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韩网络跟媒体同行,对《南韩头条》各种嘲讽,极尽落井下石之能事。
言语间多有怂恿民众去砸报社泄愤的意图。
事实上也有不少民众真的打算下班路过那里的时候,顺便扔上一块砖头。
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下班前的半个小时。
《南韩头条》忽然再度爆出震撼大料!
一段有图有真相的视频!
视频中王庸用挑衅的语言说道:“华夏有句话叫做‘一而再,再而三’,形容一个人很过分。如今我已经完成了‘一而再’,下一个就该‘再而三’了。金承志老师,南韩的灯塔先生,如果你还能从床上爬起来,那么请接受我的挑战!”
看到这段视频的南韩民众傻了。
媒体从业人员也傻了。
他们脸上表情极为精彩,就跟吃着最顶级的佳肴忽然吃出一个苍蝇一样,恶心的不行。
原来,王庸真的没有死!
而且,视频里王庸完好无损,金基龙却丢掉了一条手臂!
也就是说,在跟金基龙的比试中,王庸又赢了!
先是李在先,接着金基龙,王庸马上还要挑战金承志……
所有南韩民众心里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他们怕了,彻底怕了。
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这么势不可挡的碾压南韩这么多次!好像整个南韩都沦为了他的游乐场!
南韩这么多国宝级的学者大师,都是为了衬托这个人的牛比而存在。
“魔鬼!一定是撒旦派来摧毁南韩的魔鬼!”南韩民众颤抖着想到。不由自主将事件的重心往另一端偏移,尽量远离王庸。
而另一端就是,五千万南韩人竟然被一个假消息骗了一下午!为此还展开了如今看来可笑至极的庆祝!
一想到自己在庆祝中兴奋到载歌载舞的模样,参与了庆祝的南韩民众就感到脸红,感到羞耻。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制造假新闻的《朝阳日报》!
舆论瞬间反转,原本冲着《南韩头条》去的怒火,一下子转移到了《朝阳日报》头上。
而且数量更众,舆论更猛。
几乎所有南韩网民都参与了声讨,一度让《朝阳日报》的热线电话打爆。
南韩民众把对王庸没死的愤怒跟畏惧,掺杂到了受骗情绪中,一并发泄给了《朝阳日报》。
《朝阳日报》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甚至以前报道的几起假新闻也被有心人翻了出来,被冠以了“造假转业户”的名头。
眼看《朝阳日报》的声誉就要毁于一旦。
《朝阳日报》的高层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召集会议商讨对策。
最终做出决定,免除该新闻报道记者的职务,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到社长,下到小编,全都进行了道歉。
社长更是直接跪下,乞求南韩民众的原谅。
在下跪道歉这一南韩商人玩得最溜的手法下,民众情绪逐渐平息。
《朝阳日报》那名涉事记者也上了媒体行业的黑名单,恐怕以后都没人敢再录用他。
记者这个职业,应该跟他彻底无缘了。
听说他几经考虑之后,竟然选择了在《朝阳日报》办公楼里当清洁工人,打扫厕所。
惊掉了不少人的眼镜。
当初那记者对金钟云说的话,没想到却反过来实现在他自己身上。
王庸呆在宾馆里,也在关注南韩新闻界这一出闹剧。
“唉,病入膏肓啊!这国家的媒体没救了!”王庸摇头感叹。
丝毫没有意识到,是自从他到来后整个南韩新闻界才乱成这幅样子。
“怎么全都是骂《朝阳日报》的?没看到金承志的回应?”王庸翻遍网络,都没找到一点一丝金承志的报道。
好像南韩民众故意把王庸挑战金承志的事情给遗忘了。
恨不得把《朝阳日报》轮上一年才算完。
如果王庸一年不走,那就继续轮一年。总之王庸什么时候走了,什么时候才结束。
“没劲,看来不光金老头子怕了,那些叫嚷着要我好看的南韩民众也怕了。只是,伤疤得揭开才够疼,藏起来就会忘掉疼痛呢!”王庸说着,拿起手机拨通了一家媒体的电话。
却是《朝阳日报》的。
连打十几次,才打通。这还是民众情绪逐渐平息后,平息之前什么状况,可以想象。估计骂人的电话每一秒都得有上百个在同时拨打。
“喂,您好,这里是《朝阳日报》。”接线员的声音很疲惫。
“我是王庸。”
“先生,我理解您的心理,我也讨厌王庸。但是您骂王庸不能来我们报社骂啊!”接线员似乎听错了王庸的话,还以为又是一个骂王庸的民众,顺口就道。
“什么乱七八糟的。我说我是王庸!我要投稿!我要在你们报纸发表一条檄文——金承志老儿,速来受死!”王庸高声道。
“啊?”对面接线员终于听明白了王庸的话,可是直接被吓傻了。
“啊什么!看来所谓南韩第一大报的工作人员素质也不过如此嘛。连个热线电话都接不明白,总之我话说了,你们爱刊登不刊登吧!”
啪叽一声,王庸挂断了电话。
电话对面的《朝阳日报》工作人员哭笑不得,心里腹诽:要不是因为你的事情折腾了一下午,我能听错?敢情还成了我的错了?
不过这事他不敢耽搁,立马上报。
《朝阳日报》高层听了后,也是一脸懵逼。
王庸竟然找他们刊登挑战檄文?
不过不管王庸意图如何,总之既然经过核实是真的,那么就刊登!
白送的头条新闻,不要白不要!
要是金承志老师一怒之下跟王庸大战三百回合,那就更劲爆了!
报纸销路一下子打开!
幻想着美好未来的《朝阳日报》高层,迅速刊登了王庸这条挑战檄文。
釜山市一家疗养院里。
此时正值釜山最好的季节,山茶花盛开,塔松泛翠,海边海鸥恣意鸣叫,伴随着大海涛声回响在窗边。
金承志半躺在病床上,正看着一本书。
这时候,病房门忽然被推开,金承志一个弟子走进来,脸色阴沉的递过来一张报纸。
“老师,那个王庸太嚣张了!他竟然在报纸上发表了对您的挑战檄文!”
金承志手情不自禁一抖,缓缓接过报纸。
只看了一眼,就气得呼吸急促,身体连颤,忽然眼睛一翻,竟尔晕了过去。
金承志弟子见状大惊,赶紧跑出去呼叫医生。
病床上的金承志听着脚步声远去,这才偷偷睁开一丝眼睛,长长舒了口气。
这次挑战应该可以用病情躲避过去了。
只是,躲过去又能怎样?虽然能够保全自己名声,但是南韩名声没了啊!
金承志心脏一阵紧缩,两行清泪流淌出来。
“懦夫啊,懦夫!为什么越老反而越珍惜羽毛?金承志,你自己都应该看不起你自己!”金承志痛心疾首的怒骂自己。
蹬蹬蹬,门外,医生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金承志赶紧闭上眼睛,进入了龟息状态。
此刻的他就像是一只活了百年的老乌龟,四肢全缩进壳里,对外界的事情不闻不问,只求保全自己。
【活动】领全额红包,拿万元大奖
【专题】最热连载小说抢先看
【书单】推理悬疑,古墓惊悚一箩筐!
【专题】完本经典,无需追更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八百八十七章 王庸的保镖
第二天一早,金承志所在的疗养院就传出消息。本来身体就不好的金承志,因为看了王庸的挑战檄文,直接晕厥过去,直到现在还没醒转。
金承志的弟子在接受记者采访中,直接对王庸破口大骂,说王庸完全不懂尊重老人,是妄人,不配跟老师论学。
话里话外,除了给金承志找理由,就是贬低王庸人品。暗示人品低劣的王庸没有资格挑战金承志这种宗师级人物。
消息一经报道,立马掀起波澜。
南韩媒体自然不遗余力的吹捧金承志,贬低王庸,甚至还有人专门从华夏弄来内幕消息,把王庸三岁时候误入女厕所的事情都挖了出来,攻击王庸从小就是“烂胚”。
这种人即便战胜了李在先,战胜了金基龙,又有什么用?无论是华夏还是南韩,传统的文化道德体系里都不会容忍一个没品的家伙的。
这时候,他们倒是想起捍卫传统文化来了。
只是,媒体吹得火热,可依旧改变不了金承志高挂免战牌的事实。
也就是说,不管金承志是怕了,还是真的病了,总之第三场挑战里,王庸又不战而胜了!
整个南韩,都没有人能赢或者敢站出来接受王庸的挑战!
王庸已经完全碾压了南韩!
察觉事情真相的南韩民众异常悲哀,有一种国破家亡的感觉。
“南韩到底怎么了?真的已经无药可救了吗?”
“金承志老师病的也太不是时候了,我本来还期待着他站出来力挽狂澜呢!”
“得了吧,金承志分明就是装病。前天我去釜山的时候还看到过他精神奕奕的喂海鸥,怎么隔了一天就重病到现在还昏迷?真是越老越没骨气,李在先、金基龙两位前辈虽然战败,但是人家至少站了出来。金承志就是一个沽名钓誉的懦夫!”
“同意。我刚开始看到消息的时候,也觉得金承志故意装病避而不战。其实很简单,只要稍微推理一下就能知道真相。金承志从出名到现在,可曾有过真正为南韩挺身而出的时刻?没有,连一次都没有!指望这种人力挽狂澜,还不如指望王庸主动认输呢!”
“我擦,听你们这么说,忽然觉得金承志好恶心。不过《朝阳日报》也不是好鸟,竟然会刊登王庸那么嚣张的挑战檄文,分明就是侮辱我们大韩民族!”
“《朝阳日报》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啥也不说了,再给他来一波热线电话爆破!”
……
南韩民众失望之下,各种埋怨。怨天怨地怨别人,金承志、《朝阳日报》全都成了他们的泄愤目标。就像是一群不开化的蛮人,只要自己不爽了,就要破坏点东西发泄。
从来不想造成这种不爽的原因,从来不反思深层次的问题。
《朝阳日报》的高层得知南韩民众又朝着他们开火,全都傻眼了。
这才过去半天,怎么又来了?
人家就是想要整个头条,就这么难吗?
南韩人这种心态,自然得到了华夏网民跟东洋网民的一致嘲讽。
两国这次却是站在了一条战线上。
只是接下来,王庸马上就要前往东洋,恐怕到时候旁观的就变成了南韩,而骂战双方则变成华夏跟东洋。
“不出所料,金承志比李在先更像一个投机分子。李在先至少还有豁出去的勇气,可金承志完全不想承担任何失败的后果,只想攫取胜利果实。这种人历史上不乏其人,未来也不会少。看来南韩之行差不多可以结束了,可以起身前往东洋了。”王庸在宾馆中,暗暗道。
这几天风平浪静,宿州赵氏那边也老实的很,已经将钱打给了赵莉,也没落井下石。看来赵贤足够聪明,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跟王庸合作。
王庸接下来也会尽量满足赵贤一些要求,加深跟赵贤之间的联系。这样便相当于在南韩埋下了一颗钉子,等到这颗钉子成长为三星那样的巨无霸,南韩应该就到了革故鼎新的时候了。
“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告别呢?”王庸挠挠头,不知道是直接离开,还是放两句狠话再走。
正犹豫间,王庸忽然接到了金钟云的电话。
接通,金钟云首先恭喜王庸再下一城,接着就委婉询问王庸是否要离开了。
这个年轻人虽然年轻,但是在新闻嗅觉方面的天赋却是很多老人不能比的。
王庸老实承认:“是。再呆下去,我怕你们南韩会永无宁日。”
“哈哈……”金钟云大笑一声,掩饰尴尬。
作为南韩人他其实也有点担心现在的局势,但是又不能责怪王庸。
“那么,我有个不情之请……”金钟云道。
“直接说。”
“您能否让我们报社作一次专访呢?就当告别。别的不敢保证,至少我敢说我们报社不会篡改您采访中的一个文字。至于采访费用,我们老板刚给了一笔追投,也是可以适当多一些的。”
王庸呵呵一笑:“钱就算了,正巧我也有这个意思。你来找我吧。”
“好了,马上到!”金钟云喜出望外,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放下电话就往外面跑,差点忘了带采访用的设备。
二十分钟后,金钟云跟昌秀两人敲响了王庸的房门。
王庸开门,两人先是礼貌的冲王庸打招呼问好,然后问:“就我们两个人,可以吗?”
金钟云非常懂事,只带了一个昌秀来,也算是王庸的老相识。
王庸点点头,将两人迎进屋子。
“小宾馆简陋,咱们就别客套了,直接开门见山开始采访吧。”王庸给两人各自倒上一杯水,道。
“还是王老师痛快,比那些明星平易近人多了呢!我上次采访一个八线小明星,都因为给她的水不是温水,拂袖而去。真是学问越高,越有修养。”昌秀不动声色拍了王庸一记马屁。
然后两人展开拍摄工具,开始采访。
从两人携带的设备来看,显然是真的有钱了,鸟枪换炮了。
金钟云作为主持人,拿着话筒开始询问。
“听说您要走了,那么对于此次南韩之行,您有什么话想说呢?”
王庸想了想,异常认真的道:“此次南韩之行,获益良多。也圆满完成了促进两国人民互动交流的使命,加强了两国文化的互补印证。希望以后有机会,还可以跟南韩各位老师论学,真的很过瘾。”
金钟云嘴角一抽。
确实,因为你的到来两国网民光骂战就进行了几百上千次,交流互动比之前何止多了百倍;你把南韩学者没弄明白的古籍全都翻译了,也确实互补了,只是南韩学者的脸面全没了;至于论学过瘾,单方面的屠杀当然过瘾了,但是被屠杀的那些人呢?
只不过这些话金钟云只敢在心里想想,没敢说出来。
“第二个问题可能有些尖锐,您要是不想回答,可以不答,我们后期会剪掉这段。”金钟云提醒王庸道。
王庸一笑:“没关系,尽管问。”
金钟云这才道:“有网友说沉船事件其实是您自导自演的一场戏,是您从南韩水域偷走了这艘沉船,您跟华夏都是小偷。对此您怎么看?”
“华夏有个成语叫做‘盗憎主人’,小偷反过来憎恶主人防范太好,使得他偷不到东西,这句话用来回答那位网友正合适。这是一艘华夏元代的沉船,本就属于华夏。难道因为我现在人在南韩,我就是南韩人了吗?哦,抱歉,很有可能你们某些学者真的正在考虑这件事情……”
“……”金钟云跟昌秀对视一眼,都苦笑起来。
王庸这张嘴简直太毒,让他们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接了。
金钟云只好问第三个问题:“众所周知,华夏现在国力强盛,只是在文化输出方面略显乏力。您的出现是不是预示着华夏政府在展开这方面的行动?”
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刁钻,实际上在打探华夏文化输出方面的大战略。
虽然金钟云确实猜到了一些真相,但是王庸怎么能说?
王庸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狡黠一笑,道:“那我要是告诉了你答案,你能保守秘密吗?”
金钟云一愣,没料到王庸竟然真的肯说!
他郑重点头:“我发誓,能!”
“哦,我也能。”王庸淡淡道。
“……”金钟云再次无语。
“咳咳,王老师不愧斗争经验丰富,冒昧问一句我私人很关心的问题,您这样连番挑战南韩跟东洋,难道不担心引来报复吗?您虽然武功不错,可是现代是热武器时代,**再强也挡不住子弹,或许您该请个保镖。要知道东洋民众可比南韩民众激进许多,毕竟上次您出事就是背后有东洋人在搞鬼。”
王庸道:“首先谢谢你的关心。其次,我敢做出这种决定,是因为我完全信赖两国民众,他们也许会讨厌我,会言语辱骂我,但是不会做出任何攻击举动。这就是华夏文化中的‘发乎情,止乎礼’。在此感谢一下南韩民众的宽容,同时我也相信东洋民众做的不会比南韩民众差。另外……”
王庸说着,拿起手机,打开一张图片。
“我其实带了保镖的,就是她。”
金钟云跟昌秀都好奇的凑过头去看,然后愕然看到了一面如火般炽烈的旗帜。
华夏国旗。
“这个保镖真好。”金钟云眼中露出一抹感动神色,真诚道。
“我也这样认为。”王庸眼睛一眨,回答。
【活动】领全额红包,拿万元大奖
【专题】最热连载小说抢先看
【书单】推理悬疑,古墓惊悚一箩筐!
【专题】完本经典,无需追更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八百八十八章 载誉消失
以前的华夏积弱日久,导致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根本无能为力。
而现在,随着华夏的强盛,华夏也越来越乐于展示自己保护国民的强势一面。
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尼泊尔撤侨、新西兰撤侨……
这些事件中,华夏总是第一个到达救援的国家,也是最下力气救助国民的国家。而美国跟欧盟等国的游客,只能眼睁睁看着华夏游客一批批撤离,远离灾区,远离死亡的威胁。他们国家的救援人员却迟迟未见身影……
华夏用一次次的行动向世界宣告,他们愿意倾尽全力保护自己国家的国民。
所以有人说出这样一句话:华夏护照的价值不是可以免签多少国家,而是不管你身在哪里,祖国都会接你回家。
王庸将国旗当做自己的保镖,便是表达这样的意思。
有这样的祖国做后盾,他为什么要怕?
从感动中恢复过来,金钟云看一眼题卡,继续问道:“如果让您说一句对南韩人民的话,您会说什么?”
王庸想了想,道:“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愚昧的过这一生,那就太长了。我希望南韩人民能够意识到抛弃历史文化的可怕性,能够清醒而睿智的过完这一生,即便朝闻道夕可死矣。”
说完,王庸又补充一句:“这句话不包括某些人。对于某些人,我会引用莎翁的原话送他: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希望某些人自省。”
“……”金钟云无奈的摇摇头,王庸真不愧是斗士,什么时候不忘记怼一波李在先、金承志等人。
采访在“我问你答然后我无语”的气氛中友好热烈的进行着。
最后,金钟云看时间差不多了,看一眼题卡,道:“很感谢王老师接受采访。最后问一个题外话,今天晚上华夏跟南韩足球队有一场事关生死的比赛,华夏输了的话很有可能就此无缘下一届世界杯。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这算是以一个娱乐性话题收尾,也算是金钟云故意找的一个刁难性问题。
毕竟谁都知道华夏足球一直有恐韩症,逢韩不胜已经成为历史病。这次极大可能凶多吉少。
王庸看一眼金钟云,暗道这小子成了报社主编之后把所有隐藏的凌厉锋芒都展露了出来,这些个问题问的都很有水平,看来终究有一天会成为南韩媒体界的风云人物。
只是金钟云未免太小觑了华夏人为了讽刺国足而编排出的那些段子。
王庸随口就道:“伊拉克07年拿了亚洲冠军,然后国家被美帝炮火犁了一遍。意大利06年拿完世界冠军,经济崩了。希腊04年拿了欧洲杯,然后宣布破产。德国14年捧起大力神杯,接着难民潮就来了。北宋刚发现世界巨星高俅,皇帝就让金国抓了。明白了吧,一直忍辱负重,守护国运,让华夏稳定发展的护国功臣是谁?那就是华夏男足!所以,今晚这场比赛我没有任何看法,因为我懂男足队员们的隐忍。”
“呵呵,真是一个……有趣的回答。”金钟云干笑一声,站起身,算是结束了这次采访。
之后,金钟云两人跟王庸告别,回去剪辑采访视频了。
而王庸则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南韩。
不过王庸没想回华夏,而是想先悄悄去东洋本愿寺看看,把最后一块炉鼎找到。
至于国技院这块炉鼎,王庸自然不能携带着,直接托付金静茵寄回华夏。金静茵的人品,王庸还是信得过的。
一切处理妥当,王庸就悄悄离开了宾馆,坐上了飞往东洋的飞机。
而在王庸走后的一个小时,金钟云报社的采访视频才放出来。
开口第一句“告别”,让所有观看采访视频的南韩民众彻底松了口气。
这个祸害可算走了,南韩可算能清净清净了。
而采访中王庸毒辣且机智的几个回答,让一干南韩民众看的又恨又爱,觉得这家伙也没想象中那么坏。尤其最后一段关于华夏国足的调侃,让不少南韩民众都笑了起来,敢情华夏国足一直不赢,是在承担如此重任啊!
而王庸对南韩人民的话,也引发不少南韩年轻人的赞同。
这些年轻人深受去汉化运动的影响,对于去汉化的后果体会最深。
“虽然王庸走了,但是我觉得有件事情不能随着他的走而停下来。那就是尽快恢复咱们使用了千年的文字!去汉化,根本就是因噎废食,早晚会把咱们自己饿死的!难道王庸此次南韩之行还不够我们吸取教训吗?”
“同意!我也觉得很多专业书、历史古迹都看不懂,甚至我奶奶常说的一些俚语我都不明白什么意思。是时候作出改变了,我们应该正视不足,而不是用看似改变的错误方针固步自封!”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人提议恢复汉字了,但是政府部门一直遮遮掩掩不愿意回应。何必呢?面对现实有那么难吗?美国使用的也是英文,不是美文,难道就能否定美国第一强国的地位吗?”
南韩网民在网络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道理,越辩越明,怕的就是不去争辩,大家装作不知。
华夏文化最辉煌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也涌现出来各种不同的流派。这都证明文化需要碰撞。
现在世界越来越趋向于地球村的概念,所以王庸也期望能够用华夏文化碰撞西方文化,碰撞出一个全世界的文化盛世来。
采访视频被转发到华夏论坛。
华夏网民也全都为王庸的精彩回答而喝彩。
只是华夏网民的感动点不同,许多人听到王庸说国旗就是王庸的保镖时,都沉默了。
他们可以想象到,王庸在外面面临着多么大的危险,背负着多么大的压力。而这一切,王庸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王庸调侃华夏国足守护着华夏国运,实际上真正守护华夏国运的,恰恰是王庸这种人啊!
东洋方面,东洋网民也看到了这段采访视频。
而东洋人关注点则在另外一个上,那个可恶的南韩主持人竟然说东洋人激进,这简直就是对东洋最大的侮辱。
“等那个王庸来东洋,我们会用事实证明,到底我们东洋人激进不激进!到底谁才是无礼的野蛮人!”
东洋网民齐齐发誓,即便王庸做出什么出格事情,他们也会以礼相待。如果谁敢攻击王庸,就是故意抹黑东洋形象,东洋人民不会放过他的。
无形中,却是给王庸营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三个国家,几乎全都在讨论同一个人,王庸的声名也在这个暑假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有不少华夏民众听说王庸告别南韩,开始蹲守在机场迎接王庸载誉归来。
但是,这些人蹲了一天,却没有看到王庸一丝人影。
好像王庸从人间消失了一样。
看王庸微博,也停留在前些日子的更新上,这几天根本没有任何更新。
“王老师去了哪里?不会在回国前棒子下黑手了吧?”华夏网民质疑。
南韩网民则极力否认:“我们有可靠消息,王庸已经安全离开了南韩!我们南韩绝对不会行这种小人之事!相反,我们国内目前正处于全民反思之中,我们感谢王庸还来不及呢!”
南韩网民说的有鼻子有眼,甚至晒出来一张机场拍到王庸的照片,证明王庸真的离开了南韩。
华夏网民暂时相信了南韩,但是,王庸到底去了哪里?
没人知道,此时事件主角王庸,正徜徉于东洋京都。
这个季节的东洋因为海洋气候,实际上非常宜人。不少外国游客都选择这时来东洋旅游。
而京都作为东洋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在东洋历史上曾经长期作为国都存在,古建筑群比比皆是。
本愿寺便坐落在此。
王庸穿着一身休闲服装,带着一个大墨镜,头上还顶着一顶遮阳帽。
整个打扮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不过在游人如织的游客中,却显得很正常。
比王庸更古怪的打扮都有的是,甚至都有一个络腮胡子的外国大汉穿着东洋民族服装,趿拉着拖鞋,带着棒球帽,要多怪有多怪。
“虽然嘲讽东洋,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在保护历史遗迹上,做的好很多。京都从建成起就仿照唐朝长安城的棋盘式布局,到现在为止还保持着差不多的模样。而且这里寺庙简直多的有些过分,一路走来竟然看见十几座了。”王庸感叹。
京都寺院总量足有千余座,王庸看见的还只是冰山一角。
王庸权当是旅游,一路走过去,来到西本愿寺的寺庙前。
西本愿寺是目前京都最大的寺院,建筑风格充满华夏盛唐特色,走入其中,王庸还恍惚以为自己来到了唐朝年间的某座寺院。
事实上这座寺庙里的华夏文化也随处可见。
比如被东洋政府列为国宝的“唐门”,正面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