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届时谁还能看出白猿异于常人?
想到这,王庸不由试探性的问白猿:“你想不想跟我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话音刚落,就见白猿点起头来,似乎听懂了王庸的意思。
“那好!那我就带你出去!不过外面世界跟森林里不同,你可千万不能胡作非为,万事听我嘱咐,你同意吗?”王庸又问。
白猿却是再度点头。
两人达成了协议,王庸高兴的打量白猿一眼,道:“到了外面世界你得有自己的名字,肯定不能叫白猿了,你形似猿猴,又生在雨林。干脆叫你袁霖好了!”
白猿闻言,发出一声欢快的嚎叫,显然十分喜欢这个名字。
而袁霖这个名字的起名,也瞬间让白猿眼神中多出来一丝人性。好像一个简单的名字就唤醒了他沉睡已久的人类情感一样。
“袁霖,走!咱们回家!”王庸右手拿着心月狐软剑,左手牵着袁霖,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走去。
而此时缅境总统府内,气氛一片严肃。
满满一屋子的军方将领、政界人士围满会议桌,全都在讨论一个话题。
那就是有关坤德将军被杀的事情。
这次事件可谓震动了整个缅境高层,一时间让所有缅境高层人人自危,总觉得自己下一秒就会丧命。
坤德那种堡垒一般的防护都没能阻止杀手进入,别说是他们的府邸了。
在这件事情上,这些高层很快达成了一致,那就是一定要严查凶手,坚决不能让凶手逃跑!尤其是逃出缅境!
否则缅境将会成为一个大笑话,堪比美国总统被刺杀。
吉将军清了清嗓子,道:“关于坤德将军遇刺之事,我深表遗憾。我跟坤德将军还有一笔交易未能完成,可以说坤德将军死亡我的损失最大。所以我要求总统府发布命令,全境缉拿凶犯。另外但凡跟这件事情有关联的人员,要一个不落的全都关押提审,直到事情水落石出为止!不管那个人是什么身份,什么背景,绝不姑息!”
说着,吉将军看向对面的一个国字脸的家伙。
那家伙便是吉将军的对头,同时也是吴登的靠山。叫做吴廷义。
吴廷义脸色难看的看向吉将军,问:“吉将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吉将军轻蔑的笑笑,说:“我的意思很明白,通过现场的监控录像,我们发现刺杀者除了像是华夏人之外,还跟你的手下吴登有牵连。他们曾经去过吴登的赌场,更有流言说事后便是吴登协助那名女杀手逃跑的。”
吴廷义冷哼一声,道:“吴登是不是有嫌疑,还用不着你来说,司法处自然就调查明白。反倒是你这么急着以莫须有罪名处理吴登,怕是想要吞并仰光大赌场吧?”
“你不要血口喷人!”
“是不是血口喷人你自己心里清楚!”
眼看两人就要在会议上争吵起来。
这时主持会议的总统赶紧出来打圆场:“两位,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在这争吵。当务之急是务必将那两名杀手抓住,我立刻下达全境通缉的命令,让各地警力、海关注意排查这两人。另外有人说这两人是华夏人,不管是不是,我们都要利用这次机会反将华夏政府一军,报复他们前段时间插手我国内政的行为。如果能迫使华夏政府作出一些让步,那就更好了。”
这番话,倒是意料之中的应对措施。会议室其他人没有反对意见,全票通过了。
于是王庸跟林千眼的全境通缉命令传达下去,很快就到了各地警署跟海关的电脑上。另外缅境国家电视台也开始播放相关新闻,请求民众注意协查两名危险分子。
处理完坤德事件,总统紧接着叹口气,以一种担忧的眼神看向在座其他人,道:“诸位,想必你们也能猜出我接下来要说什么。坤德将军一死,果邦战事立马崩溃。据报告,现在彭嘉生的同盟军已经全面收复果邦,坤德的军队也全军覆没。彭嘉生有了坤德那批军械的武装,变得更加难打。在座诸位将军有谁愿意前去?”
总统发问,会议室众人却是像没听见一样,全都闭口不谈了。
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总统烦躁的一挥手:“既然诸位都不想为国分忧,那就散会!”
于是众人起身,一个个离开了会议室。
剩下总统一个人留到最后,不住摇头叹息。
他倒不是在乎果邦战争能不能打赢,他更在乎的是缅境的和平。他曾经立志在位期间打造一个和平无动乱的缅境,现在看来很难实现了。
“总统先生。”这时,却听一个声音响起,却是吴廷义。
他并没有走,而是留了下来,似乎有话跟总统单独说。
总统看向吴廷义,等待他开口。
吴廷义微微一笑,骤然说出一句让总统震惊的话来。
“总统先生,既然没人肯接手果邦的烂摊子,那你可曾想过跟彭嘉生和谈?”
第三百六十三章 郑容
“你什么意思?”总统掩饰不住脸上的震惊,下意识问道。
彭嘉生在缅境政府的宣传里,可一直是反面形象。这些年为了将彭嘉生的名声给打击下去,缅境历届政府不遗余力丑化他,甚至连带着果邦都一起抹黑。
最终成功挑起了果邦人跟缅境土著人之间的仇恨,如果不是有彭嘉生在拼死抗争,果邦早就成为缅境的一个“奴隶”省份了。
现在吴廷义竟然说要跟彭嘉生和谈,这不是公然推翻现有的政治基调,挑衅缅境土著人民的民族观吗?
如果不是吴廷义本身就是缅境土著,其家里也是赫赫有名的望族。总统一定怀疑吴廷义跟彭嘉生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
吴廷义微微一笑,拉过一把椅子坐了下来,同时示意总统也坐下。
“什么意思?我想总统先生比谁都明白我的意思。在你心中恐怕不止一次设想过招降彭嘉生吧?果邦地区是毗邻华夏最近的地区,如果打通那里的商路,借助华夏的经济大势,就能让缅境腾飞起来。这也是历届政府都想尽快结束果邦乱象的原因。只不过之前的几任都选择了错误的方式,结果显而易见,他们失败了。而现在,总统先生也在选择错误的方式,仍然毫无成效,甚至将自己推上了悬崖,骑虎难下。”
吴廷义一番话,让总统不自觉沉思起来。
他当然知道吴廷义说的都对,他现在确实已经进退维谷、骑虎难下了。虽然攻打果邦是几个掌握军权的将军决定的,可也经过了他的同意。成功了,大家都好说好谈。可万一失败,这个锅就得由他来背。
而背锅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下台。
“可是……您也清楚,这缅境的决策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做主的。说白了这个国家仍然是军政府性质,我这个总统不过是诸位推到前面来做样子的。”总统叹口气说。
在吴廷义面前他倒是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吴廷义本身就属于军方的一员,跟吉将军等人共享军政权势。这种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没必要当成什么秘密遮掩,索性说出来反倒痛快。
吴廷义闻言没有任何表情变化,成王败寇,这些本就没什么好说的。
放在以前,他绝对不会如此尽心为这个傀儡总统出谋划策。但是现在不同了,吴廷义发现如今的世界形势波谲云诡,缅境这种局面根本持续不了多久。想要维持自己的势力,就得图谋变革。
而彭嘉生,就是那个变革的导火线。
一旦成功,他吴廷义就将流芳千古,他的家族也将因此绵延下去。
这种深层次的原因吴廷义当然不会跟总统吐露,他呵呵一笑,道:“总统先生多虑了,你再没势力也是缅境的总统,也是世界人民眼里缅境的代表。所以有些时候只要你豁出去来个先斩后奏,加上背后有人支持。想做成一些事情,还是轻而易举的。况且,你也知道那种局面正是某两个国家都想看到的。”
这话说的很隐晦,但是总统立即就明白了吴廷义的意思。
他看着吴廷义的眼睛,似乎在研究吴廷义这番话究竟是不是出自真心。
而吴廷义则选择跟他对视,毫不躲闪。
良久,总统才猛的一拍桌子,豁然起身道:“好!今晚我做东请先生一聚,先生一定要赏光啊。”
吴廷义哈哈大笑,这代表总统同意了他的意见。
“一定!不见不散!”
说完,两人走出会议室。
而负责整理会议室的工作人员看到两人走出,不禁有些奇怪,什么时候总统跟政府军方面的人员如此亲热了?总统先生不是一向对那些人貌合神离吗?
华夏郑家。
一个中年人站在落地玻璃前,一脸的愤怒。
而郑少则低着头站立一旁,不敢说一句话。
这人便是郑少的父亲,郑家中生代的骨干力量。本来有关坤德的事情,郑少父亲都已经铺垫好了,只是交给儿子,想让儿子捡个现成,拿个功绩。没想到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把原本的大号布局都葬送进去了。
“郑容!你简直太令我失望了!”
郑容,便是郑少的大名。
被父亲训斥,郑容头低的愈加厉害,始终一言不发。
在外面高高在上的郑少,在父亲面前却什么都不是。
“行了,你也别给我装什么可怜样子!你是老子生出来的,你什么鬼心思我能不懂?这件事我这里可以不责罚你,但是你爷爷那边肯定不可能。而且你其他叔伯都在看着,他们也不会同意。”郑容父亲道。
郑容闻言,当即有些慌了。这次是真的惊慌,不是装出来的。
“爸,你得救我啊!那些个叔伯都跟狼一样,天天盯着我,恨不得撕了我好让他们儿子上位。你可不能让他们得逞啊!”
郑容父亲转过身,狠狠瞪了郑容一眼,说:“你还怕?要不是你把缅境的事情弄得一团糟,我们还用担心这个?现在连我都得跟你一起被老头子训斥!”
“我也不想啊,谁能料到那个坤德如此没用,竟然被王庸跟一个女人光明正大的杀进去,干掉了。要我说,这种人死了活该,反正都是废物。”郑容辩解道。
他却是早就得到了情报,认出了杀害坤德人正是王庸。
“王庸!这家伙当初真不该活着啊,本来起因不过是一件小事情,谁能想到会发展成如今局面。真是蝴蝶效应,讽刺人啊。”郑容父亲似乎也知道当年龙脊事件的内情,感叹道。
随后,他又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一个坤德死了,我们还可以扶植第二个。那个吉将军可以利用一下。不过王庸却是不能再让他活着了,他现在恐怕已经猜到了当年那件事的一些端倪,任由他查下去会坏我们郑家大事的。这个人,一定要除掉!”
郑容听罢,嘿嘿一笑,道:“爸,我有一个主意。不光能让王庸死无葬身之地,还能让他身败名裂,连华夏也回不来!”
说完,郑容悄声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郑容父亲听罢,眼皮一翻,当即点了点头,显然认可了郑容这个主意。
之后郑容则笑嘻嘻的去运作了。
而此时王庸兀自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困境,他正跟袁霖往雨林的边缘走去。
一路上两人走走停停,饿了就吃果子。袁霖就丰富的雨林生活经验,几乎全靠他采摘果子跟取水了。
甚至袁霖还不知道从哪里摸来两块婴儿拳头大小的石头,递给王庸。
王庸以为是让他砸开椰子用的,刚接过,却眼睛骤然瞪圆了。
因为这两块石头雾蒙蒙的外皮之下,却有着温润的质地。
尤其其中一块擦出来一个三厘米大小的窗口,从这个窗口看进去,只见满满的浓绿色,色泽之纯净,透明,堪称顶级。
“这是翡翠!”王庸倒吸一口冷气,不敢相信的道。
缅境盛产翡翠,以前缅境人民在河边随手捡一块石头,都有八成几率是翡翠。但是随着这百年来的大肆开采,翡翠矿已经比较少了。
像是这种绿到极致的翡翠,更是难见。翡翠讲究浓阳正和,阳绿是顶级颜色。透明度越高,绿的越清澈浓郁,价值也就越高。
王庸对于玉石类不懂,可也知道这一块价值不菲。就算当做原矿卖,也能卖到五百万以上。
再看另一块,质量却是差了一点。里面带着一丝丝的飘絮,形成一种华夏山水画的特有意境。
种头大约在高冰这个层次上。
跟第一块近乎玻璃种头的质地比,价值差了不少。但是也极为难得。
而袁霖却是更加细化第二块,他指着第二块上的山水画飘絮,一副高兴模样。
好像这种画面勾起他某种回忆一样。
“还认识山水画!看来你真的可能来自华夏,这样,等出了雨林咱们找家理发店,给你把全身的毛发都剃掉,怎么样?”王庸征询袁霖意见。
袁霖也不懂王庸说的什么,只是一个劲点头。
见袁霖点头,王庸将两颗翡翠揣起,加快脚步往前方走去。
已经隐约可见雨林的边缘了,穿过去就能走出这里,回归人类世界。
看看手里的心月狐软剑,这玩意却是不方便一直拿着,不然肯定会遭到警察盘问。
但是盛放软剑的匣子早已经腐烂,却是该如何收起来?
有些为难的挠挠头,王庸看着软剑发愁起来。
当他看到剑柄的尾部之后,忽然眼睛一亮。因为剑柄尾部有一个插槽,似乎是用来插剑的。
试着将软剑圈成一个圆形,剑尖往剑柄的插槽里一插,果然咔嚓一声嵌了进去,形成了一个紫光闪烁的圆形。
轻轻在剑柄上一弹,剑尖就一下弹出,嗡一声震颤,重新变成一把锋利笔直的软剑。
“真是好东西!快比上林千眼的镰刀了!”王庸欣喜的道。
随后将软剑小心翼翼围在腰间,当做腰带藏了起来。
剑柄处的心月狐图案冲着外面,一眼看去不知情的还以为是什么高档腰带。
“前面好像有村庄!”又走片刻,王庸忽然一指前面,喊道。
只见距离雨林几千米外的空地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村落,正冒着炊烟。
跟垂落的夕阳共同构成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
第三百六十四章 偷渡
“袁霖,快点!”王庸招呼袁霖,两人朝着小村落飞奔而去。
从早上走到现在,走了整整一天。中间除了吃东西,就没有真正休息过。王庸两个人的体力都够强悍了,可还是走的筋疲力尽。
此时终于走了出来,看到了人烟,怎能不让王庸兴奋?
袁霖却是有些胆怯,跟在王庸身后,脸上表情不太兴奋。
这也正常,毕竟袁霖一个人在雨林中生活了这么久,性情跟生活习惯上已经跟兽类无异,会普遍惧怕人类。
就像是牵着一个小孩子,王庸领着袁霖走进了这个村落。
从方向上来判断,王庸一直往东方走的,雨林的边缘地带应该处于仰光跟果邦的中心位置。
这个村庄处处透露着祥和气息,虽然只是华夏五六十年代的房屋,甚至还有很多的竹屋,可这里的人民都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冲王庸点头示意。
有小孩子跑过,还以为王庸牵着一头大猴子,好奇的跟在王庸后面,有些畏惧却又紧追不舍。
战争对于这些村民来说,毕竟是遥远的事情。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哪里有理发的地方?”王庸用半吊子缅语,加上比划,好不容易跟小孩子沟通清楚。
在一个小孩的带领下,王庸跟袁霖来到村头的一个小竹楼前。
竹楼上挂着一个油漆写的牌子,却是缅语的理发。
屋子里一个老人正打着瞌睡,显然生意并不怎么好。这个老人估计也只是以此当做副业,完全靠理发在这种小村子里是养不活自己的。
“老人家,我想理发。”王庸进去,客气的用缅语道。
老人有些惊慌的睁开眼,还以为来了坏人。弄清楚王庸来意后,赶忙邀请王庸坐下。
好几天没开张了,这回终于来个客人,可不好生招待?
不过王庸却摆摆手,解释不是自己理,而是身边这个人。
王庸将怕生的袁霖推倒椅子上,用缅语加手势跟老人解释,要把袁霖全身的毛发都给理掉。
至于为什么袁霖会这样,王庸只说是得了一种怪病,长期不摄入盐分导致的。
老人将信将疑,似乎不想接这单生意。他本能认为袁霖是一头猴子,人类怎么能给猴子服务呢?
不过当王庸摸出口袋里仅有的四十美元,抽出两张给老人后,老人终于改主意了。
这四十美元被水泡的有些皱巴巴,不过还算完好。口袋里其他的则没这么好运了,全都碎成了一滩纸浆。
接过钱,老人眼中掩饰不住有一抹激动。二十美元,对他来说可是一笔大钱。
给王庸倒杯水,示意王庸坐下歇会,可以看看电视。
然后老人就开始给袁霖理发。
工具仍然是旧式的手动推子,王庸小时候没少受过这玩意的折磨,稍微不锋利了就会夹头发,夹的生疼。
袁霖这一身的毛发,估计有的受了。
顺手打开电视,王庸用这个声音来分散袁霖注意力,免得他吃痛之后本能伤人。
果然袁霖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过来,对于推子的抗拒也没有之前那么大了。
对袁霖来说,虽然这只是一台黑白电视,可也有着说不出的魅力。因为里面的人在说话,在动,自成一方天地。
王庸百无聊赖,喝口水,也抬头看起电视来。
这里的信号只能收到一个国家台,除此之外根本没有其他信号。
这个时间点的电视节目跟华夏一样,都是各种新闻,无聊的很。
王庸不像是袁霖,没见过,能够听得津津有味。
王庸没听多久,就打起了哈欠,有了丝丝的倦意。
正当他想要闭上眼休息一下的时候,忽然电视里出现一幕让他大吃一惊的画面。
电视台竟然在播放王庸跟林千眼两人的通缉头像!
王庸当即紧张的站起身,猛的挡住了电视机,防止理发的老人看到。
通缉新闻反复播放了三遍才过去,王庸只听了个一知半解,大意就是提醒周围的居民小心两个危险分子,一旦发现就报告相关单位。
“糟糕,这么快就被全境通缉了啊!这样一来,却是不能回果邦了,不然会让彭嘉生难做。”王庸担忧的想到。
这件事上彭嘉生绝对不能发声,最好保持沉默,并且划清关系。
果邦的未来只有跟军政府和谈,不可能靠着这种反复的战争来确保果邦的自主性。那样果邦只会被连续的战争弄得满目疮痍,民生凋敝。
一旦彭嘉生跟坤德的死亡扯上关系,那就不一样了。缅境那些政府军高层就会认为彭嘉生具备刺杀他们的能力,会视彭嘉生为威胁,拒绝同彭嘉生和谈。
这跟在战场上杀死坤德完全不一样。
子玉风晴那边想要的也是一个手有筹码的彭嘉生,而不是一个破罐子破摔的彭嘉生。
所以王庸不能回果邦,给彭嘉生添麻烦。林千眼想必也早已经被彭嘉生送走。
但是不回果邦的话,又能去哪里?
现在缅境全境通缉王庸,缅境肯定不能呆下去了。必须找到一条路子离开缅境,绕道回华夏。
打定主意,王庸伸手关掉了电视机,免得暴露身份。
引得袁霖一阵焦急,但是感知敏锐的袁霖察觉到王庸表情凝重,也就不再闹腾,而是静静坐在椅子上,让老人给他理发。
袁霖一身毛十分之浓厚,对于老人来说可以算是相当大的工作量。
这半天功夫,老人才刚刚推完上半身。
不过虽然只是上半身,却已经让王庸大感惊奇了。
因为脖颈、头部没了白毛的袁霖,终于露出本来面目。果然如王庸所料,正是一个标准的华夏东南沿海人的模样!
也正是因为看到袁霖的人脸,老人才逐渐放下心来,承认了眼前这个顾客是人,不是猴子。
“袁霖,你看看自己!”王庸走到袁霖身边,指向袁霖正前方的镜子。
袁霖一直扭着头看电视,所以没看到镜子。当他转头看见镜子中的自己后,先是一愣,随即就咧嘴笑了起来。
笑完,却蓦然大哭,哭完再笑,情绪十分不稳定。
王庸知道袁霖此时内心复杂,让他发泄出来就会好了。
王庸有些尴尬的跟理发老人解释着袁霖的情绪,顺口转移了话题。
“老人家,您知道这里距离出海口还有多远吗?”
理发老人随口说出一段话,有些拗口,好像是这里的方言俚语。
王庸没大听明白,可有个关键词语他听清楚了。
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是缅境的第一大河,纵贯缅境中部,全部在缅境境内,全长约2170公里。是缅境内河运输的大动脉,地位显著。
伊洛瓦底江往缅境的东南方向流淌,一直入安达曼海。进入安达曼海之后,却就相当于进入了一方自由天地。无论往哪个方向都可以离开缅境,脱离通缉。
王庸心中迅速盘算,原本还打算在这里过一夜,现在看来是不能停留了。必须要在今天晚上偷渡出境,离开缅境才行。
出境的方式只有一种,只能是走伊洛瓦底江入海了。
又是半个多小时,老人终于将袁霖身上的白毛都给剔除了。
这下袁霖却是完完全全显露出真身,看身体跟骨骼发育程度,应该是一个介于成年跟未成年之间的男孩。
估计在十六七岁左右。
只是雨林里的生活让他变得高大了许多,身体也壮实许多。现在的袁霖虽然没有练过功夫,可只靠一身蛮力,都远超明劲巅峰的高手,不怵暗劲高手。
“老人家,能不能给他件衣裳。”王庸见袁霖赤着身体,不由对老人道。
老人点点头,转身从屋里拿出一套旧衣服,给袁霖换上了。
初次穿衣服的袁霖有些不适应,不过他尚有最基本的羞耻意识,知道需要遮蔽身体。也就努力去适应了。
鼓捣完毕,王庸当即跟老人道谢,问清楚伊洛瓦底江的方向,拉着袁霖转头就走。
老人有些诧异于王庸这么着急,却也没说什么。毕竟王庸给了钱,其他的事情就不是他该操心的了。
喝口水,老人顺手打开电视,想放松一会。
可刚打开电视,就看见新闻节目已经结束。而在节目末尾的画面里,赫然两张通缉照片,其中一人跟刚刚走的那个客人十分像。
老人心里一惊,顿时坐立不安起来。他在思考,要不要将这件事告诉村长。
而此时王庸正拉着袁霖急速奔跑在路上,跑了一会,果然就看见前方一条大河,正是伊洛瓦底江。
河面上有些打渔为生的小船,还有一些个运送货物的机动船舶。
二话不说,王庸当即冲那些运货的船舶招手,言简意赅的说出自己目的:“偷渡。”
像是这些常年在水上生活的人,是少不了接触这种生意的。如果他们不干,肯定也会认识相关的人士。
果然,那听到王庸来意的船家打量王庸一眼,先是摇了摇头,接着又道:“我不做这种生意,但是我可以介绍入海口的蛇头给你认识。只要给我一笔中介费就可以了。”
王庸摸出仅剩的二十美元,道:“二十块,送我们去入海口。中介费我会一并付给蛇头,你到时候管蛇头要。这是规矩。”
船家讶异的看王庸一眼,没想到王庸对此倒是熟门熟路,不像是生客。
于是点点头,示意王庸两人上船,然后发动船舶,沿着伊洛瓦底江往入海口而去。
第三百六十五章 去欧洲
抛开个人情感因素,单纯欣赏风景的话,伊洛瓦底江其实还是很美丽的。
宽阔的河道仿佛四散开的五线谱,铺陈在天地之间,河水轰隆作响,奏响一曲大气磅礴的音乐。
仰光本来就已经处于伊洛瓦底江的下游,王庸从仰光附近的雨林逃出来,一路往东走,却是已经差不多接近入海口了。
渔民自己改装的柴油机动力船舶发出轰隆隆的声音,推动着船体一直往前。
一路之上可以看见各种大型的货船驶过,掀起庞大的浪花。
这种渔民小船是万万不敢靠近大货船的,不然肯定会被货船带起的浪头掀翻。
渔民很有经验,因为做的是违法的买卖,没有走主流河道,而是在一个支流那里就拐了。
这却是正合王庸心思,主河道上一定有设卡的排查人员,小支流却是可以避免这种排查。
大约一个小时的水路,王庸等人终于到达了入海口。
伊洛瓦底江带来的泥沙在这里形成一个三角洲,是一方沃土,养育了不少人。据研究,每年有约3亿吨的泥沙倾泻海内,致使整个三角洲向外伸延的速度异常惊人,平均每年向海洋扩展66米左右。
渔民将船停在一个浅水区域,然后跳上了岸,冲王庸招手,示意王庸跟他走。
王庸谨慎的打量周围一眼,这应该是一个废弃的码头,吞吐量不大,附近水位也有些浅,无法容纳大型货轮。这种小码头被废弃是迟早的事情。
现在除了一些个中小货船,几乎看不到一丝曾经繁华的模样了。
而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这里也成为缅境每年偷渡出海的一个重要地点。
王庸跟袁霖跳上岸,跟在渔民的身后往码头方向走去。
那里停泊着一辆破旧的中号货轮,看型号应该是上世纪的老家伙了,船体上斑驳不堪,甲板脏乱的让人不愿意多看一眼。
这种船运送的货物也不会是什么贵重货物,全都是最廉价的一些土产。
渔民靠近货轮之后,就朝着货**喊起来。
之后便见一个头发散乱的中年男人从船舱钻出来,脚上还趿拉着一双拖鞋,满脸的倦容跟不耐烦。
他慢悠悠走上码头,跟渔民交头接耳起来。
也不知道两人说了什么,很快中年男人就朝着王庸跟袁霖走了过来。
还没走近,中年男人身上散发出来的汗臭跟海水混合的馊味就让人闻之作呕。
而中年男人没有一丝的不好意思,反而哈哈大笑,仿佛这是他引以为傲的一点。
上下打量王庸一眼,中年男人开口说话了:“华夏人?”
王庸不禁惊讶于这人的眼力,常年跑码头,果然练就一双识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