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财源滚滚-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半小时后。

    李东的车在远方大厦楼下停下。

    陈珂在门外等着,见李东归来,连忙迎上前道:“李总,辛苦了。”

    李东摆了摆手,问道:“北湾物流园的事进展如何?”

    “已经和政府达成大致意向,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上的商讨工作,意向书我给您放办公室了,您可以看看。”

    “好,我知道了。”

    李东边说边走,进了电梯,陈珂继续汇报道:“另外还有件事需要李总尽快决定,就是关于川航董事的事,川蜀那边已经开始催促了。”

    “我知道了,袁总那边有意向人选吗?”

    “袁总说等您回来再定。”

    “嗯,还有别的事吗?”

    “有,还是川蜀那边的事,不过是基金会的事。基金会的第一批资金已经到位,现在需要改建重建的学校,川蜀那边已经定了下来,不过川蜀总共报过来两百多家学校,李总,这远远超出我们的预算了。”

    “两百多家?”

    李东皱眉道:“他们还真把我当善财童子了是吧!一家按照500万的预算,那就是十多亿,抢钱呢!

    不管他们,回头你们把名单交给我审核,砍掉一半再说!”

    “好的,我马上把名单给您送到办公室。”

    将几件重要的事汇报了一下,最后陈珂才轻声道:“另外就是人事安排的问题。”

    “人事?”

    “嗯,关于江大那批学生的。”

    她这么一说,李东顿时知道她为什么特意跟自己汇报了。

    远方去年招收了一批江大学生,而这些学生身份有些特殊,都是李东的同班同学。

    要是一般的实习生,别说李东,袁成道都不会管这事。

    可这批学生身份不一样,人事那边不好安排。

    半年的实习期已经过去了,虽然这些人都没毕业,可总不能老是顶着实习生的名头。

    最后推来推去,这事还是推到了李东头上。

    李东也没怪别人推诿,这事的确不好安排。

    按理说这些人都没毕业,现在还是学生身份,再加上和李东有关系,不管是转正还是调职,都不太好办。

    想了想,李东道:“回头把名单给我,另外先让人事那边做一份转正安排,我看完了再审批。”

    “嗯,我马上通知下去。”

    说话的工夫,电梯停了下来。

    李东刚出电梯,袁成道就出现在他面前,见到李东,袁成道招呼了一声便道:“李总,刚刚省政府那边来了电话,希望我们这几天组织最后一次会谈,将北湾物流园的事定下来。”

    “湾湖集团的事处理完了吗?现在接手,会不会有其他问题?”

    袁成道摇头道:“处理完首尾了,湾湖集团是主动撤资,不是破产。现在有人愿意接手,他们巴不得能收回一些成本。

    南郊那块地并不算太好,升值空间不大,而且滞留资金严重。

    如果延误工期,最后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政府无偿收回,这对湾湖来说得不偿失。

    现在我们愿意接手,而且做出补偿,对湾湖集团和政府来说,都是好事,所以双方都希望能尽快解决完这件事。”

    李东点头道:“那就好,尽量不要留下遗留问题。这种烂尾工程,最麻烦的就是和上一个投资商纠缠不清,产权问题一定要明确,另外就是前期拖欠的债务和工程款问题,一定要盘查清楚!

    北湾物流园虽然投建不久,可底子都打好了,花的钱不是小数目。

    一旦没查清楚就接手,那就是个大麻烦,这点你要重视,多找几家机构去查,不要在这上面省钱。”

    “这个我已经让人去做了,评估报告我也给董事办递交了一份。”

    李东转头对陈珂道:“回头拿给我看看。”

    陈珂急忙点头道:“好的,我马上拿过来。”

    等她说完,李东又对袁成道:“川航那边的董事人选,你先给我确定几个备选,范围要明确,懂航运和物流的高层。如果实在没人选,让秦总那边推荐几个懂物流的管理层过来,去了川航虽然可以听蓝总的,可我们不能完全不懂。”

    袁成道点头道:“我知道了。”

    “尽快去办吧。”

    李东挥了挥手,袁成道正想走,忽然又止步道:“李总,有件事差点给忘了。”

    “什么事?”

    “前两天的例行董事会上,孙总还有王总都提议,设立大区总裁。我咨询了一下人事那边的建议,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您觉得如何?”

    李东点头道:“这事我之前看过会议记录,这几天我也考虑过,今天先不谈,明天开个会商讨一下。”

    “好,那我先去办事了。”

    ;“去吧。”

    打发走了袁成道,李东长呼一口气。

    京城几天逍遥日子过完了,回来还得忙完手头上一大摊子事才行。

第748章 人事大调整

    回来第一天,李东就在公司看文件,看报表。

    一直到了晚上八点多,才对这几天的进展情况有了个大致掌握。

    如今远方集团虽然有总裁,不过不代表李东真的能完全脱离集团。

    急速发展中的远方集团,还没到李东当甩手掌柜的时候。

    短短几天的时间,集团就有了不少新变化,李东这时候要是三五个月不来集团,下次再来别人说什么他恐怕都不明白。

    差不多快九点的时候,沈茜敲门而入。

    见她进门,李东有些奇怪道:“一下午没看到你,去哪了?”

    沈茜大概是从外面刚回来,坐下微微喘了口气道:“去外面处理事情去了,刚弄好。知道你还没回去,过来看看。”

    “没大事吧?”

    “没,就是部门协调问题。”

    说着沈茜看了他一眼道:“和物流那边的协调问题!”

    说完不等李东说话,沈茜继续道:“森泰股份处理了?”

    “嗯,协议已经签了。另外还争取了3。5亿现金,这笔钱我回头打到你账上。”

    “算了,我之前说了,那笔钱一起算在森泰股份当中了。”

    “那不一样。”李东摇头道:“你当初拿了5亿现金出来,现在本来就是我占了便宜,要是连沈氏的这笔钱我都拿了,那我算什么了?”

    “其实我原本是想补足这5亿的,不过想想还是算了。我要真补足了,你肯定不要。不过现在这笔钱是沈氏补偿给你的,我借用了10亿资金发展了一年多,一分钱没多出本来就赚了便宜,再贪便宜就真成小人了。”

    沈茜笑了笑道:“既然你非要给,那我就收了。其实我也不亏,我妈那边我知道,她这次要是不赚个几亿,她没那么上心。

    我妈的钱,到最后还不是我的。

    让她折腾去,等我爸去了京城,我妈就消停了。”

    李东挑眉道:“你爸能管得住你妈?”

    沈茜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以为呢,别看我妈一副女强人的样子,实际上我爸真要打定了主意,我们家没人敢不听。”

    “你呢?”

    “我什么?”

    李东干巴巴道:“没啥。”

    其实他想问,要是杜安民非要她去京城她去不去,不过想了想这个问题太白痴了,还是别问了。

    他不问,沈茜也不追问,看了看时间道:“不早了,下去吃点东西就回去吧。另外我上次说的请假的事……”

    “再等两天吧,回头我把一些事情交代一下。你倒是想去哪,我陪你一起出去转转。”

    “你?”

    沈茜有些不相信道:“你说真的?”

    李东笑呵呵道:“当然是真的。”

    “那……那秦雨涵呢?”

    “咳咳……她得等到7月中旬才回来。”

    沈茜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哼哼道:“那再说吧,她既然没回来,我请不请假再说。”

    李东哭笑不得,起身道:“那就等几天再说,晚上吃饭了吗?”

    “没。”

    “就知道你没吃,下次记得准时吃饭。一起去吃点,真当自己是铁人呢。”

    “知道了,唠叨!”

    ……

    6月22号,集团会议。

    孙涛、王悦几人暂时没办法回来,不过这次远方这边开启了视频会议。

    大屏幕上,孙涛、王悦几人和李东打了声招呼,会议便正式开启。

    袁成道主持会议,第一项便是北湾物流园的问题。

    清了清嗓子,袁成道汇报道:“北湾物流园初步意向已经定下来了,湾湖撤资,远方入主北湾。

    北湾物流园总占地面积1300亩,将近90万平米。

    按照规划,项目运营平台投资约为50亿,吸引和带动物流专业服务商投资大概在60亿左右。

    总投资高达110亿,建成运营后年均总收入可达300亿,年纳税可达20亿。

    项目分为两期建设,第一期湾湖集团已经开始动工,奠基工程都做好了,前期投资将近10亿……”

    袁成道说了很长时间,众人都仔细倾听。

    等他说完,李东道:“这么说来,我们一期工程还需要投入20亿左右?”

    袁成道点头道:“20亿是必须的,除了这些投入,按照协议,我们还得补偿湾湖高达6亿的土地转让金和前期建设款项。”

    “6亿……”

    李东想了想道:“这个数字还可以接受,他们的基建工程没有问题吧?”

    “我让东宇那边,还有几个专业机构做过检测,大问题没有,小问题有一些,不过返工的话投资不需要太多,不会超过5000万。”

    “那这个价格可以接受,一期大概需要多久才能投入运营?”

    “总工期原本定为两年,不过湾湖已经投建了一年多时间,后期虽然因为资金问题中断了,但是按照现在的速度,我们继续跟上,大概也只需要一年时间就能投入运营。

    二期的话,速度肯定更快,09年年末应该就能全部投入运营。”

    “这速度倒是还行。”李东点了点头,连头到尾两年半时间,这么大的工程就能全部投入运营,速度算是很快了。

    当然,要是算上湾湖集团经营的时间,那差不多也有四年了。

    众人简单商量了一下,最后李东点头道:“月底之前和政府还有湾湖进行最后一次洽谈,签订协议,协议签订完成,7月份远方正式接管北湾物流园!”

    说着李东忽然道:“忘了说了,北湾物流园改名,以后就叫远方物流园!”

    大家早已习惯了他的取名方式,也没人有意见,一致通过。

    说完北湾物流园的事,袁成道又递交了一份名单给李东道:“这是我和秦总一起商议过后,选拔的几位备选董事人选,李总您看看。”

    李东拿起看了一下,里面不但有人名,还有这些人的详细介绍。

    看了一会,李东圈了两个人出来道:“就他们了,回头你们让他们来和我见一面,我有些事要叮嘱他们。另外后期我就会在蜀都投建西南物流中心,这事也一起交给他们负责。

    他们在川航只是非执行董事,不参与川航经营。

    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将远方物流在西南的市场打开,川航只是为我们远方物流提供辅助,不要搞错了重点。”

    秦海连忙点头,李东这是说给他听呢。

    一连确定了两件大事,袁成道先是微微松了口气,接着面色开始严肃道:“最后就是关于大区划分及大区总裁的事。”

    远方已经展开了全国布局,不单单是超市,包括物流还有商城。

    单一的省公司负责制,现在已经有些跟不上节奏了。

    而且有时候管理层级太少,也不能体现出一些人的地位。

    比如说孙涛,现在只负责苏南超市业务,按道理来说,超市分公司经理,恐怕连子公司副总裁都比不上。

    结果孙涛不但是分公司的经理,还是超市名义上的总裁,然后还是集团副总裁。

    这种多层次的职务集合在一个人身上,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别扭。

    除了孙涛,王悦也差不多,另外就是其他几省的分公司经理,听起来和他们都处于同级,这也造成了很多问题出现。

    袁成道刚说完,李东就道:“不但是大区的问题,另外今天还有一些附带的人事架构调整。”

    说着李东看了一下众人,又对视频中的几位说道:“我考虑了一段时间,确定了一个大体方案。当然,这份方案肯定不是很完善,后期咱们可以再商量,你们先听听,然后发表一下意见。”

    众人纷纷点头。

    李东见状拿起一份文件,停顿片刻道:“这次调整,大体上大家的业务范围不变,不过我还是做了部分改变。”

    “首先就是袁总,之前远方集团没有设置副董事长,以后集团首席执行官同时担任集团副董事长。”

    这点没什么,副董事长其实就是名称不太一样,大体上几乎没变化。

    “第二,四大子公司总经理,以后都会进入董事会担任董事一职。”

    李东说到这,不少人脸色就有些变化起来。

    尤其是吴胜男,更是脸色不断变幻。

    以前四大子公司的负责人,除了她之外,全部都进入了董事会,这也造成东宇地产在集团内部一直低人一头的感觉。

    连以前的远方物流和远方商城总经理都能进入董事会,偏偏她不能,集团内部闲话可是不少。

    现在她总算进入董事会了,不得不说这一次人事调整她算是出了口气。

    “第三,监察部部长进入董事会担任董事。”

    众人脸色再次变幻,监察部入董事会,这可是拔高了监察部的地位,一下子就让监察部从一个总部部门和其他子公司并驾齐驱了。

    见大家脸色变化,李东解释道:“我调查了一下,很多集团的监察部负责人都进入了董事会,远方不是特例。”

    袁成道想了想道:“以后监察部部长入董事会形成定例吗?”

    “对,定例!”

    见李东这么说,大家都没吭声。

    看来日后监察部那边要小心了,一旦监察部部长成了董事,按级别来说,大家都是同级。

    整个集团,除了李东,大概也就袁成道比对方高半级。

    一下子多了两位董事,原本的七人董事会现在也扩大到了九人团队。

    就在他们考虑的时候,李东继续道:“第四,以后集团副总裁,只有孙总和王总,沈总几人暂时卸任副总裁一职。”

    这话一出,众人视线齐刷刷地看向沈茜。

    这是今天唯一一个被降职的人选!

    别人都是升职,唯独沈茜头上的副总裁被拿了下来,这是不是代表出现什么变故了?

    沈茜倒是没说什么,平静地点了点头。

    当然,实际上不止是沈茜,其实还有被大家忽略的张明铎和另一位副总裁陈贺明。

    这两人都是后期袁成道招进来的人选,虽然存在感很低,可毕竟是副总裁。

    现在忽然被砍了下来,袁成道脸色难看的要命,张明铎两人也是一脸阴沉。

    李东不给他们考虑的机会,继续道:“另外就是孙总,孙总从下个月起调回总部,负责整个超市运营。苏南那边董事会安排人尽快接手,孙总做好交接工作。”

    孙涛愣了一下,放大的视频明显看出他事先一点不知情。

    好一会,孙涛才点头道:“好,我会做好交接安排的。”

    “嗯,尽快安排好。”

    李东说着继续有条不紊道:“另外就是大区划分,大区划分很简单,按照行政区域来。目前远方业务拓展到了华东、华中、华北、西南四大区域,那就划分为四大区,以后如果业务继续拓展,那就继续增加。

    张明铎出任华东区总裁,主管华东业务。

    陈贺明出任华中区总裁,主管华中业务。

    王悦王总,兼任西南区总裁,主管西南业务。

    齐云娜齐经理,升任华北区总裁,主管华北业务。

    大区主管业务,不限于某一方面,而是整个集团业务,也就是说整个大区的超市、物流、电商、售后全部归你们管辖。

    而大区总裁,受双重管辖,子公司可以对分管业务进行管理问询,总部这边会定期考核,负责掌总。

    还有,江北划归总部直辖,不例入华东区管理体系。

    ……”

    李东将人事重新规划了一遍,总体来说众人还是比较满意的。

    虽然被拿下了几个副总裁,可对张明铎还有陈贺明来说,成为大区总裁反而权利增加了,除了受到子公司一部分限制之外,比以前挂着个名头可强多了。

    另外就是齐云娜、孙涛、吴胜男、周海东这些人也都升职了。

    皆大欢喜!

    当然,这得排除沈茜才行,可实际上沈茜根本不在意副总裁这个名头,这点她和李东早就沟通过。

    高层人事定了下来,下面的李东就不管了。

    至于下面的架构怎么重新规划,这是袁成道他们的任务。

    说完这些,李东便宣布散会。

    等众人纷纷散了,李东微微松了口气。

    这次高层重新进行调整,他可是煞费苦心。

    这么一变,层层相扣,各司其职,该是谁的任务就是谁的任务,而且权力划分明确,监管也变的容易起来。

    要不然像以前那样,很多时候一个省份出现多个负责人责任推诿状态。

    而且这样一来,也能让资源不再重复浪费。

    要不然,有时候物流公司已经打通了人脉关系网,结果超市入驻还得重新来一遍。

    现在这样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比起之前应该稍微好一些。

    真要不行,后面继续调整就是。

    三年时间,有些人在一个位置上待着也懈怠了许多,适当调整一下有利于大家提升工作热情。

第749章 江北首富

    李东刚回江北不久,集团人事就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明铎、陈贺明出外,孙涛回归,吴胜男、周海东升职……

    伴随着这些人事变化,整个远方的体系也不知不觉中出现了不小的变动。

    变化最大的其实还不是大区的设立,真正的明眼人看的是周海东入董事会!

    监察部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在远方监事会形容虚设的情况下,监察部覆盖了监事会的职权范围。

    远方集团自李东以下,渐渐形成三方权利中心。

    总部、子公司、监察部,三方互相辖制,互相监管,原本较为混乱的远方体制渐渐清晰起来。

    ……

    集团内部建立起三权分立的体系,李东很快将眼光放到了外部。

    稳定内部,一切都是为了集团扩张做铺垫。

    要不然内部管理的再好,外部不扩张,迟早还会滋生一大堆问题。

    6月25号,远方集团和江北省政府、湾湖集团进行了第六次三方会谈。

    前五次会谈,李东也参加过几次。

    第六次会谈,三方都抱着最后一次会谈的决心开始坐下谈判。

    因为已经达成了初步意向,最后一次主要谈的就是一些细节性问题。

    天湖大酒店。

    从早上九点半,三方一直谈到了下午一点半。

    直到最后李东、常务副省长常元山、湾湖集团董事长王洪全三方在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大名,北湾物流园项目总算落下帷幕。

    当众人从会议厅走出来的时候,外面的媒体已经聚集了一大堆。

    众人刚出来,闪光灯就闪烁个不停。

    李东几人都面带微笑,也没露出什么不耐烦。

    拍了几张照,马上有记者问道:“常省长,北湾物流园项目是否达成协议了?”

    常元山笑呵呵道:“协议已经签订,从今天起北湾物流园项目由远方集团旗下东宇地产公司进行开发,湾湖集团因为公司发展战略因素,暂时退出北湾物流园的开发经营。”

    说是这么说,场上谁不是人精。

    湾湖集团为什么退出,大家都心里有数,还不是因为资金链出现断裂。

    加上北湾物流园是杜安民一手引进的项目,湾湖也不敢随意烂尾,最后才不得不退出项目运营。

    不过这时候大家也没工夫揭人家伤疤,常元山一说完,记者们的目标纷纷对向李东。

    “李总,北湾物流园号称要建成华东地区第一物流园。按照之前的项目规划,总投资过百亿,项目运营商投资超过总项目资本一半,也就是说远方集团这次入主北湾物流园,总投资不会低于50亿,是这样吗?”

    李东笑着点头道:“差不多吧,按照目前的规划和预算,50亿是肯定要的。”

    听到李东回复,记者们顿时来了精神道:“李总,从今年开始,远方集团四处出击,光是我们知道的,从年初开始,远方就和苏宁进行合作。

    上次合作的时候,根据你们发布的消息,双方总投资也不低于50亿。

    还有之前远方集团入股川航,根据我们得来的消息,远方出资将近30亿。

    以及你们远方在全国范围内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远方物流和远方超市渠道铺设,粗略估计投资也不会低于30亿。

    林林总总算下来,远方集团在07年刚过半的时间总投资就高达130亿以上,您对这种疯狂扩张有什么想法吗?”

    李东淡笑道:“正常的企业战略布局罢了,称不上疯狂。该说的,之前几次记者发布会我也说过。

    我知道大家肯定还在关心资金问题,不过我想应该不用我多解释才对。

    3月底远方就筹集了近百亿资金,后期东宇地产出售了几块地皮,以及远方不断盈利,就算130亿我们本身全部出资,我们也承担的起。

    何况有些项目并不是一次性投资到位,所以我们现在资金还很充裕。

    有钱不发展难道存在银行吃利息?

    按照远方集团的战略目标,以及我们现在的现金流,后期我们还会继续扩大规模。

    比起其他集团举债扩张,我觉得我们的步子不算快,反而慢了才对。”

    一听这话,有记者连忙道:“李总,那下一步远方集团的战略目标,您方便透露一下吗?”

    李东好笑道:“这是商业机密,这种问题难道还用我提醒吗?”

    问话的记者也不在意,笑道:“李总,我们不需要您详细说太多,能大致透露一下下一步远方的主要发展方向吗?

    远方集团现在主营业务就是超市,但是你们的物流产业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我们就是想知道,远方下一步侧重点在哪一方面?”

    “侧重点……”李东考虑片刻才道:“侧重点的话,应该是并驾齐驱吧。”

    “并驾齐驱?”

    众人想了一会,才明白李东是说远方集团接下来会全面发展。

    一想到这,又有人追问道:“包括东宇地产吗?”

    “也许吧。”

    李东模棱两可的答案并不能让众人满意,可惜接下来怎么问李东也不肯多说,大家只好放弃了这个心思。

    问完了这些问题,有记者忍不住道:“李总,要是按照这么算的话,远方接手北湾物流园之后,总市值恐怕超过了200亿。您的个人资产也达到了近几年之最,应该超过150亿了吧?”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露出了八卦的神情。

    对李东的私人财富,关心的人可是不少。

    不过在胡润榜和福布斯榜发布之前,李东到底有多少钱,大家还只是个猜测。

    现在有机会得到李东本人的答案,大家还是比较期待的。

    李东闻言耸耸肩道:“这个我还真不太清楚,也许有,也许没有。因为没有具体统计过,我本人其实也不是太了解。”

    这话听起来感觉有些装逼,不过实际上到了现在,李东是真的不太清楚了。

    大体上的数据他心里是有数的,可随着市场不断变化,他的财富也在不断变化。

    无论是手中的各种股票,还是远方市值,目前都处于上升阶段。

    所以到了这时候,除非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统计,要不然李东自己都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了。

    李东虽然回答的不太清楚,不过众人还是自己解读了起来。

    李东没有当面否认,说明这个数据还是可信的,也许还低估也不一定。

    一想到这,不少人兴奋道:“李总,这么说来,您现在就是江北首富了?”

    “江北首富!”

    场上顿时喧哗起来。

    以前李东虽然有首富之称,可当时毕竟排行榜上许江华在他之前。

    那时候称李东一声首富,是因为他年轻,大家觉得他迟早能超越许江华。

    可这个迟早也来的太快了,这才一年不到的时间,李东居然就真做到了!

    去年的胡润榜,许江华以60亿的资产远超李东,那时候李东财富不过30亿。

    这才一年时间,李东财富实现了大跨越。

    而许江华那边,今年龙华虽然也没少赚钱,可比起远方还是慢了一拍。

    再加上许江华的股份转给了许圣哲一部分,现在就算不统计,也能明确的知道,李东绝对是超过了许江华。

    首富啊!

    这恐怕是江北地方史上最年轻的首富了,85年出生的李东,今年不过22周岁。

    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传承来的财富,李东在这短短三年时间中创造出的奇迹,不敢说后无来者,起码前无古人了。

    听到“江北首富”这个称号,旁边的常元山和湾湖董事长也忍不住看了李东一眼。

    哪怕早有预料,可真当听到这个词的时候,两人还是忍不住震惊。

    太年轻了!

    旁边的这个家伙,虽然这几年成熟了不少,可毕竟真实年龄只有22周岁。

    再成熟,也掩盖不了脸上那抹稚嫩之意。

    就这样一个年轻人,居然成就首富之位了?

    虽然不是全国首富,可在六千万人口的江北,李东做到了第一,这种成就何其夸张!

    见大家议论起来,李东也懒得继续吭声。

    要说去年,他还想过超越许江华。

    可到了今年,他这个心思就淡了。

    或者他心里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众人再提及,李东已经没了当初的激动和兴奋。

    而且只是一省首富罢了,这两年李东见过的有钱人多了,苏南首富祝义财,山城大亨吴亚君,甚至还有华人首富。

    这时候别人一句江北首富,在他心中掀不起任何波澜。

    记者们还在议论纷纷,李东转头对常元山道:“常省长,王总,物流园那边我们会尽快派人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