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利坚资本贵族-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他用设局分到的钱投资到酿酒上,结果却是一个个悲剧!

    他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对他实在是太不友好了,上天好像所有的好事都给了林克汉斯,而所有倒霉事都集中他身上。

    那太不公平!

第五四二章 对中餐行业有野心

    纽约的天气也不是很好。

    今年的降水比较多,如今才是下午五点不到,纽约的天就全黑了外面下起了大雪。

    宋宪和去会友了,林克则是留在了酒店。

    他正看着电视上的新闻,泰格从外面回来走来对他说:“老板,胡尔唐纳德去了内华达。”

    去了内华达?林克不用再问也知道应该是去了埃科贝农场。那里是卢克特拉斯和胡尔唐纳德共同的产业,而且因为所谓的特拉斯葡萄而得他们非常看重。

    “能查到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泰格说:“暂时还没查到。也许可以道格拉斯查一查。”

    他们只是保镖,负责林克和他家人的安全,对情报方面他们的力量很薄弱。而林克的情报系统,都掌握在道格拉斯手中。

    林克点了点头,没说话。

    泰格看他这样,也就退开了。

    胡尔唐纳德脸上担忧都无法掩饰了,想来事情很严重,又是去了埃科贝农场。林克觉得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们的葡萄终于出问题了。

    他正想打电话给道格拉斯去查一下,结果他才在电话号码上才按了两个数字,道格拉斯就打了电话过来。

    “道格拉斯,我正要找你。你先说,有什么事?”

    “我们发现有一家商务飞机降落降落在埃科贝机场,飞机上似乎是胡尔唐纳德。”

    因为林克被设局的事,道格拉斯一直有安排人调查胡尔唐纳德和卢克特拉斯他们几个人。这次他听到手下的报告后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就给林克打了这个电话。

    林克说:“我正想和你说这事。我下飞机时正好遇到他上飞机。”

    道格拉斯又说:“在下午一点五十分左右,卢克特拉斯去了贝尔农场,但他只待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又从农场出来乘坐飞机返回了埃科贝。我们的人发现他在新墨西哥上飞机时的脸色非常不好。”

    林克沉吟了一下,问:“有发现约翰马龙近期出现在贝尔农场吗?”

    道格拉斯很肯定说:“约翰马龙如今正在纽约!我们的人在今天下午还看到他的私人医生去了他的在皇后区的庄园。”

    林克“嗯”了一声,说:“你针对特拉斯葡萄查一下,看是不是出了问题。”他提醒说。“你可以从购买了葡萄苗的其他酒庄着手。”贝尔农场和埃科贝农场对外防范的很厉害。道格拉斯想查也很难查到想要的东西。而其它酒庄则会容易得多。

    “明白!”

    林克挂断了电话后坐在沙发上,眼睛看着电视,脑子里却想着事。

    他大概枯坐半个小时后,有人到访。泰格开门,进来的是樊氏父女。樊仲坤作为旧金山餐饮协会的会长,而且在旧金山的华人中也比较活跃,当然也是被百人会邀请的人。至于樊雪莉,应当是被他带来和华裔中的成功人士结交的。

    他站起来迎上去,笑着用中文说:“樊会长,好久不见。你看起来比上次还要精神!”

    樊仲坤也快步走了两步和他握手说:“我是老了!现在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世界了。”

    林克和樊仲坤的交情还算不错,虽然那次华语电视台的事让双方都有些尴尬,但偶尔还是有联络的。特别是他的几个农场失去了绿色食品资格后,樊氏中餐厅依然无条件向继续他的农场进行采购,他对樊仲坤其实也没有什么不满的。

    林克看了一下时间,说:“我们去下面餐厅坐?”

    樊仲坤这次来见他是想和他一起吃个晚饭,林克也就主动提出自己做东。他已经让酒店安排。

    他这么说,樊仲坤当然没意见。

    他们走出套房大门时,樊仲坤说:“宋先生不在吗?”

    “他出去访友,应当很快就回来了。我们可以在包间等他。”

    宋宪和果然在六点之前就赶回了酒店。他和樊仲坤也认识,不用林克给他们介绍。

    在一定程度上说,宋宪和与樊仲坤是同行,他们之间的话题也更多一些。

    他们说着说着就是谈到了在美国的中餐发展。

    宋宪和说现在中餐在美国的发展其实很不错。

    但樊仲坤却只是部分赞同:“如果仅仅是说中餐店的数量的话,宋先生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有一点,美国中餐企业不管在美国发展得多好,却没有一家能在中国开办分店。其中说明了很多问题。”

    “不是因为竞争太激烈吗?”林克有些好奇了。

    樊仲坤苦笑着摇头。樊雪莉代他回答说:“不是。如果说竞争的话,哪里都有。现在美国以中餐为名的食店,可能有麦当劳的分店的两倍。美国境内的中餐行业的竞争也很厉害。如果美国中餐真的有自己的特色的话,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境内的竞争。”

    樊仲坤说:“雪莉说的没错,他们不敢去中国,是因为他们的中餐是美式中餐,在美国没有也许显得很有特色。但如果是在中国,就算是大餐厅,在特色上也未必能比得上中国境内的街边小吃店。在美国的中餐厅,已经完全变成为了迎合美国市场,越来越像美国菜了。”

    宋宪和点头,却说:“樊会长你说得没错,但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不是吗?”

    “不,我反而认为,现在有异域特色的餐厅反而更能吸引顾客。”樊仲坤摇头说。“美国的中餐厅很多,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当年的排华法案造成的。当时美国禁止华人入境,但不包括商业投资入境。所以很多华人都以开餐厅的名义进入美国。很多人的厨艺在中国最多就是家常菜的。没有真正的中国菜特色。但大部分中餐厅是当时华人唯一的养家糊口经济来源,只能是不断迎合美国人的口味。你可以看到,越晚在移民来的华人开办的餐厅,中国菜的特色保持得越好。”

    林克今天在飞机上才和宋宪和谈到饮食行业上的事,也想过一些东西。他这时不由将自己考虑的东西说了出来:“樊会长你说得没错,现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美国人也不得不学着融入这个世界。也有更多的人愿意吃真正的中国菜。我想樊氏中餐厅能不断开分店就是一个明证。”

    樊氏中餐厅一直保持着传统的中国菜式。那和大部分的中餐厅都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樊氏做的生意不仅是华人的生意,还有那些愿意尝试真正中餐的白人的生意。

    樊仲坤说:“只是美国绝大部分的中餐厅如今已经是积重难返,特别是一些规模不大的。他们经不起变化。我担心,当越来越多真正的中餐厅开起来,那些靠经营美式中餐的小食店,又该何去何从?”

    他作为旧金山华人餐饮业协会会长,确实有资格担忧这个问题。

    他说着看向宋宪和,然后又看着林克说:“你们的面食店,其实对他们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为你们的面食店,让很多美国人知道原来真正的中餐和他们之前吃过的是有区别的。”

    很多中餐厅也会提供面食,比如面条什么的。但是那些面条的制作方式,和福克斯食品仿手工制作的面是无法相比较的。同样的饺子云吞,面皮的筋道不同都有很大的差别。

    就如是中国人也不会喜欢吃那些吃到一半,就会被汤泡烂的馄饨。

    但是难道说会影响其他人的生意林克就放弃自己的生意?他还想扩张呢。他笑了笑,说:“恐怕更多的美国更喜欢吃美式中餐,毕竟那更和他们日常的口味,同时又吃到了中餐。”

    他这话多少有揶揄的意味。樊雪莉笑说:“也许,汉斯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其实很多美国人都觉得真正的中餐不适合他们。”

    林克和宋宪和对望一眼,宋宪和问樊仲坤:“樊会长,你们中餐厅有推出过牛腩这样的菜式吗?白人有什么反映?”

    “当然有。不过牛腩在中国是难得的美味,美国人却认为肉太老了。他们更喜欢吃鲜嫩多汁的牛肉。牛腩那样的东西如果好吃,他们最多就是尝鲜。”

    樊雪莉对白人的饮食有过研究,她补充说:“我觉得那是美国人的饮食观念所决定的。他们的营养学家都会建议吃更富含蛋白质的红肉,而且要用恰当的烹饪方式保护其中的营养。所以他们通常对肉通常都是煎的,或者是大块煮熟,那样更有利于保存营养。而像牛腩那样需要长时间炖煮的,他们会认为营养已经流失太多。”

    林克点头对她说:“也许你说的没错。杰西卡以前也不喜欢我做的中国菜。因为按照中国菜的做法,按照营养学来说,确实会流失很多营养成分。”

    他突然笑着说:“不过现在她现在连牛骨髓也能吃上三条,如果不是担心身材说不定会吃得更多。”

    “应当是仁者见仁吧。”樊仲坤听他这话,失笑说。“其实我在美国这多多年,同样也吃不惯白人做法的菜。那确实更有营养,但给我的感觉是不卫生。青菜做成沙拉,肯定会细菌。虽然知道牛扒之类的,不会有问题,但又总担心牛肉肌肉不能保证足够长时间的高温无法将其中的细菌全部杀灭。”

第五四三章 要适时高调

    百人会召集华人代表,不是要开会,也不是要举办什么论坛之类的,似乎就是为了让大家聚餐。

    百人会租下了一个会所俱乐部,聚会在中午就开始了,里面有自助餐。

    这次聚会的主旨是“”畅所欲言,为发展出谋献策”。

    会所的大厅很大,上面一个演讲台,下面有数十张圆桌供人安坐。今天出席的人至少四百人。

    林克看到其中有很多年轻面孔,他们很多是由家长带进来拓展交际圈的。那从一些年长者带着年轻人跟其他人打招呼就能看出。

    林克本人就和几个带着自家孩子的年长者人寒暄过。

    因为正午就到了地方,绝大部分人都没吃午餐。

    大部分人也没矜持,都自己弄了点吃的。在这时能保持的矜持最多不过是不吃那么多,毕竟这样的菜式肯定没大饭店或者自家大厨做得好吃。

    不过林克可不管那么多。他练武的,饭量本来就大。如果不吃饱只会自己受罪。

    他正吃着,一个熟悉的声音想起:“汉斯先生,这里有人坐吗。”

    来的是美亚集团的蒋先生。

    林克放下筷子,站起说:“没有。蒋先生请坐!”

    蒋先生在他身边坐下,说:“年轻真好,我年轻的时候也能吃这么多!”

    林克哈哈一笑,坐下重新拿起筷子说:“不管饭量大小,人活着最基本的欲【4】望就是吃饱肚子。那是最原始的动物欲【5】望。蒋先生是因为养生而克制饮食方面的欲【3】望。我却是在逞口腹之欲。应当说是我还不够自制。”

    蒋先生笑了笑,说:“说起来,我还没当面感谢汉斯先生对电视台的帮助。如果不是你,也许电视台的发展早就陷入停顿了。”

    林克眨一下眼睛,笑着说:“我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关注美亚的消息了。现在电视台的情况怎么样?”他这是正眼说瞎话,汉斯投资公司每个月都会将美亚集团的情报收集了给他送去。他现在对美亚集团的事也算是知根知底的。

    “现在我们已经在纽约周边数州全部铺开了收视网络,正在努力开拓新的收拾市场。”

    蒋先生可不知道林克一直盯着美国中文电视。

    他这一年来对林克的防备也放下不少。林克买到那15%的无决策权的股票,虽然有发言建议的的权力,但是没有投票或者提起任何议案的权力。林克虽然也安排了一个代表在集团董事会,但那个代表只旁听几乎从不发言。

    再则,林克已经三次私人向美国中文电视借款,总额达到了两亿美元。

    如果没有那些借款,美国中文电视的扩张早就不得不被迫停止,而且拖累美亚集团会出现巨额的亏损。可以说,是林克拯救了整个美国中文电视,也让美亚集团董事会能继续维持表面上的和谐,不至于因为美国中文电视台的扩张出现意见上的分裂。

    当然,林克对美亚集团也不是无欲无求,他在好几次都提出美亚集团帮自己说话。但那在蒋先生看来,那是应有之义。毕竟林克一开始就说想要投资一个能为自己说话的电视台。

    林克的表现,让他看不到林克对美亚集团有什么野心。而现在林克这么说,也正是他希望听到的。

    他笑着说:“不管怎么样,我都要感谢你雪中送炭!”

    林克心里暗笑。那确实是雪中送炭。只不过炭中藏了炸【41】药。

    他们正说着,所有人也差不多吃饱了。这时扩音器传出一个英语声音:“先生们、女士们,再次格纹欢迎参加百人会举办的华人代表人物论坛。我们百人会成立最主要的宗旨是为团结所有在美华裔,帮助华裔在美国发展和生活。中国有一句古话:‘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如今美国正处于一个大变局,我们华裔也应当不断适应世界的变化,跟随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融入这个社会。”

    说话的正是林克也认识的傅兹。

    只听他继续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在美华人的杰出代表。我们有责任帮助所有在美华裔在美国立足、发展和生活。希望各位能畅所欲言,为所有在美华人出谋献策。现在我们请克里普尔黄,黄先生发表他的演讲。”

    洛杉矶黄家在美国华人商圈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当这位黄家的掌权人走上台时,掌声很是热烈。

    林克的座位面向演讲台。他面带微笑看向演讲台,只是鼓掌鼓得有些敷衍,只应付式的拍了几下手掌。

    “谢谢!”

    克里普尔黄双手放在演讲台上,面带笑容看着台下的人,用一口流利的说:“先生们、女士们。我很荣幸能在这里说出我个人对我们华人发展的一些个人想法。”

    他先是说了一些华人在美国发展遇到的困难和可能遇到的机遇,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遇到的困难,纵然有社会不公的原因,但我认为我们更应当从自身寻找原因。比如说,我们是黄种人,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我们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都是可以改变的。其实我们已经开始做出了改变。比如,我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治。我们投票选举对我们有利的候选人,我们积极参与竞选,不管成功当选与否,都向白人传达了我们华裔族群的意见。但是,我觉得那还远远不够。”

    克里普尔黄声音铿锵有力,感情饱满:“我认为,我们作为少数族裔,无力改变太多,只能顺从潮流,融入潮流。而美国的潮流以白人为主题。我们确实应当保护好本族群的风俗和文化,这些我们已经做得很好。比如中国年春节,比如我们的语言;又比如,我们的餐饮文化。这些我们都做得很好,但我们同时也应当开放自己的思想,将自己和主流思想融合,在融合中,和不同的意见进行交流。只有那样,才能让我们得到更多的认同,得到理解。”

    ……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但美国同样又是一个很保守的国家,他只承认强者。我们在还不够强的时候,我们只能顺应现实谋求自身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融入美国,逐渐成为美国这个多元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一元。”

    时间卡得很紧,克里普尔黄的演讲只有五六分钟,但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再多说就会引人反感。而且他说的,好像得到了不少代表的认同。

    他下台时掌声比他上台还要热烈。

    林克听了他的演讲,对其人的看法是否认同就不必说了,只看他在对方演讲完了连筷子都没放下就能知道。

    不过他没想到蒋先生对这个演讲也不是很感冒,只听蒋先生用中文小声对他说:“如果他能用中文演讲,我也许还会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

    林克失笑说:“确实是。连我这么个没文化的都能学会中文!”

    其实现在华人已经分成好几个派别。一些依然固守自己的民族本质的保守派,一些是希望能完全融入白人世界的激进派,还有一些是唯利益论的中间派。

    其实说到底,就是对中华这个民族的认同感的问题。保守派依然视自己为中国人,只不过国籍换了,这些人大多数是移民不算太久的一代或者是在大中国区出生的二代。他们都会说中文,在感情上更倾向中国。

    而激进派对中华这个民族已经没有什么认同感,他们认为自己是美国人,当然要和美国人享有同样的待遇,这派,主要是移民到美国之前就在非大中国区生活很久的华人。或者是早前移民美国的华人后代,他们在美国生活过好几代人。他们自己和父母大多都不会中文,会的那些也是因为需要中国人做生意需要而学的。

    而中间派,则是一些大中国区,但不是在大陆出生的移民,或者一些对中华文化有一些认同的国家东南亚的移民。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和白人不同的独立的族群,但是对大陆没有什么认同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利益。

    林克他说不上自己属于那一派。

    因为没有在中国生活过,想让他对中国有太多的认同感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的父母都是上个世纪末从中国大陆移民来美国的中国人,这让他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从小到大受到不少白人的歧视,又让他对白人为主流的美国也没有完全的认同感。

    按道理说,他应该属于中间派。但他潜意识里更赞同保守派。

    至于克里普尔黄的演讲,他实在不想评价。

    又有两个人上台发表了演讲,第三个上台演讲的时候林克也已经吃饱了。

    看到他放下筷子,坐在他身边的宋宪和笑着低声说:“你不打算上去说两句?”

    林克笑说:“我倒是想上去,不过还没想到自己该说什么?”

    “有什么说什么。反正就是发出自己的声音。”

    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也是林克为什么说想上去的原因。

    不管是美国华人族裔中还是在整个美国,他都算是一个大人物。但他只是偶尔在反击时才会开口发声,平常都刻意保持着低调。

    他也觉得是时候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注意到他这个人了。

    作为一个商人,本身就是自己生意的代言人。所以商人也应当让外界对自己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形象。那对企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他看过一份很广告案例分析,说的有一个叫陈欧的中国商人为自己公司代言的广告词: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那就是一个很正面的例子。

    案例中说,企业的所有人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企业无形资产。对这个说法,他很认同。

    他要做的事业,如果打定主意慢慢发展,他这个企业所有人也不用做太多,闷声发大财就可以。

    但他不可能慢慢发展,捉到机会了,该高调的时候就应当高调一些。

    而此时,他是时候给世人树立一个明确的形象了。

第五四四章 逆天者昌,顺天者亡

    不会有人邀请某个人上台演讲邀请,也没有人会在别人演讲时提出什么什么问题。有人想上去就直接上去。

    这确实是很有畅所欲言的意思。

    连着上去十来个人上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才没有人上去了。

    林克想了一下就站起来向讲台上走过去。

    看到他站起来,场面明显顿了一下。直到他快走到讲台了才有掌声想起,而且显得有些稀拉。

    林克也不介意。

    他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聚会,之前也低调惯了。他们不适应也正常。他走到发言台,双手放在讲台上,脸上带着笑,说:“在这里,我叫林克!”

    他刚开口就让下面的人有些惊讶,因为他用的中文。刚才上去的所有人,不管是是否会中文,演讲时为了照顾那些不会中文的人,用的都是英文。

    “因为除了几位来自媒体界的朋友,在座的都是中国人。不管我们是不是愿意承认,我们都是。也许我们可以拿出护照,证明我们是美国人。但看看我们黑色的眼睛,看看黄色的皮肤。那些自以为是真正的美国人的雅利安人,他们叫我们中国人!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

    “既然在座的基本是中国人,那么我就用我的中文名字。所以,在这里,我是林克!”

    “是的,我们都知道世界在变化,美国也在变化。很多人都说,美国社会出现了意识上的割裂,种族主义者抬头,而且他们在政治层面上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所以,我们美国华人也必须改变。只是我们怎么改变?”

    “刚才现上台演讲的各位,对我们在美华人面临的潜在而又实质存在的歧视,他们提出了很好的见解。提比如顺应潮流,比如联合团结其他少数族裔,又比如主动和对少数族裔友好的白人增加交流。那听起来都很有道理。”

    “只是我有一个问题,我们在美华人过去一百多年里,有反抗过美国的主流吗?有敌视过友好白人吗?有和其他的少数族裔对立过吗?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处境不仅没得到我们想要的平等公平,最近几年更显得窘迫?我们华人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内,上街随时可能被警察搜身检查。”

    “当然,不管是白人、黑人还是拉美族裔也会遭到那样的检查。但是请注意,纽约市内,华人的人口比例不到纽约总人口的10%,有记录的警察搜身次数。哪怕他们身上没有任何的武器的迹象,他们依然被要求搜身。今年为止,华人被搜身检查的执法次数已经已经占到总数28%以上。比占纽约总人口60%以上的白人的15几乎高一倍。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我们华人天生一副中国人的脸,在某些白人眼里,上面有写着间谍、偷渡客、黑帮等字样。”

    “如果那不是歧视,我想不到任何的可以代替的字眼。而警察,代表的是官方。官方态度是所有美国人平等,但是行动上却对我们华人有着明显存在的歧视腥味。难道我们向美国社会表达的意见还少吗?我们被歧视的时候,友好白人为我们做了什么吗?还是其他族裔提供了什么帮助?”

    他锤了一下讲台,冷笑说:“统统没有!”

    “我们想要在这个标榜公平的国家立足只能靠我们自己。但,办法绝不是无原则地向某些人靠拢,更不是无条件地向种族主义者投降。请各位想想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一日在公交车上的罗莎帕克斯。如果没有她那一声‘no’,‘平等’名义下的黑白人种隔离制度,或许现在还在南方各州流行。”

    “我们缺的,就是说‘no’的胆量。我们应当向种族主义者说‘no’。我们,是在美华人的代表,而我们脚上穿着光鲜皮鞋,开着豪车。我们走在大街上,不会有警察要求搜身。所以那些不公和我们无关。美国媒体刻意毁谤中国,我们是美国人。所以那也和我们无关!我们都会选择那么想,因为如果觉得那和我们有关,就必须要做出反击。但反击主流的偏见者,可能会我们弄脏脚下的鲜亮皮鞋!于是,我们都成了胆小鬼!”

    “是的,我们都是胆小鬼!”他不管下面的人面色各异,手指戳着讲台,声音越来越大。“我们认为我们是美国人,所以不认为某些天生带着偏见的美国媒体抹黑中国其实就是在抹黑我们华人。我们和那些穷鬼是两个天地的人,所以也不认为种族主义者明目张胆歧视那些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华人时,其实也是在歧视坐在这里高谈阔论着要代表他们的我们。”

    他嘴角微微扯起,摊手:“so,who care?”

    “在座的各位中大部分,其中包括我,都是有钱人。我们在商业上自已不谦虚地说,我们华人是成功的。我们也有在体育方面有建树。比如jeremy。”他指着下面曾经是nba球队主力的林姓球员。“我们出现过数名诺贝尔奖得主。我们曾经出现过参议员、众议员、州长和联邦政府部长。可以说,我们在美华人似乎在各行各业都有取得成功。”

    “那么,那些人凭什么还敢看不起我们?”

    “就凭我们是中国人!是的,就算我们在这里再生活一百年,在他们眼里我们还是中国人。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有色人种,是低人一等的。既然是那样,我们为什么还要无原则地顺应他们的主流?”

    他说知道这里,眼睛刻意停在克里普尔黄脸上。他发现对方竟然还能保持得体的微笑,让他不得不佩服对方的城府。这比坐在他身边的脸色阴沉的儿子普莱恩黄要强得多。

    他笑了一下,降低声量继续说:“中国有一句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那是很霸气的一句话。只是在美国我们说不出这样霸气。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承认,正如某些人说的那样。美国的主流是白人世界。”

    “但那不是我们无原则向种族主义者屈服的理由。也许,我们在卑躬屈膝之后,可以在他们遮天的手指缝中获得一缕阳光施舍,让我们可以再买一双漂亮的皮鞋。但不要忘了,我们华人有无数人还赤着脚。一双鞋,远远不够!而且,难道我们要永远仰头祈求头上都有阳光吗?”

    “南美的热带雨林中,一棵大树还是在刚萌发的树苗时,只能得到2%的阳光。如果只有这2%的阳光,它永远也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它也许需要等上几百年。只要在这几百年中不被某些野兽吃掉,或者折断,或者到了寿命极限。运气好的话,它可以等到身边的大树倒下,露出一片天空,只有这样它才有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而一个大树上,就有可能可以供养上千个不同种类的植物。那多励志?我们华人就是那样的一株小树。可是,难道我们可以等上几百年,等遮天的树荫倒下?难道我们能保证在几百年中,不被野兽摧残?”

    “世界上每年都有生物灭绝,但在过去二十年里灭绝的生物,80%都是孤岛生物,因为它们太过依赖自己的生存的那小片土地,它们总是顺应天意,不想做出变化。但世界不由它们说了算。只要稍有变化,哪怕只是一群蚂蚁,它们整个族群都会灭绝。而我们屈服,只会让自己变成孤岛生物。”

    “我们在美华人很弱小,美国不由我们说了算。而我们当中一些人还想着顺应天意!我今天想要说的是:就弱者而言,‘逆天者昌,顺天者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