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不会说话?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愿意为王老师加油就滚边儿去!”
“我说句公道话还不行了?庆大确实底蕴深厚嘛!不服你去把庆大炸了啊!”
……
王庸还没开始怼人,直播间里的观众倒是先互相怼上了。
不过这时候王庸也顾不上劝架,而是一言不发老实跟在安易身后,走向管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安易拿出自己的借书证递给工作人员,道:“老师,这是我一位在首尔上学的同学,他听说咱们学校藏书多,想要跟着进来看书。可以吗?”
那个身材发福的胖大妈冷冷扫王庸一眼,嘴角带出一抹下意识的轻视,道:“华夏人?”
安易点点头。
“呵呵。”胖大妈干笑一声,随后挥了挥手。“去吧,知道在你们国家很难得到这样的读书机会。只要别跟那些喜欢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的华夏游客一样就行!要是被我发现你有类似行为,我会立马把你赶出学校!”
说完,漫不经心扔给了王庸一张临时借书卡。
王庸听懂了大部分韩语,眼中情不自禁冒出一股怒意。
这就是现状。别人一边挣着你的冤大头钱,还一边辱骂你没有素质!可恨的是,在华夏国内却截然相反。国内好多人对外国人几乎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
这就是文化自信缺失造成的。一个没有自信的民族,经济再发达也难以挺起真正的胸膛!
“老师,我们想借这几本书看,可以吗?”安易在触摸屏上点出几本书,问道。
胖大妈扫一眼,随即眉头皱了起来:“这几本书是镇馆古籍,从来不对外开放。再说你一个华夏学生看的懂吗?李校长看不懂,你能看出个什么!”
安易脸色一红,想要争辩,可又不知道说什么。毕竟胖大妈说的是事实,李在先看不懂的,安易肯定也看不懂。
“李在先看不懂,不代表别人看不懂。李在先又不是神仙,凭什么他看不明白的书,别人就不能看了?”本来王庸正在打量门口一尊雕像,听到胖大妈的话,当即反驳道。
王庸只是粗通韩语,文雅的词语用不来,干脆直接用了粗俗又直接的语言表达意思。
这样的话在胖大妈耳朵里听来,就无异于挑衅了。
“你说什么?别说你只是一个华夏来的穷学生了,就算你是华夏大学教授,也没资格反驳李老师!如果李老师是天上的明月,你就是地下的米粒一般的羊粪!!”胖大妈怒气冲冲道。
王庸只听懂了一半,后半句也能猜个大概。可最后一个俚语似的话,王庸就不懂了。
王庸看向安易,想让安易翻译。
安易有点为难的道:“这话不是什么好话,就不翻译了吧?”
“翻译。”王庸语气坚决。
安易无奈,只能道:“类似咱们华夏的‘草尼玛’,不过比草泥马要严重许多。古高丽有个阶层叫两班贵族,这个词语是贵族专门拿来骂下人的,很恶劣……”
王庸听了,眼神不由一凛,看向胖大妈。
本来正得意洋洋,觉得占了语言便宜的胖大妈,被王庸目光一扫,顿时吓得全身肥肉一颤,噗通一声坐在椅子上。
差点将椅子给压垮。
“你……你想干什么?”胖大妈胆战心惊道。
王庸的眼神实在太吓人了,胖大妈以为王庸要动手打人。
王庸咧嘴一笑,道:“不干什么,我就是想要告诉你,你心里无所不能的李老师,其实不过是个误人子弟的家伙罢了!”
“你……胡说!”胖大妈反驳。
“哪里来的野小子?在这侮辱李老师?把他打出去!”
“现在的华夏留学生素质越来也差了,竟然连李老师都敢侮辱!揍他!”
几个前来借书的南韩学生正好目睹这一幕,也围上来指责王庸道。
安易见势不妙,赶紧一拉王庸,想走。
谁知王庸却纹丝不动,而是傲然扫视一圈,忽然指向摆在庆大图书馆门口的那尊雕像。
“这个雕像是李在先题词的吧?”
“对!这尊雕像叫怜悯清风,是李老师题的,怎么了?”又有一批学生听到动静走过来,回答。
“怜悯清风?”王庸闻言呵呵一笑。“我看该怜悯的不是清风,而是他!”
【活动】春风十里不如红包有你!
【专题】最新热销小说top20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八百五十七章 单手之声
“你说什么!”
周围一圈庆大学生全都脸色大变,有个头高的男生扒拉开人群,已经冲到了王庸的面前。
“今天你要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我就把你满嘴烂牙打掉!省得你以后嚼舌根!”一个学生气势汹汹冲王庸道。
在这些人心中,李在先的地位比南韩总统还要尊崇。
南韩总统干不了几年就得换届,李在先却永远不会换届,毕竟南韩只有一个李在先。
南韩文化界两大宗师人物,一个是金承志,一个是李在先。但是金承志年事已高,古稀之岁,几乎不再参与什么事务。这些年南韩的文化推动工作几乎全靠着李在先一人支撑,所以李在先辈分上不如金承志,实际作用上却是远超金承志的。
况且,李在先还是庆大的荣誉校长,是庆大所有学生的骄傲。
这些学生怎么容忍王庸侮辱李在先?
安易身为庆大学生,深知李在先在庆大人心中的分量,拉一把王庸衣袖,道:“别说了,我们先离开这儿!改天再来。”
两人用的汉语交流,本来以为南韩学生都听不懂。谁知道偏偏有人是懂的,立马就叫起来:“想离开?没门!今天你们不解释清楚,一个也别想走!关门!”
一声令下,当即就有靠近门口的学生咣当一声,把图书馆的玻璃门给关上了。
这举动,更是惊动了所有图书馆看书的学生。呼啦一下全都围了上来,冷眼旁观王庸跟安易。
安易看到这一幕,不由吓得面色发白,心里已经后悔死带王庸来这里了。
直播间里观众也是感觉不妙,纷纷喊着:“王老师快跑!”
“报警!报警!”
只有一部分见识过王庸慈善晚宴上表演的观众,还能保持镇定。
“大家别慌,这群战五渣的学生不是王老师对手。你们看王老师这么冷静,肯定胸有成竹,咱们别自乱阵脚。”
图书馆里闹哄哄一片,本来负责维持秩序的胖大妈也是双手抱胸,一副纵容事态发展的表情。
王庸脸上保持着轻蔑的笑容,环顾一周,然后落在了刚才那个回答雕像名字的学生脸上。
“既然你认为我胡说,那么麻烦你解释一下这尊雕像代表的意义。”
雕像是一个僧人,眼睛闭起,脸上带着虔诚的神色,左手垂立,右手抬起,像是在推一扇虚拟的门,又像是在用掌心感受什么。
那学生冷哼一声,道:“怜悯清风,顾名思义就是指雕像僧人单手伸出,感觉到了清风的存在。万物皆有一颗慈悲之心,僧人感应清风,即起了慈悲心,怜悯清风无形。而另一种角度讲,何尝不是清风也在怜悯僧人,说僧人受到皮囊的束缚,根本不了解超脱的快乐。这就是李在先老师的解读,也是得到整个南韩佛学界跟文化界的认同的。”
庆大是一名僧人创办,学校中多带有佛学元素。这尊单手僧人的雕像,原型就是出自一座古刹。只可惜原型文物在战乱年代毁掉了,只剩下这个复刻品。
当时好多人对这个雕像的意义不解,许多人争吵了许久,也没个定论。
直到李在先站出来解释为“怜悯清风”,才一举折服了所有争论之人,奠定了基调。
这也成为权威解读,被放置到了庆大图书馆门口供学子瞻仰。
而王庸现在说应该怜悯的是李在先,不是清风,分明就是故意找事。
王庸点点头:“李在先这解释乍听起来还是能自圆其说的,不过我不懂,这尊雕像抬手的力度不小,分明有一个往前推的劲道,如果是感应清风,何须如此力度?再者在佛家禅宗中,有‘风吹幡动’的解释,非是风动非是幡动,而是心动。难不成到了贵国这边,就变了理论?清风跟僧人都不是心动产物了?”
“这……”那学生被问的哑口无言,却是答不上来了。
其实这两点疑问早在之前也有人提出过,可碍于李在先的地位,根本没人在意。日久时长,自然而然的湮没在了历史中。
王庸再度提及,却哪里是这群学生能够回答上来的?
一群学生被问的面面相觑,半晌张不开嘴。
安易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一点,看来王庸不全然是胡搅蛮缠,而是有的放矢。
不过提出疑问是一方面,解读疑问又是另一方面。假如王庸自己也解读不出来,岂不是又变成蓄意找事了?
安易心中想法才落,果然就听一个南韩学生嚷嚷起来:“你分明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再完美的宝石也有着细小瑕疵,你放着宝石完美的地方不看,非要盯着小瑕疵指摘,难道就能否定整颗宝石的价值吗?”
这个学生应该有辩论经验,偷换概念用的非常熟练。假如王庸顺着他的宝石理论辩下去,整个对话就变成了无休止的无意义争论。
王庸看那人一眼,哂笑一声,道:“如果我说我知道这雕像代表的真实意义呢?”
“不可能!”几乎所有南韩学生异口同声道。
就连隔岸观火的胖大妈也是忍不住惊呼出声。
南韩这些学者争论了这么久的问题,王庸竟然说他知道,怎么可能?
难道王庸比李在先的学识还渊博?
绝对不可能!
“前方高能!南韩学生请注意闪躲,王老师要装比了!”
“哈哈哈,忍了这么久,可算忍到了王老师装比打脸的这一步!王老师,不用给我面子,狠狠打这些棒子的脸!”
直播间观众嗷嗷直叫,对王庸信任无比。
笑话,现在王庸堪称华夏国学修养最深厚的学者,连他都不知道的话,这世界上还有人知道吗?
“可能还是不可能,你们听我说完不就知道了?”王庸微微一笑,走到了雕像面前。
所有人都下意识安静下来,等着听王庸的解读。
一些靠前的学生已经捏紧拳头,随时准备在发现王庸胡说八道之后给王庸一拳头。
王庸视若无睹。
他指了指雕像抬起的右手,道:“你们看这右手的线条,是有相当的力度的,证明僧人在发力。而且大家试想一下,我们用手感应气流的时候,手掌是绷紧还是略微成一定弧度?”
安易把王庸的话翻译过去。
一群南韩学生狐疑的抬起右手,做出感应空气的动作。
然后愕然发现,所有人的手都是有一定弧度的,而不是雕像这种紧绷的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有人失声问。
“很简单,因为僧人根本就不是在感应清风!而是在发力,在推击!”
“推击?难道是想推开彼岸的大门?”
王庸看说话那人一眼,哂笑一声:“你还真会想象,不过值得鼓励,起码比李在先的怜悯清风高级了不少。”
那学生起先一阵高兴,可紧接着就意识到不对。他怎么可能比李在先老师厉害?这家伙分明就是一黑黑俩!
“可恶!”那学生攥紧拳头。“既然不是感应清风,也不是推门,那你说到底是什么?你要是说的没法让我们信服,我们就要你好看!”
“对,要他好看!”一群学生跟着大喊。
王庸鄙夷看这些人一眼,道:“我本来就好看,哪里需要你们帮我?”
“……”
“其实,僧人这个动作是在击掌!”王庸提高声调,道。
“什么?”
“胡说!”
“根本就是胡编乱造!击掌?跟空气击掌?这家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同学们,打他!我们竟然被这个骗子耍了十多分钟!”
南韩学生群情激动。
处于风波中心的王庸岿然不动,冷眼看着南韩学生,嘲讽道:“你们南韩大学生就只有这点本事吗?除了喊叫打骂,还会什么?连我们国家三岁小孩子都知道,想要反驳一个人的观点至少要先听那人把话说完!这是基本的礼貌!可怜你们还自诩文化礼仪上已经超越华夏。”
“你……”南韩学生齐齐无语。
“同学们,他说得对。咱们听他把话说完也不迟。”有个学生领袖模样的人站出来,道。
“好,就听昶熙哥的,让他把话说完再死!”
学生们不再骚动。
王庸看那出来制止的学生一眼,暗暗点点头,记住了这个叫做昶熙的学生。
这群南韩学生里,只有他还算是行为得体,不卑不亢,应该受过良好的家世教育。假如华夏未来有对手,那么肯定是昶熙这种人,而不是刚才那群叫嚷着打人的无脑青年。
“你可以解释了。”昶熙盯着王庸,眼中有浓浓的骄傲。
看得出来他对南韩本土文化还是相当自信的。
王庸目光一闪,把头转向了雕像。
“我之所以说它是击掌,是因为里面有个故事。昔年有一个小沙弥南利,他看到师兄弟都在禅堂里参禅,很向往,于是跟默雷禅师说:老师我想参禅。
默雷禅师告诉南利:你还太小,心性未稳,不适合参禅。等你大一些再来吧。
可南利苦苦哀求,并且发誓一定会有始有终,努力修行。
默雷禅师无奈,只能对南利道:两只手击掌,可以听到掌声。那么,你现在进禅堂参悟一只手的掌声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告诉我。
南利点点头,开始参悟这个问题。
当他听见窗外传来的乐器声之后,恍然大悟道:老师我懂了,这乐器声音便是只手之声。
默雷禅师摇头:那不是。
南利很沮丧,换了一个安静的地方静想。他又听到了滴水的声音,于是很高兴的跑到默雷禅师面前说:我知道了,水滴声便是。
谁知默雷禅师还是摇头。
南利只能重新打坐参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年下来,他听到了风声、雨声、蝉声、鸟声,每听到一次就跑去跟默雷禅师回报。
可每次默雷禅师都否定了他的答案。
直到南利快要放弃之时,他忽然醒悟:原来单手之声本来就没有声音的啊!单手之声就是无声,默雷禅师之所以要他参悟单手之声,就是要他锁住心猿意马,学会静心参禅。
这才是禅,无声胜有声,若谓有声,只有心声。”
【活动】领全额红包,拿万元大奖
【专题】最新热销小说top20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八百五十八章 文化抢救
安易充当了同声翻译,及时而准确的将王庸的话翻译给了所有南韩学生。
等到王庸最后一个字落下,最先惊讶的不是南韩学生,反而是安易。
安易需要在中文跟韩语之间转换,实际上将故事听了两遍,感触也别其他人深。
她蓦然发现,王庸说的才是正确版本!
这个雕像,根本就是说的“单手之声”的道理!而不是李在先所谓的“怜悯清风”!
安易震惊的看着王庸,怀疑自己是不是留学太久,小觑了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轰!
半晌之后,呆滞的南韩学生才发出一声叹息,失落跟伤心的表情写满他们脸蛋。
但凡有点判断能力的人心中已经有了正确答案。
怜悯清风跟单手之声,哪个才是正解,一目了然。
不过还有不服气的学生拿着手机搜索,想要搜索王庸故事的来源。
万一这故事是王庸临时生造的呢?现场生造当然更加契合雕像意境了。
可当他们费了半天劲,在一本叫做《禅骨禅肉》的书籍里发现了这个故事后,就全都说不出话来了。
因为这本书是一位叫做李普士的西方人写得,引用了许多东方典籍,目的是向西方推荐禅学。
可见只手之声确实是一个典故,非是王庸臆造。
“一帮不自量力的棒子,还想跟王老师叫板!也不看看王老师姓什么!王!”
“大快人心啊!比起打脸国内那些砖家,还是打脸棒子过瘾。强烈要求王老师每天来一次!”
“嘿,这个李在先徒有虚名嘛。还以为真的跟棒子吹得那样厉害呢!他一辈子致力于去汉化,现在满意了吧?连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了!活该!”
直播间观众纷纷吐槽叫好,礼物也是刷的飞起。
“你是正确的。”这时,那个叫做昶熙的学生忽然走向前,对王庸道。
一个南韩人竟然如此大方承认王庸是正确的,大大出乎王庸预料。
正常南韩人的表现应该是像其他学生一样,心中承认但是脸上绝不服气才对;又或者像胖大妈,装着低头工作,无视王庸。
这个昶熙的举动实在让王庸想不到。
“昶熙哥!”一些南韩学生似乎也觉得耻辱,不满的叫道。
昶熙回头看一眼那几个学生,道:“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如果我们连这个都不敢承认,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读书本来就是让我们学会明辨是非、洞悉真理的啊!”
“我们错了……”几个学生羞愧的低下了头。
其他南韩学生也面有愧色,默默的散开,回到了图书馆座位上。
刚才还怒气冲冲的南韩学生,转眼变成了斗败的公鸡,温驯的堪比小羊仔。
“你不一样。”王庸看昶熙一眼,意味深长的道。
然后径自走向胖大妈。
“现在我是不是可以看那几本书了?”王庸问。
胖大妈有点惊慌失措的抬起头,想要拒绝,可是实在找不出理由。
只能一个劲的道:“这是古籍,不能随便看……我得请示……”
胖大妈话没说完,却听一个声音响起:“给他看吧,我们监督着就是。”
却是昶熙。
一些没走的学生似乎也放下了对王庸的敌意,一起道:“对,我们监督他。反正让他看一下也少不了什么。”
面对这种阵势,胖大妈有点顶不住了。其实真正的古籍早就珍藏起来了,图书馆里的都是刻本。
要是继续以此为借口推脱,恐怕会被那几个反水的学生拆穿。
胖大妈只能一咬牙,指了指藏书的书架:“在那边,他不能碰,你们帮他拿过来。只准在我面前看,不得离开我视线。”
说到底仍旧是为难王庸。
昶熙笑笑,主动跑过去帮王庸取来了那几本古籍刻本。
王庸就在胖大妈眼皮底下,随手翻开。
只看了不到十分钟,就冲身边的安易道:“我说,你写,直接翻译在纸上。”
安易一愣。王庸真的能看懂这几本书?速度未免太快了点吧?
不过现在她已经对王庸形成信任,没犹豫,赶紧借来纸笔,开始翻译。
刚才围观的学生看到王庸举动,全都眼里闪过惊诧之色,难以置信的张大嘴巴,觉得不可思议。
十分钟,王庸只看了十分钟,竟然就已经能够解读出这几本古籍了?
纯粹在装模作样吧?
不信的人凑上来,踮脚往里面看去,想要看看王庸到底能解读出什么来。
昶熙眼中也难掩震惊,起初王庸解读出单手之声,他还不那么惊讶,因为很有可能是王庸凑巧读过这个典故,说明不了什么。
但是现在王庸竟然只看了十分钟,就要解读几本古籍。这可是没有任何取巧可言的,只能凭借硬实力。
王庸真的可以吗?
带着浓浓的疑问,昶熙看向安易手中的纸笔。
不止他,周围大量的目光都落在安易手上,众人都知道,这里流淌出的到底是精粹还是糟粕,马上就会揭晓。
沙沙沙,伴随着王庸声音,安易的手终于动了,在纸上划出一个个韩语文字。
很快第一句话写完,众人看到后,眼中多出丝丝惊讶。
似乎这句解读很有道理,只是只懂一句可没用,李在先老师也是能读懂小半的。关键要看李老师不会的那些,王庸到底会不会才行。
时间一点点过去,不知不觉王庸已经解读了半个多小时,安易也写了半个多小时。
累积起来的纸张已经十多页,摆在图书馆的桌子上。
南韩学生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因为王庸目前的进度已经超过李在先老师,李在先老师不会的两页都被王庸解读了出来!
怎么会这样?
一刹那,许多庆大学生心中对李在先的信仰都有点动摇。
“王老师,这个字义南韩语言没法写出来。”安易忽然停笔,道。
她已经下意识叫王庸为王老师了,可见心中已经对王庸心悦诚服。
“唉,这就是南韩去汉化的结果啊。何止这些古籍,就连南韩一些民间俚语,用现在的韩语读来都感觉莫名其妙,根本搞不懂从何而来。之前我说帮助南韩人民是玩笑话,现在却是真的了。这些南韩古籍,能帮着他们抢救一批是一批吧!韩语写不出的字义,先用汉字标注。”王庸摇摇头,叹息道。
“好。”安易答应道,继续翻译。
而其他南韩学生听不懂两人对话,面面相觑。
只有昶熙,似乎知道发生了什么,眼中目光闪动,透出一股悲哀。可紧接着又大放光芒,好像找到了方向。
整整两个小时,王庸一口水没喝,一刻不停的在解读古籍。
而安易也没有休息,始终刷刷翻译着。
围在周围的学生已经走了一批又一批,到最后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个。
有人看不过去,给王庸、安易买来了水。
两人道一声谢谢,却也没喝,而是趁机赶紧将剩下的部分弄完。
终于,在王庸一声长长的吐息里,结束了古籍的解读。
安易也停下写字的手,如释重负的瘫坐在椅子上。
比起说话来,写字明显更累,却是把她累得够呛。
“辛苦两位了。”昶熙走上前,恭恭敬敬将两瓶水递过去。
王庸跟安易这才得空喝了两口水。
直播间弹幕里也是一片心疼。
“心疼王老师跟小姐姐,两个小时,看着就累。”
“唉,这次王老师真的是履行诺言,为了两国文化交流努力了。棒子要是再不珍惜,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我看这些在场的学生倒是都有点感动,只是其他南韩人,悬。估计还是该怎么攻击王老师就怎么攻击。”
“这东西交给你,至于解读正确与否,我说了你们也不会信。见仁见智吧。你们愿意当一把火烧掉,我也没意见。”王庸随手将翻译好的稿纸交给昶熙,然后拉上安易,转身就走。
留给一帮南韩学生一个孤寂而伟大的背影。
昶熙手里捧着稿纸,神情激动的道:“我怎么会烧掉?这都是无价之宝啊!近百年了,这几本古籍终于可以重见天日,跟所有南韩民众无碍交流了!”
胖大妈虽然也震惊于王庸的表现,可仍旧带着丝丝轻视,道:“昶熙,你把这些东西称作无价之宝,未免太抬举那家伙了吧?不就是几本古籍吗,有那么重要?现在社会流行的是西方精神思想,年轻人根本不喜欢看这些东西的。”
昶熙冷笑一声,看向胖大妈的眼神里多出一抹轻蔑:“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当一个民族连自己的东西都看不懂了时,就是那个民族覆灭之时。你们愿意成为西方文化体系的附庸者,我可不愿意!”
胖大妈被昶熙一顿呛白,脸色青一块红一块。看到昶熙不往楼下去,反而走向另外一个方向,不由诧异的问:“你去哪里?”
昶熙头也不回的回答:“校长室!我认为校长很有必要看看这些!”
说完,昶熙身影消失在转角,只留下目瞪口呆的胖大妈一脸茫然——就这些东西值得惊动校长吗?
【活动】领全额红包,拿万元大奖
【专题】最新热销小说top20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八百五十九章 祥瑞
庆州大学校长室内。
戴着金丝眼镜的校长正一脸凝重的看着眼前的稿纸。
他翻的很慢,很轻,好像稍微一用力就会将稿纸撕裂一样。
不知情的还以为他在翻阅一本珍贵的古籍。
“唉。”
半晌,校长终于摘下眼镜,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
昶熙站在一旁,静静看着,没有说话。
“昶熙,这真的是华夏人写的吗?”校长兀自有些不信,问。
昶熙点点头:“是的,校长。”
“超出想象,我从来不知道原来这几本古籍可以这样解读。通篇读完,简直有茅塞顿开之感。恐怕李在先老师也只限于此吧。”校长感叹。
昶熙眼睛一眨,话语中却是毫不留情面:“校长,李老师可是只解读了一半不到。你将两人相提并论,李老师自己都会羞愧的。”
校长微微尴尬,他当然清楚这一点。不过李在先是庆大的元老人物,他总不能贬低李在先吧?
岔开话题,校长问:“对了,那个华夏人留下姓名没有?”
昶熙摇摇头:“没有。但是我有现场拍摄的照片。”
说着,昶熙拿出手机递给校长。
校长大为好奇的接过,才看了一眼,就噗通一声坐在了椅子上。
“怎么……是他!”
“谁?”昶熙诧异的问。
校长苦笑连连,良久,才回答:“现如今风头最劲的华夏人是谁?”
“风头最劲?”昶熙皱着眉头,想不出。他平时并不关注华夏那边的新闻,基本都沉浸于学习之中。让他讲出几个著名的华夏明星都有些难。
“干脆说,最让南韩人讨厌的华夏人更合适一些吧!”校长换种说法。
昶熙终于表情变了,跟见鬼了一样指着手机屏幕,问:“他……他……就是王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