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军工霸主-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比如美国给我们提供的这款混合复合装甲,或许在谈判的时候美国人把它吹嘘得天花乱坠,可事实上这样的装甲技术在五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在六七十年代被改良而已,这样的技术在国外的期刊上早就不是秘密,我们新式坦克领导小组就是在国外的《工业器材》、《新技术与新产品》、《美国防务导报》中找到的相关线索,进而试制出这款用于测试的装甲靶板。
说句真心话,咱们现在的落后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然而咱们广大的军工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的技术基础并不差,一把锤子能把铝板敲得比纸片还要平整,一把锉刀就能让仪表位置汗然,一个算盘能拨出复杂的理论公式,一把直尺就能丈量出数以千计的精确数据。
其实他们并不差,所欠缺的就是广阔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正因为如此,只要给他们机会,我想就能创造出难以想象的奇迹,如果再辅以适当的引进,进而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产品,那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军工发展之路并不是一件难以企及的梦想!”
“W副总理您看”卢嘉栋话音刚落,W副总理身边的秘书便小声询问他的想法,而W副总理给出的回答简单而又直白:
“休会半小时!”(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美国人撕毁合同
“我觉得卢嘉栋同志说得很有道理!”
“我赞同卢嘉栋的意见!”
“那句有中国特色的军工发展之路说得真好”
“我觉得应该把卢嘉栋同志的想法写进会议纪要里并呈上去”
W副总理刚刚步入会议室旁边的休息室,三三两两从门外经过的参加军工系统工作会议的高级领导干部们的议论声,便透过门口的缝隙忽明忽暗的传入他的耳中,这其中大部分高级领导干部纷纷赞同卢嘉栋的想法,即便是有些顾忌的,也是模棱两可的希望卢嘉栋的意见能够上报高层会议。
这让刚刚坐在沙发上的W副总理脸色黑得难看,他的秘书一看这种情况,立刻将门关上,坐在后面的老车见此情况赶紧将门关上,只是连他自己都知道,即便是他把整个屋子用混凝土密封起来,也挡不住外面的悠悠众口:
“老车,你说该怎么办!”W副总理端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随后将脖领上的风纪扣解开,理都没理坐在一旁呆呆发愣的谢朝阳,而是直截了当的问着刚刚关门并坐下的老车:
“你算是在军工技术战线上的老专家了,难道就没有压得住卢嘉栋的好办法?”
“这个”
“别婆婆妈妈的,当年你领导晋~察~冀兵工厂时,可不是现在这样瞻前顾后的模样!”W副总理见老车有些犹豫,随即朝着他摆了摆手,看似两位多年老友好不讳意的安抚和鼓励,但了解W副总理的老车却知道,此时此刻W副总理的心中早已是焦急万分。
而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本来W副总理处心积虑的在老首长出访,或外任视察的档口召开此次军工系统的会议,就是要把从建国以来实行的军工系统行政制度命令的领导体制重新进行确认,并形成最终的制度和方针。
虽说到最后的高层确认会上还需要做些努力才能最终通过,不过W副总理相信,只要有这份重要的军工系统会议的决议在手。再加上高层内与自己意见相同的几位领导的帮助就不怕形成不来最终的政策。
可没想到他一心想主导的会议,自从卢嘉栋到来后便彻底发生了变化,先是将政策议题转到技术议题,随后又从技术角度将他全力支持、谢朝阳积极倡导的美国先进军工技术戳得漏洞百出,产生釜底抽薪的效果,进而将话风一转,又回到政策议题,特别是卢嘉栋最后那番话明着是在说谢朝阳。
然而明眼人哪个看不出来是在说他W副总理的不是,也正因为如此。卢嘉栋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个个清脆的巴掌,将W副总理的老脸打得啪啪作响,如此的境遇身居高位的W副总理已经很多年没有遇到了,这让他如何受得了。
只是受不了也没得办法,卢嘉栋从技术角度几乎将从美国引进的技术全部推翻,更可恨的是被他们一直看重的美国装甲技术,卢嘉栋不但造出来了,而且只当做打靶测试的靶板用。以至于都不屑于上报,面对这种情况W就是有心反驳也无法说出口。更不可能用以势压人。
否则他一个堂堂的副总理不但成为扼杀本国技术的罪魁祸首,更有可能被人看成讨好外国人拼命打压本国产业的头号帮凶!所以他只能忍着,所以他只能听着,所以在无奈之下只能选着休会来商讨对策。
对此,老车这位与W副总理共事多年的老干部可谓是心知肚明,只是在W副总理这番话问完之后。老车依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回答,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将一双略显斑白的眉头轻轻的拧了几下,文质彬彬的面庞也稍稍泛起一丝难色:
“老车,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在这个屋子里又没什么外人!”W副总理虽然说得还是和缓。但言语之间已经透着相当的不耐烦,而老车迎着W副总理那副有些咄咄逼人的质询的目光,眉头先是不经意的一紧,随即又松了下来,像是在沉吟一下组织语言,随即便字斟句酌的缓缓说道:
“如果让我发表意见的话,我觉得卢嘉栋所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咱们引进国外的技术确实应该慎重,而且我觉得军工方面的竞争也不是坏事,要不然老谢也不可能着急上马新式坦克项目,这不都是”
“够了!”没等老车把话说完,W副总理便是一声暴喝,紧接着按着沙发的扶手长身而起,额头上的青筋也在这一瞬间噗噗的跳起来,脸色更是沉比深渊中的潭水还要冷峻万分,本来看着老车字斟句酌的模样,W副总理心中还很是欣慰,觉得这个老部下还真心为他想办法。
可没想到这话一出口,整个味道就全变了,这哪是在帮他想办法,简直是在拆台,也正因为如此,原本就在会议室窝了一肚子火的W副总理再也控制不住,抬起胳膊,用气得都有些颤抖的手指指着老车,愤怒的吼道:
“车篷宽,你也想向资本主义投降吗?你也要把多年的信仰抛弃吗?你几十年来坚持的理想,哪怕是在特殊时期如此艰难的境地都没有放弃的东西,就凭那毛头小子的几句话就让你改变吗?
技术不先进咱们可以学,比不上人家的可以慢慢追赶,但并不意味着就要搞竞争,就要搞什么市场化,运行什么经济规律,那是什么?那都是彻彻底底的资本主义,那都是我们极力阻止、批判和唾弃的东西,革命这么多年、留了那么多血、死了那么多人所要消灭的东西,难道在咱们和平了,要搞建设了,就要全部复辟回来吗?那咱们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要学马~~列~~毛~~选,为什么还要建立这个新中国?车篷宽!你说!”
“我”面对W副总理的声声质问,车篷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其实他的思想也非常矛盾,一面是看到新式坦克领导小组欣欣向荣,从而倒逼北方机械厂从心存不屑、到坐立不安、再到如今积极进行新式坦克项目的研制。
而另一方面,长久坚持的信仰,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经验又让他大跨步的改革,尤其是军工系统的改革有些望而却步,眼见为实的真切与凝固的思维逻辑在车篷宽的脑海中碰撞、交锋,也正因为如此,他刚才所说的那番话更多的是出于眼见为实的本心,而不是站在一个高度上的体系思想,所以当面对W副总理愤怒的质问时,车篷宽确实答不上来。
而恰在这时,已经从之前会议室中被打击得体无完肤的谢朝阳也恢复过来,见车篷宽涨红着脸一言不发,便上前归劝道:
“老车,思想是一方面,你的行动则是另一方面,你想想在特殊时期,要不是W副总理拼了命的保着你,你还能坐在这间休息是吗?无论是理想的坚持还是对他人的感情上,你老车真不应该说这样的话。
就拿我来说,哪怕是在会上被卢嘉栋那毛头小子给压住,那又能怎么样?难道他还真能翻上天不成?美国的谈判已经完成,北方厂的生产线改造正在进行,无论卢嘉栋愿不愿意,我们北方厂以后依然是军工系统中的技术最先进的大厂,而我谢朝阳也要让那些人看看,从建国就开始实行的行政制度在企业中,尤其在军工行业中是有着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和促进作用的!”
“老谢说得对!”听了谢朝阳依旧斗志昂扬的一番话,W副总理脸上的怒意也稍稍减少了几分,冲着谢朝阳赞许的点了点头,随后又转到车篷宽一边,有些怒其不争的说了句:
“你看看人家老谢,这才是永葆青春的革命精神!”
说完,W副总理再也不理会车篷宽那张阴晴不定的而又文质彬彬的面庞,转过头对着谢朝阳斩钉截铁的说道:
“跟美国人合作的事情还要继续,咱们不会的地方该学还是要学,这方面学费还是需要的,你们的预算是三亿美元,我给你们报五亿美元的预算,这么大个国家五亿美元不至于连裤子都穿不上!”
W副总理说完便顿了一顿,端起茶几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喉咙,便直起身来一边整理着衣服一边继续说道:
“接下来的会议我就会提出来,你们也不要再说什么技术了,直接落实决议就行了,好啦,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快点过去吧”
“咚咚~~~”W副总理还没有把话说完,休息室的房门便被敲响,谢朝阳见此赶紧起身把门打开,只见北方厂的厂长助理由W副总理秘书带领就站在门口,见到谢朝阳便一脸哭腔的说道:
“厂长,完了,全完了,美国人准备单方面撕毁合同!”
谢朝阳一听,双脚一软,直直的向下摔去(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不可承受之重
“老谢,你这是”看着谢朝阳瘫软下去,坐在旁边的车篷宽赶紧起身搀了一下,再加上北方厂厂长助理廖永远以及W副总理秘书的帮衬下,谢朝阳才没有完全倒下去,而站在里面一点的W副总理也是被廖永远这一句话搞得是震惊无比。
只不过见过大风大浪的他远比谢朝阳这个下属能承受得住打击,更比他冷静得多,于是待把谢朝阳安排到沙发上坐下后,W副总理那双已经完全睁开的眼睛盯着廖永远,单刀直入的问道:
“美国人怎么会单方面撕毁合同,前两天不是谈得好好的嘛?究竟怎么一回事?”
“这个”廖永远看着一脸冷峻的W副总理,又瞧了瞧坐在沙发上面容黯然的谢朝阳,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说!究竟怎么回事?”见到谢朝阳一副弱不禁风瘫软的模样,还有站在面前的北方厂助理难以启齿的神情,老于世故怎能看不出其中隐含的猫腻,原本不怒自威的面庞更是阴沉的吓人,对着廖永远带着难以抑制的火气咆哮道:
“快说,美国人到底为什么撕毁合同!”
“钱不是是因为资金,对就是资金”见W副总理发火,廖永远这个厂助理哪能顶得住,赶紧战战兢兢的说起来,只不过一是由于紧张,而是由于害怕,廖永远说得是吞吞吐吐,不成个样子,W副总理听了很是没有耐心的将他的话打断:
“资金?不是给你们划拨了资金,再说不是跟美国已经签了合同。要不然你们厂的生产线怎么动工?美国进口的机械设备怎么到港?”
“我们跟美国达成了协议是不假,可就在半个月前,美国方面突然通知我们,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猛涨,再加上汇率波动等因素导致采购成本大幅上升,原本供应给我们的机械设备的价格已经无法保证正常的供给。除非除非除非我们把这部分差价给补上”
“差价是多少?”
“十十十亿美元”廖永远越说声音越小,最后更是细弱蚊蝇,但在场的人无不听得真真切切,瘫软在沙发上的谢朝阳黯然神伤的闭上了双眼,而车篷宽则是一脸的震惊,W副总理听到这个数字虽然也很惊讶,但也只是在脸上停留那么短短的一瞬,随即怒极反笑:
“十亿美元,美国人是要抢钱吗?”
“还还还不止这些”
“什么?十亿美元还不够?”W副总理这下再也绷不住了。脸上仅有的那一丝笑容顿时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换之是难以置信的惊诧,而站在他对面的廖永远则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十亿美元只是生产线上机械设备和相关部件的采购费用,至于相关的军工技术,还有一系列所谓技术专利转让的费用,再加上后期的人员培训以及维护保养等等相关费用罗列到一起,差不多将近二十亿美元”
“二十亿美元!好!”W副总理将每个字咬得都很重,口里虽然说好。可是任谁都看得出,此时这位身居高层的领导干部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离这个“好”字差得可不止十万八千里这么远。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当这个“好”刚说出口,W副总理的脸上即便变得比寒冬腊月里的寒冰还要冰冷异常:
“你们的合同是怎么签的?白纸黑字不是写得明明白白嘛?怎么可能随意更改?”
“合同合同合同之后还有个附加条款,上面列出一系列有关价格波动调整的事项,当时当时我们没有在意就”
“谢朝阳,你当时怎么不看清楚?半个月前出了这样的事你为什么不上报?原来的生产线都已经拆了。新生产线刚建了三分之一,二十亿美元的窟窿,你谢朝阳这一百多斤的分量能补得起吗?”
没等廖永远把话说完,W副总理的那冰寒刺骨的目光就移到了谢朝阳的身上,当从廖永远的口中把事情全部了解清楚后。他再也忍不下去了,二十亿美元,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天文数字呀,要知道当时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还不足一百亿美元,别说二十亿美元,就是几个亿的美金,国家都是勒紧裤腰带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如果要是美国人在生产线改造项目开工前提出这些条件也还好说,如果要价这么贵终止就终止,本身也受不了多大损失,可现如今,生产线已经改造了三分之一,各项配套设备都陆续到位。
如果美国突然终止合同,那前面所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必然会眼睁睁的打了水漂,所承受的损失已经不能用惨重来形容,简直是要打断整个北方厂的脊梁骨,而作为极力倡导者和支持者的他,更是会因此而葬送目前来之不易的一切,也正因为如此,W副总理双眼被胸中难以抑制的怒火充盈的满是血红,好似能喷出熊熊烈火出来,将眼前的谢朝阳烧成渣渣:
“说,你个败类,为什么不说!”
“我我错了!”谢朝阳在W副总理这般怒火万丈之下,憋了半天就憋出这几个字,不过现在让他说更多的话也说不出来,因此此时此刻谢朝阳的心早已成了一片死灰,没错,他确实知道合同上有附加条款,可那又怎么,在他看来就跟厂里的行为准则一样写得好看,可谁会去认真执行?
也的确,他在半个月前就知道美国人想要提价,可落在他眼里也就是美国人还想着趁机捞一笔,好声好气的跟他们拖上几天,好言安抚相劝也就过去了,根本没有必要上报,然而除了这两条,更为重要的则是他很需要与美国人的合作。
不是为了别的,主要还是想着把那颗眼中钉、肉中刺的新式坦克领导小组搞垮,而在技术方面最好的依仗就是举世无双的美国人,不过正是这帮在他面前天天夸赞他“Good”的美国友人们,却在背后毫不留情的捅了他一刀。
原本在他眼里没有多大问题的两件事,却成了两把锋利的匕首,而刺向他的时机又是在被卢嘉栋刚刚压制的档口,如此这般的釜底抽薪,直接将谢朝阳的魂都快抽干了,要不然凭着他一贯坚定强硬的做派,就算有天大的事也不可能让他瘫软,除非出了连天都兜不住的事情,而美国人终止合同恰恰连老天都拦不住,如此不可承受之重,他谢朝阳如何不被压得摊下去
“谢朝阳,你真是误国呀!”见谢朝阳就憋出那么几个字便再次黯然的沉默下来,W副总理那双精明透亮的双眸怎么看不出谢朝阳这般处心积虑的小心思,于是惨然一叹:
“钱磊一进会场就说,你谢朝阳的计划如果得以实施,咱们军工系统连裤子都穿不上,让我看别说军工系统,连整个中国的老百姓都有可能穿不上裤子,原来的生产线被拆得七零八落,如今美国终止合同,这么多年的北方厂这就算完了,就在咱们的手里完了,你谢朝阳何止是误国呀,简直是百死莫赎,百死莫赎”
谢朝阳任凭W副总理恶语咒骂也不敢自辩一句,也没什么好辩解的,因为W副总理说的没错,为了和美国人合作,北方厂的核心生产线全部拆除,设备由美方回收充当新设备的补偿货款,如今该拆的都拆了,该卖的也都卖了,可是要买的却没有到位。
而北方厂经过这么一折腾,彻底成为一个空壳,几十年的心血就这么毁于一旦的同时,他谢朝阳的政治生命也就此终结,什么跟新式坦克领导小组一争高下,什么借此机会狂揽政绩挺近高层,现在想想都是水中映月、镜中黄花,就如同凌晨时看到的那颗流星,什么“你穷我贵”分明是预示着他谢朝阳急速滑落,成为万人唾骂的千古罪人!
谢朝阳如此心境,W副总理何尝不是这样,刚才那一番信心满满的增加拨款的话还言犹在耳,对美国技术的痴迷更是记忆犹新,和如今就这资金和信赖的美国人双双给了他两个耳光,让他那原本就被卢嘉栋打肿的老脸又胖了N圈,钱磊那句“军工系统因为这个计划可能连裤子都穿不上!”更是一语成谶,进而成为他这个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一生都无法抹去的讽刺和评语:
“完了”W副总理心中哀叹着,将圆睁的双眼黯然的闭了起来,可就在这时,休息室的门再次被急促的敲响,紧接着便急匆匆的进来一个人,来到W副总理的身边冲着他耳语了几句,随后将一份文件递给他,W副总理看完之后,不由得惨然一笑:
“谢朝阳呀谢朝阳,看来你不止是误国呀,竟然敢跟韦明德内外勾结投机倒把,倒买倒卖!”说完,他对进来的那个身穿中山装的干部说道:
“纪~~委的同志,你该带谁就带谁,该查谁就查谁,哪怕是我也不要顾虑!”
“啪嚓~~~”听了W副总理话后,站在原地的廖永远手中的公文包不由自主的掉在地上,那台美国原装进口的照相机还没有拍出一张合格的照片便成为一地的零件,而廖永远一颗心也跟碎了一地的照相机一般,碎成了零件(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九章 危局
已经是夜里八点半,虽然是首~~都~~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但在这娱乐甚少的年代里,根本不像后世那般一天的愉快生活才刚刚开始,夜生活那般丰富多彩,所以街上照比后世的热闹程度可谓是相去甚远,不过好在今天的天气比较好,开春以来一直让人有着阵阵寒意的春风,终于被一股来自南方的暖流浸润出和煦的味道的同时,也让人们终于感受到春的气息。
正所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或许在当下的北~~京还远没有达到一夜万树开的境地,但春意盎然的意味,确是让饱受了一个冬天冰冷煎熬的人们终于可以重新回到温暖的怀抱,这样的心境就如同暖意阵阵的春风,让人舒畅万分。
尤其是处在恋爱之中的青年男女,暖风拂过不但让绿树青草为之勃发,体内潜藏依旧的荷~尔~蒙也随之不自觉的涌动,也因此在这个温和的夜晚,无论是市中心的电影院,还是胡同旁边的石板路,无论是街边的公园长凳,还是护城河边的凭栏,新婚的夫妇,热恋的情侣,还有刚刚认识说句话都脸红的青涩男女,无不是成双入对,而这也使得冷清的街道上热闹了许多。
只不过温暖的春风将北~~京这座六朝古都重新带入盎然向上的新时节,可是位于人~民~大~会~堂中部的小会议室内,却犹如被寒流扫地一般,看不到任何春暖花开的模样,反倒是一片肃杀萧瑟的景象。
这种感觉不止是从会场内的气氛,更是从会议室内所有与会的军工系统的高级领导干部阴郁的脸上能够深刻的体会得到,尤其此时此刻坐在主位上,刚刚从朝鲜赶回来的老首长更是面沉似水。他依旧带着一副老花镜,依然将腰杆挺得直直的,几乎全白的头发还是一如既往的根根直立,可他却没有将自己的路线方针贯彻下去的欣慰,更没有分毫事前布局,中间运筹。最后得胜的喜悦,反而是如临大敌般沉着脸,环视着会场内的每个高级领导干部。
在场熟悉老首长的人清楚,在他们记忆中最后一次见到老首长沉着脸环视大家的景象还是在朝鲜战争的时候,而更早之前则是淮海战役,西路军西征,长征途中以及红军时的反围剿,反正不管怎样,老首长每次静默的环视大家无不是一场危局陡然而至。而至于是什么危局,如今在座的众人心中都非常清楚,那就是北方机械厂垮了!
“建国三十多年,敌对国家对咱们实施那么多颠覆手段,战争的叫嚣,边境的冲突,甚至是核~威~慑,可我们从没有退缩过。更没有害怕过,现在怎么样?”
老首长的声音显得苍老。但那种坚定果敢的音调却丝毫不失当年的风采,而那种不怒自威的威严加之长久以来养成的卓越不凡的气度,更是让在场的人深感崇敬的同时,将耳朵高高竖起,认真聆听着老首长的每一句话:
“人家突然向你展现个笑脸,北就找不到了。贸贸然让干什么干什么,生产线拆,厂房拆,熟练工人解散全面实行自动化,彻底、非常彻底!搞得比脸皮还干净。我看就是飞机大炮一起上阵轰个十天半个月也不可能这么干净!这简直是自废武功,自绝后路!”
说着,老首长将宽大的手掌在面前的桌子上拍得“砰砰~~”作响,甚至将面前茶杯里的水都震了出来,更让在场每个人的心震动无比,而位于老首长旁边的机要秘书赶紧上前贴在老首长耳边低声去安慰几句,让这位快八十的老人不要这般动怒,以免伤了身子。
可是还没等机要秘书把话说完,就被老首长拦住,此时的他不可能不生气,要不然也不可能接到报告后便提前从朝鲜回国,要知道他这次出访可是陪同小~~平同志一起去的,如果不是重大事件,绝不可能提前回国。
他已经快八十岁了,自知身体已是每况愈下,所以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逐步放手目前掌管的军工事务,所以他有意在今年下半年召开的人大会议提出辞去现有职务,成为即将成立的顾问委员会的一员,这其中有为年轻人让路的打算,更有为自己身体的考虑,为此他已经跟小平同志作了汇报,并得到首肯。
不过在此之前,他需要将军工系统的一切事物进行顺利交接,当然这其中他也看好几个人,这其中就有W副总理,对这个已经进入高层的老部下,老首长很是了解,不但清楚他的为人,更知道他的野心,当然还有他的思想。
也正因如此,老首长有些不放心,不是怀疑W副总理的能力和野心,毕竟这两样如果运用的好,确实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一点老首长并不放在心上,他所担心并为之忧虑的恰恰则是W副总理的保守和盲目的思想,对此老首长很怕自己退二线后,整个军工系统会被W副总理带入歧途,因此,他找过W副总理谈过几次话,试图改变他的想法。
可不知道是W副总理为人固执不善于听人劝解,还是觉得他这个老头子即将退居二线听了也没有必要,反正W副总理并没有将老首长的话放在心上,不但我行我素,而且一系列小动作也逐渐公开化。
尤其是在新式坦克领导小组成立之后的行为和做法,让老首长的担忧更是与日俱增,因此在卢嘉栋前往万山厂正式组建生产联合体之前,老首长就开始未雨绸缪的布置了一切,随后卢嘉栋回到万山厂。
而貌似中立实则与卢嘉栋和总参三局局长刘浩田渊源颇深的郭青山从G军区参谋长的位置上调入北~~京,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随后谷泽林也从中越前线被调到郭青山的身边。
随后成立不久的纪~~委接到举报,W副总理的侄子韦明德与北方厂内外勾结倒买倒卖,投机倒把的犯罪情况,于是郭青山将韦明德调离北~~京~~卫~~戍~~区司令部,同时纪~~委开始展开秘密调查。
之后就是W副总理一意孤行准备趁老首长等人出国访问,召开会议确定路线方针,制造既成事实,而这个会议前后的发展情况则如同老首长当初布置的一样,并没有让W副总理实现既定的目标,可最后的结果却依然让老首长触目惊心,他没有想到W副总理的一意孤行竟然给国家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整整一个部级大厂就因为那么几句话和一纸合同就成了空壳子。
要知道那可是全国坦克装甲车辆最重要的生产厂,59式坦克虽然性能落后,63式装甲车即便是不算先进,可那也是中国能够掌握的装甲技术和能够自主装备的力量,可现如今,如此重要的厂子成为空壳,中国仅有的这一点可以自主的装甲力量都无法掌握和生产,别说更新换代,就是最起码的维修保养都难以做到,如此情况还如何面对苏联的装甲洪流?还怎么保卫祖国万里的边疆?
难道靠从国外进口,难道这样真的就能解决问题吗?绝不可能!这不用人提醒,老首长从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一个真理,那就是靠钱是买不来国防现代化,更买不来一个国家,一个军队的不屈的灵魂和旺盛的战斗力,北洋水师就是个例子,现如今中国的装甲力量俨然就要成为下一个北洋水师,面对如此危局,这位年近八十的老人可谓是痛心疾首。
也正因为如此,他拍桌子的时候才会这般用力,说出的字句才会这般的振聋发聩,而现场的与会者也都明白这个道理,可如今又有什么办法?跟美国人的合同也签了,事情也做了,关键的设备该运出去变卖也变卖了。
这等境地难道还能让吃肉不吐骨头的美国人吐出来?显然是不可能。那难道答应美国人的条件真的拿出二十亿美元完成这个项目?这一点更是不切实际,国库都快比脸都干净了,怎么可能拿得出这么多钱。
在场人都能料到的事情,深谋远虑的老首长自然也是看的明白,可是不管他如何高瞻远瞩,他也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说实话他很后悔,后悔当初没有更早的阻止W副总理,或许那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