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世家子-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个人选的安排。聂振邦此刻倒是很超然。来陇西的时间不长。下面靠拢的人没有几个。现在对聂振邦来说,谁来担任这个职务都可以。但是,作为省委一把手。该拿捏的时候。还是要拿捏的。
不抢,不代表放任。尽管这两个职务对聂振邦来说,可有可无。但是,也必须要借此机会提醒其他的班子领导。这个事情上,我聂振邦的权威还是存在的。
这一次,问刘振涛,也是一种试探的意思。刘振涛在陇西工作的时间长。自然在手底下有一些嫡系人马。
刘振涛倒是心思活泛。面对自己的问题。却是用这种方式,巧妙的避免了他的尴尬。
随即,聂振邦也点头道:“哦?什么合适的人选。说来听听看。”
听着聂振邦的话,刘振涛也点头道:“书记,我觉得。省委党校校长,洪金初同志。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我推荐,洪金初同志。担任林州市的市委书记职务。”
“洪金初?”聂振邦嘀咕了一下。没有太多的印象。省委党校那边,一直都是王本昌在负责。再加上,自己上任之后,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经济发展和建设上面。陇西省,接二连三出问题。先是金安市的赵氏集团。现在,又是林州市的凌霄煤矿。一来二去。对党校的关注。自然就少了。
对于洪金初。聂振邦唯一的印象就是,此人算得上是一个科班出身。曾经在陇西省创造过一个第一。他是陇西省,第一个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的厅级干部。
沉吟了一下。聂振邦却是缓缓道:“哦?洪金初同志?嗯。倒是可以让组织部方面列入考察的范围。”
说完,聂振邦却是不再开口了。算是终止了这一次的谈话。这一种反应。让刘振涛也有些愕然。
不愧是聂振邦啊。手腕能力,的确是没的说。就从这一个表现来看。却是无比的老辣。面对自己提出的人选。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说反对。轻描淡写的,一句组织部列入考察范围。就打发了自己。这种感觉,就好比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有种无处着力的感觉。
车队,回到省委,参加送行的省四大班子领导自然是分散开了,乔总一离开,陇西省的各项工作,自然是回到了正轨上。
聂振邦走下车子,后面,秘书夏岗也已经跟了上来。
走上台阶,聂振邦转头对着夏岗道:“小夏,你通知一下放文同志。让他过来一下。”
刚回到办公室,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外面,就传来了夏岗和张放文对话的声音。
聂振邦也站了起来。恰到好处的,房门被推开,张放文和夏岗都走了进来。
“书记,张部长来了。”夏岗通报了一声。
张放文也微笑点头道:“聂书记。您找我。”
“放文同志来了。快请坐。”示意张放文在会客区沙发落座。聂振邦亲自给张放文倒上了一杯热茶。
聂振邦的表现,热情大方、但是,却又没有过分的亲昵。这种尺度,拿捏得很好。既有省委一把手的威严气度,也有一种平易近人的风格。
张放文此刻显得有些拘谨。作为省委组织部长,张放文和聂振邦之间的联系。按照正常来说,略微偏少了一点。甚至,还比不上宣传部李红英联系得勤密。这是张放文担心的地方。
组织部,和宣传部一样,同样作为省委领导之下的关键部门,其重要性,甚至比宣传部更为重要。
人事权力,不管是在哪一级党委都是至关重要的。可是,自己作为组织部长,和一把手之间的联络,反而不够勤密。这时候,难免会让领导心中有些不疼快。说句不客气的话。难免会让领导觉得。你是在拿捏身份。
站了起来,张放文双手接过了茶杯,然后,轻放在茶几上,张放文这才开口:“谢谢聂书记。”
张放文的拘谨和神态,聂振邦自然是看在眼里。整个陇西省委,年龄最大的是王本昌,今年五十八岁。张放文也有五十六岁了。
张放文的心思,聂振邦多少还是能猜测到一些。张放文所处的位置。十分的重要。手握人事大权。从张放文没有被王本昌架空,就看得出来。此人行事,是尤为小心而谨慎的。
这样一来,张放文这种谨慎的态度,就不难理解了。此人,就是属于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安稳稳的人。想让这种人,在局势未明的情况下,下重注压在某个人身上,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放文部长,这一次,特意请你过来,主要是和你讨论商议一下。省内一些人事方面的调整。”聂振邦开门见山,直言不讳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此刻,听着这番话语,张放文的脸色显得很平淡。很沉着。微微颌首道:“聂书记,这一次。省内,有不少的岗位空缺了出来,在地市方面,林州市的书记、市长职务。另外,宜州市市委副书记年龄也到了退休线了。要退下来。还有。施安市的一位副市长。另外,厅局委这边。也有六个副厅级的岗位空缺了出来。这么多的人事调整,我正好也想请示一下领导,在人选考察上。有什么要求和指示。”
每每到人事调整的关键时期,对于张放文来说,都是麻烦事。就好比现在。这么多的岗位空缺出来。看起来,似乎蛋糕不小。可是,架不住想分一杯羹的人多啊。
这才刚刚开始呢,省里面,就有不少的老同志,老领导都打来电话了,不是人大的副主任,就是政协的副主席。甚至是省委班子的领导。这些人,有的是现在在位的省领导,有的是已经退二线的领导。可是,不管是二线的也好,在任的也好。张放文都不想得罪。
是的,不想得罪,而不是不敢。要是敢于不敢。放眼陇西省,除去刘振涛和聂振邦这两位,张放文有些顾虑之外,其他人,还真没有一个是张放文不敢得罪的。
表面上,听起来是请示汇报。但是,张放文的意思,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这样一来,如果有了聂书记的指示。无异于给自己扯上了一张虎皮。麻烦会少不少。
看了张放文一眼,聂振邦缓缓道:“放文同志,组织部还是要拿出自己的担当出来。选拔考核干部,这是组织部的工作职责嘛?作为组织部的领导。就应该有一种敢为的气魄。”
对于张放文的话语,聂振邦有些不满。所以,这番话,却是隐含着一种敲打的意思。
不过,聂振邦也没有过于紧逼。过犹不及。对于张放文这种人,这是见过风风浪的老麻雀。不能操之过急。只能用温水煮青蛙。细火慢熬的方式。
不等张放文开口,聂振邦继续道:“人事工作不好做。我是清楚的,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太多了。牵扯的地方也多。这是毋庸置疑的。我的态度是,响应中央的号召,提倡领导干部队伍年轻化,高学历话,实用化。组织部门要擦亮眼睛。仔细的斟酌。将一批,年轻的,有学历,有能力的干部,提拔起来。大胆的使用。”(未完待续。)
第1173章 布局的层次不同
和张放文谈过之后,聂振邦难得的没有加班。六点多,聂振邦就回到了省委宾馆这边。
吃过的晚饭之后,聂振邦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看着电视,空闲的时候。每天的新闻,聂振邦是必看的。
地方上的领导,看《新闻联播》,看当地的新闻。目的是了解国家的动态,了解上级领导的动态和趋势。从新闻之中,能够看出很多的东西。领导视察时候的讲话。领导在媒体上曝光的密度,这些,都是上面动向变化的一种参照。
聂振邦自然也不例外,从新闻上,看国家的动态,看中央在政策上的趋势,这有助于自身对上面风向的一种把握。有助于和上级保持一致。
七点半,新闻刚结束。门外,却是传来了叮咚、叮咚的门铃声。
打开房门,刘晓敏却是站在了门口。
“书记,没打扰您吧。”刘晓敏微笑着说道。
愣了一下,聂振邦却是笑着道:“秘书长,有什么事情么?”
说话之间,却是将刘晓敏让进了房间。同时,走到了饮水机边上,给刘晓敏倒上了一杯茶。
然后,聂振邦也坐了下来。看着刘晓敏。却是不再说话了。
这个时候,刘晓敏自然是知道聂振邦的意思。关系密切,那是一回事。虽然,聂书记对她的工作还算满意。但是,想达到心腹嫡系的程度,恐怕还欠缺了一些火候。
沉吟了一下,刘晓敏开口道:“聂书记。我听说。省里面,在一些人事调整方面,已经在做考察了。”
这个话,刘晓敏不得不说。作为省委领导,不光是其他人有嫡系部下,刘晓敏同样也有。在体制内的干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部下。这不是什么拉帮结派。这是一种正常的事情。
真正的拉帮结派。指的是,一些有着贪污**等违纪行为的领导干部。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纠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和保护伞。官官相护。那种,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是有巨大危害的,是要坚决取缔的。
但是。有的干部,都是清正廉洁的。都是为民办事的。在上级领导里面,也有这样志同道合的领导。这种亲密关系。组织上也好,国家层面也好,是无法定性的。
如今。陇西省这次进行了这么一番大的人事调整。刘晓敏。作为她这一个小圈子的带头人,她必须要站出来,只有能够给人带来利益,这种关系才会稳固。不管是成与不成。态度是必须要有的。
“哦?秘书长有什么看法?”聂振邦不动声色。反问了一句。
刘晓敏笑着道:“书记。国土厅副厅长的职务,我个人觉得。国土厅现任财政处处长田小刚倒是比较合适。”
……
走马观花一般。刘晓敏离开之后。李红英却是紧接着过来了。李红英的想法自然也是一样。汇报了一番宣传部的工作之后。就将话题引到了人事方面。绕了一个圈,李红英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个人事意见。
整个晚上,从七点半开始。一直到十二点。所有人,就如同是越好了的一样。一波接一波的。都过来汇报着工作。
李红英走了,然后,罗秋良也来了。之后。陈哲文也来了。在后面,刘跃光也来了。
对于这些。聂振邦也很清楚。陇西省这一次的人事调整。自己的地位是超然的。因为,自己上任的时间不长。还未能建立起一个自己的圈子。不少人,都还在观察和考虑之中。
这样一来在人事调整上。自己是无所谓的。而自己的位置也决定了自己的意见将对正式的人事任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正式启动了人事考察和调整的计划。省里面。其他的领导专程登门拜访,其目的,自然是希望能够在自己的耳朵边上吹吹风。以此来增加一些筹码。
送走刘跃光之后,时间已经是晚上十二点了。此刻,聂振邦却是回转到了沙发这边。拿起了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嘟嘟两声,电话那端。却是传来了一阵靡靡之音。这让聂振邦的眉头一皱,将手机拉开了一下。然后对着对话道:“这么有兴致?在这个上面的教训。足够深刻了。我都难以相信,你还能兴致勃勃。难道,就没有一点心理障碍么?”
话语很不客气,这时候,对面也传来了一个声音:“聂振邦,你装什么道貌岸然之辈。食色性也。这是很正常的。退出体制之后。我反倒是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很惬意。隐居幕后,却是有种掌握大局的感觉。我永远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比你看得更清楚。讽刺我?你还是先担心你自己吧。凌保东最近如同疯狗一样,上蹿下跳的。我就不信,他咬不掉你一块肉。”
“呵呵,不愧是李家大少,国华老兄啊。言辞,永远是这么犀利。凌保东,跳梁小丑而已。我要是怕了,就不会动凌霄煤矿。我的性格,你是清楚的。要么不动,只要是动了,那就是无解的。你不是亲身体会过么?”聂振邦也不甘示弱的反击起来。
“你……好了,聂振邦。我不跟你做口舌之争。这么晚,打我电话。有事情求我?”李国华有些气急。但是瞬间就平息了下来。
李国华的表现,也让聂振邦心中暗叹。不愧是李家当年最有希望的人啊,如果当年,李国华不是年少轻狂。少年得志,以至于有些得意忘形了。到现在,绝对是自己最强劲的对手。
要说双方的关系,那是水火不容的。聂振邦是断送李国华仕途的罪魁祸首。可是,在体制内,却是没有什么隔夜仇的。谁抓住了机会。谁该倒霉。那怪不得别人,只怪你自己没有本事。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国华的心态也已经放平了。双方之间,抛开那个心结不谈。交情虽然谈不上。但是,合作还是有可能的。之前的时候。聂振邦对江北省的安排,以发改委一个副主任职务为代价,换取了李国华的支持,这就是例子。
沉吟了一下,李国华却是直接道:“聂振邦,你有事情找我?”
聂振邦此刻,呵呵一笑:“国华兄,爽快。陇西省这边,恰好有一个副省级的职务空缺了出来。如果你有想法的话,自己运作一下。我这边,就不会推荐人选了。”
一般来说,地方上的职务,达到了副省级这一个层次的,都是需要上面来任免和安排的。但是,基本上,地方的一把手,还是有推荐权。而且,上面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考虑一把手的意见。毕竟。如果地方大员不满意的话。难免会出问题。
“聂振邦,你有什么条件?”李国华直接说了出来。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是不会掉馅饼的。这么优厚的条件摆出来。聂振邦又不是雷锋。这一点,李国华深有感触。
此刻,聂振邦微笑着道:“直爽。很简单。我大哥,聂家梁想到地方上来。我的要求是,你们不做阻碍。”
……
聂振邦和李国华通完电话不久。在陇西省委家属区,二号院子。这里是陇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振涛的家。
已经是深夜了。但是,二楼的书房,却还是亮着灯光。
书房门外,传来了推门的声音。刘振涛的爱人何梅端着一碗夜宵走了进来:“老刘,夜深了,该睡觉了。工作是做不完的,你身体要紧。”
“小梅啊。呵呵,你先睡吧。我看完这些材料就休息。”刘振涛笑着回应着。
如今,陇西的局势,可谓是一天一个样,刘振涛的热情也充分的调动了起来,加班,对于刘振涛来说,已然是家常便饭了。
就在此刻,桌子上,刘振涛的手机却是突然响了起来。电话号码。让刘振涛愣了一下,京城的号码,老二的私人手机。
接通电话,刘振涛随即道:“老二啊,这么晚了,有事情么?”
“大哥,刚刚接到的消息,聂振邦出手了,他和老李家的李国华达成了一些共识。老李家运作你们陇西省副省长的这个空缺,然后,聂振邦运作他大哥聂家梁调任地方的事情。”电话里面,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说话的是刘家老二刘振海。刘振海如今是京城市公安局的局长。对京城圈子里面的消息还算是灵通,牵扯到陇西的事情,刘振海自然是十分上心。
此刻,如果聂振邦听到这番话,必然会大骂起来,李国华这厮太无耻了。故意把消息透露出来,其用心,极其的险恶。圈子里面的人,必然会阻击。尤其是凌保东。
挂下电话,何梅已经迎了上来,关切道:“老刘,怎么了?京城那边出事情了么?”
这一刻,刘振涛的心情却是久久不能平静。在此刻,格局的高低已经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了。如果说,之前,在聂振邦上任的时候,刘振涛还有些轻视。那么,现在,这种想法彻底没有了。
叹息一声,拍了拍肩膀上爱人的手背,道:“好一个聂振邦啊。布局的层次都不一样了。我还真没有资格和他争什么了。”(未完待续。)
PS:卡住了。思路有些不清晰了。更新推迟到现在,对不住大家。
老蔡新书《**医圣》已经发布
嗯,新书,在经过了半年多的筹备之后,千呼万唤,总算是出来了。
书名《风流医圣》,或许,大家会有些意外,不是官文。是的,的确不是官文。
新书,是都市文。但是,没走官文了。可能,是世家子这本被迫改名,被迫修改。有些被吓到了。新书,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官文。
但是,老蔡很用心,新书,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是一个很暧昧的故事。是一个有些风骚的故事。有亲情,有友情。自然,也少不了爱情。草根的人生,未必不可以牛掰,那谁说过,给他一个支点,他能翘起地球。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说,对万万千千的草根来说,给他一个机会,或许也会有辉煌的人生。这就是新书的规划。
下面,附上新书简介:
医圣,二十一世纪,唯一一个获得了全世界医学机构共同认可的一个唯一存在。他就是站在医药界金字塔最顶尖的人物。事实上,在医圣的前面,还有两个字——夺命,夺命医圣,意思很简单,这个男人,能够从阎王爷或是死神的手中抢夺生命。
可是,问题是,这个男人还有些风流,那就有意思了,极品御姐、美艳总裁、妩媚明星、清音萝莉、单身人妻,似乎,这桃花运比他的医术还要厉害。
作为医药界的奇葩,唐峥觉得,风流医圣似乎比夺命医圣更有内涵。
新书地址:/Book/2705494。aspx
另外,在本书首页,有新书的直通车。世家子五万多收藏。几千铁杆。不奢求大家都能喜欢新书。但是。还请兄弟姐妹都收藏和推荐。我在用心。我在努力。(未完待续。)
第1174章 刘振涛的决定
刘振涛的话语,让何梅也有些惊讶和诧异。自己丈夫的性格。何梅是很清楚的,绝对称得上是坚忍不拔的人物。这么多年的仕途走下来。何梅一直都陪在身边。可以说。每一分的汗水和努力,何梅都看在眼里,从未见过老公如此的沮丧。
“老刘,怎么回事?这可不像是你的性格啊。”何梅轻声说着。
说到这个,刘振涛的心态也逐步的调整了过来,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刘振涛被震住了,但是,刘振涛毕竟也不是一般的人物。这点承受能力还是有的。
此刻,已经逐步的平静了下来。仰头看了爱人一眼,随即道:“我们都还在为陇西省内的职位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聂振邦的目光早已经不在地厅级这一个层次停留了。他的目光已经放到了省部级的层次。刚才,接到了振海的电话。聂振邦的大哥,很有可能下地方主政一方。”
“这…”何梅也有些震撼,有些难以置信:“不可能吧,他也才是局委,怎么可能运作正部级的升迁和调动。是不是谣传?”
听到这里,刘振涛却是十分肯定的摇了摇头,刚开始,刘振涛也有这个想法。但是,在此刻,冷静下来之后,刘振涛可以确认,聂振邦的确是有这个能力的:“不会,振海的性格,你也是知道的。没有确切的把握,他绝不会乱说。聂家。事实上,从聂老之后就是聂振邦在做主,以他的手腕。这算不得什么。”
何梅此刻虽然有些骇然。但是。却是微笑着安慰道:“老刘。你也别妄自菲薄了。聂振邦的能力的确很足,手腕也强。但是,你和他之间的目标不同。我觉得,聂振邦的强大,对你来说,反而是一种优势,一种好处。”
爱人的话语,让刘振涛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刚才。刘振涛有些气馁。因为,聂振邦给他的感觉,犹如是横在自己面前的一座高山。不可跨越。
在那一刻。刘振涛有种失去了信心的感觉。可是,现在,经过爱人的开导。刘振涛的眼前也是一亮,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刚开,自己把聂振邦当成了自己在仕途上的竞争对手,作为对手,刘振涛面对强大的聂振邦,自然是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但是现在想来。不光是在布局层次上不一样。追求也不一样,从聂振邦来说。进入九鼎,这对其他人或许已经是成功得不能再成功了。可是,对于聂振邦来说,恐怕登顶才有一定的吸引力。而自己,不说登顶了,恐怕就是进入九鼎都有困难。两者完全就不是在一个层面上的。
现在,经过老婆的开导,刘振涛也看到了自己的路子,跟随聂振邦走下去,或许,有进入九鼎的机会也不一定。
想到这里,刘振涛站了起来:“老何,你先休息。我出去一下。”
看到爱人有些愕然的样子,刘振涛开口道:“我去聂书记那边一趟。”
既然已经有了决定,刘振涛也不会犹豫。这个时候,去拜访聂振邦,刘振涛的目的也很简单,在陇西省人事调整方面,摸清楚聂振邦的态度。在接下来的过程之中,和聂振邦保持步调一致。这就是刘振涛的打算。
明天的话,时间上来不及了。明天上午召开常委会。万一,在人事调整上面,有意见相左的情况,必然会有些尴尬。
何梅拉了一下,看着刘振涛风风火火的样子。低声道:“这个时候了,我看,你还是先打一个电话过去吧。”
接到了刘振涛电话的时候,很显然,可以感受道刘振涛语气的一些细微变化。对于刘振涛说要过来,聂振邦也没有拒绝。看了看时间,虽然已经是凌晨一点了。但是,聂振邦还是答应了下来。这点面子,还是要给刘振涛的。
挂下电话,聂振邦的脸色也沉了下来,李国华倒是打得好算盘。圈子虽然不大,但是,也不是没有封门的。这个事情,只有自己和李国华参与,很显然,这是李国华刻意在圈子里散播出来的消息。
对于刘振涛能够知道,聂振邦并不意外,刘振涛本来就是京城人,刘家也是圈子里的人,也有相当的人脉。散播出来的消息如果都不能在第一时间知道。那就不是刘家了。
从省委家属区这边到省委宾馆,其实也就是几步路的距离。五分钟左右,门外,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打开房门,刘振涛已经站在了门口:“书记,实在是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还来打扰书记的休息。”
刘振涛带着笑容,说话也极其的客气。心态的细微变化,也让聂振邦有些感觉。
将刘振涛迎进了房间,聂振邦微笑着道:“正好有些事情。还没有休息。振涛同志,太客气了。”
一坐下,刘振涛就微笑着道:“不怕书记你笑话。这么晚过来,也是因为人事方面的一些问题难以入眠。所以,过来找书记沟通沟通,取取经。”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话语里面,透露出来的意思,却是十分的清晰和明朗。这也让聂振邦有些意外。刘振涛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完全是一副跟着组织走的意思。
摸不清刘振涛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和意思,但是,聂振邦却是没有任何的畏惧,不管刘振涛这么做,有什么目的。做好自己,那就行了。这就是聂振邦的考虑。
沉吟了一下,聂振邦缓缓道:“省内的人事调整。整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在各个职务岗位的安排上,组织部的工作,还是很出色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这很难得。既体现了干部年轻化,又选拔出了有能力的同志出来。我认为,还是很不错的。具体的情况,还只能看明天的常委会。”
聂振邦的话语,听起来,似乎没有太多的意思。但是,这只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对于刘振涛来说,已经透露出了不少的信息了。
首先,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这个话,可以理解成为,组织部在考察干部的时候,对被考核干部各个方面的素质都有一定的考核和评估。但是,也可以理解成为,考虑了省委常委班子里面,方方面面的人的利益。
另外,最后一句,看明天常委会。这也表达出了聂振邦的态度。这一次的人事调整,聂振邦所处的位置是很独特的。在人选上面,这里面,没有聂振邦的嫡系。这一点,就注定了聂振邦超然的地位。
而现在。这么说,无疑是在告诉刘振涛。我不会在常委会上先表态说话。具体怎么办,等常委会讨论完毕,形势明朗之后,才会做出决定。
听到这个,刘振涛也沉思起来。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君不见,当年,闽南省从沈总那一届开始,出了多少位首长。从贾民富首长。还有林贺首长开始。到后面,乔总也是从闽南省走出来的。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以刘振涛眼光和经验,不难看出,聂振邦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聂振邦的年纪虽然年轻。但是。聂振邦的资历却不比任何人逊色。在望海是开始,聂振邦就是副部级干部了。也挂了省委常委的牌子。
再后面。从三公办到巴蜀省,再到华夏集团以及红江省。跨入正部级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了。现在,在陇西省。只要做出了成绩。其他的,将没有任何的悬念。这就是聂振邦的底气所在。
这个时候,是该下定决心的时候了。烧冷灶也有烧冷灶的好处,患难才能见真情不是。更何况,聂振邦这里,还算不上是冷灶。只不过是还没有正式的发迹而已。
现在靠拢上去,这就是一种投资。真正等到局势明朗了。再靠拢上去,那就不显得此刻的珍贵了。有的时候。舍得赌也是一种能力。
考虑到这一个层面。刘振涛沉吟了一下。看着聂振邦道:“书记的话语,犹如是拨云见日一般。我也是深受启发。我一定和组织上保持一致。”
这番话,刘振涛说的十分的流畅,十分的利索。完全没有任何尴尬。听在聂振邦的耳朵里,却也是有些意外。
愣了一下,刘振涛这是什么意思?如此干脆直接的表忠心?但是,很快,聂振邦也回过神来了。心中也有些笑意。如果,李国华知道,他刻意散播消息出来。想让自己运作大哥聂家梁的事情遇到阻力却反而促成了刘振涛的态度转变。不知道李国华会不会气得吐血。
很显然,刘振涛是被自己震住了。省委班子这些人都还在为地厅级的人事调整而争执的时候。自己却已经在谋划省部级的调整了。这种差别,对刘振涛的震撼是巨大的。
现在看来,刘振涛的这番态度,倒的确是发自内心的。刘振涛的目的,不难猜测。此刻,刘振涛就是一种提前的投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可不仅仅只是传说。
沉吟了一下,聂振邦也笑着道:“振涛同志。一起努力吧。”(未完待续。)
PS:老蔡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