亿左右。
这样一来,我们就持有35亿份额的可转换债券。
按照之前的停牌价,以及协议约定的换股价,35亿,大概能换到30亿股左右的股份。
目前,国美总股本为200亿股,已发行股本为100亿股。
李总那边说拿下33%总股份问题不大,便是66亿股,我们这边拿下30亿股,转股之后,总股本230亿股,我们持有93亿股。
这样一来,我们在转股后,持有40。43%的股份。
而黄氏目前持有总股本70亿股,转股后,持股比例下降到30。43%。
我们超过他们10%,接下来的我们就好办多了。”
沈茜摇头道:“李东的意思是,必须等黄氏将未上市部分注入之后,才进行转股,以免黄家选择鱼死网破。
那时候,就不好说了。
所以,最好能拿下全部债券。
当然,我知道可能性不大,可我们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才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彻底奠定优势,接下来哪怕黄氏注入未上市部分,我们在二级市场稍微回购一些股份,就能夺取掌控权。”
陈浪闻言也不好说什么,其实按照他的意思,先夺取了控制权再说。
到时候,哪怕黄氏不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