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侠开端-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旁的一个灶火上,正架着一个小蒸锅,女人掀起锅盖,就见里面的清水里,网状的豆腐串、白香的鸡蛋放了一锅。男人夹了块豆腐串到烧饼里,擦了些喷香喷香的辣子油,一份新鲜出炉的晚饭,就到了林牧手上。

    两块钱!

    这么便宜的食物,林牧咬在嘴里却是异样的美味,酥热的面饼下,是筋道十足的豆腐串,在这有些冷的冬天里,吃得人全身暖洋洋的,极其的回味无穷。

    林牧随意坐在旁边的一个无人的塑料椅上,笑问道:“我刚从外面打工回来,也不知道家里面,已经变化这么大了?这边虽然有制药厂的一些员工,但也不至于这么热闹吧?我看这来吃饭的,大部分都是咱们这边的人……”

    正在给另外一个人夹鸡蛋的烧饼老板,也是健谈:“谁说不是呢!其实来这里吃饭的,大部分都是带着小孩来玩的的,你看那边,还有个小孩玩的‘气垫游乐场’,等一会七点多之后,这边可就热闹了!那些药厂的年青人,顶多也就是在这吃个饭,然后去打打气球枪,逛逛热闹……”

    林牧放眼望去,果然在不远处另一边,还有着玩乐的小摊,拿枪打气球的,批发袜子小物件的,甚至还有几个台球桌。

    看着环境很复杂,但周围设的有个警厅,三四个警察正坐在玻璃窗前,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外面,人群里也不见有小偷什么的出现。

    做生意的人总是喜欢聊天交朋友,烧饼摊老板忙完手里的活,喝了点水道:“这边住着药厂的人,路灯、警厅什么的都很全,刚开始还只是有些小吃摊过来,大伙见有钱赚,慢慢的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像我,早上、晌午两顿是去一高边上摆摊,晚上就来这边了,越到过年,生意是越好做了!你这第一回来,送你杯豆奶喝,你在外面打工累么?”

    五角钱一杯的热豆奶,林牧笑了笑,也没推辞:“是挺累的,外面活不好找,老板你知道哪有招人的么?”

    还别说,咬一口有些辣的烧饼嚼着,再抿一口暖热的豆奶,这种感觉还真不错。

    “哈哈,我就猜,你要是真想在家里,随便打听打听就行了,有给药厂做工作服的衣服厂,还有给药厂盖楼的工地,那边还在招维修工,其他的,就是唱歌的、饭店、服装店什么的,挺多的!”

    听着对方的闲言碎语,林牧大概也明白了这里的变化原因。

    制药厂的数百号员工,这是第一批消费人群。

    一页制药虽然招不了一个镇的人,但其他各种配套的产业,就足以创造大量的二次就业岗位,吸引一部分人留在家乡,这部分人通过这些产业赚到钱,成了第二批消费人群。

    家里面有钱的人多了,各种生活用品、鱼肉菜蔬的需求也就随之而来,这就提供了第三批工作岗位。

    越多的人聚集在一些,产生的生活需求就越多越复杂,这么多的需求之下,也就造就了林牧眼前的这片香气蒸腾。

    白天的压抑,在林牧心里慢慢减轻,林牧一边吃饭,一边与对方聊天,倒是乐得轻松。

    林牧有意主动了解,在这里连吃了数个小吃,又打了几枪气球,眼看已经8点多钟,这才回到车上继续开车往家里赶去。

    ……

    药厂的位置,就在林牧家与水镇中间的路边上,林牧路上开着车,一片轻松。

    原本那些数量繁多的“收费站”已经消失不见,这让林牧的没半个小时,就来到了制药厂那里。

    明明已经是夜晚,但制药厂却是灯火通明,明显已经开始工作的药厂职工,很明显被安排了加班或者夜班。

    一页制药现在的几项药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加上是年前赶工期,必要的时候,估计还会安排职员三班倒。

    一个卖馄饨和饺子的小摊子边上,林牧摸了摸又有些饿的肚子苦笑道:“大娘,来两大碗素饺子,醋来点!”

    原本只是随意的见饭嘴馋,但林牧却是有了意外收获。

    白天,那个“药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林牧,让他心里烦闷,还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但眼下,解破这个难题的法子,不经意间,就出现在林牧眼前……(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四章 解决方法

    做馄饨、饺子的是个老太太和一个中年妇女,两人一个在那里现包、一个现下,倒是配合得默契。

    皮薄馅多,实惠无比,林牧吃得不亦乐乎,在外面这些天,可是把自己饿惨了。

    眼看将要九点,制药厂也陆陆续续走出了员工,虽然食堂做的也有饭,但大锅饭明显对他们没什么吸引力。

    明亮的路灯下,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林牧坐在边缘,背着众人,倒是暂时不用担心被众人认出。

    “那事怎么样了德叔?成不成?”一个小年青边吃着馄饨边问道。

    对面的中年人林牧认识,是包工队的一个工头,叫张德开。

    “行了!厂长答应了!也不要什么病本了,毕竟那玩意真想做假,也没什么难度。只是人家这也只是心善,只答应咱们五盒出厂价的药,再多了就违反规矩了!”张德开边吃边道。

    “太好了!这下我对象家里可就没话说了!五盒,嗯,差不多也够了……”

    林牧一旁听着,慢慢的倒也明白了。

    左右不过是这个年青人的对象,听说他在这里打工后,问能不能给自己那边批点抗癌的药。于是他就托他这个当包工头的长辈,去找到厂长曹艳敏那里去了。

    靠山吃山,很普通的一件事,林牧原也没放到心里,但张德开的一句话,却是让他心里突然明亮。

    张德开:“唉!还是这边的员工待遇好,家里只要被证实真有这样的病人,就能够出厂价从厂里买药,就这一点,少多大的压力?!”

    员工待遇……

    林牧手里的竹筷一下子被手指用力折成两段,他去浑然不觉,脑海里的那团灵感,越发清晰起来。

    “是了!药价高、药托这样的事情,已经成了社会的顽疾,哪里是一下子说清除就清除的?

    就像汉末三国,大汉弊病四起,纵然是贵为天子之尊,面对这么纷乱的问题,又哪里能轻松解决的?

    如同玩三国游戏,与其当一个面对天下诸侯,‘被积病的国家活活坑死’的汉献帝,倒不如加入一方诸侯,哪怕只有一城一池的地盘,也总有犁清群雄,将自己的信念贯彻天下的希望。

    现在的我,又哪里有资格去兼济天下,倒不如先巩固起自己的‘诸侯势力’……”

    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林牧心中大石彻底放下,几口把饺子吞吃掉,结过账后,直接回家。

    ……

    给黏着自己的小萝莉掖好被角,林牧坐到电脑跟前,开始详细设计自己的计划。

    林牧并非是要建私立医院,搞什么惠民医院,因为那样基本上没什么作用。

    100亿全砸里面,又能帮多少人,帮多久?甚至因为做事高调,还会招来其他医药界同行的倾轧,包括上面,也不会允许林牧去暴力扰乱这个市场。

    林牧想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先把自己公司的员工凝聚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先把他们的看病问题给解决掉,然后再慢慢惠及更多的人。

    各年龄段增强免疫力的药,抗癌药,还有从其他地方买入的药品制造许可,一页制药目前已经囊括了数个常见大病的药品生产。

    职工、职工父母妻儿、职工的堂兄表弟……

    这样一层层的人群增加,在解决一部分人看病问题的同时,还能增强自己公司的凝聚力。

    而且在外界看来,这不过是自己给自己公司员工发的福利,根本不会有人在意,毕竟其他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有类似的福利。

    目前,自己力量还太小,也就只能这样蚕食桑叶般地行动了。

    深夜里,台灯下,林牧静静打字,旁边,是小萝莉在唿唿大睡,一片静谧。

    ……

    第二天,张小江拿着曹艳敏开的证明,去领了五盒药去镇上邮寄出去后,再回来装修宿舍楼时,却发现自己的三叔与一帮工友,都时不时地望向制药厂房,眼里满满都是羡慕。

    “怎么了?平常看你们也没这样,药厂怎么了?”张小江有些疑惑。

    一旁的张德开手上不停,嘴上咬着的烟头却是被勐地吸了一口:“还不是人家又给发好处了!唉,家里直系病人亲属出场价供应药品,一年限的量,算起来都是报销75%了!连其他一页影视、一页电子的员工,都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唉,咱们怎么就遇不到这样的活?”

    张小江吓了一跳,虽然自己刚刚买了五盒药,但他也知道,这种规矩,一般都不会被拿到明面上的,而且也常常被各个领导当成了自己的权利,凭关系给员工办这事。

    现在一页集团直接所有人都明面上拥有了这个福利,这对大伙的诱惑力可想而知。

    “这样的话,那我不是找个人,就能买到这药了么?那我可得再买几盒……”

    “哪有那么轻松?这件事审察的严,必须是自己家的人,病什么的且不说他,一旦被查出员工有‘中转卖药’的,直接踢出去,这事可没的商量!

    张小江点了点头,一页集团职员工资高,管理也人性化一些,现在又发出这样的福利,在有着这么严重惩罚的情况下,还有谁愿意拿自己的职业开玩笑?

    生平第一次,张小江对一家正规企业开始羡慕嫉妒恨了。

    ……

    他作为身外人,还只是羡慕,但在江浙一页影视的工作人员,在收到这个消息后,却是一个个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

    虽然自己遇到这种大病的可能很小,但谁没个兄弟亲友,到时候真遇到这样的事情,那可就帮了大忙了。

    公司的凝聚力,一下子就增加不少,即使平日里工资较着其他疯狂加班的同行低些,也没人愿意跳槽。

    张博仁拿到工作任务后,却是呆了一呆,随即就没再疑问什么,领了个帮后,就开始忙碌起来。

    他的任务,是修改先前已经报备的药品名字,在所有的药品前面,加个“一页书”的醒目图标。

    想到这里,张博仁就觉得一阵蛋疼,自家的老板,未免也太爱玩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五章 疯狂的广告

    拿自己的名字给药品命名,这未免也太浪了点吧?

    这可比那什么“孙晋技校”、“杨永信网瘾戒除所”凶残多了,逼格之高,一般人还真干不出这么羞耻的事情。

    西药的名字都很怪,那是因为是采用了英文的音译,除此之外,大都根据化学结构命名,所以才有什么‘西林’、‘咪唑’、‘沙星’之类的玩意。比如‘枸橼酸喷托维林’,‘喷托维林’是药物的主要结构成份,枸‘橼酸’是成盐的酸根。

    这些药品名字怪也就罢了,毕竟英语给一项新事物起名字一向是弱项,一页制药制造的几种独家药品,却都是根据药效与受众人群命名,已经在上面备过案的。

    现在再把那已经备案的名字,重新更改名字,这件事可就有点麻烦了。

    不过张博仁平时就是做这个工作的,倒也是有自己的路子解决。

    大过年的,好不容易完成任务之后,任张博仁再是青华的高材生,也是心里忍不住腹诽起林牧来了。

    “人家90后霸道总裁拿出来一个亿给员工发年终奖,你倒好,把自己的名字放到药名里,以后要是有机会,你是不是还要把一个星星命名成‘一页书星’?”

    ……

    张博仁的腹诽,也是业内不少同行的吐槽,作为一项顶尖紧俏药品,竟然去这样无厘头地改名,让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但很快,他们就知道林牧的想法了。

    一页书:“兄弟们!我的药厂的几种药,都在名字上加上‘一页书’三个字了,药效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顶尖,而且价格只是其他进口药的几分之一,大家如果有这方面病症的,可以要求医院开这样药。现在能够治疗的几种病症有‘各年龄段免疫力针剂’、几种癌症缓解药物……”

    林林总总,林牧在微薄里,各本小说作品相关里里,都贴上了这个‘卖药广告’,就是连歪版读者,都能看到这个消息。

    林牧的书迷数目何其之多,这一下子,起码在林牧的书友圈里,现在这个消息是大部分人都已经知道。

    其他不知道的也没事,林牧准备在自己年后的《天龙八部》实体、电子书中,也ps这一段广告。

    当得知林牧这一想法后,汪洋几乎都晕了,平常见你“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一打广告就打得无处不在,生生跟《重生之逆天飞翔》似的,还能再要点节操吗?

    想想看,当段誉刚刚被闪电貂咬过,随之又吞了蜈蚣与朱蛤之后,眼看正要死要活的,读者也正忧心的时候,章节后突然出现“中了貂毒怎么办,一页制药解你难!”的广告,这该有多么让人哭笑不得?

    汪洋打电话过来给林牧,但很快就嗓子堵得说不出话来,因为他发现,林牧这一次的疯狂,明显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世界最顶尖的药效,世界最良心的价格,一页制药,保护你的健康与钱包!!”凤菲菲巧笑倩兮,只是那笑容怎么看都怎么搞笑。

    央视13台里,出现了一页制药的广告。

    江浙卫视、川凉卫视,其他与林牧合作过的电视台,同样都出现了一页制药的广告。

    只此一项,八位数的广告费,就已经砸了出去。

    中原魏云待着的医院。

    那个药托张医生已经额头冒汗了,他前两天刚知道,那天跟自己聊天的那个年青人,竟然就是一页书,当时他就懵逼了。

    那些身家但凡过亿的,就喜欢搞私人医生,你一页书竟然跑医院来排除看病,你在逗我们吗?!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任性,那一上午都没有卖出十盒回扣药,那就让张医生肝颤了。

    他是专门负责早产儿童治疗这方面的,平常开的药,也就那么几个,尤其是免疫针方面,更是只打就两针。

    现在,那些早产家庭,即使自己不知道,周围热心的朋友与邻居,也会通知他们这个消息,当他们知道这个情况后,还有谁会去选择又贵、质量又差一线的进口药?

    毕竟,一页书这么大名气,可没见他打过假广告,还有清楚明白的证书、网上查询,可信度极高。

    “我听说这小孩免疫针,一页书也做这玩意?跟我家小孩打这个针吧!听网上说效果确实好……”

    耳间再一次出现病人似质询、似要求的声音,张医生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开出了药单。

    原本按照他平日里的回扣,这一上午,好歹也能卖出二三十针,给自己能够增加不下于四位数的收入,现在却是全没了!

    “这个一页书,想争市场,也不用这么狠吧!这不是把这个进口药往绝路上逼么?就为了自家的药能多卖点?老话说得真对,无奸不商,连一页书也不能免俗!”

    心里暗骂,张医生真就觉得林牧是让钱砸中了头。

    花费数千万的广告费,更改自家药的名字,拼命宣传自家的几种药,这样的行为,你可别跟我说“一页书是为了让书友少花钱,多看病”!

    什么?

    一页书公告里就是这么写的?

    这种话也有人相信?三只鹿当初还宣传自己是中国2000万妈妈的选择呢!在商言商,一页书不是为了霸占市场,会做这样的事情?

    但就是这样“为了自己赚钱”的理由,却也消弥了张医生对林牧的不满,这种商业争夺,可从来没有什么道义可言。

    中午着急赶来的药贩子,在听说张医生一上午只卖出了十针左右的药品后,在知道这种情况还要持续很长时间时,一群人再也没有往日赚钱的兴奋。

    而这还只是开始。

    其他药品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但一页制药的几种药物,却是很快就攻下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从技术与价格上,同类进口药根本就没什么优势。

    这些病患家属,林牧没有补贴他们一点钱,甚至都没再降低市场价格,但就只是这样大肆宣传一下,就不知道减轻了多少家庭的负担。

    这,是最令人满意的!(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六章 赚钱

    像医药这种行业,即使在质量与价格上都占据绝大优势,仍旧很难完全占领市场,因为这其中有太多类似“药托”这样的因素了。

    归根来说,就是销售渠道。

    原先林牧对销售药品并不太重视,赚的钱够用就好,多赚点也行,但真赚不到也没事,反正自己已经不再为钱发愁了。

    但现在的林牧,却突然觉得前所未有的缺钱,前所未有的力有不逮,想干点“小事情”都干不成!

    各大电视台、网络平台宣传打广告,甚至过一段时间,在几家卫视频道春晚上打广告,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林牧准备自己也干“医托”!

    既然别人能靠这种手段抢市场赚钱,那我为什么不可以?

    国内的医药市场,林牧没准备这么干,是为了保证药品销售的高度可操作性,免得以后自己想降价或者做其他事情时,反而被“药托”限制,但国外的市场,可就没这些顾及了。

    ……

    作为数种抗癌、免疫药的顶尖存在,一页制药生产的药品,几乎有近一半,都销售向国外,尤其是欧、美、澳洲,基本上哪里有钱人多,就卖到哪里去。

    这些药品,一开始同样只是找代销商做这种事情,因为生产成本的低廉,卖出的价格,也是其他同类药品的十分之一左右。

    但在林牧起了“坏心”之后,那些代销商,都被告知“因为生产成本的升高,出场价也要相应的提高,提高得也不多,也就是原价的3倍吧……”之类的话。

    不多?3倍?

    生产成本增加?

    那些代销商听到这么无耻的话,几乎要直接吐销售人员一脸姨妈血,业内谁不知道,一页制药抱着一块金山,把原本需要几十个小时才能制造的抗癌药物,优化得在几个小时里就可以做出?

    其他各种原材料并没有什么变化,你又哪来的成本上涨?!

    不过,他们也没有说出什么质疑的话来,毕竟原来的价格,实在白菜价得厉害,根本不像是一种顶尖紧俏药品该有的价格。

    而且虽然出场价提高了,他们的市场价也可以提高啊,原本卖900块的药,现在卖3000,比原来还赚钱,而且还比同类药品便宜近一半。

    这还不算完。

    花一点钱,找到做“药托”的组织,让他们给自己的药运营。

    通过运营,自己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占有率,聘药托的钱,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唯一的坏处,就是林牧的这些药,市场价竟然直接爆涨数倍,再加上汇率的原因,是出厂价的十倍还要多,有的地区,比同类药品价格还高出一些。

    这样的结果……

    皆大欢喜!

    甚至于,因为价格的大幅度提升,还让一些老外心里松了一口气,毕竟,原来那种花个100块的房费,就约到14岁小萝莉的好事,实在让人忍不住怀疑,这萝莉下面是不是有根比自己还大的凶器。

    虽然价格提高了,也没事,大家原来不就吃着这样价格的药么,现在一页书的药,质量还好些,贵些也是正常的。

    “先前低,估计是人家想低价抢市场吧?”一些老外为林牧的行为找到了理由,反正对于自己这种发达国家的收入来说,这种价格也还可以承担。

    听着海外销售人员发回来的市场回馈,因为这些心思单纯的老外,林牧甚至都有点小羞涩。

    不过钱还是要赚的,坑老外的钱,那叫坑么?

    好歹自己还是个读书人,这点思想觉悟还是要有滴!

    ……

    国内市场,以宣传为主,让大家自己找便宜药吃;国外市场,无所不用其极,一边抢着钱,一边抢占着市场。

    这样重大的战略调整,给一页制药勐然带来新一波的利益的同时,相关药品的需求量也是勐然上涨了数倍,而且在未来的几年里,还会一直上涨!

    川凉、长安、肃甘、云贵等数个地方的分厂,已经分批筹备建设,其中川凉、肃甘两地的分厂,因为早就已经筹备,只要林牧手下这三间分厂,能够提供最初的团队骨干,马上就能开工生产!

    等再过个一两年,林牧手底下几家药厂的人才培养跟得上的话,那时,才是自己资产新一轮的大爆炸时间!

    因此,现在的三家制药厂,在工资奖金跟上的前提下,已经开始了四班三倒,全力生产。

    好在,制药厂的工作并不是太高强度,大部分员工都是20多岁的刚毕业的年青人,为了在冬天睡个懒觉,甚至主动要求上夜班。

    他们敢拼想上位,不少人想着给领导留个好印象,都已经准备不回去过年了。

    这种情况,林牧不置评论,只要自己酬劳给到位,他们想要这样,那就由他们去吧。

    ……

    忙碌的生产,影响的是整个水镇人的生活。

    原本这个时候,已经接近腊月20,除了那些一心赚钱的,大部分务工人员都已经回来,正是集市繁华,两个大人带着一家人买年货,是最热闹的时候。

    今年大家都在家,街道依旧繁华,但大部分,都是一个家长带着孩子买东西,彼此间碰上了熟人,都是互相理解地笑着打招唿。

    集市上午,林牧二姑家。

    “奶奶!你带我去找爷爷吧!他说他要给我做个大陀螺的!”

    已经三四岁的大宝,与一群小孩摔了一会“面包”,突然就想起这事来,跑到林牧二姑那里闹腾。

    一旁嫂子怀里的二宝,还都不会走路,却仿佛能够听懂大宝的话,这时也“呀呀”直叫,作出声援。

    对于这个两个小孙子,二姑一直就喜欢的不得了,哄了一会见不听劝,也就宠溺地答应:“行行!一会晌午厂车回来,咱就去看你爷,让他给你做‘华华’……”

    “华华”,是这边方言,是小孩的玩具的一种代称。

    大宝却并不买账:“叔叔车不是在这停着的么?一会坐他车去……”

    小小的脸上,一片认真,明显还在想着自己的玩具呢。

    二姑忍不住笑出声来:“就你皮!小牧他这是来给家里添新衣裳来了,哪有空带你去?你再闹就让他家大黑狗给你叼走!怕不怕?”

    原本作势欲哭的大宝,瞬间不敢闹腾了……

    ……(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七章 年前的剧组

    买完衣服,回到二姑那,听她说起这事的林牧,也是笑得不行。

    上一次小萝莉骑着大黑狗的样子,那种“威风凛凛、得意洋洋”,被大宝看到后,这小东西就哭闹着非要骑。

    骑就骑吧,骑完这小东西竟然还非哭着喊着要这条狗,不给就哭,谁哄都不行!

    小孩子熊起来最是烦人,常常以大人的退让为结局,但小萝莉哪里会把自己心爱的小伙伴给他,当下眼珠一转,摸了摸大黑狗的喉咙,又同它耳语了一番,大黑狗就“汪汪”一通乱叫,虎视眈眈地盯着大宝看。

    这只狗每天生活在灵竹环绕间,连睡觉都是自己在竹林里搭的个竹叶窝,加上平日里营养跟得上,小小的身体健壮得跟个小牛犊子似的,这一通恐吓意味严重的乱叫,当真是凶威毕露,比着一头狼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从那以后,大宝见了小萝莉就是讨好不休,生怕她放狗咬了自己。

    “姑父现在是修理班的副班长,现在厂里抓生产,普通职员可以走,他作为领导骨干是要求在岗的,这一点二姑你理解一下……”林牧解释道。

    二姑连忙摆手道:“理解理解,以前我也是吃工分的,知道厂里的规矩,咱家近,又不用他操心过年,叫他上班就行了!别人怎么来,他也怎么来!”

    开玩笑,平日里他们可以在邻居跟前,半苦恼半自豪地说“厂里钱倒是好挣,就是上班时间太固定,有时还要上夜班,白夜颠倒”,但在公司领导面前,可没人会这么得了便宜还卖乖。

    你想轻松?你想回家过年?

    行,那你回去吧!

    员工请假回去很正常,你身为一个领导都不在,让别人怎么安心工作?

    旁边的嫂子也帮腔道:“大宝不懂事,整天想着跟他爷玩,但越到年关,领导却是不能掉链子,现在找个工作多难,都听这小p孩的话,一家人都在家喝西北风了!”

    林牧笑了笑,点了点二宝的脸蛋:“大人当然是受委屈的,像你这样的小不点却是来享福的,给你带了一箱‘爽歪歪’,喝前二姑你记得给他热一下……”

    聊了一会,林父林母在这里陪着吃了个午饭,林牧却是开着车,带着一车的礼品,去慰问那些还在厂里上班的亲戚家属去了。

    ……

    林牧调整药厂战略,在家里悠哉悠哉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可都没有因为过年而静下来。

    两个剧组里,路一菲、林镇英分组拍摄《神雕侠侣》,尽快赶着拍摄进度。

    达叔给林镇英做着副导演,也在学习相关的东西,他知道,只要自己能力到了,那在明年里,说不定也能获得独立执导的机会。

    一个演员能够坐到导演的位子,这可是再多片酬都换不来的地位的提升,是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的机会。

    一边的崔亮可就没他想的这么多了,作为一个曾经大红大紫的级级级片男星,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演好一个角色,在梦想成真的同时,也能够养活一家人。

    听着很简单,但只有在圈子里的人,才知道这有多难。

    即使是再大的影视公司,下面的剧组人员、后期人员,一年里也总是会有各种“淡季”,找不到活,没有工作,只能吃老本。

    像现在,各大影视公司已经感受到那股“韩流”的压力,不仅电视剧的拍摄数量大为减少,连着电影市场,顾忌到年后观众口味的改变,也把一些风险比较大的电影给砍掉,不再拍摄。

    大量的灯光师、场务、武行、龙套找不到饭吃,四处找活。

    但在一页影视里,崔亮却从来没有为这个问题担过心,即使是在业内最冷淡,最不景气的时候,剧组依然可以按时开工,工资薪酬从来不用担心,让他有一种特别的安心感。

    每个因“没工开”而饿过肚子的剧组人员,都无比珍惜这样的机会。

    崔亮手脚不闲,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