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财源滚滚-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东打着哈欠道:“睡得有些迟了,早上被几只鸟给叫醒了。”

    按理说他住在二十多层,鸟叫也叫不到他那,可昨晚忘了关窗户,大早上的不知道从哪飞来两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的李东头疼。

    原本还准备睡会懒觉,弄到后来李东不得不提前起了床。

    刘琪关心道:“要不您进休息室休息一会,今天应该没什么事要忙。”

    李东摆了摆手道:“算了,你给我泡杯浓茶就行,待会我还得出去一趟。”

    刘琪闻言也没再劝,出门帮李东泡了杯浓茶端了进来。

    李东喝了一口,感觉精神好了一些,这才问刘琪道:“咱们公司有谁懂德语的吗?”

    “德语?”

    “对!”

    李东昨晚回去虽然主要看的是第一份文件,不过第二份文件他也上网简单查了查。

    这时候百度还没推出翻译系统,李东查来查去只查到了文件上的文字是德语,其他的东西也没查出多少。

    当然,他也懒得费那个事,一个个单词地敲出来实在太麻烦了,何况一份文件那么多单词。

    刘琪想了一会,微微摇头道:“好像没听说谁会德语的,会英语和日语的倒是有一些,要不我出去问问?”

    “算了。”李东摇头道:“于博他们团队不是有个翻译吗?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你打个电话问问看她忙不忙,要是没事,让她帮我翻译一份文件,报酬另算。”

    “行!”

    刘琪也想到了那个年轻的翻译姑娘,上次于博介绍的时候就好像说过对方懂德语。

    等刘琪出了门,李东从抽屉里将第二份文件拿了出来。

    盯着文件看了一会,李东摸了摸下巴,用德语写的文件,这到底是什么玩意?

    两个箱子,一个藏的是官场私密,关系到陈家父子的性命。

    这一份被单独放在另一个箱子里,显然也很重要,就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李东心里有些猜测,不过文件看不懂,猜来猜去也没必要,还是等翻译来了再说。

    ……

    于博团队的那个翻译叫郑饶,小姑娘年纪不大,最多也就二十四五岁的样子。

    郑饶来的很快,李东现在是他们的大金主,翻译一份文件而已,也不算难事,郑饶自然不会推脱。

    郑饶一进办公室,李东就起身迎接道:“抱歉,打扰郑翻译了。”

    郑饶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见李东面露疑惑,郑饶连忙道:“李总,您还是叫我郑饶好了,叫我郑翻译,我听着怪怪的。”

    李东也没搞懂到底哪怪怪的,不过既然人家这么说了,李东也就顺水推舟道:“那我叫你郑饶好了。”

    和郑饶客套了几句,李东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递给郑饶道:“郑饶,你帮我看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郑饶接过纸张看了一眼,接着就忍不住颤抖了两下,倒不是吓得,而是憋笑憋的。

    纸上的德文都是李东自己刚刚抄上去的,李东虽然觉得这份文件应该不涉及什么秘密,可抱着小心无大错的准则,还是没直接将文件交给郑饶,而是自己抄了文件上面的几句话。

    可德文和英文又有些不同,李东第一次写,自然写的有些别扭,抄在纸上更是歪七扭八的。

    郑饶是语言专家,对德文很熟悉,一看到李东写的连小学生都不如的字,自然想笑。

    笑归笑,看了一会,郑饶还是勉强辨认出来李东到底写的是什么,瞥了李东一眼,郑饶开口道:“李总,这其实不是一句话,而是一个单词。其实德语和英语还是有些相像的,其中也有很多通用的地方,你看你写的最后一个单词,其实就是英语。”

    “是吗?”

    李东低头看了一下,可能是先入为主的缘故,之前他觉得自己不认识德语,也没在意。

    可现在一看,还真是英语。

    李东低声念了一遍,接着便道:“nationalbank?国家银行?”

    “对,这个单词全称就是瑞士国家银行。”

    “瑞士国家银行……”李东轻轻摸了摸鼻子,看来自己还真猜对了,果然是和钱有关。

    既然陈家父子准备了保命的秘密文件,自然不会不准备跑路用的钱。

    陈瑞他们现在被人盯梢,之前中纪委那边肯定也查过他们的财务状况,陈继宽能平安退下来,应该是在钱上面没被抓住太大的把柄。

    可通过昨晚那些资料,李东可是知道陈继宽没少搂钱。

    既然如此,那他弄的钱到底哪去了?

    现在看来有了解释了,钱被存在瑞士了,只不过当时有人调查陈家父子,陈家父子一时间不敢取出来用而已。

    那时候他们也来不及跑路了,取出来也许更麻烦,所以最后才便宜了李东。

    想到这李东不由一喜,从抽屉里拿出文件原件递给郑饶道:“帮我看看,这是不是瑞士银行的存单?”

    既然和钱有关,那就不算秘密,李东也不怕被郑饶看出什么。

    郑饶一脸无语,看了一会才对李东道:“李总,这不是存单,瑞士国家银行也不接受私人存款业务,它的作用和我国的人民银行差不多……”

    听到这些,李东顿时郁闷道:“不存钱,那这是什么东西?”

    他现在是真有些无语,陈瑞到底搞什么玩意,既然不是钱,那郑重其事地将这东西藏起来干吗?

    郑饶没急着回答,而是将文件细细看了一遍。

    等看到最后,郑饶眼神便有些怪异了,盯着李东道:“李总,你不知道这是什么?”

    李东不动声色道:“不知道,这是我一个合作伙伴抵押给我的东西,他说很值钱,我又不怎么懂就想找人看看……”

    不等他说完,郑饶就失笑道:“李总,后面的故事还是别说了,你编故事的水平不太高明。”

    李东干笑道:“为什么这么说?”

    郑饶似笑非笑地举起手中的纸张,对李东笑道:“李总,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这不是一张纸,而是一座金山,你确定你的合作伙伴会把这个抵押给你?除非他钱多的花不完了,不然没人会这么蠢。”

    李东轻咳一声道:“你不懂,说是合作伙伴,其实对方和我兄弟没区别,一点小钱我们也不在乎。”

    郑饶也不继续拆穿李东,将文件郑重其事地递给李东,接着才道:“李总,这个您收好,千万别丢了。下次要是遇到这种事,我劝您还是多找几个翻译一起看,要不然您被人骗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李东点了点头,笑呵呵道:“我这不是信任你们么,要不然我也不会随便给外人看。”

    郑饶笑了起来,过了一会才道:“李总,这其实是一份收据。”

    “收据?”

    “对,瑞士国家银行开出来的收据,不记名的那种,你应该听说过的。”

    “不记名账户?”

    郑饶无语道:“当然不是,这是一份瑞士法郎外国债券的收据。李总有所不知,瑞士虽然允许债券在转手市场上转让,但迄今为止,瑞士还不允许瑞士法郎外国债券的实体票据流出国外。按照规定,债券的实体票据必须存入瑞士国家银行保管,而这份文件就是存入债券的收据。”

    郑饶这么一说,李东顿时懂了。

    自己手中这玩意其实就是瑞士法郎外国债券,只不过债券不允许带出国,所以存进了瑞士国家银行,而对方给自己开了个收条。

    想到这李东又问道:“你说是不记名的,那意思就是说,我现在拿着这个收条,就可以去取钱了?”

    “不是取钱,李总只能拿到债券。而且这份债券是01年买的,到2016年才到期,李总要想变成钱,还得再等等。”

    “16年……”

    李东彻底无语了,郑饶见状又笑道:“当然,李总也不用急,瑞士法郎外国债券是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如果李总需要的话,随时都可以换成钱,瑞士政府很鼓励这种行为,甚至连税收都免了。”

    “这就好。”

    李东松了一口气,不过想了想去,李东觉得自己好像还忘了一件事。

    过了一会李东才干巴巴道:“那个,我还没问呢,这个是多少钱的债券?”

    郑饶终于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她发现李东太逗了。

    前面故事编的差就算了,结果连多少钱都不知道,也好意思说朋友抵押给他的。

    哪个朋友会这么大方,将这么多钱差不多直接送给了李东?

    其实郑饶心中也好奇,李东到底从哪弄来的这东西,不过她也没问,有些话交浅言深,问了反而不好。

    等李东问到钱,郑饶这才深吸一口气道:“五千万!”

    “五千万……”李东呢喃一声,五千万也不算少了,不过也不算太多。

    要是按照他昨晚看到的,陈继宽这些年弄的钱可远远不止这个数,就是不知道其他的钱放哪了。

    不过毕竟是白捡的,五千万李东也很满意了,白捡的钱,别说五千万,五万块李东都高兴。

    当然,要真是五万块,李东也懒得去取,毕竟在国外,为了五万块特意跑一趟也不划算。

    郑饶见李东嘀咕个不停,忍不住提醒道:“李总,五千万是瑞士法郎,不是人民币!”

    “瑞士法郎!”

    李东眼神一动,连忙问道:“郑饶,现在瑞士法郎和人民币汇率多少?”

    “具体汇率我不清楚,瑞士法郎和人民币汇率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知道,现在瑞士法郎和美元的汇率大概是0。9左右,换算一下,1瑞士法郎,大概价值7人民币。”

    “五千万瑞士法郎,那就是说三亿五千万!”

    李东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

    陈继宽到底怎么搂到了这么多钱?

    资料他昨晚看了,其中涉及到陈继宽的部分虽然没详说,可李东帮着算了一下,陈继宽这么多年大概也就捞了一两个亿左右。

    现在多出来这么多,岂不是说其中还有其他没记录的东西?

    想归想,李东也没深究的意思。

    价值三个多亿的收条,这玩意可不能弄丢了,李东小心翼翼地将纸条塞进了文件夹中。

    郑饶见状也不想再久留,起身道:“李总,要是没事的话,那我就先告辞了。”

    李东连忙道:“今天麻烦你了,要不中午一起吃个饭?”

    郑饶笑道:“吃饭今天就算了,李总还是把这个收好,或者存到银行去,放在这可不安全。”

    一张价值三个多亿的收据,想想都让人害怕。

    郑饶还真怕李东这边把东西给丢了,到时候她肯定逃不脱嫌疑,毕竟到现在好像也就她和李东知道这件事。

    三个多亿,为了这么多钱,搭进去几十条人命恐怕都有人敢冒险。

    李东本身也是身家过十亿的大富豪,郑饶还真怕卷进去,这种事对她而言太过遥远了。

    要是被卷了进去,她这小胳膊小腿的可扛不住。

    见郑饶拒绝,李东也没强求,他现在也没心思吃饭,这忽然多出来三个多亿的钱,李东现在也急着处理呢。

    钱一时半会的肯定是不会取的,可放在身边也不是回事,太不保险了。

    李东想了想还是决定存银行那边,等哪天有时间了,或者急用钱了,再去瑞士那边把钱弄出来。

    至于交给别人帮忙,李东可没那么大气。

    不记名的,这要是谁拿到三个多亿,鬼才愿意继续给他打工,考验人心也不是这么玩的。

    这东西只能自己去取,其他人谁也不行。

    郑饶要走,李东没留,不过还是让刘琪给了五万块的劳务费。

    郑饶拿着这个钱也没拒绝,翻译一份文件自然不值这个钱,可守口费五万就不算太多了。

    郑饶也怕自己不拿这个钱引得李东忌惮,李东给了,郑饶也就拿了。

    拿着五万块钱出了远方公司,郑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心里长长松了口气。

    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一次翻译工作,谁知道居然掺和进了这种事。

    三个多亿的资金,李东居然一点不知道,明眼人都知道其中肯定有问题,郑饶自然也知道。

    不过这事到此为止了,不管这钱李东到底从哪弄来的,都和她没关系。

    摸着沉甸甸的小挎包,郑饶嘴角露出一抹笑容,自己也不算没有收获,五万块,这要是普通白领,一年的工资都不见得有这么多。

    她这个翻译虽然工资高一点,可五万也不少了,起码相当于她干上半年时间了。

    走这么一趟,前前后后一个小时,赚了半年的工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未完待续。)

第373章 谈判之始,渔庄开业

    手中拿着价值几个亿的东西,李东也坐不安稳。

    郑饶一走,李东就带着谭勇几人去了一趟建行江北总部,在银行租了一个最高级的保管箱。

    从银行出来,李东才微微松了口气。

    将手中的塑料袋扔给谭勇,李东道:“这些天你们也辛苦了,拿去回头分了。”

    谭勇掂量了一下,又看了看厚度,袋子里恐怕不下于五万。

    有心想拒绝,可看到李东已经上了车,身边几个弟兄又满脸渴望,谭勇便没再吭声。

    他心里有数,这大概是为了昨天的事。

    虽然不知道昨天那个箱子里到底是什么,另一根柱子里又是什么,可谭勇知道价值肯定比李东给他的这五万多。

    给了钱,该怎么做,自己这些人心里也该有底。

    ……

    原本李东是准备趁这两天有空,把别墅欠缺的东西买齐全了。

    可车库那边还没整理好,大厅的金色装饰也在找人弄,李东便不急着买东西了。

    5月31号,于博几人终于将准备工作做好了。

    谈判方案李东简单看了一下就没再多关注,其实这次谈判,关键不在于这些,李东的信心来自于他掌握的一些秘密消息。

    31号下午,李东让于博和孙涛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三人密谈了一个多小时,从李东办公室出来,于博斗志昂扬,精神都亢奋了不少。

    刚刚李东给他提供的几条消息很重要。

    第一,这次的主要对手不是华润集团,不是百联集团,而是物美,最不被人看好的物美。

    因为现在这三家都在追求全资收购,而据李东所言,物美如果再拿不下时代,恐怕会放弃全资收购,从而选择控股。

    一旦放弃全资收购,那物美的机会就大多了。

    对时代的高层而言,全资收购,也就意味着他们全部得下台,一朝天子一朝臣,其他企业收购了时代,他们这些人肯定没结果。

    而控股就不同了,控股说明时代这边还掌握部分股权。

    有股权,加上他们还是老人,到时候物美最大的可能就是妥协,有经营权,而无实际管理权,他们这些人以后还是高层管理。

    如果其他企业不能给出丰厚的代价,时代那边恐怕宁愿选择被人控股。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时代那边可能的底价。

    这个其实是李东猜测的,具体的当初因为收购没成功,报纸也没报道,他也不清楚。

    不过当时物美传出消息,收购时代百分之五十的股权花了12亿。

    一半的股权价值12亿,但因为不是全资收购,溢价上面可能要低一些,李东猜测时代那边对全资收购的底价应该在25到26亿之间。

    而时代现在的实际估价大概也就20亿稍微出点头,25亿以上就显得有些虚高了。

    这也是华润物美这些集团一直没能谈判成功的主要因素,溢价百分之二十,就目前而言,时代不值这个价。

    当然,李东无所谓。

    别的他不清楚,他只知道09年的时候乐天收购时代花了四十多亿。

    三年时间,收购价涨了十几二十亿,这可不是小数目,同时也说明时代前景还是不错的,现在投资二十几亿,三年时间内,哪怕和前世一样,没有远方这边的支撑,时代的价值也差不多能翻倍了。

    要是有了时代和远方联合,说不定时代能比以前更胜一筹,涨幅更大。

    三年赚几十亿,这种买卖李东自然愿意做。不同于赚快钱,实体企业,三年翻番,而且还是价值几十亿的企业,这种盈利能力,已经值得大书特书了。

    说完这两点,李东又对于博说了第三条信息,这也是最后的杀手锏。

    如果在谈判中,远方不敌物美。

    那于博就要想办法向时代透露物美资金链可能断裂的消息,这不是假新闻。

    前世物美已经和时代达成了收购协议,可最后还是无疾而终,就是因为资金链的问题,导致最后停牌被查,无力收购。

    现在时代方面也许没察觉到,可真要仔细查一下,还是能看出些许端倪的。

    这一年来,物美不断并购其他中小型企业,资金早就有些吃紧了,现在又要收购时代,没钱才是正常的。

    有了这三条消息,如果于博还败了,那李东也无话可说。

    于博兴高采烈地走了,孙涛却是没急着走。

    在李东办公室坐了一会,孙涛才道:“李总,24亿的价格底线是不是少了?你都说了,时代那边的心理价码在25亿以上。”

    李东笑道:“这也是我想跟你说的,24亿是我给于博的价码。给高了,我怕他出工不出力,毕竟关系到一两个亿的资金,远方这边也有些吃力。当然,要真到了最后关头还不行,你亲自出面,价格在26亿之内,你都可以定价。”

    孙涛闻言点了点头道:“李总放心,不到万不得已,这个权利我不会动用的。”

    26比24,看似没多大区别。

    可别忘了这是以什么为单位,两个亿的资金,足够远方在江北再开五家大型商场了。

    远方现在门店虽然多,可大型商场还真不算多,五家大型商场,每年能为远方带来多少利润,想想都知道两个亿的差距有多重要。

    李东笑了笑也没多说,又交代了孙涛几句,这才结束了谈话。

    ……

    6月1号。

    这天李东大概是最忙的时候。

    今天有两件事要做,第一,给于博他们送行。

    苏南那边局势很紧,迟一天不如早一天,准备工作做完,于博众人就要动身赶去和时代进行接触了。

    这次去的人不少,除了于博团队的八人,还有袁成道,刘琪,孙涛,以及孙涛的两个助理,远方这边还配备了两辆车,加上司机,一共是十五个人。

    十五个人,总共开了六辆车,都能算得上一个小型车队了。

    好在这些车以商务车为主,远方这边开过去的也只是两辆a6,关注的人不太多,所以外人也没太重视。

    李东亲自送他们上车,等六辆车缓缓离去,时间已经到了八点钟了。

    抬手看了看时间,李东对旁边的沈茜道:“我有点事要先走,王总现在去了南湖,公司事情你盯着点,别光盯着你那电商部。”

    “知道了!”

    沈茜应了一声,有些疲惫道:“李东,回头再招几个人吧,现在公司这么忙,我都快撑不住了。国债贴息贷款的事我在跟,远方大厦和配送中心我也在跟,远方商城我还得盯着,快递网点布置我也得盯着,现在孙总王总一走,你这是想累死我是吧。”

    李东随口道:“配送中心和远方大厦先放放,公司不是还有那么多总监吗?让他们去两个人盯着,总不能让他们吃闲饭。”

    “还吃闲饭!现在谁有空啊,咱们远方总共才多少总监,张总监去了平山谈收购的事,胡总监和刘总监跟着王总去南湖和明城督查新店开业的事,再加上人事那边忙着毕业季招聘的事,公司都快忙的脚不沾地了。”

    听沈茜这么一说,李东才知道远方现在已经这么忙了。

    而且远方成立时间短的弊端也渐渐显露出来,独当一面的人手还是不够。

    不过现在不是急着谈这些的时候,李东再次看了看表道:“这些回头再说,我现在真忙,再不去,我爸妈今天得气死。”

    李东一说沈茜才想起来什么事,急忙道:“饭店今天开业了?”

    “对啊,上次不是跟你提过一嘴嘛。”

    “最近给忙忘了!”沈茜拍了拍脑袋,有些懊恼道:“你不早说,现在送花篮过去也迟了。这样吧,你给叔叔阿姨带声好,就说我被你压榨的去不了,回头再补上开业礼。”

    李东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带声好就够了,后面那半句就不用画蛇添足了。”

    说完话,李东也顾不上和沈茜继续扯淡,上了车就让谭勇去昌平大道。

    饭店早上八点零八分开业,现在都八点半了,本来就迟了,再不去老爸还没话说,老妈就得发飙了。

    ……

    李东到昌平大道的时候,时间已经快九点了。

    父母的饭店,李东除了当初买房子的时候来过一次,后来几乎就没来过。

    今天过来一看,才发现饭店已经大变样。

    以前有些陈旧的外墙全部重新刷了一遍,正对大街的那堵墙也被拆了,换成了玻璃墙,看着大气了不少。

    饭店的招牌也换了,之前是什么饭店李东给忘了,现在的饭店叫“东方渔庄”。

    名字据说是李程远取的,套用了李东的套路,直接用的李东和曹芳名字的谐音。

    而饭店主营的是烤鱼,招牌菜也是各种鱼类,所以最后就叫了这个名字。

    九点钟还是早上,自然没人会在这时候来吃饭。

    不过东方渔庄门前还是很热闹,这次饭店开业,老两口总算大气了一回。

    钱没省,鞭炮放了半个多小时不说,还特意请来了一支舞狮队。

    这时候已经算是夏天了,天亮的早,九点钟昌平大街人气还算旺盛。

    东方渔庄门口两大一小三只狮子正舞的热闹,吸引了不少人驻足看热闹。

    饭店的迎宾和服务员也没闲着,一个个穿着红色的工作服在人群中穿梭,有人在发传单,有人在给路人介绍饭店的招牌菜。

    感兴趣的人不少,毕竟这还是昌平大街上第一家这么大规模的烤鱼店。

    以前昌平大街这边不是没有烤鱼的,不过一般都做不大,一方面是没那个资本,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人潜意识觉得烤鱼只是开饭店的副业,主业做这个肯定做不大。

    要不是李东力挺,李程远和曹芳恐怕也不敢投资这么多钱做烤鱼店,当然,他们也没这么多钱。

    李东的车一到,看见的人不少。

    迈巴赫刚停下来,正在门口指挥人的林梦就急忙走了过来。

    等李东下了车,一身职业装的林梦就笑颜如花道:“东子,你总算来了,李叔和曹姨可都等急了呢。”

    李东笑了笑道:“没办法,公司早上刚好有点事,实在走不开。再说我来了也帮不上什么忙,有林梦姐在,我相信渔庄这边没问题的。”

    一听李东这么说,林梦笑的更高兴了,连忙自谦了几句。

    两人说了几句话,李东看了一眼旁边舞的热闹的几只狮子,说道:“效果不错啊,人挺多的。”

    林梦一边领着李东往饭店里走,一边解释道:“还行,八点多开业的,到现在已经订出去六个包厢了,大厅也订了七八桌,一天下来,三四十桌应该有的。”

    东方渔庄地方不算小,大厅大大小小布置了四十张桌子。

    二楼也隔了将近二十个包厢,一天下来要是能接待三四十桌,那铁定是赚钱的。

    其实没了租金的顾虑,一天下来只要能接待个十桌就不亏本,这时候饭店的利润可是很高的。

    李东点了点头,跟着林梦进了饭店。

    现在不是饭点,饭店里人不多,都是一些服务员在四处忙碌。

    李东扫了一眼没看到曹芳他们,倒是看到了曹峰,这家伙正在帮忙搬东西,李东扫了他一眼也没喊他。

    倒是林梦在旁边帮着解释了一句道:“今天渔庄开业,峰子找同事换了个班。”

    李东笑道:“不换班也得来,不然我妈还不得气死。”

    说着又问林梦道:“我爸妈呢?”

    “李叔他们在楼上招待客人呢。”

    “客人?”

    “嗯,这不饭店开业么,算是大喜事,李叔和曹姨通知了一些亲戚朋友,早上来了不少人,现在都在楼上呢。”

    “亲戚朋友?”

    李东嘀咕一声,这个他还真不知道。

    他还以为自己爸妈这次肯定也会选择低调,没想到两口子这次倒是转性子了,张扬了一把。

    李东也没什么意见,爸妈想请就请吧,热闹一下也好。

    见林梦和自己在这站了一会,就有几个服务员过来请示,李东对林梦道:“你先忙你的,我上去看看,别耽误了你的事。”

    林梦也没坚持,点头笑道:“行,那我就不送你上去了,楼上就一桌,你去了就能找到。”

    李东挥了挥手,带着谭勇一起上了二楼。(未完待续。)

第374章 烂泥扶不上墙

    东方渔庄。

    二楼总共隔成了十八个包间,包间有大有小。

    其中最大的就是如意厅,差不多有三十多个平方左右。

    此刻如意厅中人满为患,一张大桌子坐满了人不说,桌子旁边的两张小桌子上也坐满了人。

    李程远其实没邀请这么多人,他虽然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喜悦之情,可也没到张扬的地步。

    这次开业,他就打电话告诉了几个熟人,总共也就五六个人。

    可不知道谁把消息传了出去,一来二去的,最后自忖和李家关系不错的都来了,大人加上小孩,总共来了三十多号人。

    好一会工夫,李程远和曹芳才将众人安顿下来,招呼大家喝茶吃零食。

    闲聊了几句,以前和李程远关系不错的一个摊贩就问道:“老李,在省城开这么大的饭店,没少花钱吧?”

    李程远乐呵呵道:“还好还好,也就那样。”

    见李程远没直说,对方又猜测道:“老李,说句实话,花了一百万有没有?”

    一听到一百万,其他人耳朵也都竖了起来,眼中不由露出羡慕之色。

    李家现在是真发达了,老李家的儿子做生意就算了,李程远这两口子居然也在省城开了饭店,以后坐在家里收钱都行了。

    见对方猜测,李程远也没多说,敷衍道:“差不多吧。”

    其实饭店光是装修就花了一百多万,加上买铺子又花了三百万和其他一些花费,总共差不多花了五百万。

    不过财不外露,对外人说那么多也没用。

    见李程远没直说,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