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电影巨匠-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
她现在穿着正式的晚礼服,然后坐在梳妆台前面,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敲门声,其他所有事情都已经停摆,就连听音乐都听不下去,只能不断看着挂钟,注意着秒针一刻一刻的移动。这让她看起来不仅可悲,而且荒谬,但问题就在于,内心的期待却丝毫没有减弱。
可是,她和他仅仅只见过三次面,对话不超过十句,不是吗?
“砰砰砰”,有节奏的敲门声传了过来,打断了杰西卡的思路,刹那间浑身上下所有肌肉都紧绷起来,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向了挂钟。八点五十九分,秒针还在快速地奔走着。原本被放慢了数十倍、数百倍的秒针,此时却像是失心疯了一般快速地狂奔着。
“来了!”杰西卡扬声喊到,直接站了起来,径直朝门口方向跑了过去,但才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转身快步跑了回来,结果茫然地站在原地左右看了看,还是转过身再次走到了门口。
看着那门把手愣了愣,一片空白的大脑根本没有任何思绪,然后,她就打开了大门。
站在门口的兰斯身着一套黑色西装,漆黑如墨的布料在走廊那糟糕的灯光之下映着淡淡的光晕,将那宽肩窄腰用布料严密而柔顺地勾勒出来,没有任何特色的设计让西装看起来平淡无奇,可是多一分太宽、少一分太紧的贴身剪裁却透露出一点英伦复古的气质。
里面搭配了一件象牙白休闲衬衫,没有任何花哨的设计,仅仅只是最基本款的小立领白衬衫,没有搭配领带或者领结,仅仅只是把扣子整齐地扣好,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处理却隐隐约约透露出一抹禁/欲的束缚和优雅。
缺少领结和领带的点缀,又让整套衣服显得没有那么正式,袖口那船锚型的袖扣成为浑身上下唯一的点缀,增添了一抹青春的张扬和朝气。
仅仅只是一眼,却让所有光芒都黯然失色。
“尊敬的阿尔芭小姐,请问我有这个荣幸,邀请你一起出席今天的首映式吗?”兰斯绅士有礼地开口询问到,那动人的英伦发音让人恍惚之间就穿越回到了维多利亚时代。
杰西卡就看着兰斯缓缓抬起了眼睛,那眉宇之间徐徐绽放出一抹惊艳,犹如蔚蓝海洋般的眸子里扬起了一阵轻风,那赞美和喜悦泛起了点点光晕,像是盛夏清晨洒落在海边上的金色阳光一般。清澈而广袤的眼睛礼貌地打量了一番她的裙摆,最后落在了她的脸颊之上,埋藏在深处的笑意漾起一圈圈涟漪,不仅有一抹惊叹,还有一抹谐谑。
这让杰西卡的脸颊刹那间变得绯红起来,她第一次知道,原来语言才是最苍白的东西,即使兰斯没有说任何话来赞美她,但此刻的眼神却胜过千言万语,她只觉得胸腔里小鹿乱撞,大脑根本无法思考,只能是下意识地回答到,“当然。这是我的荣幸。”所有的预想在此刻都不管用了,她只能被动地跟随着兰斯的节奏前行,彷佛在嫩绿色的春/风之中肆意驰骋一般,懒洋洋的阳光具有魔法的力量,让人忍不住就闭上眼睛,沉迷其中。
兰斯往前走了小半步,侧过身,抬起了自己的左手臂,发出了邀请。杰西卡懵懂地挽住了兰斯的手臂,然后两个人就这样迈开了脚步,那细琐的脚步声消失在酒店的地毯里,只剩下一片静谧,周围糟糕的走廊灯光都绽放出一圈圈光晕,妙不可言。
当人们提起首映式的时候,往往都会想到“哈利-波特”或者“魔戒”那样恢弘盛大的首映仪式,全球所有瞩目的视线都集中到那一条红地毯之上,数不胜数的观众为他们欢呼呐喊,期待着电影的闪亮登场。
事实上,此类首映式已经脱离了“首映”的范畴,更加注重“仪式”的作用。这是宣传手段的一部分,电影公司不仅希望通过这样的仪式来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也会借此来制造更多的新闻,希望电影上映之后能够取得更加出色的票房。
自然而然,此类首映式需要花费大量的宣传费用,“变形金刚3”仅仅一个首映式就投入了超过一百万美元的成本。如此成本,不是每一部电影都可以消耗得起的,更不要说独立电影了。
对于独立电影来说,有两种首映方式。
第一种就是艺术院线的点映,邀请小部分媒体前来参加,这种方式的优势就在于,艺术院线大部分都是专业高端的观众,他们往往可以给电影更加中肯客观的评价,为电影的后续扩映传播口碑,但劣势就在于影响力范围太有限,口碑传播速度太过缓慢。
另外一种则是大部分独立电影的选择——电影节。在电影节上举行首映,媒体的关注度无疑要上升数个台阶,电影节评委的认可更是可以为电影镀金,可以迅速成为观众讨论热点。但劣势也十分明显,电影节门槛显然十分困难,激烈的竞争也很容易让电影直接被埋没、被遗忘;同时,到欧洲参加三大电影节,费用更是不菲,除去报名费之外,车马费也是一个沉重负担。
这也是圣丹斯电影节如此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一来就在美国本土,二来商业气息的减弱确保这是独立电影的狂欢盛宴,三来首映式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美国媒体的注意。
当然,圣丹斯电影节的首映式自然称不上“恢弘盛大”。
兰斯和杰西卡离开酒店之后,两个人徒步前往首映式举行的影院,幸运的是暴雪已经停了下来,晴朗的天气让行走变得容易许多。铲雪车早早就清扫了主街道,可即使如此,双脚踩在地面上依旧发出了咯吱咯吱的细琐响声。
杰西卡脚底有些打滑,下意识就伸出手来试图抓住一个支撑物,紧接着就感受到一股力量抓住了她,让她平稳了下来。抬起头,杰西卡就看到了那薄薄的唇瓣抿出一个浅浅的弧度,这一点狼狈慌乱也打破了杰西卡的拘谨,忍不住就扑哧一下笑了起来,“走路去参加红地毯,这听起来真是妙不可言。”
杰西卡却发现,兰斯没有笑起来,而是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那炙热而专注的视线让她的脸颊微微发烫,彷佛下一秒就会融化在那双眸子之中般。这让杰西卡有些窘迫地收敛起了笑容,“怎么了?”
兰斯收回了视线,低头轻笑了起来,“我只是在想,也许这就是圣丹斯的魅力之一。”那低眉之下的一抹温柔是如此惊心动魄,杰西卡不由有些愣神。“当然,还有这个。”兰斯的声音再次传来,惊醒了杰西卡,她慌忙抬起头看了过去,混乱的思绪很快就被眼前的盛况吸引住了。
在举行首映式的电影院门口,整条街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来来往往的人群至少有两、三百人,大家三两成群,聚集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讨论着前几天上映的电影,争前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间或可以看到一些背着相机的记者们在楼梯口四处游弋,不过脸上的表情都十分轻松,一边整理着自己的拍照设备,一边和同僚们打趣调侃着,那轻快的气氛看起来不像是电影节,倒像是度假村。
一条红色地毯从街道边的楼梯往上延伸,两侧厚厚的积雪彻底将那条通道点燃,鲜艳如血的色调在凛冽的空气之中氤氲起雾,汹涌人群堆积起来的热气在通道周围左突右撞,就彷佛是一座活火山刚刚喷发完毕,岩浆顺着山脉缓缓下滑一般,壮观而苍茫,令人瞠目结舌。
只有在这一刻,电影节的气氛才扑面而来。不过,圣丹斯和其他电影节又显然不同,在这里没有人是明星,每一个人都是单纯的电影爱好者,所以,即使是参赛影片的主创人员也没有特权,他们只是和现场所有观众们聚集在一起,热切地分享着自己对电影的看法。那种平实、平凡却热闹的气氛,全世界仅此一家。
兰斯挽住了杰西卡的手臂,示意从侧面走上了楼梯,“上帝之城”剧组的成员们已经聚集在了那里,只是等待主办方号令,然后就可以走上红地毯了。
亚历山大-罗德里格斯第一个看到了兰斯,不过他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站在原地,满怀仰慕地看着兰斯,目不转睛;珀西随后就注意到了兰斯,他露出了一个微笑,“就等你了,红地毯随时都可以开始。”
兰斯轻轻吐出一口气,轻松自如地开口说到,“那还等什么呢?就让红地毯开始吧。”这一天,他已经等待得太久太久了。
然后,珀西就伸出头,给正前方打了一个手势,紧接着,电影院门口的音响就传来了主持人醇厚的声音,“各位电影爱好者们,让我们有请‘上帝之城’的主创团队!”
071 恢弘泼墨
哈维尔-尤利尔擦了擦掌心的汗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镜头表面上的霜雾,抬起头茫然地看了看四周的环境,不由长叹一口气。
电影对于他来说,真的太陌生了,站在现场,周围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是认识的,更糟糕的是,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就好像是刚刚成为记者的菜鸟。一直到现在,哈维尔自己也不确定,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这一次,他是专门申请了假期,然后离开里约热内卢来到了帕克城,以私人的身份对圣丹斯电影节进行报道。
当他说出这个想法时,他的同事都觉得他疯了。其实他自己也认同这种说法。只是,自从“上帝之城”杀青之后,跟随着兰斯的脚步走进好莱坞的想法,就在哈维尔的脑海里不断汹涌,无法抹去。也许,这次圣丹斯电影节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机会——看看他到底是否适合在电影圈工作。
“电影圈?这个词听起来真滑稽。”哈维尔扯嘴露出了一抹苦笑。
突然,现场就骚动了起来,哈维尔抬起头,然后就看到记者们全部都朝着红地毯的前方涌了过去,三十多名记者把那狭窄的红地毯通道围堵得水泄不通,根本找不到空隙了。哈维尔仅仅是慢了半拍,然后就只能看着自己的眼前树立起了一堵人墙。
哈维尔没有放弃的打算,他也快步跟了上去。以前采访社会新闻的时候,对于如此情形也毫不陌生,只是,哈维尔不太明白红地毯的运作原理,到底哪个角度才能捕捉到最好的镜头呢?
但留给哈维尔的时间没有多少了,因为红地毯上有人出现了。
面前所有的记者都高高举起了手中的照相机,纷纷按下快门,那刺眼的闪光灯投射在白雪皑皑的两侧,折射出更加明晃晃的光芒,将现场完全笼罩了起来,顿时整个阵势都恢弘起来,就彷佛眼前不是三十名记者,而是三百名记者一般。
哈维尔只觉得自己眼睛都被刺痛了,他左右看了看,始终寻找不到缝隙,脑筋一转,他就往后退,连续退了几步之后,回头看了一眼,紧接着又往下退,几乎已经站到观众聚集的区域了,他这才停下了脚步,转过身一看,那恢弘壮阔的水墨画就这样眼前铺陈开来。
氤氲起伏的雾气之中,连绵蜿蜒的山脉巍峨雄伟地在视线尽头若隐若现,间或可以看到那深黑色、藏蓝色的山体在洁白的积雪之中出现,层层叠叠的白雪从山脉之上一路蔓延下来,绕过那深灰色为主体的电影院,顺着层层台阶延伸到街道之上,强烈的色彩对比之中居然让人产生一种站在中世纪古堡面前的荒谬错觉。
鲜艳欲滴的红地毯犹如瀑布一般宣泄而下,那灵动的色彩彷佛在轻风之中赋予了生命力一般,鲜活地迎风飘扬,喷薄出大量的红色血雾,一点一点渗透到周围的白色之中,张扬出一片艳丽到了极致的朦胧。闪耀刺眼的闪光灯犹如万点星光,在金色阳光之中熠熠生辉,成为整副画面的点睛之笔。
就在这一副震撼的泼墨画之中,两个身影并肩从容登场。
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将那高挑挺拔的身躯勾勒出来,漆黑如墨的中短发被梳成了一个大背头,然后优雅地做出二八分,将那种英伦复古贵族气质随意自如地泼洒出来;邪魅潇洒的眉宇之下有着一双惊心动魄的眸子,那晶莹透亮的湛蓝色彷佛隐藏着海市蜃楼的奇幻和美妙,在光线的折射之中掀起惊涛骇浪,让人忍不住就牢牢锁定住那双眸子,然后……深深沉沦。
站在一旁的女人身材匀称,修长的大腿在那红色千层纱之下若隐若现,唤醒脑海深处的无限遐想。可即使如此,女人五点五英尺(一米七)的身高站在男人六点二英尺的挺拔身型旁边,还是显得娇小可人,但两个人并肩而立却彷佛天造地设的一对,女人轻轻依偎在男人宽阔的胸膛之中,巧笑颜兮,让人挪不开视线。
那红色长裙在轻风吹拂之下不断涌动,彷佛整条裙子都被赋予了生命力,麻绳吊带式的上半身设计让人看到那美妙的胸/部曲线和性/感的锁骨肩线,就好像是上帝用尺寸精心丈量一般,完美的比例越发让那腰身的线条变得神秘起来,忍不住就想要探究那顺着纤纤细腰往下展开的轻盈裙摆。
精致的面容因为一头金色长发被挽成了发髻而显露无疑,眉眼之间的英气与性/感杂糅在一起,令人眼前一亮。嘴角灿烂的笑容映衬在男人那优雅从容的微笑里,有着一种致命的诱/惑力。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身前那黑压压的一片人墙,彷佛用双手支撑起一片舞台般,将前后两部分隔离成为两个世界,往前一步是神话,退后一步是现实。那高高举起的手臂锲而不舍地按下快门,闪光灯连成一片,越发让色彩的对比变得无比鲜明,恢弘壮阔的震撼感节节攀升。
哈维尔瞠目结舌,微微张开的嘴巴根本合不拢,他只是凭借着自己记者的直觉,抬起照相机,然后瞄准取景框,按下快门。“舞台”之下黑压压的一片,闪光灯四处亮起了光晕,连成一片的人墙形成了一个纯天然的画框;“舞台”之上气势恢宏,泼墨山水画也沦为了背景,画面正中央的一双璧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然后,“咔嚓”一声,历史性的一刻就被记录了下来!
这是哈维尔所没有见过的兰斯……还有一个不认识的女人。
在里约热内卢的时候,兰斯每天都是一件随意的衬衫,潇洒而随性,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浪迹天涯的艺术家。哈维尔几乎以为,那就是兰斯的真实面貌,但今天,仅仅只是最简单的一套西装,那种强大的气场就让他震撼在原地,彷佛全场所有的恢弘和涌动都被踩在他的脚下一般。
看着这样的兰斯,哈维尔内心前所未有的涌动,他的脑海里只有唯一的一个想法:他想要看看这个男人到底能够走向何方。
哈维尔快步走了上去,四周看了看,随意拍了拍一名同行的肩头,“他们难道不停下来吗?”因为此时兰斯已经和女伴转身走进电影院了,根本没有停留。
那人回头看了看,随意地说到,“天气这么冷,采访都在室内进行。”这一句话才让哈维尔醒悟过来,不管是兰斯还是那个女人,他们的衣服都太过单薄了,在雪地里站个三分钟,估计嘴唇都要紫了。所以自然不可能久留。
紧接着,“上帝之城”剧组的孩子们都纷纷走上了红地毯,现场又是一阵拍照,头尾整个红地毯也不过十分钟就结束了,大家都开始朝着电影院内部涌去,准备今天的首映式以及接下来的采访。
“诶,你们知道那个男人到底是谁吗?为什么看起来很眼熟。”刚才被哈维尔提问的那名记者,好奇地朝旁边开口询问到。结果大家都是一脸为难的模样,纷纷表示,确实很眼熟,但的确喊不出名字。
最主要也是因为圣丹斯电影节的关系,每年出现在这里的陌生脸孔太多,人们很难直接与好莱坞联系起来。
哈维尔就开口说到,“那是兰斯洛特-施特雷洛。”那记者转头看了过来,哈维尔紧接着问到,“那个女人是谁来着?”所有人一头黑线。
进入电影院内部,兰斯就带着杰西卡到旁边,和她的经纪人詹姆斯点头打了一个招呼,然后顺手接过詹姆斯手中的外套,给杰西卡披了上去,露出一个笑容,“今天我可是沾光了。”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让杰西卡嘴角的笑容无法抑制地勾勒了起来。
不过,两个人仅仅是在原地停留了一小会,保罗-吉亚玛提和哈维-贝克两个人就已经走了过来,过了一会,伊桑-科恩和乔尔-科恩也走着红地毯出现了,电影院里瞬间就开始热闹了起来。
“一会电影放映结束之后,你们最好等我离开之后再开始评论,否则我也不确定我能不能够坚持下去。”兰斯的话语让全部人都哄笑了起来。
保罗毫不给面子地直接说到,“当面把你骂到抬不起头来,这才是圣丹斯的精彩之处,相信我,你不会想要错过这个场面的。”
“即使我就是那个被骂的人?”兰斯指了指自己,眉宇之间的笑意在沸腾着。杰西卡仰起头,看着如此谈笑风生的兰斯,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视线根本无法移开,她喜欢这样的感觉,就这样安静地站在这个男人身边。闭上眼睛,就可以嗅到那干涩清爽的木质气息。
“即使你就是那个被骂的人。”一个声音从人群之外传了过来,大家看了过去,赫然是罗伯特-雷德福,大家都纷纷打起了招呼,他简单地挥了挥手,走到了兰斯面前,“要知道,看着所有人口沫飞溅地骂一个人,那是十分难得的,因为更多时候,他们在咒骂的过程中,自己就会产生分歧了,烂到底是怎么烂,烂在何处,这都是争论的焦点。相信我,那画面,你不会想要错过的。”
罗伯特的话语让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所以,我们还等什么呢?我想,我已经开始期待所有人对着我开炮的画面了。”兰斯总结地说到,主动向大家发出了邀请。
072 混沌影业
乔尔-科恩目送着兰斯走到了不远的座位安坐了下来,偏头在伊桑-科恩的耳边低声说到,“你没有说,这部电影是由他执导的。”
伊桑侧过头就看到了乔尔眉眼之中的怀疑,立刻就明白了乔尔对兰斯的质疑态度,轻笑了起来,“我们现在是在圣丹斯,所以,你知道应该期待什么。”虽然伊桑对兰斯的导演功力也秉持怀疑态度,但他却承认,此前和兰斯的那次碰面的确让他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兴趣,这才拉着哥哥一起参加了首映式。
至于兰斯的实力到底如何,作品本身会给出一个答案。
乔尔不置可否地挑了挑眉,他可不认为一名商人——制片人的身份本身就是商人大于电影人的——能够展现出什么才华。兰斯是一名不错的制片人,因为他对电影有不俗的鉴赏眼光,但这无法让他摆脱商人的身份,成为一名艺术创造者。特别是刚才,兰斯在诸多电影人之间游刃有余,彰显出了他对社交场合的掌控力,这也越发让乔尔确定:兰斯是一名商人。乔尔之所以愿意来,是因为他以为这是兰斯担任制片人的作品,但现在……
伊桑转头看向了大屏幕,乔尔也收拾了情绪,尽可能地将自己的预期值降低到谷底,转过头开始等待着电影的放映。
此时,可以容纳三百人的影院内部已经坐得满满当当,虽然“上帝之城”的整个剧组主创人员都籍籍无名,但如此情况在圣丹斯已经是常态,所有来到圣丹斯电影节的狂热电影爱好者们,对于这一点都再清楚不过了。所以,根本无需任何宣传,也无需任何噱头,三百张的首映门票还是早早销售一空,甚至还有一些人都没有抢到门票——比如说哈维尔。
观众们满怀期待地低声交流着,手里拿着官方发布的电影场刊,阅读着“上帝之城”的相关信息,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如此场景对于兰斯来说,并不陌生,他经历过多部电影的首映式,他也清楚地明白,自己的作品即将接受大众审判的那种忐忑和期待相互交织在一起,矛盾而纠结,着实让人难以平静下来。
原本兰斯以为,自己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可以抱着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可是现场的气氛还是让空气开始缓缓升温,四面八方蜂拥过来的细琐议论声、密集人群之中一张张模糊的脸孔若隐若现、影评人和记者挑剔的视线如芒在背……那些难以被察觉的小细节却让气氛越来越紧绷,心跳猛然就失去了节奏。
不一样,终究还是不一样的。这一次,他不是制作人,而是以导演、以编剧的身份去接受大众的评判,这不单纯是自己的作品,更是自己的心血结晶。想到这里,紧张的心情之余,一种奇妙的亢奋油然而生,那夹杂着期待、雀跃和忐忑的情绪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兰斯从口袋里拿出了糖果包,倒出了两颗,扔进嘴巴里,慢慢咀嚼起来,那细腻的甜味在舌尖跳跃,让心情缓缓平复下来。
“我可以要两颗吗?”身边传来了一个俏生生的话语,转过头就看到了杰西卡那漂亮的脸庞,眼睛里闪烁着灿烂的期待。兰斯嘴角微微一抿,划出一道和煦的弧度,却以不容反驳的坚定语气说到,“我不认为你会喜欢。”说完,手掌就重新握了起来,把糖果放进了口袋里。
此时,电影院的灯光缓缓黯淡了下来,兰斯转过头看向了大屏幕。杰西卡眼底失望的表情涌动起来,几乎难以掩饰,深深地看了一眼兰斯的侧脸,一点一点伴随着灯光的黯淡而逐渐消失,最后,杰西卡也转过头,看向了一片漆黑的大屏幕。
整个电影院都陷入了黑暗之中,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那嗡嗡的躁动声刹那间消失不见,就彷佛集体被掐住了喉咙一般,每一位电影的狂热爱好者们都把注意力投向了大屏幕。就在这时,漆黑如墨的黑暗之中出现了一个朦胧的光点,将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去。
那微弱的光芒开始逐渐变得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强壮,当光点演变成为一颗篮球大小时,突然就爆炸了开来,千万颗光点在大屏幕上洒落开来,将所有黑暗都驱散开来,变成了一片璀璨的星空,数不胜数的明亮星光在夜空之下熠熠生辉,然后所有光彩扭曲在一起,变幻出各式各样的色彩形状,宛若一团混乱,却又宛若一抹极光,刹那间让那漆黑的夜空美轮美奂,混乱到极致的艺术气息令人瞠目结舌,即使是梵高笔下的油画也勾勒不出如此画面万分之一的精彩。
最后,所有光点猛然回收,重新浓缩成为一个光点,然后越变越小、越变越暗,直到消失不见。然后,屏幕之上就出现了一个单词,“混乱(chaos)”,那龙飞凤舞的粗线体字幕却采用了白色的极简色调,有种难以言喻的韵味。紧接着,“混乱”的字体也变成了一团扭曲的光线,一点一点消散在夜幕之中。
仅仅只不过是十四秒的片头,却给所有观众留下了难以想象的深刻印象。那宛若大爆炸般的混沌,流光溢彩又变幻莫测地扑面而来!
混沌影业,就这样登上了历史舞台。
“噌”,一声脆响在黑暗之中犹如一道闪电,惊鸿一瞥。许多人根本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听到一个杂音,令人捉摸不透;更多人则是错过了这一个细琐的响声,依旧漫不经心地看着大屏幕,上面出现了字幕,“导演:兰斯洛特-施特雷洛”,那延续了前面草书风格的字幕仅仅只是停留了一会,然后就如同混沌一般消失了。
紧接着,又是“噌”的一声脆响,这一次画面一闪而过,一把蹭光发亮的长刀直接划过,但仅仅只是一瞬而已,大屏幕很快就变黑了,就好像刀刃划破了黑色的屏幕一般;随后,“噌噌”的响声按照一定的韵律节奏越来越快,锐利的刀刃一下接着一下地划破黑暗,不断在眼前闪现,凌厉而利落的剪辑风格立刻跃然于画面。
此时人们才拼凑出一个场景,那铮铮作响的声音赫然是刀刃在磨刀石上摩擦碰撞所发出的。这是一个人正在磨刀!
欢快的桑巴音乐犹如万花筒一般喷发出来,那热情洋溢的旋律让人忍不住就想要翩翩起舞,彷佛空气之中都可以嗅到专属于巴西的阳光味道。磨刀的节奏越来越快,就好像与音乐交相辉映一般,快速转换的镜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快速摩擦的刀锋、灵活跳动的班吉琴弦、密集欢快的鼓面、躁动不安的公鸡、干脆利落切断的胡萝卜、翩翩起舞的桑巴舞步、手起刀落的杀鸡手法、氤氲加热的炭火、香气四溢的肉串……那一个个明亮的镜头凌厉而清晰地组合切换着,构建出一场派对的盛大和明快。
一大群公鸡都已经被杀死,只剩下满地凌乱而肮脏的鸡毛,变成一堆光滑白嫩的鸡肉摆在了案板上。此时,只剩下最后一只公鸡还没有被轮到,眼前混乱而躁动的画面让它开始慌乱地四处走着,维系着公鸡左脚的绳索就这样松了下来,重新获得自由的公鸡,迫不及待地就往旁边走去,然后振翅而飞,从二楼飞落到了地面,开始窜逃起来。就好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离开了监狱的安迪。
“草,鸡跑了,快去抓住那只鸡!哈哈!”一双尚显稚嫩的眼睛占满了整个画面,欢快地呐喊到,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放肆而张扬地大笑起来。
一阵兵荒马乱,凌乱的脚步在镜头里不断踩踏着,十几个少年匆匆跑下楼,急促而慌乱地跟随在公鸡身后,快速追赶着。追逐的人越来越多,但只看到脚步越来越多,公鸡敏捷地在缝隙之中穿梭着,这只是让场面越来越混乱。
一只小小的公鸡,带领着浩浩荡荡的人群在大街小巷里穿行着,闹得所有人都鸡飞狗跳,好不热闹,那看似琐碎的镜头却一点一点将整个区域的景色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一片贫民窟,黑人贫民窟,落后而脏乱的贫民窟,每个追逐者手上都拿着一把手枪却习以为常的贫民窟,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却在快速切换的短镜头之中泄露出一种只属于南美洲大陆的欢快。
伊桑微微抿了抿唇瓣,眼底流露出浓浓的兴致来。
虽然仅仅只是开场不到九十秒的镜头而已,但却丝毫看不出“处女作”的稚嫩和青涩,快速衔接的镜头却在不动声色之中将整体和局部的细节准确传达出来,已经足以窥见导演个人风格的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开场就以一场派对登场,一群孩子追逐一只越狱的公鸡,配合热情欢快的桑巴,颇有一些童话式的荒诞不羁,妙趣横生的情节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好奇着整个故事的正体。
两个年轻的孩子讨论着拍照和报社的话题,却发现一只公鸡突然就跑过了自己的面前,然后一群高高抬起手枪耀武扬威的少年就出现在了街道上,他们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把整条街拦截了下来,然后对着这两个孩子大声嚷嚷到,“小子,捉住那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