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侠开端-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市面上,各个有点名气的清宫戏小鲜肉,几乎没一个逃得掉!
之前一个个赚钱赚得爽快,现在全被网友起了底,几乎成为一生的黑点,估计以后对“清宫戏”都有心理阴影了。
像那些已经播完的清宫戏还好,毕竟钱已经赚过了。
但那些正在热播的宫斗,简直就像是在东三省的大冬天上户外厕所,一股寒意从下体直钻到灵魂深处!
“书大这是要毁了这些清宫戏么?”王曦月忍不住问道。
一旁的王俊俊哼一声:“早该毁了!一群绿茶婊死了命地在那拍,矫情的样子,看得人也烦了,想看点别的都没有,整天净‘贝勒、阿哥’的破事,口口声声奴才来奴才去的,瞧着就烦了!”
她受林牧影响,往日里就不大喜欢这些玩意。
事实上,看历史类网络小说的女读者,基本上也都知道所谓的“康乾盛世”是个什么鸟玩意。
王曦月嗯了一声,又再看起电脑上的起底来,心里想及这次的“清代学者”风波,忍不住为林牧担起心来。
……
“有什么好担心的!”
丁苗苗有些无语地看着风菲菲:“搞清楚啊!你的‘一页书’刚刚把我的新戏给砸没了,现在你跑我面前担心他,这姐妹还做不做啦?”
凤菲菲恍若未闻:“他……这次这么多历史学者怦击他,真的没事吗?那些可都是真正的文化圈专家……”
对于林牧,凤菲菲情绪复杂,两人的关系,也差不多相当于半个姐弟了。
她很担心这些人,会伤害到林牧。
这些学者,看着没半点权势,但其身份,天生就是“舆论的代表”,往日里要是哪个明星,被某个学者盯上开骂,那基本上这个明星就要招来许多坏名声,只能缩着脑袋做人!“
在这次风波中,怦击林牧最厉害,称得上是“带头大哥”的,就是在清史研究圈里,赫赫有名的京城某大学教授,范永年!
在他的怦击中,林牧俨然就是一个“娱乐无底线,为了一些游戏效果,就枉顾一切的吸血鬼商人”形象,在一些措词里,更是以“得志猖狂”来形容。
如果单只是这些无关痛痒的斥骂,犹还罢了。
这个范永年,更是起底了大量的“明代皇帝黑历史”,以此来隐示“清代明朝”是多么正常的事情。
这些“明代皇帝黑历史”,凤菲菲也看了,里面给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其他皇帝那堪称顽劣的的行径,而是关于朱棣的一个“黑历史”。
在这个范永年举的“史料”中,依照朝鲜《李朝实录》中所记载,朱棣曾经凌迟过2700余名宫女,甚至还亲自操刀上阵,将一个骂他的宫女千刀万剐。
朱棣,可以说是明代与朱元璋一样的顶尖皇帝,他都这么暴虐无道,可想而知其他明代皇帝是多么差劲了吧?而且还有朝鲜书籍为证,该没错了吧?
凤菲菲刚看到这个“史料”时,同样三观尽碎,以为自己的善良导致了自己见识的狭隘。
但很快,没等林牧反击,那些自发的网友,就已经把这个范永年举的例子给打了脸。
“搞笑呢?
《李朝实录》这种垃圾,也能称得上是史书,可以依剧了?
是,在百度百科里,把这本书夸得厉害,说其真实性一流,是史学家重要的研究对象。
但特么的里面处处都是道听途说,甚至不知道是哪个醉汉酒后吹的牛,朝鲜使者听说后,就将其记在这本书里好吧?!
你说朱棣暴虐,凌迟三千宫女?
好!
在这《李朝实录》里,康熙被三藩之乱弄得焦头烂额时,还只知道和侍卫荒嬉游泳、不理政事,只懂满文、不懂汉字,连呈上来的文书都不知道是什么事呢!”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都是史学家
“就因为这样的道听途说,朝鲜君臣一度以为大清要完,举国欢腾呢!
在这《李朝实录》中,打雅克萨的当头,康熙却在北上科尔沁、沈阳的出巡路上‘劫奸’路边看热闹的女子。
这甚至都是‘朝鲜使清正使’的回报,含金量够高了吧?
偏偏里面种种荒谬之处,比着现在最八卦的花边小报还要荒唐,漏洞百出,更像是一本猎奇小说!
在这样的小说中,‘朱棣凌迟三千宫女’这样爆炸性的新闻,一传回朝鲜国内,自然是举国惊叹了,一群小国寡民yy着天朝皇帝的不堪,想想都令人可笑!
但这样可笑的记载,连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都能一眼看出其中的谬误,范永年范大教授,竟然就书上写什么,自己就信什么,真真是清史大才!
佩服佩服!
依照修清史那群人的德行,好好的一个朱元璋,都能被黑成那个样子,要是朱棣真有这样的暴虐举动,还不被他们当成宝贝一样大肆宣传,哪还轮得到你一个《李朝实录》在这装b!”
嘲讽到了极致的回复,被一页官网选中,发布在网上。
不止是这一例,其他更有许多明、清皇帝的种种黑点撕b,清史圈与网友,几乎撕得天错地暗。往日里不见什么人冒头的明清史学圈,现在什么牛鬼蛇神,都跑出来刷存在感了。
范永年自然也不会束手待毙,又是一波史学资料丢了出去,斗志昂扬。
……
这样疯狂的“史实之争”,是凤菲菲最为担心的,因为败的一方,可以说只能声名尽废!
丁苗苗有些看不懂:“话说,这群人的话,似乎都有道理啊,每个都像是历史一般,但谁对谁错,翻开史书查一下不就行了,干嘛吵得这么厉害?即使有的历史书不能信,但总有其他种种史书佐证的吧?”
她的心思很简单,以自己从小了解到的历史来看,似乎一切都很清楚。
英雄是英雄,奸臣是奸臣。
即使有“潘仁美”这样的乌龙事件,但只要拿出历史一说,原先认为“潘仁美”是大奸臣的人,也能立刻明白其原型“潘美”是宋代开国大将,功劳卓著。
“哪有这么简单!”凤菲菲皱眉道,想了想,打开一个自己知道的贴子,“明、清历史特殊!你看看就知道了!”
丁苗苗侧头一看,也皱起眉来。
“笔者是一名明、清史研究专业的学生。
在各个朝代的史书中,明清史书,是两个最为特殊的存在。
在相关的明、清历史书籍中,常常在第一页,就表明‘《明史》由于是东林降官所著,对明朝历史多有涂改、抹黑之处,是各朝史书中可信度最差的史书’,这不是一句空话。
别朝历史,在编录时常常五六年就完成,唯独《明史》,前后几乎编撰百年之久,康熙不满意就发回重编,直到雍正时期,这才编撰完成。
再加上纪晓岚修《四库全书》时,对天下书籍的疯狂修删,几乎把相关不利于清朝的内容修了一遍,后世人想找其他书佐证,都无书可找!
《明史》,就是这么坑!
至于清史,则到了另一个极端!
那就是多!
各种资料如翰海烟云,研究一辈子都研究不完,是其他朝代历史学者梦寐以求的。
但也正因为其内容太多,导致种种争议不断。
一方面,是清朝官员对于朝庭无比满意,因为只要不反清复明,随便你当官的怎么折腾老百姓,只要不是天怒人怨的地步,都基本不会受到太重的惩罚。
这样的情况下,史官怎么会不怀念‘康乾盛世’?
这是主流史书的格调,自然显得清代皇帝一个个圣明无比。
可历史这东西,只要不是强力禁止,那么在数之不清的资料中,几乎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比如说《李朝实录》中说朱棣凌迟三千宫女,这事情为什么说他是假的,因为除了这本《李朝实录》,在其他史料中,根本就没见到相关的佐证。
杀了这么多的宫女,清朝史官总要有记载吧?宫中大幅度缺人,朱棣第二年选秀女总要波及天下,在其他资料中有所体现吧?
这些资料都找不到,所以说“朱棣凌迟宫女”的事件是假的。
相同的理由,清朝史官想把满清皇帝都夸成圣明天子,但在其他种种毫无关联的书里,却是根本体现不出说这种‘圣明’,无法自圆其说,说不清的矛盾记载,所以清史虽然多,但在一些特定的史料上,反而有更多的争议!
……
我的一些宋朝历史的同学,常常抱怨自己学业的艰难,说自己研究岳飞有多么痛苦。
一方面,是岳飞的种种传说,是其后代岳珂美化后的家集,被元朝史官直接拿去当了史实,也是我们今天最为了解的岳家军故事。
另一方面,岳飞死时,秦桧这货还是宰相,其子侄里有做史官的,因此记录中,都是秦桧多么忠君为主,岳飞怎么恃功自大、不忠不臣,这也是现代一些学者,说‘岳飞之死,是他自寻死路’的史料依据。
于是,后代的宋史研究者,就只能在这美化、丑化的两条路上,可怜地猜测、寻找那一鳞半爪的历史,偏偏这些内容又少,养不活几个史学家,堪称苦逼到了极致。
但要我说,明、清史才是最坑爹的,看着能养一辈子,其实就是在自己打嘴炮!
你有你的‘史料’佐证,我有我的‘正史记载’,真要拿出来,三天三夜都讲不完,想说服对方?
劳资就抱着自己这些‘历史记载’,任你说得天花乱坠,又有毛用?”
……
“哈哈”,任丁苗苗先前心情再是异样,见到这样的史学内部的撕b矛盾,也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她算是明白了范永年为什么这么牛气烘烘,在这风口浪尖上正面硬肛无数网友了。
人家说的确实是“史料”,说不清的“史料”,你可以骂他读了死书,但你没法在人品上说人家,因为人家就是研究这个的,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
“服了!很好奇啊,你说林牧要怎么收拾这个范永年?”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麻子?
陈少飞、凤菲菲一众朋友的担心,林牧很理解。
从古到今,学者在民众的心里,从来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哪怕是没有宋朝那种“人人爱读书人”的氛围,但这种情节依旧很严重。
在社会上,一个富豪、明星撕逼,除非其人设、信用好到如林牧一般,否则在事情明确之前,别人基本上也就看个热闹,并且有种“狗咬狗”的感觉,觉得其未必屁股就干净,一如老郭与徒弟的撕逼。
但若是一个学者与社会上的人起了争斗,尤其还是范永年这种研究型学者,舆论天生就倾向于他了,换成国内其他游戏商敢这么搞,早就被骂成狗,顺便被那些人各种吊打了。
敢丑化清朝?
你以为你是一页书呢?
可以说,范永年天生就处于不败之地了。
“嗯,凤凰多谢了,没事,不算什么大事。那个叫范什么来着的家伙,不用管他……”
电话里,听着林牧安慰的话,凤菲菲这才安下心来。
很久之前,她就知道那个名叫“一页书”的男人,心态究竟有多好了。
一旁丁苗苗忍不住发笑,每次听到林牧如段正淳般地喊“凤凰”,她总有种异样的感觉。
小说家是不是都这样,喜欢拿身边的事物,写进小说里?
……
向道了声谢,林牧没如别人想的那样,想办法去找范永年麻烦,网络上资讯这么多,他甚至老记不住这货的名字。
手里拿的竹子被熊猫直接抢走,林牧反应过来,忍不住笑了笑,再次帮晒太阳的苏桃花几人,捏起腿来。
怀孕后的老婆,小腿总是有些肿胀,自己每天都要给她们按摩。
“所谓堂堂正正,无坚不摧,一个汉奸家庭之后,哪还值得我一页书去正眼瞧他?
《鹿鼎记》新的章节、明末社会乱局,也该开始了罢?”
……
灵魂深处,已经见识到那个乱局的残酷,现实里遇到的那些小麻烦,就没被林牧放在眼里,就在这种心情之下,那些读者终也迎来《鹿鼎记》的新章节。
前两章中出现的人物,已经彰显出这是本武侠小说。
因此许多读者都很疑惑,为什么韦小宝会去京城。
一个武侠小说的男主角,在小说开始阶段,正是武功奇遇的阶段,不好好搞秘籍、学武功,跑到京城这种地方,不是胡闹么?
矛盾的剧情线,涉及明、清的历史剧情,让许多读者疑惑,猜不出以后的剧情线。
当《鹿鼎记》新章节发布后,那种怪异的感觉,就更严重了。
韦小宝,竟然进了皇宫?
大吊太监?
网文小说刚兴起的阶段,倒是涌现过一股“大吊太监”的风潮,在那个还不怎么扫h的时期,无数皇宫的嫔妃算是遭了殃,皇帝头上的原谅帽一顶接一顶。
如果说当了太监,还只是让陈少飞他们疑惑的开始的话,那韦小宝性格的表现,李代桃僵后化身小太监的奇遇,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皇宫,不是一直算是“江湖禁区”么,就算《射雕》里也只是取了次景,不怎么进行皇宫方面的剧情。
韦小宝在这能学到什么武功,葵花宝典?
《鹿鼎记》第三章里,韦小宝进入皇宫,在偷吃糕点时,听到外面有人脚步声。
……
陈少飞很好奇这个人是谁,因此在与其他朋友继续纵马与鞑子厮杀后,见到《鹿鼎记》第四章刊发,就毫不犹豫地点了订阅,整个人,马上就进入到了剧情场景中。
皇宫大内,高档练功房中,陈少飞与无数读者一样,以虚影的方式站在这个房间之内,随着顽劣的韦小宝的视线,进行着剧情。
那个进入的少年同样十四五岁年纪,从背后看,只见到他那鼠尾巴一样的头发,少年人这样的头型,倒还没有成年人那么碍眼。
十四五岁的少年,其实身材已经大致长成,按这少年现在的个头来看,估计就算是长大,身高也就在一米六几。
这倒是显得他整个人更小,长得帅的话就能称一声“正太”了。
但当韦小宝跳出身来,恐吓对方也来偷吃糕点时,那少年一回头,就把陈少飞直接吓得惊慌失措,轻功不自主地,就跳到房梁之上!
“鬼啊!”
公共频道中,一看惊叫之声,尤其是妹子的声音此起彼伏,尽是被眼前这个少年吓到了。
只见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一脸奇形怪状的麻子,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如果单只是普通的麻子也就罢了。
“卧槽!康麻子!”
公众频道里,一下子爆出个声音,惊醒了陈少飞一众人马。
“康熙?”
“天花?不对啊!我在网上查过,天花治好后的麻子,不是让人像鬼一样的可怕么?怎么这个小康熙麻子这么轻?真的假的?”
“刚才兄弟有毒!md,想起当初搜索康麻子的经历,几夜没睡好觉!建议别的兄弟不要去搜,容易留心理阴影!”
“……”
听着这些话,陈少飞心情也慢慢舒缓下来,依旧惊疑不定地看着眼前这个一脸麻子的康熙。
他在渐渐出名后,为了弥补见识上的短浅,经常在林牧那借书看,什么史书医史,都有所涉猎,知道康熙从小得了天花,也因为这个原因,助他登上了皇帝位置。
由于清朝给人的坏印象,康熙也有了“康麻子”的称号。
在康熙留下的画像,以及各个清宫戏中,康熙自然是英武不凡,贤明霸气,恍如千古一帝。
但在比较重史实的各类“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的小说中,“康麻子”又成了极度重口的存在,丑陋不堪之处,难以尽诉笔端。
此时正面触及到这个问题,陈少飞突然就反应了过来。
得过天花,肯定是留麻子的,历史上的“康熙圣像”,肯定对其美化了。
但他既然能登上皇帝位置,肯定也不会像那些重度天花麻子一样,比恶鬼还可怕,否则哪怕他这方面再有优势,一个犹如恶鬼般的人,也不可能被立为皇帝。
因此,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康熙确实有麻子,也很丑陋,但没有丑到极端。
……
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堂堂正正
这样的思虑,只在转眼间被想清,陈少飞定下神来,继续看着这对少年的剧情。
在《鹿鼎记》小说中,这康熙、韦小宝少年间胡闹出的友情,很能打动人,这也是韦小宝一生珍惜的友谊。
但当这段文字,在天地中被演化出来后,陈少飞心里的那股怪异感,就更加浓重了。
一个麻子少年,一个犹如小混混的无赖少年,两人俱都剃着“金钱鼠尾”,显得俱都丑陋不堪……
一个下手狠厉、发泄心中怒气;一个满口污言秽语,行为粗俗。
看了半天,陈少飞突然就是一阵苦笑。
自己小时候与村子里一群无赖胡混,又是抽烟又是染黄毛,当时觉得洋气,现在想想,恐怕比着眼前这对少年,还要不堪吧?
有了这层感觉,再加上韦小宝是主角,陈少飞心中对康熙的恶感倒是减少许多。
可那“金钱鼠尾”实在碍眼,让两人的少年友谊,就犹如最荒诞的舞台剧般,给人说不清好恶的感觉。
第四章里,讲得就是韦小宝、康熙的相识经历,在鳌拜逼宫的时候,韦小宝终于识出康熙的皇帝身份。
可以说,整部《鹿鼎记》,完全就摒弃了“主角获得武功爽点”这一因素,而是把所有的看点,都集中到了剧情的多变,以及角色内心戏中,结合清朝官场的丑恶,故事性较之其他武侠小说,倒更像是网络小说多一些。
直到《鹿鼎记》第四章剧情场景消失,陈少飞再一次出现在野外,他依旧没有从对康熙的思索中,走了出来。
……
《康熙微服私访记》、《康熙大帝》、《少年康熙》、《宰相刘罗锅》……
近三十年来,播过的康熙剧,简直数之不清,有捧领导臭脚的,有文过饰非的,反正在这些清朝戏中,清朝皇帝一个个就是爱民如子,风流倜傥。
这也正常,拍一部影视剧,为了加强观众对主角的认同,自然不能让主角惹人厌恶,在这样情况下,侧重优点、忽略缺点,也成了导演常用的手法。
比如说林牧前世,叶问题材电影火时,为了突出叶问的形象,甚至把李小龙丑化成一个忘恩负义、自大狂妄的人;为了照顾霍元甲的形象,就把他主动吸大烟的事,改成了被强迫。
这些改编有好有坏,但对于清宫戏来说,问题就极其严重了。
一方面,是那些导演拼命地捧清朝臭脚,美化这爷那爷,整天就是一群皇帝、阿哥的仁厚形象。
另一方面,即使有人想揭开这些皇帝的丑恶,也根本不被支持,受到各方面的压力。
于是,在影视上,“大清盛世”就愈发昌盛了,一群整天喊“主子”的“奴才”戏份,几乎毫无骨气可言。
可是,《鹿鼎记》出现了。
金钱鼠尾、一脸麻子的康熙,以历史为准,彻底让人见识到“大清一代雄主”的模样。
范永年几乎要疯了!
在自己发出质问之声后,就稳坐泰山地等着林牧应战,一如那些著名的“论战”,谁都骂不过谁,总能给自己带来庞大知名度。
但林牧似乎根本就没注意过自己,那种完全忽视的态度,在记者采访林牧的视频中,昭显无遗。
“不好意思,你刚才说范什么年?那货我记得,好像是个教授?不过我今天还有事,没空搭理他……”
视频中,林牧如是说。
范什么年?
劳资叫范永年!
今天有事?
撸熊猫也叫有事?!
如果说这些忽视,范永年还能忍的话,那《天地》中康熙那一头的“金钱鼠尾”,却是让他恨不得过去给他剪掉,这丑陋的发饰,比着康熙的麻子还要让人反感。
这两天,各大电视台上的清宫戏几乎一片衰败,就是因为这倒霉鼠尾巴!
就这一个发饰,给自己扯了多大后腿?
《天地》中,愤怒的范永年站在客栈房间里,来回走了一会,仍旧不知道该如何反击一页书,反击这个“金钱鼠尾”的影响。
桌子上《鹿鼎记》的书本还放在那里,范永年心烦之下,忍不住又再翻了一下。
“要是只有《鹿鼎记》这本小说,没有这个剧情场景该多好?就凭着这些文字,清朝的形象就好上许多。也不知道一页书怎么想的,非要用这么矛盾的剧情场景,让《鹿鼎记》整本书都显得这么怪异……嗯?这是什么?”
无意中,手指按到《鹿鼎记》末尾一处资料补录上,眼前登时一花,显出另外一个场景来。
范永年没有慌张,这样的情景发生无数次,当读者想看小说中的附录内容时,就会进入相关的场景,如同实地讲解一般。
“康熙得了天花,脸上留下麻子,这是真实不虚的历史,而依照康熙留下龙袍的尺寸,其身高应该大致在一米六几左右,并不像网上所说的‘一米五’。
至于其麻子有多严重,这却是没有相关的记载……”
这是关于“康熙‘天花’”的附录资料,哪些史实是确定的,俱都清晰地表明出来,哪些有存疑,也都明示出来。
看似给康熙说了话,没有像网上那些“一米五康麻子”的彻底丑化。
但这种真实的史实,才是最让人信服,也给清朝带去影响最坏的!
而当后面的附录资料出现后,范永年更是恍若雷击,整个人都陷入了绝望之中!
“关于‘天花’,康熙在这件事上,倒是做得不错。
天花已经拥有3000余年的历史,在全世界造成的影响极大,古罗马帝国甚至都因为天花的肆虐,而国势日衰;中世纪时,天花甚至让欧洲减员10%。
而在亚洲,从皇太极开始,天花就开始大规模爆发、流行,整个清朝,都在与天花抗争。
以至于清朝把人分为‘熟人’、‘生人’,以此采取隔离政策。
而康熙即位后,对天花的防治开始转为主动,在太医院专门设置了‘痘诊科’,推广南方的‘痘疫苗法’。
其基本原理,就是让人患上轻微的天花,再通地细心料理,使症状慢慢消失,从而获得免疫力。
康熙对‘天花’的防治,让其之后死于天花的人越来越少,虽然这样也会让人留下麻子,以至于咸丰、同治都成了麻子脸,但能保得性命,已经是件大好事了……”
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无坚不摧!
讲康熙治天花的功绩?
明明在这份附录资料里,是在为康熙说话,但范永年的心里,却是涌现出一股透骨的寒意。
“一页书!”
手里的《鹿鼎记》被他攥得都皱了,心中却是第一次出现自己一败涂地的感觉。
夸一个人的同时,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地夸上天,顺便再贬低他的对手么?!
不如此,怎么能显得自己喜欢的对象天下第一?
范永年对这一套已经熟极而流了,他研究清史,推崇康乾盛世,平日里就基本只讲清朝的好处,比如说人口、疆域、王权稳固,无论这些论点是否真实,总是要“反主流”的,不然怎么显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不止是他,其他朝代的研究者,也是这样。
或是真正发掘真实的历史,比如说王莽、杨广的过度黑化、小白菜的可笑案情;或是如自己这般,抓住清朝死命吹,再拿清人编的《明史》死命黑明朝。
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即使是林牧前世,有些人夸金大侠时,也会顺便拿还珠楼主过来垫脚,以致于金大侠都出来辟谣,一粉顶十黑。
但现在,范永年竟然看到林牧在明显不屑清朝的时候,竟然对“康熙治天花”这件事,同样抱以客观的称赞,而不是视而不见,这种毫不在意的心思,才让他最为胆寒。
林牧把所有的清朝黑历史都拿出来黑,范永年不怕,因为200年历史里,清朝总有点可以称道的地方,到时候拿出来反击就行了。
可是,现在林牧很明显,是想展现一个经过确定的,真实的清朝历史,有好有坏的的那种……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会真正喜欢那个猪尾巴国?”
做过好事?
历史上哪个朝代没做过点好事?
这样的好事,在那“文字狱”、“剃头令”、“被世界各大、小国轮流打脸”的现实面前,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能加几分?
这是要彻底毁了清朝的名声啊!
……
范永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反击了、
给满清说好话?
根本用不到自己,一些清朝的事情,一页书那边已经替自己说了,还都是经过种种佐证的,比自己这半真半假的“史料”,可信度不知高了多少。
偏偏,连一页书都给满清说好话,满清自己却是不争气!
在网友爆出的一件又一件的黑历史,“一页官网”上,满清被确定的黑历史越来越多后,那些常逛“一页官网”的人,已经再不信自己这帮学者的话,觉得自己拿些假资料捧臭脚,还没一页官网上的资料客观!
如果单只是这样,也就罢了,明清历史不分家,顶多自己去喷明代历史,在这方面出成绩。
偏偏,《鹿鼎记》就是个坑!
在清朝地图出现后,明代地图并未消失,反倒是把明朝末期的朝庭乱局,真实无遗地再现到了《天地》之中!
这下,那些平日里玩科举、玩官府治理的玩家,就彻底懵了。
各个明朝电影中,高风亮节被陷害的“清官”,一个个竟大多都是压榨百姓、包庇商人、卖国求利的小人?
那些阉贼,尤其是被黑得体无完肤的九千岁魏忠贤,竟只是皇帝的一条鹰犬,虽然同样有害民之举,但其却是实打实地抓了许多脏官,在客观上,用这些脏官的钱,供应了大军军费,守卫国门?
当明末地图京城里,东厂番子横行街头,将一个大官家产抄出,连拉了不知多少车财富后,范永年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
他这样的人,吹清朝,最大的利器,无疑是“明朝太黑,皇帝垃圾,没我大清圣主贤明,空有治国贤才,却被皇帝葬送了整个国家”。
偏偏在《天地》中,历史上那些有名有姓、被东厂查出来、被李自成抓出的那些脏官,这时候一个不少地,全都公开在所有人的视线之中,那些电影中“刚正不阿”的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