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财源滚滚-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大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这一刻也成了香饽饽,邀请电话不断,都希望能和他们谈谈。

    这些李东自然没工夫去管,此刻的他正在和秦海、沈茜几人商量事。

    眼看着公告一出,销售额马上上涨,李东又大开脑洞,想起了新鲜主意。

    关键是这主意太不靠谱了,李东刚提出来,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反对。

    办公室。

    秦海苦口婆心道:“李总,真不行。要是这样做,物流系统会崩溃的,一旦物流崩溃,我们损失就是天文数字。

    而且我们现在已经占据了优势,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沈茜也急忙道:“是啊,这么做的话,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可就不是几亿的问题了。”

    袁成道更是焦急万分道:“李总,这办法绝对不行。我们现在已经是无盈利经营,你这么一弄,就算卖个几千亿对我们也一点好处没有。”

    李东摸着下巴道:“难道真有这么难?”

    “真有!”

    三人异口同声,第一次这么团结一致。

    实在是李东这家伙脑洞太大,也太疯狂了。

    看到了一日达公告出来的效果,他还想博一把,彻底压下所有人。

    李东提议,上调赔付金额。

    10块钱,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太看重。

    李东的意思是,如果购物1000元以上,如果物流一日不能送达,会进行高额赔付。

    这个额度不是限制的,而是和货物总价值还有配送时间挂钩。

    举个例子,如果客户购买了5000块的货物,24小时后未能送到,每延时一天,就赔付总货款的5%,延时10天以上,直接货款全免。

    如果这个方案真要通过了,不用说也知道会大幅度刺激消费者购物**。

    关键是沈茜他们真不敢答应,这要是真施行了,先不说政府审批那一关过不去,就算远方走其他路子过去了,一旦出了问题就是天大的灾难。

    十天不到,货款全免。

    开国际玩笑呢,这年头十天运不到可不是不可能,就算远方提前说明排除自然灾害因素,延时几天还是正常的。

    一天就是5%,延时五天,岂不是一下就少了25%的总货款?

    这种方案一出来,一天卖出去10亿的东西都不奇怪,一个月卖出去个几百亿也正常。

    关键是数据有了,名气也响了。

    可几百亿的东西,哪怕100亿未能按时送到,赔付就有可能超过10亿。

    如今的远方物流还没达到这个地步,刚铺设渠道不久的远方物流,能维持现在的局面已经不容易了。

    李东要是真这么干,九成九物流系统会崩溃。

    到时候几百亿的货物送不出去,那就等着死吧。

    见大家都拒绝,李东有些舍不得道:“那算了,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大杀器,这招一出,肯定所向披靡。”

    几人都苦笑,是,这的确是大杀器。

    可关键你这招太坑了,如果远方物流已经建成七八年时间,他们还敢博一次。

    而现在,远方物流全国渠道刚铺开,谁敢答应李东这么干。

    远方总资产才多少,为了一次活动,赌上整个集团,没人敢陪李东一起疯。

    这种伤人伤己的大杀器,大家宁愿没有。

    见李东还在考虑,沈茜急忙道:“别想了,现在我们已经领先所有电商平台,已经做到了业内第一。靠一次活动就奠定一切根基,不可能的。

    接下来我们该按部就班地发展才对,你这方案我们先研究研究。

    要是三五年之后,我们还追不上淘宝,那就考虑一下你的方案。”

    秦海和袁成道连忙点头,至于三五年后的事,那到时候再说吧。

    虽然明知道几人敷衍自己,李东也没生气,笑了笑道:“那就听你们的吧,不过物流这边还是要撑住。就算没我这个方案,你们压力也不小。”

    秦海连忙道:“肯定完成任务!”

    刚开始他还觉得一日达够难的了,心里还想着要不要和李东商量一下,局限于华东地区最好。

    可等听完了李东的新方案,秦海觉得还是现在这样最好。

    赔付10块钱算什么,十单最多一单会延时,加上限额99,卖出去几千块钱东西才会赔付10块钱而已。

    卖出去100亿的货物,赔付金额也不会超过5000万,这个秦海能确定,赔付金额只限于这个数字。

    5000万,刚开始他觉得李东够疯狂了。

    现在再想想,小巫见大巫而已。

    按照李东的新方案,赔付几百亿都有可能,远方到时候彻底完蛋。

    见几人都看疯子似的看自己,李东郁闷地摆摆手道:“你们先出去吧,我就是提提建议,也没说一定要这么干,你们能想到我难道想不到,就是问问可不可行而已。”

    众人都哭笑不得,问问,光问问就吓死我们了。

    还实行,我们又没你这么疯狂。

    李东赶人,其他人也不久留。

    等他们都走了,李东才叹道:“高手寂寞啊。”

    刚出门不远的几人听到这话都忍不住嘴角抽搐,你还是继续寂寞吧。

    几人对视一眼,都打定了主意,这件事一定要立场一致,坚决杜绝,绝不能让李东这疯子真做下去。

    要不然眼前的大好形势,很可能付诸东流。

    ……

    这一天,各大电商平台都没再有什么大动作。

    就连淘宝那边,仿佛也认命了。

    远方打定了主意不怕亏本,他们就算愿意烧钱,也没这么快。

    股东大会要开,董事会要开,投资商也要好好和他们分析一下利弊,速度没这么快。

    远方这边李东就是一言堂,也摆明了不怕亏本,速度自然领先他们一大截。

    随着其他平台偃旗息鼓,远方物流优势明显,产品质量也明显领先,销售额自然水涨船高。

    等到了下午下班时间,6点整,远方所有人都知道,今天他们已经彻底奠定了领先优势。

    上午8点,远方商城销售额1。4亿。

    下午6点,经过10个小时的发酵,远方销售额再创新高,3亿整!

    按照这个速度,晚上还有一波高峰期,就算冲击不到5亿,4亿也是稳稳的。

    4个亿,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绝对是一个巅峰。

    淘宝那边远方虽然还没得到具体数据,不过都是搞这行的,大致数据还是能推算出来的,今天结束淘宝应该只到远方的一半。

    不是淘宝不够强,关键是淘宝先期没宣传,临时加入就有些被动了。

    这还只是一方面,第二点就是老马好像不太舍得烧钱。

    或者和股东们还没商量好,反正淘宝的一些优惠措施并不算太大,甚至还比不上其他几家小平台。

    这种情况下,就算淘宝用户多,商品也多,也没其他平台优势大。

    当然,纵然如此,对方销售额超过两亿,也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像京东还有当当几家,不出意外的话,全天销售额应该不超过3000万,大大小小的平台加起来,说不定还比不上淘宝一家。

    如果没有远方商城,淘宝这种临时应对能取的这样的成果,也算辉煌无比了。

    可惜,如今这年头,大家只认第一,不认第二。

    你业绩再好,理由再多,输给了远方就是输了,哪怕只有一天,哪怕远方亏本经营,你就是输了。

第773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万更求订阅)

    7月19号,各大媒体总算找到新闻热点了。

    7。18电商大战,影响力不算小。

    随着淘宝加入,几乎整个电商平台都参与了进来。

    如今的网购虽然不是主流,可每年几百亿的市场,在国内也算庞大了,今年更是发展速度惊人,年底很可能会超过千亿。

    一个涉及资金千亿以上的市场,关注点总是有的。

    再加上其中还有远方、苏宁这些实体产业大亨加入,it行业巨头阿里也参与进来,留心的人自然不少。

    有人关心,那就有报道的市场。

    报社和财经这些媒体暂时很难得到准确数据,可各大网络门户网站想得到大致数据却是不难。

    一大早,搜狐就率先发布了消息。

    昨日大促销第一日,远方逆袭,力压淘宝!

    根据搜狐的数据分析,18号全天,淘宝销售额应该在2。2亿左右。

    而远方这边,却是超越淘宝一大截,保守估计在4。5亿之间。

    另外就是京东、当当销售数据在3000万到4000万之间,苏宁紧随其后,大概在2000万左右。

    而其他大大小小的平台,过千万的虽然不多,可凑在一起一个亿还是有的。

    这么算下来,光是昨天一天,整个电商市场销售额就算不到10亿,也差不多了。

    这份报道分析一出来,不少人都有些震动。

    尤其是传统行业的大亨们更是面色凝重,一天10亿的销售额,看起来并不多,在活动之下达到这个数字,感觉还比不上几家零售大集团加起来一天的销售额。

    可别忘了,电商才发展几年?

    现在就已经撬动了10亿的市场,一年下来,岂不是有几千亿的市场份额。

    国内市场就这么大,电商进行分流,自然代表实体行业业绩被削弱。

    以前大家还没太在意,可这时候眼光毒辣的强人们就感受到了威胁了。

    报道出来不久,国美、华润、大润发这些零售巨头就召开了紧急会议。

    之前各家要不没做过电商平台,要不做了之后觉得不划算又放弃了。

    可等这次电商大战结果一出来,大家都觉得自己有些忽视了这块市场。

    当然,重视归重视,不过暂时还没到特别重视的程度,不过就算如此,各家零售集团也开始研究,是不是筹备自家的网上商城。

    ……

    电商市场引起其他人的觊觎,李东这些人其实都不太在意。

    盘子做大了,市场才会大。

    要是大家都进入这个市场,那才好,到时候肯定会吸引更多的目光。

    而不管是淘宝还是远方这些人,目前已经领先好几步,也不怕别人来分杯羹。

    ……

    远方大厦。

    一大早李东就到了公司。

    坐在椅子上看着新闻报道,李东一脸笑意。

    总算爽了一把,搜孤的估算数据和李东这边的数据相差不大。

    昨天远方商城总销售额4。6亿,也就是说淘宝那边的数据应该误差不多。

    算下来,远方是对方的两倍。

    一直当老二其实还是很不爽的,现在不超越就算了,一下子翻倍干败了对方,李东想不得意都不行。

    得意归得意,李东也没忘形。

    这次只能说远方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真要较真起来,远方商城还是和对方差距明显。

    这次活动过后,远方商城应该会有一个爆发。

    以前远方商城日均销售额不到2000万,李东大致估算一下,活动结束后,远方大概能维持在3000万以上的销售额。

    年销售额应该能破百亿,也许能达到淘宝的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看似不怎么样,可李东知道这种跨越有多难。

    06年的时候,远方日均销售额不超过800万,全年销售额也就堪堪在10亿左右。

    今年以十倍的速度增长,虽然基数不大,可实际上已经创造了奇迹。

    能取的这样的成就,自然是因为今年远方物流体系的建立,以及整个市场的爆发,当然,还有各种活动的辅助。

    心里美滋滋地想了一会,等办公室门被敲响,李东才急忙擦了擦嘴巴。

    口水自然是没有的,李东不过是下意识地举动罢了。

    说了一声“请进”,袁成道推门而入。

    对袁成道,李东现在是怎么看怎么有些不爽。

    不是因为他能力问题,主要还是李东觉得这家伙心里肯定在打沈茜的主意。

    集团高层谁不知道沈茜是他李东的人,这混蛋居然还敢撬墙角。

    当然,具体是不是这样,李东也不确定,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大,这么一想,李东自然看他不太爽。

    不爽归不爽,也正如沈茜说的那样,这时候肯定不能踢走袁成道。

    袁成道上任刚半年,也没犯什么大错,这时候踢开了他,那集团肯定要出乱子。

    在这关键的时候,远方四处扩张,一旦出乱子就是大麻烦。

    李东又不是真的愣头青,心眼小也不能用在这时候发作。

    见袁成道进门,李东脸上露出笑容,起身招呼道:“这边坐。”

    领着袁成道到旁边的休息区域坐下,李东问道:“商城那边士气怎么样?”

    袁成道笑容满面道:“士气高昂!商城成立一年多时间,第一次正面击败了淘宝,大家都很高兴。”

    “高兴是应该的,我也高兴。不过胜不骄败不馁,这次只是特例,回头还得安抚大家一下才行。”

    “嗯,我明白。”

    简单聊了几句商城的事,李东没再继续这个。

    转而说道:“豫省那边的事怎么样了?”

    说起豫省,袁成道点头道:“张总已经去了豫省考察,昨天刚和豫省政府会面,接下来我们会全面进入豫省。

    毕竟临近江北,很多事情都很方便,这边我倒是不太担心。

    关键是沪上……”

    说到这,袁成道想了想才道:“李总,这时候打开沪上市场是不是早了点?”

    这个话题两人已经讨论过好几次了,李东闻言蹙眉道:“不早,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不过我现在的想法是先铺开全国渠道再说。

    前期投资可能大一点,集团压力也重,不过只要先把大体框架定下来,后面我们就好办多了。

    沪上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在沪上打开市场,含义不同。”

    袁成道倒是不否认这点,点头道:“这个我明白,不过我现在就担心一点,人员问题。”

    钱的事,袁成道现在懒得过问了。

    远方暂时还不缺钱,真缺钱了,反正东宇地产那边还有地皮,还能贷款。

    以前袁成道也没想到东宇地产的地皮能卖这么多钱,现在心里稍微有了底气,他也不想在这上面多说。

    关键还是人才,袁成道面色凝重道:“目前集团高层,大多都是身兼数职。张明铎总裁负责华东,陈贺明总裁负责华中,齐总负责华北,王总负责整个西南……

    其实这个范围有些大了,比如说华东地区,重点地域不少。

    无论是苏南,还是沪上,又或者江浙,都集中在一起。

    张总能力是有的,可他一个人撑不起这个摊子。

    加上初入沪上,我们最好能将沪上单独分离,找一个把稳的人选坐镇才行。”

    这点倒是和李东不谋而合,张明铎能力有没有,肯定有,对方来远方之前就是一家大集团的副总。

    可一个豫省和其他地方,就足够拖住张明铎的脚步了。

    现在张明铎肯定是撑不住了,要不然作为袁成道的人,袁成道巴不得自己人能掌权才好,哪会想到分权。

    可要是不分权,华东出现乱子,张明铎倒霉不说,袁成道也要倒霉。

    李东轻轻敲击桌子,好一会才道:“那你的意思是?”

    “挖人!”

    李东原本以为他有什么好建议,等听到挖人两个字,李东顿时翻起了白眼。

    谁不知道挖人,关键挖人弊端很多,而且挖一般的人根本没用。

    坐镇一方的人选不是那么好找的,而且这种人一般也很难挖走。

    见李东不以为然,袁成道正色道:“我知道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才是正途,可目前我们还没这个能力。远方的人才梯队培养,没有三五年时间很难看到成效,所以我们目前唯一的途径就是挖人。

    但是,我这次想挖的人不一般。”

    “你看中谁了?”

    “两个人!”

    李东见他说的郑重其事,笑了笑道:“哪两个?”

    “李总应该知道他们,陈浪和马家梁!”

    “噗!”

    李东正喝着茶,闻言一下子就喷了,好一会李东才咳嗽道:“你没说错吧?”

    陈浪和马家梁是谁?

    一个是华润万家的总经理,一个是苏果的掌门人。

    这两个人,在业内的确大名鼎鼎。

    而且说起来这两人还是冤家对头,既是一个集团的人,又若隐若离。

    苏果和华润万家,虽然都是华润集团旗下的产业,可两家更像对手一点,有些时候竞争起来不比外人好多少。

    要是能挖来,李东自然愿意。

    这两人都是老将,马家梁是务实派,他的狼群战术李东也经常学习,用这一招,他用很短的时间便扫平了江北境内的其他对手。

    至于陈浪,算是学院派。

    他对具体经营也许不太专业,可对大方向的掌控力却是一流,包括对整个零售行业发展趋势也能看的很清楚。

    华润万家日后能做到零售第一,就是因为他这几年的大手笔。

    业内称他为并购之王,这可不是贬义词。

    他通过并购整合,很快便完成了华润万家的全国布局,之前华润的并购其实一直有些盲目,并且出现了大范围的亏损。

    直到陈浪上台,一举拿下了苏果,华润才打了个翻身仗。

    之前的华润万家,在国内零售业可不算太强,陈浪时代的到来才改变了这一局面。

    现在听到袁成道说要挖这两人,李东有些无语道:“袁总,人家一个是华润万家的ceo,一个是华润万家高级副总裁、苏果董事长,挖这两人也太不靠谱了吧?”

    袁成道眼睛微微放光道:“要是平时自然不太靠谱,可根据我的消息,现在马家梁和陈浪出现了不少分歧。

    华润想将苏果并入集团旗下,而不是单独的苏果,这点马家梁是不会同意的。

    不过因为我们的介入,苏果在苏南难以扩张,导致这种矛盾进一步加深。

    我说这两人,不是说两个人都挖来,而是挖走其中一个。

    两人继续闹下去,华润总部肯定会做出调整,无论是调离马家梁还是调离陈浪,都是一个大麻烦。

    这时候,如果我们在苏南再制造一些麻烦出来,他们的这种矛盾会更突显。

    然后我们趁虚而入,和双方谈谈,我觉得挖一个人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陈浪,他和您是校友,你们之前有过接触,而且他老家也是江北的,我觉得把他挖来可能性很大很大。”

    李东听到这些,沉吟片刻道:“如果,我是说如果,人挖来了,你说安排什么职务好?”

    “他现在已经是华润万家的ceo,他要是来了,主管整个超市才合适,另外还得兼任副总裁一职才好。

    可这样一来,孙总呢?”

    其实按照袁成道的想法,孙涛完全可以让出这个位置,单独担任副总裁才好。

    比起陈浪,孙涛的能力还是差距明显的。

    可这话却是不能说出口,孙涛是创业元老,在集团资历仅次于李东。

    这时候让孙涛退出,陈浪入主,岂不是让人寒心。

    不过既然说了这事,袁成道也早有准备,闻言连忙道:“我自然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想法是,如果真能挖来陈总,陈总可以担任集团coo。

    远方集团c00,难道还比不上华润一个子公司的总经理?

    光是在华润万家,他头顶上还有个董事长,母公司更是一大堆人骑在他头上。

    相比较而言,他要是入了远方,地位也就在三五人之下,发展空间更大。”

    李东摸了摸下巴,正在他考虑的时候,袁成道忽然又道:“另外,如果陈总真来了,我们刚好可以实行股份激励计划!”

    李东眉头一扬,看了他一眼没出声。

    之前远方其实已经实行了股份分红计划,不过也只是分红。

    袁成道现在再提起,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前期的远方股权激励方案,听起来也是股权激励,实际上,大家只能拿分红,按照规定的比例拿分红,其他的权利一点没有。

    也就是每年多发一笔奖金,对普通员工来说自然挺好的。

    可对袁成道这些人来说,多这么点分红有什么用。

    他们需要的是经营权,需要的是股东权益。

    袁成道刚开始的计划中就说了,希望能让大家现金持股。

    也就是这些高层个人出资,购买公司的股权。

    当然,这种股权也不是说无限制的。

    一旦他们未到期限时间就离职,集团就可以花钱买回来。

    说起来,这对李东也没什么损失。

    不但可以筹集一笔资金,还能激励人心。

    关键是当前情况下,李东扩张的太厉害,也就因为他权利太大,其他人没有反驳的权利才让他做成了这些事。

    然而一旦让这些人掌权了,哪怕是小股东,也代表着掣肘。

    也许远方还是李东的一言堂,可到时候频频出现反对意见,对集团安定影响也不好。

    当然,现金持股也不是没好处,起码一点,招揽人才就容易多了。

    正如袁成道所言,如果去挖陈浪的时候,动用现金持股这个大招,远方有很大把握能把对方挖来。

    私企的股份,和国企的不一样。

    陈浪就算在华润干一辈子,到了最后,也不见得如何,就算拿到了华润股份,条件肯定有限制,起码转让给外人是不行的。

    远方不一样,这是民企。

    拿到股份之后,只要完成条件,若干年后,买卖自由。

    加上远方也不是小集团,动心的人肯定多。

    反正是利弊都有,李东一时间也没急着反驳。

    去年袁成道说这事,他考虑都没考虑过。

    可今年,情况不太一样了。

    远方的确缺人,缺真正的顶级精英,而高年薪,其实很难挖到一些顶级精英。

    只有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和集团融为一体的希望,这些人才会动心。

    考虑了几分钟,李东沉声道:“按照你的计划,拿出多少股份合适?”

    “5%!”

    袁成道见李东居然没拒绝,顿时眼睛一亮,急忙回了一句。

    他这个5%股份,是集团股份。

    按照远方目前的市值,恐怕价值能有10亿以上。

    用10亿来笼络人心,拉拢人才,袁成道觉得动心的人肯定不少。

    当然,他也不是没私心,这种私心他也并未隐瞒。

    作为集团总裁,如果真实行这个计划,他拿到的股权肯定不会少。

    到时候他就会一跃成为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虽然说现金持股,可那是相对而言,他们这些人拿不出这么多钱,自然会有其他的方案来抵消。

    反正只要计划真实行下去,他身家绝对会暴涨一大截。

    李东再次看了他一眼,许久才道:“我考虑一下,回头给你答复。”

    袁成道也不敢再说,这事李东没第一时间拒绝就是好事,这时候说多了引起李东的逆反心理,那才叫傻。

第774章 求才若渴

    袁成道离去,李东还在沉思。

    股权和期权不同,袁成道口中的股权激励,那是真真切切的股份。

    李东知道他为什么不说期权,简单来说,期权就是一张大饼,如果没有上市,期权合约就是一张废纸。

    而袁成道之前几次和李东提议上市的事,结果都被李东拒绝。

    这种情况下,袁成道觉得远方上市的机会寥寥。

    一旦不能上市,那期权又有什么用。

    其实这时候的远方,如果真要做出激励方案,其实期权是最合适的。

    毕竟中低层并不知道李东没有上市的打算,在众人看来,市值过百亿的远方集团,就算不整体上市,拆分部分产业上市也是必然的。

    而这个时间,所有人都觉得不会太长才对。

    不过就连李东本人,暂时也没想过上市打算,所以袁成道说股权奖励的时候他也没特意提出期权方案。

    考虑再三,李东还是不能拿定主意。

    股权激励有好有坏,管理层成为小股东倒不是什么大事,主要还是目前阶段的远方集团账务其实有些混乱。

    整个集团子公司和母公司账务不太清楚不说,他个人资产和公司资产也有些含糊。

    孙涛手中虽然有部分超市股份,不过孙涛明白自己的定位,尽管账目不太清晰,孙涛也从未提出。

    可日后小股东多了,这些事肯定要明确下来的。

    关键这样一来,李东就有些麻烦了。

    日后如果再有什么投资的机会,他一旦挪用集团资金,肯定会遭到反对。

    公司是一个人的,和许多人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虽然李东明白账目清晰才是正途,可当前阶段,有些东西含糊过去就算了,真要算的那么明白,会对自己产生很多掣肘。

    可如果不进行股权激励,再这么下去,精英阶层始终会对远方有种隔阂感。

    偏偏这时候,远方又急需高端人才。

    想到这些,李东轻叹道:“两难啊!”

    话音刚落,沈茜就进门道:“什么两难?”

    李东扭动了一下脖子,靠在沙发上叹道:“还不是你那个师兄,又给我出难题了。”

    李东简单将事情说了一下,股权激励的事也不是第一次提出了,沈茜倒是没太过意外。

    见李东为这事为难,沈茜笑道:“这么说你是动心了?”

    如果李东没动心,那根本不会为难。

    就像当初,袁成道刚提出现金持股方案,就被李东训了一顿。

    现在李东居然为这事头疼,显然心里隐隐有了这个打算。

    李东苦笑道:“目前阶段其实我还是不想进行这个计划的,可不进行这个计划,远方人才空缺的问题始终解决不了。

    这两点问题,我始终要向一方妥协,综合算下来,也许股权激励才是最合适的。”

    要是以前,李东这么说,沈茜肯定就顺水推舟劝几句让他答应算了。

    可现在,她和李东关系更进一步,考虑更多的自然是李东的意愿。

    李东明摆着不太想在这时候进行股权下放,可偏偏又觉得不做就找不到一**英。

    他为这事头疼,沈茜却是笑道:“这有什么好为难的,不愿意的话就不做就是了。”

    “可是……”

    沈茜打断道:“你是说人的问题?”

    “嗯。”

    沈茜不以为然道:“无论是薪酬、分红、股权、期权其实都是可用货币计量的激励。招揽人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