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民大学霸-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趣的是,有些东西看起来没用,实际上在生活中却离不开。有些看起来有用的东西,搬到新地方只能占据场地,没有实际意义。

    纠结之下,可能所有东西都要搬过去。

    当初常慧芳搬家的时候就是如此,很多老家具根本没有搬过去的必要,她还是舍不得。毕竟用了好几年的东西,说扔就扔舍不得。

    结果搬过去之后,王宁已经买好了新的家具,那些东西还是只能扔掉。结果连扔都不好仍,破家具,那些搬家公司都不愿意要,他们也不好处理。上一次搬家,算是废了不少功夫。

    这一次稍微好一点,父母的眼界开阔了许多,在舍取的时候不太纠结。一些家具该扔的就扔,不该仍的就继续放着。反正房子又不用卖出去,剩下的家具,家电不用搬,等有功夫的时候还能回来住一段时间。

    倒是王芸,一年中买了不少东西,自己一套房子堆得乱七八糟,搬家的时候浪费了点时间。虽然如此,几个小时之后搬家工作算是基本结束。

    当然,这次搬家常慧芳他们不需要像上次那么辛苦,搬家公司是徐涛亲自找的,不管是效率还是自主性都很高,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再加上还有一群警卫员帮忙,搬家倒是没有出状况。

    等东西搬过来之后,反倒是有了点麻烦。

    新买的别墅是装修好的,内部装饰,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甚至连生活用品都准备的很充分,只要人住进去就可以生活,不需要条件太多家具。

    搬过来的东西,很多东西跟别墅中的东西有了重叠。到底是选择使用原本的东西还是用别墅的东西,就需要常慧芳他们进行取舍。而剩下的东西怎么处理,王宁倒是没有参与。

    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多余的东西全都堆在地下室,眼不见为净。

    一家人忙忙碌碌了一下午,搬家总算是基本上解决,就算是不用亲自参与进去,常慧芳他们也累得够呛。估计只有王芸上上下下跑了一下午,依然精神抖擞。

    还好,现在有了自己的厨师,常慧芳他们不需要亲自煮饭。

    因为是新搬家,常慧芳邀请所有人在家里好好吃了一顿。还别说,厨师的手艺很不错,比不少星级酒店好许多,王芸吃的满嘴流油,其他人也基本上满意。

    一顿饭,宾主尽欢。(未完待续。)

第744章 买卖玉米要办证?

    一群人吃一顿饭是有必要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需要在一起生活。相互之间如何不熟悉的话,生活中难免会有误会。虽然出了陈慧芳他们之外,其他人都是服务人员。

    只是却不能将他们当成简单的服务人员,他们为陈慧芳一家的安全,饮食,起居,生活负责,如果不能取得初步了解的话,生活上肯定有小麻烦。

    原先的三名警卫跟常慧芳他们还算熟悉,毕竟是留在身边的警卫人员,常慧芳知道他们的存在,偶尔还会邀请他们到家里吃饭。相处起来还算愉快,这顿饭更多的还是让其他不熟悉的人认识一下。

    比如说新加入的警卫以及保姆、厨师、私人医生他们。相互之间认识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王宁的突然崛起,常慧芳一家的生活才有了改变,即便是生活环境改变的比较多,他们的大概性格还是没变的,还是有属于普通人的淳朴。

    警卫员他们是来保护自己的,常慧芳对他们很感激。被保护的人性格和蔼,而且还能体谅他们,一群人在生活上还是比较融洽的。

    吃过饭之后,警卫员们继续布置安保工作。现在是高科技时代,贴身保护慢慢的再被高科技取代,高科技层面的较量更加频繁,他们需要将整个别墅部署防护,就算是遇到突发状况也能直接解决。

    警卫员们下去,其他人自然不会多待,也都各自回到了各自区域。转眼间,别墅大厅只剩下王宁他们。

    有趣的是,不管是常慧芳还是王芸,选择房间都没有选择最高的第三层,反而将房间放在了第二层,所以平常他们会在客厅休息,休息的时候才会去房间。

    在客厅稍微看了一会电视,王芸就有点不耐烦,她早就想参观自己的新房子了。留在这里看电视哪有寻宝好玩,坐了一会之后直接闪人。

    发现王芸到处乱串,王学请也跟了上去。他对别墅也很有兴趣,更主要的是,二层三层有他的书房,他想要布置一下。当然,也有去看看警卫员小伙子们是怎么工作的。父女俩离开,只剩下王宁陪常慧芳了。

    常慧芳跟大多数中年妇女一样,比较看家长里短,婆媳之间的电视剧。很多电视剧在王宁眼中剧情薄弱,虚假乱造的电视剧,常慧芳却看得津津有味。不得不说,代沟这东西确实还是存在的。

    只是今天常慧芳好事有什么心事,看电视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其实不只是现在,吃饭的时候王宁已经发现常慧芳有点心不在焉,所以他才陪在常慧芳身边。

    以他现在的身份跟地位,不能说什么事情都能解决。大部分事情还是可以处理的,既然有实力,他自然不想让父母因为某些事情而烦恼。

    虽然好奇常慧芳有什么心事,王宁倒是没有直接询问。他知道自己老妈的性格,他要是直接问的话,常慧芳八成不会说。

    果然,过了一会之后,常慧芳还是没忍住,主动跟王宁说道:“小宁,妈妈知道你现在有学问有本事,是大科学家,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老实回答我!”

    王宁心中咯噔一声,常慧芳不会问自己对象的事情吧。

    以前他年纪还小,不需要考虑婚姻的事情。在大学之前,父母根本不会跟他提类似的事情。

    现在不同,他不光名满天下,地位,金钱一个都不少。以华国父母传统的思想,既然事业上面有所成就,婚姻就需要考虑了。不成家怎么成人,所以婚姻就会成为家庭最大的事情。

    只是王宁现在可不想考虑婚姻的事情,接下来他的工作很繁忙,根本没有时间谈恋爱。再说,以他现在的条件,什么样的女孩子找不到,根本没有必要这么匆忙。

    心中虽然这么想,他倒是没有表现出来,依然平静的说道:“您问,我要是知道的话一定回答您!”

    看着令自己骄傲的儿子,常慧芳迟疑的问道:“如果要买卖玉米的话,是不是需要办证?”

    常慧芳果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肤浅,王宁松了一口气,不管他什么身份,被家人逼婚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不过他倒是有点好奇常慧芳的问题:“买玉米要办证?您去超市或者去菜市场买玉米,有人忽悠你办证?”

    去超市买玉米都需要办证?难道说是新的规定,他没听说过啊。

    以华国的玉米规模,怎么想也不可能出现买玉米要办证的情况吧。华国现在的情况是物质丰富,想卖都卖不出去,又不是旁边的胖子王朝,物质贫困才有限制,现在的华国没有限制必要啊。

    “不是去超市买,是到老家收玉米。”发现儿子没有懂自己的意思,常慧芳直接说道:“比如说咱们老家,我如果想要把乡里乡亲的玉米收回来,然后卖给粮油站,这种情况是不是要办证?”

    原来是这么情况,王宁点了点头。考虑一下之后才说道:“如果想要经营玉米买卖的话,确实需要办证。因为要考察对方有没有经营资格,有没有仓库等等,资格没有问题的话,就能办理经营许可证了!”

    听到王宁的回答,常慧芳有点不太理解:“不就是收购点玉米卖给粮油站嘛,乡下有那么多人在做,也没见哪个人办证了。为什么非要办证呢?”

    常慧芳的心结估计就是在这个办证上,王宁耐心解释道:“妈,你应该知道,小麦啊,玉米啊等等,这些全都涉及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物资,是不可以随意买卖的。那些都是最主要的粮食,一旦出现问题,整个国家都会有动荡。再说,玉米买卖也有风险,处理不及时或者库存出现问题,玉米就会被浪费。你可是从小教导我们,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所以在买卖之中,需要通过验证之后才能经营玉米买卖!”(未完待续。)

第745章 买卖玉米要办证?(中)

    玉米这东西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物质之一,民以食为天,在吃货帝国就是真谛。吃货帝国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却不能没有吃的。

    要是吃不饱穿不暖,立马有人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几千年的传统留给整个民族的可不是什么奴役思想,除了清朝之外的每个国家,民族思想就是大复仇思想。甭管出生多么低劣,不管上层领导好不好,不能让自己吃饱的话,直接反他丫的,根本就不会考虑。

    新世纪也是如此,吃饱穿暖是基础,是必须要保证的东西。为了不被人钻漏洞,基础物资买卖有最严格的限制。

    这种限制让普通人无法进入,也让国外力量无法渗透。在国家的掌控下,基础物资一直掌握在华国手中,九层以上物质不会外流。

    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错,可见华国的政策还是比较正确。

    王宁倒是有点奇怪常慧芳怎么突然关心玉米买卖的事情了,以前他们就没有这方面的考虑,难道说父母闲不住想要进军玉米产业?

    这个可不是很好的选择,外有转基因,内有各大团体掌控大部分资源。常慧芳他们如果想要进入玉米产业的话,难度很大,而且也抢占不到什么市场。

    “妈,您跟爸不会想要进入玉米市场玩玩吧?这个可不是好选择,不管是玉米原材料还是延伸的玉米油产业都不太好参合进去。到时候,你们不但劳心还要劳力!”

    玉米市场科不好进,一群人已经霸占了玉米大部分玉米市场。想要让他们让路,难度不小。而且想要加工玉米的话,设备的投入就不低,可能刚刚投入就只能被迫放弃,到时候亏损更多。

    “你想哪去了,我跟你爸对玉米收购根本就不清楚,连需要办证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冒险进入玉米行业,我就是来问一下,看看收玉米是不是需要办证!”常慧芳反驳道,她可不准备进入玉米行业。

    听王宁介绍之后,她已经知道玉米行业很麻烦,自然更加不可能到玉米行业投资。

    “不对,你肯定有事情瞒着我。不然的话你也不会主动问我关于玉米收购的事情,是不是在这方面出了什么事情。你跟我说说,如果我能解决的话,我尽量帮衬一点!”王宁确实不相信常慧芳会主动关心玉米行业,说实话,玉米行业离普通人都够远的,谁没事会关系收购玉米要不要办证。

    除非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否则她也不可能主动提出来。

    常慧芳虽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同样也感到了麻烦,要是有王宁出面的话,事情可能就简单很多。

    想到那个电话,常慧芳还是说出了问玉米收购的原因。

    确实,有人在收购玉米的时候遇到了大事情。不过不是常慧芳,而是王宁一家比较远的亲戚。

    要说这位亲戚也挺无奈,家里环境不算太好,加上两个孩子二十多岁到了该结婚的年纪。

    在农村,哪家要是二十多岁还没结婚,走在路上都会被人指指点点,更别说两个孩子都没能结婚。虽然说孩子比较挑,最主要的还是家里没钱。

    现在这个年代,没钱谁跟你结婚。再加上农村的彩礼钱还很高,结个婚没有二十多万根本打不住。二十多万别说在农村,就算是在城市中也是不小的一笔钱。两个孩子结婚,最少也得三四十万,而且还要房子。

    房子怎么办?没办法到城里买只能自己盖。

    盖房?得,又是十万起。

    也就是说把两个孩子的婚事办妥,没有五十万根本就甭想。

    五十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就算是城市普通人也要攒小半辈子,更别说一直在农村的两位老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伺候土地,闲暇功夫出门打零工,把老两口骨头榨出油都拿不出五十万。

    当然,两个孩子不可能一起结婚,肯定有个先来后到。先搞定一个,剩下的继续等几年,有了家底之后再解决第二个孩子的问题。

    想得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谁先谁后,这是大问题!结婚之后,要是碰到开明的还好说,自己结婚另外一位兄弟帮忙了,自己也要帮自己兄弟。

    要是遇到糊涂一点的,你结婚凭什么要我掏钱。得,事情更麻烦。

    可是,老两口现在连给一个孩子结婚的钱都没有。怎么办?老两口愁坏了,总不能看着别人结婚自己孩子不结婚吧。这两年还好,等孩子再大一点,想找对象都困难。这两年必须要结婚,想结婚就要弄钱,到哪里弄钱?

    老两天有一天掰玉米的时候,眼前突然一亮。

    以前玉米成熟的时候,会有很多外地人到村里收玉米。外地商人光想赚钱,给村里人的价格很低。

    没办法,玉米成熟之后总要弄出去卖。自己留在家里又吃不完,弄到粮油站又太费事,还不如卖给他们,便宜就便宜一点吧。

    村里人愿意卖给外人,干嘛不把玉米卖给自己呢?自己价格稍微提高一点,然后自己运动城里卖给粮油站,大不了自己少赚点,赚点辛苦费总是可以的吧。

    一个村赚几千块,周围好几十个村,辛苦一下说不定能赚个几万块钱。两三年下来,孩子结婚的钱不就有了?

    想到这里,老两口立马兴奋了。合计了一下之后,购买了玉米机,购买了一辆二手货车,满村子收玉米。

    玉米反正是要卖的,老两口给的价格高一点,为什么不卖给他。于是,老两口把整个村子的玉米全都收了下来,将玉米脱干净之后,带到城市卖给了粮油站。

    辛苦了半个月,去除成本还剩下六千块钱。半个月赚六千块钱,放在以前老两口根本不敢想。有了这笔收入,老两口有了点底气。看来收玉米果然有搞头,不光能赚到孩子结婚的钱,说不定还能赚点棺材本呢。看来要再接再厉,争取多赚一点。

    正当他们陷入对未来憧憬,想要第二天到隔壁乡收玉米的时候,老两口突然被警察抓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746章 买卖玉米要证?(下)

    到警察局之后,老两口立马蒙圈了。

    警察找他们要经营玉米的证件!

    他们哪来的证件,以前看别人收玉米的时候也没有证件啊,怎么到自己收玉米的时候需要证件了?

    警察不管这些,直接跟老两口说,你们无证经营,而且收购的数额巨大,已经触犯了法律,现在不光要罚款而且还有可能坐牢。

    知道要坐牢,老两口立马慌了。

    没在农村待过的根本不知道坐牢对农民的打击有多大,不管你做了什么事情,也不管你在牢里待了几天,一旦被关进牢房,这辈子都别想洗刷身上的污点。永远要生活在别人的有色眼光中,一辈子要被人指指点点。

    老两口规规矩矩一辈子,老年被抓紧去坐牢,估计死了都不能瞑目。

    可能见老两口比较可怜,也可能觉得老两口犯的事儿不大,还算情有可原。警察直接跟他们说,要不然就交罚款,争取在法院的时候宽大处理,不用去坐牢。要不然就听法院的审判,该关几年关几年!

    能不坐牢谁想去坐牢,尤其是老两口,他们更不想坐牢。他们选择交罚款,只是听到警察说的数字,他们又傻眼了。

    罚款两万!

    两万啊,他们要是有钱的话也不用想去收玉米赚点辛苦钱了。结果钱没赚到,一来一回赔了三四万,老两口找谁说理去?

    可是不赔也不行,不赔真要进去坐牢。没办法,老两口咬咬牙,认罚。

    认罚是认罚,只是罚款一时半会拿不出来。

    本来收玉米就用了不少钱,买机器,买货车都是钱,玉米虽然卖了出去,他们身上还真没那么多钱。没办法,警察只能让他们回去凑钱,并且不能关机,他们需要上庭接受判决。

    在这之前,为了不被关到牢房,老两口只能找亲戚借钱。

    现代社会,借钱可不简单,尤其是滴穷亲戚,更不想借。

    借出去对方什么时候换呢?要是遇到赖一点的,可能直接就不还了。农村谁赚钱容易?都是赚的辛苦钱、血汗钱,平常不舍得吃不舍得穿,让他们往外借,跟割肉一样。

    借来借去也不过一万,生下的一万怎么办?

    不知道怎么想的,他们得到了常慧芳的联系方式。

    他们知道常慧芳现在发财了,儿子是明星,是大科学家。找他们借点钱应该没问题吧,只是这关系有点远,平常也不怎么走动,现在贸然打电话借钱,她能借吗?

    带着期待,带着迟疑,他们还是打了电话。

    接电话的时候,常慧芳都有点惊讶,毕竟关系确实不怎么亲密,好久都没有走动了。不过听到对方要借一万块钱,她还是答应了下来。

    放在以前,这一万块钱她肯定是不愿意借的。本身就没钱,还要充大头往外借,日子还要不要过了。

    现在不同,家里有钱了,乡下穷亲戚找自己帮忙,能帮的她就尽量帮。不过一万块钱而已,王芸一个月的零花钱都不止这个数。

    嗯,就当王芸借的好了,下个月王芸的零花钱减掉一万。不知不觉之中,王芸又被自己老娘坑了。

    钱是借了出去,常慧芳也没准备老两口还。只是确实有点想不通,买卖玉米也要办证了?以前真的没有听说过,而且乡里乡亲那么多人经营玉米,大家都没有办证。怎么他们没有事情,老两口刚刚上手就惹这么大麻烦呢!

    “你李伯伯他们那么老实的人,家里实在是有困难才想到买卖玉米的。结果钱没赚到,自己还亏了好几万,以后让他们怎么活。乡下那些警察真不是东西,其他人不抓,尽会欺负老实人!”常慧芳狠狠的说道。

    看着生气的常慧芳,王宁连忙劝道:“您也别生气,要是觉得李伯伯他们困难,你就多借他们几万块钱。等以后有钱了再还给咱们就是,反正咱们现在也不缺钱!”

    好吧,常慧芳就是这种别人的事情自己都能气半天的性格。简单点来说就是代入感太强,把老两口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

    “借钱是借钱,事情是事情,我就是想不通警察干嘛抓你李伯伯,而且就算是李伯伯经营玉米有问题,也不应该是警察出面吧。经营都是工商局的事情,他们凭什么抓人罚钱,我看啊,肯定有猫腻!”

    自己身边的亲人受欺负跟外人受欺负的感觉是不同的,常慧芳有点为老两口叫屈。

    “警察处理的方式确实有点问题,不过也不能说有太大问题。从规定上看,警察确实有点越权抓捕,不过只要工商那边出具证明,警察就不会有什么事情。要是遇到老赖,工商确实可以向警察提出申请进行抓捕的!”王宁说道。

    要说老两口的事情有问题,倒是也不好说。如果说没有问题的话也肯定不是,他们之所以会被抓,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背景。

    乡下很多东西没有城市那么标准,违法与否也没有死限制。比如说经营玉米买卖,有人追究的话确实是违法,没人追究的话也就没有问题。这一切就要看后面有没有人。

    无疑,老两口背后是没人的,所以才被警察当冤大头宰了。两万块钱到手,派出所的经费又增加了一些,想要购买什么东西都可以。

    如果需要的话,大不了分给工商一部分,剩下的还是派出所所有。

    这就很有问题了,如果说没有问题的话,他们的做法也确实没问题。违法之后,警察确实有权利抓捕,罚款。这些都是记录在法律上的事情,谁都不能轻易更改。

    “那也不能尽欺负老实人啊,警察一张口,轻飘飘罚走两万块钱,他们也不想想两万块钱对乡下农民的意义。罚这么大一笔钱,要是一时想不开,上吊跳水的也不是没有!”常慧芳担心的说道,人命太脆弱,稍微糊涂一点就能自我了断。

    被罚了这么大一笔钱,对老两口的影响很大。真的出现什么意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确实,这一点我还真没想过。从村民们的角度来看,这个罚款确实太委屈了。看来明天跟刘省长的见面,我知道要谈论什么内容了!”(未完待续。)

第747章 邀请

    “上次还在想什么时候还能跟王博士见面,没想到缘分说来就来,竟然在玉兰市碰到了王博士,您说,咱们这算不算缘分!”

    富丽堂皇的会客厅中,刘副省长笑容满面的说道。这位刘副省长不是别人,正是原本荷花省的副省长刘才章。

    说起刘才章,跟王宁倒是有一段很有趣的过往。有一次,王宁在荷花省的时候跟刘才章的儿子刘大少起了点冲突,以当时王宁的身份,直接将刘大少碾压了。

    刘才章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亲自邀请王宁赔罪。

    赔罪也算是陪出了缘分,两个月之后,刘才章就从荷花省调到了现在的安皖省。安皖省经济自然无法跟荷花省相比,不过安皖省是人口大省,也是近期经济增长比较迅速的省份。

    再加上调到安皖省之后,惯例给刘才章提升了小半级,从原本普通副省长变成了现在的常务副省长。别看只是多了两个字,意义却完全不同。

    副省长那么多,常务副职却只有一个。理论上来说,省长之下就是常务副省长,生长不在的时候甚至可以总领全省大小事务,是下一届省长的热门人选。

    刘才章才四十多岁,能够走到现在的位置上,只要不出意外,几十个省的书记位置肯定有他一个。再说,刘才章的身份也不简单。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从四季市书记到现在的安皖省常务副职,一路横跨了好几个级别,背后没有力量在支持的话根本就不可能。

    来到安皖省,这里算是王宁的大本营。不管是上层还是在下层,对王宁这位土生土长的安皖人都很支持。再加上王宁的成就非凡,在整个国家上都有独特的地位。再有时间的情况下,刘才章当然不介意邀请王宁见面。

    不打不成交,刘才章现在是自己老家的父母官,不管怎么样,王宁还是给了刘才章这个面子。

    当然,今天过来的人不只是刘才章,还有安皖省真正的大佬,吴省长,他才是安皖省真正的掌控者之一。

    除了吴省长之外,王宁身边还有另外一位特殊身份的贵宾,他就是特钢集团的负责人胡青松。

    作为特岗集团的负责人,胡青松正在京城筹办特岗集团的各项事宜。人员安排,场地选择,挂牌时间,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处理。

    除了场所之外,更主要的还有其他大员的邀请。有了宁元素的存在,特钢集团未来的市值绝对是上万亿级别的,是世界影响最大的集团之一,哪怕是在整个华国也是屈指可数的存在。

    这么大的部门,需要的人员是海量,想要进入这个部门的也不知凡几。

    更妙的是,特钢集团正在创建,只要在创建初期加入到部门中,最起码在级别上也能前进半步吧。哪怕进入特岗的时候不进步,等分厂,分公司建立的时候,他们这些老牌员工是不是有优先外派的权利?

    一旦外派,他们的级别最起码也要提升半级。哪怕是不提升,在外面做一方诸侯跟在总部当孙子,怎么选择还是很简单的。

    特钢集团位置就那么多,一些重要位置已经有了人选,其他位置属于谁可不一定。胡青松身为特钢集团的负责人,还是有决定权的。

    于是,在京城的胡青松除了忙碌集团创建的事情,每天还需要接受各路朋友,亲戚,同学以及乱七八糟关系人的邀请。

    对于那些邀请,身为正省级大佬的胡青松有了拒绝的底气。同样,胡青松又不是站在了最定点,还是有些人他躲不过去的。那些人,他也不太方便拒绝。

    这种时候,他也就只能拉外援了。

    其实胡青松并不介意集团有一些特殊员工,不管什么集团,不管什么部门,总是有一些特殊员工,他们是最特殊的存在。甚至部门中会专门设置部门安置那些人,让他们做出自己的贡献。

    但是,他们需要有自己的能力,最起码不能惹是生非。对于那些乱七八糟的人,胡青松根本就不愿意接收他们。

    不想接收怎么办?只要往外推,想要往外推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很多领导他推不掉,所以只能往外援身上推。

    谁是外援?自然就是王宁这位持有股份的特钢集团的顾问。

    没错,在集团创立的时候,王宁也有了新身份,特钢集团顾问。这个身份纯属就是虚职,没有太多的实权。当然,作为特钢集团的股东之一,他的权利毋庸置疑。真让他看不过眼,直接开除都找不到地方说理去。

    在加上王宁又是宁元素的发现者以及负责人,往他身上推完全没有问题。

    其他人可以跟胡青松商量,却无法跟王宁商量。没办法,王宁算是最特殊的一群人,享受着特权却不是体制中的人。

    跟他商量的事情,他同意算是给你面子,他要是不同意的话对方也没办法。根本就不在自己的管辖之内,连找麻烦的资格都没有。

    要是惹得对方不开心,直接跑去找最高领袖跟最高首辅,倒霉的还是他们。所以他们可以找胡青松,却不敢招惹王宁。

    胡青松往王宁身上推一点压力都没有,谁让他是公司的股东之一,自然也需要负起一定的责任。

    当然,在打掩护之前,王宁肯定知道类似的事情。而且不只是王宁需要给胡青松打掩护,胡青松也需要给王宁打掩护。

    王宁不是圣人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也有自己的关系网,很多东西同样躲不掉。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往胡青松身上推,让胡青松出面解决。

    反正在集团创建之中,他们属于合作方式。胡青松解决不了的问题推给王宁,王宁解决不了的问题让胡青松出面,如果两人都解决不了的话,那没法,只能考虑接受或者直接向最高首辅反应。

    无疑,今天刘才章邀请王宁的原因之一肯定跟特钢集团的建立有关,对于特钢集团背后的利润,不会有人不动心的。

    大概了解刘才章的想法之后,王宁将胡青松邀请了过来。于是才有了今天的四方见面,王宁,胡青松,吴省长,刘才章。(未完待续。)

第748章 邀请(下)

    刘才章,吴省长,胡青松,除了吴省长之外,其他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