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都市法眼-第4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宇浩皱了皱鼻子,端起面前的稀粥喝了两口便又放了回去。

    尽管吃饭之前陈虎已经说了自己习惯粗茶淡饭,可刘宇浩没想到上了饭桌才发现,那晚饭,真算得上一个“粗”字。

    要知道,刘同学可是标准的肉食动物,一顿饭吃下一整只鸡外带俩猪脚毫无压力,可陈虎倒好,晚饭就是一晚稀粥就着一碟咸菜了事。

    这种“粗茶淡饭”,能让刘同学饕餮大餐嘛。

    自己吃饱喝足,陈虎促狭一笑,道:“走吧,咱们现在过去,时间刚刚好。”

    刘宇浩放下筷子,双手支在下颌,苦笑道:“陈老爷子,你不觉得你这样做没用吗?脚是长在我自己身上的,如果我现在想离开,你根本就拦不住我。”

    陈虎哈哈一笑,道:“不用我拦你,我知道你会再回来的,与其那样,倒不如现在就留下来。”

    “我既然走了当然不会再回来。”

    刘宇浩笑着摇头,心说:“这傻老头,搞的好像吃定了哥们一样,真是天真。”

    陈虎最后检查了一下行头,似笑非笑看着刘宇浩说道:“你别看狮城这个地方的商人谁也不服谁,但你要真想插一脚进来,我敢肯定,用不了三个月,你那个什么朋友,他自己就会乖乖关门。”

    “嗯?”刘宇浩拧起双眉,怔愣了一下。

    陈虎也不管刘宇浩是否跟上,昂首挺胸朝外走去,边走边说道:“这个地方的排外情绪你是不会懂的,你也根本不能体会到我和老赵当年吃尽了多少苦才走到今天。。。。。。”

    说到最后,陈虎已经走出老远,刘宇浩只能运起异能才可以听清楚他在说些什么。

    不管怎么样,有一点刘宇浩听明白了。

    正如陈老爷子所说,狮城是个非常排外的城市,尤其是对和自己长着一样黄皮肤黑眼珠的人,下狠手时,比对杀父仇人还要凶残。

    如果没有本土势力支持,军子想在这里站住脚,陈虎当年受的那些苦难,军子一样要重复一遍。

    何苦来哉!

    刘宇浩一阵抓狂,苦笑着摇摇头,站起身子瓮声道:“藤轶,跟上陈老爷子。”

    从上大学开始刘宇浩就和军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三年前,那个时候刘宇浩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帮助大哥,军子二话没说,硬是陪了刘宇杰整整三年,而且在那三年里,军子任劳任怨,从没有向刘宇浩发过一句苦一句累的牢骚话。

    但刘宇浩心里却清楚的很,大哥刘宇杰是烂好人一个不难相处,可大嫂会怎么对军子,刘宇浩用屁股都能想的到。

    现在,军子打算自己出来干了,而且,他就认准了狮城这个地方,想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做为朋友,做为欠了军子一个大大人情的刘宇浩,他必须要帮着军子把路铺好。

    ************所谓慈善拍卖晚会,无非是有钱人闲得无聊在一起组的局。

    如果真有心向善,大可不必搞的如此兴师动众,拿着钱帮助有需要的人,协助他们学会一份谋生的手艺岂不更好?

    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刘宇浩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假模假式的慈善晚会,能不去的情况下他都给推掉了,可这次显然不行,为了帮军子打一个好基础,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跟在陈虎身后四处应酬。

    好在陈虎身份地位不低,够不上说话的都不敢轻易上前打招呼,这倒让刘宇浩轻松了不少。

    “宇浩,你过来。”

    陈虎笑呵呵把刘宇浩喊道自己身边,指着一位七旬上下的老者说道:“宇浩,这位是嘉叔,嘉叔是大名鼎鼎的狮城华人商会主席,在华人商圈可是说一不二的主。”

    我了个去的!

    哥们什么时候成了你老人家的内侄儿了呢?

    刘宇浩气得差点没当场吐出一口老血,照说陈老爷子的年纪摆在那儿,空口叫刘宇浩一声侄儿还得是刘宇浩高攀了,可背不住人家刘宇浩心里不愿意呀。

    有谁见过认识不到一天就死乞白咧当人家侄儿的主?

    反正刘宇浩觉得这样干,不地道。

    但现在有外人在,刘宇浩不得不连忙收敛心神,客客气气称呼了一声,“嘉叔好!”,然后,便侧身立于陈虎旁边,谨守规矩目不斜视。

    受小妮子几年的熏陶下来,刘宇浩多多少少也学会了一些应该具备的礼仪知识,他知道,作为晚辈,这个时候自己首先要做的是“不讨人厌”。

    陈虎对刘宇浩的表现很是满意,笑呵呵点着头道:“马世兄,这个年轻人叫刘宇浩,是我内侄儿,也是这几天才认下的,以后还要靠马世兄多多关照他们这些小辈儿。”

    “虎哥太客气了,虎哥的内侄儿不就等于是我马嘉的亲戚嘛,宇浩,记得以后常来家里走动走动。”

    听到刘宇浩的名字,马嘉眼睛猛地眯了一下,带着吟吟笑意的目光快速在刘宇浩身上扫过。

    毕竟是狮城华人商会首领,马嘉的定力当然非同一般人,在短暂的惊愕之后,脸色快速恢复如初。

    可是,这年轻人的名字,怎么那么耳熟呢?

    马嘉在心中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刘宇浩微微一笑,说道:“谢谢嘉叔,有时间,我一定会向嘉叔登门求教。”

    其实,这会刘宇浩正在心里暗暗撇嘴呢,“等有时间?用不了几天哥们就回京城了,以后还见不见面都得两说呢。”

    “唔,年轻人,不错,不错!”

    马嘉满意的点点头,笑着和陈虎说道:“虎哥,刘嫂子去世的早,你老哥能在这个时候认回嫂子的侄儿,也是你的福气呀。”

    刘宇浩这才知道,原来,陈老爷子的老婆姓刘,怪不得他刚才跟马嘉介绍自己的时候说自己是他的内侄儿呢,弄了半天是有原因的,并非空穴来风。

    虽然是在和陈虎说话,但马嘉的目光仍然又朝刘宇浩瞟了几眼。

    马嘉一向自认为自己眼光老辣,从打照面开始,他就看出刘宇浩绝非陈虎口中的内侄儿。

    仅是刘宇浩那种处事不惊的模样以及隐隐约约透出的贵族气质,还有刘宇浩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手掌大权者特有的纵横捭阖的大气,就足以让马嘉刮目相看。

    内侄儿?真可笑。

    这种鬼话连篇的伎俩也就陈虎能编的出来。

    马嘉认识陈虎去世的那个老婆,如果刘氏家里果真生出了这么一个器宇轩昂的内侄儿,那马嘉只能摇头苦笑,说,“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

    略作寒暄后,陈虎又带着刘宇浩奔向另一拨人。

    这其间,刘宇浩难免要叮嘱陈虎别再把自己当作内侄儿介绍给别人,但陈虎对刘宇浩的话充耳不闻,不管走到哪儿,都率先笑呵呵把自己的“内侄儿”高调捧出,搞的刘宇浩哭笑不得,最后只得由他去。

    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整个华人商圈的大佬们都知道了一个消息,那就是陈虎身边多出了一个内侄儿,而且,那个内侄儿的表现好像还颇为不俗。

    要知道,陈虎无儿无女,到了他这个岁数,遗产继承的问题自然就成了众人眼中的焦点,在刘宇浩这个便宜内侄儿未出现之前,很多人都以为陈虎会把自己的遗产交给赵义良打理。

    可现在,大家同时想到了一件事,泛南洋珠宝的天怕是快要变了。

    “老爷子,你这回可把我给害惨了。”

    好不容易逮到喘气的机会,刘宇浩当然不会放过,也不管身边有人没人就冲着陈虎嚷嚷了起来。

    陈虎也不介意刘宇浩的态度有多恶劣,哈哈大笑,道:“怎么,当我陈虎的内侄儿委屈你小子了?”

    “那倒不是,我只是不喜欢这种乌烟瘴气的氛围。”

    面对这种脸皮够厚的老者,刘宇浩没脾气了,摆了摆手随便找出一个借口搪塞过去。

第1262章 登封瓷【上】

    军子赶到的时候晚宴已经快接近尾声,接下来就是所谓的慈善拍卖环节。不过,军子没有请柬,却是需要陈老爷子的助手去迎接才能进来。

    “哇噻,这房子真他娘气派,哎、哎、哎,我说牲口,人家这房子怕是比你那私家别墅面积只大不小吧?”

    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军子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顺手将薄薄几张纸交到刘宇浩手中,挤挤眼道:“大龙他们进不来,这是他整理好的东西让我交给你。”

    这些年,军子手里也开始慢慢有了一些钱,可那些钱放在小地方还能作数,等真正见识了“大场面”后,军子才发现,原来,他手里攥的那些钱在某一层面的人眼中就是个数字而已。

    其中,刘宇浩也算一个。

    刘宇浩接过军子递来的资料扫了几眼,立刻快速放回自己口袋,淡淡一笑,道:“华人商会主席嘛,总要有点东西充门面的。”

    倒不是刘宇浩瞧不起马嘉,不是随便那个人都能当选狮城华人商会主席,起码说明,马嘉的生意在当地运作最出色,盈利也最诱人。

    但如果拿房子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那这里和刘宇浩在维京群岛的“家”一比,就什么都不是了。

    当然,刘宇浩也不会折自家兄弟面子,拍了拍军子肩膀,道:“放心好了,用不了多少年,你也会有一套和这一模一样的房子的。”

    “嘿嘿,这可是你说的哟。”

    军子的精气神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他最知道刘宇浩这个人,没有十足的把握,刚才那些话他根本就不会说。

    刘宇浩摇摇头,笑而不语。

    尽管和刘宇浩在一起时军子很放松,但他也不是“雏”,知道“上流社会”的晚宴最忌讳的就是大声喧哗。

    所以,在正式进入马嘉的别墅以后,军子收敛起脸上的嬉笑,一本正经挺起胸膛,起码看起来还颇有些成功人士的模样。

    可能是因为陈老爷子的原因,很多人见了刘宇浩都微笑着点头示意,更有少数在生意上跟陈老有来往的人纷纷上前打招呼,借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刘宇浩对此并不反感,须知,有很多大手笔的生意都是在不经意的交流中促成的。

    在与人沟通交往方面,军子委实要比刘宇浩有眼色的多,很快就和一拨人打成一片,并有说有笑的相互交换了名片。

    刘宇浩看了这种情况,心中很满意。

    他能为军子创造的条件现在都已经尽力了,想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剩下的那些还要靠军子自己努力,而且,今天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嘛。

    拍卖即将开始,刘宇浩带着军子回到了陈老爷子旁边。

    对于军子的到来,陈虎没有表示过多的好奇,微微点头示意,既表达了长者的亲善,又给足了刘宇浩面子。

    其实陈老爷子早就让人查过军子的底儿,也知道刘宇浩和军子之间是什么关系,要不然,以老爷子的智慧,绝不可能让一个不知根底的人混到规格如此高的晚会上来。

    老头子看好刘宇浩是一回事,但是否全盘接纳刘宇浩身边的每一个人却是另一回事。

    这时,一个帅的掉渣的男子从后面翩翩走来。

    当那男子路过刘宇浩身边时,脚步略微停顿了一下,看向刘宇浩的目光稍稍有一些意外的讶异,但很快,男子的表情便又重新恢复了自信的微笑,朝着刘宇浩点头示意。

    长相气质相近的人,第一眼看到对方都会生出一种“三百年前”便已相识的错觉。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贸然起身和一个陌生人打招呼是一种不懂规矩的举动,不仅会影响他人,而且还兼有卖弄的嫌疑。

    怎么,表现你认识的人多呀?

    刘宇浩见此,也满脸微笑,稍稍点了一下头。

    可能是那帅哥走路带着呼呼的风声,引起了前排马嘉的注意,回过头一看,马嘉开心的笑了,挥手招呼道:“运生,这位是你陈世伯的内侄儿刘宇浩,宇浩,这便是犬子马运生了,你们都是年轻人,以后可要多亲近亲近呀。”

    最后一句,自然是在为刘宇浩介绍那个帅的掉渣的帅哥。

    只要长了耳朵的人都能听得出来,马嘉非常喜欢他的这个儿子,当然,马运生自己也很争气,这些年在公司里表现可圈可点,堪称尤为出色。

    只怕用不了等马嘉退下来,只需再过几年时间,等马运生再为公司做成几单生意,这帅哥就是扎扎实实的马氏集团掌门人了。

    “陈世伯好,刘世兄你好。”

    马运生很礼貌的伸出手来和刘宇浩握了一下。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继承了马嘉年轻时候的俊朗,而且,最近几年随着年纪的增加,马运生有意识的模仿马嘉的言行,很是让马嘉老怀欣慰,所以在三个儿子中,马嘉毅然选定马运生作为自己将来的接班人。

    既然人家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与友好,刘宇浩也不好为自己辩解,只得捏着鼻子继续装“内侄儿”,笑呵呵道:“马世兄一表人才,是我该多向马世兄学习才是。”

    军子便龇牙,心说:“得,这牲口现在是越来越会做作了。”

    马运生自然不知道军子心里的想法,在马嘉和刘宇浩中间找了个位置坐下,笑道:“世兄好品味,这一套行头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订制到哟。”

    年轻人,当然对衣着打扮有研究,马运生第一眼就看到了刘宇浩身穿的是一套英国皇室御用裁剪师詹姆斯子爵亲手裁制的衣服。

    刘宇浩很无辜地笑笑,道:“世兄过奖了,我对穿衣打扮其实没什么研究。”

    这句话倒不是刘宇浩矫情。

    一直以来,他的衣服都是御姐李璐梅为他精心准备的,就算是现在,李璐梅仍然会在每次换季之前专程让人把新衣服从英国送回国内,压根就不去想小妮子要不要吃醋那茬儿。

    马运生不知道实情,却对刘宇浩有了些看法,但仍耐着性子笑道:“不知道刘世兄以前在什么地方呢?”

    这句话,有点套人底细的嫌疑呀!

    刘宇浩不以为杵,呵呵笑道:“国内,我刚过来没两天。”

    “内地人?”

    马运生脸色一呆,眸中闪掠过一丝轻蔑。

    可能在马运生那儿,内地就代表了无知愚昧,马路上到处跑的都是牛车,人类都还住在稻草搭建的棚子里,垃圾四处可见,远远能熏到三条街。。。。。。

    反正,内地这个字眼就代表一无是处,与这种人为伍,没得掉了马公子身份。

    刘宇浩眼光何等犀利,自然把马运生微妙的表情变化看在眼中。

    如果换在几年前,刘宇浩可能会被那高高在上的蔑视激怒,甚至还有可能因此争锋相对,与对方发生不愉快的事。

    但现在,刘宇浩只淡淡笑了笑,再不搭理那优越感十足的世家公子。

    主席台上的灯光亮了起来,这个时候马运生再换位置已经来不及了,只好微微把身子前倾,低声道:“爹地,我问过了,今天第一个拍卖的就是您捐献出来的那款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

    听到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几个字的时候,刘宇浩眼睛眯了一下。

    要知道,作为历史上曾久负盛名的宋代登封窑,白釉珍珠地瓷器,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含量和艺术魅力改变并影响世界,所以一直被誉为中原文化的象征。

    只可惜,真正的宋登封窑珍珠地物件存世仅三件,其中,故宫博物院的、上海博物馆、美国堪萨斯州各一件,可谓稀世之珍品。

    刘宇浩手里可没这种国宝重器,所以也一直不曾有机会把玩,没想到今天竟然能在这里见到重器真身,多少也算是对刘宇浩装了一晚上孙子的补偿吧。

    不过,拿这种器物出来拍卖,也让刘宇浩大吃一惊。

    这马嘉,未免也太大手笔了吧,真不把国宝当东西,怎么就能随随便便就拿出来,而且,从马运生的语气来判断,把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拿出来拍卖还就是马嘉本人的意思。

    难道他就不怕万一没拍到合适的价格怎么办?

    刘宇浩对这次拍卖,越来越有兴趣了。

    “唔!”

    马嘉不可置否地从鼻腔里发出一声,尽管没有回头,但嘴角却微微翘了翘。

    这一次慈善晚宴拍卖筹款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那尊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本身。

    狮城华人总商会一直以来都想筹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支配的慈善机构,只可惜因为各种原因,从有这个提议开始到现在多少年过去了大家都没统一意见,所以未能成行。

    没曾想,四年前马嘉偶然提起了自己的遗憾后,马运生竟主动请缨要为筹建这个慈善基金四处奔走。

    当时,马嘉虽然内心欣喜儿子懂事,但也没抱多大指望。作为华人总商会主席呼吁了这么多年都没成功的一件事,马运生才多大?他能成么?他能说服那些老顽固吗?

    可四年后马嘉发现,自己真的错了,他小看了马运生,那小子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以及自己和各个世家子弟关系交好的条件竟真把事半成了。

    马嘉不由在心中暗赞:“得子如此,夫复何求!”

第1263章 登封瓷【中】

    说起登封瓷,不能不提到“珍珠地双虎纹饰瓶”,它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的国宝。

    刘宇浩当然见过那件举世无双的国宝重器。纯净的白釉上,装饰着珍珠粒般圆润的底纹,这件传世精品就出自登封窑。

    登封窑,这个曾为皇家进献过贡瓷的“中原民间第一窑”,被历史的尘埃湮没了太久,登封,地处大唐制瓷中心巩义与大宋制瓷中心的禹州、汝州之间,具备了制瓷所必需的所有条件。

    可在钧瓷、汝瓷名垂青史后,登封瓷为何始终默默无闻?

    这里面有一个典故。

    话说北宋前期,曲河镇,也就是现在的登封十分繁华,陶瓷业非常发达,窑场很大,绵延7里多长,烧制的瓷器风靡全国。但不久曲河遭遇厄运,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淹没了窑场。

    于是,沮丧的工匠们离开了曲河,到禹州重操旧业。在禹州站稳脚跟后,他们在登封、禹州交界处建起庙门朝北的祖师庙,以表示不忘曲河。

    后来,就有了神前、神垕之说,登封属于神前,禹州属于神垕。再后来,汝州的汝瓷、禹州的钧瓷,攀上“官家”,成为宋徽宗的“御瓷”,名垂千古、受人追捧。

    相比之下,登封窑的珍珠地就没那么幸运了,自元代之后登封窑便湮没无闻,宛如一颗流星划过天际。

    上世纪60年代,已故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冯先铭,中国古陶瓷泰斗叶喆民先生先后发表观点,“登封窑等于曲河窑”、“登封窑等于珍珠地”遂成了学术共识。

    正是专家的定论,自上世纪60年代起,登封地界藏了千年的珍珠地瓷器残片,如今早已没了踪迹,可能都被那些慕名而来的“鉴定专家”哄抢一空了。

    齐老爷子也认真地给刘宇浩讲过登封窑的各种特征,登封窑又称曲河窑,始烧于唐代晚期,北宋为繁盛时期,终烧于元代。

    它生产的主要品种均以白釉为地,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珍珠地划花、白釉剔花和白地黑花等,以珍珠地划花最具特色。主要器型有碗、瓶、罐、壶、灯、枕,以瓶最为突出,次为枕。

    其中,宋代登封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白釉珍珠地瓷器,而最能代表白釉珍珠地瓷最高境界的则属白釉珍珠地双虎纹瓶。

    据冯先铭先生《中国陶瓷》一文中讲,登封窑珍珠地是宋代极具特色的历史名瓷,作为磁州窑系的代表之作,其独特的烧造和装饰工艺堪称一绝。

    马嘉自然是没有白釉珍珠地双虎纹瓶的,但四十年前,马嘉偶然在一次拍卖会上拍得了一尊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虽然比不得那双虎纹瓶珍贵,但也绝世罕有。

    这一次,马嘉把自己珍藏了四十年的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拿出来拍卖,就是为了向狮城华人商界表示自己对马运生支持的决心,以及自己对这个慈善基金会寄予的期望。

    主席台上的灯光再次聚焦。

    当司仪走上台的时候,马运生禁不住捏紧了拳头,指节处显出惨白,这一细节正好被刘宇浩看在眼中,不由轻笑。

    看来,马公子也不是像他表现的那样有自信嘛!

    司仪的作用无非是调节气氛,没过多久,真正让人盼望的拍卖师终于缓步上台,顿时,台下一百多号人不再交头接耳,纷纷擦亮眼睛,等待传说中的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闪亮登场。

    “你猜这次马老爷子的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会拍到什么天价?”

    “那谁能猜得到。”

    “我估计不下一亿。”

    “嘁,美不死你,要是一亿,我一准抱回家去。”

    今天能被邀请来参加慈善拍卖的都是狮城华人商界大鳄,一两个亿对他们这些人来说都是毛毛雨的存在,说起话来自然满身“土豪”霸气横流。

    拍卖师很知趣,在简明扼要地讲解了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的来历,以及捐献人马嘉的身份后便闪身站到一边,腾出十分钟时间给众人上前掌眼。

    刘宇浩远远看去不过瘾,便也跟着站了起来。

    “你懂古玩?”

    陈老爷子见刘宇浩也要上台近距离去欣赏那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便好奇问了一句。

    狮城这边的华人与国内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相互传递消息的手段和渠道也很简单,所以陈老爷子只听说过刘宇浩翡翠圣手的名头,但对刘宇浩的其他兴趣爱好却知之甚少。

    刘宇浩笑着摸了摸鼻子,道:“呃,算是懂一点吧。”

    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古玩鉴定上,懂和懂一点的差别很大,但在这种情况下,刘宇浩也不好说自己曾经被人认为是什么古玩鉴定专家。

    陈老爷子笑笑,说道:“去吧,你刚才表现很好。”

    “这老头。。。。。。!”

    刘宇浩笑着嘀咕了两句,直到走出几步以后才想明白,原来,陈老爷子是夸赞自己刚才与马运生之间的那番对话,以及自己事后的自我克制。

    绕过人群,刘宇浩费老大劲儿才挤了进去,那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才终于展现在刘宇浩面前。

    这种拍卖形式物件是不允许上手的,刘宇浩也只得和大家一起隔着玻璃罩欣赏。

    只见,那梅瓶为小唇口,短细颈,从肩部往下渐外溜,至胸腹部为最大圆径,然后渐收于底,成形体协调、体态优美的造型。

    刘宇浩皱了皱眉,微微点头。

    虽然只见过一两件登封瓷,但刘宇浩还是能辨认出来,那瓶儿胎体坚实紧密,想必上手应该非常沉重,再看胎体横接,为四段三接,是资料上记载的登封瓷典型样式。

    五分钟后,拍卖师将瓶儿小心侧倒,底部露胎,刘宇浩立刻仔细端详,只见底胎现灰黑色。全器基本色调为白色,为胎制成后,先上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剔刻花纹,再罩以透明釉。由此形成烧成后的深色花纹和白釉的对比、反差效果。

    到现在,刘宇浩已经对这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有一个大概结论了。

    梅瓶图案有三层,最上为一圈卷草纹,中间为主要图案区,在无数的珍珠构成的地上,刻划有飘逸的云朵,云朵间有三个荷竹篮、花锄的仙人;靠近底部,刻划有两层莲花瓣,莲花瓣不很规整,完全体现出当时的手工制作之功。

    而且,全器包浆老重,釉色滋润,由于岁久,釉下均显细碎的冰裂纹,釉上尽显酥光。如果异能鉴定没有问题的话,马嘉拿出的这尊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绝对堪称绝世珍品。

    为了证明自己心中的猜想,刘宇浩释放出异能朝那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薄如蝉翼的胎壁透视过去,可还没等鹿皮图谱出现在脑海中,刘宇浩竟看到一样让他哭笑不得的东西。

    “哎,怎么会这样。”

    刘宇浩摇了摇头,后退几步,脸上露出惋惜的神色。

    “怎么样,那瓶儿值钱吗?”

    回到自己座位还能等坐下军子已经伸过头来,迫不及待的问起刘宇浩具体情况。

    刘宇浩环顾四周一眼,笑了笑,小声道:“那物件,我看不好。”

    “不可能吧!”

    军子一愣,瞪大眼睛看着刘宇浩,追问道:“牲口,你看仔细了?”

    他虽然很多年没有接触古董了,但基本的行话还是会说的,听刘宇浩那意思,台上那尊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竟是赝品。

    刘宇浩笑道:“怎么,你还不信我的眼光?”

    “那倒不是。”

    军子挠头嘻嘻一笑,心里暗自得意,幸亏他刚才没跟着一起去凑热闹,而是尽可能拓展人脉,要不然,白瞎了今天这么好的机会,还捞不着看真物件。

    尽管刘宇浩和军子说话的声音很小,但陈老爷子还是听清楚了,他老人家不懂古玩,对古董也没什么兴趣,但这并不妨碍陈虎作为一个生意人的谨慎。

    “小子,没有证据的话不要乱讲。”

    陈老爷子一脸严肃。

    刘宇浩笑笑,道:“陈老,您放一百二十个心好了,我今天只当观众。”

    陈老爷子满意地点点头,看向刘宇浩的目光越来越意味深长。

    刘宇浩不知道,陈老爷子现在也有点迫不及待的想回家了,在没正式把手中股权转让给刘宇浩之前,老人非常期待从赵义良家运回来的那些毛料。

    拍卖很快开始,那尊珍珠地划花人物纹梅瓶得到了参与者极大热情的追捧,价格很快就从无底价竞拍开始一路飙升,二十分钟后就有人开出了两亿的天价。

    “两亿两千万!”

    马运生也不甘寂寞举了牌,既然父亲捐出了自己最喜爱的物件,他倾其所有也要帮父亲拿回来,在他看来,这是为人子应尽的本分。

    “切,就一赝品,值得自己给自己抬价么!”

    军子不屑地撇撇嘴,小声嘀咕了一句,可他没想到,他的声音虽不大,但却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注视。

    一时间,军子反而成了满场的焦点。

第1264章 登封瓷【下】

    其实要说军子也不是故意给人添堵,但他心直口快,见不得马运生自己举牌的动作,而且,军子哪能猜到马运生只不过想在马嘉面前表现,他还以为马运生是为了让那物件落锤价更高呢。

    误会,纯粹是一场误会。

    可误会已经产生了,哪里是一两句话就能解释的清楚?

    “这位先生,东西可以乱吃,但话可不能乱说。”

    马运生扭过头来,恶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