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利坚资本贵族-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也不可能是完全恢复雨林植被,只是种植一些热带特有的坚果货水果,比如咖啡、巴西栗、香蕉。同时种植一些多花植物,用来养殖蜜蜂。而地面在林间放养奶牛肉牛什么之类的。

    这又是一个兼顾形象和赚钱的经营模式。

    不过那些项目还需要等待技术。贝尼斯研究所正在研究一些高产植物。

    贝尼汉斯集团目前在南美洲进展最快的项目还是咖啡项目。

    南美洲贝尼汉斯公司在哥伦比亚和秘鲁都购买了大片的山区雨林,这些雨林也准备种植咖啡。而且现在已经开始种植。

    对此,芬利威尔逊汇报说:“在哥伦比亚山区,我们的购买了三片共计两万三千英亩的林地。在秘鲁的东部,共购买了七快山林,面积共计三万九千英亩。这些林地的气候和土壤适合种植阿卡比拉咖啡,不过因为交通问题,林区内有天然咖啡树,但是数量不是很多。南美洲的公司在那些地区种植咖啡,同时开路。明年将会完成种植工作。”

    “咖啡叶锈病防治生物的研究进展怎么样了?”

    “已经完成了毒理实验,正在进行生态实验。”

    “阿比卡拉咖啡的研究呢?”

    “这个研究需要更长的时间。那里种植的咖啡数有三分之一是贝尼斯研究所研的研究成果。那需要三年以上才能知道确切的结果。”

    林克点了点头说:“这个项目不能停。资金方面必须保障好。”

    “明白!”

    芬利威尔逊应了一声后又说:“针对咖啡的研究,研究所希望能研究出耐寒耐旱的阿比卡拉咖啡树。听说最近有不小的进展,已经找到相对应的基因片段。也许明年就能投入种植实验。”

    林克知道研究所的这个项目。

    咖啡,通常需要在热带雨林才能生长。而且还必须是在排水良好的地区,要多雨、温度湿度适宜的气候环境下生长。所以咖啡树通常生长在热带雨林的一定海拔的山区。

    贝尼斯研究所希望能研究出在热带雨林之外的地方生长的咖啡树。他们给出的计划是希望能利用汉克农场和菲尔维峰农场充足的水源在沙漠中种植咖啡树。

    按照林克最新的计划,那两个农场,每个至少能有几万英亩的土地用于高密度种植咖啡。

    咖啡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如果能研究出防病能力强而且高产的阿比卡拉咖啡。林克在世界农业产业的地位,又能再高一个台阶。所以林克对这个项目相当支持。

    芬利威尔逊又说:“目前非洲和南美洲公司的研究所正在合作。他们正在研究防病能力更强,产量更高的香蕉品种。研究出来后,计划在南美洲的农场种植,并且在非洲东部国家进行推广。”

    “南美洲公司正在谋求收购甘蔗林,那边的研究所正在研究高糖甘蔗。进展似乎也相当的顺利。”

    林克听到这里放下手上的文件,说:“那亚洲和欧洲的研究所目前在研究什么项目?”

    “亚洲项目目前正在研究研究大瓶螺等入侵物种的针对性生物防治手段。这个项目他们还在做前期数据收集阶段。研究方案还没制定出来。”

    “大瓶螺?”

    “是的。现在整个亚洲东部大陆的水田和水系都有这种生物。它们是一种引进的生物,对生态的危害很广。同时他们还提出要求提供资金研究针对蚊子、老鼠、苍蝇和白蚁的生物防治技术。我们认为这个研究有很大的前景。”

    老鼠?林克没想到亚洲公司竟然盯上这个东西了。

    不过想一下,这个项目还真的很有市场。老鼠在大城市中是非常惹人厌恶的动物。当然,在农村同样是如此。

    在城市,垃圾堆越来越多,老鼠也越来越多。而且在某些国家,可以说是老鼠泛滥成灾。比如印度,比如澳大利亚。

    它们传播疾病,危害农业,可以说对全世界都是一种祸害。如果能通过生物方式进行防治。一年几十亿美元的销售额不成问题。

    蚊子苍蝇就更不必说了。特别是蚊子,传播的病害更多。世界上每隔几年就会发生因为蚊子传播的疫病。

    林克想到这些,追问说:“这些项目立项了?”

    “亚洲公司那边正在考虑立项。但还没接到相关的报告。”

    美国总部虽然是集团总部,但是各洲的公司都有一定的自主权。他们会每个季度做汇报总结,但不需要事事向总部请示。

    林克说:“你和迪尔谈谈,如果是担心资金问题,总部可以在这方面给予支持。只要论证可行,尽快上马。”他觉得自己也该和迪尔谈谈亚洲那边的工作了。

    芬利威尔逊说:“好,我们会尽快和亚洲公司进行交流。”

    他停顿了一下,看林克没其它吩咐又继续说:“另外,超级酵母细菌也正在进行测试。研究所认为结果差强人意。”

    “是哪方面不足?”

    “效率和淀粉转化率方面。不过项目组联合非洲研究所一个项目组提出了一个新的项目,他们希望能理想研究高产树署,希望利用树署淀粉生产燃料酒精。”

    林克想了一下,说:“这个项目论证过了,在资金方面,可以安排。这是一个能在非洲大面积推广的项目。”

    他在非洲考察过,知道树署在非洲有很大的种植前景。如果能研究出一种高产树署,那同样是一个可以同时兼顾形象和利润的项目。

    芬利威尔逊点头说:“我会和相关部门谈谈。看他们的论证进行到什么阶段。等他们的论证评估结果出来,我会马上向你汇报。”他顿了一下又说。“不过就我们现在研究的项目,保守估计,明年都将需要为此自出六亿八千万美元。如果新增更多的项目,我们估计需要支出十亿美元左右。”

    “我想我们的营收能支持这些支出。”

    “当然可以。不过,按照我们的计划,我们在推广产品和售后服务方面的成本也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仅仅是集团总部,暂时已经拟定了七亿美元的推广预算。而亚洲那边也拟定了两亿八千万美元的推广计划。欧洲是六千万美元。非洲因为部分推广资金可以由汉斯基金资助,计划比较少,但也提出了两千万美元的推广计划。而南美洲,则提出了一亿三千万美元的计划。”

    “你总结好之后,将他们的计划都发给我看看。”

    芬利威尔逊合上文件表示自己已经汇报完了:“好的。”

    林克看他汇报完了,也暂时停下笔说:“我正在考虑让贝尼汉斯集团上市。所以明年的营收情况,我可以不看重利润问题。我希望你在工作的时候能多考虑这个问题。当然,如果能让贝尼汉斯集团发展得更快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利润,你也会得到更好的待遇。”

    一家企业上市,是为了圈钱继续发展。所以在上市之前,企业的规模扩张速度非常重要。规模越大,市场对企业的估值也更高。

第六五八章 作秀不能停

    “……贝尼汉斯集团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将会继续推进环境保护及环境治理。努力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约书亚史密斯午休时,饶有兴趣地看着林克在nwtv新闻中侃侃而谈。看到这里,他关电视的静音,然后拨通了一个电话:“肯特,看了今天的nwtv新闻了吗?”

    “刚看过。”如今nwtv新闻,已经成为不少人喜欢看的节目。这个新闻报道的事看似不严肃,但实际上所有的评论都很客观,而且报道的角度也与众不同。肯特他们这样的人,经常也会在中午看看,至于其他新闻,通常会在早晨或者晚上看。“你是想说林克汉斯?”

    约书亚史密斯笑着说:“你不觉得他这个动作挺有趣吗?”

    “我想这不是你想说的吧!”肯特当然不会认为约书亚史密斯给自己打电话是为了给林克汉斯这么一句评论。“难道你觉得他这个行动对他的计划有什么帮助?”

    “难道你觉得没有?”

    肯特想了一下,说:“你是想说他正在积极转变。”

    “我是想说他的思维正在转变,或者说,我觉得他的野心正在增长。但是我并不觉得他已经到那个地步。但如果不是他自己觉得自己到了该行动,我不认为他会主动出席这样的仪式。”

    “所以你是觉得他已经很有把握?”

    肯特和约书亚史密斯合作二十多年,双方已经非常默契。约书亚史密斯说这话的意思,他一下就听出了是想表达什么。

    不过肯特回想一下,林克汉斯确实极少在新闻上露面。

    商人在新闻上露面,如果不是能为自己带来好处的话,通常都是相当抗拒的。个别喜欢出风头的除外。而林克汉斯明显不是那例外之中的人。

    林克汉斯也曾主动出现过媒体上,但通常都是为了反击其他人。除此之外,肯特只记得林克只在几次宣传自己或者自己的计划在媒体上出现过。

    由此可见,林克汉斯不是那种愿意出风头的人。肯特也不觉得这次一个小小的污水处理厂的试运营仪式,值得林克汉斯亲自出面。他觉得林克出面,应当是为了传达一个意思:“贝尼汉斯集团是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而不是只是为了赚钱。”

    作为一个企业平常当然也需要树立宣传这样的证明形象。问题是,这个项目对林克汉斯意义不大。肯特觉得林克是在向公众树立一个形象:贝尼汉斯集团不仅在做,而且很重视。

    这是具主动性很强的意识灌输。

    而约书亚史密斯的意思是,贝尼汉斯集团可能正在为向前跨过一个门槛在做准备。而贝尼汉斯集团目前已经是一个在美国农业行业中分量相当重的企业。继续向前突破的目标是什么?

    是美国农业行业的巨头。约书亚史密斯是那么认为的。

    史密斯认为林克是要让贝尼汉斯集团成为一个被美国公众认可的行业巨头,而且这是主动的抢步,而不是水到渠成的转变。

    那说明林克汉斯认为贝尼汉斯集团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而且那些外人都是不知道的。

    肯特沉默了好一会,说:“约书亚,或许我们应当先试探一下他的目的。也许他有我们都想不到的底牌。”

    约书亚史密斯笑着说:“我也是那么认为的。所以,你现在对他的项目有什么新的看法?”

    “如果。”肯特沉吟了一会才继续说。“我是说如果,他真的走到了那一步。我们和他是合作还是依附?”

    约书亚史密斯不答反问:“那你觉得我们是应该和他对抗还是合作?”

    “对抗,只会让我们的竞争对手看好戏。”

    约书亚史密斯笑着说:“你说的没错,所以我们或许应当和他们主动合作。或许,我们能借着他的势也跟着跨过一个台阶。只有那样,我们日后才有和他合作的可能。”

    他顿了一下,收了笑声说:“别忘了,虽然我们在西雅图奥泽特发展银行在福克斯,但我们都在华【4】盛顿州,现在不合作未来就只能是对抗。”

    “如果我们现在就借着其他人的势打压他呢?”

    “那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一点好处也没有。我们和他正面对抗,最多就是迫使他向我们的竞争对手屈服,我们能得到什么?我们的竞争对手,绝对不会愿意看到我们能威胁到他们。而且林克汉斯也不会将利益让给和他对抗的我们。”

    “如果林克汉斯成功之后也不能容忍我们呢?”

    “到那个时候,我们的作用就会显得更大。我们的竞争对手不会愿意看到他吞下我们。我们可以转个方向和其他人合作。”约书亚史密斯笑着说。“或许我们可以再和克莱尔霍克认真探谈一下。”

    “我同意!”

    …………

    此时林克已经身在南美洲。

    在圣保罗的贫民区,一个巨大的楼盘矗立在边沿。这个新开的楼盘外的广场,正有大量的工作人员为新入驻的居民提供登记活动。

    这些登记入住的人,大多拖老带幼,有些人甚至还带着形同垃圾的行李。他们完成简单的等级手续后,就立即带着家人和行李入住问他们安排的租房。

    他们是这个新开幕的汉斯廉租公寓的第一批居民。

    林克在廉租小区内看着登记好的居民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进入公寓大楼。

    他周围有数十个记者围着他,但是记者都暂时对着那些入住的居民录像,也没人采访他。

    林克看了一会,转身向小区内的一个托儿所走过去。一些记者反应过来,马上让开路并且跟上他。

    一个阿根廷腰巴西臀的女记者抢先来到他身边,将手机放到距更近一些,问:“汉斯先生,我看到现在入住的居民都是附近的贫民。我们都知道你在美国设立的廉租公寓,都有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培训并提供就业机会。这个公寓的居民也能得到那样的福利吗?”

    林克看了这个本来可以去当模特却非要做记者的女人一眼,笑着说:“这个提法,我没办法回答你。如果我们有条件,当然会尽力为这些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但提供就业等等的福利,是政府的义务。所以,就业和培训,我们只能说是尽可能安排。”

    他一边走,一边继续说:“我在美国设立的廉租公寓最大的一个也不过是能居住一千五百户居民,美国设立的廉租公寓到现在也不过是九个。而这里却是能居住三千户居民。而且,我的汉斯基金计划在两年内在巴西开设至少十二个同等规模的公寓。要为那么多的人承诺提供就业机会,对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是无法承担的压力。”

    这个廉租公寓内的公寓室内面积要比美国的还大一些,而且建筑的数量也更多。活动空间多了几倍,而且附属设施也很多。

    林克指着前面的托儿所、小学说:“我们愿意为这里的居民提供一些免费服务,让他们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去寻找工作。当然,汉斯基金和贝尼汉斯集团一想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如果贝尼汉斯公司需要雇员,会优先从公寓的居民中招募。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和其他的企业联系,尽可能为租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就需要居民拥有一定的工作技能,我们会提供一些必要的培训和就业指导。”

    这个廉租公寓是北美之外的第一个,林克亲自来主持它的开幕式,不是为了接受那些贫民感激目光的。

    他只是来作秀而已。

    他指着周围的高楼说:“我们现在无法给这些租户太多的承诺。但是,我们现在至少让他们在圣诞节之前搬进了相对以前更舒适的新家。”

    “圣诞节之前搬进新家”这也成了这些记者都引用的话,甚至有人将新闻标题直接用上了这句话。

第六五九章 环环相扣?

    (先四千保底,凌晨之后,再更一章。)

    哪怕林克和巴西总统进行了会晤,但汉斯基金在巴西设立廉租公寓,没有引起美国多大的涟漪。

    其实林克甚至要求自己的媒体也不要过度报道。

    他在美国之外做的慈善,主要是想让自己在美国之外的国家能得到好名声,至于美国那边他没打算节外生枝。这事和美国人对他的印象没什么关系。

    而且,他现在甚至担心拿钱出来在美国之外做慈善,又要让人捉住不放说事。所以,圣保罗的汉斯廉租公寓启用,在美国没有引起什么波澜。但又在他的慈善名头加了一个筹码。

    不过这个项目让他在巴西的名头一下变得相当响亮。

    巴西的主要媒体都报道了这个新闻,特别是他们都报道了林克在现场接受的参访。

    “……汉斯基金计划在两年内设立十二个以上同等规模的廉租公寓……”

    “……每个公寓都会努力为住户体统就业指导,并且联系企业为住户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汉斯基金将会加强和贝尼汉斯公司的合作,尽可能从廉租公寓的住户中招募职员……”

    那些从林克回答采访为题中截取的话,加上这些媒体介绍了汉斯廉租公寓已经至少为三万户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并且让这些居民大部分都有了稳定收入,并且搬离廉租公寓,搬入更舒适的居所。

    巴西的一个高官在接受采访时对这个项目抱着很高的评价:“这是一种非常新颖而高效的慈善方式!”

    媒体还报道了贝尼汉斯公司在巴西的投资:“贝尼汉斯集团同样是属于林克汉斯的公司。其分公司总部就设在圣保罗。已经在巴西投资建设一个大型的食品加工厂,据说将提供一万个就业机会。另外贝尼汉斯集团在亚马逊州投资兴建数个面积超过五万英亩的新型农场。这些农场主要通过购买那些毁林所得的养牛场获得,贝尼汉斯集团计划在这些养牛场上重新种植树木,同时在林地中种植牧草,进行集约化养殖。我们下午希望这对亚马逊平原的恢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新闻播放的新闻中,新闻主播明显是在为林克和贝尼汉斯集团说好话。当然这些好话不适白说的,南美贝尼汉斯公司花费了不少钱公关才有这样的效果的。

    林克做完秀之后,直接去了一个贝尼汉斯集团购买的农场。那是一个巴西东北部的甘蔗农场,面积有一万八千多英亩。那是一个从森林中开辟出来没两年的农场。这些投资,他之前都只是在纸面上知道。

    林克觉得自己不能表现得毫不关心。那很容易让手下产生不好的联想,认为他很好糊弄。

    这次考察的目的地,是林克临时决定的。选择这个农场,是因为这里已经种植了甘蔗,而且在农场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室。在即将抵达农场时,林克才让泰格和贝尼汉斯公司的人联系。等他乘坐的小飞机抵达农场的上空,他先是让飞机在空中盘旋两周。

    泰格最后对林克说:“总面积是一万八千二百英亩,其中肯定会有一些误差。”

    林克点了点头。他这次考察,也有想知道南美公司这边的人有没有瞒上欺下。泰格手中有一个仪器,能根据几个坐标点将农场的面积算出来。而他也可以看到下面种植的甘蔗面积,是不是和他从文件中看到的差不多。

    这个甘蔗农场的负责人叫马塞洛。在接到电话后,他就马上赶去简易机场,但是林克的飞机在天上飞了两周才下来,他也在下面等了十几分钟。

    等飞机降落后,马塞洛就小跑着过去了。

    林克下了飞机后,和马塞洛握手,说:“我刚才在空中看过,你们做的非常不错。甘蔗的长势似乎相当不错。”

    马塞洛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回答说:“那是因为我们有专门的技术指导。”

    林克要求他带着自己在农场到处转转。

    这个农场的的地形并不算平坦,不过这也能避免雨季被淹没。

    马塞洛开来一辆吉普车,车子有泰格驾驶,带着林克在农场内转。

    马塞洛给林克介绍说:“这是公司研究出来的新的甘蔗良种,而且我们在种植之前对土地完成了一些改造措施,从甘蔗现在的长势来看,我们的改造工作很有成效。你可以看到我们的我们的甘蔗能比其他农场的一株多出两杆。如果肥料能跟上,我们单位产量可以比农场增加二十左右。”

    林克点头说:“你们的工作确实卓有成效。”

    马塞洛指着路,带着来到农场边沿,隔着一道围栏,对面就是另外一个农场。他是想证实自己没有说谎。

    林克果然看到围栏另外一边的甘蔗甘蔗要小一点,而且发出来的甘蔗杆数量也少一些。

    马塞洛又说,巴西地处热带,光照时间足。而且在森林中在小气候的影响下,晚上气温也比较大,昼夜温差大。本地种植甘蔗有利于糖分积累。

    考察这个农场,林克就是在表达一个信号,他不是对分公司的投资丝毫不关注的。所以他尽可能仔细地询问一些问题。主要是关于投资和工作。

    他甚至和农场的的技术人员开了一个小会,谈了一下这个农场的经营方面的事。开完这个会议后,他也没发现这个农场的投资有什么猫腻。

    就算马塞洛和南美公司的人对好了说辞,那些技术人员却不可能那样。而他们在农场里工作,对农场的事也肯定知道一些。现在那些技术人员和他在文件中看到的东西差不多。那么基本可以证明南美工资公司至少在这个项目上没有弄虚作假。

    林克一连考察了南美公司的几个项目,并没有发现什么虚假的地方。在那之后,他再度返回圣保罗,和嫩南美公司的高层和研究所主要研究员开了一个会议。听他们亲口汇报对南美公司的经营规划。

    就这样,他在南美洲转了四天之后,就返回了美国。

    在返回美国的当天,美国播出一则新闻:“巴西议会计划在明年一月五日就引进无人物流系统问题进行第一轮听证会。”

    “根据巴西政府不愿意透露身份的政府官员声称,这次听证会是由巴西东南部数个州发起的。部分议员认为该计划将会对巴西经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直到这时,美国人才开始密集报道林克的巴西之行:“由此可见,林克汉斯与巴西总统的会晤,谈到了无人物流系统。而且林克汉斯似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巴西要引进无人物流系统这个消息在美国传开之后,有心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至少约书亚史密斯觉得这是一个信号。

    是林克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并不是缺了美国的财团他就玩不转。在美国他玩不了,但可以在其他国家玩。

    之前只有一个中国,但是现在有增加了一个巴西,听说林克还派人了人在欧洲运作。

    如果说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国家实行,或者是其他国家不实行的就没办法运转的物流系统。比如现在航运系统,如果集装箱体系缺少了几个大国,那根本就玩不转。

    但无人物流系统在对外贸易方面的作用远远不及对内运输的影响大。特别是像中国和巴西这样幅员广大的国家,无人物流系统能将国内的物流更上一层楼。

    物流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说有多重要,全世界都清楚。没有一个繁荣的国家,道路运输是差的。美国更加是在几十年前就在全国境内铺设了完善的高速公路网。

    而中国的高速发展也总是伴随着国内运输网络的发展。

    高速公路确实是一种高效的物流体系,但目前高速公路的运输能力,人的因素依然非常明显。

    比如说中国现在限定长途汽车司机不得连续驾驶超过四个小时,任何国家都对疲劳驾驶有严格的规定。而且司机就算是铁打的也不可能连续二十四小时工作。

    而无人物流系统却不会有那样的问题。智能系统不会感觉疲劳,只要有需要完全可以二十四小时连续行驶。而且这个系统在成本上会减去司机的人力成本。

    一种较低成本而且还提高一倍行驶效率的物流系统,能给产品的运输成本降低多少?给这些产品增加大少的竞争力?这笔帐算一下,就能看出这个系统其实是对高速公路运输的一个倍增器。

    如果将一个国家当作一太电脑,物流体系就是一个超频器。而无人物流系统明显更优秀。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果是其他国家采用了这个系统,美国也许还不会很在意,但是中国用了,他们就无法无动于衷。因为中国发展的更快,就相当是美国在衰退。

    约书亚史密斯就是看穿了这一点,所以才打算冒险提前和林克合作。

    只是他想拿到更多的好处。只是现在林克在巴西尝试打开局面,那就说明林克并非是离开了美国就失败。

    美国和欧洲的财团也许会想着迫使林克让步,但是看起来林克没有那个让步的打算。

    美国的影响力也没有美国人想的那么高。亚洲那些国家现在对美国只是利用。但是当中国终于和美国平起平坐的那一刻,也许美国就会真正“失去亚洲”。

    而南美洲一直被美国视作后花园,但南美洲的那些国家却未必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巴西这次透露出来的消息就证明了这一点。

    约书亚史密斯不相信美国的财团会对巴西那边的情况一无所知。现在巴西依然计划召开听证会,那说明美国的财团没绝对把握阻止林克在美国之外推销他的无人物流系统。

    现在是巴西,以后可以是其它国家。

    无人物流系统是林克私人的专利,林克提出的专利费是每标准吨每年两百美元,但是如果是林克直接参与的项目,专利费可以下降到三十美元。比如中国。

    而这个专利的专利费,已经被林克授权在中国成立的一个小公司进行收取。这明显是防备这美国财团会因为这个系统出阴招。

    那个公司是准备用来和中国那边合作的公司,是完全独立的公司。美国或许可以用某些特殊的手段让林克和他一家人消失,但那家公司在中国。林克他们消失了,那家公司只会便宜中国。不到事非得已,美国也不希望用那样的手段。那些觊觎这个系统的人,也只能是寄望于通过各种压力迫使林克让步。

    但是现在看来,林克并没感受到什么太大的压力。

    在得知这个消息时,约书亚史密斯刚开完一个会议。他想到一个可能,脸上多了一丝凝重,他拨打了一个电话。

    没多会肯特就来到他的办公室。

    “肯特。我认为必须尽快和林克汉斯达成协议了。我们的筹码在他看来似乎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肯特当然也知道了巴西那边的情况。他点头说:“我现在明白克莱尔霍克为什么那么强硬了。”他们最大的筹码就是资金。林克在美国缺少资金,但是在其他国家却不一定缺少。

    中国的成功例子已经让不少的发展中国家注意到一个事实,投资基础建设也是能获益的。所以只要不是经济困难的国家,就有可能利用国家调控贷款给无人物流项目。

    史密斯点头说:“我也是那么认为的。美国人或许能影响到美国之外。但是他哪怕只有中国在采用他的系统,他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在其它任何一个国家推销成功,只是更大的成功。美国,恐怕并不是他必要的市场。”

    “最重要的是,美国明显也需要那样的系统。”肯特摇头说。“听说,卡车司机协会更多司机倾向于认可他的计划。”

    “他的补偿计划确实做得相当完善。”史密斯点头说。“如果我是卡车司机也会愿意将自己解放出来。哪怕收入更低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