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变身皇太女-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羊潇洒倒也乖觉,当即提出告辞。临走,还没忘记把小武挤兑走。他们前脚离开,我就见到绿珠脸蛋儿红红的,不禁埋怨道,“你明知道王世子是我的敌人,还对着他犯花痴。”

    “奴婢不是故意的嘛。”绿珠娇嗔道,“公主没看到刚才王世子对奴婢笑了一下,真是,百花都开了啊。但是您放心,奴婢绝对忠于公主。对王世子……纯欣赏。嗯,对,纯欣赏。”

    “人家红拂怎么没事?”我气鼓鼓的,“还是红拂稳妥点。”

    “奴婢知道王世子不能多看,否则就嘭嘭的心乱跳,所以一直不抬头。”红佛果然老实沉稳,但这话说得我更气了。

    “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长得帅点吗?你们公主我,难道不好看?”

    “公主当然好看,是这世上最最好看的人。可是我们都知道公主是女孩子家嘛,心动不起来。”绿珠也老实地说,“其实奴婢见王世子对公主很好啊,说不定他和他老子是不一样的,公主何必事事防着他?”

    “你们是让美色迷了眼,他是一字并肩王最宠爱的儿子,怎么会父子异心?”我坚决不相信公羊潇洒。不管他对我有多好。但,他对我好吗?我不知道。

    不过,似乎……也不太坏。

    “上回公主在国子监挨了板子,晕倒了。”红拂回忆道,“奴婢看到王世子在公主床前站了好久,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站着,看着,似乎很心疼的样子。”

    我一听就蹿起来,“站在我床前,那那……那……”

    “公主放心,当时奴婢已经给您上了药,换了衣裳趴在床上,被子也盖得好好的,不会被发现女儿身啦。”绿珠安慰。

    可为什么我心里长草似的,联想起他刚才说小武是外男,说如果我是公主,小武就要被凌迟的话……

    不不,不会的。如果他知道我是女儿身,早就告诉他父王,然后逼宫了。不怕不怕,没事的。我拍拍胸口,再也不敢多想,吩咐红拂绿珠为我沐浴更衣。

    穿着里衣,我坐在清晰度相当好的铜镜前,由着红拂绿珠给我绞干头发。看着镜中我的模样,我又恍惚和矛盾起来。这时,我听到外面有细声细气的禀报声,就叫红拂出去看看。

    全皇宫都知道太子殿下的怪癖,除了红拂和绿珠两个贴身宫女,谁也不能进寝宫,违者要杀头的。这当然是为了掩饰我的秘密,却被人认为是乖戾的象征。

    红拂片刻即回,低声对我说,“外面文安邦文公子深夜求见,不知公主……”

    “传。”我立即站起身,知道阿邦是来回报善后刺客的事,“头发不用管了,快帮我多套几件衣服,再拿个被子我围着。”刚才已经摘下裹胸了,再弄太麻烦,又费时,干脆在外间的塌上包着被子接见。那样,什么也看不出来。

    “公主,八月十五秋老虎,热啊。”绿珠心疼的说。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过了会儿,阿邦进来了。见我那形象,不禁愣住。

第二十二章 夹枪带棒

    “殿下,你这是?”他问。

    “我冷。”我抹了抹汗,违心的说,“闲话少提,刚才的事怎么样了?”

    “我找了家将,把现场都打扫干净了,还下了封口令。”阿邦回事情的时候很严肃,“至于暂时除不掉的血迹……是因为江洋大盗出现,想趁着普天同乐的机会抢掠财物,正好遇到小武和我,捉贼时杀伤了几个。不过我们人少,让其他人跑了。这事事关京城的治安,府尹和五城兵马司只会压着,不会往上报的。幸好当时没有人看到,刺客出现得又突然,咱们结束战斗速度也快。不过为了应付官府,我也找了证人。品花街那边有间院子,咱们插得上手,他们会出头作证的。”

    “报了官吗?”我问,又抹了一把汗。

    “事情太大,不报不行。”阿邦目光怪异的看着我,“我还放下了人手在附近,提防有人暗中看到,到处乱说。过个三两天,应该就可以安全了。至于尸体,我全安置在我家一处没人住的院子里了,不会有人知道。”

    “查过了吗?”

    “初步看,对方做事很干净,首尾都没有痕迹,从那些人身上,恐怕查不出什么。”

    我想了想,“如果没有线索,尽早把尸体埋了。然后查查宫里有谁知道我要出去,再到附近仔细堪察。毕竟,他们也得踩点,也许会留下什么蛛丝马迹。”

    “好。”

    “那你回吧,夜已经很深了。”我对阿邦笑,真的很幸运身边有他和小武,“记得,不要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包括你父亲。”

    “我知道,你放心吧。”阿邦站起来,走到门边。

    正当我松口气,以为可以撤掉被子时,他忽然又转过身来,笑道,“纷纷,有个事我说了你可别生气啊。你这散着头发的模样,真像个姑娘,很漂亮啊。”说着,他还摸了摸自个儿的胸口,“看吧看吧,我这心脏刚才不该跳得快的,它居然给我不老实。”说着,还轻捶了他自个儿的胸口一下。

    我一怔之下,他却已经走了。

    我又冒汗了,这回是冷汗。看来,我以后要更加注意,如今总像走钢丝似的,稍有一个不慎,就会马上露馅。刚才,我的发簪被公羊潇洒抽走,他也这样看我来着。若长此以往,他们都成了断袖之人,我不是太造孽了吗?

    而我冒了这一身身的热汗外加冷汗,加上刺杀和以为被发现女儿身的惊吓刺激,当晚我又发起烧了,足足又养了五天才好,人瘦了一圈。

    这几天阿邦和小武轮流来看我,不断带来消息。刺客的事,查了几天,一无所获。阿邦不敢再有动作,不然就会惹人怀疑。我尽管很不甘心,却还是下令暂时不动了。反正我估计,一计不成二计生这种事会发生的,只要多注意我身边,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一定会再露出马脚。

    若这事与公羊明和公羊潇洒父子有关,我就是再查下去也没用。尽管我不愿意承认,但我和公羊潇洒确实不是一个段位上的对手。就说曹远芳的身份,他才一照面就知道,说明他老早就注意了顾荒城。而我,虽然在父皇默许下,整了点太子势力,暗中也培养了些民间的高手能人,但跟他比起来,实在是小菜一碟。

    而小武对我遇刺的事,一直生自己的气,责怪自己武功不够好,又为了九月初一比武的约定,这些日子发疯的练功。关于顾荒城……他没有理由进宫求见于我,只是见我没把事情报到皇上那,也算松了口气,求阿邦来讨我的示下。

    我让阿邦传话道,“就跟他说,这事我还没想好怎么处理,先放着吧。让他和曹远芳该吃吃,该喝喝,指不定哪天就没有脑袋享受人生了呢。”

    阿邦把这话带到后告诉我,“这个顾荒城还真是个心志坚定的,果然该干嘛干嘛去了。曹明朗也没事儿人似的,估计曹远芳没提起这件事。还有一个消息,曹远芳进了国子监的女院那边,也不知道她是要接近顾荒城啊,还是接近你。”

    “管她呢?我倒要看看她见到我时的态度。”我无所谓的耸耸肩。

    “我不会让你单独见她。”小武心有余悸的道,“她再敢意图伤害你,我就揍得她满地找牙。”

    “人家是姑娘呢,你好歹怜香惜玉一点。”我逗小武,“再说了,她是司业大人顾荒城的亲亲师妹,正经学过武的,若不是脑子笨,算得上侠女,你未必打得过。”

    “我瞧着,小武配那曹姑娘倒是很合适。”阿邦眨眨狐狸样的碧眼,和我哈哈对笑。

    小武羞窘得脸色涨红,特别可爱。

    就这样,一件可以捅破天的大事,暂时被暂时压了下来。我病好后也不好意思再赖在皇宫里,一步三回头的到国子监去上学。

    一进国子监的大门,各色人物就巴结上来,有学生也有老师。当然也有对我不屑一顾,为了显示清高,用鼻孔哼气儿的。我心里记着他们,想着万一我登基,这些人绝对不用。若不是我登基为皇,也得报与新皇知道,还是不能用。

    不是我小气、记仇,而是凭这些人的人品都不堪大用。反而对我不卑不亢的人,将来才可能是栋梁之才。当然,这其中不包括大齐太子赵关。

    “我们两个还没有好好相处呢。”他提了大齐的特产来看我,是些罕见皮毛,“我才来,燕太子就被打了板子,然后一直病到现在。以后燕太子是要继承皇位的,国事繁重,身体要紧啊。”

    一个男人,说话能夹枪带棒,其实也是不简单的。他这话有好几层意思:一是提醒我挨打的事,想激起我的愤怒和羞辱感。二是说我身子差,将来没本事治国。三是说没和我真正对上过,很不甘心。

    “我大燕有句民间谚语,不知齐太子听说过没有?”我笑得相当小白兔,假装没看到陪赵关来的公羊潇洒。我对他和别国太子这么亲近,表示不满和鄙视。

第二十三章 大比武

    “哪一句。”赵关似乎很受教的问。

    “破罐熬好罐。”我以扇子点点下巴,“这话话糙理不糙,意思是身体太好的人,往往活不长久,不如平时身体不好的人长寿。特别是身居高位之人,得了病就是来势凶狠,嘎巴一下就没了,多可怜,多让人心疼啊。”

    赵关据说从小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活了十六年,都很少生病的。所以我这话一说,他神色就有些不自在。哈,想气我?公羊潇洒气我这么多年,本太子都没死。又跟我拼嘴毒?本太子毒不死你!

    “若说国事繁重,那倒是的。但若朝中人才济济,就像我大燕似的,皇上的负担就没那么重。”这话,是指大齐若寒之地,民风彪悍野蛮,识字的都不多。

    “而且我大燕律法严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继续说,“前些日子,本宫淘气,因而受了罚。但现在想来,却是骄傲无比。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治国之道,本宫从中学习了不少呢。”这纯粹是往自个儿脸上贴金了。

    赵关脸上的天真的笑容快挂不住了。

    哼哼,这是叫你看看,什么叫披着羊皮的狼。我就不信,这世上有比我还雪白的。

    再看公羊潇洒,脸色一本正经,但眼睛里含着笑,愈发显得风神俊朗。

    “不过还是谢谢齐太子的皮子,只是我一向不太喜欢这玩意儿。拒绝皮草,善待动物是我的人生信条呀。”说着,我唰的一下打开扇子,故意把盖了玉玺的那一面朝外。

    这个印迹,公羊潇洒、阿邦和小武都是识得的。而赵关毕竟是齐国太子,也是见过世面的人,愣了一下也认了出来。当下,他就起身叩拜。

    他是齐国太子,我是燕国太子,大家半斤对八两,算是平辈平级,谁也不给谁磕头。但我父皇的玉玺代表他老人家,代表国家,赵关身为晚辈和外国留学生,不跪是不行的。而他表面上跪的是扇子上的玉玺,其实不是我受他的礼吗?

    让你以学习为目的,打探我大燕的各种情况!一边学习我国的文化,一边还要折辱我国的代表,也就是我公羊落瑛,小字纷纷的太子殿下!

    看他跪在我的脚下,注意到他表面恭敬,但手指无意识的捏紧袍角,我无比畅快。

    我算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盯着那把龙椅,想登上那个位置。原来,当你的敌人不得不对你低下头去,那滋味……真是美啊。

    “免礼免礼。”我哈哈一笑,背着手,飘然离去。

    进了国子监,我很快融入了规律的校园生活。

    据我暗中观察,见顾荒城对我没有放松要求,我也不敢太放肆了。不是我怕他,倒是有几分敬重,而是不想让赵关看笑话。在真正的敌人面前,我与顾荒城也好,公羊潇洒也好,都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毕竟,我再讨厌公羊潇洒,也坚信他不是卖国贼。他和赵关走得近,肯定别有目的。我再烦顾荒城,却也得给为师者脸面。

    再说,他们俩都长得极其养眼。

    而我老实了这几天,没人上奏折参我,我父皇老怀大慰,特地大大赞扬了国子监的官员和先生们了一番,还把大比武的彩头增加了两倍不止,令全体师生更是摩拳擦掌。

    我兴趣不大,去年是告病,和小武、阿邦到城外的十二姑娘山玩了好几天。结果不小心被发现,结果就有人上奏折,其实就是顾荒城的爷爷,大骂我父皇有失管教,令太子失德,沉迷山水玩物,最后会误了大燕。

    那次我很恼火,但也很同情父皇来着。

    其实,大比武是全体学员都要参加的事,今年我不想加入也不行,因为有赵关那只白眼狼在。所以之前,我恶补有关大比武的各种知识和程序。

    大比武分为三部分:文比、武比、以及战比。

    说白了,就是先诗词书画,再武术搏击,最后是所有人分队,进行行军打仗的演练。虽然除了必修课,各个学生选修的不一样,但因为体育课是必修,所以没有武功的人也要加入“军队”。这也是考验领军者的素质,毕竟一头羊带着一群狮子,是打不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的。统帅非常重要,必须擅于把不给力的兵员结合起来,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文比,那是我的强项。我父皇一直亲自督促我写字画画儿,十七年来,我也练出了一点成绩。虽说算不得丹青手,也算不得书法大家,但却足能见得人了。若说作诗,我是不太强,可架不住我肚子里背了那么多唐诗宋词啊。所以,谢谢高考,我好歹也算掌握了点本事。

    话说回来,文比是结对子的,就是两人一组,我和阿邦结成一组,他那笔字画,配上我的诗词,还没比,我就知道夺魁的机会很大了。

    武比,这个有规定的,只有选修武学的学子们参加,压根就没我的事,我顶多就是给小武摇旗呐喊而已。我琢磨着,以前小武经常参加监内的小比武,除了公羊潇洒,他保持着全胜的战绩。所以反正冠军应该在他们两人之间产生,当然我更希望小武赢。

    我比较怵头的就是第三项战比。

    首先,不知道被分在哪一队,因为分队是抽签进行,各人全凭运气。其次,就我这残破的小身板,行军的时候肯定掉队,情况混乱的情况下被打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小武和阿邦不一定在我这队,也不可能时时护着我啊。

    虽然我是太子,但在国子监却被一视同人。以前还可能耍点花巧,但如今顾荒城成了司业大人,脸黑得和包青天似的,我哪有机会玩花样?若被发现,不是更没脸?也会更倒霉!

    于是,也只能阿弥陀佛,求满天神佛保佑了。只要我和小武分在一队,哪怕是阿邦呢,总不至于太惨。

    那可是负重超野跑啊!而且还得双方厮杀。我试过了,那种长枪和大刀,我都拿不动。虽说学子们不会真打,武器上也包了布,不会伤害身体,可挨上一两下是必须的,疼痛也是很可怕的呀。

第二十四章 笑到最后

    “纷纷,别怕,你是太子,肯定吉星高照。”小武安慰我,“再说,就算有顾荒城盯着,别人也不敢对你怎么样。顶多,就是跑得累点。可为了大燕,你拼了吧。”

    他这是安慰吗?吓我还差不多。

    阿邦和我是难兄难弟,但他却很镇静、很认真地对我说,“因为你会垫底嘛,所以我没有那么丢脸。”气死了,居然是想看我笑话的。

    但不管我多么担心,大比武的日子还是到了。

    这天,天气非常晴朗。我只希望第三天还是这样,因为要比三天。战比在最后一日,地点是十二姑娘山。顺便说一句,上回我被发现在大比武期间私自跑出来玩,就是因为在十二姑娘山被逮个正着。

    也怪我,还要怪阿邦和小武,我们三个去年是一年级生,没有经验。又因为不想参加,都没仔细研究过大比武的事,结果跑哪儿玩不好,直接到了人家比武现场。

    “不知燕太子选了哪一项比试?”赵关凑过来说。

    自从上回我损过他,这么多日子来,他似乎故意避开我,一直没有私下撞见过,也没说过话。当然,必修的课堂除外。想必他是怕忍不住要打我吧。可在我的地盘,他又不敢,心里应该很矛盾。

    唉,离家的小孩儿真可怜。哈哈。

    “我当然是文比。”我笑得端庄而大度,其实心里咒骂不断,“我身体弱,习不了武,不像齐太子,是齐国的文武状元呢。”

    他不是就想显摆自个儿文武双全吗?我成全他,替他说了,省得他待会儿穷得瑟。这就好比打麻将,他拿了一手好牌,我就劫和,他不背地里吐血都算修养好的。气死他!气死他!

    不过这家伙城府真深,居然只是怔了一下,脸色都没变过,微笑道,“我是报了文比和武比,到时候还请燕太子与世子殿下高抬贵手。”

    “必会全力以赴的,放心。”我点点头,故意说反话。

    他也会竭尽全力,不会客气,因为赢了得多得脸啊!客场作战,大杀四方。但我,是不会给他机会的!若事关我自己,我也可能会放水,本来我就对比来比去没兴趣。但事关国威,那一定是耳光能打多响,就打多响。有时候气势是很重要的,我与齐太子是未来的两国皇上,现在让他有忌讳,省得将来他太自大,挑起战争就不好了。

    看吧,身为太子,无论多小的事,也会牵扯到国家大事呢。

    赵关见我不掩饰,也再懒得装了,扬了扬眉道,“我可是一人比两项,可惜我没带这么多人,战比时不能当领军的人,只能被抽签跟队。”

    “比多少项不关键啊,比得多,输得多,岂不更丢脸?”我一脸天真状,“至于领军,我燕国的学子,怎么可能让齐太子来带领,别太贪心哦。”

    哼,他想说他一人单挑我们大燕的文武,我不讽刺你就太对不起人了。

    果然,他听我这么说,眼睛闪了闪,再没废话,自去准备了。

    “纷纷,你对他是不是太不客气了?”阿邦蹙着眉头问。

    “他多番挑衅,我若软弱一点,就失了国体。这个人很狡猾,他是试探我呢。若我表现出是个浑身是刺的刺儿头,甚至不讲礼仪规矩,他若有其他想法就得掂量掂量。要知道,谁也不愿意和乱出牌的人对上。”

    “也对。”阿邦点头。

    我笑着捅了捅他的腰眼儿,“快别皱眉了,跟病西施似的,你没看到那些女院的学子们见到你时,眼睛比你的还绿呢。”大比武时,女院的学子们都会来观看,还给心仪之人助威。

    往年,据说是公羊潇洒一枝独秀。但今年,女院的学子们已经分裂成五派:世子派、太子派、文派、武派、齐派。分别对应着公羊潇洒、我、阿邦、小武,居然还有赵关。

    这些死丫头,只要长得够帅,对本国不怀好意的他国未来领导人也拥护,真正花痴!

    而大比武是每年国子监的盛事,外面还有赌坊开了盘口,不只赌谁胜谁败,还赌受欢迎程度。令我郁闷的是,我这么金光闪闪,赔率却还是屈居公羊潇洒之下!

    “不管,都是些傻姑娘。”阿邦无所谓地说,“将来说亲时,大家公子必会先注意女方的德行,现在这么欢实的,不过是与人娱乐罢了。”

    我们一边说,一边走,无视各色目光,到了文比台。

    此台设置在国子监的大花园中,四处亭台楼阁,美轮美奂,中央还有一个湖泊,水上有水榭,环境非常优雅优美,适合比文,而且空间足够大。各位评判官都是大燕公认的名宿大儒,为了公平起见,还请了齐、魏两国的大学究来。

    评判们就坐在湖中水榭上,题目由他们出好,再用斗大的字写出来,悬挂于湖边的假山顶端,任谁都能看清。而在湖边,摆了很长很长的一溜桌子,由书僮侍候笔墨纸砚,比试的学子们做好诗,并录在纸上后,交由传令使,送给评判们评论。

    文比一共十轮,也就是说,要做十首诗词,每轮都会淘汰一部分。最后一轮只剩下两组学子,到时候考官出题,跟七步成诗似的,要当场吟出,另一人笔录。基本上,到这个时候,比试的学子就成了万众瞩目的存在了,很是能骄傲一把。

    我怀揣着中华五千年诗词文化的精髓,飘然入场。只要考官们题目一出,就立即成诗,阿邦则在一边泼墨挥毫,把我所作之诗词录在纸上,配以相应的画作。我刻意高调,但只拿出水平中上档的来,保证晋级就行。毕竟,好戏都是压轴的嘛。

    另一边的赵关也是,一路过关斩将,没有掩饰他要赢得胜利的野心。奇怪的是,公羊潇洒这个文武双全的人没有报文比,似乎故意要让我和赵关露脸。

    前九轮比试,很快就过了。不出意外,我和赵关笑到了最后。

    ………………………………

    ………………………………

    …………66有话要说………

    抱歉,更新又出现了状况,已经改过来了。大家请安心阅读。

    另祝大家国庆快乐。

    谢谢。

第二十五章 掌声雷动

    跟赵关搭档的,是一个为人朴素木讷的寒门学子,但有着一笔远近闻名的好字。他倒不是自愿与赵关配对的,是被师长们点名。毕竟赵关是齐国太子,文武状元,很有点真才实料,若让他因为搭档不好而落选,看不到最后的风采,也是燕国的损失。

    知己知彼的道理,这帮老头子比谁都懂。

    “两国太子文采斐然,实在令人心喜,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讲话的,是魏国的一位学究。事关两国太子,到底是他的立场更中立一点。

    到了最后一轮,我和赵关也上了水榭。此时听闻这夸奖,我们都客气了一番,表现得很是尊师重道、谦谦君子,令各方都很满意。

    随后,其他评判官又拿出我们的诗作,及其他人的佳句来,给底下看比的学子们评论讲解了半天,听得爱好诗词的人如痴如醉,最后才进入了决赛部分。

    “诗词之道,在于抒发情怀,直出胸臆。”魏国学者又说,“所以最后一题不出题目,只请两国太子做出表达心绪之诗即可。若不限定,其中的意境,更能立出高下。”

    底下学子立即议论纷纷,显然之前没有这样的先例。不出题,看着自由,却也更难了。

    赵关想了想,笑着问我,“燕太子成诗极快,关比不得。不知这一比,可有诗了?”

    我当然想好要做什么诗了,只选我最爱的,感觉最痛快的一首便行。于是我头一回跟赵关谦让道,“齐太子远来是客,还是先请吧。”

    赵关并不客气,沉吟了半晌后就念出一首诗来。

    我虽然是顺手拿了中国古代大诗人、词人的作品,但多年学习,也会写两笔,只是没有那种水准罢了。要知道作诗,也是需要天赋的。不过,我的鉴赏力还是很有的。所以赵关的诗一念出,我就知道这家伙其实很有本事。从他的诗作中,能感觉出金戈铁马的气势,虽然有些稚嫩,但野心当真不小,说不定还想一统三国呢。

    而他才念过,四周便掌声四起,连评判官们也连连点头,可见是受到了赞赏和承认。

    阿邦看向我,眼神中有隐含的忧虑。

    这一比我不能输,否则燕国将在齐国面前抬不起头来。赵关输了还有情可原,毕竟他是在别的国家,但身为地主,我是没有退路的。本来,大比武只是一种文武上的切磋,但今年因为有我,因为有赵关,竟然成了国家之间的较量。

    我走上几步,迎水而立。

    目光,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落在了岸边的几个人身上。

    顾荒城的眉头皱得紧紧的,抱双臂于胸前,对我毫无信心的样子。像他这样的军人,是很难接受失败的吧?特别是在齐国太子的面前。

    他的身边,站着曹远芳。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她穿着女院的学子服,不得不说,跟她非常之相配。她看向我的目光比较复杂,似乎希望我赢,为大燕争光,又希望我输,给她解气。

    小武坐在假山上的一块大石上,感受到我的目光,立即露出了笑容。这家伙,不管我输还是赢,对他来说都无所谓,只要我高兴就行。

    最后,不知是不是天意,我看到了公羊潇洒。

    他的神情,怎么说呢,竟然一点也不担心,好像断定我会赢的。那是一种自信,尽管我也笃定自己不会输,但看到他的眼神,还是胆色更大。

    不管怎么说,这一刻我们是一国的。我可以暂时抛弃对他的不良看法,共同面对齐国赵关。

    “有酒吗?拿来!”我伸出手,大声道。

    可惜我穿着校服,不然好好打扮一下,是不是更潇洒?这时候,我还有空想别的。

    “要酒做什么?”魏学究好奇的问。

    “诗与酒,酒与诗,是分不开的。”我扬着下巴,傲气十足,“斗酒一饮诗百篇,那是何等气概。所以,如此以诗会友之时,岂可无酒?”

    对不起了,李白叔叔,拿你的诗,还要拿你的豪情。谁让你这么有才,像你这种人是属于全人类的,当然也包括异时空大燕,包括我公羊落瑛!

    听我说得振振有词,曹明朗大祭酒有心让我玩痛快了,立即叫人拿了酒上来,满满倒在一个大号玉杯里,亲自送过来。

    我做足了样子,开始背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我一边踱步,一边吟诵,除了诗中个别的人名,替换成当今大儒的名字,其余意态完全照搬,又加入了自己的情绪,做足了潇洒豪迈,又风流不羁之态。那种诗酒豪情,那种文字的魅力,不仅感染了我,还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文字,有时候是一场盛宴,只要有心,都能体会到这世上最令人沉醉的美味!

    赵关尽管胸中珠玑,所作大气,但功名利碌,雄心万丈,在诗意上始终落了下乘。于是我就用那种对尘世的藐视、那种不顾一切的洒脱,那种欲大醉一场的悲凉和自由来对抗。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念完最后一句,我把杯中酒一饮而尽,随即把玉杯掼在地上,摔得粉碎!

    全场鸦雀无声。

    之后,掌声雷动。

    魏学究居然激动的落下了眼泪,颤抖着双唇,不断呢喃着,“好诗啊!好诗啊!如此潇洒豪迈,风流不羁,任何雄心与之相比,都落了俗套。直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