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奇人录-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都愣住了,这个人面疮真如传闻中说的会说话。副院长喊道:“快,快去拿个摄像机全程监控。”

    副院长心理面非常的激动,太难得了,这么一个稀奇的病竟然在本院出现了,这要是宣传出去得给医院里提升多少名气啊,创收多少经济效益啊,真是天助我也。

    李克士听到人面凄惨的笑声,顿时面无人色,喊道:“快截肢快截肢我不要右腿了,也不会带着这个妖怪”

    副院长说道:“截肢这个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必须要家属和本人签字。不是随便就能截肢的,再说了,有一线希望的话,医院也不会建议病人截肢的。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一定要尽量忍耐,然后要尽快通知你的家人。”

    李克士脸色苍白,要是父母自己自己得了这个病会怎么想?李克士眼泪顺着脸孔流了下来。

    李克士的父母连夜做飞机赶过来。看到李克士腿上的人面疮,眼泪都下来了,哭喊道:“天杀的,我们是上辈子做了什么孽啊,克士怎么会长这个东西啊:”

    这个时候,人面疮突然说话了:“天作孽犹可为,人作孽不可活。”

    屋里的人都停住了。接着,人面疮反复的开始唱起歌来。反复都是这两句话。

    李克士的母亲尖叫着对李克士吼道:“儿啊,你到底做了什么孽啊”

    作孽啊,世上无数的作孽往来不止,没有停顿,世人也在六道里困住,来回转生,做的孽会一点点偿还,行的善不会少你一点的返还。这就是宇宙规律的绝对公平,六道轮回就是维持宇宙平衡的一个系统,如果没有因果效应存在,宇宙早就崩溃了,不可能处于一个平衡状态。

    很多人心存侥幸,认为作恶也没出现什么报应,很正常,现世报是少数,绝大部分都是从六道的其他层面来清算的。为什么?这是因为,六道属于六个层面,在人道和畜生道这个层面,时间是线性的,是一条直线,人们做的事情只是会累积起来,各种事物呈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必然不可能完全的把因果清算完全,所以人世和畜生道的因果都是属于累计过程,这一世必然做的恶和行的善不能呈现一致性和公平性。

    所以,人死后,开始的转生就是清算的一个过程。恶比较大的,会去地狱,恶鬼,修罗,畜生等等,在那里反复受到痛苦的煎熬,来慢慢的抵消你做的恶,然后去畜生道,被人宰杀,直到恶业消清。

    如果善很大,那么会去天道享受善果,慢慢的去享受自己种下的善果,直到善果享受完毕。所以善恶两个方面都这有不同的层面去处理。

    天道,地狱,恶鬼,阿修罗的时间跟空间都跟人道是不同的。所以,人道和畜生道,也就是我们暂时处的这个世界只是六道中的一个层面而已,我们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过客,善恶的选择取决于你。

    我们人道来说很特殊,因为我们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们可以根据自由意志来选择善于恶,对于我们的选择,三界神佛都是不可干涉的,这就是人界的特殊性。而其余五道,基本就是身不由己了,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所以,很多人都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身难得。;

    善恶不是单纯指我们人类的是非观念。其实很简单,善恶代表着作用力于反作用力。这俩是一体的。你做任何的事情,必然会受到相同的作用力,这就是宇宙的基本法则。只不过这个发作用力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而已。因为善恶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世界的层面上,这样的话,那就是绝对的混沌状态,是宇宙的最初始的形态。

    正因为宇宙从混沌状态,突然爆发,从而产生出来,本来宇宙就是一个绝对的平衡点,爆发以后,这个平衡点被打破,出现了上下浮动,才产生出了六道这个时间和空间不同的层面,作为互补,作为一个动态平衡。

    所以六道就是维持宇宙运行的一个机制。而六道当中,人道居中,也就是我们人类处于可以自由选择善恶的层面,所以我们人道才会出现善恶交织的一种状态。

    宇宙之所以可以维持下去,就是因为有这个六道的支撑和业力的转化。所以身为人,我们要思考,倒是该如何去做?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的看我们人世间的出现的善恶现象,很多人做了很多恶却没有报,而很多人做善事,却没有好报,人世间本来就是善恶交织的场所,是我们自由意志的选择的场所,所以肯定会存在种种复杂的现象,而人世间也是六道轮回的一个缓冲空间,所以,世间百态莫过于此,有行大善者,有行大恶者,这种大善大恶极端的碰撞可谓是六道中最复杂的一个层面。

    天灾**,是两个词组成的。所谓天灾是指意外事故,或者不可抵抗的大自然现象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其实天灾是一个调节器,是人道中维持平衡的一种自我调和。**含义复杂,是因果的一个体现,或者是种因,或者是应果。而更多的是既种因,又应果,往往返返,循环不已。

    茫茫天道,恍惚人世,何处是真乡?

    李克士现在已经面临崩溃状态,现在也不敢相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在一夜间全部改变了本来一切都好好的,自己马上又可以回学校去享受美好的校园时光,可以享受下属学生处处拍自己马屁的生活,可以享受师妹那温柔光滑的**,可以享受学校超市,洗衣房,书店等等一系列惊人的利益,数着那一叠叠的百元大钞。然而这些,都将离自己远去了。

    自己只能静静的躺在医院里,什么都做不了。腿上的那个妖怪在唱着阴森森的歌曲,自己紧紧的捂住耳朵,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李克士多么希望这一切都是一个梦,是一场噩梦,自己在做梦,等梦醒来,自己又会回到以前美好的生活当中。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一觉醒来,右腿膝盖上的人面疮在对着自己笑。

    李克士多么希望此时对着自己笑的是一个美女啊,而不是这该死的人头。

    好事人不知,坏事传千里。李克士腿上长人面疮的消息迅速传开了,上京中医药大学上下议论纷纷,大家都很好奇人面疮长什么样?尤其是女生,更加感到好奇,纷纷组队去看望李克士,其实重点是想看人面疮到底长的什么样。

    校园里到处充满这样的话题,“李克士身上的人面疮你看到了么,吓死人了。”

    “当然看到了,那玩意太可怕了,要是长在我身上,我真的不活了。”

    顾飞听说了这个消息,愣了一下。不由自主的叹了一下:“不是未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其报速到。”

    顾飞去书店,花钱买了本金刚经。

    直接去了医院。到了李克士在的病房。

    李克士看到顾飞,怒吼道:“你来干什么?来看我笑话?你给我滚出去”

    李克士的父亲说道:“克士,你这说的什么话人家同学来看你,那么没礼貌”

    李克士的父亲对顾飞道:“对不起啊,我家克士出了这档子事情,心情激动,口无遮拦。”

    顾飞笑道:“伯父,不打紧啊,我这次来就是看看李克士怎么样了。”

    李克士激动的说道:“你别听他瞎说,他们来哪里是看我的,是来看我的人面疮的,是来看我出丑的,根本不是来看我的”

    顾飞道:“其实我真的不是来看你的人面疮的,这里有本书,你没事看看吧,我走了,不打扰了。”

    顾飞放下金刚经就走了。

    李克士的父亲说道:“人家根本就不是来看你出丑的,我看你现在整个人心里有问题。”

    李克士不理父亲的唠叨,拿起顾飞的那本书。看到封面上写着金刚经三个大字,随手一翻,顿时一行字步入眼帘,“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39章 论心

    239章论心

    顾飞从李克士那里出来,回到了学校。碰到了李慕菊。顾飞笑着对李慕菊说道:“你听说了么,李克士得了一种怪病,人面疮。”

    李慕菊说道:“早听说了,他活该。”

    顾飞说道:“他好像是你打住院的吧,你不去看看他?”

    李慕菊说道:“要我去看他,下辈子,我只不过一拳把他的肋骨打断了,他那个人面疮跟我没关系。”

    顾飞笑道:“随你,我刚去看过他了,还跟他带了本金刚经。”

    李慕菊说道:“就他,你指望他能读得进佛经去?”

    顾飞说道:“佛祖说过,人人都有佛性,看他造化吧。”

    顾飞刚想歇一歇,电话又响了,电话里传来徒弟孙老的声音,“顾飞师傅,有时间么?我有些问题想请教你。”

    顾飞说道:“有时间,你在哪?”

    孙老说道:“我在办公室。”

    顾飞说道:“好的,等下,我这就到。”

    办公室里就俩人,顾飞笑着对孙仙芝说道:“隐芝啊,找我什么事?”

    隐芝说道:“你太忙,我今天好不容易找个机会,想你让你教教我修道。”

    顾飞笑了:“修道啊。上次不是跟你说过了么,要静坐,修道莫过于清净二字。看过太上清静经么?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谴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谴也。能谴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造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顾飞接着说道:“是不是静不下去?静不下去的时候就去读太上清静经。慢慢的心就静了,修道不要急于求成,是看一个人的天资和道缘的,没有天资和缘分去求道可谓是缘木求鱼,竹篮打水一场空。”

    隐芝说道:“那我有没有缘分?”

    顾飞笑道:“你说呢?你要是没有缘分能遇到我么?”

    隐芝说道:“那我以后每天都去看清净经。”

    顾飞摇头道:“我只不过告诉你一个方法,你却把它变成一项工作,一项累赘,自己给自己找活干,这样你如何能悟道?悟道不是跟自己找麻烦,跟自己过不去,,给自己增加负担。相反,修道是给自己减压,减轻负担,减轻约束。所以,世人修道最大的难点是把修道看做是一项工作,一项任务去做,世俗的思维以及把你们牢牢约束住了。把什么事情都当做工作,把什么事情都当做任务。有人问修道几天能到什么程度?连这都问出来,修道不是任务,不是工程,不是逻辑,千万不要用你的想法去想象修道。”

    隐芝说道:“我现在就是把自己给局限住了,老是用逻辑之类的思维去看修道,结果弄得很烦躁,一点效果也体验不到。问题是现在的社会,全是你说的那种思维构建的,要抛开很难啊。”

    顾飞笑道:“这就是修道难的原因,难就在于抛弃自己从出生来所受到的教育和认知,从新体验这个宇宙,所以道德经说道赤子之心,必须用儿童那种没有收到后天污染的眼光来看待的这个世界,赤字之心就是道心,也就是没受到污染的儿童之心。这样的心才能去修道,才能去真正的领悟天地间的奥秘。所以说成*人的智慧和悟性不如儿童,智慧和悟性不是指你记忆多少东西,明白所谓的多少世俗道理,而是那种一尘不染的心境。所以说从修道方面大家要跟小孩子学习,尤其是婴儿学习,他们才是你的老师。”;

    隐芝说道:“竟然要向婴儿学习?这个我还真没想到过。看来我要多看看我的孙子去了。”

    顾飞笑道:“人类的弱点就是这一点,老是容易自以为是。以为年龄的增长,力量,身高各方面都在成长,就认为自己胜过婴儿,其实你胜过婴儿的只是表面上的一些东西,那些东西才是真正约束你的东西,你越依赖什么,那么这个事物就会越束缚你。最后,你的思维被无数的社会规则给束缚住,这样下去你还误什么道。其实无数先贤就是给我们讲的这个道理。抛开约束,回归婴儿,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隐芝突然跪倒说道:“多谢师父教诲。”

    顾飞笑着对隐芝说道:“我只所以给你起这个名号,那是因为只有隐世才有真正的灵芝生长,不随波逐流,默默隐于世界,芝兰终将成为玉英。你的道缘便在此二字当中。”

    顾飞让隐芝起来,说道:“修道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儿童之心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以后我们以大人的眼光所忽略的事情。很多生活中的小事,其实也往往蕴含着至道。这个就要你去发掘了,从生活中的小事去感悟。细细的去体会生活。这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难。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已经紧紧的把我们关在了监狱里,我们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全然为了生活而日出晚归,一直的奔波。这样看起来,其实是一种很无奈的活着,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全部被**所包裹,永不停息,永远看不到劲头。我们活着我们给自己建造的牢笼里,这算不上真正的活着。但是现实的我们不得不这样做,不这样做,我们很可能连饭都吃不饱,家里老小谁养呢?这就是一种现实中的无奈。”

    隐芝叹道:“就因为这种情况,所以修行人往往避世摆脱这种恶性循环,让自己处在一个远离人烟的地方。这是不得已的苦衷啊。其实我觉得能不避世的还是最好不要避世,不是有种说法红尘练心么?”

    顾飞笑道:“说着简单,做着难。练着练着就会又沉浸在**里面去了,不能自拔。因为周围大家都这样做,而人类有着很强的从众心理,自己要是跟别人格格不入,往往精神压力很大。周围人的眼光和评论往往令人精神崩溃,所以,做到这一点千难万难啊,不进行那种苦行僧式的修行方式根本难以达到练心的目的。这种修行比避世更加难上百倍。”

    隐芝点头道:“确实,我想的太过简单了,俗世修行比避世难度更大,至少我现在就做不到。”

    顾飞说道:“这些其实都是靠缘分,人的一生往往带有使命的,做好自己,问心无愧也就罢了,至于别人各有各的命数,不好说啊,现在的世道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你现在就是慢慢的思考我给你说的这些话,有空多看看道家经典,慢慢的来,时间到了,自然会领悟。”

    隐芝说道:“恩,我明白,我会慢慢来的,不想以前那样急于求成,那样做根本没意义的。现在我明白了。修道修的就是心。修的就是婴儿之心。”

    顾飞道:“还有一本书,我觉得你也应该看一看。”

    隐芝说道:“什么书?”

    顾飞道:“黄庭内景经。此经以虚无为主,故用‘黄庭’标之耳。其景者,神也。其经有十三神,皆身中之内景名字。”景。实即象。内景又作“内境”,即身内五脏六腑之脏象。本书继承《太平经》和《老子河上公章句》五脏有神说,以论五脏六腑神的形式,详论五脏六腑功能,阐述了养生内修的基本理论。亦为道教著名经典之一。收入《道藏》和《云笈七签》。有多种注本。其实黄庭经就是道家的身体解剖书,是过去道士的必读之书,据说读上万遍,就可以升天。”

    隐芝说道:“那么神奇啊,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跟清静经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顾飞笑道:“清净经总论修行,提出了一个大纲,属于修仙的总纲。而黄庭经化简为繁,详细的说明了在不同的空间,人的身体构造。”

240章 黄庭经

    240章黄庭经

    顾飞说道:“黄庭经至关重要,是牵扯到三界的大秘密。必须要认真对待,不然悔之晚矣。”

    黄庭内景经

    上清章第一

    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曰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九气映明出霄间,神盖童子生紫烟。是曰玉书可精研,咏之万过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

    上有章第二

    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元气所合列宿分,紫烟上下三素云,灌溉五华植灵根,七液洞流冲庐间。回紫抱黄入丹田,幽室内明照阳门。

    口为章第三

    口为玉池太和官,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审能修之登广寒,昼夜不寐乃成真,雷鸣电激神泯泯。

    黄庭章第四

    黄庭内人服锦衣,紫华飞裙云气罗,丹青绿条翠灵柯,七蕤玉龠闭两扉,重扇金阙密枢机,玄泉幽阙高崔巍,三田之中精气微,娇女窈窕翳霄晖,重堂焕焕明八威,天庭地关列釜斤,灵台盘固永不衰。

    中池章第五

    中池内神服赤珠,丹锦云袍带虎符,横津三寸灵所居,隐芝翳郁自相扶。

    天中章第六

    天中之岳精谨修,云宅既清玉帝游,通利道路无终休,眉号华盖覆明珠,九幽日月洞空无,宅中有真常衣丹。审能见之无疾患,赤珠灵裙华茜粲,舌下膺玄生死岸,出青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

    至道章第七

    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峨峰字罗千。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内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俱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当。

    心神章第八

    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台明,翳郁导烟主浊清,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停,胆神龙曜字威明。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肺部间第九

    肺部之官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七元之子主调气,外应中岳鼻脐位,素锦衣裳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用之不已形不滞。

    心部章第十

    心部之官莲含华,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丹锦飞裳披玉罗,金铃朱带坐婆裟。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临绝呼之亦登苏,久久行之飞太霞。

    肝部章第十一

    肝部之中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主诸关镜聪明始,青锦披裳佩玉铃。和制魂魄津液平,外应眼目日月清,百疗所钟存无英,同用七日自充盈,垂绝念神死复生,摄魂还魄永无倾。

    肾部章第十二

    肾部之宫玄阴圃,中有童子冥上玄,主诸六府九液源,外应两耳百液津,苍锦云衣舞龙潘,上致的霞日月烟,百病千灾急当存,两部水王对生门,使人长生升九天。

    脾部章第十三

    脾部之官属戌已,中有明童黄裳里,消谷散气摄牙齿,是为太仓两明童,坐在金合城九重,方圆一寸命门中,主调百谷五朱香,辟却虚赢无病伤,外应尺宅气色芳,光华所生以表明,黄锦玉衣带虎章,注念三老子轻翔,长生高仙远死殃。

    胆部章第十四

    胆部之宫六府精,中有童子曜威明,雷电八振扬玉旌,龙旗横天掷火铃,主诸气力摄虎兵,外应眼童鼻柱间,脑发相扶亦俱鲜,九色锦衣绿华裙,佩金带玉龙虎文,能存成明乘庆云,役使万神朝三元。

    碑长章第十五

    脾长一尺掩太仓,中部老君冶明堂,厥字灵元名混康,治人百病消谷粮,黄衣紫带龙虎章,长枯益命赖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三老同坐各有朋,或精或胎别执方,桃孩合延生华芒,男女徊尤有桃康,道父道母对相望,师父师母丹玄乡,可用存思登虚空,殊途一会归要终,闭塞三关握固停,含漱金醴吞玉英,遂至不饥三虫亡,心意常和致欣昌,五岳之云气彭亨,保灌玉庐以自偿,五形完坚无灾殃。;

    上睹章第十六

    上睹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五灵夜烛焕八区,子存内皇与我游,身披风衣衔虎符,一至不久升虚无,方寸之中念深藏,不方不圆闭牖窗,三神还精老方壮,魂魄内守不争竞,神生腹中衔宝玉,灵注幽阙那得丧,琳条万寻可荫仗,三魂自宁帝书命。

    灵台章第十七

    灵台郁蔼望黄野,三寸异室有上下,间阙营卫高玄受,洞房紫极灵门户,是昔太上告我者,左神公子发神语,右有白元并立外,明堂金匮玉房间,上清其人当吾前,黄裳子丹气频烦,借问何在两眉端,内侠日月列宿陈,七曜九元冠生门。

    三关章第十八

    三关之中精气深,九微之内幽且阴,口为天关精神机,足为地关生命靡,手为人关把盛衰。

    若得章第十九

    若得三官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重重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真人,玉堂绎字尽玄官,璇玑王衡色兰歼,瞻望童子坐盘恒,问谁家子在我身,此人可去入泥龙,千千百百自相连,一一十十似重山,云仪五华侠耳门,赤帝黄老与己魂,三真挟胥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日月飞行**间,帝乡天中地户端,面部魂神绵相存。

    呼吸章第二十

    呼吸元气以求仙,仙公公子已可前,朱鸟吐缩白石源,结精育胞化生身,留胎止精可长生,三气右徊九道明,正一含华乃充盈,遥望一心如罗星,金室之下可不倾,延我白首反孩婴。

    琼室章第二十一

    琼室之中太素集,泥九夫人当中立,长谷玄乡绕郊邑,六龙散飞难分别,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忽之祸乡三灵及,但当吸气录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当决海百读倾,叶去树枯失青青,气亡液漏非已形,专闭御景乃长宁,保我泥龙三奇灵,恬淡闭视内自明,物物不干泰而平,悫矣匪事老复丁,思咏玉书太上清。

    常念章第二十二

    常念三房相通达,洞得视见无内外,存漱五牙不饥渴,神华执巾六丁谒,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起自形中初不阔,三官近在易隐括,虚无寂寂空中素,使形如是不当污,九室正虚神明舍,存思百念视节度,六府修治勿令故,行自翱翔入天路。

    治生章第二十三

    治生之道了不烦,但修洞玄与玉篇,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高拱无为魂魄安,清静神见与我言,安在紫房帏幔间,立坐室外三五玄,烧香接手玉华前,共入太室璇玑门,高研恬淡道之园,内神密盼尽睹真,真人在己莫问邻,何处远索示因缘。

    隐影章第二十四

    隐影藏形与世殊,含气养精口如朱,带执性命守虚无,名大上清死录除,三神之乐由隐居,倏欻游遨无遗忧,羽服一整八风驱,控驾三素乘晨霞,金辇正立从玉舆,何不登山诵我书,郁郁窃窍真人墟,入山何难故踌躇。人间纷纷臭帑如。

    五行章第二十五

    五行相推反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可用隐地回八术,伏牛幽阙罗品列,三明出华生死际,洞房灵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焕照入子室,能存玄真万事毕,一身精神不可失。

    高奔章第二十六

    高奔日月吾上道,郁仪结磷善相保,乃见玉清虚无老,可以回颜填血脑,口衔灵芒携五皇,腰带虎录佩金当,驾欻接生宴东蒙。

    玄元章第二十七

    玄元上一魂魄炼,一之为物巨卒见,须得至真始顾盼,至忌死气诸秽贱,六神合集虚中宴,结珠固精养神根,玉匙金钥常完坚,闭口屈舌食胎津,使我逮炼获飞仙。

    仙人章第二十八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黄童妙音难可闻,玉书绎简赤舟文。字曰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火兵符图备灵关,前昂后卑高下陈,执剑百丈舞锦幡,十绝盘空扇纷纭,火铃冠霄坠落烟,安在黄阙两眉间,此非枝叶实是根。

    紫清章第二十九

    紫清上皇大道君,太玄太和侠侍端,化生万物使我仙,飞升十天驾玉轮,昼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长存,积功成炼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内守坚固真之真,虚中恬淡自致神。;

    百谷章第三十

    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返老得还婴,三魂忽忽魄糜倾,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大黄宁。

    心典章第三十一

    心典一体五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清洁善气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栋梁,昼日曜景暮闭藏,通利华精调阴阳。

    经历章第三十二

    经历**隐卯酉,两肾之神主延寿,转降适斗藏初九,知雄守雌可无老,知白见黑急坐守。

    肝气章第三十三

    肝气都勃清且长,罗列六府生三光,心精意专内不倾,上合三焦下玉浆,玄液云行去奥香,治荡发齿炼正方,取津玄府大明堂,下溉喉咙神明通,坐待华盖游贵京,飘摇三帝席清凉,五色云气纷青葱,闭日内眄自相望,使心诸神还相崇,七玄英华开命门,通利天道存玄根,百二十年犹可还,过此守道诚独难,唯待九转入琼丹,要复精思存七元,日月之华救老残,肝气周流终无端。

    肺之章第三十四

    肺之为气三焦起,视听幽冥候童子,调理五华精发齿,三十六咽玉池里,开通百脉血液始,颜色生光金玉泽,齿坚发黑不知白,存此真神勿落落,当忆此官有座席,众神合会转相索。

    隐我章第三十五

    隐藏羽盖看天舍,朝拜太阳乐相呼,明神八威正辟邪,脾神还归是胃家,耽养灵根不复枯,闭塞命门保玉都,万神方胙寿有余,是谓脾建在中官,五脏六腑神明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