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十年代-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冲也是兴奋的不行,扯开嗓子就喊上了“我们来的晚,你们到了多久了?”
“快一个钟头了。”上面的声音接着就传了下来道“快来我们这里,还能避避风。”
三人循着声音找上去,在一个背风的石头缝里找着了那几个人。
好家伙,怪不得他们不怕冷风吹。男男女女这个时候也不避嫌了,一个石头缝儿里挤的满满当当,就这样看到新来的三人还客气呢“快来,快来。挤挤暖和。”
第八十九章提前储备
赵林问了问王冲时间,然后从他身上接过一件军大衣裹到陈南雁身上道“不用了,你们也都出来吧,马上就要日出了!”
其实也没几个人,大部分人都还在为肚子发愁,有这种闲情逸致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也没必要抢什么最佳观看地点,有块石头能挡挡风就是最好的地方。
太阳还害羞地在下面躲着呢,天边的云彩已经不甘寂寞的变得火红起来,最远的天边慢慢变成一条彩带,半个天空也变得蒙蒙亮起来。
一群人叫着喊着,好像不这样做,地平线就会难产一样。
终于太阳开始冒出头来,尖叫声响个不停,赵林用快没了知觉的手卡卡卡地冲着人群拍了几下,也不知道按没按下去,然后递给王冲道“来,留个念想。”
映着日出,赵林和陈南雁把自己印在了底片上。
寒夜过后必有暖阳,这些人的笑脸就是明证。
日出真的很美,冷风真的很要命。裹了两件军大衣,赵林还是觉着自己像是在裸奔,陪着陈南雁把日出看完,胶卷祸祸干净,终于解脱地走在了下山的路上。
梦游一般走完这段噩梦一样的路程,赵林发誓再也不爬山了。
“太漂亮了。”陈南雁摆弄着照相机,恨不能现在就把底片变成照片。连着折腾两天一夜都不累,女人这种动物太厉害了,一有了兴致真能磨死人。
赵林瘫在车里问道“你要不要休息一下,别半道开沟里了。”
“小意思,昨天我休息的挺好。”王冲开车上路,精神头十足道。
一路到了省城,赵林找到张全设在这里的中转站,然后就让王冲开车回去。县城不比京城,这时候开个轿车回去太显眼,在自己老家还是低调点好。
“赵哥回来了,快进来喝杯茶。”守着中转站的是张全的表侄子张东城,年纪和张全一般大,也不知道他家的辈份是怎么排的。
“东西都准备好没。”赵林也不跟他客气,直接问道。
张东城把茶冲好递给赵林两人道“都准备好了,你看要不要现在就装车?”
“行,正好把我俩也捎回去。”赵林喝了一口茶道。他也分不出茶好茶坏,只要没茶沫子就行。
“那我去找人装货,你俩歇着一会儿就好。”张东城应了一声就出门忙活去了,赵林是他的大老板,防谁也不会防他。
赵林喊住他道“不急,先给我买份年货来,下午再回去。”
“好!”张东城回答的很快很急时,让赵林很满意。
张东城走之前把一队仓库保管员都喊了来,然后把钥匙全部交给赵林。在一队仓库保管员的带领下,赵林开始一间一间地开仓查看。
陈南雁从她弟弟的来信上大概了解一些赵林的生意有多大,但是亲眼看到这边一间又一间满满当当的东西,还是有些傻眼。
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赵林满意地点点头把钥匙扔给了库管头道“都挺辛苦,年底每人加俩月工资,一条后腿。”
一队保管员自然少不了一片赞颂,差一点把赵林捧成星宿老仙。
让张东城准备的年货自然是送给秦耀宗的,赵林想要在工业生产上插一脚的话,有他做内应自然会方便很多。
张东城在省城混的挺不错,居然借来了一台吉普车,把赵林送到机械厂之后,让出来接人的秦耀宗眼热的不得了。
赵林带着家属,秦耀宗也不方便死命灌他酒,搅拌机项目的科研攻关都做的差不多了,但是上马时间还没有定下来,把秦耀宗愁地差点头发都白了。
“不要着急,走程序需要时间,这事儿你不是比我清楚么。半年前教育我的时候那话说的是一套一套的,怎么落在自己头上就降不住了呢?”赵林给他倒了一杯酒道。
秦耀宗一口把酒闷了道“还不是有人搞鬼,怕我占了副厂长的位子。一群小人!”
“那你更要坚持住了,不然领导的位子都被这些只会钻空子的人占了,厂子还有好没好了?”赵林劝道。
“我也想,可是咱上面没人啊,要是项目快点批复下来还好,科研攻关是我抓的,别人想抢也抢不走。”秦耀宗诉苦道“就怕时间拖的久了,这事冷下来之后,怕就没我什么事儿了。”
赵林转着酒杯道“需要我帮忙么?”
“你能帮什么忙?”秦耀宗看了一眼陈南雁,略有些不安道。
“找家报社帮你宣传一下,快点把边鼓敲定。”赵林道。
中原地区的商路已经基本打通,各路牛鬼蛇神自然都要打打交道,记者也不例外。秦耀宗这事儿本身就有卖点,连红包都不用准备就能上报。
“你有认识的记者?”秦耀宗帮赵林倒上酒道“那些大爷可不是一般人能请动的,你什么时候认识的?”
陈南雁乖乖地吃饭喝汤,一句话也不说。她和赵林之间从来没说过这类的话题,也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
“认识一下。张东城,我亲戚。”赵林指了指在边上陪酒的张东城道“你的事找他就行。具体怎么操作,你们自己商量。”
泰耀宗站起身来,把杯子倒满,举起酒杯道“我干了!”
一饮而尽。
“明天晚上七点,我约宋记者出来,咱们一块喝一个。”张东城在赵林面前点头哈腰的,但是在外人面前还是威风的紧,一句话就把事情敲定了。
一顿饭吃完,俩人已经好的要穿同一条裤子了。
“这些厂子里的老师傅帮我盯好了,有一个算一个,只要退休了就给我聘过来。”从秦耀宗那里出来之后,赵林吩咐张东城道“那么多年轻人因为不是正式工,找媳妇都不好找,这时候肯定会有一批老师傅为了孩子提前退休,好让出正式工的位子来。咱们提前把人抢到手,省得以后想干什么的时候没人手。”
张东城习惯性地点头就要说好,不过想了一下还是问道“如果人很多的话,请来之后把他们安排到哪里?”
“先联系上,等过了年就有地方安置了,不怕人多就怕不够用。”赵林信心满满道。
第九十章做点贡献
熟练工人才是最大的财富,机器、资金都能想办法凑来,但是没人干活的话,厂子是不可能开的起来的。
在南边开厂子,只在当地想办法的话,猴年马月才能把人招够,让厂子运转开。内地的人去那边倒货的不少,但是打工的还真不多,如果不提前预备好人选,说不得就会拖拉下去。
张东城打事情应下来,带着两人上了车道“左边那辆车是淘来的设备,你们俩坐这辆,装的都是书,不那么吵。”
卡车也比城乡公交好,至少不挤的慌。
设备那辆车直接沿着路一直送到汇集河上游,张全在那边早有准备好的人手,和一同设备请来的大师傅就忙活上了。
黄成从北面淘换来两套小型的自酿啤酒的设备,本来打算安在京城,不过被赵林要了回来。
县城里娱乐项目太少,所以出了很多酒神、酒仙,什么南城门四大酒神、北门关七大酒仙,东城酒圣组、西城酒鬼团。也没钱买好酒,乡下土作坊自酿的粮食酒不要钱一样往嘴里面灌,比的就是谁喝的多,谁喝的猛。
结果就是随着赵林年纪渐涨,挂着这些名号的人也就渐少,肝硬化、腹积水没到九十年代就把他们干死了一半,剩下的也都天天手抖的像触了电一样,脑子都被酒精烧坏了。
这群酒晕子带起的喝酒风气十分不好,弄得这十里八乡的规矩就是只要是上了酒桌,不喝趴下一半,跟本就不要想结束。
挡着他们喝酒肯定不行,所以赵林弄来这套设备,打算把啤酒早一点引进来,这玩意儿酒精含量低,喝多了还肚子涨,想把肝儿搞坏,首先得有个强大的胃。
吐的多了伤胃,总比用酒精把肝泡坏的好。
白酒拿大杯喝,酒局结束的太快,小杯喝又显不出豪气来,还是啤酒适合聚会聚餐,不愁它流行不开。
张全那边的小手推车,正好也可以在晚上的时候改成流动烧烤摊,把百货大楼附近的夜市撑起来。一早一晚两头收钱,收入翻翻但是空闲时间减半,这些跟着张全混的小子们才会没那么多功夫出去瞎混。
为家乡做贡献的同时,还能给自己带来很好的收益,两全其美的事儿,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这个时候赵林可没空去看这个小啤酒厂,他把陈南雁送回家之后就来到老汪的办公室邀功来了。
虽然还没领证办婚礼,但是儿媳妇这个身份早就定下了,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赵红阳和沈岚两个人见着陈南雁喜欢的不得了,大学生儿子配大学生媳妇,世上再没有比这更美的事了。
“给你拉回来一车书,要不要?”赵林开门见山道。
老汪见到赵林就是一喜,听了这话更是高兴“怎么不要,在哪放着呢,快带我去看看。”
“你别这么毛躁,都这么大年纪了。书在学校,这会儿应该正在那边卸车。”赵林还没找到老汪藏茶叶的地方就被拉了出来,不满道。
“哪搞来的,大概多少本?”老汪急切道。
赵林放弃了找茶叶,掏出一根烟点上道“三五万本应该有吧,我没数。”
“通知老乔回学校加班!所有班主任都要到场!”老汪冲他隔壁办公室喊了一嗓子,脚下一步不停地拉着赵林就朝学校奔去,还不忘了把赵林嘴上的烟掐了。
赵林没好气道“不让喝茶也不让抽烟,你是要请我喝酒么?”
老汪还当真了,认真道“等把书搬到图书馆放好,我那藏了二十多年的茅台就送你了。”
拿瓶酒就想换一车书,也亏得他能想的出来。
不过赵林想想后来茅台酒拍卖市场的火爆,还是满意地点点头。二十多年,那就是五几年的出品,要是品相完好的话,还真的不止值这一车的价钱。
老汪蹬着自行车,把赵林拉到学校,脸不红气不喘,身体不是一般的硬朗。
“别往地上放!”到了学校,老汪隔着老远就是一嗓子,差点把赵林吓掉地上。
学校保安和一群人正在把书卸车,人人都是喜气洋洋的,白干活不拿钱也能高兴成这样,这种场面真是看一回少一回了。
赵林仔细看了一眼,帮忙的都是附近的邻居们,大人小孩、老人妇女都有,你搬五本我拿十本的往图书馆里送。速度跟不上车上往下卸的人,地上已经撂了好几堆书了,可把老汪心痛坏了。
“这么新的书,弄脏了可怎么办!”老汪抬脚踹了保安队长一脚道。
队长嘿嘿一笑道“老校长别着急,我能干那事么。你没看地上铺着东西呢吗,保证一点灰都沾不上。”
老汪这才看到地上铺的衣服,老脸一红道“干完活儿去家里吃饭,回头让你婶儿把衣服给你洗了。”
“我看你还是给他多发点奖金比较好,一顿饭就想打发人啊。”赵林在边上扇风点火道。
“不用!这活儿干的高兴,以后我家那小子也让他上高中考大学,这么多书可以看,成绩肯定差不了。”队长高兴地说道。
自发来帮忙的人也都点头称是,一个不自觉的也没有,都是轻拿轻放,生怕碰坏了一点儿。
上高中还要经历生死未卜的高考,但是上完中专就能出来工作,一车书就能让这些人心里的天平倾斜这么多,还真不容易。
老汪也要上手帮忙搬书,赵林赶紧拦住他道“这么一堆堆进去不行,图书分类这活儿没你指挥他们可干不了。你还是去图书馆里面呆着指挥比较好,反正这么多人搬书也不差你一个。”
“唉!你说说你,这么大的事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也好让老乔先准备准备。”老汪还抱怨上了。
赵林也没搬书的打算,扔给司机一包烟之后抬腿上了老汪的自行车道“我去给大伙买点礼物,一会儿回来。”
老汪紧拦慢赶没拉住他,脚蹬子一踩就跑没影了。其实门口就有卖麻花糖果的,不过这样就没法偷懒了。上辈子体力活干多了,现在赵林对一切卖力气的活动都敬而远之。
第九十一章搞点事情
找着二舅沈重家的铺子,赵林拿个编织袋就往里装东西。瓜子、花生乱七八糟地装了三十多斤,然后又在里面塞了两斤水果糖,这才对看店的表哥道“开店做过宣传吧?把条幅带上跟我走。”
赵林的大表哥叫沈波涛、二表哥是沈波浪、三表哥叫沈波纹,性子也和名字一样,老大火爆、老二稍弱,到了老三就成了闷葫芦。
看店的正是老二波浪,要是老大在这里不出三天就得跟人打起来,老三的话不出三天就得把店赔出去,只有老二软硬适中,做生意最合适。
“有,你等我一下。”沈波浪从后面翻出来一面旗子,上面“沈家干果”四个字还算醒目。
赵林接过旗子,估摸了一下时间骑上车带着他就奔学校而去。
“你拿着旗和口袋,在大门口等着。一会我领人出来,大人发一斤,小孩发半斤,发剩下的就放保安室给学校的工作人员。”赵林吩咐道。
沈波浪大概知道这是一种宣传,但是还有些心疼这么多东西道“只发给这几个人,怕是没什么用吧,知道的人还是很有限,还不如在店里搞点活动。”
赵林帮他把旗子扎好道“只这样做当然不行,送完东西你还得去做个大红条幅来,上面就写‘沈家干果祝贺一中藏书过十万’。反正现在是假期,挂大门上半个月也没事。你想想,如果你那家小店和这件大事连在一起,还怕没人知道吗?正是办年货的时候,小心库存不够卖断货啊你。”
安排好表哥,赵林来到图书馆前,果然时间刚刚好。从车上搬下最后十本书,赵林又随手递给边上的一个小朋友,看他喜笑颜开的跑着往到屋里,自己也很满意自己对时间的把握。
“你这个懒货,买的东西呢?”老汪不光要把这么多书分门别类,还要一本一本往书架上放,这一会儿时间累的都快喘不上气来了。要不是老乔领着几个住得近的老师赶来的及时,老头子非得累出病来不可。
赵林耸耸肩道“花钱多没水平,我向您学习,去动员了一家干果店,免费送给大家。花生、瓜子、饮料、矿泉水什么都有。”
“真的假的,带我去看看。”老汪道。
赵林看看累的在地上喘气的帮工们,提高音量道“同志们辛苦了,汪局长在大门口给大家准备了些零嘴儿年货,人人有份!”
本来就带着劳动的喜乐,大家听了赵林的这话更是高兴,纷纷表示自己不需要,绝对是心甘情愿的义务帮忙。不过眼神已经飘到了大门口沈波浪的旗子上面。
老汪被赵林架到火堆上,只能在前头带队去分发礼物,小声问赵林道“你搞什么鬼,我什么时候安排这一出了。”
“这不体现你爱民如子么。”赵林回了一句道。
沈波浪看有人出来,马上喊道“这边来,这边来。大人小孩儿都有份,保证好吃没坏果儿。”
反正也不是拿来卖钱,拿小斗装满大概就是一斤多点儿,看到小孩子装个大半斗也不少了,有一家全家出动的领了足足五斤,把其他人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我们干果店的东西保证够量,谁在我这里买东西少了斤两,乱棍打死我决不喊冤!”沈波浪的浪劲儿被人群催了上来,主动发挥道“以后学校老师来买东西一律八折,绝不限量!”
老汪也被他说的有些感动,不过报着对赵林的警惕他还是没有做出任何表示。
待到人群散的差不多了,袋子里还剩下一小半,都被沈波浪塞到了保安室,还一再表示不够的话一会儿再送三十斤过来。
“赵林是你……?”老汪谨慎地问了一句,并且打定主意如果是赵林亲戚,不管他说什么要求都不答应。
沈波浪按着赵林的剧本回道“赵林?你是说带我来的那个小伙子吧。您可真是教出了一个好学生啊,真的是太谢谢您了!他不但帮乡亲们买做炒货的设备,还帮忙请来有经验的大师傅给大家讲课,我们村的人现在吃的饱穿的暖,可都要感谢他啊。”
这剧本写的有些肉麻,不过大体还算符合事实,只是乡亲们虽然受益不少,但是大头还是被沈家和赵林占了,当然这种细节问题说出来就没那么让人感动了。
老汪看了看旗子,又看了看一脸热切地沈波浪道“你姓沈?”
赵林一看要糟,老汪学问不大但是在看人一事上很少失手,赶紧把沈波浪赶走道“再去搬两袋来,那么多老师这一点东西怎么够分。”
“你老家表哥?”老汪看着逃跑的沈波浪问赵林道。
赵林无奈道“你少用点心思不行么,头都秃成地中海了也不懂一点儿保养。”
“还不是你逼的,有事儿说事,看在那车书的份儿上我还能不答应你?非得整这妖蛾子干嘛?”老汪得意地拍拍这半袋子干货,白得几万本书,而且老师的过年福利又多了一样,真是太好了。
“晚上去我家喝一杯?我跟雁子的事儿你瞒着我就帮我办了,这一回我是不是得好好摆一桌谢谢你啊?”赵林这话也算是邀请吧,反正老汪对他的威胁语气向来是免疫的。
老汪摆摆手道“不去了,看到你就烦的慌。我也是看走了眼,雁子那么好的姑娘给你真是白瞎了。”
“你是吃干抹净擦嘴不认人啊。”赵林道“要知道是这样,我就把书送县图书馆去了,造福全县人民群众这口号总比放你这里喊出来响亮吧?”
“送那里,不出半年就得丢一大半。”老汪撇撇嘴道“我才不信你会干这样的事情。”
赵林竖起大拇指道“没想到你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居然把人心看的这么黑暗。我在县图书馆看过那么久的书,还真没见过有一个耍赖不还书的呢。”
“说正事,几万本书整理好要好久,我还得去帮忙呢。”老汪心里还想着书的事,和赵林唠了两句就不耐烦起来。
“县官不如现管,这事找老乔就行。”赵林不客气道“你去把他给我叫出来。”
“我抽死你!”老汪一招神龙摆尾打在赵林身上,转身去帮他叫人去了。
第九十二章放炮
乔树林被老汪喊去听赵林说话,还以为这事是老汪同意了的,再说挂条幅的事情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看在几十斤干果的面子上也得同意啊。
赵林终于在心理战上小小地赢了老汪一次,得意地吹着口哨去给表哥报喜。
之前粉条生意被沈家占了先是没办法,现在这种炒干果的生意自然没人愿意落了后。家家都在大种葵花盘和花生果儿,各种土法上马的炒货方法也是层出不穷,直到赵林请来了专业的大师傅,才让村里的炒货口味变得大致相同一些。
乡亲们现在是事事紧追,看到沈家二小子在县城里开了店面,也都一窝蜂地在城里开了店,价格战差一点把大家都给打死。这时候张全带着队来统一收购好卖往外地,这才把这股风气打压下来,虽然卖干果的店面有些过多,但是有张全帮着消化库存,好歹还能坚持得住。
现在赵林帮二表哥把店铺名气打出去,肯定会挤死一部分门店。
其实他们安心做供货商仔细研究如何增加产量,也不比开着这么个半死不活的店赚的少,只是不忿沈家事事占先,里面的斗气成份其实更大。
找到张全,让他过两天把这次的收货价稍微提一点,好补贴这波被迫关店家庭的损失。要过年了,省得他们闹腾。
这些小事办完,赵林回家又碰上了来找赵红阳的丁海峰。这家伙自从化肥厂建设完毕之后就闲了下来,天天跑到赵林家看书。
慢慢地这俩人研究机械义肢就入了迷,加上赵林不计投入地寄回来全国各地相应的书籍资料,他俩做出来的东西终于能看了。半年时间做个架子出来,这进度也算不错了。
“你们歇会,先帮我看个东西。”赵林把自酿啤酒的设计图铺了出来道“咱们县有这能力把这东西造出来没?”
丁海峰看了一眼道“把自动化的部分去掉,我一天能焊两套出来。”
这才半年时间就学成这样了,徒弟还是如此,真不知道赵红阳没受伤之前得狂成什么样,怪不得一卧床不起就想着自杀呢。
“成本呢?”赵林又问了一句道。
丁海峰看了一眼赵红阳道“三百?二百?”
“工人工资都算上。做的套数多二百,做的少三百出头。”赵红阳肯定道。
赵林琢磨了一下道“还行。不过先试试水再搞也不晚。”
把图纸留下给他俩赵林就出了书房,这俩人的爱好太高科技,留下也是白瞎,还不如出去和老三赵海放炮玩。以前过年都是别人放炮自家听响,今年无论如何不能再委屈着过了。
给赵海点根线香,自己燃上一根烟,一人装了一兜炮仗就出了大门。炸个土坑、炸块树皮,就算用脚踩着放也不用心痛棉鞋了,解放天性,就是这么任性。
不过小孩子还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的多些,赵林这边还没过瘾呢,赵海就领着一群小孩玩去了。这么大个子参进去也不好看,只能把兜里的炮仗都散给这些孩子,自己溜达着另外找事情做。等过两天自己去买一车来放过瘾,让这群小子眼馋死。
和陈南雁去看她自己家盖的新房,陈云鹏正叼着烟坐在大门口冲路上的人傻乐,看到姐姐回来,赶紧起身把两人让进家门。
有张全照应着,他在县里混的不知道有多好,不过十几岁年纪,道上的弟兄见面都得叫他一声鹏哥。不过他混的越好,对赵林的敬畏越多,在街面上混的那么多人都要靠张全吃饭,而张全见了赵林也得端茶递烟,小心赔笑。
以前瞎混的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接触的人、见过的事多了,反而胆子小了。手里有了钱第一时间就是盖房,而不是出去和朋友鬼混。老汪是他干爹不是亲爹,天天住人家家里总不如自家自在。
“哥,你喝茶。”陈云鹏泡了茶先递给赵林一杯,然后才轮到自家姐姐,是比以前懂事多了。
赵林想起来第一次进他家门的事情,冲陈南雁乐了一下道“这待遇是不一样了啊。”
陈云鹏赶紧赔不是,连连说自己还小不懂事,一点小混混的志气也没有。陈南雁给他一个白眼,对自己弟弟道“北雁呢,没回来住?”
“我不常在家,还是让干娘照顾着比较好,干爹还能辅导她学习。”陈云鹏拉了个小板凳在两人面前坐下道。
陈南雁一皱眉道“他俩老人也是拿工资生活的,多养一个孩子开销的过来么?”
陈云鹏解释道“我说把钱给干爹存着,他不愿意。不过我每次回来都会去把厨房装满,小北兜里也塞上钱。肯定不会给干爹家增负担的。”
“老汪吃得消,不用跟他太客气。”赵林道。
喝了茶,三人一边聊天一边把新家看了一遍。空间挺大,就算是陈云鹏以后娶了媳妇也不耽误姐妹俩回来住,这个顶梁柱立了起来,这个家算是从打击中恢复过来了。
本来还想着去采购些年货,结果张全早把赵林家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就在陈云鹏这里放着,借了两辆三轮车才装完。
把东西拉回家,老四不知道从哪钻了出来,趴车子上翻出一堆绢花就跑。老三到处给人送炮仗玩,她就到处送花给人戴,俩人大手大脚的习惯养的还真快。
放好东西,陈云鹏把一辆三轮车的头放在另一辆的车斗里,自己一个人骑着就回去还车了,说什么也不在这里吃饭。
这家伙总觉得在别人家里吃饭就是被人照顾,自尊心受不了。估计是在老汪家住的这些日子落下的毛病,青春期就是想的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过来。
“妈,这个给你。”赵林给了沈岚一叠新钱道“到时候走亲戚的时候发压岁钱用。”
沈岚接过钱往兜里一揣,看也不看道“你自己出去玩去,让雁子帮我翻译翻译这几本书。你给我带的这些书都是外文,让我怎么看啊。”
好心给她带几本原版的声乐著作,反而落了不是,这事儿上哪说理去。
媳妇被老妈拉了壮丁,想要也不敢往回要,弟弟妹妹都在外面和小朋友们疯玩,赵林又落得孤单一个人。没有同龄好友,生活还真的是挺无趣的。
第九十三章废品里的大生意
过年的时候就是悠闲。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每天最大的事情就是等肚子饿了好吃饭。
这么一直到了年三十,赵卫国来送修理店的分红才让赵林想起来,自己还有这么一摊子事情。
“最近怎么样?”赵林懒得拆封,直接扔给他一包新烟问道。
赵卫国怒道“你回来这么久,也不去店里看一眼,店里几个人都快忙冒烟儿了!”
“关了就是,又不差这两天赚的。”赵林还是悠哉悠哉地说道。
赵卫国点上烟猛抽一口道“你说的轻巧,马上过年了,你家电器坏了不急啊?我赵瞎子是为了赚那几块钱吗?”
“你伟大行了吧。”赵林把拆开的烟推了回去,示意他装起来,外国烟不好抽,主要是尝个新鲜。
“床垫的事儿,谢谢你。这半年你的主意可是帮了不少人。”赵卫国说这话的时候倒是真心实意。
赵林摆摆手道“咱俩说不着这个。对了,废品生意还干着没?”
“干着呢,不过都收废品的活儿都包给其他人了,我这边就管把东西送到省城,不然还真忙不过来。”赵卫国道。
“还行,知道使唤人了。”赵林调侃道“有件事儿想问问你的意见。”
“你说。”赵卫国对赵林的想法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这大半年来的变化都起源于赵林。
赵林想了一下道“还是收废品的事情,不过做的要大一些。”
“废品能做多大,难不成把全省的废品都承包了?”赵卫国不解道。
“咱们这边不行。”赵林指了指东南道“我说的是香江。”
赵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