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得到消息蜂拥而至的白领们愈来愈多,到了最后整个走廊里都密密麻麻挤满了人。

    搞得许多公司老板大为震怒,亲自跑下来叱责员工。只是没叱责几句,也渐渐消停了声音,直勾勾看着一众学术圈大佬们不作声了。

    无疑,这一刻整栋大楼的焦点全都在那扇挂有“华夏国学协会”牌匾的大门前了。

    王庸跟顾衷德信步走着,看到被挤在人群中心的周道鲤之后,王庸不由笑了起来:“顾老,怎么样?愿赌服输?”

    顾衷德先是一怔,随即也是笑了起来:“服输!不过我输的心甘情愿!没想到这个周道鲤还真出乎我的预料。”

    “老一辈的文人多少都是有些家国情怀的,我敢说,假如今天身份对调,发出号召的是周道鲤。您也会不计前嫌、欣然前往的。”

    顾衷德点点头:“确实。毕竟国学生死存亡之际,我要是再计较个人之利,那就落了下乘。”

    两人说着,已经走到诸位学者面前。

    王庸先是道歉的拱拱手:“抱歉,各位。原本定的是八点半开会,本以为我八点钟来开门就算早的了,没想到各位来的比我还早。让各位在此久等,实在对不住了!”

    众学者摆摆手:“我们也是刚到,不碍事。”

    王庸大致扫一眼,只见邀请的学者竟然到了百分之七十,可见在这些人心中确实将这次协会成立当做一件大事对待的,而不是简单敷衍。

    打开门,让诸位学者先行入内。

    王庸一人留在外面,冲围观的白领职员们挥手打招呼:“大家好。看见我们这些不时髦的老学究们还能引发大家的围观兴趣,我很欣慰啊。追星也不能只是在娱乐圈嘛,我们学术圈也是可以追一追的嘛!”

    听到王庸这话,职员们哄然大笑。

    有几个人直接喊了起来:“王老师,我是你的铁杆粉儿!我从不追什么演艺明星,你是我从小到大追的第一个明星!”

    “王老师,我也是你粉丝!你可比那些娱乐圈明星有逼格多了!”

    “笑话,这么多年华夏闯荡到国际上的娱乐明星才几个?能把东洋、南韩、美国全都搅得天翻地覆的明星又有几个?只有王老师一个而已!逼格当然要高了!”

    白领职员们纷纷发表着对王庸的喜爱之情,跑上来合影、签名。尽管其中有些人昨晚才刚刚骂过王庸。

    由此可见那句评价网络键盘侠的话是多么的贴切:网上妈卖批,见面笑嘻嘻。

    好不容易将所有人的要求全都满足,王庸才脱身。

    看看时间,半个小时过去了。幸好,刚刚达到邀请函里的开会时间。

    再看现场的学者,除了李正一之外,所有受到邀请的学者竟然悉数就位!

    王庸不由微微感动,随手关上玻璃大门,正式开始国学协会的第一次会议。

    先是由官方代表讲话,大致上老生常谈,鼓励加鞭策以及纪律。

    在座诸位都是经常去政府部门开会的人,倒是没有流露出什么不耐烦,不过也没几个人真心听进去。

    大家此刻更关注的还是这个国学协会成立后,到底怎么帮助国学应对过此次危机。

    终于,官方代表结束了冗长的讲话,轮到王庸登台。

    王庸上台后,没有任何一句多余的废话,直接开门见山:“张主任的讲话结束就代表着华夏国学协会正式成立!恭维的话、自勉的话我不说,也没时间说。因为眼下国学正面临一次巨大的危机。国学协会成立的初衷,也是为了应对此次危机。

    我这里有一份调查报告,大家先看一下。”

    王庸身后的投影墙上随之出现一份ppt。

    “这是这段时间我托人在全国4个直辖市以及183个地级市展开的一项调查。调查主要内容就是调研这些主要城市中,国学书院以及培训机构的经营情况。

    从图一可以看出,将近3000个国学培训机构中,盈利的占据了70%,可见这是一个不小的市场。而另外一份路人调查报告里,华夏人愿意让孩子接受国学教育的比例也非常高,达到65%,更加证明在国学教育这一块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可挖。”

    看着ppt上的数据,诸多学者显然都有些惊讶。他们原本只是埋头做学问,没想到其中竟然蕴藏这么大的商机。

    只是,这些年来能赚钱的国学学者似乎并不多啊!好像仅仅只有一些个电视学者靠着知名度赚了一些钱,专门聘请学者讲课的书院或者机构寥寥无几。

    似乎看穿众人疑惑,王庸指向ppt下一页,道:“我知道大家想问什么。请看这里,这是3000家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汇总。从数据里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培训机构培训的内容仅仅限于基础的《论语》《大学》等书籍以及琴棋书画这类才艺。而这还算是好的,更多的培训机构做的事情简直让人生气。他们只是给孩子穿上朱子深衣,面前摆一本《孝经》,上课鞠躬喊一声老师好,下课鞠躬喊一声老师再见,就成了所谓的国学培训。

    再看看他们请的所谓国学大师。这位,历次讲课必然提及的是女性三从四德、贤良淑德那一套;这位,开口不离‘父父子子、三纲五常’,浑然忘了孔子也说过‘故当不义,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这位更厉害,以教授《弟子规》出名,一本《弟子规》,无论精华还是糟粕全都被他讲成了‘圣人之谕’,不可违背。真要照她所讲,估计华夏又要多出一堆迂夫子。

    还有更多的,我就不一一举例了,全都在ppt里面。

    我只想问一句,咱们在座各位都是国学翘楚,咱们皓首穷经研究的是这些东西吗?咱们呕心沥血想要宣扬的传统文化,是这些东西吗?

    这些人,分明在败坏国学的名声!分明在抹煞我们的努力!

    我们前脚为国学挣得一分名声,他们后脚就抹黑了两分。我们用半生换来的些微成绩,还不够他们半年挥霍的!

    而讽刺的是,我们到头来非但没有获得他们那般的经济利益,反而要为他们背锅。看看这几天网上言论,众多网友骂的都是谁?不是他们,而是我们!

    心寒吗?生气吗?可是有什么用?他们还会继续打着国学的幌子,继续赚着带血的钱!”

    台下诸多学者全都有些动容。

    这类事情他们并非一无所知,但是却没有王庸这般关注的这么深刻。王庸所展示的数据让他们触目惊心,王庸所说的话语让他们气愤填膺。

    这些天,在座学者都不同程度收到了网友微博私信的谩骂。其中有些言语之恶毒简直令人发指,而他们扪心自问平素并没做过什么误人子弟的事情。

    他们不明白这些恶意来自于哪里。

    现在,他们懂了。

    “既然心寒跟生气都没有用,那我们应该怎么做的?作为会长,想必你已经有对策了吧?”这时,一个学者冲王庸道。

    王庸怔了一下,随即纠正:“会长选举随后进行,我并非会长。”

    众学者都笑了笑:“你是发起人,你不当会长谁当?”

    就连周道鲤也语气略显生硬的道:“如果你不是会长,我退出。我这辈子输给一个人就够了,我不想再输给第二个人。”

    “哈哈,老周傲娇了。一个会长而已,什么输不输的。不过我倒是认为王庸很合适,他是我们这些人里最年轻的,敢想敢做敢拼。不像是我们这些老头子,前怕狼后怕虎。我赞成王庸当华夏国学协会的第一任会长!”又一个学者道。

    “我也赞成。现在全球领导人都趋向于年轻化,要是咱们成立一个国学协会再让一个老家伙当选会长,估计别人要骂咱们喽!”

    “举贤不避亲,虽然王庸跟我关系情同至亲。但是我也认为王庸有能力做好会长之职,毕竟咱们成立国学协会不止要解决眼前危机,更是要将国学推向全世界。在应对外国人方面,王庸可是比咱们所有人加起来都有经验。”顾衷德也道。

    在场学者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大家都看了王庸在美国期间的新闻,能把美国搞得鸡飞狗跳的学者,王庸确实独一份。

    台上,王庸作举手投降状,道:“各位大佬,饶了我吧。会长事情待会再说,大家先听听我的对策如何?”

    众人点头。

    王庸将ppt翻到最后一页,指着上面罗列的一条条举措,滔滔不绝讲了起来。

    随着王庸讲解,台下学者们全都眼睛一亮。这些学者大多都不善交际,更别说政经方面的事情了。要他们搞一些学术研究还行,怎么应对眼下危机,他们就技穷了。

    而王庸这些对策,就像是佛音梵唱,一下子让他们茅塞顿开。

    当王庸讲完,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连官方派来的代表,也悄悄收起了准备好的建议稿,赞赏的鼓起掌来。

    “这是我仓促想出的一些对策,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提出来。”王庸谦虚的道。

    只是半晌,没人发言。显然大家都没有异议。

    “既然如此,那就通过了?接下来,咱们进行大会最重要的一项——选举协会理事成员。”王庸道。

    随着王庸话音落下,选举随即开始。

    不像是其他协会选举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这次的国学协会选举简单直接。

    仅仅十几分钟,就将整个理事成员班子选举了出来。

    顾衷德、周道鲤等十人当选副会长,其余人等自动成为理事团委员,官方代表则依据华夏特色,成为日常书记。

    而华夏国学协会的第一任会长人选,毫无疑问花落王庸头上。

    而且是全票当选。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黑粉爆料

    国学协会的召开会议还在持续进行,原本顾衷德打赌输掉的大餐,也被推迟。

    至少今天是没有时间了。

    解决社会舆论问题迫在眉睫,大家也都没有心情去大吃大喝。

    夜幕降临。

    会议终于结束,而最关键的国学乱象规范协议则还需要上报审批。

    既然有官方加入,就不可避免需要走这些流程。

    “唉,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审批完成。以往上报一次学术申请,都要一个多月才能有结果。咱们这个比学术申请要复杂多了,要是两个月才能批下来,那黄花菜都凉了!”顾衷德走在王庸身边,叹口气道。

    对于官方的速度,顾衷德实在不抱信心。

    身边另一个学者也是摇摇头:“顾老你学术申请一个月下来,这都是快的。也就您老名气在那,换成旁人,起步仨月,我学生半年前申请的到现在还没结果呢!”

    正巧,散会离开的官方代表经过几人身边,听到几人的吐槽,不由面露尴尬,道:“诸位老师放心,这次事情我亲力亲为,但凡我能做主的我全都最快速度审批完成。但是……”

    官方代表剩下的话没说,可大家都明白。

    涉及到更上面的程序审批,官方代表就无能为力了。

    众人一时间变得更加悲观起来。

    只有王庸,一脸笑意的道:“没关系,我们不急。如果见到曹部长,替我谢谢他。”

    “好的。各位老师再见。”官方代表走了。

    而其他学者则全都停下脚步,一脸不善的盯着王庸。

    “王老师刚才说不急?”

    “王老师似乎不知道眼下已经火烧眉毛了?”

    “好像张庆之刚刚发表了一篇针对王老师的挑战檄文吧?王老师这都不急?”

    一众学者纷纷质疑王庸,大有将王庸生吞活剥的架势。

    就连顾衷德也是眼神不善。

    大家都知道此事十万火急,王庸竟然说不急,这不是故意让官方拖慢审批进度嘛!原本半个月能审完的,绝对会拖到一个月!

    众人实在想不出王庸为什么要说这句话,除非王庸为了自己故意讨好官方。可大家也不愿意将王庸想的这么卑劣。

    王庸看着众人吃人的目光,依旧笑的风轻云淡:“各位老师请放心,我保证咱们的规范协议立竿见影!而且,官方审批进程也绝对比咱们预估中的要快!”

    “立竿见影?王老师的意思是明天早上我们睡醒,就能看到张庆之等人战战兢兢、如丧考妣?”

    “王老师在逗我们吧!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快的速度?”

    “我不信。”

    “我也不信。”

    众学者全都摇头,表示不信。

    “那就拭目以待。”王庸神秘道,说完就走。

    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学者,不知道王庸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

    晚上八点钟。

    到了网友们一天最活跃的时段。

    而张庆之也特意选择这个时间段打开电脑,开始欣赏自己近期的成果。

    “啧啧,又多了6万粉丝!看来支持我的人还是不少的嘛!我原来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个市场呢?早发现我早就火了啊!哪里还会被王庸迫害成这样?”张庆之恨恨道。

    “不过现在境况调转了,如今骑在头上的人是我,趴在下面的人是他!王庸啊王庸,要怪就怪你之前没有一鼓作气搞死我,给了我绝地反击的机会!这回,我要不把你搞得身败名裂,我就不姓张!嚣张的张!”

    张庆之最近极为喜欢最后这句话,感觉充满了霸气,跟他如今春风得意的境况十分相似。

    “哟,还没回应?看来真的是心虚了啊!王庸你也有今天?哈哈哈哈……”张庆之翻了一遍王庸的微博,发现王庸微博仍旧停留在上月,并没有最新回复。

    而王庸微博下面粉丝的留言已经数万条,一开始还都是充满信心指望着王庸出来救世,但是最近两天的微博则充满了抱怨跟失望。

    甚至有人指责王庸为“懦夫”,沾了国学红利的便宜就跑。如今国学遭受危难,王庸却袖手旁观当起了缩头乌龟。

    看到这些评论,张庆之愈加高兴,只觉心中美滋滋。情不自禁幻想起未来学术圈被他一人统治的时代,那种万人之上的感觉,该何等的威风与霸气!

    “大地在我脚下

    国计掌于手中

    哪个再敢多说话

    夷平六国是谁

    哪个统一称霸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高高在上,诸君看吧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登山踏雾 指天笑骂

    舍我谁堪夸

    ……”

    张庆之哼起《秦始皇》的主题曲,恍惚已经完成了大业,君临天下。

    滴滴滴,这时忽然一阵急促的微博提醒声音响起。

    张庆之蹙眉,不得不中断了自我陶醉的哼唱,打开微博。

    本以为是王庸回复了自己,谁知却是一个粉丝。

    张庆之对于这些粉丝有一种本能的厌烦,但是却又不得不拿出足够的耐心去经营。因为现在他最大的倚仗就是这些粉丝。

    只是张庆之看到这位粉丝的留言以后,忽然就生气了。

    这个粉丝竟然直言不讳的说张庆之要完了!

    “什么完了?谁完了?这绝对是黑粉!”张庆之拍着桌子大喊。

    有心想要回骂一句,可又担心破坏自己如今大义凛然的形象。只能装作没看见,眼不见心不烦。

    可没想到那粉丝竟然紧追不放,连续留言多条:“张老师不好了,你要完了!我刚刚得到的内幕消息!”

    留言瞬间吸引了其他张庆之粉丝的注意力,大量人纷纷跟帖询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张庆之怎么就要完了。

    看着这一幕,张庆之气得够呛。

    按耐不住的他终于忍不住回道:“我怎么要完?麻烦你给我说清楚!说不清楚,请别怪我把你列为那群妄图为糟粕文化复辟的黑粉!”

    那粉丝没出一秒钟就回复道:“敢情张老师在啊!看来我的消息没有白发,那我就放心了。”

    张庆之气得一阵牙痒痒,这个黑粉直到现在还在装好人!看我不揭穿你的真实面目!

    “别逃避话题,请大声告诉我,我怎么要完!”张庆之迅速回道。

    “这个……不太方便。因为涉及我工作的保密性质,我要是泄露出去很容易被查到的。”

    张庆之气笑了:“呵呵,又是这一套。我就知道你这种黑粉只会虚张声势、造谣抹黑,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实锤!麻溜的,滚出我的微博!你们这种人就该跟着腐朽、落后的国学一起送进历史的垃圾堆!”

    “张老师你别这么暴躁,我真不是黑粉,我真是你的忠实粉丝!如果不是你的粉丝,我会冒着辞退的风险给你通风报信?”

    “呵呵,你是害怕完不成抹黑我的任务而被辞退吧?还是那句话,麻溜的滚!最近你们这种人我接触的多了!有什么龌龊的下流招式就全都甩过来,我张庆之既然走出这一步,就不怕任何的打击报复!”

    张庆之这大义凛然的架势,登时赢得无数围观粉丝的称赞。

    “就是,没有实锤也敢装比!这年头黑子的入门标准都这么低了吗?”

    “我说那位黑粉,差不多得了。你不要脸,我们还要脸呢!毕竟你虽然是黑粉,可也沾了一个‘粉’字。”

    面对一水的指责与嘲讽,那个粉丝似乎有些急了。

    “我说的都是事实!好,既然你们不信,那我就把实锤亮出来!待会你们全都要一个个给我道歉!”

    那粉丝说着,立马在评论中连续贴出三张图片。

    众人好奇的点开,几十秒后,瞬间全部炸锅。

    张庆之也点开了,当他看完图片里红线标粗的文字之后,整个人忽然一摇晃,差点从座位上摔下去。

    那黑粉发的,赫然是某个部门的审批文件!而三张图片拍的其实是文件的某一页,三张拼起来就是一页关于惩治国学乱象人员的黑名单!

    张庆之,赫然在列!

    “假的,绝对是ps的!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的事情,政府部门怎么可能插手?他们有什么理由插手?以为凭借几张ps图片就能吓到我,你也太年轻了!我说过,任何的鬼蜮伎俩尽管放马过来,我张庆之不怕!”张庆之稳一稳心神,随即回复道。

    而那黑粉似乎也无奈了,留下一句:“是真是假,你很快就会知道。另外友情提醒一下:以王庸、周道鲤、顾衷德等人领衔的国学协会已经成立,这份黑名单正是他们拟定、政府背书的。”

    张庆之本来心中一点都不信,但是不知为什么看到这句话莫名其妙心中一慌。

    以张庆之对王庸的了解,王庸这么久没有回应肯定不是怕了,而是在酝酿大动作。这个国学协会似乎很符合王庸的一贯风格。

    可为什么新闻都没有报道?网上也没有一点动静?

    “假的,肯定是唬我的!”张庆之深吸一口气,镇定下来。

    其他张庆之粉丝也以网上没有报道的理由,纷纷叱骂那名黑粉。

    只可惜那名黑粉似乎已经离去,没有再回复一句话。

    张庆之跟粉丝们又交流一会儿,也关掉了微博。

    他本想睡觉,但是鬼使神差的却打开搜索网页,开始搜索有关国学协会成立的消息。

    连换七八个相关搜索词,都没有找到一条报道。

    “看来确实是假的了。妈的,差点被一个小黑粉吓到,我也忒怂了点!”张庆之哑然失笑。

    可当他点开一个不知名微博,看到那人今天早上刚发的一条微博内容之后,整个人一下石化。

    微博上只有一张照片,照片里一个个面孔对张庆之来说无比的熟悉。

    赫然是王庸、周道鲤、顾衷德等人的大合照!

    照片左上角一个匾额,依稀可见“华夏国学”几个字!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王庸的小机灵

    哗啦!

    张庆之握着鼠标的手一抖,一下将旁边的水杯打翻,水全都洒在了笔记本键盘上。

    “我的电脑!”张庆之哀号一声,手忙脚乱的起身抢救电脑。

    只是心中装着一个巨大恐慌的他,越忙越乱,咔嚓一声直接将笔记本掉在了地上,屏幕瞬间碎裂。

    “艹!”张庆之愣愣看着摔烂的电脑,蓦然愤怒的抬起脚狠狠踩了上去。

    仿佛此刻在他脚下的不是笔记本电脑,而是王庸。他要用尽一身力气,将这个一生之敌踩碎。

    半晌后,发泄完毕的张庆之看着脚下碎成残片的电脑,露出一抹快意的微笑。

    可紧接着,张庆之一张脸又拉了下来。

    “国学协会、黑名单,这两个东西要是真的,对我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啊!不行,我得找人打听打听。”

    张庆之喃喃自语着,摸起手机给一位同是反国学阵营中的朋友打电话。

    那位朋友的工作性质更接近政府部门,他应该有一些内幕消息。

    电话接通,张庆之开门见山,直接询问。

    而那朋友仅仅听了半句,就不以为然的道:“老张,你也太草木皆兵了点吧?且不说我根本没有听到成立什么国学协会的消息,就算真的成立了,那又怎么样?你知道这类协会的性质吗?好比作家协会,够牛比吧?可是她仍然是一个民间组织,不是官方机构。也就是说,哪怕她发出一百张黑名单也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她仅仅具备一个倡议的功能,至于倡议之后会有多少人响应,那就得看看那个协会的号召力了。

    你觉得现在王庸、周道鲤那一群人还有号召力吗?他们这段时间可是被咱踩的威信全失啊!你与其担心这些,不如加把劲把那几个人全都踩死,那就完全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醍醐灌顶,醍醐灌顶啊!谢谢老哥!等大业完成之日,我请你吃饭!”张庆之如梦初醒,道。

    放下电话,张庆之只觉浑身舒泰,披上衣服出门去买新电脑了。

    他今晚要连续奋战,再写几篇批判国学的文章。争取早日将王庸彻底踩死!

    张庆之跟黑粉的争论,在网上还是起到了一定影响的。

    只是那名黑粉所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网友们就意见不一了。

    “我觉得王老师这么久没有站出来,肯定是在酝酿大动作。这个国学协会我看是真的!”

    “得了吧,作为一名老制图员负责任的告诉你,那份黑名单是ps的。”

    “原来是ps的?哈哈,我仿佛已经看见国学脑残粉们气急败坏却又无计可施的模样了。他们只能使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吓唬我们,真是可怜又可悲。”

    “兄弟们加把劲啊!当初咱们一念之仁没有把中医一脚踩死,才导致中医又苟延残喘了这么久。但是现在咱们不能再犯老错误了,一定要把国学这个封建文化的糟粕彻底消灭!21世纪是科学的世纪,而不是腐朽思想的世纪!”

    国外有一个理论,说双方辩论其中一方反对的越激烈,另一方就越对自己的理论坚信。在网上,这个理论得到了最大的体现。两个撕逼的人往往撕上十几个小时,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结果就是双方都更加相信自己的论点,互相问候父母几句然后睡觉去。

    国学反对者跟拥护者,就是这样激烈的撕着。

    只不过他们也明白,他们人微言轻,起到的作用有限。他们真正的希望全都放在了各自阵营的代表人物上面。

    张庆之跟王庸。

    张庆之还好,今天晚上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忽然连发四篇揭露国学的文章,看的一众国学反对者们大呼过瘾。

    而王庸却依旧沉寂,面对粉丝黑名单是否为真的询问也没有任何回应。

    “凉了,国学凉了,王老师凉了,大家都凉了。”一个粉丝失望的摇头,顺手取关了王庸微博,然后将微博app卸载。

    这一夜,这么做的王庸粉丝不知道有多少。王庸持续的沉默,就连始终坚守的那批铁粉都忍不住有一丝动摇。

    难道,国学真的要凉?

    翌日,太阳照常升起。取关王庸、卸载微博的一位粉丝习惯性的睁开眼睛,拿起床头的手机,想要刷新一下微博。

    可当她看到空空如也的手机界面之后才醒悟,昨晚已经将微博卸载了。

    “罢了。”粉丝自嘲的扔下手机,准备起床上班。

    可在她刚刚扔下手机的刹那,忽然铃声大作,却是好友来电。

    “燕子,快看新闻!王老师回应了!”好友声音激动的道。

    “回应了?”粉丝有点难以置信。

    “对!具体的你看新闻就行!嘿嘿,那帮跳梁小丑的好日子到头了!痛快,晚上下班我请你喝酒!”好友说完,挂断了电话。

    王庸粉丝则怀疑的点开一个新闻网站,本以为还需要仔细翻翻才能找到相关新闻的。没想到直接就看到了一个硕大的标题。

    “王庸成立华夏国学协会!将重磅出拳治理国学乱象!”

    看到这一行字,粉丝心脏瞬间噗通噗通加速跳动起来。

    点开新闻,却是一名记者昨晚看到微博上的传言之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致电王庸。没想到,王庸面对记者的询问并没有否认,而是大大方方承认国学协会确实正在筹备之中,流程已经走完,只等官方批准了。

    而且记者问到那份黑名单的时候,王庸也没有回避,用了一句“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回答。

    这八个字出自《诗经》,意思是:人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天理,以便改正自勉,求得幸福美好生活。

    很明显,王庸变相默认了黑名单的真实性!暗示那些行为不合天理的人好日子已经到头了!

    “终于来了!等了这么久,终于来了啊!”粉丝看着新闻,忍不住泪流满面。

    这些天她跟多少黑子唇枪舌剑,承受了多少谩骂与侮辱,甚至有黑子发私信骂她是卖的,诅咒她家人暴毙,她都没有掉一滴眼泪。可现在,她的眼泪却像是开了闸的洪水一样止不住,打湿了床单。

    坚守这么久,不就为了这一刻吗?

    “对不起王老师,我不该不相信您。我这就把微博装回去,我这就重新关注回您!”粉丝高兴的哭着,默默将微博装回,再次关注王庸。

    同时没忘了将那条新闻转发。

    这一天,这名粉丝只觉神清气爽,人生充满了希望。

    有同样反应的,还有众多其他国学拥趸们。

    唯一感到不爽的就是那些国学反对者们了。

    他们没想到这份黑名单是真的,也没想到王庸竟然玩了这么一手。

    好在他们的精神领袖张庆之处变不惊,立马就发布了微博安抚军心。

    “大家不用担心,此事我早就知晓。这个所谓的华夏国学协会名头听着挺大,实际上并没什么权力。我国法律规定:民间组织文件不具备法律效力,他们出台的文件在法学上称作‘非法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