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赵雅妮没有带摄像机,现场却有不少年轻人拿着手机全程录制了下来。
很快,这段视频就被发布到了网上。
起初人们在看到开头的时候,跟现场人们的反应一样,怒吼“特权狗”等词汇,质问为什么他们当初去的时候不能入内。
可是当视频进度条缓缓滚动,来到王庸质问众人的那一刻。
观看视频的观众们都沉默了。
一直到王庸的诗朗诵结束,中间过程都没有一条弹幕。跟前面密密麻麻的叱骂形成了截然对比,好像观众一下子消失了一样。
“感动!”
“致敬!”
“英雄无敌!”
“我的心塞塞的,想哭,可我又明明在笑……”
进度条过去,弹幕再次变多。
正如王庸所说,如今的90后、00后,对于国家更有信心,爱国情感也更加浓烈。整段视频几乎都没看到什么不和谐的字眼,全都在刷着“感动”“致敬”。
视频发布不到半小时,点击量跟转发量就过万,很快上了热搜前十名。
甚至华夏一些官方机构的微博都转发了视频,并且点赞。
当然,视频火了必然会招致一些心理阴暗之人的非议。有人就说视频是摆拍,是假的。
不过立马就被一众网友怼的删掉了微博。
网友们反击的理由很简单,有本事你也让国旗仪仗队给你摆拍一个!
事件在持续发酵,王庸第一次拥有了广泛的曝光率。
尤其王庸那掷地有声的连续质问,跟最后那首饱含感情的诗朗诵,让大部分人都对王庸生出好感。
钱小峥直播间的观众更是聚集在黑屏直播间里,热烈讨论着。
即便钱小峥没有开播,直播间也涌入了十几万人。
讨论之余,各种飞机、火箭的虚拟礼物开始刷屏。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闻讯赶来,发现竟然是一个黑屏直播间,不由纷纷质疑。
而当这些人看过直播间里的讨论后,也选择了留下来,刷起了礼物。
一时间,钱小峥的黑屏直播间竟然成为一道风景。
明明没人直播,礼物数量却超越了所有正在直播的主播,跃居整个平台第一。
钱小峥是在酒店里被粉丝电话叫醒的。
他因为太累,就没陪着王庸、赵雅妮去看升旗仪式。本以为普普通通的一次升旗仪式,不会有什么节目效果。没想到却“一失足成千古恨”,让钱小峥错过了最佳的一次出名机会。
如果当时他在全程直播,现在网络上疯转的视频不就是他的直播视频了?
钱小峥后悔死了。
更让他郁闷的是,粉丝们刷了这么多礼物,竟然说不是给钱小峥的。而是让钱小峥转交给王庸。
“老天不公啊!凭什么我的直播间变成了别人的根据地?王庸!你不请我连吃十天沙县大酒店,我跟你没完!”钱小峥悲愤的呐喊。
而此时王庸刚刚回到酒店,正好听见了钱小峥的呐喊。
“哟,这是怎么了?跟谁没完?”王庸推门进去,问钱小峥。
“还说!全都是你,我的直播间粉丝都沦陷了!现在他们眼里只有你这个王老师,没有了我钱老师!”钱小峥拿着手机,恨恨道。
王庸不好意思挠挠头,说:“这也不是我能控制的啊。大概个人魅力太强大了就这样吧!”
“呸!”钱小峥报以白眼。
“对了,我要带雅妮去公司把电影合同签一下,你帮忙照顾一下屎蛋子他们。”
“没问题!交给我!”钱小峥一听,乐坏了。
屎蛋子他们现在可是名人啊!现在直播间里有这么多观众,他正好可以开播,采访下屎蛋子等人!
“天助我也!”钱小峥兴奋的喊一声,疯也似的冲出了房间。
看的王庸直摇头。钱小峥这家伙真是做直播做疯了,好好的富二代做成了抢新闻的狗仔队。
片刻后,王庸领着赵雅妮去往寰众大楼。
即便已经知道王庸是寰众的老板,可赵雅妮在真正走入寰众大楼后,还是按捺不下心中的震撼。
而且她也在怀疑,寰众真的愿意为了她一部不可能赚钱的电影投资数百万?
很快赵雅妮就得到了答案。王庸根本没费多少工夫,就将赵雅妮带到了姚星辰的面前。
姚星辰一听赵雅妮就是没眼人的导演,顿时来了兴趣。
现在网上那段视频可是非常的火啊!这可是千载难逢的一个机会!
于是姚星辰拉着赵雅妮坐下来,开始了漫长的交谈。
王庸听得无聊,索性离开姚星辰办公室去找秦铮,看看师兄这段时间工作的怎么样。
没想到才一进屋,王庸就得知了一个让他又震惊又愤怒的消息。
秦铮耗费大量心血写成的《学藏》,竟然被人抄袭出版了!
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兴?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成品书已经上架销售了吗?”王庸难以置信的问。
抄袭一些畅销书,王庸还能理解。但是《学藏》并不是畅销书啊,甚至跟畅销两个字都沾不上边。
《学藏》完完全全就是一本专业类的学术书籍,一般情况下没多少读者会喜欢看这种书的。哪怕是冠以“全宇宙最牛逼国学家”的名号也白搭。
晦涩难懂的内容首先就会淘汰一大批人。
这样的书都有人抄袭,说出去别人都不会信。
秦铮点点头:“首印5000册,已经在各大书架上架了。”
“5000册?”这个数字却是王庸没想到的。
不多,却也绝对不能说少。这种没市场的书首印能够有2000就不错了,没想到竟然能够印到5000。
“我让秘书买了一本回来,刚在看呢。”秦铮说着,把手里的一本书递给王庸。
王庸接过一看,给气笑了。
这抄袭者也够无耻的,书名都没改,就光明正大的叫《学藏》。显然吃准了秦铮的稿子没有出版,取证困难。
再翻开书的扉页,嗬,竟然是燕京大学的一位中文系教授给写的序。
里面满满溢美之词,说什么此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说什么“作者以天才般的想象力将华夏国学整理成了一部《道藏》”,说什么“作者是他从教三十年以来,教出来的最有天分的一位学生”。
感情,还是师生。
再看作者名字,叫做张庆之。跟那个传说中“七千白袍袭杀百万大军”的白马探花陈庆之一个名字。
只不过人家是白马探花,这个家伙是盗版采花。
作者介绍里还写这人毕业于燕京大学中文系,拿到了博士学位。毕业后致力于国学的研究发展,取得各类奖项无数。并且多次上过报纸、新闻电视台,甚至在燕京卫视还有一档专门讲解传统文化的节目。
“哟,还是一位名人?”王庸撇撇嘴,说。
“小有名气吧。”秦铮显然已经调查过这人的背景了。
“不对啊,师兄你认识他?不然他怎么拿到的你的手稿?”王庸问。
秦铮《学藏》的原稿已经被王庸上坟的时候烧掉了,秦铮手里现在应该只有一本后来抄写的版本了。
那个版本就连王庸都没看过,秦铮也没打算出版,按理说不应该流传出去。
所以王庸很好奇这种情况下《学藏》怎么还会被抄袭。
“你还记得我当初跟你说,曾经有个燕京的出版商来过,说想要出版这本书吗?”秦铮问。
王庸细细想了下,好像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难道是那出版商搞的鬼?”
秦铮点点头:“嗯。华文出版社,就是这家。”
“那我们完全可以诉诸法律告他们,跟他们打官司啊!咱们公司的法律顾问又不是摆设,好歹也是大公司的大律师。这种小案子不至于打不赢吧?”
秦铮没有回答,而是示意王庸先看书。
王庸疑惑的翻了几页书的正文,马上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个陈庆之简直抄袭出了水平,他根本就没有把《学藏》里的原文直接照搬,而是对比着原文重新翻译。内容还是《学藏》的内容,但是语句全都是陈庆之自己的了。
这就跟现代一些大学生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从网上找几篇类似的,东拼西凑一番,然后扔进翻译软件里翻译成英语。再将英语翻译回汉语。
如此一弄,文章彻底改头换面,就算是最专业的检测抄袭的软件也检测不出来!
只是这种小儿科兼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会发生在一个燕京大学的博士生身上,实在让人想不通。
“这……虽然有难度,可也不应该置之不理啊!”王庸有些不甘心。
秦铮叹口气,道:“周律师说了,如果是普通的小说类书籍,即便换了语句,但是内容情节高度雷同的话,也有机会打赢官司。但是《学藏》不是小说,也不是白话散文。它是一部专业书籍,内容晦涩。连律师都看不明白,怎么拿来打官司?”
周律师是寰众传媒的首席顾问律师,在全国都很有名。如果连周律师都这么说,那这个官司就真的很难打了。
而且,估计开庭法官也未必能够看得懂多少书里内容。
显然这就是陈庆之有恃无恐的资本了,这个亏,秦铮是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算了,虽然被抄袭,可是书里内容真的被人看到,也算是一件好事。总比稿子扔在家里暗无天日强。”秦铮却是准备妥协了。
只是,秦铮这样想,王庸可不这样想。
王庸从来就不是一个吃气的主儿。他的兄弟蒙冤身亡,王庸这么久也没放弃。《学藏》不止是秦铮的心血,更是王庸爷爷的遗愿。
秦铮之所以写这本书,就是受到了王庸爷爷嘱托。
这件事,王庸绝对不能忍!
“我找他们去!”王庸拿起那本书,就往外走。
这个华文出版社就在燕京,还是一家老牌子出版社。
“王庸!”秦铮冲王庸喊一声,可才喊出口,门外就已经看不见王庸的身影了。
“唉!”秦铮摇摇头。心中却也隐隐升起一丝期待。
他知道他这个小师弟不同于他,他善于布局,善于谋划。但是在细节上就不行了,特别是双腿残废后有些事更是有心无力。
可王庸不同,王庸是属于那种天生具备颇具能力的异端。如果秦铮跟王庸较量,王庸可能会在大局上被秦铮绕进去。但是王庸最后绝对会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破局出来。
这件事交给王庸,说不定真的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走廊里,刚刚跟赵雅妮谈成了合作细节的姚星辰,正拿着合同要给王庸看。
谁知王庸就跟谁欠了他几百亿一样,冷着脸,憋着气,气冲冲就往外走。
“合同你不看看?!”姚星辰试图喊住王庸。
“不用看!”王庸冷冷的声音传来,转眼就没了身影。
“哼,我又没招你,冲我发什么脾气!还不用看,信不信我把投资金额加上一百个0,让你破产?”姚星辰也是气呼呼。
不过姚星辰没有这么干,而是转而去请示秦铮了。
燕京,华文出版社楼下。
上午的出版社并不繁忙,来往的客户很少。偶有几个人行色匆匆拿着样书离开,似乎是刚刚谈成合作。
“呸!这种垃圾出版社你们也敢合作?真不怕他转头把你卖了?”王庸忿忿的嘟囔一声,然后昂头走进出版社大门。
华文出版社是80年代就存在的一家老出版社了,虽然一直以来不温不火,都没能进入一流出版社的行列。但是苦熬了这么多年,多年媳妇熬成婆,在如今的出版行业里也有一定地位。
他们出版社的社长还是全国文协的副主席,门口的照片墙上挂着社长彩色照片,笑得跟猪头一样。
“这位先生,请问您找谁?”门口传达老头拦住王庸问。
“哦,我是寰众传媒的,有点业务跟你们出版社谈。”王庸扯虎皮做大旗,先忽悠进去再说。
传达老头“哦”一声,然后拿起电话跟里面通报一声。应该是获得允许了,对王庸放行了。
王庸一路疾走,二话不说直冲进去。
看的后面传达室老头还以为王庸尿急,要进去上厕所。
“您好您好,您就是寰众传媒的那位先生吧?请问贵姓?”门口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满脸笑容,冲王庸伸出手道。
王庸没搭理他,而是问:“你们社长呢?”
这倨傲的态度让中年人有些尴尬,要不是顾忌寰众是大公司,他直接就跟王庸翻脸了。
不过为了业绩,他只能强忍。现在出版行业整个行情都不好,网络文学跟电子书的发展几乎将传统出版业给冲击的七零八落,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现在许多出版社都在谋求转型,华文出版社也在想办法开拓新业务。比如跟大型娱乐公司合作,专门帮明星们出版传记。
明星们拥有广泛的粉丝基础,脑残粉的可怕现在谁不知道?就算出版一坨屎,脑残粉都会买单。所以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业务,华文出版社一直在布局争取。
没想到今天寰众会主动找上门来。
“我是华文的主编,叫林大兴。社长不在,您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跟我说。我都可以做主。”林大兴一边伸手将王庸往办公室请,一边说。
王庸冷笑一声,心里暗道:大兴?我看你今天要倒大霉!
“是这样的,如果您为我们出版社特别推出的明星传记而来,我可以为您介绍下。这个业务只需要贵公司签合同,提供具体明星名单,剩下的全不需要贵公司操劳。我们出版社一步到位,包您满意!”林大兴殷勤介绍道。
王庸呵呵一笑,嘴里说着:“不错,不错。”
这态度看的林大兴心中大喜,看来有戏!寰众这么大的单子如果拿下,他能获得的奖金绝对少不了!
只是,林大兴还没高兴两秒钟。忽然就听砰的一声巨响,王庸抬手将一本书重重的摔在了桌子上。
吓得林大兴一个趔趄,差点从椅子上翻过去。
第七百一十七章 燕大?我也去!
寰众传媒。
秦铮看一眼脸色不好的王庸,知道肯定没能讨回什么说法。
“先算了吧,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那个张庆之怎么也算是半个娱乐圈的人,寰众这体量的公司对付这么一个n线艺人还是简单的。”秦铮安慰王庸。
王庸却不甘心的回答:“让他吃几次瘪有什么用?书终究还是被他抄了去。况且这种专家学者类的艺人,砸掉他娱乐圈的饭碗,他还能往学术界发展。不说别的,就凭他抄袭了你的《学藏》,就能在学术界混个响亮名声。坚决不能便宜了他!”
“那你想怎么办?”面对小师弟的执着,秦铮有些无奈却也十分感动。
这世界上除了一对儿女之外,对秦铮最好的也就是王庸了。
王鸿瑾师门一脉本就凋零,随着王鸿瑾去世,原本经常走动的师兄弟也没了联系。倒不是那些弟子薄情寡义,而是都以为王鸿瑾一死,王家就没了人。
王庸常年在外当兵,许多人都将他忽略了。
“很简单!面对这种死不要脸的人,就要死缠烂打!法律拿他没办法,但是道德可以制裁他!古语说恶人自有恶人磨,这次我就当一回传说中的恶人!”王庸看着窗外,目光坚定的道。
看到王庸这个眼神,秦铮知道这回那个张庆之要倒霉了。任是谁被王庸缠上,不死也得扒层皮。
而对于王庸采用的对策,秦铮也是十分赞同。法律范畴里管不了的,那就拿到道德范畴里去管。
很多人提倡依法治国,对于道德指责之类的行为深恶痛绝。觉得那是跟法律相悖的。
但是那些人没有想过,从来没有一部法律是天衣无缝的。人类的劣行随着社会发展始终在进步,当法律跟不上犯罪的脚步时,道德约束就变得极为重要。
比如同性犯罪,放在以前是没有任何法律规定的。真的发生了类似的事件,也没有法律依据可以制裁。只能利用道德来进行约束。
为什么国家强调精神文化的建设?就是为了弥补法律的短板。
道德大棒也是一种武器,只要用到正确的地方上就没问题。
“咦?这老小子明天要在燕大举行新书发布会?看不出来挺有本事的,竟然能跑到燕京大学里举行商业发布会。”王庸拿着手机搜索有关张庆之的新闻,立马就看到了这条。
“他很早以前就拿下了燕大的博士学位,如果不是执意下海,估计现在已经是教授了。他当年的老师、同学,在燕大任职的也不少,能有点关系也不意外。”秦铮说。
王庸则眯着眼,没说话,只有眼里有光芒不断闪烁。
燕京大学的教授,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拿到的职称。燕京大学作为华夏仅有的两座世界级名校之一,其地位可想而知。张庆之竟然有希望拿到教授职称,实在出乎王庸预料。
不过这样更好,王庸还真就怕张庆之分量不够重,那样怼起来就没意思了。舆论的威力也会变得影响很小。
“燕京大学?呵呵,我连金三角那种龙潭虎穴都闯过了,还会在意一个燕京大学?你能去,我也能去!”王庸自言自语道。
说完,王庸转身出去打电话了。
王庸打给的是顾老先生。
顾衷德。
当初王庸去钟家当家教老师的时候,钟意没看上王庸,各种找借口赶王庸走。是顾老适时出现,给王庸背书,帮助王庸留下。
王庸跟顾老关系还是蛮不错的。
而王庸之所以要找顾老,是因为八年前顾老就在燕京大学当教授,只是现在退休了。
“喂,王家小子,你怎么会想起来给我老头子打电话了?恐怕无事不登三宝殿吧!”顾老一接通电话,就直接说。
王庸嘿嘿一笑,道:“顾老真是心思聪敏,不输年轻人。我这点小心思被您一猜就中!”
“得,你越吹捧我越害怕。先说什么事,我能办到的尽量帮,办不到的我也不会客气。”
“有您老这句话就够了!先谢谢顾老了!是这样,我想去燕京大学办点事……”王庸细细将整件事情讲了一遍。
半晌,电话那头顾老才叹口气道:“秦端木,当年多响亮的名字!你爷爷最器重的就是他了。我们这些人也都以为最终能够扛起你爷爷旗帜的必然是他。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他竟然会遭遇那样的事情。现在他怎么样了?”
“还行吧,在我朋友公司里任职,比之前好多了。”
“那就好。行,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秦端木能够在如此困境里完成这样一本书,连我都敬佩。我怎么忍心看着他的心血被人抄袭?这件事情上,老头子我一百个支持你!不要怕,放开膀子大胆干!出事我给你担着!”顾老豪气干云的道。
王庸登时有了信心:“借您老吉言,我一定让那个无耻宵小身败名裂!”
两人又先聊几句,挂断了电话。
王庸则喜滋滋的拿着张庆之那本《学藏》走了。今天晚上他得好好研究下这本书,明天还要派上大用场。
翌日一大早。
王庸就从床上爬起来,特意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衣服,走出房门。
恰巧被打着哈欠的钱小峥给看见了。
钱小峥愕然问:“你穿这么骚气干吗?拍妹子去?”
“我拍你妹!”王庸没好气回答。
刚想走,忽然眼睛一亮,跟看见了美女一样死死盯住钱小峥。
钱小峥被王庸看的全身恶寒,双臂护住身体,道:“你要做什么?警告你,我是宁折不弯的直男!”
“呸!你就算是弯的我也对你没兴趣!拿上你的家伙,跟我走!”王庸呸一声,说。
“什么家伙?”
“直播工具啊!今天哥带你去搞个大新闻!”
“真的?!”钱小峥激动了。“你等等我,我马上就来!”
五分钟后,准备就绪的钱小峥跟在王庸身后,两人雄赳赳气昂昂去往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诞生于1898年,最初叫做京师大学堂,十分有名。
燕大也是近代华夏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第一所以大学之名成立的学校。在华夏整个大学教育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之说。
王庸此时就跟钱小峥站在燕京大学的门口,看着那带着沉甸甸历史重量的牌匾发呆。
“大哥,你说要搞个大新闻的地方,就是这儿?”钱小峥声音有点发颤。
他实在没想到,王庸竟然想在燕大搞大新闻!这tm是不想活了吧?
知道整个华夏有多少政商文娱界精英人士毕业于这所学校吗?知道这所学校在华夏人民心中的分量吗?知道牌匾上“燕京大学”那四个字谁写的吗?
嗯,其实钱小峥也不知道……
不过这不妨碍钱小峥觉得王庸疯了。
“那什么,你慢慢玩。我还有点事,先走了。”钱小峥极没义气的临阵脱逃。
“走了你可别后悔。”王庸斜眼看着钱小峥,说。
“放心,谁后悔谁是小狗!”钱小峥回答的很干脆。
“走之前我想问一句,对某些智商低下的人来说,搞大新闻是不是只意味着做坏事?”
钱小峥一怒:“你可以侮辱我穷比,但是你不能侮辱我智商!咦,不对,你刚才那话什么意思?”
钱小峥一转念,立马就明白过来:“对啊,搞大新闻未必是做坏事啊!正能量的新闻同样可以是大新闻啊!像是你昨天升旗仪式上的视频就不错嘛!”
王庸那段视频持续发酵了一天后,火热程度已经超出钱小峥预料。现在可能提起王庸这俩字没人知道,但是提起广场上那位爱国演讲者,一定都知道。
这也让钱小峥更加后悔,怎么就错过了这么好的一次出名机会。
“不行!这次我一定不能错过了!”钱小峥攥着拳头,暗下决心。
然后飞快的跑回王庸身边,二话不说,冲着王庸吐出舌头叫出一声:“汪汪汪!”
“……”王庸被钱小峥的无耻打败了。
一挥手,领着钱小峥就往燕京大学校园里走去。
燕京大学跟京华大学作为华夏最出名的两所学府,平时是不封闭的。几乎全年对外免费开放,只需要进门时候登记一下就可以。
王庸跟钱小峥登记完,顺势走了进去。
正值盛夏时节,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开的正好,一路走过去微风惬意,整个人都沾满了书卷墨香,气质无形中提升了一个档次。
毕竟是盛产名人的地方,路边坐着的一位不起眼老头子,都可能是某个领域内的大拿级专家。
像是跟王庸爷爷交好的季老先生,他在世时候就闹过一个笑话。一位燕大新生入学,行李太多拿不了,就委托季老先生帮他照看。
季老先生身为燕大的副校长,什么话都没说,愣是在烈日底下帮着新生照看了几个小时的行李。
当那个新生得知季老先生身份后,被吓坏了。赶紧找季老先生认错,可季老先生分毫不怪罪,还说这是学生对他的最大信任,他高兴。
这就看出一位当世国学大师的胸怀。
如果不是季老先生已经过世,今天这事本不用这么麻烦的。王庸直接找他就能搞定。
第七百一十八章 俺是个保安
“咱们这是去哪啊?”钱小峥跟在王庸屁股后面,追问。
他手里拿着拍摄云台,却是刚刚打开直播。标题也改好了,就叫“去燕大搞个大新闻”。
这标题很有吸引力,当即就涌进来几万人。
王庸没回头,而是很拽的说:“多看少问,否则你一开口就会暴露你没文化的缺点。”
“……”钱小峥恨不得杀了王庸。
弹幕上立马飘起大片的“哈哈哈哈”。
有耳朵尖的人从声音听出说话的人是王庸,更是兴奋了。
钱小峥搞个大新闻未必有可能,但是王老师搞个大新闻那是妥妥的啊!
大前天直接在慈善晚宴上打人,昨天更是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火遍整个网络。
今天呢?王老师会不会又搞出一个让所有人惊爆眼球的事情来?
期待,太期待了。
终于,在王庸的七拐八绕之下,两人来到了一个空着的教室前。
一位燕大的老师帮王庸打开教室门,然后叮嘱王庸道:“虽然是顾老嘱托,可我还是要说一遍,教室可以使用,但是绝对不能进行任何非法行为。如果被校方发现,连我都会受到处分。”
王庸把胸脯拍的啪啪响,说:“怎么会?老师你看我,像是坏人吗?再说我也是伟大的人民教师,只不过你教大学,我教中学而已。”
“噗!”
燕大那老师没反应,直播间里的观众却相继大笑起来。
全屏嘲讽王庸。
“王老师心真大!在人家燕京大学老师面前说他也是老师!”
“是啊,论胆大心粗脸皮厚,我就服王老师!”
“一个大学教授,一个中学老师,哈哈,那画面想想就带感!”
钱小峥可算是找到了攻击点,等燕大的老师走后,立马一条不漏的把弹幕念给王庸听。
本想看王庸糗态的,谁知王庸却没有一丝羞愧之色,反而一本正经说:“有什么可笑的?大家都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嘛!何况我任教的中学也被称为中学里的燕大,算起来也是一个系统的。”
“哇塞,王老师任教的中学这么nb?什么中学啊?”有观众问。
“天泰一中。”
“天泰一中?这学校是不错,但是从没听说她被称为中学里的燕大啊?”
“哦,刚刚评的。你现在听说了吧?”王庸面不改色说。
噗!
提问的观众跟钱小峥都觉得心脏**了一刀。
而其他观众则纷纷打出“666”,为王庸的机智点赞。
闹归闹,事实上直到现在为止,包括钱小峥在内的所有人都还不知道王庸到底要干嘛。
其实王庸现在也有点懵逼。
他忽然发现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他本意是要在燕大借一间教室,跟张庆之的新书发布会打对台戏。
张庆之那边举行发布会,王庸这边就举行批判大会。
当众跟张庆之做对,揭露张庆之的丑恶嘴脸。
可是现在王庸忽然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没有观众。
钱小峥直播间里倒是有几十万的观众,可是没用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