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财源滚滚-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宏走了,方浩走了,杨经理也走了。

    到现在,能跟我一起走下去的人不多了。”

    这话说完,车中沉默了下来。

    两人都有些感伤,当年的同事战友如今大部分都离开了,整个远方数万员工,还留下的老人没几个。

    就算有,大多数也都在中下层工作。

    能走到集团高管这一层的人不多,地位比齐云娜高的,除了一个孙涛,也就刘红梅勉勉强强。

    不过刘红梅是在平川时期加入远方的,还算不上最元老的那一批。

    老人们跟不上李东的脚步,淘汰是必然的。

    毕竟当年不过是几家门店,管理人员也不过是出自小县城,没有高深的学历,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三年时间,能跟上的人真不多。

    回忆归回忆,李东却是没有沉浸在这种氛围中,很快就笑道:“不过我还是很高兴,起码你就做的很好。

    这一年来,你独自在京城打拼,面对各种问题,各种困难,最终你还是撑下来了。

    京津的局势有些复杂,这些我心里有数。

    你能在这种情况下,让过半的门店顺利营业,这就是成功。”

    齐云娜连忙道:“这可不是我的功劳,都是李总您指挥的好。”

    “跟我就不用客套了,拍我马屁没用,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

    说完李东又道:“这个月情况如何?”

    齐云娜马上恢复了正色,“从11月份开始,到现在,总共开业门店达到了64家。

    剩下的36家当中,有20家是自建门店,这个速度要慢一些,大概要到明年3月份左右才能营业。

    另外的16家都是后期选址规划的,有些是装修没有完成,有些则是租住的商场还没开业。

    像五道口购物中心那边,现在就没开业,得等到下个月底才能营业。”

    “可以了,速度不算慢。这些开业的门店,生意如何?”

    “上个月开业的22家门店,总营业额达到了1。2亿。

    而且都是陆陆续续开业的,不是完整月份。

    这个月也差不多,按照我们的估算,100家门店全部营业的话,按照完整月来算,每个月营业额大概在6亿。

    这是平均值,因为现在算是销售旺季,所以要高一些,全年下来的话,总销售额应该不会低于70亿。”

    “利润呢?”

    “毛利润在20%左右,不过京津各种开支都比较大,税后净利润恐怕最多只能达到8%。”

    8%的净利润,其实不算低。

    后世一些零售企业,净利润很低,一般都在5%左右。

    不过在08年之前,零售企业的净利润还是比较高的,10%是普遍水准。

    经历过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之后,各大零售企业的利润才下降了不少。

    然后又被电商冲击了一阵,利润才大幅度下降,要不然这几年也不会有这么多零售企业大肆火拼并购。

    钱从哪里来,当然是赚来的。

    现在远方刚进入京津,8%的净利润不算高,但是也不低了。

    按照齐云娜的预计,明年全年下来,远方在京津的收入能达到5亿以上。

    而远方集团在京津这边总投资在30亿左右,成本和收益对比,还算可以。

    李东微微点头,京津这边明年年销售额能突破70亿,江北和苏南两地更多,起码能达到200亿。

    再加上鲁省、赣省、江浙、鄂省几地,这几地门店少一些,不过四省加在一起,突破150亿难度也不大。

    还有正在建设的山城,预备进入的沪上,已经开始筹建门店的豫省……

    这些地方加在一起,等到明年,哪怕远方不再扩张,年销售额也能达到500亿以上了,或者更高一些也不一定。

    听起来500亿营业额是不低,实际上也不算低。

    07年的华夏企业500强名单公布的时候,第100名也才380亿左右。

    而且远方不止拥有零售企业,还包括地产、物流、商城,全部加在一起,明年恐怕能达到800亿。

    可800亿人民币,也才100亿美元营收。

    07年公布的世界500强名单,沃尔玛排名第一,年营收高达3511亿美元,这是今年,明年只会更高。

    超过远方40倍以上,单独只比零售方面,远方连对方的零头都不到。

    差距太大太大,大的让人看不到希望。

    将近3万亿人民币的营收,何等恐怖,李东的雄心壮志在这个差距面前,显得格外可笑,简直是弱不禁风。

    心里微微有些沉重,不过很快李东就振作了起来。

    才三年而已,三年时间,远方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从零到500亿以上,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也许明年远方的营收就能超过千亿也不一定。

    差距正在渐渐缩小,哪怕小的根本看不见。

    不过李东早就说过,定个目标而已,完不成又不会死,目标定高一点,谁知道以后是不是能完成目标。

第840章 零售业乱象

    超越沃尔玛的事,李东没和几个人提过。

    在当前,喊这个口号只会惹人笑话。

    你连国内第一都做不到,还想做世界第一,吹牛也不是这么吹的。

    07年,华夏500强,排名第一的中石油营收高达万亿人民币。

    零售集团当中,百联集团营收达到了1500亿。

    华润达到了1000亿。

    当然,这不仅仅是零售方面,而是整个集团的业绩。

    其他如国美,也接近1000亿营收,苏宁600多亿,物美200多亿……

    李东刚刚说的800亿不过是预计明年营收而已,实际上今年7月份公布榜单的时候,远方还没达到这个地步。

    当时外埠门店都没开业,苏南也没全部拿下,统计营收的时候,远方堪堪和物美打个平手罢了。

    而如今,物美已经远远被甩开。

    08年李东的目标就是百联、华润、国美、苏宁这四家。

    这四家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零售集团,如果08年远方能超越这四家,那他就是国内零售集团第一。

    借用老王的一句话,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百联这四家就是李东当前的小目标。

    沃尔玛是最终boss,李东得积累一阵才敢去挑衅**oss,要不然会死的很难看。

    定完了小目标,李东顿时感觉念头通达,神清气爽。

    刚爽了一阵,李东又不爽了。

    只听齐云娜继续道:“现在物美几家超市正在挤压我们的市场,要不是前段时间我们击溃了苏果,让他们心生忌惮,恐怕他们早就对我们出手了。

    另外京津地区连锁超市行业最近也是风云变幻。

    大润发、华润万家、百联、乐购、沃尔玛纷纷进入京津市场。

    之前占据绝对优势的物美,现在也有些自顾不暇,这大概也是他们没有出手的原因之一。”

    “这算是群雄涿鹿吗?”

    李东吐槽了一句,大城市就是大城市,一个个的不要命地往里面挤。

    现在看来不单单是他,其他人也不愿意放弃这些一线城市的市场,这是必然的结果。

    虽然早就知道京沪市场混战不断,可一听到这么多知名品牌杀了进来,李东还是有些郁闷。

    郁闷了一阵,李东吸气道:“不管他们,低调发展,咱们的目的是站稳脚跟。等站稳了,我再杀他们个尸横遍野。”

    齐云娜忍不住失笑,这话恐怕也就李东敢说了。

    当前在京津争夺市场的企业,除了物美比远方稍差一筹之外,其他企业几乎都比远方强。

    连大润发这边也是如此,人家背后还有个润泰撑着呢。

    而且07年对方的销售额也不比远方低,之所以没出现在华夏500强名单,那是因为人家是宝岛那边的企业。

    一路上说说聊聊,汽车很快便到了分公司。

    李东下了车,在大厦楼下站了一会,过了一阵才道:“再等等,等两年我要在京城筹建自己的商业大厦!”

    这话没人觉得是开玩笑,05年的时候,李东站在环球大厦楼下说,他要筹建远方公司总部大楼。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个目标还很遥远,可到了06年,远方大厦便竣工了。

    甚至之后远方还拿下了绿地大厦和龙华广场,这点恐怕谁也没预料到。

    现在李东说要筹建京城的远方大厦,齐云娜是百分百相信李东,她知道李东肯定能做到。

    ……

    远方分公司。

    李东一到,“董事长好”“李总好”的问候声就接连不断。

    喊董事长的一般都是新员工,老员工更喜欢称呼李东为“李总”。

    这样一来,显得要更亲近一些,也能体现他们的优越感。

    你们看,我们叫“李总”,说明我们都是老人了,你们这些新人还是嫩了点。

    称呼上的差异李东没太在意,见员工们士气饱满,李东心情大好。

    在办公区域转了一圈,李东又到了会议室。

    分公司的领导也纷纷进了会议室,分别向李东汇报起07年的成果。

    这些东西路上齐云娜大多都说过了,李东没再发表意见。

    直到齐云娜汇总的时候,提到国美和苏宁之争,李东这才起了兴趣,问道:“大中之争两家还没定下来?”

    从年初开始,两家就在争夺大中电器的控制权。

    这都快一年过去了,李东没想到两家还没分个胜负。

    齐云娜摇头道:“还没定下来,不过我看苏宁这边有些悬,李总,咱们是不是该出手?”

    李东摸着下巴考虑了起来,按理说两家家电连锁巨头之间的争夺,李东没必要插手。

    可别忘了,李东和苏宁之间还有对赌协议。

    要是被国美拿下了大中,那对赌协议能不能完成就不好说了,国美拿下大中之后,对京津地区的市场控制力只会更强。

    要是真的赌输了,李东现在这100家门店可就归苏宁了。

    反过来,要是苏宁拿下了大中,加上08年老黄栽了个大跟头,那时候的苏宁取代国美的地位也不是没希望。

    当初李东刚开始和苏宁定的是三年,后来张进东主动延迟到了五年。

    也就是说,12年,苏宁完不成目标李东就输了。

    现在时间都过去快一年了,苏宁这次虽然也有大量门店开业,可还是比国美差了不少,而大中电器的归属,也会影响后续变化。

    敲了敲桌子,李东点头道:“帮还是要帮的,不过怎么帮是个问题。现在双方争夺控股权,主要因素在两点。

    第一,大中那边的意向。

    第二,苏宁愿不愿意继续溢价。

    大中的意向倒是不难猜,其实就是价高者得,要不然也不会分别和苏宁还有国美接触。

    关于苏宁方面,你知道他们的意向价多少吗?

    国美那边呢?”

    齐云娜点头道:“大致上知道一点,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双方放出来的烟雾弹。

    苏宁目前给出的意向价在33亿到35亿之间,国美那边要更高一些,大概在38亿左右。

    而目前在京城市场,三家总共拥有门店差不多有200家左右。

    苏宁在京城共拥有55家门店,大中61家,国美80家。

    35亿的价格,实际上已经溢价不少,这次苏宁筹建100家门店,总共开支也不过30亿。

    当然,今年京城物价上涨了不少,不过总的来说30多亿还是高了一些。

    这也是苏宁犹豫的原因,价格这么高,他们有些承受不了。”

    “那这么说,一旦被国美并购了大中,门店数差不多就达到苏宁的三倍了?”

    “嗯。”齐云娜点头道:“反过来,如果苏宁并购了大中,那就在数量上反超了国美,当初我们定下的对赌协议差不多便可以完成了。”

    李东撇撇嘴道:“老张也太小家子气了,几个亿而已。这家伙身家几百亿,多花几亿怎么了。

    拿下了大中,反超国美,多划算的事。

    这样用不了五年,最多两三年时间,苏宁的市场占有率就能完成目标了,也省去了我一桩心事。

    现在为了几个亿撤退,也太让人失望了。”

    会议室众人都没敢吭声,心里却是吐槽,我的大老板,这是几亿,不是几百万!

    苏宁想超过国美,最起码要多支出三四亿,加上本来就溢价收购了,这样一来,他们支出恐怕要比预算多上七八亿左右。

    苏宁是上市企业,考虑的东西更多一些。

    这么干了,赢了还好,要是亏了,怎么跟股东和股民交代。

    不过李东这么说,众人也不敢反驳。

    因为李东就是这么干的,他并购时代,并购常客隆,并购永安,那都是溢价并购,甚至溢价幅度大到没人敢跟他竞争。

    对李东而言,只要能达到目的,多花几亿值得。

    可不是所有人都对未来有清晰的定位,苏宁也不会为了完成李东的对赌协议就选择继续溢价下去。

    简单讨论了几句,李东最后道:“这事你们别管了,回头我和苏宁那边沟通一下。实在不行,远方这边可以给出一些让步,让大中或者苏宁进入远方超市,这样一来,张进东应该就敢继续拼下去了。”

    连锁超市和连锁家电,其**通之处还是有不少的。

    远方要是真愿意让苏宁正式进驻超市,苏宁那边肯定愿意,甚至加价并购大中也不是不行。

    当然,这对远方来说肯定是有些损失的。

    毕竟远方一些大卖场也在经营家电生意,这下子让苏宁进入,远方超市的家电市场就被苏宁控制了。

    不过李东想得开,远方本就不是专营家电生意的。

    其实谁进场都差不多,要不然京城这么多连锁家电门店,其实远方也竞争不过对方。

    适当让步一些,加深和苏宁之间的合作,还能带动远方的生意也不一定。

    接下来众人又谈了一阵,总结下来,现在的京城零售市场很乱。

    不仅仅是超市这边,家电这边也是如此,甚至其他零售行业也都乱的很,而远方接下来的目标便是稳定发展,等待时机。

    谈完了这些事,李东一路奔波也有些累了。

    让陈珂留下来查看一些业务问题,李东则是让谭勇开着分公司的车送自己到华清嘉园那边。

第841章 好尴尬(万更求订阅)

    华清嘉园。

    今天是星期天,李东也不知道秦雨涵在不在这边。

    不过李东还是没提前打电话,女人嘛,总是喜欢来点意外惊喜。

    要是提前打了电话,那就太无趣了。

    让谭勇留在楼下,李东独自上了楼。

    站在门口的时候,李东有些犹豫,是敲门呢,还是直接开门?

    这边毕竟不是秦雨涵一个人在住,杨芸可是也在。

    要是丈母娘也在家,自己看到些不该看的,那可就尴尬了。

    考虑了一阵,李东决定还是敲门为好,省的惹出什么麻烦。

    按了一下门铃,没一会工夫,李东便听到了隐隐约约的脚步声,看来家里有人在。

    然而等门打开的时候,双方都愣住了。

    开门的人愣了一下,门外的李东也愣了一下。

    好一会,李东才干巴巴道:“秦……秦叔,你怎么在这?”

    按理说,秦海现在正在出差,准备在元旦之前完成千家配送点的建设工作。

    之前的几次会议,秦海都没回总部参加。

    而李东还知道一点,秦海出差的地方不是京城。

    对面的秦海也有些尴尬,从情理上来说,他来京城看看老婆女儿不是什么问题。

    关键对面的这家伙现在不是他女婿,是他老板。

    办公事的时候,旷工被老板抓了个正着,想不尴尬都不行。

    老脸微微泛红,秦海干咳一声道:“那个,刚好京城这边有些业务要处理,我顺道就过来看看雨涵,巧啊。”

    “咳咳,是挺巧的。”

    李东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不好让秦海难堪下去,很快便转移话题道:“秦叔,最近物流那边还好吧?”

    “挺好的,挺顺利,对了,你来这边是办公事?”

    “半公半私,来看看雨涵,有些日子没见到了。”

    “那进来吧,雨涵刚好去店里了,我和老杨正聊天呢。”

    秦海不说这句也就算了,一说这话,李东嘴角忽然抽动了一下。

    **的节奏啊!

    杨芸和秦海好像也挺久没见面了,现在秦雨涵不在家,这夫妻俩不会是刚办完事吧。

    心里不厚道地猜测了几句,李东面上却是不显,笑呵呵道:“那要不我不进屋了,去店里看看雨涵……”

    “谁啊?”

    他们俩正说着话,屋里的杨芸走了出来。

    等看到李东的时候,杨芸脸色忽然红了起来。

    李东也是干巴巴地傻笑,我去,还真被自己猜到了!

    杨芸大白天的穿着睡衣,要说不是刚起床,打死自己也不信。

    三个人大眼瞪小眼,好一会杨芸才率先反应过来,正了正脸色道:“李东来了,也不提前打个电话,让雨涵去接你。快进屋,外面冷,别冻坏了。”

    “我……”

    “进来吧,你可是主人,到了这就是回家,还磨蹭什么。”

    “那,那我进屋了。”

    李东磨磨蹭蹭地进了屋,而杨芸则是回了房间换衣服。

    客厅里,李东有些不自在,秦海也差不多。

    老秦这时候心里都快哭了,我他么几个月才来一次,这就被你撞到了,冤不冤。

    要是这小子以为自己天天来,那还要不要脸了?

    更关键的是,这还是李东的房子。

    在李东的房子里办事被遇到了,总有些做贼心虚的感觉。

    老秦暗暗咬了咬后牙槽,不行,回头自己也在京城买一套房子才行。

    让老婆搬出去,以后再来京城就不怕了。

    他现在工资不低,年终分红更是比工资还高,在京城这边买套房子还是可以的。

    两人各自想着心事,沉默了一会,李东觉得再沉默下去让老丈人有些挂不住脸,便出声道:“秦叔……”

    “李东……”

    李东连忙道:“秦叔您先说。”

    秦海这时候也差不多恢复过来了,老夫老妻的,几个月不见,亲热一下怎么了。

    再说这小子出了公司那就是晚辈,自己怕他干嘛。

    清了清嗓子,秦海这才继续道:“是这样的,上次我们物流这边不是打过一日达活动吗?

    我考虑了一阵,一日达在目前的物流体系当中,核心竞争力很强。

    我们远方物流毕竟慢了一步,如今虽然只承接商城的业务,可我认为物流迟早会独立出来。

    到时候不单单商城这边,我们肯定会承接外来业务。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得打造一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出来,一日达很合适。

    不过这上面也有难点,最大的难点就是仓储中心的建设。

    要想完成一日达,多地仓储模式是必不可免的,我准备在各大一线城市都建设一个大型仓储中心。

    这是基础,另外还有一点,我想采购目前国外最为先进的自动分拣设备进行快递分拣。

    之前各大物流公司都是采用人工分拣,就算有自动分拣设备,运用的也不多……”

    秦海说起正事很认真,李东也很认真地倾听。

    不得不说,秦海还是有点想法的。

    在一线城市建设仓储中心,以一日达为核心竞争力参与物流行业的竞争,再使用自动分拣系统,的确能大大增加远方物流的竞争力。

    而且自动分拣系统,也是日后物流巨头都会采用的手段。

    对这点,李东自然是支持的。

    不过等秦海说完,李东还是有些牙疼的感觉。

    按照秦海的想法,要在国内一二线城市都建设仓储中心。

    以一二线城市为基准点,辐射整个经济圈,国内差不多都能覆盖到了。

    关键问题是,国内一二线城市超过30个,也就是说,一下子就要建设30家仓储中心。

    之前远方一年才建成了6家,接下来起码还要建设超过20家以上的仓储中心。

    仓储中心对地皮要求不严格,只要交通足够便利,郊区或者无人区更好。

    不过再便宜,超过20家仓储中心这也不是小数目。

    另外秦海建议都使用自动分拣设备,目前的自动分拣设备,价格可不低。

    稍微盘算下来,20家仓储中心总成本就是个天文数字。

    前世13年,阿里成立菜鸟物流,当时宣称要建设十几座一二线城市的仓储中心,总投资高达200亿以上。

    秦海比阿里心更大,张口就是所有一二线城市,那就是菜鸟的一倍左右。

    虽然现在的成本没有几年后那么高,可也不算便宜。

    林林总总算下来,低于200亿是别想的。

    而仓储虽然是物流的主要成本之一,可也不是唯一的成本,建了仓储中心,要招人吧?

    招人之后,配送点也少了,还得继续扩建配送点。

    完成整套体系的建设,总投资不会低于400亿,这个一点也不夸张。

    李东有些头皮发麻地看着秦海,老头子心挺大啊,我都没想现在扩张。

    之前李东定下了商城扩张计划,按照规划,前后总投资可能会达到500亿以上。

    另外就是超市扩张,想完成全国布局,还得200亿以上才够,至于做大做强,那需要的更多。

    不算房地产了,就这三样,未来几年要投入千亿以上的资金,这谁能抗住。

    李东吐了口浊气,考虑片刻才道:“秦叔,你说的这些我很认同。不过投资实在是太高了,几百亿的投资,集团现在实在没这个能力。

    物流这边到现在还处于收支平衡状态,没有盈利。

    如果按照你的想法来,未来几年内,集团要对物流公司注资数百亿才够,这有些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

    秦海也不意外,点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不过我不是说一次性就要资金到位。另外完成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就可以承接外来业务。

    物流盈利还是比较高的,只要完成前几期的投资,后期我们便可以自给自足。

    按照我的预算,集团这边只要前期投入百亿资金,物流公司便能保持一定的盈利。

    后期的几百亿投资额,我们可以自己完成。”

    “秦叔,计划赶不上变化,拖过几年时间,到时候的投资就不会是几百亿,甚至上千亿都有可能。

    到了那时候,你确定物流公司还能自给自足?

    好吧,就算能完成这个目标,那百亿也不是小数目。

    你的意思是明年就开始,也就是明后两年时间,集团最少在物流上面投资百亿以上,这点我没说错吧?”

    秦海微微沉默,点头道:“的确如此。”

    “未来两年,我准备在商城上面进行大规模扩张,起码投入资金200亿以上。

    超市方面,大概也是这个数字。

    另外房地产上面,只会多不会少。

    要是再加上物流的话,那未来两年,集团最低要投资700亿人民币。

    而集团现在主要收入来源就是超市,年盈利大概在40亿到50亿之间。

    其他像商城这些,现在盈利还不高,能保持20亿就不错了。

    地产方面,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收回成本的,从拿地到开工,再到资金回笼,一般两年不算长。

    这么一算,未来两年集团资金缺口就达到了500亿以上……”

    秦海嘴角动了动,想说话,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两年内资金缺口500亿,这个太恐怖了。

    可实际上他更想说,既然你知道缺口这么大,那为什么还定下这么多的计划?

    几百亿的缺口都缺了,还差一个物流?

    不过最终秦海还是没说出声,李东疯狂扩张不是一次两次了。

    只不过这次李东优先选择了商城和超市,将物流排到了最后罢了。

    气氛再次沉默下来,就在他们沉默的时候,杨芸从楼上走了下来。

    见两人不说话,有些奇怪道:“怎么了?”

    李东笑道:“没事,就是秦叔说了一些发展规划,我现在正在考虑怎么处理。”

    杨芸笑道:“在家就别谈公事了,刚刚我给雨涵打了电话,丫头马上回来。”

    说着杨芸又叹道:“最近丫头也累的够呛,一边忙着复习考试,一边还得忙着新店开张,都跟你们学的,成天琢磨着生意生意,做生意有这么大魔力吗?”

    “新店开业?”

    李东面露茫然,秦雨涵开新店了吗?

    这个他还真不知道,平时他和秦雨涵打电话,也很少说生意上的事。

    “你不知道?”

    这下轮到杨芸惊讶了,过了一会才道:“丫头这次又开了五家分店,元旦之后应该差不多都能开业了。”

    “五家!”

    李东张大了嘴巴,这么大手笔?

    别看他动辄几十几百家的门店开着,可投资都是几十上百亿。

    秦雨涵的甜品屋才开业多久,加上又不是什么生活必备品,盈利也只能说一般。

    这两年下来,秦雨涵在京城的分店开到四家其实已经让李东意外了。

    没想到这次秦雨涵居然一次性开了五家,这么一来,在京城的东雨甜品屋就达到了九家之多。

    啧啧,这丫头野心不小啊。

    关键一点,她哪来的钱?

    从年初开始,秦雨涵就不从李东这拿钱了,当初胡小蕊退出的时候,秦雨涵也是拿平川步行街的店铺抵扣的。

    京城的四家门店就是秦雨涵的总资本,一下子再开五家,这需要的钱可不是小数目。

    想到这李东刚想问钱的事,不过想想还是算了。

    和杨芸问这个不合适,等待会见到了秦雨涵再问。

    另外还有一点李东心里有些不得劲,秦雨涵放弃了平川的那家门店,这下子在京城开了九家店,接下来毕业之后,她难道想留在京城继续发展?

    心不在焉地陪秦海和杨芸聊了一会,半小时后,秦雨涵一脸匆忙地赶了回来。

    见到李东在家里,秦雨涵脸上露出喜意,不过很快又有些脸红。

    以前杨芸在这边也就算了,母女之间有些话可以讨论,可以商量。

    现在老爸也在这,李东也来了,这下子让她怎么好意思开口说话。

    尽管秦海默认了她和李东的关系,可之前大家都没在一起。

    现在四个人凑到了一起,秦雨涵顿时有些坐蜡了。

    她不好意思,李东倒是脸皮厚,见她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