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社长本以为王庸不明白这些,没想到王庸拍拍他的肩膀,道:“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但是不试试怎么知道结果?申报吧,好像距离截止只有一天了。”

    社长看看日期,才恍然惊觉,确实今天就是截止日期。只不过他对这个奖项早就不抱希望,所以一直没有关注,连开始跟截止日期都没注意。

    “那我试试?不过王老师您最好别抱太大希望……”社长提前跟王庸打预防针。

    王庸点点头:“去吧,我心里有数。”

    说完,社长去申报国家图书奖了,而王庸则离开了锴行文化出版社。

    走出出版社,王庸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

    社长刚才想说的,王庸心中何尝不清楚?国家图书奖的评选异常严苛,总共分为四个步骤。第一个是出版社上报参评图书,第二个是专家初步遴选出有潜力获奖的图书,第三步则进入正式厮杀,各行业的专家各自评选出各行业的一等奖图书,而这才仅仅是万里长征走了一半。因为只有获得了行业图书一等奖,才有资格角逐最后的终极奖项——国家图书奖。

    在最后一步中,300多名专家评委不记名投票,共同选出最后的获奖图书。

    这才算是完成最终的厮杀。

    而华夏每年出版的图书高达十万余本,最终获奖的只有寥寥几本甚至更少。竞争残酷性可见一斑。

    王庸作为一个快成为学术圈公敌的家伙,能不能走过第一步,都是一个难题。

    走过了第一步,后续的行业一等奖,更是难上加难。毕竟国学圈把持评选资格的,大部分是周道鲤的人。周道鲤不需要太过针对王庸,只要故意串通,将《国学正典》打落一等奖名列,就基本宣布了《国学正典》的出局。

    嘟嘟,电话接通,那头传来一个浑厚的男中音。

    “王庸,什么事?我马上要开会,时间不多。”

    却是曹部长。

    “我的《国学正典》准备申报国家图书奖……”

    王庸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曹部长的语气已经严厉起来:“王庸,虽然我很欣赏你,但是欣赏归欣赏,我不可能为了这种欣赏以权谋私。国家图书奖虽然是我们部门牵头成立的,但是抱歉,我不可能将其内定给任何一个人!”

    王庸一怔,随即笑起来:“曹部长,我想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需要内定,我也不需要你为我做什么,我只想以一个最普通的公民的身份,请求该奖项给予我一个最基本的公平与公正。我想这不违规吧?”

    曹部长愕然:“最基本的公平?难道你遇见了什么暗箱操作?具体给我说一下,我肯定彻查到底。”

    “暂时还没遇见,但是相信马上就会遇见。”

    曹部长有些生气:“也就是说你拿着一些臆测的东西在质疑这个奖项的公正?行了,我要开会去了,有时间再说。”

    说完,曹部长直接挂断了电话。

    王庸听着电话里传来的盲音,风轻云淡。

    并没有因为被挂掉电话而恼怒。

    以曹部长的性格,王庸只需要说出可能遇见黑幕这一点,就足以让曹部长引起重视了。

    果然,华夏某部门会议室里。

    曹部长按照惯例进行了今年一些政策的解读跟交代,下面的人员都在认真的记录。

    这种会议多半是无趣而且枯燥的,所以曹部长根本没打算长时间召开。仅仅半个小时,政策都传达到了,就立马宣布散会。

    只是在一会议室的人起身,准备离开会议室的时候。

    却见曹部长蓦然一皱眉,忽然冲一个与会人员道:“老张,最近是不是咱们部门牵头的国家图书奖要评选了?”

    叫做老张的人员,正是国家图书奖的主要管理人员。

    他点点头:“对,今天就是申报截止日期,明天开始正式遴选。部长有什么指示?”

    曹部长挥挥手:“没什么,就问问。这是一个重要的评选活动,在文化领域有着广泛影响,一定注意评选的公正与公平性,坚决杜绝某人或者某团体把控评选的行为。”

    “啊?”老张被曹部长这番话说的有点摸不着头脑,却立马回应道。“是!部长放心!”

    曹部长这才离开会议室。

    而走在后面的其他与会人员,则一副不解的表情看向老张。

    一个个眼神分明在询问:出什么事情了?

    老张也是一脸懵逼,摊摊手:“我不知道啊!整场会议曹部长都没提起国家图书奖的事情,我以为曹部长根本没注意这个奖项要开始了呢!没想到忽然来了这么一句话,我现在整个人都是懵的……”

    一个跟老张关系不错的人,同情的拍了拍老张的肩膀,道:“好自为之吧!在这个体制里混久了,难道你还不清楚有些事情越看似没事,就越有事吗?曹部长会无端端过问这些吗?会毫无征兆的提醒你注意公平公正吗?肯定是你被人告了!”

    “卧槽!”老张一听,气得直接吐出两个脏字。“我要是做过什么以权谋私的事情,被告了我认!但是我根本就没做过,凭什么告我?再说这个图书奖又不是我评选的,三百多名专家学者,都是社会名流跟科学院的院士,我就一个小小科员,我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控制他们啊!”

    没有离开会议室的人闻言都同情的看老张一眼,他们当然知道老张说的是事实。其实很多时候政府部门的职员根本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权利,但凡有点名气跟社会影响力,都敢不鸟你。

    但是一旦出了事情,却要这些职员来背锅。

    却是比谁都冤枉。

    老张这次明显是给人背锅了,只是到底给谁背的,那就不清楚了。

    也没人敢找曹部长问。

    “走了,部长既然是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就应该不大。真想处理你,就直接喊你去办公室了。反正你这次评选活动,多注意一点就是。”跟老张关系不错的那人,掉头走了。

    老张有点心有余悸的愣在原地,直到会议室的人都走光,还没回过神来。

    官场学问深着呢,由不得老张不多想。

    可是他想了很久,也没想出更深层次的东西来。好像曹部长想说的还真就是奖项的公平原则问题。

    “看来这次必须主抓这一点了,部长都提醒我了,要是还爆出什么内幕,那我就真的完了。”老张自言自语说着,也走出会议室。

    ……………………………………

    国家图书奖评选办公室。

    几个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申报名单。

    叮咚,这时候一位工作人员的邮箱响起。那工作人员赶紧点开,却是一家叫做锴行文化的出版社的申报表。

    而这位工作人员看到申报书籍之后,却是一愣。

    《国学正典》。

    这不是王庸刚刚编纂的书籍吗?这么快就出版了?这几天好像被不少人批评,说里面有媚外思想。这种书也想申报?

    不过工作人员没权否决,立马交给办公室的几个专家。

    这几个专家,其中一个不是别人,正是周道鲤的一个弟子。

    周道鲤弟子看到《国学正典》四个字,当即就冷笑起来:“这种书也敢申报?我觉得他更应该去申报东洋国家图书奖!我认为应该否决!诸位呢?”

    其他几个专家你看我,我看你,没吭声。

    周道鲤他们得罪不起,但是他们也不想得罪王庸,所以干脆不说话,弃权。

    见大家都不说话,周道鲤弟子便自作主张道:“那大家就是默认了?小邬,把这书放进淘汰名单里吧!”

    小邬立马就要去做。

    谁知还没动身,忽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却是评委会主任张主任来了。

    “张主任好!”几个专家跟工作人员齐齐道。

    张主任点点头,随即冲几人招招手:“大家手头事情先放放,我刚开会回来,上面对咱们此次国家图书馆奖评选活动作出了几点指示,大家都听听。”

    几个人坐在一起,然后张主任又打开了远程会议。

    另一端,却是此次评选的三百评委。

    “诸位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了,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不需要我多说。我此次说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公平与公正!而这,也恰恰是曹部长亲自指示的!”

    听着张主任的话,在场的周道鲤弟子不知为什么,忽然眉头猛烈一跳,一抹慌乱在心底悄悄蔓延。

第一千三十九章 顶风作案

    “曹部长亲自指示?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啊!只是曹部长怎么忽然关心起咱们这个奖项评选了呢?”有一位在体制内任职的学者,通过电话会议说道。

    他对于政治方面的敏感性比较高,立马就抓住了张主任话里的重点。

    至于其他学者,反应都稍微慢了半拍,一时间没意识到里面的问题。

    张主任轻咳一声,解释道:“魏老师别多想,部长就是正常关心一下而已。大家也都知道,曹部长一直以铁面无私而著称,他最为在意的当然就是咱们这个评选的流程是否公正了。只要大家都心中无愧,以中立中正的态度去评选每一本书,那就够了。除此之外的事情,没必要多想。”

    听了张主任的解释,一众电话会议另一端的学者,都若有所思。

    官场上的话,不要正着听,要学会反着听。张主任说没事,那就肯定有事。不然曹部长无缘无故过问奖项是否够公平公正干吗?

    指不定就是哪一位评委手脚不干净,被人告发了。

    只是,今天三百评委全都到场,一个不缺,按理真被告发,不应该直接取消评委资格的吗?

    一众学者们都迷茫了,这官场真的太累!

    “周老师,李老师,蒋老师……你们都是评委会负责人,待会我会把今年奖项评选方面的一些细则传给你们,你们看一下。”张主任点了几个学者的名字,道。

    赫然有周道鲤在列。

    自从国内几位国学大师去世之后,周道鲤就悄然上位,把持了国学类别的负责人职位,本来之前这个职位是季羡琳先生的。

    在国学组里,周道鲤有着近乎乾纲独断般的权威。

    “行了,就这些内容,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跟我说下,没有的话,就散了吧。”张主任简单的道。

    他不想把事情扩大化,毕竟连他自己对于曹部长的指示都有点没头没脑。万一扩大化之后把事情搞砸了,背锅的肯定不可能是曹部长,只能是他。

    一众评委都表示没有问题。

    张主任点点头,结束了电话会议。

    而办公室里的几个评选工作人员,也起身准备回到自己位置,继续工作。

    只有小邬,手里拿着刚刚打印出来的《国学正典》的申报表格,有点犹豫。

    按理,他应该听从周道鲤弟子的话,直接在这张表格上盖下一个“不通过”的大红印章。

    但是,听完张主任刚才的讲话后,小邬心中莫名其妙生出一股不安感。

    他拿着表格的手微微颤抖,连续看了张主任好几眼,终于,在张主任即将离开办公室的瞬间,毅然站起身,走向张主任。

    而周道鲤弟子看着小邬的动作,整个人瞬间呆住,心中升起不妙的预感,下意识就要拉住小邬。

    可是,手伸出去,却落空。

    小邬早就已经到了张主任身边,正拿着表格道:“主任,这是今天的否决名单,您看一下。没问题的话,请签个字。”

    小邬毕竟不是新人,他耍了一个心机,以签字的理由让张主任注意到这件事情。

    张主任“哦”一声,习惯性的接过表格,就要签字。

    刷刷刷,张主任的名字三个字瞬间就写了两个。

    而旁边心悬一线的周道鲤弟子顷刻间放松下来。

    同时心中暗暗将小邬记恨上了——让你丫多事!以后别让我抓到机会,不然整死你!

    只是,张主任在写下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忽然笔锋停住了。

    “《国学正典》?这不是王庸的书吗?”张主任疑惑的看着否决表格,问。

    “是。”小邬回答。

    “虽然这本书存在一些争议,可是通过初选还是没有问题的啊!什么时候咱们初选的门槛都这么高了?谁否决的?”

    小邬没作声,只是默默看了一眼周道鲤弟子。

    张主任登时明白了。

    同时心中似乎对于曹部长的指示有一点懂了,原来真的存在拉帮结伙式的排挤跟不公。

    别人可能看不懂王庸被国学圈学者围攻的局面,但是张主任浸淫体制这么久,学术圈那点小九九他看不懂?很明显这是新老交替之争,把王庸换成另外一个人,换来的结果也是一样。

    那群老学者反对的不是王庸,而是会威胁他们地位的任何一个新人。

    而恰巧,眼前这个否决了《国学正典》的人,正是周道鲤的学生。

    张主任不动声色将表格上的签名划掉,然后轻轻将表格还给小邬,道:“再审审吧。”

    说完,掉头而去。

    作为老油条,张主任不会冒着得罪周道鲤的风险,去押宝王庸。他能做到不偏不倚,就已经是对王庸最大的支持了。

    张主任走后,小邬拿着那张表格,看向其他评选人员:“各位老师,怎么办?”

    其他评选人员你看我,我看你,知道在引起主任注意的情况下,他们再默不作声已经不合适了。

    于是一个个道:“《国学正典》其实质量蛮高,我也看了他们送来的样书。排版精美,印刷优良,符合咱们的入选标准。我认为可以入选。”

    周道鲤弟子听了这话,心中不由暗骂一句“不要脸”,刚才不说,现在主任发话了,立马就见风使舵。

    而另一个评选人员,也点头道:“我同意,王庸毕竟是国学领域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编纂的书籍还是有水准的。”

    有两个人带头,其他评选人员也都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看法——同意入选。

    结果,不需要周道鲤弟子发表意见,《国学正典》就这样奇迹般捡回一条命,进入了入选图书行列。

    周道鲤弟子脸色铁青,恨恨的看了在场众人一眼,默不作声回到了自己办公桌前。

    …………………………

    《国学正典》通过初选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王庸耳中。

    王庸对此倒是没有表现出太多欣喜,毕竟通过初选只是第一步,如果连这个都要高兴一下,那岂不是太没志气了?

    王庸期待的是《国学正典》能够杀出重围,以国学类书籍分组第一的成绩参与最终大奖的角逐。

    而能不能实现,就看明天了。

    申报结束之后,第二天评委们就会投入进紧张的评选工作中,按照不同类别的分组,各自评选出分组中的头名书籍。

    今年国学类的书籍并不多,《国学正典》算是执牛耳者,以头名当选还是有相当大可能的。

    只是,王庸想象很美好,事实却很残酷。

    因为第二天,国家图书奖评委会公布了各个类别图书的评选委员。

    国学类别,负责人赫然就是周道鲤!

    “是他?”王庸心里咯噔一下。“不过有曹部长在,周道鲤不至于公然玩弄手段吧?单纯以实力评选,《国学正典》还不至于怕了谁!”

    王庸重燃信心。

    国家图书奖评选现场。

    三百多评委分成了多个小组,各自拥有一块工作区域,正紧张忙碌的进行着评选工作。

    南边,是几位头发花白的科学院院士,随便一个出现在众人面前,都会让人惊呼一声。这几位在科学界的地位,相当于娱乐圈天王天后级别,虽然两者没有可比性。

    几位老院士,正认真的审查着参选书籍。

    “这本《工程控制新论》我觉得蛮不错,从老钱的《工程控制论》里翻新出来不少合乎时代进步的新观点,颇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觉得可以拿第一名。”

    “我不认同,《工程控制新论》里面至少有一半是《工程控制论》这本老书的思想内容。评选这样一本书为第一名,有点牵强。我推荐这本《微分动力系统》……”

    “《工程控制新论》跟《微分动力系统》都不错,我两本都喜欢。不过现在讨论谁是第一有点早,毕竟还有好几本书没审呢!”

    几位院士都点点头,暂时停止讨论。现在这么早确认一本书为第一名,对其他书籍确实有点不公。

    紧挨着院士这一组的另一组人员,却是周道鲤为首的国学组。

    跟院士组迥然不同,国学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讨论,每一个人都面色严肃,翻看着入选书籍。

    有人看见某本书不错,就会将其挑出,放到一旁。然后有专门的人员将其拿到周道鲤面前,等待周道鲤的终审。

    只有通过了周道鲤的终审,才算是有了获奖的初步资格。

    周道鲤就像是裁决者,将国学组硬生生经营成了一言堂。

    至于张主任之前开会时候说的“公平公正”,周道鲤根本没放在心上。

    他研究国学几十年,著作等身,毫不夸张的说,他的喜好就是公平,他的选择就是公正。被他看中跟淘汰的书,换成另外一个人来评选,依旧是同样的结果。

    他有这个自信。

    啪啪啪,周道鲤看的很快,几本刚刚送来的书在他手里只是翻了一下,就被扔到了淘汰区域。

    最终能够入他法眼的,不过区区四本。

    而有心人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其中一本,还是他的一位学生写的。

    “嗯?《国学正典》?谁送过来的?”周道鲤忽然看到四个极为厌恶的字,却是王庸的《国学正典》。

    这本书通过初选已经让他意外了,没想到竟然还有人敢送到他眼前来。

    周道鲤看一眼推荐人,却是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人——杜如会。

    杜如会虽然这段时间跟周道鲤有点不对付,可也不至于推荐《国学正典》参与类别第一名的评选吧?他不是曾经被王庸毫不留情的拒绝过吗?

    周道鲤看一眼埋头工作的杜如会,眼里闪过一抹轻蔑。

    然后想也不想,直接将《国学正典》扔向淘汰区域。

    因为用力过大,《国学正典》滑落在地,径自跌进满地尘埃里。

第一千四十章 屈居第二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引起在场评委的注意。

    更加没有引起周道鲤的注意。

    周道鲤随意翻看着其他送审书籍,飞速看一遍,然后又飞速扔掉。

    当手头上的书都看完,他蓦然感叹一声:“最近几年国学圈的书籍质量下降厉害啊!勉强挑出来的四本书,也仅仅够资格参与最终奖项的角逐,获奖的希望几乎没有。反倒是应用科学类小组,这些年出现了很多逆天的黑科技,相关书籍更是数不胜数。今年能够拿下国家图书奖的,大概就是应用科学小组了。”

    周道鲤目光落在自己学生的那本书上,那是他指导编纂的一本图书。但是为了避嫌,在出版的时候周道鲤故意让学生去掉了他的名字。不然按照评选原则,周道鲤有图书入选,就不能担任评选负责人。

    他当不成负责人,那么他学生这本书入选的几率可就大大降低。

    忙碌一天,夜幕降临,略显疲惫的评委们终于全都结束了手上的工作。

    下面,要进行的则是关键性的一次评选。

    分类书籍排名。

    获得了分类第一名的书籍,则可以参加明天早上进行的终极评选盛典。

    周道鲤坐在上首位置,看着其余几位评委,缓缓道:“大家辛苦了,大家送上来的书都很不错。但是只有四本合乎我的评选准则,我建议今晚的一等奖就从这四本书里评选。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意见,咱们是一个集体,不是一言堂,大家可以尽情发表自己意见。”

    几位评委你看我,我看你,却都没有说话。

    周道鲤说的好听,不是一言堂,但是实际上每个评委都清楚。一旦他们提出不同意见,就会被周道鲤以强硬姿态否决。

    顶多会在这种否决的过程里加上几句辩解,然后美其名曰讨论。而讨论的最终结果,自然就是周道鲤说了算喽。

    经历过几次这样的事情,国学组的评委们要么直接不参与下一届的评选了,要么就是闷不吭声,任由周道鲤施为。

    “哦,看来大家这次意见比较统一,都没有意见。那我们就开始为这四本书唱票评选名次……”周道鲤一挥手,道。

    只是,他话音刚落,却见一个人站起身:“等下。”

    “老杜?你有话要说?”周道鲤冲杜如会递过去一个不满的眼神。

    放在以往,杜如会早就心领神会,一屁股坐下,或者找个上厕所的理由走开。

    但是今天,杜如会却反常的没有任何表示,而是盯着周道鲤,一字一顿道:“周组长,我认为有一本书不逊于你推荐的这四本,那本书更有资格代表国学组去争取一个国家图书奖。”

    周道鲤闻言一愣,随即心中腾起一股怒意。

    杜如会竟然敢公然质疑他?这家伙确定不是早上出门的时候吃错药了?

    “哦?老杜你说的是哪本书?我怎么不觉得有这样一本书存在啊?”周道鲤冷笑一声,回应。

    杜如会往淘汰区域扫了一眼……两眼……却是没有发现那本他想推荐的书籍。

    那本书好像不翼而飞了一样。

    一时间杜如会怔在当地。

    “不说话?看来你心中也没有底气嘛!”周道鲤讽刺道。

    然后就不搭理杜如会,直接将四本书依次摆开,冲其他评委道:“这四本书,我认为这本《国学精要》可以排第一,余下的三本要稍逊一筹,但是也算是佳作,并列第二。各位意下如何?”

    几个评委眼中同时闪过一抹异样的光芒。谁不知道《国学精要》是周道鲤弟子的书?

    评选之前张主任刚刚开会强调了“公平公正”,没想到周道鲤掉头就将自己学生的书推成了第一名。

    如此的肆无忌惮,却没人敢管,也没人敢揭发。

    “周组长的提议……我基本赞同。”一个评委喏喏的道。

    其他几个评委互看一眼,都看出彼此眼中的无奈。然后同时点点头,准备承认《国学精要》是第一名。

    谁知,却听杜如会猛地叫一声:“慢着!”

    然后就见杜如会跟小孩子发现了宝石一样,惊喜的弯腰将地上一本书籍捡起来,小心翼翼吹掉沾上的灰尘。

    几个评委好奇的看向杜如会手中的书,全都愣住。

    《国学正典》?!

    这不是王庸的书吗?他也参选了?

    只是传闻王庸曾经无情拒绝了杜如会的入组要求,杜如会这是想干什么?羞辱一番这本书吗?可是王庸不在场,听不到啊!

    在众人的猜疑里,杜如会将《国学正典》摆在了《国学精要》的前面,用近乎敌对的态度,强硬的冲周道鲤道:“我认为,这本书才是第一名。”

    周道鲤眼里瞬间闪过丝丝惊诧光芒。他是真的懵了,就算杜如会最近不正常,可也不至于力保王庸的书当第一吧?

    周道鲤迅速将眼中的惊诧掩饰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淡淡冷笑。

    “你认为?我说过,咱们评选小组不是一言堂。你认为没用,我认为也没用。本来这本书充满争议内容,我已经将其淘汰出局。但是看在你老杜的面子上,咱们就破例将这本书拿出来,让大家公平公正的评选一次,好不好?”周道鲤挑衅的问。

    杜如会淡淡一笑:“好,谢谢周组长的大度。不过我有一句话必须提前说一下,自从国家图书奖这个奖项成立,就没有一本国学类别的书籍当选。即便近些年国学热,可在那些严苛的评委眼中,国学仍旧上不得大台面。而现在,有一本书横空出世,代表了国学这个类别最高的成就,更汇聚了华夏文化圈所有国家的认可。毫不夸张的说,正是因为有这本书出现,才使得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国学类书籍摘取桂冠的希望。各位扪心自问,难道各位真的忍心看到国学书籍错过这样一次机会,然后继续沉沦十年,乃至二十年吗?”

    在场的评委没有说话,可是不少人都悄悄低下头,目光轻轻闪烁。

    周道鲤听完杜如会的话,脸色变得异常难看,斥责道:“够了!我们是评委,不是某个人的啦啦队!如果你再这样,我有足够的理由将你踢出评委会!下面,投票开始!”

    沙沙,只有静静的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声音。

    一个个评委将写好的选票投进一个小小的投票箱里,很快,十几位评委都完成了投票工作。

    周道鲤扫一眼众人,然后当着众人的面,将投票箱打开,开始唱票。

    “《国学精要》第一名,一票。”

    “《先秦诗词鉴赏》第二名,一票。”

    “《国学精要》第一名,两票……”

    唱票环节进行的很快,毕竟只有十几张选票。

    而在唱票中,似乎还没听到《国学正典》四个字从周道鲤嘴里出现。

    正当杜如会怀疑周道鲤公然作假的时候,却听周道鲤声音变得不自然起来:“《国学正典》第一名,1票……”

    杜如会攥起的拳头,暗暗松开。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他那一票,但是只要出现了,至少证明周道鲤还没独断专行到唱票作假的地步。

    似乎开启了一个闸口,接下来的选票中,竟然全都出现了《国学正典》的名字。

    “《国学正典》第二名,1票……”

    “《国学正典》第二名,2票……”

    “《国学正典》第一名,1票……”

    周道鲤一边念着,脸色一边变绿。

    终于,所有选票念完,而周道鲤此时已经有点不敢去看统计数据了。

    他直觉里,好像《国学正典》获得的选票,比《国学精要》还要多。

    万一真的出现那一幕,该怎么办?

    找个理由宣布结果作废,还是自食其言,否认《国学正典》的评选资格?

    周道鲤有些纠结。但是有一点他很明确,那就是绝对不能让《国学正典》拿到第一名!哪怕做完这一届评委,下一届他不做了!

    “各位,结果已经出来了。”一个工作人员手里拿着统计结果,说。

    所有评委都有些好奇的看向工作人员,想知道最终获胜的是谁。

    周道鲤跟杜如会更是格外紧张与关注。

    “获得第一名的是——《国学精要》!7票!”

    随着工作人员声音落下,周道鲤长松一口气,而杜如会则双眼呆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