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军工霸主-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电话直接接到我这里来”

    “嗨,鲍尔森,我是威廉姆斯,关于M25A64D火控系统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你的底线就是五百万美元,用钱,我再重申一遍只能用钱。关键是把时间拖延下来什么?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拿着电话的威廉姆斯犹如一位君王一般,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通过电话线向着大洋彼岸的鲍尔森发号着施令,可当他听了点那头鲍尔森的汇报之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以置信的再次问了一遍:

    “通用电气和诺斯罗普的代表已经抵达北~~~京?”

    “先生,他们已经抵达了北~~~京,而且已经跟中国方面取得了接触”

    “怎么可能?他们怎么可能去北~~京?”威廉姆斯身上有些发冷。要知道中国方面的事务是他极为看重的一块大蛋糕,无论是借机搞垮北方厂,还是输出技术扰乱中**工技术发展,究其根本就是想彻底操控中国的军工领域,进而独霸中**火市场。为盖奇。信达公司找寻一个足以支撑未来十几年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也正因为如此,威廉姆斯才会通过他的好朋友温伯格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绕开那些正在争夺本土、欧洲和中东市场的大军火商,大踏步的进入中国,本想着趁着中国刚刚打开国门,一切都毫无经验的情况下,彻底变成盖奇。信达公司的傀儡,可没想到那些大军火公司反应如此迅速,这么快就进入中国,而这就预示着,盖奇。信达公司将被边缘化,而他威廉姆斯所筹划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先生先生您还在听吗?”就在威廉姆斯愣神的功夫,贴在耳边的听筒内,再次传来鲍尔森急促的话音,而威廉姆斯也就此从短暂的思索中醒悟过来,进而目光一凝,语气阴冷的问道:

    “他们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去中国?”

    电话另一头的鲍尔森闻听威廉姆斯这句问话,不免心中冷笑,这只老狐狸,到这个时候还那么疑心重,只是现在你这老家伙还有怀疑的时间吗?鲍尔森心里虽然这么想,可言语之间却没有丝毫的表现出来,依旧用着尊敬却又不失焦急的话语,对着手中的话筒说道:

    “听说是中国得到苏联最新研制的T—80坦克主装甲结构资料,碳化硅结构”

    威廉姆斯静静的听着鲍尔森的每一句话,但是脸色却变得惨白异常,进而只觉得身子极为空虚,噗通一声瘫软在椅子的靠背上;虽说鲍尔森只是说了些技术上的东西,并没有明说其中的门道,但在军工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威廉姆斯怎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T—80主战坦克,那可是苏联最新式的主战坦克,新一代装甲洪流的主力,早在这款坦克研制之初,美国便对其全程跟踪,只不过苏联的保密工作非常出色,美国只得到这款坦克的大体数据,核心的东西却几乎没有。

    然而中国不但将T—80相关的数据拿到手,而且将其最为核心的装甲结构和理论原理分析得丝丝入扣,“失效波值原理”、“阿列克谢理论”、“碳化硅陶瓷球组成的阵列排列结构”鲍尔森透过电话所说的这些技术名词,犹如一把把利剑刺向威廉姆斯那颗跳动的心脏,而后又无情的使劲儿扭了两圈

    威廉姆斯不是傻子,他知道中国方面已经看出他的底牌,现如今他们把苏联的T—80坦克核心技术告诉美国人,明着是为了中美合作,可实际上的矛头直指盖奇。信达公司,想要拖延时间,那就先看看你的竞争对手答不答应。

    而这或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再有迟疑,中国方面就有可能将M25A64D火控系统源代码漏洞直接寄到克格勃驻中国的办事处去,威廉姆斯最快也要一个星期才能将所有的前期准备协调好,而中国只需要一个小时,而苏联部队的动员时间也只是短短的48小时。

    因此,中国故意透露这样的风声,根本就不是什么亲善的义举,而是一种警告,更是赤~~裸~~裸的威胁,然而面对这样的威胁,威廉姆斯半点反击的余地都没有,难道让他跳出来反对中国向美国通报T—80坦克的技术情况?难道大声的跟那几个大军火商及其国会山的支持者说这都是中国人的阴谋?难道让他全面公开他针对中国的所有不为人知的计划?

    威廉姆斯无法不是不想这样做,而是不敢这么做,因为其中的后果就算他这个美**工界元老级人物都无法承受,因此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如果事情到此为止威廉姆斯咬咬牙也能认下来。

    只不过这样的败退必然会因此雪崩效应,极有可能通用电气等几大军火公司会借此机会将盖奇。信达公司彻底瓜分直接掉,这样的境况是他威廉姆斯绝对承受不了的,而他所期待的戏剧高~~潮虽说已经上演,但确是他无法接受的悲剧

    “中国的卢嘉栋,是他吧?”威廉姆斯对着话筒好似自言自语的说了嘟囔一句,电话那头的鲍尔森闻听此言先是一愣,进而疑惑的问道:

    “先生您这话的意思?”

    威廉姆斯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在脸上泛起一丝惨笑,虽说他没见过卢嘉栋,更没有这个这个年轻人的详细资料,但他依然能够感受到,一张年纪轻轻的中国人的脸,在朝着他不停的冷笑,让他就此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答应他的要求!答应他的全部要求,哪怕是他要我这个老头子,你都给他”(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一章 MB870Ka—500柴油发动机

    鲍尔森紧张的看着对面的卢嘉栋,哪怕是脸上闪过不经意的波动,鲍尔森都会将其认真的解读一番,尤其是卢嘉栋翻看手中那份由威廉姆斯监督起草的最新一份合作条件备忘录的眼神,更是鲍尔森重点关注的焦点。

    自从得到盖奇。信达公司董事长威廉姆斯的首肯之后,鲍尔森与卢嘉栋又进行了几次接触,或许是因为最近前来拜访的美**火剧透实在太多,亦或许是这个智慧超群的年轻人掌握了太多先进军工技术而眼界太高,鲍尔森虽说在卢嘉栋的态度上没看到太多的变化,可在其他卢嘉栋的助手和同事那里,鲍尔森却明显的感受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若即若离感。

    其实从鲍尔森内心深处来讲,他对中国人的这种态度很理解,毕竟现在中国凭借T—80坦克主装甲重点材料碳化硅的突破性研究,已经成为西方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尤其是美国的几个主要军工复合体的青睐,为了得到这款堪称西方世界梦魇的苏联新式坦克的核心装甲技术资料,各大军火公司所开出的条件可谓是丰厚之极。

    就如同众多高富帅在追求心中那位高贵的女神一般,豪宅、豪车、一掷千金,只要博得女神一笑,可谓毫不吝惜,而反观盖奇。信达公司,与那些庞大的军工复合体高富帅们相比,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矮穷矬**丝,手里除了能咬着牙搞到一束鲜花之外,别无他物,这样的“礼品”怎么可能入得了如今这位名叫中国的女神的法眼呢?

    对此,就连具体实施者和操作者的鲍尔森都没有信心,可既便如此。这一束“鲜花”已经是盖奇。信达公司能够拿得出手的最好的东西了,也正因为如此,鲍尔森还想全力以赴的努力一把,毕竟当前的中国事务已经关系盖奇。信达公司的生死存亡,更与他鲍尔森的未来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如果这件事得到圆满解决,盖奇。信达公司虽然遭受些损失。但仍可一息尚存,而鲍尔森也可借此在盖奇。信达公司内部攫取更多的资源和权力,可一旦事与愿违,极有可能就是鸡飞蛋打的局面,别说是早已虎视眈眈的布洛姆贝格,就是其他的军工复合体也可以借盖奇。信达公司失败将他们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卢先生,这款动力包是我们公司最新式的柴油组合动力系统!”鲍尔森面容和煦,语气坚定,根本看不出心下的茫然与不自信。既然做到这里,那就要抓住机会,全力以赴,哪怕是最终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失败,也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应对,不然的话,估计连一句说话的机会都没有,鲍尔森心中不断的给自己打着气。脸上那一丝紧张的神情也渐渐舒缓下来,以至于连说话的语气也平缓自然了许多:

    “既可以运用到坦克。也可以安装到装甲车、自行火炮、自行高炮、步兵战车等相关战斗车辆上,而且这款动力包结构紧凑,维修方便,足以支撑起贵国今后十余年主战车辆使用需求,而且这款动力系统的升级改造也很方便”

    “这款动力的型号是什么?”正当鲍尔森就备忘录上的坦克柴油发动机的性能侃侃而谈之际,坐在他对面的卢嘉栋忽然放下手中的备忘录。用极其平淡的语气将鲍尔森的话打断,随即点了点桌面上的那份备忘录,展露出一丝淡然的微笑看着对面的鲍尔森继续问道:

    “好像备忘录里没有明确的标注!”

    “这个”鲍尔森稍稍犹豫了一下,褐色的瞳孔中闪过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安,但转瞬便消失不见。定了定心神,再次语气坚定的解释道:

    “这只是初步的备忘录方案,出于某种原因,从美国传输的时候,我们将具体型号略去,不过既然卢先生问起,那说出来也无妨,这款柴油机是我们公司的最新产品,型号是DDA82V型这款”

    鲍尔森说话的声音越说越小,最后几近全无,脸色更是阴晴不定,因为坐在他对面的卢嘉栋脸上始终带着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就好像在听一段极其优美的故事,虽然内容很精彩,但至始至终故事就是故事,绝不可能是事实,鲍尔森不管怎么说察言观色的本事并不差,见到卢嘉栋这样的神情,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

    “鲍尔森先生,您能拿这份备忘录过来,足可以说明贵公司是有诚意的,但我更希望的是我们双方的开诚布公!”还没等鲍尔森想出补救的办法,卢嘉栋的话已经在他的耳畔响起,这让鲍尔森的心不由得一沉,脸色也难看起来,只不过这个时候卢嘉栋的话并没有停止,而是翻开备忘录,指了指上面那款柴油动力系统的技能参数,继续说道:

    “这款发动机的型号是叫DDA82V没错,不过好像这只是美国的内部型号称呼,其原型应该是德国的MB870Ka—500柴油发动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款发动机研制于六十年代,是美国和德国联合研发的MBT—70坦克的配套动力项目,之后两国因为分歧巨大而分到扬鞭,这款有着德国血统的柴油动力系统也被美国方面打入冷宫!”

    说着,卢嘉栋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的抿了两口杯中的茶水,随后抬起眼,用他那淡然却好似看穿一切的目光看了看对面脸色阴晴不定的鲍尔森,笑呵呵的反问道:

    “鲍尔森先生,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鲍尔森听了卢嘉栋的问话,先是一怔,但很快便沉沉的点了点头,只不过他觉得自己的脑袋就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点下去的头总是很难再抬起,更不敢直视对面卢嘉栋那看似疑问实则了然于胸的目光。

    “这帮自作聪明的家伙。怎么不统统见上帝去!”

    此时此刻,鲍尔森的心中只有这个想法,更是把主导这份备忘录起草的威廉姆斯祖宗八代骂了个遍,其实在这份备忘录发来之前,鲍尔森就曾建议,要对中国人尤其是那位看似年纪轻轻。实则聪明绝顶的卢嘉栋开诚布公。

    而威廉姆斯却觉得根本没那个必要公开,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动力系统在包装成美国最新式的科技外衣,足以让中国人心动不已,更何况在这位盖奇。信达公司的掌舵人眼中,中国人对大功率动力系统的了解,仅限于老式粗狂的苏制产品,能见到这么精良的柴油发动机已属于三生有幸了,何必还要把事情挑明呢?

    况且要是完全说出来的话。必然会暴露这款发动机是十几年前的老设备,还是美国弃之不用的下马产品,这样的形象落在一味追求高性能先进技术的中国人眼中,自然而然的会被列为低端产品,如此一来,盖奇。信达公司仅有的一束鲜花,也会被中国这位女神无情的抛入垃圾堆。

    只不过威廉姆斯等人不知道的是,中国不但有着追求高新技术的强大野心。更有着一双看穿一切的慧眼,对于这一点。已经跟中国打过一段时间交道的鲍尔森可谓是深有体会,然而他的谏言最终没有强过威廉姆斯的固执,更在那位年过六旬的美**工界元老高压下,低下了自己的头颅。

    然而事实正如鲍尔森所料,卢嘉栋不但看穿,而且连其中的来龙去脉都说得清清楚楚。想想最近通用准备出售的LM2500燃气轮机,洛。马公司拿出主打的F—16战斗机,诺斯罗普公司把先进指挥控制系统送上门来

    为了争夺T—80坦克主装甲的核心技术参数,各主要军工复合体门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将好东西悉数拿出来。相比之下,盖奇。信达公司这款连本国都打入冷宫的柴油发动机,实在是拿不上台面,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开诚布公展现诚意,可现如今

    鲍尔森将褐色的双眼紧紧的闭上,只要是个头脑健全的人都应该看得明白,面对那么多送上门来的好东西,中国已经没有必要再理睬技术平庸,且处处心机的盖奇。信达公司,而这必然将盖奇。信达公司推向往劫不复的深渊,至于他鲍尔森,等待他的也不可能是光明的坦途,而是无尽的黑暗和恐惧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抱怨,更是毫无用处的气馁,现在要做的,只有再放手一搏,在没有被卢嘉栋赶出会议室之前,再竭力的挽回一下,就算成功的机会很渺茫,但要是不试一试,剩下的只有失败和痛苦。

    想到这里,鲍尔森再次睁开了眼,那种骨子里流淌着的美利坚民族极具冒险主义的血液,从他的身体里迸发出来,进而从每个毛孔里散发出来,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亦或许是对成功的强烈渴望,鲍尔森的脸不在阴晴不定的转换,目光更是坚定起来,直直的盯着卢嘉栋那张挂着淡然微笑的面庞,再次轻轻的点了点头:

    “卢先生,您说得没错,这款柴油动力系统确实是十几年前美德合作研发的MBT—70坦克的配套动力项目,虽然这款动力系统在美国下马,但其改进型却在德国的豹2坦克上得到了应用,除此之外,这款东西系统的改进型还准备装备英国以及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的战车上,应该说,这是一款性能极为出色的柴油动力系统!”

    “鲍尔森先生,我从来没有说过这款柴油动力系统不出色!”

    闻听卢嘉栋这句话,鲍尔森不由得为之一愣,可紧接着他便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都是谈判桌上的老鸟,怎么听不出来卢嘉栋这句话中的深意,只不过这种柳暗花明的意外来得太过突然,让鲍尔森很是难以置信,张了半天的嘴,却始终说不出一句话来。

    “您的备忘录上说贵公司掌握了这款动力系统的全套技术!”卢嘉栋也没有让鲍尔森说话的意思,一边翻着桌面上的那本备忘录,一边继续说道:

    “可这上面却没有说明,其中的所谓全套技术是全部的设计图纸,还是整套的生产加工工艺和材料制备体系”

    “所有,所有”鲍尔森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所以在卢嘉栋话语稍稍停顿的间隙,赶紧讲话头接了过去:

    “因为当年与德国联合研制MBT—70坦克的主承包商之一就是我们盖奇。信达公司,所以这款动力系统我们公司不但拥有全套的知识产权,而且其中的设计图纸和相关的生产工艺我们也十分详尽的保留下来,其中的技术情况绝对不亚于德国MTU公司的原装技术!”

    鲍尔森这番话说得很有信心,而事实上也的却如此,要知道当年盖奇。信达公司在MBT—70坦克项目投入了很多资源,本来以为这款坦克可以为盖奇。信达公司带来空前的利润,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美德两国因为分歧将这个项目双双下马。

    而这也使得盖奇。信达公司元气大伤,彻底沦为中小型军火公司,但即便如此,有关MBT—70坦克技术储备,盖奇。信达公司还是保留下来,此次针对中国的所谓联合坦克研制项目其大部分技术就是来源于MBT—70坦克,当然那个时候盖奇。信达公司并没有把动力系统拿出来,而现在却是将所有压箱底的好东西全都搬出来了。

    而卢嘉栋要的就是盖奇。信达公司这些压箱底的好东西,也正因为如此,当他看到盖奇。信达公司递交上来的备忘录时,心中便深深的松了口气,只觉得自己这么多天来的辛苦没有白费,而当他听完鲍尔森略显激动的话语后,悬着的心更是就此放了下来,进而原本挂在脸上那一丝淡然的笑意,变得更加灿烂起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军工大师

    “我就纳闷了,卢总师放着那么多的大公司,好技术不要,偏偏继续跟名不见经传的盖奇。信达公司开展深度合作!”

    傍晚,北~~京饭店,一辆黑色的轿车稳稳的停在门口,刚刚结束参加完白天谈判的朱海峰穿着他规整如新的西装,从车的副驾驶位置上下来,然而虽然身着少有的盛装来此地参加与美国达成全面意向的联合庆祝晚宴,但朱海峰那张严肃的脸上却看不出分毫喜悦的笑容,反而沉得跟一块黑炭一般。

    其实自从与美国盖奇。信达公司展开新一轮意向谈判后,他就很是想不通,难道通用电气的LM2500燃气轮机不好吗?洛。马公司的F—16不是现在最急需的装备吗?诺斯罗普公司的先进指挥控制系统不正是国家反导防空的倍增器吗?

    可这些在他看来都是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好东西,作为新式坦克总设计师,同时也是主抓此次谈判工作的卢嘉栋却对这些顶级的军工装备视而不见,反而专注于柴油发动机、传动系统、高精度电子陀螺仪、数据总线、某些材料加工和制备的工艺,以及相关的加工设备和数控机床等根本没有明显标志性的细枝末节。

    不但没有凸显出此次谈判的重要意义,更让人觉得,废了那么大的精力搞出来的这些事情简直就是在白用功,正因为如此,在来的路上,趁着与其老师,刚刚就任新式坦克常务副总设计师的祝光荣单独在一起的机会,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一股脑的说了出来,即便是到达了目的地,朱海峰下车帮祝光荣打开车门。也没有将这个话题停下来的意思:

    “老师,您说,卢总师在这件事上是不是太保守了些!”

    下了车的祝光荣并没有立即回答朱海峰的问题,只是意味深长的看了自己学生一眼,祝光荣是一个星期前主动找到卢嘉栋提出前往万山厂参加新式坦克的研制工作的,之所以如此。除了心中早有的想法之外,更有着对卢嘉栋全力抱住北方厂的一份感激之情,当然正在进行升级改造的北方厂陷入暂时的生产停顿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因此,祝光荣便提出将一部分北方厂的熟练工人暂时划拨到新式坦克领导小组,利用新式坦克的研制和生产,保住一批熟练工人和技术骨干,为日后北方厂完成升级改造后的再次复兴,留下宝贵的种子。

    他的提议自然得到了各级主管军工系统领导的普遍支持,卢嘉栋更是对此乐见其成。于是在一番努力下,几天前祝光荣的调职任命正式通报下来,就任新式坦克领导小组副组长兼任常务副总设计师,主抓新式坦克的全面研制工作,同时经过一番精挑细选的熟练工人和技术骨干也在调令下达那一刻乘车南下,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新式坦克的研制大潮中去。

    只不过这一计划的最初提出者祝光荣却没有跟随大部队南下,而是继续留在北~~~京,参与到与美国盖奇。信达公司最后的谈判当中去。毕竟这其中有着很多关乎新式坦克研制的配套系统和设备,让他这个现如今新式坦克研制的实际掌舵人不得不参与其中。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他对卢嘉栋继续深化与盖奇。信达公司的合作也是存有异议的,毕竟盖奇。信达公司差点将北方厂给坑死,所以在他的眼中盖奇。信达公司就是一个背信弃义,毫无信誉可言的劣等公司,根本不值得继续合作下去。

    然而当祝光荣看到卢嘉栋提出的条件以及最终的意向协议文本后,原本心中的疑虑和担忧不但一扫而空。而且还在心里暗自给卢嘉栋竖起大拇哥,更觉得这些日子为之付出的辛劳并没有白费

    “老师,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朱海峰见祝光荣并没有回答,还以为自己没有把话说明白,于是便跟在祝光荣的身后。一边朝北~~京饭店大厅内走去,一边继续说道:

    “卢总师拿出的可是苏联最新式的T—80的碳化硅装甲结构的核心参数,苏联装甲部队至高无上的核心机密,美国研究那么多年都不曾掌握的东西,用金钱根本无法衡量,要不然美国的那几家军工复合体怎么会这般的趋之若鹜,从他们拿出的丰厚交换条件更是能看出一二,可是卢总师却对此视而不见,所以我觉得卢总师他”

    “他怎么了?”没等朱海峰把话说完,祝光荣便斜斜的看了自己学生一眼,随后在大厅旁边的一间半封闭小厅中的沙发上坐下,接过服务员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两口润了润喉咙,便再次开口说道:

    “我倒是觉得小卢高明得很!”

    “我不否认卢总师很聪明,我的意思是说恩等等老师您是说”

    朱海峰见祝光荣终于开口说话,先是一阵兴奋,赶紧坐到老师的身旁,刚想要接着刚才的话题侃侃而谈,忽然觉得有些不对,紧接着一双布满疑惑的眼睛顿时睁得跟灯泡似的,不可思议的看着身旁的祝光荣,带着吃惊的口吻说了句:

    “老师您怎么怎么说卢总师很高明?”

    祝光荣看着满脸诧异的朱海峰,心中不免为之一叹,其实他很欣赏朱海峰这个学生的,不管是在学术的研究,还是在对技术的挖掘,朱海峰无不是认认真真,严谨求实,可也正因为如此,朱海峰好像总是活在自己的技术世界里,在同事之间、与上下级的关系、乃至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都有些偏颇。

    此时此刻有关与盖奇。信达公司深度合作的事情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几位眼界开阔的高层领导见到最终的协议无不适拍案叫绝,反倒是一些年轻人,或是激进发展派对卢嘉栋的选择很不理解,甚至在背后说卢嘉栋太过保守,想必朱海峰也受了这些言论的影响。

    而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说白了朱海峰就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宅,有着技术宅一切的属性,一颗澎湃激昂的心更是不可或缺,也正因为如此,当他听到有人就与盖奇。信达公司深度合作的议论后,心中不免产生些想法。好在这一切已经被久历风雨的祝光荣看在的眼里,于是便伸出手,拍了拍朱海峰的肩膀:

    “小朱呀,你在军工系统也干了这么久,那我问问你,军工行业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个”祝光荣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了,朱海峰根本答不上来,而祝光荣看着朱海峰疑惑万分的脸,也没有再为难自己的这个学生。抬起手在朱海峰的面前竖起两根手指,带着和蔼的微笑,继续说道:

    “让我看就是两个字,基础!”说着,祝光荣将两根手指并在一起,指了指脚下的地面:“北~~~京饭店之所以能够起这么高的楼,关键是在基础,所以你能够看到光鲜亮丽的楼房建筑。可是谁又能看到其中的基础呢?”

    “我”朱海峰想要说些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却又被他硬生生的咽了下去。听了祝光荣的话,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可又什么都不明白,交织之下,那双一字重眉不时的皱起、松开,而祝光荣则更是笑容和煦的将手收回来。继续他刚才的话接着说道:

    “军工系统也是一样,武器装备的成品看着确实是威武雄壮,但是其中的基础却是无法看到的,通用电气的LM2500燃气轮机也好,洛。马公司的F—16也罢。他们提供的东西不是不好,也不是不好看,可无外乎都是成品,咱们刚开始用的确很舒心,也很有成就感,可是几年之后,十几年之后怎么办?咱们没有相应的基础作支撑,到手的东西迟早都会成为一堆的废铜烂铁!”

    “这么说,卢总师要的是基础?”

    “说是基础都有点不恰当,让我看呀,全是支撑未来中**工的柱石,不夸张的说,未来中**工发展的翅膀,就通过此次与盖奇。信达公司的合作协议,由小卢亲手安上去的!”

    “这么高的评价!”朱海峰万没想到自己的老师会给出这么高的评价,吃惊之下便更是困惑起来,而祝光荣则给自己的学生细细的解释起来:

    “咱们就拿最不起眼的MBT—70的坦克上的XHM—1500传动系统说起,这款传动系统可是比苏联那种粗狂的传动装置先进不止一个数量级,这款装置的特点是可以使传动比无级变化,具备优良的动力性,转向系统为液压转向,属于双流综合传动。

    这种装置虽说理论上很简单,在实验室里造出个理论样品也不是个难事,但是大规模生产出符合军用标准的传动装置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其中的核心关键部件,也是大功率的液压元器件、球塞泵和球塞马达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拦路虎。

    要知道按照军用标准,每一个泵的可传递的最大功率为370千瓦,排量达到344毫升转,转数范围2200~3000转分,小朱,你是搞冶金材料研究和加工制造的,你说说如今国内能不能造出这样标准的球塞泵?”

    “这个”朱海峰先是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他是个技术宅,在某些事情上看问题的角度或许有些偏颇,可一旦涉及到具体技术,他却比谁都看得明白,祝光荣所说的球塞泵的相关数据是极为苛刻的,对材料、精密加工、设备整合都需要极高的标准才能完成,别说是当下的中国,就是比之技术高几倍的苏联也为不能加工出如此苛刻的球塞泵出来

    “可是小卢却通过此次与盖奇。信达公司的协议将整套加工工艺和材料制备工艺全部引进过来,仅仅通过这一项引进,国内的活塞泵、齿轮精细的加工、液压综合系统将完成一次跨越式的升级,从而带动冶金、化工、材料、汽车制造、精密加工的相关行业的跟进,以至于带动整个军工制造领域的提成!”

    “原来原来原来”朱海峰闻听祝光荣的话,可谓是震惊不已,他万没想到卢嘉栋并不是在搞什么保守主义,而是在下一盘庞大的产业升级的大棋局,也正因为如此,得知真相的朱海峰惊得都有些说不出话来,而坐在他旁边的祝光荣却没有停下说话的节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