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财源滚滚-第3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上目前我们自己在沪上、豫省、山城几地的扩张,你们说,年底千亿营收难吗?”
孙涛闻言盘算了一下道:“有些难度,不过难度不算太大。而且您之前说下半年,我们还会进行一批扩张,要是能赶在08年结束之前,投入运营一部分。
千亿的话,我觉得有很大希望。”
一旁的袁成道有些苦涩地补充道:“假如并购家乐福这些门店需要80亿,另外沪上和山城这些地方,完成建设起码还要20亿。
就不算下半年的扩张了,上半年我们在超市上面还要投资100亿才够。
上次李总卖掉了百度股票,筹集了7亿资金。
超市这边,未来几个月盈利算进去,加在一起也才20亿左右。
所以,综合算下来,想要并购家乐福,这笔钱完全就得额外拿出来,80亿之间。”
说着,袁成道考虑一会道:“李总,或许我们不用这么大手笔,吞并了他们在华东区的业务,我觉得应该差不多了。
而华东区,他们业务重合度和我们是最高的,40家门店,我们只要一半就够了。”
李东还没说话,不知道心里想些什么。
孙涛见状轻声道:“李总,连锁超市行业的第一,就算今年我们争不了,明年肯定能行。
袁总说的其实也有道理,如果并购了家乐福80家门店,我们今年有把握冲击第一。
但是,我们面临的是80亿左右的天价并购款。
如果今年不冲击第一,我们的任务会轻松不少,并购家乐福在华东区的门店,20亿左右应该够了。
上下60亿的差额,也只是第一和第二的差别。”
李东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有时候第一和第二,那就是天壤之别,这点你们应该明白。
我们现在关注的重点便是,到底要不要全部吞并家乐福。
如果全部吞了,我们今年冲击第一,把握性很大。
如果不全部吞下,我们铁定无望第一,对吧?”
“的确如此。”
孙涛也不否认这点,不吃下家乐福全部业务,想达到超市销售额破千亿,几乎不可能。
哪怕后期扩张也一样,毕竟扩张需要时间。
下半年开始扩张,投入运营的话恐怕要到明年了。
所以孙涛才说,明年远方拿下第一,把握很大,今年的话,就看李东怎么选了。
是面临巨额资金压力?
还是先退一步,让自己过的轻松点,拿下个第二就满足了。
当然,其实他心里有预感,李东会选第一点。
他一直都是如此,能干第一就不会干第二,尤其是看到希望的时候。
现在希望其实还是有的,关键还是钱,80亿左右的并购款,远方拿不出来。
哪怕微博那边挪用也一样,最多10亿,差距也很大。
几人都没再说话,李东也没说话。
他现在考虑的是,自己在股市的那笔钱,到底要不要在这时候拿出来?
上次许圣哲撤了,他可没撤。
这笔钱他一直准备留到雷曼破产之后再说,可现在,机会近在眼前。
拿下了家乐福全部业务,今年远方超市夺得第一的概念很大很大,只要百联那边不并购了其他几家大超市,远方稍微努力一点就能做到。
关键是,拿出来了,他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
接下来半年甚至一年,李东什么都干不了。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过去,却没钱投资。
可这笔钱不拿出来,拿什么并购家乐福?
就算分期,家乐福也不会宽裕太长时间,钱还是要的。
当然,其实李东还有一个选择,合资。
让家乐福和远方合资,双方各自占股,就如日后的华润和乐购一样,这样一来,李东不用出钱不说,家乐福还要出资才行。
至于家乐福愿不愿意,不用说,李东保证他们会愿意的。
一旦两家合资经营,那就是铁板钉钉的华夏第一零售商,家乐福在各地市场都遭受重创。
这时候,远方抛出橄榄枝,他们不愿意才怪了。
可关键是李东不愿意,他不想远方成为合资企业,一旦合资了,他的民族品牌口号就成了笑话,天大的笑话!
如果不合资,那就要花钱,很多很多的钱。
李东头有些疼,长吸一口气道:“算了,今天明明说高兴的事,现在说的我反而有些不太高兴了。
先不聊这些,至于到底是并购家乐福全部业务,还是华东区业务,又或者干脆不出手,这些等杜兰来了再说吧。
过几天的话,我可能要去沪上一趟。
杜兰来这边,我想和他亲自谈谈。”
陈浪虽然也在沪上,可陈浪毕竟不是远方的总裁,也不是超市的最高负责人。
杜兰是家乐福全球总裁,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前列的巨头企业的总裁。
这时候,要谈并购,必须得李东自己去才行。
而且涉及到这么大规模的并购,是谈还是不谈,也需要临场应变,陈浪做不了这个主。
李东要去沪上,袁成道和孙涛都没意见。
不过孙涛还是问了一句道:“李总,那接下来商城和pp的融资还继续吗?”
“先放放,万家网和商城刚合并,运营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再说。
另外pp的移动端也刚上线,这时候融资,效益得不到最大化。
等成果出来了,市场环境更好一点,我们再融资。”
李东这么说,袁成道和孙涛都没反驳。
这也是事实,目前的市场环境的确算不上太好。
金融危机的影响力在国外继续扩散,在国内也渐渐严重起来。
这时候,大家心里都有些虚。
要不然,之前几家机构的报价也不会那么保守,换成去年,远方有这个规模和实力,说不定他们会报价更高一些。
说完了事,李东松了松筋骨起身道:“今天就说到这,你们忙你们的,我先回去了。”
孙涛两人看了看天色,才下午三点不到。
不过老板要走,他们也不拦着。
比起别的甩手掌柜,李东真的可以说兢兢业业了。
创业四年时间,除了第一年李东在学校没太多时间回公司,后面三年,李东几乎都在为公司的事忙碌。
现在提前下班而已,这时候再用事情拖着,那说明他们没眼色。
……
直到李东离去,袁成道才吐了口气道:“孙总,你说李总会选择哪种方案?”
孙涛摇了摇头没说话,有些事大家心里有数,说与不说其实都一样。
第938章 太客气了不习惯(万更求订阅)
平川机场。
沈茜开车接到了沈雪华。
沈雪华来平川的次数不多,或者说很少很少。
杜安民在平川的几年,她大多时间都留在了京城。
以前,平川在沈雪华眼中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城市,哪怕它是江北的省会也一样。
可如今,浅水里却是冒出了条蛟龙出来。
远方集团,以所有人想象不到的速度崛起,在这个中部三线之下的城市崛起。
4年时间,远方集团成为华夏首屈一指的民营企业。
除了联想、苏宁、国美这少数几家民营企业还比远方强之外,远方已经进入了全国民营企业前十之列。
就算不单列民营企业,远方集团今年也能冲击一下华夏企业50强的名单。
每次想到这,沈雪华都感觉有些不可置信,甚至有些恐怖。
华夏多少企业?
包括国企在内,巨头太多太多,远方竟然能在几年时间内冲入前50,简直不敢想象。
李东当初可是身无分文,他的家庭背景大家都知道,父母都是普通的商贩,给予不了他太大的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李东以实业崛起,真的很不可思议。
如今再看平川,沈雪华忽然觉得和过去有些不一样了。
虽然平川还是同样的平川,然而出了个李东,出了个远方集团,就是感觉不一样。
就在沈雪华看着窗外的时候,沈茜一边开车一边问道:“妈,爸最近身体还好吧?”
沈雪华回神,看着女儿笑了笑道:“如果李东不捣乱,你爸身体健朗的很。”
沈茜有些尴尬,嗔道:“妈,他又没做什么,再说了,他这次也算帮了爸一次。要不是他……”
“行了。”沈雪华有些无奈地打断道:“我又没说什么,这就护上了。”
说着沈雪华打开车窗,任由大风吹散头发,深深吸了口气才继续道:“他人呢?”
“在公司忙事,不过我跟他说好了,晚上一起吃饭。
你知道的,最近公司特别忙。
家乐福那边在忙,远方科技也在融资,他好些天都没休息过了……”
沈茜解释了一阵,沈雪华都懒得再说话了。
我就是随口问问,用得着说那么多么。
没再问女儿李东的事,沈雪华转移话题道:“你自己呢?从远方科技到远方基金,还适应吗?
要是不适应,来妈这边一起做投资吧,总比当那个劳什子基金会理事长好。
听说你们还有援助传染病患者的项目,你都不知道,妈一听这消息就浑身起鸡皮疙瘩,想想都为你害怕。
茜茜,听妈的话,别在基金会待着了。
我不是非要让你离开平川,你在这边待着也行,但是基金会最好还是别去了,太危险了。”
沈茜哭笑不得,解释道:“妈,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而且我虽然是理事长,可实际上也就看看文件,批复一下资料。
就跟爸一样,你说爸会亲自去种田吗?
我当然也不会去看那些病患,就算去看,那也是做好了安全措施的,传染病患者就算我们想看,医院也不会同意的。”
“可我觉得还是离这个远一点才好……”
“妈,真没事的。”
“……”
母女俩聊了一阵,省委大院到了。
沈茜在这边买的新院子,沈雪华还是第一次来。
她知道李东住在哪,一看到两家紧挨着,沈雪华不由白了沈茜一眼。
自己这闺女真的陷的太深了,以前沈雪华还期待着闺女回心转意。
现在她根本不抱希望,而且随着李东地位不断攀升,沈雪华也不想说什么了。
不过沈雪华心里始终还有些疙瘩,虽然现在不排斥李东,可也说不上欢迎和谄媚。
她用不着去谄媚李东,不缺钱,不缺权,也求不到李东什么。
进了院子。
沈茜拉着行李进了屋,沈雪华则是在院外看了起来。
沈茜这边的环境格局和李东那边很像,甚至装修风格都差不多。
这也不意外,当初李东的房子就是沈茜找人装修的,风格自然没太大差别。
沈雪华没去过李东那边,她只是知道李东住那,当时杜安民还没走的时候,沈雪华路过这边几次。
看了一会,沈茜出来了。
见母亲盯着院墙那边,沈茜连忙道:“妈,还是进屋吧,喝口水……”
“不用了。”沈雪华摇了摇头,说着问沈茜道:“我还以为你会在院墙上开道门,怎么没开?”
沈茜一脸窘迫,苦笑道:“妈,今天我没惹你吧,老是取笑我干嘛。”
沈雪华一脸认真道:“妈取笑你做什么,我说真的。
他不是说对你多真心吗?
既然那么真心,是不是说明都是一家人了?
一家人,房子连在一起,开道门怎么了。
你没提,那是因为咱们是女人,女人要含蓄一点。
他没主动做,说明他根本没把你当一家人,茜茜,尽管妈现在说这些你都听不进去,也不想听,可妈还是要说。
李东不是你最佳的归宿,他眼中有的只是自己。
在我看来,现在你们看似感情深厚,也许用不了几年,他事业上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到时候你人老珠黄,他年轻鼎盛,到时候他还能如今日这般对你?
男人啊,光谈感情是靠不住的。
妈是过来人,你这丫头还是太傻了。
其实当初他给你股份,你就该收下来。
不是钱的问题……”
沈雪华感慨了一阵,有些意兴阑珊地摇摇头道:“算了,妈不说了,说了也没意思。”
沈茜这次也没反驳,只是道:“我相信他。”
“恋爱中的女人都喜欢说信任,你啊!”
沈雪华显然对“信任”一说不屑一顾,不过这次她来不是和女儿吵架的,也懒得再说了。
两人正聊着,院外传来一阵发动机的声音。
沈茜看了沈雪华一眼,沈雪华知道应该是李东回来了,挥挥手道:“你想去就去吧,我进屋休息一会,到晚上再叫我。”
“妈,我陪你吧。”
“行了,你陪我,人在这心飞了,陪我也没用。”
沈茜再次苦笑,这次老妈过来倒是不找李东麻烦了,关键是老是挤兑自己,怨念很大啊。
等沈雪华进了屋,沈茜想了想还是推门朝隔壁走去。
……
李家小院。
李东刚进院子,沈茜就走了过来。
李东脱下外套扔在一旁,顺手拿起茶壶喝了一口水才喘气道:“阿姨到了?”
“嗯,刚到。”
沈茜应了一声,接着就夺下他手中的茶壶嗔道:“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的茶呢,端起来就喝,也不怕喝坏肚子。”
李东笑呵呵道:“没事,应该是下午的,还是热的。
对了,我洗漱一下,去看看阿姨……”
“现在还是算了,我妈刚进屋休息,等晚上吃饭吧。”
李东一听就压低声音道:“你妈是不是憋着大招,等着晚上吃饭的时候秒杀我呢?”
沈茜翻了个白眼,掐了他一下没理他。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在石凳上坐了下来。
进入5月,平川的天气热了起来。
李东解开衬衫纽扣,吐着气道:“不开玩笑了,说真的,阿姨这次来平川干嘛来了?好端端地就来了,我这心里还真没底……”
沈茜有些不乐意道:“什么叫好端端地就来了,我在这,我妈来看看我不行吗?”
“我不是这意思,算了,我说错话了,我认错,别生气,晚上还指望你救场呢。”
沈茜噗嗤一笑,刚刚的气也消了。
聊了一会天,自己母亲还在家,沈茜也没真的放着不管。
叮嘱李东晚上着装正式一点,沈茜没再多说,回了自己的院子。
……
晚上7点。
格莱西餐厅。
这是一家法式餐厅,李东也是第一次过来。
今天他提前到的,刚坐下一会,就看到了沈茜和沈雪华一起往这边走来。
李东急忙起身迎了过去,满脸笑容道:“沈阿姨,您到了。我刚准备下去接您呢……”
沈雪华漫不经心地回道:“别客气,你这么客气我还不习惯。再说刚刚我们就跟在你车后面一起来的,接不接一样。”
李东无奈,看了一眼沈茜。
沈茜连忙拉着沈雪华的手笑道:“妈,你不是饿了么,李东听说你喜欢吃法餐,特意定了这家西餐厅。
咱们待会吃饭的时候,平川的夜景能尽收眼底,这里环境好,味道也好……”
沈茜为李东表了一阵功,沈雪华白了她一眼没说话。
还李东定的,这家伙能这么细心就好了。
不用猜也知道是沈茜自己定的,沈雪华又不是不了解自己女儿。
懒得拆穿他们,沈雪华这次来也的确不是找茬的。
到落地窗边的餐桌上坐下,沈雪华往外看了看,这里的视线的确很好,26楼也足够高,附近没有太多的遮挡物。
不过平川的夜景也就一般,来往于繁华大都市的沈雪华并不是太看上眼。
点好菜,等待菜肴的工夫,沈雪华又打量了一下李东。
过年才见的面,这也没多长时间,李东和之前又有了些变化。
更自信了,或者说气场更足了。
人的气质,都是随着地位变化而变化的。
李东不是富贵家庭出身,前几年,哪怕李东有了钱,实际上也掩不住身上的草莽气息。
这几年,随着李东事业做大,眼界也渐渐广了。
旗下员工都超过十万人,平时发号施令习惯了,时间一久,自然会有种不同的气质。
盯着李东看了一会,见他面带局促,沈雪华失笑,这家伙装都装不像。
要说李东对她多敬畏,那是鬼话。
这家伙骨子里还是那个桀骜不驯的李东,前几次和她谈事的时候,可没什么忌讳局促。
不过不管是不是装的,起码面子给到了,沈雪华也不深究。
她盯着李东不说话,沈茜可不敢让气氛继续尴尬下去,连忙插话道:“李东,听说杜兰明天就要到华夏了,你和家乐福那边谈好了吗?”
“还没呢,过几天我准备去沪上一趟。”
“哦,那正好,我小姨和小姨夫都在沪上那边,到时候你顺便去看看他们……”
一旁的沈雪华这次没忍住,白了沈茜一眼,对李东笑道:“茜茜小姨那边就不用去看了,你们现在都忙,不用耽误正事。”
说着沈雪华问道:“李东,这次家乐福那边恐怕是准备撤出华夏了,你这边怎么想的?”
李东笑道:“暂时还没考虑好,等见了杜兰再说。
不过华东区的家乐福门店,我是肯定要拿下的。
毕竟这次远方出了大力,要是被人摘了桃子,远方前期的准备工作也白费了。”
“这倒也是,不过我觉得还是稳稳才好。
你们远方发展的太快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其实这次就不该出这个头。
华润、百联这些企业难道不知道那时候能借助抵制风波打压家乐福?
可你看他们做了吗?
企业做到远方这个规模,有时候考虑的也不仅仅是利益,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
李东受宠若惊道:“谢谢沈阿姨的指点。”
沈雪华看他这幅表情就知道这家伙没当回事,她也懒得继续说了。
毕竟如今的李东,在商界纵横披靡,她沈雪华在李东面前谈经验,好像也的确没资格。
不过沈雪华还是觉得这家伙太过胆大,也许年轻人都是这么敢冒险。
胡思乱想了片刻,菜肴上桌。
几人喝的都是红酒,沈雪华喝了一口就微微蹙眉,一直用余光盯着她的李东连忙道:“沈阿姨,不满意我们换一瓶。”
沈雪华摇头道:“不是不满意,总之,你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一些基本常识还是要懂要学的。
别的不说,品酒,着装,礼仪,这些你都应该去了解,去学习。
不要一副我是草莽出身,英雄不问出处的态度来打发自己。
礼仪,素质,涵养,这些都和出身无关。
有条件,有时间学习,那就应该去学习。
故意露出一副我很不屑的态度,这不是成功人士应该去做的,我想你应该明白这些。”
李东连忙点头,心里却是泛起了嘀咕。
沈雪华今天这副说教态度,和以往反差太大了,怎么感觉这么别扭呢。
要是沈雪华对他横眉冷眼的,李东还能接受一点。
现在嘛,李东觉得自己身上正在起鸡皮疙瘩,心里忍不住骂自己真贱,非要别人对他不客气才舒服。
第939章 读过大学吗?
沈雪华今晚态度的确好了不少。
不过要说她是看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那只能说李东想多了。
开头点了几句,沈雪华就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冷清。
她冷清了下来,李东倒是舒服了许多。
饭局就这么不温不火地继续着,李东一直觉得今晚沈雪华应该有话对自己说。
不过等了很久,沈雪华却是什么都没说。
到最后,李东也不管了,该吃吃,该喝喝,他也的确饿了。
饭局接近尾声,没怎么说话的沈雪华忽然道:“李东,你读过《大学》吗?”
李东一脸尴尬,无奈道:“阿姨,大学我虽然没上完,可是我觉得吧……”
这时候轮到沈雪华满脸黑线了,我说的是这个大学吗?
好吧,她的确是没表述明白。
沈雪华有些无奈,顿了顿重述道:“我是说《礼记大学》篇,也就是四书之一的《大学》。”
李东顿时了然,连忙道:“阿姨,这个我读过。
当初杜叔送了我一本《国富论》,从那之后,我就一直在看书。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我辈年轻人必须要做的……”
沈雪华皱眉看着他,你到底是跟我装蒜,还是真的没听懂我的意思?
连一旁的沈茜也忍不住瞪了李东一眼,能不能别再犯二了。
被对面的娘俩瞪着,李东这时候总算清醒了。
回想了一下《大学》的内容,李东忽然明白了,也觉得自己刚刚的回答是真二。
《大学》讲的是什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在于个人,治国轮不到李东,或者说可以将远方集团看成李东的国度。
那他现在还缺什么?
缺的自然是齐家!
沈雪华不想说的太透,一方面沈茜毕竟是女人,女方家长主动提这个,而且杜家也不是小门小户,沈雪华自然不会这么做。
她的目的是自己提起这一遭,李东自己接话才对。
没想到,李东半晌都没反应过来,一下子便将气氛弄的尴尬起来。
这时候李东也无奈,他刚刚真不是装蒜,当然,也许此刻对面的两人都觉得他是在装蒜。
既然明白了,李东也不敢真的继续装蒜下去。
微微沉默了一下,李东开口道:“阿姨,婚姻大事,不能急于一时……”
他话说到这,沈雪华眼中已经闪过一抹怒色。
而沈茜,则是有些黯然。
他还是没下定决心吗?
三年了,从05年自己进入远方,到现在整整过去了三年时间。
当初她28岁,现在31岁。
这三年,对女人来说,称之为最美好的时光和岁月一点也不为过。
而三年后,他依旧在逃避,在含糊其辞……
沈茜心中微微叹息一声,低下头心不在焉地喝了一口汤。
见沈雪华恨不得瞪死自己,沈茜也魂不守舍,李东连忙道:“不过阿姨放心,我不会辜负茜茜的。
只不过现在公司太忙,接下来远方的事情太多,我恐怕真的没工夫停下来筹办这些事。
这样,最多今年,我肯定给叔叔阿姨一个满意的答复。”
沈雪华有些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这家伙到底是在拖延时间还是真的准备等忙完了再谈结婚的事?
可这话沈雪华不好细问,毕竟再问下去,显得她迫不及待地送闺女似的。
李东说完,沈雪华轻轻点头,什么话都没说。
而沈茜则是抬头看了他一眼,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李东满脸堆笑,朝沈茜挤了个大笑脸出来。
沈茜白了他一眼,这时候母亲就在身边,她也懒得多说。
饭局,就在这句话之后彻底结束了。
李东主动送沈雪华回了省委大院,沈雪华一进大院就借口累了要休息,自己进了屋,将空间留给了李东两人。
等母亲进了屋,院外的沈茜想说什么,最终却是叹了一声没说话。
李东见状握了握她的手,吐气道:“放心,我李东不是那种吃干抹净提起裤子就要跑的人……”
沈茜原本还以为他会说什么情话,结果没想到他口中忽然冒出这么一句。
被噎了一下,接着沈茜就狠狠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就没一句正经的!”
李东讪笑道:“我说的是心里话,你知道的。”
“我不知道!”
沈茜哼了一声,过了一会才道:“算了,原本想问你几句,现在又不想问了。
就这样吧,我也累了,先回去休息了。”
“那你早点休息,阿姨在这,我就不留你过夜了……”
“滚!”
沈茜都气笑了,使劲掐了他一下恼道:“别以为你插科打诨我就不知道你的心思,你继续装吧,我看你能装多久!”
丢下这话,沈茜径直进了自己的小院。
李东揉着腰,叹气道:“我说真话怎么没人信呢,再说我也没装啊,女人啊!”
感慨了一阵,李东晃着脑袋回了自家小院。
……
5月2号,家乐福全球总裁杜兰抵达沪上。
罗国威亲自带人去接机,机场有媒体遇到了对方,准备进行采访,杜兰和罗国威都婉拒了。
当天,杜兰哪都没去,进了家乐福华夏总部之后就一直没出现。
直到3号,家乐福对外发布公告,经过家乐福总部批复商议,家乐福决定全面退出华夏。
这份公告,不关心的人不会留意到,而关心的人却是瞬间收到了消息。
当然,退出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行的。
按照家乐福的计划,全面退出华夏,快的话08年年底就能完成,慢的话起码得09年以后了。
消息一出,整个零售行业都震动了起来。
甚至包括商务部那边,都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世界排名第二的零售企业,五百强排名前列的跨国大集团,忽然决定全面退出华夏,想不注意都不行。
而且就算退出,也必须做好善后工作才行。
家乐福的门店是关闭,还是移交,员工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需要有完备的方案。
总不能一句退出,就让家乐福走了。
要知道,家乐福上万名员工,现在起码还有七八千人在职。
家乐福走了,这些人怎么办?
另外,谁接下家乐福这个摊子,也需要斟酌考虑。
商务部这边没动,不过沪上的商务委员会却是派人去了家乐福沟通,甚至沪上一位副市长亲自和杜兰接洽。
作为家乐福华夏总部所在,家乐福年销售额高达300亿,对沪上而言可不是一家小企业。
这种大型世界知名集团撤离,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沪上的投资环境。
沪上政府和家乐福怎么谈的,众人不清楚。
不过家乐福都已经发出了公告,显然退出是不可避免的。
接下来,大家需要做的便是善后,将家乐福的退出影响降到最低,这是各方的主要目标。
……
3号下午,远在平川的李东收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