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世家子-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最高领袖在当年说过的话语。可是,现在,很多干部,都已经忘记了这种艰苦朴素,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了,我看,很有必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
顿了一下,沈总书记的神情也严肃起来,沉声道:“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那一次变法,不是伴随着流血的,从秦朝,商鞅变法开始,商鞅最终落了一个车裂之行,再到宋代王安石。最近的清代的戊戌变法。一时的反对声音。这是很正常的。最高领袖说过,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我觉得,我们的党员干部,我们的领导干部,就应该要有这样的气魄和勇气。一时的阵痛,这算不得什么。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这番话,却是充分的展现出了沈总书记深厚的感染力。即便是贾民富这样身居高位的中央领导,此刻,也是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说着,沈总书记却是开口道:“民富书记。我的意见,也很简单,这个工作组,我看,完全是可以成立的。在工作组组长的人选上,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没有?”
说到这里,却是开始说到点子上了。成立工作组,这就相当于是古代的钦差大臣了。可以说,这是手握实权的一个位置了。
此刻,贾民富也有些为难起来,沉吟了一下,点头道:“总书记,这个工作组组长的职务位置,却是很重要。在如今,即将举行全国各个省市换届,工作组一下去,调查三公条例的执行情况。恐怕,也会影响到下面同志们这一次换届的事情。可以说。实权很大啊。”
对于贾民富的顾虑,沈总书记也点了点头,这一次,工作组的成立,时间上,正好是卡在了这一个档口,却是有那么一点对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党政干部进行考察的意思。可谓是官小权大。那么,这样一来,在工作组组长的人选上,就十分的重要了。
“考虑到多个方面的综合因素,我这里,倒是有一个人选推荐。”贾民富此刻也笑着说了起来。
看到沈总书记并不准备在这句话上搭腔之后,贾民富也继续道:“工作组的级别上,我的意思是,最好,还是由党中央国务院直属管辖领导。算是一个临时性的编制。级别上,定位为副部级。人选上我的意思是考虑由望海市聂振邦同志来担任。”
说到这里,贾民富继续补充道:“考虑让聂振邦同志上,主要也是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三公条例,最早,是聂振邦同志在西北自治区新梨市的时候就开始草创起来的。如今,这个工作组让他这个创始人来执行,也算是名符其实。第二,聂振邦同志的家庭背景以及个人能力都很不错。这个工作,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很有可能要面对全国各个省市领导的不满。这样一来。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来领导工作组开展工作,无疑,聂振邦同志是最合适的。第三,聂振邦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历,又在中纪委工作过。各方面综合下来,我的意思是,推荐聂振邦同志担任工作组组长。”
贾民富的话语,也得到了沈总书记的认可,从这些理由来看,的确很不错。尤其是第二个理由,却是不可否认,这个位子,说白了,真要是出事,那就是得罪人的工作,这样一来,就需要有一个不怕得罪人的人站出来,无疑,不管是世家子弟从政的干部也好,还是普通的干部也好。在聂振邦面前,都是没有太多的问题的。
看着贾民富,沈总书记此刻也笑了起来,意味深长道:“民富同志,你倒是念及旧情啊。是不是易人同志跟你通过电话了?”
沈总书记的话语,让贾民富也笑了起来,点头道:“总书记,您明察秋毫。在这个事情上,易人同志,的确是找了我的。总书记,我看,你也是属意聂振邦同志吧。”
这句话,沈总书记却是没有否认。从贾民富这里,已经确定了这一点,这就足够了。乔易人的心思不难猜测。这一次换届,乔易人离开闽南,这是已经定下来的事情。而且,作为总书记,沈修超也知道很多东西,乔易人这是自己的未来接班人。这样一来,李江河接任省委书记,可以说毫无悬念。聂振邦要是留在望海市的话,恐怕。到时候也不好和聂家、杨家交待,所以,乔易人才通过老搭档贾民富,希望把聂振邦调出来。过度一段时间,再下放下去这就很容易操作了。
从自己的角度来说,沈总书记也愿意让聂振邦走出来担任这个职务。在平衡上,当初,考虑到自己地位的问题,对李家,自己是有过一些倾斜的。如今,自己已经坐稳了,虽不至于做出卸磨杀驴的事情。可是,不管如何,聂家以及杨家的想法,自己也是需要顾及的。即便贾民富不说。调任聂振邦这也是自己的想法。
想到这里。沈总书记也点头道:“这个事情,我看,明天拿到会议上讨论一下吧。我估计,老杨那边,对聂振邦同志担任这个组长还是会有一些微词的。”
……
第647章 要走了吗?
第647章要走了吗?
沈修超的话语,让贾民富深以为然。这并不是一句玩笑。工作组组长的这个职务。在外面看来,似乎是很光鲜的一个职务,手握实权。可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个职务,也是一个十分容易得罪人的工作。杨胜利处于保护女婿的考虑,有微词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聂振邦此刻,已经完全不需要这么冒险了。调入部委。任何一个部门。完全可以以同样的一种方式过度。
随即,贾民富却是呵呵笑着道:“总书记,老杨的工作,看样子,只能由你来做了。”
对于贾民富这种耍赖式的话语,沈修超此刻也笑了起来,道:“好你个民富同志。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却是丢给了我。”
……
京城,全国政协大院,作为全国政协的主席,杨胜利就住在这边。此刻,在杨胜利的书房里面,却是来了一位贵客。
等到自己的夫人亲自端上了一杯绿茶之后,杨胜利也笑着道:“总书记来,尝尝看,下面的同志,给我带了点龙井过来,说是什么明前的。你也知道。对于喝茶,我向来是牛饮的。什么明前、雨前我是不懂的,还请总书记您给我评价一下。”
对于沈修超亲自登门,杨胜利很是感到意外。职务上,虽说都是四大班子领导。都是国家级领导人,可是,沈修超毕竟是总书记,这一点,就足够压倒一切了。这是当之无愧的一把手。
如果说,是沈修超刚刚上台的那一年。亲自登门拜访。杨胜利倒是不会感到惊奇。可是,如今,沈总书记已经完全坐稳了位子,再登门拜访,就显得有些让人吃惊了。
到了这一个层次。杨胜利也不得不在心中考虑对方的意思。不动声色,只谈茶叶,这就是杨胜利的一种策略。抱着的目的,也是不动如山的意思。这样一来,主动权就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这也是政治场内的一种常见的方式,一般来说,谁先说话,就代表谁处在了一个被动的地位上。
看着杨胜利的样子,沈修超此刻也笑了起来,杨胜利的算盘,沈修超很清楚。对于杨胜利的这种小手段,沈修超却是浑不在意。微笑着道:“老杨,这一次登门,主要还是有关你女婿的事情想和你沟通一下。”
说着,沈修超却是将自己刚才和贾民富的交流的事项和内容,选择一些重要的复述了一遍之后,看着杨胜利道:“老杨,明人眼中不说暗话。工作组这个位子,很重要,相信,京城,各个家族盯着这个位子的人也不少。可是,同样的,这也是一个得罪人的位子。现在,主要想听听你的意见。”
这句话,沈修超说得是无比的狂傲和霸气。这也真实的反应了聂家如今的处境和地位。虽说,聂国栋也是政治局的成员。可是,聂家的权势,还没有达到让沈修超动容的地步。可是,杨家就不一样,杨家一门光是嫡系就有两个政治局委员,再加上杨胜利本身也是九鼎之一。所以,作为杨家的女婿,沈修超才会过来征求杨胜利的意见。其目的,也是不想让自己和杨胜利之间有嫌隙的意思。
听到沈修超的话语,杨胜利此刻也在沉思起来,说实话,沈修超十分的坦诚,将这个职务的优劣都全面的分析出来了。
一时之间,杨胜利反而不好说什么了,的确,就如同沈修超说的那样。这一个职务,是风险和机遇共存的。相对于聂振邦来说。或许还会有更好的路子,调任部委,或是,调任其他省份。都可以,完全没有必要来趟这趟浑水。可是。如果是这样,沈总书记这边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却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沉默了一下,杨胜利还是沉声道:“总书记,我觉得,这个位置,还是要看振邦自己的意思。我是没有任何的意见的。”
听到杨胜利的话语,沈修超的脸上也露出了一副满意的笑容,这个事情,只要杨胜利不反对,以沈修超对聂振邦的了解,事情,基本上就算是**不离十了。倒不是说是自己在利用聂振邦的这种性格。事实上,对于聂振邦这种有一些理想化,而且,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和操守的性格,很赞赏。很满意。
如今,体制内就是缺少这样一种激越的官风。各个地方,各级的党政干部。大多数的人。心中所想的,都是自己头顶上的官帽子。想着的是自己的钱袋子。这是一种陋习。可是,却是无法改变。
地方上,出了事情,出了贪腐弊案,上级领导所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抓出贪赃枉法的人,而是想的如何才能保住自己不受到影响。捂盖子,这是如今地方上最常说的一句话。
既然上级想捂盖子,那么,事情肯定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最终的结果是,小鱼抓了两三条。真正的幕后祸首,却是逍遥法外。
而恰巧,聂振邦的性格,这种坚持的性格,却是落入了沈修超的眼中。前段时间下来。聂振邦韬光养晦的策略,这让沈修超很是不满。这也是沈修超为什么会和老李家联合起来的原因。
聂振邦的家世背景,太过雄厚了,韬光养晦的话。所形成的能量,实在是太过庞大了,那种能量,即便是沈修超也有些畏惧和害怕。在沈修超看来。聂振邦这种人,适合走的,就是一个青天形象。哪怕,是成为官场屠夫。那又如何?只要掌握好一个分寸,一个尺度有自己的支持。有聂杨两家的存在。完全不必如此。现在。沈修超也是在借此机会向杨胜利逼宫,向聂振邦逼宫。
等到沈修超离开之后,平日里,一直都不怎么管事的杨夫人,此刻也走进了书房里。看着老公杨胜利。迟疑了一下,杨夫人还是开口道:“胜利,沈总书记这是要把振邦这孩子往火坑里推啊?你怎么就不反对?”
“反对?”杨胜利冷哼了一下,却是沉声道:“你还没看出来么?老沈这么做,这是在逼迫聂振邦表态了。是彻底进入团系还是左右摇摆。这是一个问题啊。”
顿了一下,杨胜利却是解释道:“随着老爷子他们老一辈的先后过世。开国一代,如今在国内的影响力,也已经开始逐步减弱了。就如同乔易人一样。他不是也脱离了世家圈子,加入了老袁那一个派系么?这以后,世家想要出头。很难的。现在,经过这几代的磨砺和淬炼。世家和其他派系,就好比古代的士族和寒门。世家是行不通的。所以,聂振邦想要有问鼎的资格,现在这就是他表态的最后机会。是龙还是虫,就看他自己的选择了。”
听到老公的解释,杨夫人此刻却是有些焦急道:“老杨,你不给安娜打个电话,提点一下?”
杨胜利此刻却是摆了摆手道:“不需要。怎么选择,听天由命吧。如果,他聂振邦真有这个名。那他就会有自己的选择。要是没有这个本事。扶上去了,那也是刘阿斗。”
望海市这边,刚和汪建华交流完之后,一回到家里,吃完了晚饭,看了《每日七点》新闻之后。客厅里的电话却是叮铃铃响了起来。
杨安娜一接起电话,片刻之后,却是捂住了话筒,对着聂振邦道:“振邦,中央石部长的电话。”
听到这句话,聂振邦也站了起来,中央的石部长,这几年,中央部级领导里面,新上任的姓石的部长,只有一个,那就是在01年的时候,接任中组部的石建东部长。
想到这里,聂振邦不敢怠慢,随即走进书房里,拿起了电话道:“石部长,你好,你好。实在是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石建东这个人,华清大学毕业,和沈修超是同届的校友。之后,历任辽东省同安市团市委干事、副书记。之后调任辽东团省委。又调任团中央任职。之后,外放陇西省担任副省长、常务副省长、省委副书记、之后,调任彩云省担任省委书记。从彩云省调任中央,担任中组部副部长。接任部长。
可以说,这是沈总书记的铁杆嫡系人马。深得总书记的信任,担任中组部部长之后。几次出手,以极其强势的手腕和魄力。在官场上,人称石敢当。
此刻,聂振邦是不敢怠慢的。听着聂振邦的话语。对面,石建东此刻也哈哈大笑起来:“振邦同志,太客气了。现在,本就是下班时间,等一下,也是很正常的。”
说着,石建东的语气也严肃了起来,直入主题道:“振邦同志,这一次给你打电话,主要的目的是,找你谈一下。”
说着,石建东介绍道:“振邦同志,这一次,受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沈总书记的委托,由我,代表组织上跟你谈话。原本,按照规矩,是要你来京城的。考虑到路途的问题,以及马上就是两会了。所以,一切就从简了。我也就来一场电话谈话好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石建东这个人不拘一格的做事风格。组织部谈话,这么严肃的事情。他却是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进行。
听到这里,聂振邦却是心中咯噔一下,难道说,自己也要走了么?
……
第648章 决断
第648章决断
组织部谈话,一般来说,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要提拔了找你谈话,组织上了解一下这个被提拔干部的心态。信心等这样类似的问题。也算是提拔之前的最后一次审核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会出现干部提拔了之后。不能胜任的问题。
另外一种情况,犯了什么事情,组织部诫勉谈话。
另外,以上所述的两种谈话情况。是都必须要面对面进行的。实际上,石建东这么做,已经是有些违例了。只不过,双方当事人,一个是聂振邦一个是他自己。基本上,这样的情况,也不会有人说。事后,等聂振邦去京城,补上那个形式,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是诫勉谈话的话,肯定不会显得这么轻松。那么,这样一来,就只能是第一种情况了。自己要调离了。
随即,聂振邦也笑着道:“石部长,到什么地方?什么岗位?”
这句话,也让石建东在那边哈哈大笑起来,笑骂着道:“哈哈,都说聂振邦这小子机灵,就跟那涂了油的老鼠一个,油滑无比。以前,我还没有太多的体会。现在,我却是切身感受到了。”
说着,石建东却也是正色道:“振邦同志,虽然,这一次我们是在电话里面的非正式谈话。可是,这也切实关系到你自身的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布局。”
说着,石建东介绍道:“振邦同志,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党政机关,中央直属部委、中央央企等直属机构开展三公接待规范条例》(试行草案)差不多一年时间下来,整个草案的实施,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其中,阳奉阴违。以好充次、小金库消费等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今年,是草案在全国所有范围除去东港和西奥两个特区以外的其他地方正式推行的一年。所以,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慎重考虑和研究。决定成立一个三公接待规范的检查工作组。”
顿了一下,石建东接着道:“对外的名称是,国务院公务接待检查办公室。决定从中组部、监察部、中央纪委、公安部等部门抽调人手。级别上,定位为副部级办公室,在组长,也就是主任的人选上,组织上,综合各个方面的原因和条件。最终,考虑了你,以及其他几个人选。现在,给你打电话,就是想要问一下,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此刻,聂振邦也沉思起来。这一次的谈话,有些诡异啊。一般,按照正常的组织谈话程序来说,上级领导,都会这么说,组织上,觉得你的工作能力和成绩各方面都很不错。年富力强,是一个好培养的苗子,组织上,决定给你肩上加一些担子。
基本上,组织谈话程序,都是这么说,即便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可是,大体上的内容,却是基本相同的。
然后,下面的同志,肯定会说,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感谢组织对我的精心培养和肯定,我一定不辜负组织上的期望,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等等。
可是,这一次,石建东却是带着一丝询问的意思。这就很不正常了,按理来说,石建东是政治局委员,是中组部部长,聂振邦只不过是一个副省级干部。党内来看,也仅仅只是挂着中央候补委员的牌子,两者,相差很大。石建东代表的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犯不着在一个职务的任免上和自己用这样商议的口气。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啊。
公务接待检查办公室,听这个名字。聂振邦也能够猜出三分意思。顾名思义。既然和检查有关。肯定就和当年自己初在团中央上任的时候,搞的那个什么青年文明号审核工作组是一个性质。
可是,这个工作,却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做好了,功劳,是下面的地方政府的,得罪人却是自己实打实的得罪了。做得不好。那是自己的失职。
这里面,最主要的,还是得罪人,前期,第一批试点的二十四个省份。这里面,牵扯多少个派系,牵扯到了多少的干部。会得罪什么人,很难说啊。
而且,即便拿下的是地厅级的干部,这里面,问题也有不少,如今,自己的这一个工作,就如同是古代的京察一样。
地方上的党政大员们。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下属被撂倒。这样一来。扯皮就多了。给面子,不给面子,这都是很为难的事情。难怪石建东会挑这么一个非正式的场合先来一次谈话。而且还是用这种商议的语气。
稍一沉吟,聂振邦却是点头道:“石部长,瞧您说的,我是那么没有觉悟的人么?身为党的干部,听党的话,听党指挥。这是最基本的政治素养。在这里,我向您表一个态。我个人,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安排。我就是组织上的一颗螺丝钉。组织上让我上哪,我就上哪。绝无二话。”
聂振邦这一番话,也说得是无比的俗套。全篇,都是官面上的话语。看起来,似乎是已经同意了。可是,话语之中,却是还给自己留下了一些婉转的余地。如果,到时候,岳父和家里有不同的意见,自然也可以另行运作。
石建东听在耳朵里,那里还会不明白聂振邦的这一层意思,也不点破。随即笑着道:“振邦同志,有这个觉悟,果然不愧是年轻干部的表率。既然这样,你做一下准备,一个星期之后,你来京城一趟吧。”
和石建东又寒暄了几句之后,聂振邦也挂下了电话,答应石建东,这也是聂振邦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这个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个位子,虽然不是什么好位子,可是,那也是相对于个人而言。对于派系或是京城里面的政治家族而言。这一个位子,反倒是一个排除异己。获取人情的好机会。
可是,这么大的事情,京城那边,竟然是半点消息都没有。即便自己的父亲级别不够。大伯聂国栋分属军队系统。有些后知后觉,这都可以理解,可是,岳父那边,却是没有半点的消息过来,这很不正常。以自己对沈总书记的了解。沈总书记绝对不是那种没有大局观的人。
这也是一个值得商权的地方。这个事情,处处都透着诡异。从现在来看,最大的可能,岳父的意思,也是让自己来做这个决定。这也是聂振邦为什么会向石建东做出那个答复的原因。
想到这里,聂振邦也拨通了京城杨胜利家里的电话,自己跟石建东打完电话之后,已经是晚上九点了。这个时候了,按照岳父杨胜利的作息习惯,应该是已经休息了。可是,电话嘟嘟两声之后,杨胜利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看样子,岳父这是在等着自己的电话啊。综合刚才的情况来看,岳父应该也已经知道石建东会给自己打电话了。
沉吟了一下,聂振邦也恭声道:“爸,还没休息呢?”
说了两句之后,聂振邦也直接进入主题道:“爸,刚才,石建东打电话过来了。”
听到聂振邦这么说了。此刻,杨胜利也不好意思再装傻充愣了。沉吟了一下,杨胜利也缓缓开口道:“振邦啊。这个事情,沈总也是找了我的。我的意思是,我这边。没有任何的意见,一切,都全凭你自己做出决断。”
顿了一下,杨胜利接着道:“这个职务,其中的利弊,我就不给你分析了。在小字辈里面,你们这一代人之中,有资格和你竞争的,已经没有了。你的心思,我也是很清楚,如今,恐怕你已经没有把安国他们这一班子人放在同等的地位对待了。这也可以理解。不过,这个位子,是双刃剑。就看你自己如何把握了。望海市的大好局面,是值得你经营的。临走之前,如何安排,你自己心中要有一个数。”
听着杨胜利的话语,聂振邦心中也有些骇然。的确,在小字辈里面,无论是杨安国还是其他人。已经比自己低出一个层次了。在现在,这就是不可逾越的一道鸿沟。要是按部就班走下去。等到自己五十几岁的时候,胜算也不是没有。可是,借用最高领袖的一句话,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这就是聂振邦现在的心态。
想到这里,聂振邦也点头道:“爸,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请您放心好了。那我就不打扰您休息了。”
挂下了电话之后,聂振邦又给自己父亲聂国威打了一个电话,交流了一下这个事情。基本上,事情到了这一个层次,就算是定下来了,就如同岳父杨胜利说的那样,自己要想提早八年上位,这样的冒险,就是必须要做的。
沉吟了一下,聂振邦随即拿起电话,拨通了安国宇的电话号码。电话一通,聂振邦也不客气,直接道:“老安,是我,你通知一下。明天晚上,都来我这里聚一下吧。”
第649章 临行的安排
聂市长请客,而且是派系内部的一个聚会。这一个消息,在.聂系干部之中,很快,就已经全部都知道了。
还没等到下班,聂振邦就给杨安娜打了电话,而且,把司机郭三保也派了过去,整个晚饭,所有的菜肴聂振邦都准备自己准备,而不是从市委小招这边拿现成的,可以说,这一次聚会怕是自己和自己手下这一些部下,在望海市的最后一次聚会了。这一顿饭,估计也是在望海市请他们吃的最后一顿饭。所以,一切,聂振邦都想做得尽善尽美。
一下班,聂振邦就带着李居朋从办公室走了出来。回到家中,刚一进门,杨安娜此刻也穿戴着厨房里的装扮走了出来。
“安娜,都准备得怎么样了。我来帮把手。”聂振邦此刻也微笑着挽起袖子准备进厨房了。
“长,亲自下厨,今天,咱们可是有口福了。”
说话之间,一个声音在门口响了起来,大门口,周子辉和刘亚夫两人联袂走了进来。两人作为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都在市委大楼办公,一起过来倒是很正常。
旁边,杨安娜也笑着道:“振邦,你陪刘部长、周部长他们吧,这里面,有我和张婶就行了。”
刚说完,外面,汪建华的声音也传了过来:“杨主任,市长要亲自下厨,您可不能拒绝。怎么也得给市长一个表现的机会才好。”
关于对杨安娜的称呼,这是望海市不少的干部们最大的一个难题。称呼嫂子吧。市里面,聂振邦这一系里面,比聂振邦年纪小的干部,少之又少。除去李居朋等几个秘书级别的人物以外。其他的,年纪都要比聂振邦大,这么称呼,自然是不合适的。
称呼弟妹?这样一来,难免也会给人一种轻浮的感觉。也不太合适。毕竟聂振邦是这个圈子的核心和首脑人物。
这样一来。以杨安娜在fu联的职务来称呼,就比较合适了。具体是谁称呼出来的,现在,已经无法考究了。不过如今,却成为了望海市一干聂系部下们觉得最为合适的称呼。
看着从外面走进来的汪建华、安国宇和肖善明。聂振邦此刻也呵呵笑了起来:“老汪,你倒是得了便宜卖乖了。行,今天,我怎么也得给你lu一手我的拿手好菜。京酱肉丝。还是没有问题的。”
说归说,这个时候,聂振邦却是没有再去厨房了。一干人都在客厅里坐了下来。外面,陆陆续续,刘胜、罗小兵、刘高华、易畅、邓一辉等人也都走了进来。
酒用的是特供茅台。这种酒,聂振邦在望海市任职之后,却是很少,甚至,可以说是从来都没有使用过。此刻,算是真正的摆了出来。
看到这些酒所有干部心中都咯噔了一下,聂市长的背景,在此刻却是再次的体现了出来。特供酒这可是直供中央领导的。这一点,就体现出了聂市长的不凡之处。
给所有人都倒上了一杯酒之后,聂振邦此刻端起酒杯,站了起来,环视了一下众人,微笑着道:“今天,算是一次难得的大团圆了。望海市,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能够有如今的发展。在这里,我感谢诸位同心协力的支持和帮助。我敬大家一杯。”
话音落下,汪建华却是站了起来:“市长您这是什么话。在座的各位同志。我是来得最晚的。但是,我却是最有深刻体会的。市长你为了咱们望海市的发展,可谓是呕心沥血,家里,没怎么管过。市政府办公大楼,加班最晚的。加班最多的。永远是您的办公室。咱们这些人。都是看在眼里的。这杯酒该是我们敬你才对。”
汪建华的话一说完,周子辉和安国宇却是神sè一黯,不得不说,在这群人里面,汪建华拍马的功夫,的确是一流水准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