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如此!我就说一档不显山不露水的节目怎么一跃成为收视第一了呢!敢情都是买的!”
“华夏娱乐圈是真乱,连带着国企性质的电视台都乌烟瘴气!强烈建议调查组入驻,好好查一查这些蛀虫!”
“这个王庸品行这么差啊!怎么还逮住张庆之老师抄起来没完了?”
“楼上说王老师抄袭的,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你能有一个。建议你搜索下燕大礼堂事件的视频。”
“那是什么东西?我去搜搜看。”
虽然评论区有不少人为王庸喊冤,为《好先生》节目组喊冤。但是比起这些网媒的巨大流量来,喊冤的人还是太少了。很快就被湮没在众口一词的唾骂声中。
比起网媒指桑骂槐的讽刺,微博上的自媒体就明目张胆了许多。
尤其是跟张庆之交好的那群燕大教师,接二连三的给王庸身上泼脏水。攻击目标全都变成了王庸。
吴正权上次吃了一个瘪之后,一直怀恨在心。这次更是抓住机会,大肆往王庸身上栽赃。
“王庸此人,岂止道德败坏。更让人心生骇然的是这种人竟然可以堂而皇之的上节目,还是首善之都这种地方的卫视台!燕京有2300万人,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会看到王庸的节目?王庸将会教坏多少人?简直难以想象!
劣币驱逐良币,等到最后,大家就会发现市场上再也没有良币!我以一个燕京大学国学教授的身份,倡议大家抵制这种学术窃贼!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我已经老了,活不了多少年了,未来会怎样其实与我无关。但是我不想让年轻的你们也活在这种荼毒中!
为了你们,为了未来,为了民族,请大家动动手转发一下。给子孙后代留一个朗朗乾坤!”
不得不说,吴正权这篇博文的煽动力非常之强。
字里行间处处透着民族大义,几乎将王庸钉在了民族的耻辱柱上。
好像不抵制王庸,不抵制《好先生》节目,就成了民族罪人。
很快,吴正权微博下面就多出来大片的评论。
“支持吴教授!像是吴教授这种一把年纪仍然身系国家的人不多了!”
“几十年前有烈士为民族流血,现在有吴教授为民族疾呼!吴教授,牛逼!你是我的偶像!”
“抵制《华夏好先生》!抵制王庸!抄袭狗全都该死!”
“吴教授这篇博文写的真好,我全身热血都沸腾了起来!我要去燕京电视台讨说法了,兄弟们祝我凯旋而归!”
……
吴正权的博文以病毒般的速度迅速蔓延,很快就成为当天微博的热点事件。
无论是点击量还是转发量,都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尽管有不少人努力辟谣,甚至拿出了节目现场王庸脱稿讲课的视频。但是让人无奈的是,这些辟谣就像是大海里扔下一颗小石子,根本就溅不起多大浪花。
或者说,这种东西不是大家想看到的。现在的网络,大家更喜欢的是反转。
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总之一定要打脸,一定要反转,一定要有戏剧性。才能最大程度的获取关注。
吴正权的博文无疑就做到了这一点,将刚刚攀上封顶的《华夏好先生》一下子推到了谷底。
钱小峥粉丝群里。
“气死我了,这个张庆之跟吴正权简直就是阴魂不散!就因为王老师揭露了他们抄袭的事实,他们就这么诋毁王老师!”
“兄弟们别说了,抄家伙爆破那老东西的微博去啊!让那老东西再次因我们而颤抖!”
“大家有微博的都转发一下我的辟谣博文!他们能把诋毁王老师的博文炒作起来,咱们也能把辟谣博文炒起来!不求做到还给王老师清白,但是至少不能让他们完全占据舆论导向!”
“说得对!兄弟们行动起来,用你的号、你兄弟姐妹的号、你老婆、爸爸、妈妈的号,总之能想到的人全都发动一下。一句话,让吴正权为首的恶势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我马上去拿我老婆的手机!”
“我也拿我爸妈的手机!”
“我已经转发了十几个群了!妈的,有一半直接踢了我!”
“哈哈,同情你兄弟。但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战起来吧!”
就像是一粒石子投下的涟漪,从钱小峥粉丝群开始,涟漪逐渐扩散。直至整个直播平台的粉丝们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虽然里面不少人并不是王庸的粉丝,但是也同仇敌忾,主动帮助王庸洗白起来。
一瞬间,本来已经被黑粉占领的《好先生》贴吧,在直播粉丝的帮助下,迅速夺回。并且完全占据了优势。
而微博作为反王庸的大本营,一时间很难攻陷。但是也有不少无脑转发的人,被一众粉丝骂的被迫删除了微博。有关王庸的辟谣贴,热度也逐渐攀升,慢慢进入了众人的视野。
打脸与反打脸,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拉锯战,让吃瓜群众看的大呼过瘾。
甚至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看见王庸一方力量稍弱。主动帮助王庸洗白,只为了看见两方势均力敌,撕的很久一点。
天泰市。
钟心、荼蘼等二十多个同学扎堆在一家武馆里,本来钟心正教着大家六点半棍。
而有个上厕所的同学无意中发现了微博上的新闻,立马转告了大家。
钟心当即气得宣布就地解散,在微博开辟战场。为王老师疾呼呐喊。
一瞬间天泰市一中的校友q群接连响起,全都是一中学生转发的消息。
“我们学校的老师被燕大教授欺负了!同学们,难道你们就忍心坐视不管吗?难道就忍心看着对方颠倒黑白吗?难道就因为对方是燕大教授而心生畏惧吗?还记得咱们一中的校训吗?不妥协!不放弃!为了一中,为了正义,战斗吧!”
这条消息点燃了不少天泰学生的热血,一个个二话不说放下手头的事情就奔赴微博战场。
尽管有人纳闷,天泰一中的校训啥时候变成“不妥协,不放弃”了?
起陆地产。
魏冉将手机摆到子玉风晴面前,道:“小姐,王老师好像又惹上麻烦了。”
子玉风晴静静看完,随口说了句:“他要是不惹事就不叫王庸了。别管他。”
“好的。”魏冉收起手机,转身出去。
只是在即将迈出门的刹那,却听见身后传来子玉风晴的声音。
“跟***的董秘书打声招呼吧,普通人闹腾也就算了。那些网络媒体也掺和进去就过分了。”
魏冉嘴角忍不住泛起一丝笑意,说一声:“是。”
关上了办公室的门。
能让大小姐如此反复不一的,大概也就王庸了吧?
第七百四十七章 庄子与霍金
网络上的战斗,如火如荼进行着。
而在一个众人悄然不知的时间段里,原本所有诋毁王庸的网媒,全都撤下了对王庸诋毁的新闻稿。
取而代之的是一篇更加中立的报道。
很快,这一点就被有心人发现。
“咦,那些之前还诋毁王老师的门户网站,怎么忽然转性了?”
“好奇怪啊,难道网站编辑良心发现,意识到他们是错误的了?”
“我感觉没这么简单。要知道现在的记者都是妓者,为了点击率不择手段。他们可没有什么良心可发现的。”
“说的也是。但是这对于王老师来说终究是好事一件。没了这些大门户网站带节奏,就能少好多黑粉。那接下来咱们重心就转向微博,全力干掉那些无脑喷子!”
“加油!为了胜利!”
燕大家属区。
吴正权正打着电话。
“吴教授,对不起啊。这回我真的尽力了,本来已经差不多成功。但是没想到忽然***的董秘书打来电话,批评我们不能乱搞。我只能……”
这是吴正权的一个学生,在某大型门户网站任职总编。这次网媒罕见的态度偏袒一方,就是由于吴正权这个学生在背后出力。
“好,我知道了。谢谢你了!”吴正权压抑着心中怒气,道。
然后挂断了电话。
而电话才放下,吴正权就摸起桌子上的水杯摔在了地上。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那个王庸到底什么背景,竟然连***的秘书都能惊动?不过一个秘书而已,我教学几十年,教出来学生不计其数。还不至于因此害怕!王庸,你早晚要为你那天的行为后悔!”
对于外面发生的事情,王庸此时还茫然不知。
他跟冯奎等人绞尽脑汁,想了足足三个小时,才策划出一档差不多的提案。
顾不上吃饭,节目组成员随便喝点水、嚼几块饼干,就全员奔向录制现场。
因为已经到了约定好的录制时间。
“哎,王老师!冯导!”观众陆续进场,人堆里一个人大声喊道。
却是电视台的保安队长跟几个保安。
王庸冲保安队长点点头。
“我把我们保安队的人都带来了,不影响吧?”保安队长有点不好意思的问。
王庸一头黑线。
人都带来了,再问影不影响,难道还让王庸把多余的人赶出去?
指了指座位,王庸只能道:“坐吧,节目马上开始,我就不跟你们闲聊了。”
“好来!王老师你先去忙,我们保安队会为你加油的!哪怕你讲得再差!”
砰,王庸一个趔趄差点栽倒在地。
这保安队长跟秃子真tm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不会讲话!
“各部门准备,倒数计时!五!四!三!二!一!开始!”
随着冯奎的指令下达,所有部门开始运转。
女主持人走上舞台,笑容洋溢:“欢迎大家来到《华夏好先生》第六期的节目录制现场!今天我们为大家请来的嘉宾可谓万众期待。大家猜猜是谁?”
“切!我们都看见是王老师了,还猜!这主持人主持功力不行啊!”保安队长不满的道。
女主持闻言脸色当即黑了。
要不是顾忌在做节目,真想拿起话筒塞进保安队长嘴里。
就你话多!
好在,其他观众还是相当配合的,纷纷喊出:“王老师!”
“没错,就是王老师!下面,有请王老师登场!”
伴随着音乐响起,王庸等上舞台。
只是甫一露面,就惹来台下观众的惊呼声。
因为王庸竟然没有穿正装,而是穿着一身黑色汉服登场的!
王庸个子不矮,身材也可以。汉服穿在他身上,显得极为英俊挺拔。
配上王庸身上的书卷气,恍如迎面走来一位古代状元儒生,让人浮想联翩。
有一些本来就是冲着王庸而来的女观众,已经忍不住尖叫起来。
“哇,好帅啊!王老师,我爱你!”
“王老师,我要为你生猴子!”
就连几个男同志,也有点脸颊微红,情不自禁怀疑起自己的取向来。
“哇,王老师今天的穿着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王老师可以大致介绍下今天的妆扮吗?”女主持人问道。
王庸点点头,拿起话筒:“好的。这款汉服叫做深衣。是西周以来传统的贵族常服,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上衣下裳相连;二是无男女式样的差别,男女皆可穿。而我身上这款,其实略微偏向于道家的清净特点。
其实春秋战国时代学派不同,对于衣服的要求也不同。比如儒家提倡宪章文武、文质彬彬、约之以礼。属于儒家学派,但也兼受道家、法家影响的苟况强调:‘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有等差。’ 墨家提倡节用、尚用,不必过分豪华,‘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法家的韩非子则在否定天命鬼神的同时,提倡服装要崇尚自然,反对修饰。至于道家,则是要求‘被(披)褐怀玉’、‘甘其食,美其服’。也就是说衣服朴素,怀抱美玉。用现代话讲就是走简约风。”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穿衣打扮里,都有这么深的学问。从王老师介绍的各家穿衣风格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各家学派的不同理念。可以说更加直观更加易懂,这也跟王老师一直以来的讲课风格相同。那么,王老师今天又为大家带来了什么讲解内容呢?”女主持人应变能力不错,顺着王庸的话接了下去,并且引申出了今天主题。
“还是庄子,一个将内心彻底坦诚在大家面前的庄子。”王庸回应。
“那好,接下来的时间让我们把舞台交给王老师!”女主持人说完,走下舞台。
而保安队长的一句话,让她脚一扭,差点跌倒在台上。
“明明是你一直占着舞台,还说什么让我们把舞台交给王老师!”
王庸冲着观众一鞠躬,然后开口道:“在讲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谁看过前阵子斯皮尔伯格大导演的《圆梦巨人》?”
观众一愣。
这跟庄子有什么关系?
不过还是有人举手道:“我看过!我领着儿子去看的,他说很好看。不过我自己却在影院里睡着了。”
“我也看过,是不错。我很喜欢里面的好心眼巨人,因为他撑起了所有孩子的梦境。”
“我喜欢苏菲,她很勇敢。有我们成年人没有的勇气与决心。”
有人带头之后,观众们的回答也踊跃起来。尽管他们仍旧不明白王庸为什么要问这个。
看观众回答的差不多,王庸才道:“大家回答的都很好。不过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在电影上映期间,斯皮尔伯格曾经连同一位物理学界的科学家,举办了一场梦想瓶活动。将自己的梦想放进瓶子里,等待实现。那位物理学界就是大名鼎鼎的霍金先生。”
“我好像看过这个新闻,是有这么回事。”
“霍金也相信童话?怎么听着有点怪异呢!”
“谁的心里没有一个梦呢?霍金也是人,相信童话相信梦想一点也不奇怪。”
王庸赞同的道:“这位朋友说的很对,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梦。有哲学家说过,梦才是真实的自己。也许我们梦里魂牵梦绕的一个人、一处风景、一段历程,恰恰是我们不敢说也从未想过的真正追求。
霍金,这个看似掌握了物理规律的科学家,也有一个梦。而他设计圆梦瓶的初衷,全都缘于华夏一位人士。”
“谁?”观众们异口同声询问。
“庄子。”王庸笑着回答。
“不可能吧?霍金也知道庄子?没听说霍金会中文啊?”有观众怀疑。
“别说霍金了,就算从小在华夏长大的孩子,也未必读得懂庄子的书。王老师说的不靠谱。”
面对观众质疑,王庸没有做声,而是轻轻按下一个按钮,然后现场的大屏幕上便出现一段视频采访。
赫然是霍金。
“这是霍金先生跟华夏网友在微博互动交流时候说的一段话。一位网友问霍金:昔者庄周梦蝴,梦醒后,庄周不知是他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霍金教授,请问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是生活在梦里还是真实存在?
这是一个相当有深度的提问,霍金并没有回避,而是做出了如下回答。
谢谢你的问题!庄周梦蝶——也许是因为他是个热爱自由的人。换做我的话,我也许会梦到宇宙,然后困惑是否宇宙也梦到了我。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是生活在梦里还是真实存在?——well,实话实说我们不知道,也许也无法知道!这个问题至少要等到我们开始深刻地了解意识和宇宙时才可知。我们必须要孜孜不倦地探索关于存在的基本命题,只有这样,我们也许才会知道蝴蝶是真实存在,还是只存在于我们的梦里。”
“庄周梦蝶!我就猜到是庄周梦蝶!”有观众马后炮,激动的大叫道。
“没想到,连霍金都对庄子的问题毫无头绪啊!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有如此智慧,忽然觉得有点自豪呢!”
“哈哈,我也是!看来文明绕来绕去,最终还是没能绕出几千年前的怪圈!庄生晓梦迷蝴蝶,连霍金都被迷住了啊!”
“其实霍金还是说出来一些东西的,你们可以搜索下宇宙人择说。跟庄周梦蝶就很像。科学家说宇宙之所以长成这样,是因为我们人类看见的是这样。也就是说宇宙随着人类的选择而展现出具体形态。就跟庄子梦里蝴蝶一样,谁也说不清到底谁梦到了谁。很深奥,却又很奇妙。”这是一位工科生。
王庸笑而不语,任由观众们激烈讨论。智慧的火花就是在思想不断的碰撞里产生的。哪怕在座的多是普通人。
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劈棺
摄像大哥也适时的调转镜头,捕捉观众们讨论的细节。
片刻后,观众们讨论的声音逐渐变小。王庸的声音立马响起:“庄周梦蝶,又被称作庄周化蝶、蝶化庄生、漆园蝶、南华蝶、庄叟梦等等。后世人们用庄周梦蝶的故事创作了无数的故事跟话本。其中最为有意思的要属于冯梦龙《警世通言》里杜撰的一段庄周试妻的故事。”
观众一听王庸又要讲故事,顿时个个来了精神。王庸最吸引人的就是总能把枯燥的文化知识讲成故事,这次显然也不例外。
“话说庄子做梦变成蝴蝶之后,很困惑。就去寻找老子,询问原因。老子听罢告诉庄子,庄子生前是开天辟地时候的一只白蝴蝶。因为偷采了王母蟠桃园的花蕊,被护花青鸟啄死,死后转生人间,就变成了现在的庄周。”
说到这里,王庸一顿。
“敢情庄子还是一位先天大妖!放到洪荒流小说里绝对又是一个bug级的人物。这个创意免费提供给各位,以后谁要是借此成了大神,记得逢年过节给我打个电话就行。”
“哈哈!原来王老师也爱看网络小说啊!”观众席上的年轻人们大笑。
“别说,我倒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创意。洪荒流什么妖魔鬼神都写过了,就是没人写庄子。等我回去就动笔!绝对能火!”有个戴眼镜的学生真的动了心思。
王庸继续道:“庄子被老子一语点醒,大彻大悟。于是跟老子学习《道德经》,修成了各种道家神通。之后则开始周游列国,娶了三任妻子。
其中第三任妻子是齐王的侄女田氏。庄子在齐国游学的时候,齐王很看重他的人品,把侄女嫁给了他。
比起庄周的前两任妻子来,田氏更加年轻美丽。夫妻二人也相敬如宾,如鱼得水。庄子因为厌倦官场,就带着妻子隐居在了曹州南面的华山中。
事情就发生在华山的脚下。
有一天,庄子他闲的没事外出溜达。忽然看见山下有一座新坟。坟边坐着一个小媳妇,手里拿着一把扇子使劲冲坟堆扇风。
庄子很奇怪,就问小媳妇:这坟墓里安葬的是谁?你为什么要拿着一把扇子扇风呢?
小媳妇回答:这里面是我刚死的丈夫。因为他跟我十分恩爱,舍不得我跟他之间的感情。所以留下遗言说等到坟上的土干了,我才可以改嫁别人。但是这是新坟,土哪能那么快干呢?我只好用扇子扇风,好让坟快点干。
庄子闻言摇摇头,道:你这样是扇不干的,要不我帮你?
小媳妇答应了。于是庄子拿起扇子施展法术,把新坟上的土给吹干了。
小媳妇很高兴,将扇子送给庄子当做答谢,走了。
而庄子则闷闷不乐回到家中,还做了一首诗: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相聚几时休?早知死后无情义,索把生前恩爱勾。”
观众席上一位观众被触动,轻叹道:“唉,说什么沧海桑田,最终都抵不过人心。都是假的,都是假的啊!”
“老哥别伤心,都会过去的。先听王老师把故事讲完。”有人劝说。
“嗯。”那观众收拾好心情,继续听王庸讲故事。
“庄子妻子见庄子表情不对,就问庄子怎么了。庄子把小媳妇的故事说给了妻子听。妻子听了也是十分的生气,说着小媳妇怎么如此的薄情寡义,换成她,肯定不会这样!
庄子只是微笑不语,没说话。
没想到的是,几天后庄子忽然突发重病,在咽气关头庄子对妻子说:等我死了你也可以学那小媳妇,扇坟改嫁的。
庄子妻子很生气,说自己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会从一而终。
庄子点点头,死了。田氏痛哭不止,准备好了棺材寿衣,通知相邻四里让人来吊唁。
而庄子还没过头七,忽然从楚国赶来一位自称楚王孙的人,说他是庄子的弟子,来给庄子吊孝。田氏见楚王孙生得俊俏,却是动了心思。
楚王孙吊孝完毕,说想借住几天,顺便看看老师留下的著作。
田氏一听很高兴,立马就将庄子珍藏的《南华真经》跟《道德经》拿了出来,送给楚王孙。
楚王孙一呆就是半个月,而田氏在半个月里跟楚王孙眉来眼去,日久生情。终于有一天田氏托人传话给楚王孙,说想要改嫁给他。
楚王孙一听,赶忙说不行。因为有三件事情还没解决。第一是庄子棺材还摆在草堂,不方便结婚。第二件是庄子是名士,楚王孙学问比不上庄子,害怕田氏看不起他。第三件是楚王孙没带钱,没钱做聘礼。
田氏本以为是什么呢,听见是这三件事,立马说全都不是事。家里还有一个后屋呢,把庄子棺材放到后屋就行。庄子也没什么真才实学,不然怎么会躲到这深山里来呢?最后一件事更好解决,她不要什么聘礼。
被田氏说动,楚王孙终于答应了跟田氏成亲。是夜,两人就举办了婚礼,拜堂成亲。
只是在楚王孙走入洞房的时候,楚王孙忽然手捂着胸口倒在地上。一直喊心口疼。
田氏见状急坏了,赶紧问怎么回事。
原来楚王孙自小有病,这种病每两年发作一次。每次发病都需要用活人的脑髓和着热酒吃下去,才能缓解。以前在楚国都是吃死囚的脑髓,现在却是去哪里找死囚?
眼看楚王孙就要毙命,田氏忽然问:死人的脑髓能用吗?她丈夫庄子才死了没多久,尸体没腐烂呢。可以将脑髓取出来给楚王孙服用。
楚王孙说可以。
于是田氏拎起斧头就去后院劈庄子棺材,一斧子又一斧子,直到将棺材盖劈开。可是当田氏举起斧子准备劈庄子脑壳的时候,棺材里的庄子忽然坐了起来。
田氏吓得浑身发抖,斧头都掉在地上。
庄子说自己只是睡了一觉而已,并不是真的死了。然后庄子问田氏,为什么要劈他的棺材,还穿着红衣服。
田氏赶紧解释:她因为太思念庄子,所以想劈开棺材看看庄子面容。红衣服也是为了图个开棺见喜的吉利。
庄子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然后庄子指了指门外,你看看外面。
田氏顺着庄子指的方向看去,却见原本躺在前堂屋里的楚王孙消失不见了。田氏再一回头,却连庄子也不见了。
田氏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一切都是庄子法术变化出来的。她羞愧无比,精神恍惚的走到梁下,悬梁自尽了。
庄子这时候则显现真形,顺手拿起一个瓦盆,席地而坐,鼓盆而歌:大块无心兮,生我与伊。我非伊夫兮,伊非我妻。偏然邂逅兮,一室同居。大限既终兮,有合有离。人生之无良兮,生死情移。真情既见兮,不死何为!伊生兮拣择去取,伊死兮还返空虚。伊吊我兮,赠我以巨斧;我吊伊兮,慰伊以歌词。斧声起兮我复活,歌声发兮伊可知!嘻嘻,敲碎瓦盆不再鼓,伊是何人我是谁!
这,便是《警世通言》里庄子试妻,鼓盆而歌的故事。”
听王庸讲完,观众席上瞬间一片躁动。
“这田氏也太不是人了,居然想劈开庄子的脑壳给情夫吃!”
“谁说不是呢?最毒女人心,这有些女人心肠狠毒起来,比毒蛇都毒!”
“哎,这位大哥你说话注意点!什么叫最毒女人心?你妈把你生下来养到这么大,是不是也狠毒?这么大人了,说话怎么不长脑子呢?”有女观众不乐意了。
“就是!田氏爱慕虚荣,可是不代表所有女人都这样。我嫁给我老公的时候,一分钱的彩礼都没有。我说什么了?”又一个女观众道。
眼看下面观众们就要吵作一团。
王庸赶紧接话道:“有一点忘了说了,根据冯梦龙这个故事改编的京剧《大劈棺》,在1950年被叫停修改。原因就是涉及丑化女性。”
最先说话的女观众顿时得意的道:“听见没?这种故事就该叫停!搞得好像天下女人都不忠一样!”
“得意什么,有本事你去找冯梦龙!是冯梦龙杜撰的这个故事!”
“冯梦龙都死了几百年了,我怎么找?你是不是傻?是不是傻?是不是傻?”
王庸忽然有点后悔讲这个故事。现场气氛倒是活跃了,不过这活跃的有点过分,接近控制不住了。
“咳咳,大家安静一下。”王庸赶紧道。“刚才那位先生讲的很对,这是冯梦龙杜撰的一个故事,并非真实史实,所以大家听个乐子就行。重点需要理解的是故事里庄子对于生与死的态度,在庄子眼里,生是真的,死亦是真的。就像是他梦里的那只蝴蝶:庄周是蝴蝶,蝴蝶也是庄周。两者不过是形态不同,但是都真实存在。下面咱们回归正题,来剖析一下庄周梦蝶里蕴藏的庄子思想。”
旁边冯奎等导演组的人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道:“吓死了,真怕王老师圆不回来。这个故事争议性很大,要是没有王老师最后那段说明,我还真不敢贸然播出。”
“是啊,现在所有人都盯着咱们节目呢。一出点风吹草动,绝对立马一群人群起攻之。好在现在是新社会了,放在以前,光《大劈棺》三个字,就得让咱们节目暂停播出,陷入漫长的审查。”副导演感叹。
社会的进步,在于包容多元化的思想。大劈棺固然有其糟粕之处,却也不失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第七百四十九章 梦蝶
“哎哎哎,都别讨论了!今天的重头戏要来了!做好准备都!”这时候,制片人出言提醒。
冯奎一瞅舞台上,王庸正悄悄做出一个手势,示意他呢。
要不是制片人提醒,他一准要错过王庸的信号。
“老韩!小钊!看你们俩的了!准备的怎么样了?”冯奎问。
耳麦里传出回应:“一切准备就绪,导演!随时可以开始!”
“好!”冯奎兴奋的道,冲王庸回了一个ok的手势。
今天《华夏好先生》并没有使用之前的那个录制场地,而是更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