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都市法眼-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着宇浩来家里做客。。。。。。”

    “这小子!”古老忍不住感叹一声,再看向不远处的刘宇浩时,目光中充满了复杂。

第1000章 私人展会【三】

    其实,熊老也用不着羞愧!

    收藏名人书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间捉迷藏,如何雾里看花,而想真正“不打眼”,避开一个个“坑爹”的雷区,对于收藏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古老以前也曾经收藏过一段时间的书画作品,可后来干脆直接放弃了,倒不是古老没有那个修养,而是实在把握不到那种“真与赝”之间的度。

    像弘一法师的书法,赝品就比较多。他的字多抄写佛教的金刚经,或干脆就是一个佛字,在古老看来,弘一法师的字软软的,其实他的字柔中带刚,不藏锋不露尾,很圆润。

    看不清就放弃,大概也就只有古老这类人才有这些率直的豪气。

    “宇浩,这个就是你上次说的那件宣德年间的宣德炉?”

    贺老爷子对古董比对玉石上心多了,经过仔细的辨认后还是不敢确定,索性就把刘宇浩找来确认。

    刘宇浩笑了笑,示意秦为先把玻璃罩打开,说道:“老爷子,这宣德炉可是难得一见,要不您上手瞧瞧?”

    贺老爷子点点头,戴上让秦为先帮自己拿过来的手套后才掂起水晶底座上的宣德炉。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可刘宇浩在旁边看的却连连点头暗赞。

    他之所以没有给老爷子手套是怕贺老训斥自己小气,但现在看来自己做错了,贺老爷子对古文明传承的尊重丝毫都不比狂热的收藏爱好者差。

    宣德铜香炉的造型古朴庄重,做工精致,亦是继商周青铜器之后我国铸造工艺中的极端。宣德炉采用当时先进的失蜡法铸成,经过打磨后找不出拼模和铸口的痕迹。刘宇浩并没有解释,而是静静站在一旁等待。

    贺老爷子拿过炉以后发现,手中的炉没有饰耳,而炉身素光不作纹饰,使之尽现宣德炉美丽古朴的铜色和庄重的造型,隐约中还能看到炉外部以前应该是敲上过些小块金箔的,炉壁厚重,手感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你怎么肯定这一定就是宣德年间的宣德炉?”

    琢磨了半晌,贺老爷子才轻轻放下手里的宣德炉,笑眯眯的问道。

    宣德年间铸造各式香炉只有3000座,后经战乱大批又被销毁,流传至今的宣德炉真品已非常罕见,因此,如今明代宣德炉已成为藏家可遇不可求的宝贝。

    老爷子之所以有这么一问也是因为目前在各大拍卖行成交的宣德炉,多是明中期以后的仿品,而且优质仿品成交的价格也很惊人,他很难想象刘宇浩怎么就有那么好的运气,得到了别人做梦都想得到的物件。

    刘宇浩笑笑,拿出随身携带的强光手电打在炉内壁上,顿时,炉壁透出耀眼奇异的光泽,不断变换着光点,那奇异光泽也跟着变幻无常,煞是赏心悦目。

    “老爷子,宣德炉之所以成为传世之宝,不仅制作精良,而且用料名贵。宣德炉制作所用原料多,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33种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刘宇浩笑道。

    贺老爷子微笑着点点头,道:“还有呢?”

    刘宇浩一笑,道:“一般炉料只经过4炼,而宣德炉却要经过12炼,因此炉质更加纯细,如婴儿肌肤。刚才您看到炉壁内闪烁金光就是因为这只宣德炉进行鎏金或嵌金工艺,肉眼看上去金光闪闪,可灯光一打上去就又不一样了。”

    “画家项元汴曾说的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就是解释刚才那种现象。”

    齐老爷子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过来的,刘宇浩刚说完,他就补充了一句。

    贺老爷子低头又看了眼那宣德炉暗暗点头,其器宝光内蕴,包浆丰厚,炉身精雕细琢,线条优美流畅,用国之重器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臭小子,有时间带爷爷也去潘家园捡次漏,我还没享受过那种爽快呢。”

    贺老爷子呵呵笑道。

    “就凭你也配?”

    齐老倒是一点面子都不给贺老爷子留,瘪瘪嘴不屑的冷哼一声又背手离开了。

    不管什么时候,贺老是永远不会和齐老爷子争辩的。

    刘宇浩虽看着好笑,但心里也很清楚,这也就是限于两位老人之间,换做别人,哪有胆子敢和贺老爷子这种开国元勋的主吹胡子瞪眼?

    收藏爱好者聚在一起的最大乐趣就是谈论自己亲身经历的捡漏故事,或者讲一些津津乐道的圈内人物。

    玻璃罩里的罗汉钱让王师傅想起了自己的一个老兄弟。

    王师傅的老友姓曾,名敬仪,嗜“钱”如命,60年来收藏了7000多枚古钱,其中不乏秦大型“半两”,王莽的“幼泉二十”,唐代的银“开元通宝”等珍品;而他收藏的国宝级的“开元通宝”钱陶范,称填补了唐代无钱范的空白。

    曾老出生于出身书香门第,祖上收藏了数千册古籍和大量书画、古钱。

    少年一次雨后,他挑着一担粪水去浇菜,走到园地的斜坡时,脚下打滑摔倒,右手本能地往地下一撑,突觉手心有硬物垫了一下,随手从烂泥里抓起来一看,竟然是一枚宋微宗赵佶独创的瘦金体御书“崇宁通宝”折十大铜钱!

    自此,曾老收藏古钱的兴趣与日俱增。

    参加工作后,曾老总是利用周末去跑废品店收古钱,每到周末骑着他的单车走铜官,下源嘉湖、誓港,过靖港,到乔口,折回靖港经新康、高塘岭,到白沙洲。

    每当收到古钱,他都将古钱擦擦试试,排排比比,对图谱,查年代,一上手就不知天早日夜。

    有一次,老人从一家收废品人家的阁楼上“捡破烂”出来,当他从那蛛网蒙头、一脸墨黑,只有两只眼睛在动,把看到他的小孩子都吓哭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曾老居然收藏了上起夏商时代的贝币,下迄民国初年的“民国通宝”等。贝币、布币、刀币、圜钱、泥质钱、方孔钱、铜板、镍币、铁钱、铅钱都有一些;古钱上的文字,篆、隶、真、行、草五体皆备。

    更让人称奇的是,他那许多珍奇之物,很大一部分竟然是从“废品”中发掘出来的,让人听了就羡慕不已。

    不得不承认,世界上人们的眼光有可能不同,但对美的认识却是共同的。

    通过把玩古董,人们会发现,自己竟然可以通过那些原本不会说话的物件了解华夏悠久的历史文化、文明以及发展演变的过程,这一点恐怕是古玩最吸引人的地方了。

    “宇浩,这里怎么会有一个空盒子?”

    姜夔是今天参加这个私人展会中唯一和刘宇浩年纪最接近的人,可能是出于谨慎,他一直没怎么说话,直到发现有一处展台单单放了一个空盒子才好奇的打听了起来。

    刘宇浩看了齐老一眼,见老师没有制止自己解释的意思,淡淡一笑站起来道:“姜哥,你可别小看那个空盒子,这间展室,怕是只有那盒子是最宝贵的物件。”

    姜夔呆了呆,神情疑惑的瞥了眼那空盒子,满脸不解。

    要说贵重二字,在姜夔看来,整个古玩厅里不计其数,其中以唐伯虎的《百美图》,以及三眼天珠,还有那方黛砚为最。

    那三个老物件任何一件私下交流也都不下千万,如果上拍的话价值更是高的吓人,遇到喜爱此类物件的买主,拍出上亿都不稀奇。

    可刘宇浩居然说最贵重的当属一件空盒子?

    姜夔怎么也搞不明白了,脑袋里懵懵的,再也想不起来有什么宝贝能与这盒子搭上关联。

    反正今天能来这里的也都不是“外人”,倒用不着隐瞒,刘宇浩淡淡一笑,道:“姜哥,实话告诉你吧,那盒子乃是千年雪樱木制成,你说贵重不贵重?”

    千年雪樱木?

    好大一个噱头!

    十来双好奇的目光顿时都汇集到了刘宇浩身上,千年古木的种类不少,诸如沉香、乌木之类繁不胜举,可千年雪樱木很多人都是头一回听说。

    “宇浩,何为千年雪樱木,你给我们解释一下。”

    郑老爷子算是见多识广的了,可他老人家也没听说过什么千年雪樱木,顿时来了兴趣,笑眯眯的坐到了刘宇浩的身边。

    刘宇浩吩咐秦为先给大家斟茶,自己先喝了一口才慢慢说道:“千年雪樱木原产于非洲一带,早在三千二百多年以前就已经灭绝,当时非洲的生存环境基本类似于咱们理解的三星堆时期古蜀先民的那段历史时期。”

    听了刘宇浩的话,王师傅眉头深蹙,像是在想什么,可又一时半晌的什么都想不起来。

    熊老爷子笑笑,插了一句道:“宇浩,那么久远的古木种除非变成化石,否则怎么可能保存到现在呢,更别提制成锦盒了,你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刘宇浩摆摆手,笑道:“熊老,我说的一点都不夸张,千年雪樱木温存深润,至少八百年成材,又生长于遥远的非洲,所以知道的人很少罢了,但它有一个很奇特的作用,清代名臣曾国藩在他的家信中有过叙述。”

第1001章 私人展会【四】

    在场的人都对刘宇浩刚才所言露出将信将疑之色,什么非洲、什么三星堆时期。。。。。。很多东西大家听都没听说过,可刚一想要反驳却突然发现,自己没词了。

    既然能有千年乌木,怎么就不能有千年雪樱木?

    而且,刘宇浩不是说了么,清代名臣曾国藩曾在自己的家书中提及过千年雪樱木的字眼,由此可见,说不定就是真的呢。

    可千年雪樱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功用?

    看情形,大概没一个人知道。

    “吕老,您以前听说过千年雪樱木吗?”

    姜夔满脸困惑,他是古瓷修复专家,强项也是在瓷器上,对于古玩杂项功力未免不逮,自然要请教吕钰恒老先生。

    吕老先生是国内著名的杂项大家,刚才给众人讲解鹤顶红时就说的头头是道,不敢说博古通今,可胸中自有丘壑,须不是一般人能够比的。

    很可惜,姜夔很快就失望了。

    吕老也是疑惑的紧,眉头紧蹙,微微摇头道:“木器方面,我还不如熊老呢,这千年雪樱木我也是头一回听说。”

    收藏不仅需要广泛交流,更要不断学习!

    吕老倒不因为自己不认识千年雪樱木而汗颜无地,反倒坦率的推出在木器方面造诣深厚的熊老,直言自己“学艺不精”,仅这份坦荡荡地豪迈气度就值得很多人敬佩。

    忽然,王师傅猛地抬起头,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震骇,“回,回春匣,宇浩,你这个盒子是传说中的回春匣呀!”

    王师傅的声音不大,但每个人都听的非常的清楚,纷纷回过头来满脸讶异,好在大家都自持身份没有贸然出言询问,可脸上却都明显写着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的神色。

    回春匣是个什么玩意儿?

    那千年雪樱木又跟回春匣有什么关系呢?

    刘宇浩眼睛一亮,笑道:“王师傅,您请继续!”

    “我也是刚才突然想到的,却不一定对。”

    王师傅笑着站了起来,边说话,边朝众人拱拱手。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拱手行礼了,不过这个习惯还是在古玩行当里保留了下来,它一概表达的都是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

    但拱手也有讲究,须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情况下男性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左拳在内,右手在外。

    现如今的拱手礼,双方多都不太注意哪手在前、哪手在后的,抱拳拱手致意便是。

    高深莫测的收藏圈里,最是讲究“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很多人通过刚才的交谈已经知道王师傅是潘家园里知名“土专家”的身份,自然不肯怠慢,也都纷纷拱手还礼。

    贺老爷子笑着摆摆手,道:“老王,你要是知道个一二就说出来嘛,也好让我们涨涨眼。”

    “不敢当,不敢当啊!”

    王师傅胆子再大也知道深浅,哪有自己给贺老爷子“涨眼”之说的,当时便笑着连连摇头谦虚一番。

    可既然是贺老爷子吩咐了,王师傅却也不会让老人失望,笑道:“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

    “当然记得,那是杜牧的《过华清宫》。”

    姜夔年轻,自然嘴也快,高声喊了一句才发现自己糗大了,可已经既成事实,他也只能捏着鼻子低头认帐。

    王师傅通过刘宇浩认识的姜夔,可对姜夔的了解比刘宇浩还多,当然不会介意,呵呵一笑,接着说道:“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大家都知道,可谁知道唐代荔枝产地在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很难,可对专业学习历史的人来说就不是什么难题了。

    “你来说说。”

    贺老爷子四下扫了一眼,指了指身边的刘宇浩笑道。

    他不敢命令齐老,还不敢指挥刘宇浩嘛!

    刘宇浩笑笑,这么简单的问题须难不倒他,清清嗓子道:“据史书记载,唐代荔枝产于涪州和眉山两地,涪州距长安约六、七百公里,眉山则更远些,约一千公里。”

    众人不知刘宇浩说的对也不对,便把目光齐刷刷的转向齐老。

    尽管老爷子没说话,可明眼人一看老人眼中的笑意心里就知道了,刘同学言简意赅答对了。

    可杨贵妃喜欢荔枝和千年雪樱木有毛线关系啊!

    绕来绕去,王师傅还是没说到重点。

    有人不愿意了,便在下面碎碎念,“王师傅,咱们还是继续说那千年雪樱木吧!”

    王师傅笑着点点头,道:“咱们以涪州为例,运送荔枝的快马日夜接力传送,如果每昼夜能跑三百公里,送到长安快则慢两天,长三天。”

    这还真是个问题!

    姜夔瞪大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王师傅,对老人所讲的道理逐一分析后,不禁暗暗点头。

    王师傅喝了口茶继续道:“而即便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献上贡品也不可能会被马上送去给皇帝、贵妃品尝,还需要一个验毒的程序,等到那个时候,荔枝已经变味了,如果真的是象书中记录的那样,当时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被唐高宗砍头呢。”

    “不能用冰保存吗?”

    郭妈妈没读过什么书,但冰箱保险的道理她还是知道的,想也不想就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老妈,唐高宗再糊涂也不能为自己贵妃想吃荔枝就在一千里的路上设无数的冰窖吧。”

    刘宇浩哭笑不得解释了一句。

    虽然唐代的时候已经有了保存冰块的技术,但那个时候想保存冰块可不简单,其糜费钱银之巨不可想象,所以说,从涪州到西安设一路的冰窖是不现实的想法。

    郭妈妈脸红了一下,咬咬唇头低下去,生怕自己又说出什么让儿子扫了面子的话来。

    毛周憨厚,呵呵一笑道:“娘,你要是喜欢吃荔枝就简单多了,俺让俺兄弟专门给你买架飞机每天运一趟。”

    众人立刻哄笑了起来。

    郭妈妈也忍俊不禁“噗哧”笑出声,脸色更红了。

    毛周不知由里,一本正经地扯着嗓门道:“笑啥,俺兄弟给俺娘买飞机那也是孝顺。”

    这倒是大实话!

    以刘宇浩现在的身家,别说是买飞机了,只要是现代科技能够制造出来的他基本上都买得起。

    “呃。。。。。。这,大家伙瞧瞧毛周,哪里是领兵打仗的将军,简直就是个混小子嘛!”

    贺老爷子开始还只觉得有趣没有怎么笑,可毛周这么一闹腾,他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刘宇浩微微点头,满脸都是赞赏。

    别人可能不知道,但刘宇浩心里却清楚的很,自己那个毛周大哥岂是呆头呆脑的蠢物?他之所以会插科打诨就是因为怕郭妈妈过于尴尬,故意用自己的“傻”来引开大家的注意力罢了。

    毛周对自己老爸老妈实在是太好了,很多时候自己想不到的事,毛大哥都会想在前面,并付诸行动。

    仅凭这份孝心就足以令刘宇浩汗颜。

    还别说,经过毛周这么一闹腾,展厅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许多,大家脸上的笑意也从开始的拘谨变成了真实的开心。

    唯独有一个人没有笑。

    熊老爷子是木器大家,自然知道,荔枝必须是吃新鲜的,愈新愈佳。

    古人曾称荔枝为“离枝”,即它不能离开树枝。一离树枝,则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五天以后即腐烂,那什么好味道都没了。

    从涪州到长安,用马跑的话,料想荔枝到了长安,大概也都成了“蜜饯”了。

    那么,既然正常的运输方法不行,杨贵妃每日吃的荔枝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熊老爷子心中蓦然一动,起身走到了那锦盒旁仔细端详了起来。

    当然,华夏文明五千年,有很多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成果现今都无法解释。

    就如蔡襄在自己的《荔枝谱》里记载,他家乡的人,常常选那种最鲜红的荔枝,然后在竹林里头找一棵很大的竹子,凿开一个洞把荔枝放到里头,然后再用竹铺上去,还裹些泥,封好它之后,竹子里面的气就会滋润它,而这么一藏,这个荔枝就居然能够藏到明年的冬天。

    蔡襄后面还提到,原来除了这个方法之外,还有很多的像红盐之法。就是拿盐梅卤去泡扶桑花,泡成红浆之后,再把荔枝丢进去,这么晒干,然后就可以当蜜饯吃了。

    “熊老,不用看了,千年雪樱木制成的锦匣当年就是用来盛荔枝的,那个时候叫回春匣。”

    王师傅注意到了熊老的举动,笑着走过去解释。

    “你,你是说这锦盒具有保鲜的作用?”

    熊老放下手中的放大镜愣了一下,脸上露出一股难以置信。

    王师傅笃定的点点头,道:“不信你可以去问宇浩就知道了。”

    刘宇浩此时已经走了过来,两位老人的对话他也听的一清二楚,笑着点点头,道:“熊老,我曾经在这锦盒内放了一枚荔枝,一个月以后打开依然新鲜如初呢。”

    “你。。。。。。”

    熊老爷子眼睛有些发直,“你”了半天也没“你”个所以然出来。

第1002章 私人展会【五】

    其实熊老爷子是想说,“刘宇浩你是个败家子,这么珍贵的器物怎么能去盛一个月的荔枝呢。”可转念一想,这个时候,这种氛围,说那种话未免有些不合适,这才强忍了下来。

    熊老爷子不知道,对于那千年雪樱木盒,刘宇浩看的比他宝贵多了。

    刘宇浩之所以敢把一枚荔枝放在盒子里一整个月是因为他有八锦异能之术,可以预知许多常人无法知道的东西,要不然,刘宇浩再大胆也不会做出这种“糊涂事”的。

    千年雪樱木神奇的功用很快感染了众人,好东西谁不想拥有?可千年雪樱木就这一件,至少现在可知的只有刘宇浩这里有唯一的一件存世。

    这让大家既羡慕又无奈,只能尽可能的多看一眼。

    天知道这次展会结束以后刘宇浩还会不会把这些好东西再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错过这次机会,不知道要有多少人会悔恨的拿头撞墙。

    “宇浩,我说你小子在哪弄的这么多年号墨?”

    姜夔除了本职修复古瓷外最大的爱好就是涂鸦,尽管字写的不怎么样,可这些年对文房四宝的研究却逐渐加深了许多。

    当他看到刘宇浩足足用了三个展台展出一百多笏年号墨,姜夔的哈喇子都快要淌下来了。

    刘宇浩笑了笑,压低声音道:“姜哥,等改天有时间了你去我家里,这样的年号墨我有很多,大不了送你一笏好了。”

    “你说的是真的?”

    姜夔先是一愣,随即脸上便笑开了花,也不管刘宇浩一脸尴尬,手舞足蹈地低下头去咕嚷道:“我得先看准喽,别到时候你拿障眼法忽悠我。”

    年号墨的收藏已经走过了最初那几年的低谷,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名人自用墨和老字号陈年贡墨更是价格一路走高,大有“一墨难求”之势。

    刘宇浩居然说送就送?

    姜夔决定“长个心眼”,牢记这些年号墨出自哪家,到时候也免得刘宇浩赖账。

    年号墨受追捧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其质地乌黑发亮,坚硬致密,是文人墨客心爱之物,墨本身展现的美感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特别是名人自用墨,表面上的刻绘大都出自名家之手,题材典雅多姿,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山川名胜、花卉仕女,不—而足,对墨观景,方寸之间,岚光山色,幽趣盎然。

    譬如清代著名画家任伯年,在光绪年间为曹氏墨肆画了一套“名花十二客”,每锭赋图一幅,清秀雅丽,别具一格。“西湖风景图”一套则多达45锭。

    刘宇浩见姜夔蹲下去半天也没起来,关切问道:“姜哥,你怎么了?是不是什么地方不舒服?”

    又过了一会,姜夔终于舍得抬起头来,神情激动的模样差点吓得刘宇浩往后一蹦。

    姜夔才懒得管刘宇浩是什么表情呢,tian了tian有些发干的嘴唇,说道:“宇浩,你这些年号墨都出自曹素功墨铺?”

    “是啊!有什么不对吗?”

    刘宇浩愣了愣,有点搞不懂姜夔为什么会突然变得这么不淡定。

    姜夔眼睛珠子差点没瞪出来,贼快地跑过去给刘宇浩搬了把椅子让他坐下,腆着脸嘿嘿傻笑,道:“兄弟,你刚才说的话可不能反悔!”

    刘宇浩顿生啼笑皆非之感,苦笑着摇摇头道:“姜哥,只要是我说过的话,从来没有不兑现的,你就放心好了!”

    “好、那就好!”

    姜夔兴奋的搓了搓手,须知道,那些打着金色梅花暗记的曹素功年号墨每一块都是不可再生的无价之宝呀。

    可转念一想,姜夔又有点惭愧,自己已经接手了刘宇浩的一块和田玉雕件了,现在又伸手白要了人家一块年号墨,“兄弟,我,我。。。。。。”

    想要推辞,可姜夔又实在舍不得那么好的年号墨与自己失之交臂,心中纠结的紧。

    刘宇浩眼角余光发现贺老爷子正在前面朝自己招手呢,于是笑着拍了拍姜夔的肩膀,道:“姜哥,你跟我就别客气了,以后我麻烦你的事还多着呢。这么着,我先过去有点事,墨的事等我回头咱们再聊。”

    说实话,刘宇浩找姜夔帮忙的地方还真不少。

    蓝湾别墅下的密室里有七八件古瓷需要修复,从倪俊家里的地下室中刘宇浩也淘了好几件高古瓷片,那些可都是需要姜夔亲自动手才可能复原最初的模样。

    所以,刘宇浩送一块年号墨给姜夔并不是吃亏,而是真真占了便宜呢。

    只不过,拿人手短的个中滋味要以后时间久了姜夔才慢慢体会到。

    “爷爷,有什么事吗?”

    刘宇浩穿过人群,来到贺老爷子身边笑着问道。

    贺老爷子指了指最里间的展厅,笑道:“那里面到底藏了什么好东西?赶紧打开让我们也进去瞧瞧吧。”

    刘宇浩笑着点了点头。

    此次展会真正的重头戏还是珍品厅里的藏品,刘宇浩以前总觉得那些藏品不该轻易示人,可现在他的眼界开阔了,心里的想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烙印和特色,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种规律就是在一件件的老物件中传承下来。

    赚钱现在已经不再是刘宇浩的首要。

    他觉得,要想真正快乐的渡过一生,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充分利用自己的异能为华夏尽可能挖掘一些厚德载物的老物件出来,并与大家分享,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不负此生。

    在刘宇浩的示意下,秦为先把所有的人都组织到了珍品厅门口。

    刘宇浩深吸一口气看了看满脸好奇的人们,笑道:“各位,大家所面对的这个展厅里面是我本人得来的几件宝贝,在打开这个展厅之前,我有两点小小的要求必须说在前面。”

    居然还有要求?

    刘宇浩话音一落顿时可乐了!立即引起了大家的不同反应。

    交头接耳者络绎不绝,揣度好奇者皆翘首观望。

    能被贺老爷子邀请来参加婚礼,又有资格留下来的能有什么“小人物”,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请人家参观几样藏品还先要提出要求?

    要知道,人群中有几位可是跺跺脚就能让四九城抖三抖的主儿,这种人须不会给刘宇浩面子,在这个时候突然说出那些话,刘宇浩有点不明智啊。

    “吵吵啥?还让不让人说话了?”

    贺老爷子及时站了出来,冷着脸呵斥一句。

    乱哄哄的场面立刻安静了下来,心里有情绪的几位目光落在刘宇浩的脸上,满脸的恍然大悟,心下暗自琢磨,可不能拿这小子当一般的古玩藏家看哟。

    刘宇浩现在不仅是商界奇才,手握数百亿资产的浩怡集团呼风唤雨,更是贺老爷子最溺爱的孙女婿,轻易不可招惹。

    心里有了考量,少许心中不乐意的人也收起了轻视之心,倒对展厅里究竟有什么老物件要搞的这么神秘产生了几分好奇。

    刘宇浩见贺老爷子随便拉下脸就马上控制了场面心里偷笑,清了清嗓子,道:“各位,非宇浩不近人情,可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在前面的,请各位见谅。”

    贺老爷子点点头,道:“想说什么就说吧。”

    刘宇浩微笑着点头,竖起食指道:“第一,这个展厅内的宝贝比较特殊,等会大家观赏时切不可上手。”

    这个要求必须先提出来,要不然,等会大家看到宝贝一激动,说不定就会有好奇者要把宝贝掂起来一看究竟,这会子人多手杂,刘宇浩可不想自己蒙受损失。

    “这个可依得。”

    不知道是谁应了一句。

    刘宇浩手压了一下,接着说道:“第二,等会不管大家看到什么,我希望都不要拍照。”

    刚才在外面玉石厅和古玩厅里拍照的人可不少,那些老物件都罩在玻璃罩中倒无所谓,可等会就不然了,强光灯会对一些文物造成一定的损害,刘宇浩必须坚决杜绝这一类举动。

    来的**多对古玩有所研究,知道刘宇浩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所以纷纷点头应附,心里却更好奇了。

    又简单交代了几句,刘宇浩面带笑容闪到一边,冲秦为先点点头。

    任何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