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那时候彭嘉生估计也难以幸免于难。

    精神高度紧张盯着王庸,几个特战队员只觉自己此刻面对的不是一个人类,而是一头呼啸山林的东北虎。

    在所有猫科动物之中,东北虎是体型最大,战力最强的一种动物。

    目前已知的最大的东北虎足足有七百斤重,蹲下来能够赶得上一个成年人的身高。体长四米,纵身一跃就是十多米,可谓虎中之王。

    人们常常讨论老虎跟狮子到底谁才是兽王,其实这个根本就没有讨论价值。只要亲身经历过或者见过东北虎,就再也不会拿狮子跟它对比。

    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因为成年东北虎实在是太凶了,华夏科学家曾经解剖过一头东北虎,发现它的肌肉一打开之后,比最好的健美运动员的肌肉还要好看,还要结实,肌纤维极为粗,浑身上下,很少能找到多余的脂肪,几乎很难见到脂肪,强壮的骨骼附有强大的肌肉,证明这种动物有极强的爆发力。

    而有关东北虎的爆发力更是有实证,在燕京动物园狮虎山兽舍的水泥地面上有一道裂痕,那便是被一头东北虎随手一爪子抓裂的。可以想象,如果这一爪子拍在人身上,那将是什么下场。

    狮子作为群居性动物,单打独斗的能力差了老虎何止一倍。前苏曾经做过实验,将饥饿的狮虎同时放入笼中,根本就没有任何意外,狮子直接被老虎秒杀。

    那还是普通的亚种老虎,别说是东北虎这种老虎里的王中之王。

    此时王庸就像是一头发狂的东北虎,正呼啸下山,纵横肆虐,对在场的所有人都造成了难以形容的压迫感。

    直到此刻那些特战队员才知道了王庸的可怕,明白过来之前王庸突袭之时根本就没有尽全力。

    “咔嚓”!

    忽然又是接连两声脆响,缚在王庸身上再次崩断两圈。

    本来王庸不能动弹的手臂,却是可以活动了。

    只见他眼里闪烁着兽性光芒,胳膊上青筋暴起,就像是一团钢筋麻花拧在一起,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王庸双手扣在树干之上,硬生生将树干扣出一道道指痕,木屑纷飞。

    王庸喉结不断滚动,发出低沉的呜咽之声,好似老虎攻击前的示威。他身体微微蹲下,腿部肌肉爆成一大坨,不知道酝酿着什么力量。

    “不好!他可能要挣脱!快去喊队长!”有人大声道。

    当即就有人匆匆跑去喊彭寅了。

    而事实证明喊话那人预测的很准确,接近丧失理智的王庸,此时正做着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他身体微微弓起,将绑得紧紧的绳圈挣出一指空间,双腿弯曲,十指紧紧扣住树干。

    “呵!”

    只听王庸骤然爆出一声大吼,身体好似一张合金复合弓,身体弯曲的弧度一下子达到了顶点。然后砰然松手,弓弦瞬间反弹回去,巨大的弹力顷刻间作用在了树干之上。

    身体如弓腿如马!

    国术里讲究身体以脊椎为准形成一张大弓,发力才能迅猛而暴烈。而腿则要跟奔马一样,不仅要快,还要有力。战场上高头大马扬起前蹄,一下就能踏破敌人胸膛,这便是马腿的力量。国术也讲究这个力量。

    弓马互相配合,爆发出来的力道那得多大?眼下王庸正是用上了这种方法。

    轰!

    只见树干发出一阵剧烈摇晃,震落哗哗树叶,还有一截截的新鲜树枝。

    这一幕可把所有人都吓坏了。这还是人吗?简直就是一个人形机甲啊!

    只是众人第一波惊诧还没退去,第二波就马上来临。

    “呵!”

    王庸再次大吼一声,身体还是如一张弓崩起,射出。巨大的力道又将树干撞的猛烈摇晃,这次就连根系下方的土壤层都开始了颤动,大蓬的碎土被震出。

    刚刚出门的彭寅看到后,脸色一下就变了。

    他想都不想,一下子摸出了手枪。他有一种预感,这样困不住王庸!就算换成铁链也不行!

    因为根本不是绳子材质的原因,而是这棵树的原因!这一整棵树都很可能会被王庸连根撞倒!

    轰轰轰,王庸不断重复着之前的动作,反复冲击着树干。无穷的精力都被他消耗在了这上面。

    初始大树还算坚挺,并不曾有一点的倾斜。但是当王庸冲击十多下之后,咔嚓一声,大树忽然倾斜了十几度,地表则露出一根折断的树根。

    有了这一点倾斜,接下来几乎就不用想了,大树在王庸不断的撞击下,终于轰然一声栽倒在地。

    而足足上千斤的重量带动的王庸也往后栽过去。

    王庸哼哧哼哧喘着粗气,显然累得不轻。

    周围的人则目瞪口呆看着这一幕,全都被吓傻了。

    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人能用身体冲倒大树,这可是一颗直径足足一米的老树啊!就这样被王庸蛮不讲理的冲倒了。

    这家伙根本就是一头人熊吧?

    狗熊就喜欢用背使劲靠大树,靠的大树树皮开裂,树干断裂。

    一旁彭寅眼里闪烁着畏惧的光芒,艰难咽了口唾沫,忽然一咬牙,咔嚓一声子弹上了膛。

    然后对准倒在地上的王庸,于心不忍却又强行逼迫自己扣下了扳机。

    砰!

    子弹出膛,冲着王庸脑袋而去。

第二百九十一章 领悟

    此时王庸兀自哈哈喘着粗气,就跟一只累到吐舌的大狗,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他完全没有注意到彭寅冲他开了枪。

    而周围的特战队员们则都不忍心的转过头,不想看见王庸被射杀的样子。

    就连彭寅,在子弹出膛后,胳膊也是微微一哆嗦,手里的枪差点掉落在地。

    他并不想杀王庸,可刚才王庸发狂的一幕实在是太让人震撼了。彭寅知道,如果不能趁机阻止王庸,整个军营都可能成为王庸蹂躏的猎物。

    包括彭嘉生。

    而想要阻止王庸,除了用枪杀掉他,似乎别无办法。

    “对不起。”彭寅默默在心底说一声,强迫自己眼睛看着王庸,算是最后为王庸送别。

    直到此刻,王庸依旧没有任何反应,毒瘾造成的幻觉麻痹了他的神经,让他陷入迟钝。

    王庸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如一滩烂泥。

    眼看子弹已经距离王庸不到一米距离。

    这时正沉浸在毒瘾痛苦之中的王庸猛然一震,脑海里响好似有人扔进去了一颗大炮仗一样,砰一声炸响,震得他浑身抖了一个激灵。

    几乎在顷刻间,王庸全身上下的汗毛都一根根竖起,好似炸毛的老猫,如箭头般攒射而起,皮肤下一个个细密的鸡皮疙瘩排列着,将毛孔堵塞。

    原本正快速流泻着的汗水精气,一瞬间被堵住了。体内气血被急速调动起来,流遍全身,巨量的热气在体内产生,冲击到毛孔处,却无处可泄。

    呼!

    王庸身形在刹那间由静转动,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就像是一个烧开了水的水壶,剧烈的蒸汽沸腾而起,将壶盖冲击的啪啪作响。而这种冲击力道,则被王庸转换为了力量与速度,如飞机突破音障般爆出一声长长的响声,下一秒王庸人已经出现在彭寅身边。

    一只手探出,瞬间就扼住了彭寅的喉咙。

    “怎……怎么可能?!”

    彭寅被王庸扼的眼珠凸出,呼吸困难,嘴里冒出一句震惊的话语来。

    刚才他可是看的清楚,明明子弹只差一点就要击中王庸了。

    而王庸不知道用了什么法门,竟然在一瞬间爆起一道残影,避开了子弹。

    至于王庸怎么到的彭寅身边,又是怎么出手扼住的他喉咙,彭寅一概不知。感觉就是一场梦,一睁眼人已经在了王庸手里。

    王庸眼中闪烁着冷冽杀意,只要再施加一点力道就能将彭寅脖子拧断。

    其他特战队员吓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一个个喊着:“放开他……不然,不然……”

    不然怎样他们却是说不出来了。就现在这情况,他们能拿王庸怎样?

    彭寅眼中也闪过一抹恐惧,他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王庸身上的杀意。

    那种浓重的煞气比他这个常年在战场作战的人都要重,几乎到了气势一出就让人不寒而栗的地步。

    “杀……了……我吧。”彭寅认命了。

    谁知,他这话一出口,王庸扼住他喉咙的手忽然一松。

    吧嗒一声,彭寅跟一条软泥鳅一样掉落在地,全身瘫软,一时半会都站不起来。

    接着王庸目光中杀机缓缓散去,低声对彭寅说出一句:“抱歉。”

    刚才王庸却是纯粹依靠身体本能做出的反应,躲过子弹的同时立马锁定了彭寅,要将危险扼杀在源头。

    那时候的王庸就是一头野兽,完全凭借心性本能行事,不带一丝理智情感。

    也正是这样,王庸才能做出这等不可思议的事情,用强悍的身手硬生生躲过了差点爆头的厄运。

    见王庸道歉,彭寅知道王庸已经清醒过来,起码不会发狂对他人造成威胁了。

    揉着脖子,彭寅有些畏惧的看向王庸,道:“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实在不行,我换一根铁链,再把你固定在炮台上。这样应该没那么容易挣脱了。”

    “王庸?”

    “王庸?”

    彭寅一连问了两遍,谁知王庸就跟傻了一样,痴痴站在原地,眼睛里不时涌起一股股的雾气,不知道怎么了。

    彭寅赶紧退后两步,生怕王庸再次发狂,把自己给咔嚓了。

    只是这次王庸的状态似乎不一样,他嘴里喃喃自语着:“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一边说,还一边弓起背,曲起腿,脊椎当真弯成一张铁胎硬弓,双腿也当真重重踩在地面,有了匹马之力。

    嗡!

    众人恍惚间仿佛听到一声天地震颤的声音,却戛然而止,等再侧耳细听的时候,却是只有虫鼠鸟声,哪里有什么震颤之音了?

    看向王庸,众人陡然察觉仅仅这一刹那功夫,似乎王庸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假如之前的王庸是一头威风凛凛的老虎,那现在的王庸就是一只老猫。

    所有气势都被王庸锁在了身体内,外人完全感受不到一点威胁的意味。

    就像猫咪,看着很可爱,都想上去抱一抱摸一摸,但是如果真那样做了激怒了猫咪,猫咪锋利的爪子会顷刻间抓花那人的脸蛋,甚至抓瞎眼睛。

    而王庸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只不过王庸是外表如猫,体内如虎。

    呼,只见王庸动了。

    崩了很久的弓马架子啪一声抖出去,如弓如枪,弹性、力道、诡劲一应俱全,在空气中爆出一声脆响。

    而有眼尖的人则发现王庸在打出拳架子的时候,脖颈处的汗毛是倒立着的,每根汗毛下都有一个鸡皮疙瘩锁住毛孔。

    明明是很费体力的一下,王庸却没有出一点汗。

    一拳打完,王庸毫不停歇,又是一拳打出去。

    砰砰砰,只听脆响之声不绝于耳,不知情的还以为军营里在放炮。

    一眨眼的功夫,王庸已经打出了十多拳,一如之前的怪异情况,王庸没有出一点汗水。

    等到王庸收了拳脚,却见王庸蓦然张口,刷的喷出一道白气。

    约莫半米多长,吹气如剑,刺的空气猎猎作响。

    这一幕让周围人都迷糊不解了。

    现在可是大夏天,不像是冬天那样哈气就能看见。可为什么王庸吐出的气息却可以清晰看见,甚至还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着不啻于水枪的威力?

    王庸这口气足足吐了半分钟,才徐徐收口。

    吐完气,王庸精神也变好了许多,好像刚才吐出去的全都是积攒在体内的毒质一样。

    彭寅也察觉了王庸的变化,他带着巨大诧异,问道:“你这是在服气餐霞?仙人手段?”

    服气餐霞是古代道教传说中的仙人手段,仙人也不需要吃五谷杂粮,只要吃天地霞气就能长生不老。

    李白就曾写到“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李白都被吸引的不想要回去了。

    当然这只是夸张手法,现实中怎么可能有吃彩霞的人呢?彭寅也不过是根据王庸刚才的表现脑补出来的而已。

    王庸微微笑着摇了摇头,尽量通俗的解释道:“这哪里是什么仙人手段,只是形意拳里最基本的一种桩法而已,叫做三体式。以前我也练过,但是当时自以为得其神髓,现在才明白,原来以前都是在瞎玩而已。”

    具体的,王庸没有多说。武学这东西领悟在个人,每一次的领悟都是极为宝贵的经验,有的人穷其一生都无法领悟那一点,但是别人稍加点拨就能刹那贯通。可见这领悟经验的重要。

    王庸自然不会随随便便将自己的心得领悟说出去。

    三体式确实是形意拳里的基础桩法,但是基础两字往往蒙蔽太多人,让人以为只要练会了就行。其实大错特错,基础才更加需要练精通。

    就像王庸对于三体式的领悟,之前只是以为这玩意就是一个简单的架子,也没深入研究。

    直到他发狂之时无意中用出了弓腰马腿,忽然间就福至心灵,明白过来为什么一些前辈宗师说三体式是通往丹道的钥匙。

    丹道是对人体极限境界的形容,就好比一个人得了长生,入了道。

    将三体式誉为丹道钥匙,原因无他,就因为三体式这一个桩法,就囊括了炼精炼气炼神三种作用。

    王庸曾经见过形意拳大宗师孙禄堂站三体式的照片。年轻时候的孙禄堂重心在后腿,前后重心分布对比大约是三七分。而中年时候孙禄堂曾经在国民面前演示过另一种版本,重心在两腿中间,前后重心五五分。

    等到了老年,孙禄堂却是忽然站姿大变,一下子变成了整个重心九分以上转移到后腿,只留不到一分在前身。

    而后腿上的重心依旧不同,大半重心都分布在后腿的脚后跟上。

    可以想象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姿势,有种发丝悬于一线的感觉,只要风一吹,人就有可能摔倒。

    在这种站姿下还得保证身体上中下三部分的重心一条线,难度可想而知。

    这也被人称作临界三体式,距离失去重心只差一个发丝般的界线。

    王庸以前不懂孙禄堂为什么要这么玩,以为他只是为了凸显自己高人一等的本事。现在一下明白过来,原来这样才能最大化的锻炼骨骼、肌肉、气血、心意的力量。

    当保持这种站姿的时候,重心放后,尾椎骨就不自觉炸起,好像多了一条尾巴。尾椎骨炸起,毛孔就会堵塞,锁住热血精气不流失。等到精气反复在体内冲击多次之后,一下喷出。气血脏腑却是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就跟刚才王庸一样,不止喷出去了热气,还捎带着洗练了气血,把月光的毒性都捎带出去了不少。

    有了这等奇功妙法,接下来王庸只要坚持站桩,反复冲刷气血,三天时间内绝对能够戒掉毒瘾!

    甚至连三天都用不到!

第二百九十二章 红尘炼心

    “果然是红尘炼心,空坐在屋子里是根本领悟不到这等知识的。先祖阳明公概括自己心学只用了十个字,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而最后四个字便是鼓励学子们要多在红尘走动,把知识跟行为合二为一,相互印证。”

    王庸一遍遍站着临界三体式,心中一种明悟缓缓升起。

    拳术也是学问,学问也能兼济拳术。

    王阳明被人称为一代鸿儒,可他在武功上的造诣也不低,十四岁的时候就会骑马射箭,一箭射杀两个敌人。平定宁王叛乱之时,夜深于帐中炼气,一声长啸,便惊倒了十万军马。由此可见其厉害。

    拳术,也是格物致知的一种手段,也是知行合一的一种途径。

    王庸脸上逐渐呈现出一抹神光,就像是找到了心灵归宿一般,再无之前毒瘾发作的痛楚。

    他不断催动着气血,反复淬炼体内脏腑。一开始只站五分钟的桩就要宣泄一次浊气,到了后来则延长到了二十分钟。这证明王庸脏腑、骨髓承受能力越来越强,可以将练功产生的气血都锁住而不被冲伤。

    换成喷发暗气,就会变得愈加犀利,威力成倍提升。如同将孩童呲水枪换成了高压水枪,两者喷出来的水力能相提并论吗?

    如果王庸以后能够站到一小时以上,那王庸就算练到了暗劲巅峰,迈入化劲了。暗劲一发,犹如刀割。

    孙禄堂老年时候站三体式便能站一小时,可以想象他的境界。

    而这种临界三体式的另一个好处则是,方便王庸把暗劲练到全身。

    暗劲最终的目的还是要练遍全身,随便身体哪个部位都能瞬间喷发伤人,或者是运起暗劲抵御对手伤害。

    暗劲一开始是把劲力往软里练,要无声无息,再练就是要硬,喷发伤人,形同刀剑。等到练到最精深处,则是回归了暗字,全身上下无处不是劲,一只苍蝇想要落在身上,都站不住。

    那才算正式碰到了化劲的门槛。

    王庸现在只是练到了暗劲第一重,借着明劲打人的时候送出去一道暗劲,伤人脏腑。真要单靠着暗劲喷发就把人打伤,却是还差得远。

    不过有了这回的领悟,王庸气血经过了淬炼之后,暗劲质量会变得更加高,届时从毛孔冲出去的气血也就更加猛烈,自然而然威力也得到提升。

    这却都是按部就班的事情,急不得也快不得,不然就容易走火入魔,把身体跟心神都练坏了。

    “王兄,你确定不需要帮忙了?”彭寅仍旧有些不放心,问道。

    他所谓的“帮忙”自然是指把王庸捆起来。

    王庸微微一笑,摇头道:“不需要了。毒瘾最烈的那一拨我已经抗过去了,接下来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三天后,保准让你们彭司令见到一个活蹦乱跳的老师。”

    “……但愿吧。”彭寅有些无语的说。

    他没料到王庸要当彭嘉生老师的心愿这么强烈,只是如果到时候彭嘉生真拜了老师,那他又该喊王庸什么?

    也跟着喊“王老师”吗?

    总觉得怪怪的。彭寅晃着脑袋,走了。折腾这么久,他只觉又累又乏,赶紧回去休息。

    至于王庸,看模样是真没事了。现在只希望如王庸所说,三天后可以初步戒除毒瘾,能够实现自我控制。

    至于王庸说的完全戒掉,彭寅是不信的。

    戒除毒瘾是一个长期活,偶尔几天不吸不代表着戒掉了,复吸的可能性仍然很高。他还从没见过一个人能够在短短三天内就戒掉毒瘾。

    而且还是月光这种烈性毒品。

    彭寅走了,特战队的队员们也开始换岗。

    王庸依旧一个人站在倒下的大树旁,聚精会神站着三体式。

    一次次将浊气喷出,王庸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站得越久王庸就越觉三体式之妙,当他心神贯注之时,甚至都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是一座行走的大山。谁推也推不动自己,而自己一动,就能把别人碾压过去。

    实际上,这却不是王庸错觉。因为许多形意大师都说过三体式站的好,人就等同一座会走的山,推之不动,浑元一体。一发劲,筋骨缠拧鼓荡,惊炸爆发,堪比炮弹炸裂。

    站到后半夜,王庸终于觉得有些体力不支。随手摘下树杈上的那几个馒头,三口两口就吃了。毫不在意馒头上已经沾了不少泥土。

    吃完馒头,王庸直接王庸树干上一躺,和衣而睡,不一会就发出轻微鼾声,却是累得够呛,一下子睡着了。

    这也看的轮班的特战队员敬佩不已,这种环境下都能睡得着,还甘之如饴。就连他们也很难做到,大树滚圆滚圆的,又硌得慌,睡不一会准掉下来摔一跤。可王庸就跟没事人一样,八风不动,睡得香甜。

    第二天,太阳升起。

    彭嘉生起了一个大早,专程看看王庸怎么样了。当他看到王庸正站在原地打拳,不禁愣了下。

    瞅王庸那模样,似乎一点事都没有啊。难道毒瘾真的被他克服了?

    不过彭嘉生还是谨慎的摇了摇头,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还是三天后再看吧。

    吩咐人给王庸做了一顿丰富的早餐,彭嘉生直接去前线视察了。

    刚刚得到消息,好像坤德那边有什么动静,昨晚政府军的阵地往前推进了几百米,火力也比平时凶猛了很多。以往交战半天都死不了一个人,可昨晚一晚上同盟军就被炮火轰死了六七个士兵。

    阵亡的人不多,可坤德的举动就耐人寻味了。这极有可能意味着坤德已经失去耐心,准备不顾伤亡发动强攻,拿下老街了。

    如果真是那样,彭嘉生恐怕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溜之大吉。

    同盟军总共才三千多人,死一个少一个,一轮炮火下来不知道会死多少人,彭嘉生可耗不起。

    到达前线后,前线的情况果真印证了彭嘉生的推测。政府军动作频繁,已经快要接近老街外围了。

    “看来要早作准备啊!最迟两天,必须制定好撤离计划。”彭嘉生心中叹口气,暗暗道。

    回到老街指挥所,彭嘉生便着急了一批中高层军官开始研究撤退计划。

    而王庸对此一无所知,仍旧练习着三体式。现在他已经可以站三十分钟了,站完全身上下一点汗不出。等到毛孔打开,汗气瞬间喷出体外,景象壮观。

    这一天的毒瘾发作起来也没了昨天的剧烈,王庸很轻松就扛了过来。

    只是现在的彭嘉生跟彭寅等人已经无暇关注王庸,正抓紧研究对策。

    最终彭嘉生做出决定,等坤德部队抵达老街外围,就象征性的跟坤德打一场,拖上个一天半天的,然后再撤退。

    散会后众军官的心情都不好,任是谁被逼着跑路,心情也不会好。

    彭寅更是气呼呼,直言要带上特战队员弄坤德去,死了正好,算为国捐躯了。

    要不是三角眼连劝带骂,彭寅还真差点就集合人员要去硬拼。

    这时候王庸才察觉到气氛不对,以王庸的脑子,瞬间就猜到了原因。

    “这可不行!彭嘉生撤退了我找谁对付坤德去?必须要尽快取得彭嘉生信任啊!”王庸心里一惊,担忧的想到。

    而眼下之计,只能是尽快戒掉月光毒瘾,拿着彭嘉生先前“口实”逼他拜师。那时候王庸就可以光明正大建议彭嘉生暂停撤退计划。

    于是王庸练得更勤,几乎一夜未睡。

    翌日,太阳刚刚露出头,王庸就敲响了彭嘉生的房门。

    彭嘉生穿衣起床,疑惑的打开门,看到是王庸后,却是表情一怔。

    因为他敏锐的察觉到,王庸此刻的状态发生了极大变化。

    不仅丝毫没有毒瘾患者的萎靡,而且还更进一步,比王庸以前状态还好。

    鹤行龟背,肩膀溜圆,皮肤细嫩,小腹微鼓,脑袋两侧的太阳穴也凸出一块。双目如电,刺得人眼睛生疼。

    “他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不到三天时间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彭嘉生心里吃惊道。

    彭嘉生却是不知道,这便是所谓内家高手的真正模样。

    内家高手多鹤行龟背,远看就跟驼背老头一般,让人轻视。实际上不然,龟背是因为当人体脊柱舒展到最佳状态的时候就跟猫科动物的脊柱一样是耷拉着的。尤其象猫在蹲着的时候,背是圆的。世人还误以为是驼背,其实这正是传统武术中要求习练者所必须达到的含胸拔背。

    而溜肩圆背则是一种最佳状态,它是先天功能在人体生理改造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因内家高手内功之极饱满丰润,且真正的无微不至,故其背或后臀,略似驼子。肩溜才能发力顺畅。

    皮肤细嫩则触觉灵敏,有听劲化劲之能。小腹微鼓说明丹田气充盈。骨瘦如柴的内家高手十分厉害,那是因为他们把气和能量都藏到了骨髓里,将能量蓄积于整个身体之中;包括化于骨髓中。平时用于养生,战时爆发为汹涌澎湃的内力,可把人反弹出丈外。

    王庸虽然没有达到精气入髓的地步,可至少外表上的变化已经趋向于一个内家高手了。

    这才是国术的正路子。性命、性命,必须性跟命同时修,才能长生久视。只练外功明劲那是摧残身体,活不长久。必须往内劲上走才行。

    尤其是王庸还被兵王心意把摧残着,更要多练内劲。

    “你找我做什么?”彭嘉生压下心中惊讶,问道。

    王庸微微一笑,说:“相信你也看得出,我此刻毒瘾已经基本戒除。你身为果邦最高领导,要言而有信。说了拜我为师,就得做到。我不求场面宏大,也不要你行什么叩拜礼仪,只要斟茶奉上,喊一声老师就可。”

    彭嘉生眉头一皱,王庸这种说法让他本能不喜,好像自己欠他的一样。

    可是细细一想,还真是欠王庸的。毕竟自己答应了的,不能失信。

    彭嘉生不愧为一代枭雄,想通此节,立马态度一变,说:“我彭嘉生拜师岂能如此随便?你不要脸面,我彭嘉生还得要!你去指挥所等我,不止斟茶行礼,古代有什么礼仪,我全都一应仿效!保准拜的谁也挑不出一点毛病!”

第二百九十三章 拜师

    既然彭嘉生都这么说了,王庸还有什么异议?

    点点头,直接走去了指挥所。

    而彭嘉生则站在原地,看着王庸背影,眼中情绪复杂,也不知道到底在想些什么。

    不久,便见彭嘉生穿好军装走来,其他军官也是相继而来,有些狐疑的看着彭嘉生。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呢。

    只有彭寅跟三角眼看到这幕,当即就明白彭嘉生这是要拜师了。

    两人总觉得心里怪怪的,没想到彭嘉生会当真。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竟然拜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为师,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

    可彭嘉生非但没有一丝的不舒服,还表现的极为自然。

    这便是为王之道跟为将之道的区别了。为什么有些人当得了将军,打得了胜仗,却是当不好领导者?

    就因为眼界跟胸襟不够。

    彭嘉生答应了王庸,就肯去做。而他更深远的用意则是——千金买马骨。

    他彭嘉生表现出来一副礼贤下士的态度,连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都可以认作老师,那其他人听了之后会怎样想?

    肯定会夸赞彭嘉生有气度,任人唯贤,这样更多的千里马就会闻风而来,愿意加入到彭嘉生麾下,为了果邦的自由而奋斗。

    从王庸提出拜师条件之时,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