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利坚资本贵族-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我会看过之后给你们一个明确的指令。”

    他将文件袋放下,说:“我想你肯定也有留意白人电视台。有合适的目标吗?”

    “确实有。不过我不认为你能兼并它。就是自由之声。”

    那确实不是林克有钱就能收购的电视台。因为那是美国第三大政党的主要官方传媒,那不是有钱就能买的东西。那是在五年前改称这个名字的,自由党和自由之声,这两个名字之间就代表着它们之间的依存度。

    “难道你没有合适的建议?”

    “规模大一下白人电视台,实际上和六大电视网络都有联系。规模大的,他们不会愿意出售电视台,规模太小的,我不认为收购了会对你有什么帮助。”

    电视台的硬件当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制作团队。

    那些规模很小的电视台,他们根本谈不上什么制作团队。

    阿曼达说到这里,说:“所以我建议你考虑和自由之声合作。而不是收购。”

    “合作?”林克想了一阵,说。“我会考虑这个建议的可行性的。”

    接着他又和阿曼达谈了一下nwtv怎么去宣传自己和他的无人物流项目。之后,阿曼达就离开了。

    而林克在酒店里哪里也没去。

    他在想着阿曼达提议的和自由之声合作的可能。如果仅仅是两家电视台之间的合作,倒不至于让他费神。

    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自由之声实际上就代表这自由党。自由党是美国第三大政党虽然暂时还没威胁到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轮流通知地位。但是自由党在美国的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大。

    要说林克和自由党是没有什么直接的牵扯的。只不过是早年自由党在关于个税征收合法性的争论中声援过林克。

    但要说林克和自由党的之间合作的可能性,那其实还是很高的。

    自由党以自由为纲领。比如现在美国很多州大【3】麻合法化,就有他们‘无受害者违法不应当受处罚’理论的功劳。

    而自由党强调公众有充分的知情权。食品安全不透明,是他们对执政党长期的攻击武器。他们总体上支持绿色食品,反对转基因食品对公众隐瞒信息。

    而无公害食品标准出来后,自由党的部分人对这个标准持谨慎支持态度,也有很多人在观望。不过自由党对无公害食品这个概念还是支持的。

    肯普纳现在得到的政界支持,主要就是自由党的支持。林克甚至觉得肯普纳很有可能会加入自由党,然后参与政治。

    林克和自由党在某些事务上,有共同的立场。这似乎是可以让他和对方合作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

    但是他必须要考虑一点。

    他现在重点支持的正当是民主党。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实际上都是执政党。而作为第三大党的自由党才是万年在野党。

    作为再在野党,自由党自然是将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当作对手。

    自由之声明显是自由党很重要的一个宣传平台。中文电视和自由之声电视合作,会给人一种他和自由党深切合作的印象。他如果和自由党合作,势必会影响他和民主党的合作。其中利弊他必须先考虑清楚。

第六五二章 无法突破的障碍

    当林克成为世界首富后,不管其他人愿不愿意承认,他都已经成为了美国华人的标杆人物。

    傅兹目前担任百人会副会长。他对于林克这个基本游离于美国华人世界的标杆人物有些无奈。不过林克这次主动联系他们百人会,这让他有有点拿不定主意。

    华人虽然是一个种族,百人会也声称要代表整个华人的利益。但百人会虽不是政党,实际上也是只代表美国顶层华人的利益。

    当然,那种做法也没无可厚非。现在华人的想法是,只有顶层的华人在美国立起来了,华人才能在美国争取到公平。

    为了这个目标百人会联络的当然就是顶层华人。但是顶层华人谁没有私心,想要真的将这些人扭成一条绳子,百人会做不过不少的努力,但效果并不算很好。

    各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在。想要同意所有人的思想很难。林克就是一个例子。

    傅兹这么晚才来加州,是他需要和百人会的其他人沟通。可以说,他本没有计划能简单林克的。

    不过既然林克在旧金山,他也正好可以和林克谈谈。

    傅兹第二天上午就到了旧金山,而且他没有马上和在西部的百人会成员商谈,而是和樊仲坤直接先到酒店见了林克。

    三人寒暄了一阵,傅兹首先进入了正题。

    “林克,我个人非常支持你推行无人物流系统。不过我不知道你具体需要什么支持。或者说,我们的支持能不能起到作用。”

    林克笑着说:“傅会长,我知道现在有不少华人是搞运输的。我希望他们能站在我这一边。”他也没有客套,说得开门见山。“至于效果有多少,我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傅兹听了他这话,也不能不点头,说:“或许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华人在各行各业的力量都不算很强。”

    林克笑着说:“不,至少在饮食行业,还是很有力量的。”中餐厅在美国现在相当流行。那确实是一个美国华人发展的很不错的行业。

    “那是相对本行业而言。”林克说道了饮食业,身在饮食业的樊仲坤比较有发言权。“事实上,我们中餐在美国饮食行业占的市场份额依然不高。现在发展都最好的是熊猫快餐。但就算是它,全球营收不过三四十亿美元。那还不够你一年收入的零头呢。”

    林克笑了笑说:“但华人在饮食业总的营收规模还是很大的。”他顿了一下,转回正题说。“傅会长,支持无人物流系统,实际上不会让做运输物流的华人有损失,甚至会让他们得到更大的利益,他们支持我也不会付出太多实际的东西。”

    傅兹却不那么认为:“林克。你说的也理论上行得通。但是我们需要考虑整个行业环境。”

    他停顿了一会,说:“运输行业,有各种工会。我们华人在上个世纪还没有多少人从事运输行业。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就业形势多次恶化,这让不少华人开始不得不适应长途运输这个工作。特别是新移民多了之后,跑运输的华人也多了起来。也成立了一些规模不等的物流公司。但是他们在行业内的话语权还是很低。不得不加入那些工会。”

    林克明白傅兹说这些的意思。他点头说:“我明白。”

    他确实明白。华人的物流公司除非是没有加入工会,或者说聘请的司机都是华人,要不然他们在卡车司机工会没有表态之前就支持他。他们的生意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如果是华人司机,后果更加严重。他们被开除工会的话,有什么事的没办法得到支援。

    他想了一会说:“难道他们没打算整合起来成立一家更大的公司?更大的公司在竞争上还有资源调配上能更科学。”

    “这里面涉及到谁来做头的问题。”

    “如果我来牵头呢?”

    “你?”

    “是的,我来牵头。”林克竖起食指说。“钱,我有。我可以让公司发展得更快。货我也有,贝尼汉斯集团的客户,我们可以在这方面有更强的竞争能力。技术,我也有,我们可以让他们摆脱越来越高的人工成本,同时让车辆使用效率更高。”

    傅兹听着不明白了:“但是你在这件事上,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

    樊仲坤也对林克的话有点不解:“林克,这样的事,你完全可以直接和他们谈!”

    林克不答反问:“傅会长,老樊,你们认为在美国是华人和犹太人比数量差很大?”

    “我们人口稍稍少一些。”

    林克点头,继续说:“我知道犹太人的肤色占了很大的便宜,但是他们能站在美国的顶端,而我们华人只能在美国的底层,我不认为肤色是最重要的问题。而是犹太人能立起来的根基。”

    傅兹当然明白为什么。

    犹太人能在美国站住脚跟,当然有它的客观原因。最早来到美国的犹太人后来通过银行业,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比如当年让美国参加二战,并且吸收了大量犹太人。后来被接到美国的犹太人中有很多是科学家,犹太人又成为美国科学界无法忽视的力量。

    这些都是华人所没有的。到了现代,犹太人站在美国的顶端,是因为他们对美国的经济影响力太大。

    他们的利益已经和白人完全纠缠在一起。而且他们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经济力量。

    再有就是犹太人一直都没有去争夺什么直接的政治优势。

    华人想要提高自己在美国的地位。但是排华法案的存在,还有肤色歧视的存在,让华人一直没机会在美国真正发展自己。

    政治上没有根底,经济地位就得不到支持。这就是现在美国华人的现状。

    但是傅兹不得不承认,林克是一个异类,能在美国这个国家冒尖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但所有人都知道林克是不可复制的个例。林克从一开始就不需要借债,资产几乎全部都是实实在在的资产。美国历史上,绝对没有那个富豪能像他这样发展起来的。以后恐怕也不会有。

    林克自身的条件也让他能不受美国资本的桎梏,冲破了美国社会对美国华人无形的天花板。冲破了这个藩篱,再加上他自己的资本能量,美国没有那个人能用正当的手段来压制他。

    但是除了他之外,谁还能做到?

    林克看他沉默,又说:“我们华人一直都在追求在政治上的突破。但是得不到更多的支持。因为我们人口太少了,太分散,很难将我们的人顶到政治的高层。但我们一直在政治成层面上用力。却没想过联合起来先将经济做大。”

    犹太人一开始来到美国,也不可能是直接出现在美国政治高层。但是他们通过在美国经济的影响力,渐渐进入美国政治圈。

    “为什么,美国犹太财团控制了美国60%以上的经济。我们华人和犹太人一样聪明,为什么就没人想过组建一个财团?”

    傅兹与樊仲坤对望一眼,他们都没想到林克的野心竟然是这个。

    樊仲坤想了一会,说:“林克,我们华人中间暂时不存在成立财团的基础。”

    林克知道他为什么那么说:“以前不成熟,是因为没人能牵头。你们觉得我怎么样?”

    “你来牵头?”

    林克摇头说:“我说的,不是像其他财团那样通过各种利益进行联合。而是相互团结。所以我不算牵头,算是合作。我和他们合作。”

    他继续说:“我现在拿出项目来。难道他们连半点抗争的勇气都没有?我现在的银行可以给他们借贷。贝尼斯集团可以为中餐厅提供食材。福克斯食品公司可以和中餐厅合作。我的电视台可以为他们宣传。”

    傅兹心头有些苦涩,笑着说:“林克,我们的情况和犹太人有很大的区别。”

    “因为他们遭到过种族大屠杀,所以他们更团结?”林克丝毫不客气地指出。“但那就是我们不团结的理由?”

    樊仲坤虽然是后来才来到美国的,但是他对美国华人看得很清楚。他斟酌了一下,说:“林克,华人已经在美国生存很多代,在美国的待遇让大部分人更倾向于融入白人世界求生存。想让他们改变,很难。”

    他的话,林克竟然有点无言以对了。

    华人的情况确实是如此。当初华人想要谋取美国国籍,确实是主动向白人世界靠拢。但是难道现在他们还没发现,肤色是一个无法突破的障碍吗?

第六五三章 “零和”社会的发展之道

    美国是一个民族熔炉,但它溶的白人。至于黑人,只是因为人口太多了,他们只能是给点甜头。而黄种人,人口才多少?白种人凭什么会给华人更多的政治资源。特别是华人背后是中国这个和美国竞争的国家。而犹太人的祖国只是美国的小弟。

    犹太人再厉害也只能是维护美国的本身的利益。如果华人得到更多的政治资源,肯定会更加倾向于中国。那是一种威胁论和阴谋论所不容许出现的情况。

    或者说,那是一个做惯了世界老大的国家必然的心理。对其他国家,他们暂时还没有“双赢”的心理,只有“零和”。

    可以说,在中美存在竞争关系时,美国华人想要靠着融入美国社会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待遇,有点异想天开。

    林克年纪不大,但对这一点却看得相当清楚。所以他之前一直都在避免和那些财团有直接的竞争关系。如果需要合作的,他就合作。

    如果按照其他人的想法,要是自己有了年产量三千多万吨高品质原油,又有足够的资金的情况下,最可能的做法是自己进入石油行业。

    但是林克却没有那么做,他将所有的原油都卖给了那些财团控制的石油公司。那让他避免和财团直接冲突,甚至还有了一点合作关系。

    他在之前和那些财团直接冲突中,最严重的一次是ge。但那次也不涉及竞争,只是各自的利益而已。那样的冲突过去就过去了。

    直接的竞争关系应当是他和蒙三督的竞争。但是种子行业虽然是控制粮食的一个主要行业,但林克一直比较克制,只是一种理念之争。他让贝尼汉斯集团厚积薄发,在一年内占领了市场。让蒙三督和他们背后的财团都没时间反应,就造成了既定事实。

    就算是如此,他也没有打算继续扩张的迹象,他的种子产品只占领同类市场的30%左右的份额。

    不是他不自信,而是他现在必须要在那些财团的容忍范围内行事。至少在有足够力量和他们对抗之前,不得不那么做。

    所以他这次拿出一个无人物流系统和那些财团分享。这算是“修补”因为农业上的竞争出现的“裂缝”。同时也希望能和这些财团的关系“缓和”一下,并且拥有共同的利益。

    可以说,林克所做的一切,不是希望融入那些财团,而是想要那些财团不得不承认他在美国的地位。

    但他的力量还很弱小。他现在甚至不能确定自己能保护自己在无人物流系统上的权益。他需要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和他天然有同盟基础的,当然是华人。但是傅兹和樊仲坤似乎认为那不可能。

    他沉默了一会,说:“我一直很好奇。我们华人在美国抗争、争取和主动融合,已经过去一百六十多年了。我们华人得到了什么?国籍?现在只要是合法移民,美国谁没有国籍?平等?我们的肤色依然是被歧视的对象。或许我们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就是让爱尔兰人不敢歧视我们。”

    他站起来,不无失望地说:“我很疑惑,阿拉伯人来到美国,会坚持他们的宗教,犹太人,会坚守他们的犹太教。我们和黑人一样融入美国社会,信奉了天主教。我们现在除了变成营销手段的春节,还剩下什么我们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东西,想要比人看重我们?所谓的融入,只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错觉。”

    他嗤笑一声,说:“他们是在敲一扇永远不会为我们打开的门。”

    美国人,只有在需要和中国友好的时候,对华人好一点。如果需要对抗的时候,就将之前给的利益全部收回来。那就是美国人的伎俩。

    林克和傅兹的谈话,可以说是不欢而散。

    不过,在傅兹和樊仲坤离开之后,樊仲坤给他打来了电话。

    樊仲坤在电话里说:“林克,你想统合华人的想法,或许会有点难度。”

    “我以前不知道,但现在知道了。”林克苦笑,说。“那确实比我想象中要难得多。”

    “华人的来源有点复杂。而且很多人对中国已经没有太多的认同感。傅兹,他是满族人。祖上曾经是清朝贵族,他不可能对大陆和民族有太大的归属感。虽然,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有超过两百万来自大陆的人。但是他们大多是极度向往美国的人。连国家民族都不认同的,和他们谈团结,有点扯淡。”

    林克沉默了一会,说:“我明白了。谢谢你,老樊!”

    樊仲坤说得没错,想要和一群本来就没有民族认同感的人谈种群团结?确实是浪费口水。

    既然这样,他或许也无需考虑可以和其他华人联合了。

    樊仲坤说:“不过还是有一些人和他们不一样的。比如我,以前是觉得美国更容易赚钱,结果发现比在国内难得多。如果不是出来后再没办法回去。我早就想回去了。”现在想要入籍中国,难度很大。

    “也许你可以再移民去香【4】港。”林克哈哈笑着说。“香港好歹不会歧视华人。”

    樊仲坤也笑着说:“香【3】港确实是一个备选的方案。”他顿了一下,止住笑声说。“我虽然是百人会的会员,但是在百人会说话没什么力度。所以其他行业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忙。在旧金山的中餐厅,我还是可以帮你说说,建议他们接受无公害标准。”

    “谢谢!”

    接受无公害食品标准,对林克也确实是一种支持。餐厅如果接受无公害标准,影响力比一群人接受都更大。

    虽然在旧金山没办法影响到全美,但旧金山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能影响这样的城市,林克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樊仲坤似乎是为了特地说这句话。说完这些之后,就结束了通话。

    林克坐了一小会,就让泰格联系机场,看他的飞机什么时候能起飞。

    泰格出去后,林克拿出了手机给克莱尔打电话,说:“克莱尔,你如果时间上安排得过来,就去西雅图和那些银行谈谈。看他们愿不愿意投资。”

    他说完这话,又和克莱尔说了几句就挂挂断了电话。

    泰格回来跟他说,飞机可以在一个小时候后起飞。林克点了点头,起身离开了酒店。

    他上了飞机后,飞机还需要等一阵才能起飞。他想了一会,拿出电话,拨通了一个之前从来没拨打过的电话:“你好,林奇先生。我是林克汉斯。”

    “汉斯先生,你好!”菲利普林奇接到他的电话时,正在和朋友打高尔夫球。“请问你给我打电话是?”

    “我听弗伦说,你对无人物流系统感兴趣。”

    “是的!我确实想更多地了解这个项目。”

    林克想了一下,说:“如果林奇先生对此兴趣。我们可以约个时间谈谈。”

    “当然,不知道汉斯先生有没有空?也许我们可以约时间地点谈谈。”

    林克笑着说:“那不知道林奇先生什么时候有空!我可以在福克斯等你。”

    菲利普林奇听了这话,抿了一下嘴,但嘴上笑着说:“我最近的日程已经排满。我先回去看看。晚上我再和你通话预约时间。”

    听了对方的话,林克笑了一下,说:“好!”说完他就挂断电话了。

    日程排满,要查查那天有空?这就是说,事情不急。

    林克的飞机返回到莫拉机场,他还没上威廉开来的车子就接到克莱尔的电话:“林克,我刚和西雅图嘉顿银行的约书亚史密斯通过话。他似乎对我们的项目很感兴趣。”

    约书亚史密斯?林克脑子里闪过一个中年人的脸。这人在去年的华【2】盛顿州银行家年会中见过。对方还提出过要以嘉顿银行的股份和奥泽特银行等价交叉换股。

    只不过林克当场拒绝了而已。

    他想起了人,问:“他说了什么?”

    “他希望能投资无人物流系统。也询问了一些关于这个系统的进展。”克莱尔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林克想了一下问:“你有关于嘉顿银行的情报?”

    “算不上情报,但有一些商业上的信息。”

    林克说:“你发我邮箱,我先看看。等下我回去办公室。到时候再详谈。”

    就在林克看克莱尔发来的邮件时。

    西雅图的嘉顿银行总部总裁办公室内,约书亚史密斯正在和他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喝酒聊天。

    他的朋友说:“约书亚,我依然不看好现在就进行投资。现在风险太大了。”

    约书亚摇着酒杯,含笑说:“肯特,任何投资都有风险。风险越大,收益越高。而且不是有你吗?”他和这个朋友不一样。这个朋友的经营理念比较保守谨慎,而他比较冒险了,两人配合,对方可以帮他将漏洞都堵上。“虽然那个项目还没有经过市场检验。但我坚信这是我们一个机会。”

    “我知道你希望将嘉顿银行成为真正大银行,但是完全可以等风险更小一些才参与进去。”

    嘉顿银行虽然通过兼并将业务扩展到全美。但是嘉顿银行的在美国其他地方底子比较薄。或者说嘉顿银行的底子都比较薄。想要成为美国主要的银行,还需要参与到能影响美国经济命脉的项目中。

    那不仅仅是为了钱,更加是为了行业地位。

    但是肯特觉得无人物流系统太过危险。

    他补充说:“我记得你说过,林克汉斯这人不太好相处。”

第六五四章 再议院线

    约书亚史密斯想起去年和林克在年会时见面的情景。

    他笑着说:“他确实不太好相处。他给我的印象,相当的强硬。而且他对自己的利益似乎是绝对不妥协。”

    那次他提出和奥泽特投资银行换股,不过是一次试探。

    如果是其他的商人,绝对不会如林克拒绝得那么直接生硬。甚至会提出另外一种方式的合作。但林克直接拒绝后,没有任何下文。

    他笑着将酒杯里的酒喝完了,说:“但是,肯特。”他说着站起来去拿酒瓶。“我同时觉得他比很多商人更加纯粹。和这样的人合作,只要有诚意,我们就不用担心他会坑我们。”

    “纯粹?”肯特却不认为那是对一个商人的赞赏。“如果是那样,他的项目风险更大。”这个世界哪个成功的商人是纯碎的?

    “那是别人。肯特。”约书亚史密斯拿着酒瓶回来,给肯特示意一下,等对方将酒杯里的酒喝完了再倒上一些。然后在给自己的酒杯倒了。

    他将酒瓶放在桌子上,坐下说:“林克汉斯才崛起几年,就如同火箭一样爬到世界首富的位置。可是你看看他在这个过程中,是怎么做的?”

    他拿起酒杯喝了一口酒,说:“他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暴发户。但他和其他暴发户完全不一样。他除非必要,其它时间都很低调。从不炫耀自己的财富,也不浮躁地到处睡女人。但到现在,谁敢说他是暴发户?在看看和他合作的人。那些人的资产加起来也未必有他雄厚,但是那些人却从未因为财产上的差距而被他欺压。每一个和他合作的人,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包括他的那些合作伙伴,甚至包括那些农场主。”

    肯特听他那么说,回头一想,觉得林克汉斯的轨迹还真的像是他说的那样。

    他沉思了一会,点头说:“你这么一说,我倒还真的发现他好像从来没失败过。”

    “从他做的事中,你很难想象他从来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约书亚史密斯笑着说。“我们可以数一下因为和他合作取得成功的人。杰西卡贝尼斯,听说原本只是满世界找酒庄销售产品的小公司的经理。结果和林克汉斯合作之后,现在她不仅成了林克汉斯的妻子,成为世界上最耀眼的女人之一,她自己也以三十六亿美元的资产跻身美国富豪榜。他的那两个朋友,现在也是千万富翁。西华海洋科技公司、福克斯食品公司,托马斯公司、斯特鲁斯公司……”他笑着又喝了一口酒。“还有那几个和别人合作出资的银行。我听说他在那些公司都控股,但从来不会独断。这样的合作者,我认为能给项目加分。”

    肯特笑着说:“好吧。你差点说服我了。我同意和他们深入谈一下那个项目。但我依然觉得,要是不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现在还不是最合适的合作的机会。”

    约书亚史密斯笑着点了点头,喝了一口酒。他不是怕肯特不同意,而是担心林克汉斯暂时不肯让他提前参与到那么项目。

    他研究林克汉斯很久了。他知道这个人,在对没有把握的事上,不会冲动。林克汉斯推出无人物流系统,肯定是有一定把握的。如果等林克汉斯将一切都准备好了。他的合作就不过是锦上添花,那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嘉顿银行现在表示了合作意向,林克对此有些犹豫。

    他虽然让克莱尔和西雅图的银行沟通,希望能和西雅图的银行进行合作,但不是现在。

    他现在只是通过和那些银行的谈判虚张声势,而不是马上合作。

    他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先视情况而定,如果嘉顿银行给出的合作条件不过分,他可以改变主意,先和对方达成合作。那样以来后续的事,他或许也能轻松一些。

    他吃过晚饭后,去了福克斯,连夜和克莱尔讨论嘉顿银行提出来的合作意向。

    林克说了自己的看法,说:“如果对方是有诚意的,我们可以接受他们的投资。不过我希望我们在和对方谈判是能根据这个项目的进度设置底线。这需要你来斟酌。”

    克莱尔也知道无人物流系统现在一切都是新事物,现在还在做风险评估。那些工作每完成一项,都是为他们增加一点筹码。他点头说:“我明白,我会随时和玛莎他们联系。”

    林克看他明白自己的意思,就问:“尼尔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吗?”尼尔去了纽约,为的是和弗伦讨论接下来如何操作黄金期货。当然,有可能是去找斯纳通。

    克莱尔笑着说:“可能要等一段时间。不过现在看来,我们的计划成功了。这个结果或许能给你的计划提供一点帮助。”

    林克笑了笑。那虽然可以让他拥有更多的资金,但对他的计划好像也不会有什直接的影响。

    克莱尔看他没在意,也就没接续说。

    林克和他谈过正事,喝了两杯酒就回家了。

    第二天,在林克上班后,克莱尔和他打了个招呼就去了西雅图。林克处理着公司的事务,莫里斯给他发来了一个邮件。那是关于因特内森国际院线资产评估的报告。

    林克看到这个报告,才想起还有这么一件事。但这个评估工作也未免拖得太久了。

    他看过报告后给莫里斯通了电话,得知时间拖得久,是因为双方在细节资产评估存在一些差异。

    林克问:“对这个收购案,你有什么建议?”

    “按照我们的评估,它的负债率达到76%,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收购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