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留下金基龙五味杂陈看着李在先背影,久久不动。

    门外,金静茵依旧坐在国技院的台阶上,呆呆看着夕阳。

    “静茵,你的心乱了。”李在先走过金静茵身边,随口说了一句。

    金静茵悚然一惊,想要解释什么。可李在先早就走远了。

    金静茵只从李在先身上感觉到一股跟之前截然不同的气息。

    之前的李在先如同槁木,大有风中残烛、苟延残喘之意。可现在的李在先却一下子有了精气神,就跟枯木回春一样。

    金静茵不懂,到底是什么促使李在先产生这种变化。

    ………………

    就在南韩民众对王庸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让所有南韩人都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

    李在先。

    李在先通过学生发表声明:他尊重王庸帮助南韩解读古籍的行为,但是反对王庸由此诋毁南韩文化的言论。他将邀请王庸于玉山书院论学一场,藉此证明南韩文化博大精深,不逊于华夏!

    李在先这个声明一出,全南韩人都兴奋起来。

    这不啻于一剂强心针,将南韩人多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

    “哈哈哈,李老师终于按捺不住,站了出来!有李老师出马,那个王庸一定会原形毕露的!”

    “终于动用李老师这个大杀器了!作为南韩的国宝、定海神针,就是用在这个时候的!李老师加油,给掌柜们点颜色看看!”

    “这大概是我这几天听到的最好消息了。说实话自从那个王庸来到南韩,我就没开心过。希望李老师一鼓作气,直接将王庸赶回华夏,再也不敢来南韩撒野。”

    “我觉得这次论学应该加上一点赌注,比如华夏前段时间弄走的那艘沉船。这样才刺激,才对得起华夏、南韩两国文化巅峰对决的名头。”

    “想法不错,支持。可惜基本不可能。掌柜们横行霸道惯了,怎么会把抢到手的东西还回来呢?”

    消息传回华夏。

    华夏民众却也一样兴奋。

    “蠢货李在先不是要封杀王老师来?这下怎么自己忍不住主动跳了出来?”

    “有一种封杀叫做李在先,想想就可笑。之前信誓旦旦说要让王老师白跑一趟,现在可好了,王老师把南韩搅了一个天翻地覆。李在先终于看不过去,要亲自上阵了。只是注定要成为王老师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李在先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不然也不能成为南韩文化界的国宝。但是我坚信王老师会获胜,因为王老师是内含璞玉的石头,又臭又硬,什么国宝之流跟王老师对碰,只会落得一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哈哈,没错!王老师就是‘金玉其内,顽石其外’的文化流氓,专治各种不服!”

    两国民众情绪都随着李在先的这则声明,被挑到了最大程度。如两堆熊熊燃起的篝火,说不准最终谁会引火烧身。

    

    【活动】领全额红包,拿万元大奖

    【专题】最新热销小说top20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八百六十五章 王庸的黑话

    王庸的回复紧随而至。

    “从我踏入南韩土地的那一刻,就已经在等待这一天了。不过我的目标不是跟李在先老师分出高下,而是实心实意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从我之前发现沉船、解读古籍几件事中就可以看出,我不光如此说,也一直如此做。希望此次论学也能在友好亲切的氛围中进行,增进双方的了解,多一点尊重跟赞赏,少一点遗憾跟不愉快。”

    这回复一出来,南韩网友看后都觉得有点懵。

    这是王庸说的吗?为什么总有一种浓浓的错频的画风?

    王庸不会复制黏贴错了吧?

    “这家伙转性了?怎么话语里充满了谦虚跟低调?”

    “我看是被李在先老师给吓到了,提前给自己找台阶下。这种人,我在华夏见得多了!”

    “之前他可不是这种口气,现在突然怂了,可见他自己都觉得赢不了李老师。看来这次李老师稳了!”

    “大韩民族万岁!碾压华夏臭虫!”

    南韩网民一阵高朝,兴奋的语无伦次。一致认为王庸这是未战先怯的表现。

    只是当有人翻译了华夏那边的网友评论之后,刚刚还兴奋的南韩网民,全都不说话了。

    华夏微博上。

    “咦,王老师这段话说的有点太过客气啊?不太符合王老师画风。这是有人代发?”

    “噗,不知为什么我看见王老师那个‘友好交流’我就想笑。确实够友好的,打人家的脸不说,还弄到一艘沉船。要是每个人都跟王老师这样友好,估计用不了半年南韩就得玩完。”

    “我刚刚去南韩论坛溜了一圈,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那群天真的棒子还真以为王老师怂了呢!可怜的他们根本就不懂王老师这看似谦逊的话语里,蕴藏的各种外交黑话啊!”

    外交黑话?被楼上这人一提醒,华夏网友们全都恍然大悟,怪不得王庸这段话看着有些熟悉呢!原来是套用了华夏惯用的外交黑话!

    什么“友好亲切的氛围中交流”,指的是此次交流我的态度很好,你的态度要是不好,你就是故意破坏合作;

    什么“增进双方了解”,是说双方其实分歧很大,需要多了解才能消除分歧;

    什么“尊重、赞赏”,指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我有礼貌,我尊重赞赏你;

    什么“少点遗憾跟不愉快”,代表的意义就升级了,基本表示双方会发生冲突,最后的结果不欢而散。

    这才是王庸的真正意思,王庸分明是背地里藏着坏!表明上做的落落大方!

    “哈哈,王老师不愧是玩文字梗的行家,棒子们又被耍了。”

    “可惜啊,王老师应该给他们来个‘勿谓言之不预也’的!那才过瘾!”

    “勿谓言之不预也”,算是华夏对外最严重的外交辞令了。基本上宣布了将对方视为了敌国,马上要展开打击报复。历史上华夏只有两次用到这一句外交辞令,分别是对三哥跟南越。

    尽管现在华夏跟南韩之间关系不尽人意,可还不至于上升到那一地步。再说王庸也没那种本事,一个人代表国家跟南韩开片。不然到时候王庸还没杀向青佤台,自己就先被几十支狙击枪穿透了。

    很快,有好事者将华夏网友的解读发到了南韩论坛。

    南韩论坛刚才还拍手庆祝的网民,全都傻了眼。

    心里默默骂一句:“阴险小人!”

    然后全都换了口风,绝口不提王庸害怕了,改成了期待李在先狠狠教训王庸。

    一天时间,南韩跟华夏两国网民尽情的来了一次友好交流。最终以华夏网民实施人海战术攻陷南韩各大论坛结束。

    直到入睡,南韩各大论坛上还是铺天盖地的表情图,表情图里王庸被p成卡通形象,用韩语叫喊着“劳资要打十个”。

    估计这一晚绝大部分南韩网民梦里得出现那张可恶的王庸表情图,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噩梦。

    第二天,王庸收到了来自南韩政府部门的邀请,请王庸前往玉山书院论学。

    而此次论学将由南韩文化财厅主办,规格相当高,几乎顶的上最顶级的国际讲学了。

    就算诺贝尔炸药奖获得者来韩,待遇也不过如此。

    可见南韩政府对这次事件的看重,他们近期被民众搅的焦头烂额,迫切需要一个事件转移视线。

    而李在先的站出来,恰好遂了南韩政府的心愿,所以南韩政府才会如此尽心尽力的促成此事,生怕王庸不答应一般。

    “王先生,正如您所说,这是一次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好机会。希望您能够赴约,为两国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一次精彩的文化论学!”前来递交邀请函的人地位不低,是文化财厅的新任厅长孙兴民。

    上任厅长因为沉船事件,已经被撸了下去,这才使得孙兴民有了上位机会。其实从心底,孙兴民是感激王庸的。

    王庸捏着邀请函,眼睛眯起,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看到王庸这表情,孙兴民心底一颤,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听说王庸很难对付,他该不会据此提出什么非分要求吧?这次虽然是南韩政府主动邀请,但实际上这也正是王庸南韩之行的真正目的才对。

    难不成王庸还想趁机要挟?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化学者,王庸应该不会这么不要脸吧?

    很可惜,孙兴民低估了王庸的无耻程度。

    即便这是一件王庸乐见其成的事情,王庸仍然不肯放过这么一个南韩政府主动送上门来的好机会。

    “王先生,您有话好好说,不要笑了好不好?”孙兴民说话都打颤了。

    他是真的害怕啊!他害怕王庸憋一个坏主意,转眼间就把他跟上一任一样弄下去。

    他可上来还没两天!屁股都没坐热乎呢!

    王庸终于开口:“哦,论学嘛,我本人自然是愿意去的。只是今天有人提醒了我,既然是论学,不加点彩头怎么行呢?所以我提议贵国将藏在玉山书院内的五册梦字韵《永乐大典》拿出来,当成我跟李老师论学获胜的彩头,如何?”

    孙兴民闻言,目瞪口呆。

    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不要脸的人?明明是双方比拼,偏偏只让南韩一方拿彩头。《永乐大典》五册名义上虽属国家,但是实际上却是李在先个人的。感情李在先赢了啥也得不到,输了就得丢掉五卷古书。

    王庸却是什么损失都不会有!

    空手套白狼,人家好歹还得付出一只手,王庸这是啥都不想付出啊!这也忒抠了吧?

    “王先生,我觉得您这提议欠妥。实际上我们文化财厅已经准备了一笔数额不菲的资金,作为论学胜者的奖金。”孙兴民压抑着心中怒气,道。

    “奖金?多少?”王庸漫不经心问。

    “一百六十万……韩元。”

    王庸差点没把喝下去的茶水喷出来。一百六十万韩元听着不少,实际上才顶一万人民币。

    这么点钱,南韩政府当王庸是叫花子呢?

    “我给你十万,美金!你把《永乐大典》五册卖给我。”王庸果断道。

    “抱歉,这是南韩国宝级文物,我们不会出售的。”孙兴民拒绝的很干脆。

    王庸更干脆:“哦,那论学我就不参加了。感谢贵国人民这段时间的款待,日后有缘再见。”

    王庸说着,起身就要送客。

    这可把孙兴民吓坏了,他来之前接到上面的明确命令,一定要确保王庸参加,不然南韩民众蔓延的情绪会让青佤台支持率跌到谷底!

    青佤台就指望着这一仗翻身了!

    王庸竟然要回国?这怎么行?

    “别……有事好商量。《永乐大典》毕竟是国宝级的珍品,我一人做不了主,要不我询问一下?”孙兴民赶紧道。

    “哦,那请便。我先订个机票。”王庸拿出手机开始摆弄。

    孙兴民心中暗骂一声,疾步走出客厅,开始打电话。

    第一个电话直接打给了李在先。

    对《永乐大典》有决定权的还是李在先,李在先不同意的话,谁同意也白搭。

    孙兴民将事情告知李在先之后,李在先沉吟数秒钟,竟然答应了。

    “无妨,答应他。不过华夏也得拿出一点诚意才行。”李在先道。

    “好,我跟他谈。”

    挂掉电话,孙兴民跟王庸开始沟通。

    终于经过半天讨价还价之后,王庸答应让华夏拿出沉船中出土的五件高丽青瓷做彩头,而南韩则拿出《永乐大典》梦字韵五册。

    等送走孙兴民,王庸心中冷笑。

    且不说论价值高丽青瓷远不如《永乐大典》,就算比得上,王庸也没准备真的给。

    沉船出土的高丽青瓷谁也没见过,到时候拿几个劣质的给丫,这群棒槌能分辨的出来?

    况且,王庸根本就不认为自己会输!

    所以王庸将手机往口袋一揣,连上报给华夏官方的打算都没有,直接优哉游哉上楼了。

    可怜的孙兴民还不知道被王庸耍了,兀自幻想着这次论学能给他带来什么收益。只要李在先获胜,并且获得五件高丽青瓷,估计足以让他在这个位置上坐稳了吧?

    甚至更进一步都有可能!

    

    【活动】领全额红包,拿万元大奖

    【专题】最新热销小说top20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八百六十六章 玉山论学

    庆州。

    这一天的玉山书院格外热闹,挤满了人。

    有南韩政府官员,有国际友好人士,有民间民众代表,有文化界专家学者。

    最多的则是各路记者。

    几乎所有南韩电视台都派来了记者,长枪短炮假设在书院空地上,紧张的进行着开播前的调试。

    而南韩民众也几乎全都放下手头的工作,选择了关注这一次的两国论学。

    这可是关乎着南韩尊严的一战啊!南韩输不得!

    “耶稣、如来、观世音,一定要保佑李在先老师获胜啊!如果李老师获胜了,我一定捐献半年工资给您修金身!”不少信教南韩民众在心里默默祈祷。

    南韩主要信仰的是基督跟佛教,为了获胜,这些人祈祷的时候干脆把这几位不相融的神都给捏到了一起,谁显灵了就给谁捐钱。

    至于没有显灵嘛,那就砸了丫的庙宇!

    此刻朝阳洒落光线打在门外溪边的木槿树上,偶尔有风吹过,掉落几瓣花瓣随着溪水流走。

    李在先就坐在书院向阳的一间静室里闭目养神,周围是几个学生,茶水、糕点具备,还有人专门打扇。

    再看王庸,就寒碜了许多。

    身边只有安易、赵莉母女陪伴,坐的也是硬邦邦的木质椅子。

    本来华夏使馆要来人的,却被王庸劝了回去。这件事从一开始的基调就是王庸个人行为,使馆不适合出面。

    “大哥,开直播!开直播啊!我成名的机会来了!”叮咚,钱小峥发来一条微信。

    这时候钱小峥倒是求着王庸开直播了,不怕王庸吸走他的人气了。

    王庸转头看向安易:“用这个账号登录,开下直播,你成名的机会来了。”

    安易眼睛一亮,小姑娘哪个不想出名?这个机会确实千载难逢,华夏根本就没有媒体前来,到时候直播间会吸引多少观众观看?

    百万?千万?过亿?不敢想象。

    安易麻利的拿出手机下了个软件,登录了钱小峥直播间开始直播。

    一开启镜头,就看见弹幕上密密麻麻的“来了,来了”飘过。

    再看直播间的人数,竟然已经有五百多万。

    显然早在直播之前,钱小峥已经做足了宣传。所以即便是黑屏,也有无数华夏网友在等待。

    “哇,是上次庆大那个美女!小姐姐我喜欢你!”

    “美美美美美!小姐姐你一定能火!”

    “小姐姐看下王老师啊,王老师在干什么呢?”

    安易将镜头转向王庸。

    “大家好。”王庸一副世外高人风范,冲镜头打个招呼。

    “看见王老师这状态,我就踏实了!上次王老师痛扁山下智之前就是这样!”

    “老司机就是稳!王老师加油,干掉棒子!”

    观众们纷纷给王庸鼓气。

    这一会功夫,直播间人数再度飙升,瞬间突破一千万。

    却是直播网站直接头条横幅宣传,外加全站推送了。

    得到消息赶来的网友不计其数,人数还在急剧攀升中。

    直播网站老板已经笑得合不拢嘴,这回国内电视台都没拿到南韩那边转播权,可给他们捡了一个大便宜。

    “王老师,台长问你能不能跟南韩媒体要个信号,我们燕京台也转播一下。”这时候,冯奎也发来了微信。

    “妥妥的!”王庸回了三个字。

    浑然不知道此前国内多家媒体都跟南韩电视台联系过,无一例外被拒绝了。

    南韩媒体故意恶心华夏呢。

    不出所料,王庸刚跟一个电视台负责人开口,就被拒绝了。

    再问另一家,还是一样。

    连续问了四五家,回答全都是一模一样。

    这可把王庸气坏了。

    这群棒槌真以为自己多nb,忘了今天谁才是主角了吧?

    王庸走到孙兴民面前,冷冰冰道:“我肚子有点不舒服,今天论学暂时停止。等我去医院打个吊瓶,养上七八天再继续。当然也不排除病情太严重,需要回国治疗。那时候估计就要麻烦李老师往华夏跑一趟了。”

    “……”孙兴民满头黑线。

    肚子不舒服?大哥你说谎好歹带点动作掩饰好吗?小学生装肚子疼还知道捂个肚子呢!你上来就板着脸,跟个木头一样说肚子疼,谁信?

    孙兴民强忍吐槽冲动,用哄大爷的口吻道:“怎么了?是哪里不满意吗?有要求可以提嘛,不要动不动拿退赛说事,这样影响很不好的。”

    王庸冷眼瞥着那群南韩媒体,道:“问他们。”

    孙兴民揉揉脑门,心中暗骂这群家伙怎么在这种关键时刻找事?现在没空收拾你们,等事情结束再一个个敲打!

    好半天,孙兴民才弄清楚王庸退赛的原因。

    然后拉着几个媒体负责人走了过来。

    “王先生,他们刚才听错了,原来你说的是信号问题啊!完全没问题!这几家媒体的信号随便挑!”孙兴民道。

    几家媒体负责人也是一改刚才的嚣张,全都低头认错道:“对不起王先生,我们刚才没听清楚。既然是您提出使用信号,我们自然配合。这是我们技术部门的电话,您让华夏那边直接找技术部门对接就行了。”

    “早干嘛去了?记住,谁才是主角!”王庸一把扯过名片,走了。

    恨得那几个媒体人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王庸说的没错,今天王庸才是主角。王庸走了,他们播什么?播空气给观众们看吗?估计不用几分钟电视台就得被砸了。

    “老冯,搞定!”王庸将电话发给冯奎。

    “哇,还是王老师厉害!刚才副台长找关系都没谈下来呢!”冯奎不吝马屁。

    “好了,没什么事我要准备踩人,不是,准备比赛了。”

    “哈哈,预祝王老师踩人成功!”

    结束跟冯奎的对话,王庸坐回椅子上,也开始闭目养神。

    距离论学开始还有半个小时,王庸闲着没事做,不如继续装世外高人。

    另一边的华夏,燕京电视台忽然获得了转播信号。

    登时惹来无数电视台的嫉妒。

    尤其是央视。

    他们跟南韩不少电视台都有合作,可是这次任凭怎么说,南韩那些电视人都跟吃了秤砣一样,铁了心不给信号。

    本以为央视拿不到,其他电视台也一样。谁知道燕京电视台竟然拿到了!

    “唉,估计是王庸给争取的。他是今天的主角,他说话那些南韩人也不敢不听。”一个央视领导感叹。

    现在无比后悔当初怎么就得罪了王庸,导致堂堂央视屡次丢脸,都快被一个地方台给比下去了。

    只是没有后悔药,现在后悔也晚了。

    日头渐渐攀升,终于到了规定的论学时间。

    李在先霍然起身,捧起桌上的五册《永乐大典》,走出静室。

    当他走出静室的一刹那,整个书院都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在先手里的五册古籍上。

    有认出《永乐大典》的人,心跳骤然加速,嘴巴不停吞咽唾沫。

    这可是国宝级的古籍啊!

    李在先拿出这个东西来干嘛?难道要当做论学的彩头?

    那这次论学的精彩程度可要急剧飙升了!

    直播间里。

    华夏网友满满骚动。

    “是《永乐大典》梦字韵五册!妈的,这是南韩人从我们国家偷走的!这群小偷!”

    “这老家伙将这东西拿出来做什么?难道是赌注?拿我们的东西当做赌注,这也太不要脸了吧?”

    “虽然这五册出自华夏,实际上回归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假如王老师能够赢回来,那真的一箭双雕,赚大了啊!力挫南韩,赢回国宝,称呼王老师一句民族英雄也不为过。”

    “王老师加油!拿回本来就属于我们的东西!”

    李在先捧着五册《永乐大典》,环顾一周,用严肃的语气道:“为了给本次论学增添一些乐趣,我特意将五册梦字韵《永乐大典》拿出,当做彩头。货真价实,名誉保证。”

    说着,将《永乐大典》拿到摄像机镜头前,做了一个特写。

    无论是南韩观众还是华夏观众,都发出一声“哇”的惊叹,对论学结果多了几分期待。

    “王老师,你的彩头呢?”李在先将古籍放置在书案上,问王庸道。

    王庸干笑一声,站起身:“早就准备好了。”

    所有人瞬间目光齐聚王庸身上,直勾勾盯着王庸,想要知道王庸拿出的是什么宝贝。

    能够跟《永乐大典》相媲美的,一定也是顶级货吧?

    真的让人期待啊!

    “就在——这!”王庸手臂高高抬起,蓦然下落。手掌摊开,露出手心一件东西。

    哗啦啦,摄像机镜头急忙掉转,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全都瞪大眼睛,看向王庸手里的东西。

    随着镜头一点点拉近,放大,占据整个电视屏幕,王庸手里的东西也清晰无比的呈现在众人面前。

    噗通!

    一个南韩观众栽倒在地。

    “不……不……不要脸!”另一个南韩观众气得脸色煞白,指着电视里的王庸破口大骂。

    而华夏观众先是一愣,随后全都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王庸拿出的宝物赫然是一张欠条!

    “今欠高丽青瓷五件,特立此据。”

    “王……庸!”李在先面色阴沉,发出一声怒吼。

    “王老师,这玩笑开过了吧?”孙兴民也面色难看的问。

    其他在场的记者、官员、学者,全都眼冒火光。如果不是顾忌正在直播,早就冲上去把王庸撕成碎片了。

    人怎么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活动】领全额红包,拿万元大奖

    【专题】最新热销小说top20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八百六十七章 玉山论学(中)

    王庸面不改色,丝毫没有觉得羞愧。

    反而一本正经的道:“贵方安排的时间实在太仓促,华夏距离南韩又远,一时间无法运达。只能用欠条代替了,还望见谅。”

    听到王庸这种解释,李在先跟孙兴民气得嘴角直抽抽。

    从昨天到现在,留给王庸的时间至少有20个小时。而华夏到南韩的飞机不过四五个小时而已!王庸竟然说时间仓促?

    “你……无耻之尤!”李在先气得身体颤抖,指着王庸痛骂。

    王庸情绪稳定,撇嘴道:“欠条都打了,还想怎样?又不是说不给,高丽青瓷又不是什么稀罕玩意。”

    “……”在场所有人员齐齐无语。

    这人不要脸也就罢了,竟然还公然侮辱南韩文化!

    “老师,不要上当,他在故意激怒你!”李在先学生提醒道。

    李在先冷哼一声,道:“我知道,我怎么会被这种鬼蜮伎俩激怒?王庸,废话少说,我承认你欠条有效,正式开始吧!”

    王庸点点头:“还是李老师大气。不过正式开始前,咱们是不是该签署个生死文书之类的?”

    李在先一皱眉:“生死文书?我们是论学,不是比武斗狠,怎么需要那种东西!”

    “李老师误会了,我只是怕你到时候接受不了输的现实,再次被气出心脏病就不好了。所以提前写好,各安天命,互不追究。”

    “你!”李在先胸口一疼,真的差点又被气出心脏病。

    而在场的南韩人则纷纷出言指责。

    “王庸,你也太猖狂了!就没有见过你这么没礼貌的华夏人!”

    “华夏只能派出这种跳梁小丑来了吗?果然世界运势在朝着我大韩转移。”

    “李老师,用胜利狠狠打这个华夏小丑的脸!”

    韩语说急了,会显得很噪杂,跟夏天的知了一样呱噪。

    王庸直接用手指堵住了耳朵,冲安易道:“这些话不用翻译,听得脑仁疼。”

    安易吐吐舌头,她原本也没准备翻译。

    旁边的孙兴民倒是面色冷静,他目光闪动,忽然拍手道:“王先生说得对,此事确实应该有个文书。在下不才,法律专业毕业,就当场给二位拟定一个如何?”

    王庸松开手指,没说话。不是他没反对意见,是因为他一句话没听到。

    李在先则面色铁青,只是冷哼一声,也没说话。

    见两人都不作声,孙兴民以为都同意了。立马开始拟定文书。

    不一会,一份简单的文书就写好了。条目虽然不多,但是内容却很狡猾。几乎把所有责任都推卸掉了,说句不好听的,按照文书规定,即便今天王庸被人狙杀于此,也赖不到南韩政府。

    “两位请过目,如果没意见,就请签字吧。”孙兴民道。

    李在先扫一眼,直接签了字。

    王庸则拿到手里,掂量半天,拿着签字笔的手迟迟不下落。

    众人还以为王庸反悔了呢,这时却听王庸忽然“咦”一声。

    “怎么了?”孙兴民心脏猛地一跳,总感觉又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其他人也都狐疑的看向王庸,不明白这位大哥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王庸将文书轻抖一下,纸张发出哗啦声音,在场诸人的心也跟着哗啦一下狠跳。

    “没什么,我就是有个问题不明白,想要请教下李在先老师。”王庸道。

    “说。”李在先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这法律文书为什么用的还是汉字呢?明明在李老师的推动下,韩文已经成为主流语言了啊!可如此严肃的法律文书竟然还在用一种淘汰掉的语言,实在不可思议。我替李老师感到不值。”王庸摇着脑袋,一副真的心疼的模样。

    而李在先脸色已经变得青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