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军工霸主-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歼越军一个特务连,将近30人的经典战例!”
“5人全歼越军一个连队?”王传琛话音刚落,乔俊峰便不可思议的叫了出来,可是当话音从口中不由自主的说出去后,乔俊峰也意识到有些不妥,赶紧想着周围的人一脸歉意的笑了笑。
但站在对面的谭斌并没有因为乔俊峰的质疑而生气,反而看到带着一副和蔼的笑容说道:
“别说是你了,就是我这个历经战火的老兵看到这份报告都不太相信,最后还是多方求证才最终确定这个战果是真实的,要说起来,跟小卢研制的各类武器装备必不可分,参战的官兵都反映,正是他们手中的78式突击步枪、40mm枪挂榴弹发射在这次战斗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拿参战官兵的话说,78式只要一开火,越军手中的苏联AK根本不是对手,枪挂榴弹发射一发射,就能撂倒一大片,因此前线的官兵都争着抢着要求全面列装78式突击步枪和枪挂榴弹发射器,所以说来说去,真正的功臣还是小卢你才是!”
听了谭斌的话,陈震和乔俊峰脸上都显现出兴奋的神色,虽然谭斌夸赞的是卢嘉栋,但所有人都知道卢嘉栋是万山厂的一份子,所有武器装备也都是万山厂研制出产的,既然夸赞卢嘉栋,那根夸赞万山厂根本没有区别,正因为如此,两人才显得异常兴奋。
同样兴奋的还有卢嘉栋,只不过跟陈震和乔俊峰不同,卢嘉栋的兴奋并不是应为得到总参首长的赞扬,而是听到自己研制的武器装备在战场上能发挥巨大的功效,这让卢嘉栋既欣慰又高兴,毕竟有这样的武器装备再加上我军优良的光荣传统,打败越南就会更加易如反掌,至少也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不过卢嘉栋的这种高兴只是短暂的一瞬,要知道目前我军整体装备水平依然落后,虽然已经研制了78式枪械、枪挂榴弹发射器还有轻型自动榴弹发射器等武器装备,但这些装备全部属于轻武器范畴,与我军规划的机械化目标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正因为如此,卢嘉栋在高兴过后,便恢复了冷静,对着谭斌笑着回应道:
“武器装备只是战斗力的一部分,真正的胜利还是靠前线指战员们的英勇搏杀,再说我军的装备依然还很落后,要走的路还很远,所以这个功臣我真不敢当!”
谭斌听了卢嘉栋这番话后不免有些惊讶,进而便哈哈大笑起来,然后满怀欣慰拍了拍卢嘉栋的肩膀:“好!好!如果咱们国家的年轻人都向小卢你这样有觉悟,咱们国家何愁实现不了四个现代化!”
“老首长说得是,咱们国家再多几个像小卢这样的人才,强国,强军那就指日可待了!”旁边的王传琛也笑着附和着。
听了两位总参领导的称赞,卢嘉栋只是微微的笑了笑:“两位首长真是过奖了,我所做的根本算不得什么,如果没有像万山厂这样广大军工人的辛勤付出,研制的这些武器装备也是出不来的!”
“哦?”卢嘉栋话音刚落,谭斌便面带笑容的说道:“现在我才明白李铭的话,看来谦虚在小卢身上还真是是个毛病呀!”
谭斌的这番话引得在场人的一片笑声,就这样,谭斌和王传琛又问了一些关于万山厂战备生产的情况,然后陈震便建议去厂部会议室进行详细汇报,谭斌也点头应允,就这样一行人走出了军工车间。
不过在出车间门前,陈震将卢嘉栋拉到身旁,很好奇的问了下卢嘉栋和王传琛的关系,而卢嘉栋就此将船上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陈震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卢嘉栋那封总参介绍信竟然有这么大的来头,不过反过来却又很庆幸,如果王传琛不把卢嘉栋分到这万山厂,自己又怎么可能找到这么出色的宝贝女婿呢!
陈震这边很是庆幸,而卢嘉栋却没有这般好心情,因为在前往厂部的路上,王传琛故意贴在卢嘉栋身边,接着与其他人的距离拉开,然后面带沉色的说道:
“老首长和我这次来是专门来找你的!”
“找我?”听了这番话,卢嘉栋不禁很疑惑!
“对,就是找你,因为老首长想听听你的意见!”
此时的卢嘉栋已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我的意见?为什么?”
“因为一份关于越南的情报!”
“情报?”听到这两个词,卢嘉栋的眉头渐渐皱成一个“川”字!
ps: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来临了,在这里柚子祝愿那些参加高考的书友们鲤鱼跃龙门,金榜必提名,最后柚子祝愿所有的书友身体健康,多多发财,顺带多给柚子收藏和推荐,这样柚子也会长得更大,呵呵,柚子拜谢大家了!
第八十一章 可行的办法
王传琛说完这番话后,就再也没说什么,不过卢嘉栋知道,这只不过是给自己打个预防针,估计过不了多久,谭斌就会亲自找自己谈论这个所谓“情报”的事情,虽然不知道卢嘉栋不知道情报的内容是什么,但作为我军主管装备发展的两位高级军官都如此牵挂的事情,那必将是关于武器装备的问题,想到这里卢嘉栋的眉头不由得皱得更紧了,因为他的心里在不停的琢磨着,到底是哪方面的问题呢?
卢嘉栋边想边走,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厂部会议室,跟卢嘉栋估计的一样,陈震的情况汇报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没一会儿的功夫便汇报完毕,谭斌也提了几个看似关心的问题,在陈震回答完毕之后,谭斌就宣布此次汇报结束,不过在所有人即将离开会议室时,谭斌将卢嘉栋单独留下!
卢嘉栋的留下并没有让陈震等人的感到意外,毕竟卢嘉栋是万山厂的技术核心,几项我军制式新式武器装备的主要研制者,再说从刚才车间内的谈话来看,无论是谭斌还是王传琛对卢嘉栋无不青睐有加,正因为如此,总参首长找卢嘉栋谈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陈震他们不知道的是,谭斌留下卢嘉栋并没那么简单,就在其他人员陆陆续续退出会议后,谭斌的几位警卫战士很迅速的便将会议室的门关上,而谭斌脸上原本和蔼可亲的笑容也随之消失不见,换之是一副极为严肃认真的神情:
“小卢,我们这次来除了看看万山厂的备战生产之外,最主要的是来找你的。”说着谭斌把脸转到身旁的王传琛:
“具体情况,现由小王来介绍下!”
谭斌话音刚落,王传琛便点了点头,然后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张文件纸递给坐在对面的卢嘉栋:
“小卢,你看看这个!”
卢嘉栋把文件纸接到手里,只扫了一眼便看到文件左上角总参二部字样,卢嘉栋心中不由得一惊,作为后世总装的军工技术专家,他当然知道这个总参二部的名头,那是比国安还要神秘的存在,在建国前的历次重大作战行动中屡立战功,是高层最为倚重的一柄利剑,虽然这个部门名义上隶属于总参,但他负责的对象确是中央高层,也由此成为我军保密程度最高的单位!
正因为如此,当卢嘉栋见到这个字样后,赶忙将文件放下,脸上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对面的谭斌和王传琛:
“这么重要的文件,我看了会不会不合适?”
王传琛哪里知道卢嘉栋会懂得这么多内情,还以为他见到这份总参字样的文件有些害怕,于是笑着说道:
“不用怕,这份不是涉密文件,你看了不违反规定!”
王传琛话音刚落,谭斌也在一旁点点头,卢嘉栋见此也不再犹豫,从新把文件纸拿起来,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脸色逐渐变得阴沉起来,眉头也不知不觉的皱了起来:
“苏联要援助越南远程火炮?”
“没错!”听了卢嘉栋的问话,王传琛不由得点了点头:“你看的只是概要,我们手上还有更详细的情报,其中显示如果中越开展,苏联将会履行苏联和越南达成的友好合作条约,并且会将一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援助给越南。
在火炮方面苏联除了会援助越南БМ-21式122mm火箭炮外,还有可能将最新研制的2A36型152mm加榴炮和2S7型203mm火炮提供给越南!”
“2A36型和2S7型都是苏联最新式的地面压制武器!”王传琛话音刚落,谭斌便把话头接过去:“火力方面尚且不论,单就射程方面我军的火炮根本不占优势!尤其是2S7型203mm火炮不仅威力大,而且射程远,目前我军装备的火炮中根本没有一款能够对其进行压制,如果这款火炮被越南人得到,那么我军在未来的进攻战当中不但会受到极大的伤亡,而且还可能导致整个作战任务的失败!”
谭斌的话并没有耸人听闻,作为后世的军工专家,卢嘉栋非常清楚此时的苏联非常重视火炮发展,无论是射程、威力还是火炮的研制技术都领先于世界,以2S7型203mm火炮为例。
北约代号M1975,绰号“芍药”,是苏联集团军级或方面军级的火力压制武器,普通榴弹的射程就达到三十多公里,这个射程在卢嘉栋穿越前的后世并没算什么,可是在当时的世界同口径火炮那是响当当的扛把子,直到不久之后西方兴起的弹药和火炮身管革命,苏联火炮的优势才被彻底逆转。
不过现在说着这些还为时尚早,而当务之急是越南有可能获得苏联的先进远程火炮,如果越南获得了2S7型203mm火炮,再配合他们手中的152mm和130mm两种火炮,那么就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火炮的射程形成两层甚至三层火力覆盖弹幕,这样不仅可以瓦解我方步兵的进攻,而且会将我方后方的并集结地、炮兵阵地等目标一并摧毁,使得我军进攻受阻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承担大量的伤亡!
“所以这次我们南下前线路过三林,专程来万山厂找你,看看小卢你有没有好办法!”就在卢嘉栋眉头紧锁之际,王传琛坐在对面脸色也变得极为严肃,他说的没错,谭斌和王传琛虽然没有事先通知万山厂,但并不是仓促之下拍下脑袋就决定的。
高层总参二部的这份情报非常重视,不但将这份情报转发给谭斌和王传琛,还责成他们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我军火炮的压制能力,两人接到高层命令后立即在总部召集相关专家来商讨解决办法。
可是当专家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大摇其头,要知道对越战争即将爆发,不管是研制还是对现有火炮进行改进时间都来不及,就在谭斌为此事着急时,王传琛想到了卢嘉栋,别人或许只知道卢嘉栋在轻武器方面很擅长,但王传琛却对卢嘉栋有更深入的了解,想想一个了解声纳自毁装置、1553B数据总线以及众多轻武器的人,必定是个军工全才,总部专家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许卢嘉栋可以完成。
所以王传琛把这个想法报告给了谭斌,卢嘉栋的资料谭斌是看过的,也有所了解,恰巧此时两人接到上级命令调往前线,参与武器装备的调配和保障工作,于是两人便星夜南下,路过三林时便顺路朝万山厂赶来。
“没错!”王传琛话音刚落,谭斌便面带严肃的继续说道:“我军现有的火炮只有59式130mm加农炮,66式152mm加榴炮,这两种火炮在射程上与苏联火炮相比并不占优势,前些日子我们也在总部咨询了些专家,无论是研制新炮还是改进旧炮不仅技术难度大。
而且在时间上也来不及,当然我们也考虑从国外引进新式火炮,可是寻遍世界主要火炮生产国也找不出可以有效压制苏联火炮的新式炮种,不仅如此,国外火炮与我军后勤机制很不一样,口径和作战方式也存在冲突,而且价格昂贵我军的军费根本承担不起,所以我这次和小王专程过来,就是想听听小卢你的意见,看看有没有可行的办法!”
卢嘉栋听完谭斌和王传琛的话后,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他没想到事情会有这么严重,如果越南真的得到苏联提供的新式火炮,那么自己之前研制的轻武器优势将不复存在,在此情况下不能说我军就达不成战役目的,但这样一来将有多少指战员将被炮火所吞噬,将有多少人牺牲在异国他乡。
想到这里,卢嘉栋心里很部位是滋味,本来就紧闭的双唇再次被他使劲儿的贴合在一起,当务之急就是想到一个可行的办法,来抵消和压制苏联远程火炮的优势,最好的办法就是研制新式火炮。
对这方面卢嘉栋比较熟悉,更知道现在的西方世界正在进行火炮身管革命,届时火炮无论在铸造技术、弹药种类还是口径身管都将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卢嘉栋对此项技术很清楚。
不过研制这种火炮需要时间不说,所需要的几项关键的技术设备别说中国了,在世界范围内都找不到几台,再说所需的材料、人员、测试等等,这一切都会将新研制的火炮进程大大延后,这和前线急切的要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研制新式火炮的办法在战争日趋临近的当下显然是行不通的,当务之急是找到能在短时内有效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但这个可行的办法该用什么方式来解决,这是摆在卢嘉栋面前的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
PS:感谢书友天海祥云、hzwangdd、轩辕无、风格树大招风、书友121008181236782、晃晃是我、太虚飞鱼的打赏,谢谢你们对柚子的支持。
柚子还得求各位兄弟姐妹,多多给柚子收藏、多多给柚子推荐,柚子真心很需要,呵呵,柚子拜谢大家啦!
第八十二章 就按小卢的意思办
此时的卢嘉栋低着头,一双浓重的眉毛时而锁紧,时而松开,放在桌面上的手指不时的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哒哒~~”声,谭斌和王传琛并没有再开口说话,也没有发出其他的声音去打扰卢嘉栋,因为他们知道对面的这位年轻人已经在思考应对的办法了。
谭斌和王传琛想得没错,卢嘉栋确实在想着如何进行应对,可是与那副看似镇定的面庞不同,他的心里却乱成一锅粥,不为别的,主要是这个消息实在是太突然,也太过严峻,要知道现在距离开战仅剩下几天的时间,如此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普通的办法根本行不通,只能采取非常规办法。
基于这点,卢嘉栋的大脑飞速的运转着,想从中找寻一些后世武器研发的应急改装经验,可是想来想去,卢嘉栋心中不由得叹口气,后世的自己在和平环境下太久,所有武器装备研发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根本没有遇到过战前突击研制情况,更别说什么经验了。
不过即使没有,卢嘉栋也没有放弃,脑海中不断回忆着有关火炮的技术资料,紧闭的嘴唇也不知不觉的松开,进而轻轻的颤动几下,从唇齿间发出轻微的声响:
“身管自紧电渣重熔液压系统独立炮架”卢嘉栋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用手指很有规律的敲击着桌面,不过卢嘉栋越说,眉头皱得越紧,最后一双眉毛几乎都要贴在一起,使得卢嘉栋原本皮肤水嫩的额头,出现了深深的褶皱!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坐在对面的王传琛见到卢嘉栋半天没有说话,不免有些着急,此刻他又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再次放下后,看着对面低头的卢嘉栋,刚要开口说话,却被旁边的谭斌拦住。
而卢嘉栋的唇齿只见依旧没有停下来:“炮身炮栓炮弹!”当卢嘉栋说道炮弹时,眼睛不由得一亮,紧接着嘴边的话语便不停的重复着那两个词:“炮弹!”
谭斌虽然隔着远听不到卢嘉栋嘟囔的是什么,但那一刻的眼神光亮却没有逃脱谭斌那双洞彻人心的双眼,正因为如此,谭斌才将一支在手中打着圈圈的钢笔放下,看着对面的卢嘉栋:
“小卢,有什么想法就先说出来,不管可行不可行,全当做个参考!”
谭斌虽然也有些着急,但毕竟是久居高位,说起话来也很讲究,当然这番话的意思卢嘉栋并不是不明白,于是便抬起头,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谭斌和王传琛:
“目前时间紧迫,研制新炮恐怕来不及,所以我倾向于改装现有装备”
“可是改装现有的火炮来不及不说,咱们部队列装的59式130mm加农炮和66式152mm加榴炮改装的潜力也极为有限,如果改装现有装备恐怕”
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早就急不可耐的王传琛便打断卢嘉栋,不过他也没有把话说完全,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也正因为如此坐在王传琛旁边的谭斌也向卢嘉栋投去质疑的目光。
不过卢嘉栋的没有没有因此而再次皱起来,更没有将这些质疑放在心上,而是露出淡淡的微笑:“王主任说得没错,咱们的59式和66式根本没有改装的余地,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再在火炮本身下功夫!”
卢嘉栋的话让谭斌和王传琛都很费解,于是两人互相看了看后,王传琛便把两个人的疑问说了出来:“不在火炮上下功夫,那还能改装什么?”
“改装炮弹!”
“改装炮弹?”卢嘉栋的话让谭斌都不免有些惊讶,可是卢嘉栋却露出满满的自信:“没错,如今战争日益临近,前线对这种远程压制武器的需求也非常迫切,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只能在炮弹上下功夫,说白了就是通过改装,让炮弹飞得更远!”
“让炮弹飞得更远!”听了卢嘉栋这番话,王传琛不由得重复了一句,然后皱起眉头想了一会儿便开口问着:
“能让炮弹飞得远的办法我在去年的涉外资料上看过,这其中叫一种火箭增程弹的弹药,可是这种弹药是一种全新的弹种,并不是改装的弹种,小卢,难不成利用现有的弹药也可以改装成火箭增程弹吗?”
“不能!”王传琛话音刚落,卢嘉栋便毫不犹豫的回复道:“普通炮弹很难改装成火箭增程弹,不仅如此,火箭增程弹的杀伤力会大大降低,炮弹的飞行稳定性也不是很好,而且成本也很高,不适合现下大规模装备!”
看着卢嘉栋自信慢慢的笑容,王传琛也不像刚才那般急切,而是把情绪舒缓下来,问着卢嘉栋:“那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改装炮弹?”
“咱们可以在现有的炮弹的基础上加装一个底部排气装置,这样炮弹飞行时就可以降低底阻,从而达到增加射程的目的!”
说着说着,卢嘉栋不由得停下来,因为对面的谭斌和王传琛无不疑惑的望着他,也由此卢嘉栋才意识到自己说得实在是太简略了,对于非专业的人来说实在是很难听懂,于是从公文包里拿出纸笔,在上面画了个建议的草图,然后趴在桌子上,指着那张草图继续说道:
“这个装置主要是安装在炮弹的底部,咱们都知道圆柱形弹丸在超音速飞行时,弹丸底部会形成一个低压区,从而形成底部阻力,一般而言底阻会占全部阻力的30%左右,正是有这样的阻力存在,
炮弹在飞行时,弹尾底部就会形成一个低压区,而这个低压区在周围的气流边界的包裹下,好比一个封闭的空间,如果我们想办法让炮弹底部向这一空间排入增压气体,这样弹丸底阻就会减小,从而达到增加射程的目的!”
卢嘉栋讲得最然很透彻,但谭斌和王传琛听得依旧是云里雾里,不过即便这样,卢嘉栋的那句增加射程的关键词却让两人眼前一亮,但紧接着又暗淡下去:
“原理什么的,我们不太清楚,我们只想问下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怎么样,改装的难度大不大,能不能够快速的进行生产!”
听了王传琛的话,卢嘉栋不由得一愣,不过很快便明白过来,军队关心的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他们的着眼点是武器装备的可行性和时效性,即便是是技术再超前、再先进如果满足不了部队在战场上的严酷要求。
那么军队也会将其弃之不用,放到卢嘉栋刚才说的这种炮弹改装也是如此,即便卢嘉栋将技术说得在透彻,谭斌和王传琛所关心的依旧是这种改装能不能快速有效的达成规定的战术目的。
想通这个关节,卢嘉栋便不在拿着纸解释改装原理,而是站回自己的座位前,脸上挂着自信的微笑:
“这种改装只需在炮弹底部安装一个排气装置即可,所以适用范围很广泛,改装的难度并不大,成本方面也不会太高,而且只是在原有的炮弹底部加装一个装置即可,所以炮弹的形状和装药并不改变,炮弹的威力也不会降低!”
“那具体射程能增加多少?”卢嘉栋话音刚落,王传琛便迫不及待的问道:“类似的改装研制需要多少时间?”
“射程至少比原来增加25%以上,至于改装研制的时间”说道这里,卢嘉栋不禁犹豫了一下,虽说卢嘉栋将原理说得很明白,但这种改装依旧需要大量的前期研制和计算,要不然炮弹入膛的姿态、飞行的轨迹、排气的最佳时机,
以及落地散布范围等等情况都会影响炮弹最终的性能,而这些都需要时间,可当下时间确是最宝贵的东西,毕竟进入二月份,距离战争爆发已经进入倒计时,可面对如此大的研制计算,卢嘉栋心里也是很没底的!
“小卢,有什么困难就说出来,我跟小王都会帮你想办法的!”自从卢嘉栋介绍起弹药改装的办法后,谭斌就没怎么再说话,而是静静的听着卢嘉栋的讲述,虽然在某些原理上他并不清楚,但谭斌却凭借着多年的武器装备工作的经验,认为卢嘉栋这个方案很有可行性,所以当卢嘉栋在研制改装时间上出现难点时,谭斌才说出这番话。
听了谭斌的话,卢嘉栋也不再犹豫,毕竟弹药改装是火烧眉毛的事情,容不得你谦我让的矫情,所以当谭斌话音刚落,卢嘉栋便开口说道:
“计算,这种改装在生产工艺上并没什么特别,难就难在计算上,现在时间紧迫,普通的人工计算根本应付不过来,不过”
“继续说!”见卢嘉栋停顿,谭斌的眉毛不由得立起来,语气也变得有些严厉。
“如果能调拨几台计算机的话,计算的进度就会大大加快,我估计一个月之内应该可以完成小批量的改装!”
“计算机?一个月?”听了卢嘉栋的话,谭斌背靠着座位上,用手抚摸着下巴,不由得沉吟片刻,不过没多久他的眼神便焕发出刚毅和果断,用手掌拍了下座位上的扶手:
“好,就按小卢的意思办!”
ps:祝高考的童鞋们加油努力,金榜题名!
第八十三章 谢谢你,小卢
谭斌的话可谓一锤定音,卢嘉栋这套炮弹改装方案算是得到谭斌的认可,之后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无非是商讨下研制的细节,不过无论是卢嘉栋还是王传琛在这方的格局都比较小,最后还是谭斌的一番话让两人无不佩服这位沙场老将的眼界:
“现在炮弹改装已经不能用时间紧任务重来描述了,说是迫在眉睫也不过分,所以咱们不能走传统武器装备研发的路子,要不拘一格,抓紧时间!”
说着,谭斌看了看在座的卢嘉栋和王传琛,一双锐利的眼睛透着独有的决断:“这个炮弹改装涉及到的学科和调动的人员设备不是一个人或是一个厂就能办得成的,我看这样,就由咱们总参装备部牵头,居中调动设备和资源,以小卢为总师全面负责改装研制,再以万山厂为依托进行生产!”
其实谭斌的话和卢嘉栋心里想得一模一样,在以万山厂为核心的基础上,整合其他有利资源,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炮弹改装任务,虽说只是在炮弹底部加装个小小的排气装置,可是这起装涉及到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发射药剂学、化学、材料学等等一系列学科和专业人员。
并且还要调动计算机、炮弹测试、飞行测试等等相关的设备,而万山厂虽然这两年发展比较快,但毕竟只是个小厂,应付这么庞大的综合学科的研制工作,万山厂在技术储备还是人员结构乃至设施设备等软硬件儿方面都有些力不从心。
可如果由总参装备部牵头,那就不同了,所有的人员和设备都可以利用总参独有的优势加以调动和集中,这样将这些研制必备的资源集中到万山厂,那么卢嘉栋就可以利用这次炮弹改装为契机,在万山厂内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同样也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对万山厂进行一次升级改造,在提高产能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技术实力,为将来更高水平的武器研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不过卢嘉栋虽然心里这么想的,但嘴上却没有说出来,除了作为军工系统的人员卢嘉栋要服从上级安排外,从内心上来说,即使谭斌不这样安排,那卢嘉栋也会全力以赴的去进行研制,因为不管怎么样个人的利益再重要,也比不上前线指战员的生命、军队的荣誉和国家命运前途重要。
卢嘉栋心里这些弯弯绕,谭斌那里清楚,他之所以选择万山厂除了这里距离中越边境距离适中,远近得当,研制好的产品可以第一时间装车运往前线外,还因为这里地处山区,人烟稀少,保密程度较高。
在这样的一个小厂区集中研制和生产不容易被敌对势力发现和破坏,再加上万山厂这两年发展比较快,厂子里的工艺制造水平也比较高,可以将研制的成果迅速转化为成品,正是基于以上几点,谭斌才选择了以万山厂为依托。
当然作为装备战线的老领导,谭斌也清楚炮弹这种东西虽然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其中蕴含的学科确实多种多样,再加上如今时间紧迫,一个万山厂根本拿不下来这么繁重的研制任务,因此他才要求要以总参装备部牵头,这样就可以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针,推动整个研制进程的快速发展。
正因为如此,他将王传琛定位炮弹改装的总负责人,全面负责炮弹改装研制的协调、物资调配和人员调动工作,同时他还要求跟他一起来的机要秘书立即起草起草电报,将炮弹改装的事情和自己的意见发往总部。
由于时间紧张,谭斌在定下具体方针后,便与王传琛带着随行的机要秘书以及警卫战士离开会议室,没一会儿的功夫几辆吉普车便离开厂区,朝着三林市奔去,当天傍晚三林市某部驻军的电台异常繁忙,一封封拟好的电报向着总部、国防科工委、G军区、C军区、K军区发送出去
而万山厂这边,当厂长陈震听到要进行炮弹改装研制任务时,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这是总参首长亲自下达的研制任务,自万山厂建厂以来可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这说明万山厂已经在总参领导的心目中挂上了号,今后的发展前景只会更好,可是担心的是这项任务实在是太艰巨了,时间紧不说,万山厂连榴弹的影子都没见过,更别说怎么研制改装了,这要是搞砸了可怎么办呀!
不过陈震的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