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民大学霸-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血肉就是血肉,永远不可能变成石头。而血肉的承载是有极限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基因极限。

    基本上对科学有一定了解的科幻小说家,在小说中都不会写人类基因突变或者变成掌握强大力量的超人类,他们只会描写人类对科技的利用,在科技上的发展,至于人体本身?他们会一笔带过。

    没办法,人体是一个脆弱切复杂的东西,任何一个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人体的崩溃。真正研究过人体,或者能够强化人体的话,人类科技需要更长久的发展才行。

    作为生物学家,他们自然知道人体的理论极限素质是多少。以现在人的基因极限,人体只能靠近,而无法抵达或者超越。

    现在,自己碰到一个接近理论数字的人类,他们当然会兴奋。如果不是碍于王宁的命令跟成飞的身份,他们甚至想要采集一些成飞的基因片段进行研究。

    “我说你们这么看着我干嘛,数据采集完毕了?”被一群科学家饿狼一般的眼神看着有点不舒服,成飞下意识的走到一边,才问道。

    他知道科学家都是什么样的人,也见过真正的疯狂科学家,他发誓,自己绝对不想第二次接触他们。

    看到成飞的动作,一群专家们知道自己表现的太明显,连忙咳嗽了一声,生物学家说道:“数据已经采集完毕,成飞上校,您可以回去休息了!”

    “这就完了?”成飞满脸诧异:“只是量量身体数据就行,所谓的战衣什么时候才能制作完成?”

    成飞对战衣还是相当有兴趣的,显示板钢铁侠啊,想到自己穿戴者战衣在天空中翱翔他就兴奋。这也是他愿意留下来的原因之一,实验开始之后,自己每天做的就是测量数据,被一群科学家研究,是不是对他太不上心了。

    “成飞上校,您先别急。实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步进行。战衣计划正在进行,已经正式开始研制阶段,在这个阶段之中,我们需要您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对未来的战衣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采集的科学家说道。

    看着满脸认真的科学家,成飞就算不愿意也只能点了点头:“好吧,既然你们觉得数据有用,我就听你们的吧!”

    他也没有其他选择,在实验结束之前,他都要留在这里。

    等成飞离开之后,一群学者们忍不住讨论了起来。

    “说起来咱们这个战衣计划确实很高端,前来参加的科研工作者也很多,不过,这里怎么看也不像是研究战衣的地方吧,那些能源,系统,传感等等领域都没有在这里,这里反倒像是一个模具厂!”有人抱怨道。

    也不怪他们,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采集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反馈出去,让另外一个实验小组的人制造战衣,至于更核心的东西,他们全都不清楚。

    “我说老李,你也算是老研究员,不知道要听从上级的命令?”听到抱怨,身边一位神情严峻的中年人忍不住说道。

    批评了几句之后,他才接着说道:“你们也不想想,战衣计划是什么程度的实验?最少也是国家级实验吧,怎么可能在这里实验,上层难道不担心出现泄密?”

    “我们当然不会泄密,都是久经考验的研究员,不然也不会来到这里。组长,您就跟我们说说这里的情况吧,我总觉得这里好像不算是重要实验场所,咱们不会是烟雾弹吧?”老李跟着问道。

    每一个大型实验,为了保密,也为了实验可以安全进行,通常都会有不同的实验室。这些实验会在不同的实验室进行,除非是最高负责人,否则的话,根本不清楚自己正在做的实验到底是什么。

    很多科学家,即便是一些资深的科学家,他们在接受任务之后,很多同样不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什么项目。也只有当项目完成之后,经过了解封条例,才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他们曾经参与过什么样的项目。

    这是一种保密,另外一种保密也比较类似,实验分成明面跟暗处。

    明面上的实验室只是用来吸引外界目光的幌子,真正的实验根本没有在这里进行,而是在更深处的内部。这种实验室自然也就是他们所说的幌子,幌子是用来吸引其他组织的目光,偶尔也会是一些陷阱。

    明面上的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只是普通实验,跟真正的实验没有任何关系。(未完待续。)

第988章 实验进行时(中)

    也不怪他们会怀疑,自己一群人都是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员,跟战衣计划的联系还真不算太大。在这里能做的事情就是研究成飞,好吧,其实是测量成飞的各项身体数据。

    获得数据之后,将数据反馈到其他小组就可以,其他的事情基本上没有。

    每个实验都需要专门的生物小组,实验是为什么服务的?为人服务的,尤其是战衣计划。

    战衣计划的核心除了战衣之外就是使用者,使用者在使用战衣的时候,身体波动如何,面临什么样的改变,这些都需要认真的检测。

    想要检测的话,就需要生物学专家,需要他们更专业的知识。

    然而,那些毕竟是后期的事情,是战衣计划研究成功之后,进入到实验之中才需要他们的力量。前期,他们对实验根本没有太大帮助。

    既然帮助不大,他们一群人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只是为了测量数据,还是为了充当烟雾弹?

    充当烟雾弹可不是一件好事情,耽误工作不说,也证明自己的实力不足以进入到更深的层次,简单点来说,他们算是一群淘汰者。

    都是学者,都是业内精英,谁也不想承认自己是淘汰者,他们自然会有一些情绪。

    “不要乱说,什么烟雾弹,没有你们想的那么不堪!”组长呵斥一声,说道。

    “组长,确实不怪我们多想,您也要理解一下我们不是,我们在外面都有自己的课题。参与到国家项目之中,我们愿意放弃自己的研究,但是,我们也不想当什么烟雾弹,如果真的是为了作掩护的话,我还不如继续做自己的研究呢!”有一位生物学专家说道。

    确实,可以参与到大型实验项目之中的学者没有一个是普通人。他们在外界不是高校教授,就是知名专家,在业内有不低的地位,自然也有各自的研究。

    为了国家,为了某个重要项目,让他们暂时停止自己的项目,他们不会有什么犹豫。然而,如果让他们过来不是为了参与项目,而是为了掩人耳目的话,他们觉得这就会浪费自己的时间,他们自然不愿意。

    组长其实也知道他们的想法,考虑了一番之后,说道:“有些事情我确实不太方便跟你们说,不过你们也不要多想,这里并非你们想象中的掩护,而是战衣计划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在这里,大家参与的是战衣的制作,至于其他方面,我也不能多说!”

    “那么,我们测量的数据是怎么回事?”

    组长的解释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依然有人问到。

    他们也要承认,这些数据跟战衣计划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只是运用设备测量而已,就算是其他领域的学者也可以做到,没必要让他们一群生物学专家进行测量。

    说句不好听的,这么简单的测量,随便找一些小学生都能做,干嘛非要让他们这些专家测量。

    不是说他们举得事情简单不想做,他们只是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有这么多时间,他们还不如进行一些自己的研究,或者多给学生们上几堂课更好。

    组长一看,这可不行,大部分人已经不是抱怨那么简单,有点想要打退堂鼓的意思。这跟当初的目标可不同,实验还没开始,人都跑光了,他怎么给王宁交代。

    王宁现在的身份可不简单,是科技部的负责人,说他执掌整个华国科技界有点夸张,说他是科技界最有权势的人之一,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

    他掌握着立项,审核,资金等等各方面的权利,如果在王宁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还要不要在科技界混了。

    不只是王宁,战衣计划有多受重视他很清楚,从上到下多少双眼睛盯着这个项目。不管是领导也好,同行也罢,很多人都在注意项目的进展。

    身为生物组的负责人,项目才刚刚展开,组员就像放弃,只会给外界传达出一个信号,自己没能力管理其他学者,自己不能担当生物组的负责人。

    这个信号传出去的话,立刻就会有人对他发难。王宁的项目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划时代,代表着意义重大,只要参与进去,在业内的地位就会提升。身后有一群人巴不得他赶紧滚蛋,好让自己取代他的地位。

    可以这么说,一旦生物组发生的事情传出去的话,他就别想在科技界混。

    咬了咬牙,组长说道:“行,你们既然这么说,我就跟你们说一些实话。在你们心中,战衣计划难道只是战衣计划吗?你们觉得咱们小组没有作用,就是来做一些简单事情的?错!”

    组长看着一群人,说道:“都是生物学方面的学者,你们应该清楚,很多技术不是研究不出来,而是没法使用。人类的身体太过脆弱,一旦使用那些技术的话,对身体会有巨大的损失!”

    最明显的就是超级战斗机计划,说实话,世界上不乏有其他国家可以制造出超越三倍音速的超级战斗机,为什么这种战斗机无法普及?速度最快的战斗机也只是在三倍之下?

    不是制造不出来,而是制造出来也没法使用。

    达到三倍超音速之后,人体承担的压力太大,任何一次多余的举动就会将人体压成肉泥。开一次战斗机死一位飞行员,这种战斗机怎么可能普及?

    类似的项目还有很多,不是制造不出来,而是无法使用。使用的话,必须要以人名作为代价。

    说实话,现在培养出一位专业人才,尤其是作战方面的人才,所花费的费用比制造那些科技的费用还要高。花费同样的价格制造一次性科技,完全是得不偿失。

    战衣计划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战衣制造出来之后,如何普及,对人体的压力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是测量战衣对人体的压力,找到人体可以承受的极限,同时,用科学的方式制造出可以穿戴,可以使用战衣的新型战士,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使命!!”(未完待续。)

第989章 实验进行时(下)

    科技永远是为人类服务的,战衣计划也无法避免,无法由人类操控的技术,不管多么高端,也只能待在垃圾堆。

    战衣计划的核心是什么?是战衣,同时,也是人。

    在计划进行初期,提上日程的除了战衣计划之外,还有超级士兵计划。

    超级士兵计划是以某个战士为目标,尽力或者突破目标的身体数据,让其他战士也可以穿戴上战衣。

    战衣计划是什么?

    是制造出钢铁侠?根本不可能,不管王宁多么强悍,也不管脑袋中的超脑多么无敌,他都无法制造出钢铁侠,最多可以制造出战衣。

    战衣不可能具备钢铁侠那种一个人吊打全世界,顺便跟超级英雄正面刚的程度。能做到的是让军人具有飞行的能力,具有更方便的机动能力,多出一种作战方式而已。

    这才是战衣计划的核心,让战士可飞天,可入海,还有不错的防御力。毋庸置疑,整个计划的核心除了战衣之外,就是人类本身。

    没有合适的穿戴者,即便战衣制造完成,也只会是展览品,无法发挥出自己的功效。

    在这种情况下,打造可以穿戴战衣的超级士兵势在必行,而一群生物学家,他们就是为这个计划所服务的。

    “超级士兵计划?不会是让我们进行人体改造吧?!”

    听到组长的介绍,一群生物学家又是激动,又是忐忑的说道。

    超级士兵计划一看就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人体是最复杂的结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电子都会有不同的作用,想要提升身体的强度,而且还是用科技的手段,这个计划绝对小不了。

    而且在生物界一直流传着某个科研方向,人体改造计划。

    人体改造跟克隆技术是整个科研界被明令禁止的科学技术,明面上,所有国家都在禁止人体改造跟克隆技术。

    首先是克隆技术,克隆这东西就是复制,用科技的手段凭空复制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生物,比如说物品,比如说生命体,也比如说人类。

    十年前,当克隆羊现世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为之沸腾。

    克隆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掌握了神灵的权柄,掌握生命的伟力,人类完全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任何历史中消失的生物,同样,也可以利用克隆技术保证人类的长生之梦。

    只要一直复制下去,人类完全可以不用死亡,世界上其他消失的物种也会重现。人类将会成为神灵,而这个技术最终的结构如何?被打成了异端,最起码在明面上,克隆技术是明令禁止的禁术,不允许任何人研究。

    尤其是涉足到人类的克隆技术,不管是谁触碰到这个底线,都会受到联合抵制。

    为什么这么做?

    官方给出的解释这有违天和,有违人理道德,反正用了各种大道理说出了一个结果。

    ‘克隆技术不允许用在人体方面,不予许对人类使用!’

    至于私下如何,大众谁也不清楚。

    除了克隆技术之外,第二个被禁止的技术就是人体改造技术。

    人体改造技术的源头有可能是二站期间,当初野心勃勃的严肃国以及米国曾经开启过人体改造,在人类的身上安装上其他人生物的部位。

    比如说将人类的双腿换成动物的双腿,将人类的双手换成雄鹰的翅膀,身躯换成熊的身体,把人类改造成各种动物的集合体,在某些科学家的实验室中,也在进行某一些的人造兽人计划。

    在他们的理论中,可以用这些计划收集各种猛兽的优点,将这些优点添加到人类身上,主动引发人类本身的进化。

    毋庸置疑,这个计划在提出之处就遭到了整个社会的质疑,大众对这项邪恶的计划充满厌恶。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平民,一致反对类似的计划。

    于是,人体改造计划也被搁浅,变成了某些不能够提出的禁忌。

    并不奇怪,人类整体本身还是善良的,在主流的眼中,对人体方面的研究本身就是大逆不道,更何况还是将人类变成怪物,他们势必要进行反对。

    实际上呢?

    整个世界在私底下,都有一个类似的实验基地,实验基地之中在进行着某些不可为外人所知的计划,那些计划一旦传出去的话,会对整个世界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会颠覆所有人的三观。

    再以米国举例,在某些私人试验所之中,某些神话中的怪物都在慢慢成型,一些所谓的邪恶计划在畅通无阻。这些实验大部分都是某些集团私人拿出来的,为的就是攻破那些难关。

    在实验之中,同样会出现某些可以造福人类的技术,那些东西其实相比较整个计划而言,只是小儿科。人类,对于长生的追求是可以压制住所谓道德的。

    “瞎说什么呢?什么人体改造计划,我们不是西方那些邪恶的科学家,这些话不要乱说!”组长下意识的呵斥了几句,接着看看周围,发现没有人之后才低声呵斥道:“都不是小孩子,什么事情该说,什么事情不该说你们自己心里没数?别因为一时口快,连累我们所有人!我把我知道的事情都跟你们说过,你们都给我老老实实工作,上面对我们也有安排,你们不要瞎猜,散会吧!”

    听到这句话,其他人也知道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讪笑几声也相继离开。

    不管在任何领域,总是有一些不能说,不该讨论的禁忌,那些禁忌是大家必须要遵守的规则。一旦触碰的话,比其他任何事情的后果都要严重。

    尤其是科研界,科研界的保密条约为什么那么严重,最轻一级的保密条约年限也是二十年起步?高一些的五十年,一百年,甚至需要千年才能解封?

    除了要保证自己的领先之外,更因为某些科技在当时看起来真的不算善良,也许结果会造福整个人类世界,然而,那些研究,那些技术,那些科研过程,真的真的不能多说。(未完待续。)

第990章 整合思想

    “近期,我听到一些抱怨,有些人觉得咱们这里的实验室就是烟雾弹,大家过来就是来浪费时间的。还有人觉得咱们学者的实验,让一群外行人参与进来算什么事情,觉得不舒服,今天,我就想跟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战衣项目小组负责人会议上,坐在主位的沈崇峰看着各个小组的负责人,笑着说道。

    战衣小组从一开始就不怎么顺利,除了生物小组有点抱怨之外,其他小组也有各自的说法。他们觉得自己不受重视,觉得自己就是过来打掩护的,对战衣小组根本不重要。

    既然不重要,还不如让自己回到自己的试验所,继续自己的研究呢。

    除了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之外,还有人觉得自己正在研究,身边老是跟着一群外行算什么事情,不光影响自己的心情,对实验也没有任何帮助,还不如把他们全都赶走呢。

    这种思想在整个战衣小组蔓延,沈崇峰觉得自己应该要整合一下思想了。

    这也是多个部门进行一个项目之后必然出现的结果,各个部门之间有没有矛盾暂且不说。光是事情的安排,监督方面就会出现大问题。

    同样一件事情,安排的多一点少一点,他们都会有问题,更何况还会有监督的事情。

    自己的事情做的好好的,非要来一群外行人监督自己,你们是不是对我们不放心,还是说觉得我们做的不好?都是一群学者,难免心高气傲,总会有一些跟常人不同的自傲,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如果没有反应才奇怪。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王宁好像对整个实验室不太重视,从实验室开始到现在,他基本上没有在实验室中出现。

    不得不说,以王宁现在的影响力跟成就,很多学者本身就是冲着他来的,他们觉得跟在王宁身边,肯定会学到不一样的研究方式,或者可以进入到不同的领域。

    结果,抱着期待心情过来的他们突然间发现,王宁好像不怎么重视这里,除了实验室成立当天出现了之后,其他时间根本就没有身影,他们只能自己研究,只能做一些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幼稚的研究。

    心里难免会有点失衡,他们有点抱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针对这些情况,沈崇峰心中很清楚,他需要消除大家这种心里。否则的话,实验就很难进行下去。人心一旦散掉,在聚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大家的想法我很清楚,你们觉得自己不受重视,觉得这里是明面上的幌子,目的是为了掩盖私下的实验。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可以认真的跟大家说,战衣计划确实不只是一个实验室!大家都是老学者,老研究员也应该明白,很多实验不可能在一个实验室进行,总是会分开进行的!”沈崇峰说道。

    听到这句话,其他人默默点了点头。

    实验自然不可能在同一个实验室进行,任何实验,基本上都是拆分了进行。某些技术会在其他实验室进行,最后才会进行总装。

    这种做法除了保密之外,更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它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也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

    好比某个研究系统的实验室,本身就是在研究系统,某一天,上级让他们进行另外的系统研究,他们很快就能继续研究下去,不会有太多想法。而且,在系统实验室中研究系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会引起注意。

    实际上呢?也只有少数人清楚,这个正在研究的系统可能是某个大型实验的系统核心,决定着实验的成败。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实验人参加到实验之后,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曾经做过什么事情。因为在他们眼中,他们只是完成了最普通的工作,确实想象不到自己正在研究的实验会用来做什么。

    越是大型的实验,实验越是分散,全国各地,可能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这个实验。当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才会有相应的实验室出现。

    什么是前期准备工作?

    就是各个实验室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研究,实验进行到最后总装的时候,才算是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当实验室成立的时候,基本上代表着实验已经进入到后半段。

    在座的都是研究员,也不只是一次参与到实验之中,他们自然知道实验的某些规则。

    看到大家点头,沈崇峰继续说道:“不过各位不要多想,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里并不是烟雾弹,也不是用来迷惑人的幌子,咱们在这里进行的每一项实验都决定着战衣计划的成败,我们同样在为战衣计划服务,而且还是很重要的一步!”

    顿了顿,沈崇峰继续说道:“至于某些人觉得为什么王部长没有来到实验室之中,除了王部长有一些工作需要处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某些实验室之中,某个部门出现了一些问题,王宁部长正在解决那些问题。一旦将问题解决之后,就会将重点转移到我们这边。毕竟,咱们这里才是战衣计划的总部!”

    既然是总部,就意味着战衣计划最后的组装,实验,研究,等等都是在这里进行,不会转移到其他实验室。

    有沈崇峰的说法,大多数人算是吃了颗定心丸。

    他们不怕事情比较多,也不怕麻烦,最怕的反而是被无视。自己本身就是业内有名的研究员,却被排除在某个实验的核心之外,传出去他们以后还要不要混了?别人会怎么说他们?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研究,在这里浪费时间却得不到尊重,还不如将那些时间用在自己的实验之中呢。有那么多时间,说不定就能将实验往前退一步。

    知道王宁不是不重视他们,而是因为要解决某些实验室的某些问题才有所耽误,他们算是轻松了一点。至于某些部门的某些麻烦是什么,他们倒是不会多问。

    都是专业的研究员,参与到类似的大型实验又不是第一次,也不是菜鸟,知道有些问题可以问,有些问题是不能询问的。(未完待续。)

第991章 整合思想(中)

    察觉到大部分人的情绪平静了下来,沈崇峰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他最担心的是无法说服大部分人,都是学者,都有自己的骄傲,要是觉得自己不受重视的话,很容易引起乱子。

    真正的学者跟体制中的人可不同,他们真要发脾气的话,其他人还真不好说什么。领导们或许会顾全大局,觉得做出一些事情让所有人都下不来台,他也没有好果子吃。

    学者呢?

    脾气真要是上来,他才不管会有什么后果,会不会让场面难堪,他就直接掀桌子就骂。骂完你还不好说什么,毕竟自己做的不太好。

    现在的学者其实还好了一些,毕竟资源掌控在大佬们手中,太得罪他们的话,自己也没有好果子吃。要是放在古代的话,真正的学者连皇帝都敢指着鼻子骂,皇帝们还得笑容满面的哄着,那绝对是一群不怕死的硬骨头。

    所幸,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明事理,将事情说清楚之后就能抚平他们心中的不满。

    其实沈崇峰自己也清楚,如果不是他的身份放在那里,作为国内最顶尖的学者,在学者群中本身就有加持。就像是某个行业的大前辈,有一天找到你,想要解决一些事情。不管你心里多么不以为意,表面上还是要顺从一点。

    没办法,人家是业内大前辈,有一群拥趸,要是顶撞了对方,以后还要不要继续在圈子混了,还想不想获得更多机会跟资源?

    也就是沈崇峰,如果换成其他人的话,哪怕是一些大佬们,他们明面上不会说什么,私下里肯定选择直接走人。某些有性格的学者,确实还是很任性的。

    在他们眼中,自己的研究最重要,你们既然搪塞我,我就懒得陪你们演戏,你们想怎么玩怎么玩,我不伺候了。

    也就是沈崇峰,他们还算是比较信任,觉得沈崇峰不会骗他们,所以他们才愿意相信。

    反正不管怎么样,解决一个问题之后,气氛也算是轻松了一点。毕竟他们也知道战衣计划的重要性,知道这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科研项目,能够参与进去本身就是对自己的肯定,没有必要往外面推。

    说句不好听的话,也就是他们有选择的机会,觉得自己被轻视了有想法。在外界中,有太多学者想要参与到这个项目之中,哪怕是明面上的幌子,他们都不在意。

    无他,在这种大型项目之中,哪怕混个资历,对于他们来说都有巨大好处。

    不管是在华国混还是在其他国家,资历永远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他代表着你可以走的更远,也代表着你可以获得更多机会,能够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可以得到更高的职称,从博士到副教授,从副教授到教授,从教授到知名学者,从知名学者到百人,从百人到院士,到几个科技的院士,资历都是很重要的东西。

    没有资历,没有经验,上级为什么要给你那么高的职称?

    别以为职称就是职称,职称代表着地位,地位代表着资源,资源代表着成功与否。

    现代科研跟从前完全不同,从前的科研讲究的就是脑洞,就是动手能力,只要脑洞够大,完全可以用脑洞弥补资源的不足,可以得到不少颠覆性的结论。

    反正那些结论不管是否正确,对可续确实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反驳之中,科学技术也是可以得到养料的。

    现代不同,现代科技更加科学,也更加尖端,普通人研究手段对科技根本无效,在科技上起不到任何作用。现代科技已经变成了资源的游戏,资源越多,可以试验的次数就会越多,次数越多,才能越接近成功。

    倒不是说成功的唯一条件就是资源,这么说有点狭隘。这个世界上确实不缺少一些用天赋弥补不足的超级天才,在他们面前,他们可以用最少的资源做出最大的研究。

    然而,那些天才总归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需要资源的堆砌才行。就好像两个同样天赋的学者,一个人拥有十次实验机会,一个人只拥有一次实验机会。

    是拥有十次实验机会的学者成功可能性大还是拥有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