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军工霸主-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脱离原本依靠的军火利益集团,转而通过担任风投高官的堂弟投靠华尔街的金融大鳄。

    同时积极支持里根政府新推出的里根经济学,进而赢得现任政府的欢心和支持,在两方的支持下,查理。威尔逊不但将党内占据高位的大佬悉数挤走,而且顺利击败竞争对手当选联邦参议员,从而成为美国政坛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

    沙特王子哈立德也是如此,按照卢嘉栋给出的办法,一改对父辈唯命是从的乖乖好孩子的形象,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当中去,尤其是在油价制定上,通过布洛姆贝格的介绍并得到了华尔街大佬们的支持,借着两伊烽火全力提高油价,直接站上33美元一桶的高位。

    如此一来,沙特瞬间就赚得了一座座金山,而事先早有准备的华尔街金融大鳄们也通过石油期货等手段赚得是盆满钵满,至于哈立德也因为此事在沙特王室中确立了无可撼动的地位,甚至有种说法,沙特的王室委员会已经将他纳入第三代王位继承人的候选名单当中。

    而卢嘉栋当时之所以竭尽所能的为这两人出谋划策,其实是想借助两人野心勃勃的进取心,撬动局势的进程,从而为自己军售项目打开局面,事实上也的确达到了这个目的,华尔街的大佬们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

    接受了查理。威尔逊和哈立德加强对伊朗封锁使战事进一步升级的建议,压制以国际军火联合会为首的军火利益集团,国际军火联合会势力再大也大不过手握金钱命脉的金主,只能乖乖就范,当然国际军火联合会为了保住自身利益将罪责一股脑的推给米勒,对此卢嘉栋却并不关心,因为他只要达成目的就好。

    至于查理。威尔逊和哈立德,也只是顺带帮帮忙,接个善缘而已,其他的卢嘉栋也没有多想,毕竟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当下最主要的还是要壮大自身的实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即便是自己以后有困难找到查理。威尔逊和哈立德,也有可能被扫地出门了

    “要壮大实力!”卢嘉栋心中暗自默念着(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九章 数额巨大的伊朗军售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壮大实力,光有一腔热血和超前的技术也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作支撑,即便是有再先进的想法也是无济于事,到头来该下马下马,该砍掉砍掉。

    卢嘉栋可不想国内在研的武器装备都落得跟运10一般的下场,仅仅为了三千万的研制经费就把比肩世界的大飞机项目齐刷刷的砍掉,或许当时的人还没觉得什么,可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卢嘉栋却清楚的知道这么一砍,

    砍掉的可不只是机架原型机那么简单,整条产业链,数以千计熟练的技术工人,夜以继日的科研工作者,在日后瀚海的岁月中全部化为过眼云烟,当中国真正领悟到大飞机的重要性之时,才发现原本与世界比肩的技术实力已经被各大强国远远的甩在后面。

    进而需要重新组建科研队伍、培养熟练工人,建设生产线,这其中所耗费的金钱何止是一个三千万,百十个三千万都不遑多让,而这只是目前中**工的一个悲哀的缩影而已,其他的项目也不乏类似的实例。

    想要以后回首不再扼腕叹息,想要让军队撑起往日的辉煌荣光,想要国家能在危急时刻有能力反击,就必须要把荷包装满了先,只有这样才能有底气把所需的家当置办齐全,让猥琐窥探之人心生畏惧,进而退避三舍。

    卢嘉栋很明白这个道理,要不然也不会倡议成立捍利公司,更不会亲力亲为带领稚嫩的销售团队奔走于世界各地去销售中国生产的武器装备,虽说前期受到种种干扰效果并不明显。

    然而随着米勒被绳之以法,英国联合技术公司遭受巨额处罚,国际军火联合会被迫偃旗息鼓后。销售的成效瞬间由阴转晴,就在布洛姆贝格前来希腊与卢嘉栋会面的前后,卢嘉栋等人已经接待了几批有意向的买家。

    无论是施剑飞还是曹晓东都是忙得团团转,卢嘉栋更是如此,就连接待布洛姆贝格的时间也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可即便在忙碌。每个人的脸上也不见半分的愁苦,反而无不喜气盈盈的投入到繁琐枯燥的工作当中。

    毕竟与当下近四亿美元的销售成果比起来,那点苦和累根本算不得什么,反而更成了施剑飞和曹晓东等人不断进取的动力,当然这一巨额业绩是由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订单汇聚而成的,其中的多数只是采购些枪支弹药和轻型自动榴弹发射,亦或是69式火箭筒等常规的轻武器,好一点的会买上几辆59式坦克或是63式装甲车,不过数量自然也不会太多。

    真正占到大头的则是正在经历战火的热点地区。这其中以伊朗最为大方,小到普通的枪支弹药,大到坦克大炮,只要目前中国陆军武器库中能找到的,他们没有不要的,而近三亿美元的交易额也让伊朗的订单远远超过所有订单的总和,占到总销售额的七成以上。

    由此伊朗也成为中国捍利公司名副其实的大客户,接待和谈判也都由卢嘉栋亲自出面和主持。就如同现在这般的小范围的会谈,卢嘉栋也是宁可舍弃自己多年好友布洛姆贝格。也要尽快的赶回来。

    更何况这次前来会谈的除了平时接触的伊朗官员外,刚刚铲除纳斯鲁拉后掌握伊朗军备采购大权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军备计划部部长贾拉德也亲自到来,如今的贾拉德与卢嘉栋已经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这其中除了卢嘉栋的个人魅力和出色的口才外,最主要的是卢嘉栋提出的那套运输计划和快速的交割效率,当时卢嘉栋保证由朝鲜作为第三方进行运输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半个月之内交付首批武器装备的承诺后。贾拉德并没有在意,只觉得卢嘉栋是在自吹自擂。

    要知道当时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日趋缩进,进出霍尔木兹海峡的各型商船都会受到英美等国或明或暗的盘查,任何国家都是如此别无例外,光凭这一点想要半个月内交割就是天方夜谭。更何况伊朗所需的武器装备可不是个小数目,中国的军工厂就算开足马力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来。

    正因为如此,贾拉德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卢嘉栋能够办到,然而还不到半个月,吃惊的一幕便在贾拉德的眼前真真切切的上演了,当飘扬着朝鲜旗帜的商船毫发无损的驶进伊朗港口,当一件件保养良好的武器装备悉数卸载下来,装车运往前线的时候,贾拉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直到过了很久才明白其中的门道,利用朝鲜来实施运输是倚重他在三八线上让美韩投鼠忌器的地位,如此一来,美国部署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军舰自然要顾忌三分,既然美国都有所顾忌,那其他的一群小兄弟也不会自甘没趣给自己找麻烦。

    至于超高的效率则更让贾拉德在看到中国诚意的同时,也为之深深的感动,因为这些装备是中国从对苏的占仓库中专门划拨出来的储备装备,不但装备的成色非常新,而且保养也十分到位,从船上卸下来直接就能开赴战场。

    尤其是一个营数量的最新式的52倍口径155mm榴弹炮,据可靠消息是从中国现役部队中调运过来,听说那个中国的炮兵营也是刚刚装备改型火炮没多久,为了完成伊朗的军售订单也悉数拿出来提供给伊朗。

    得知这些消息后,伊朗高层可谓是感激涕零,对中国的信誉和品德赞颂不已,甚至连最高领袖霍梅尼都在一次秘密的谈话中要求伊朗军备采购要尽量倾向中国,并说只有中国真正的天使。

    对此,负责具体事务的贾拉德自然比谁都高兴,因为此时的他已经与卢嘉栋建立起良好的个人友谊,虽然这个中国的年轻人比自己小了十多岁,但其卓越的才能,缜密的思想以及优良的信誉着实让贾拉德钦佩不已,也由此突破了年龄的限制,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而卢嘉栋对此也是乐见其成,要不然他也不会建议刘浩田和谭斌动用储备和现役装备,反正那些对苏战备装备已经在仓库里放了好几年了,光每年的保养费就是个天文数字,而且在性能上也逐渐落后,还不如拿出来售卖,好更换一批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部队。

    至于独立炮兵营的十八门52倍口径155mm火炮,当时装备就是为了实验,现如今通过实际使用找到数十处缺陷,为此万山厂已经完成改进型火炮的成产,正准备重新装备独立炮兵营,至于那些有缺陷火炮与其摆进博物馆,还不如拿出来卖个好价钱。

    就这样在卢嘉栋的一番运作之下,中国捍利科技公司在伊朗人那里可谓是名利双收,而伊朗人被中国的诚意打动之余,更是频繁的派人与卢嘉栋等人接触,此次贾拉德亲自前来就是落实前一阶段伊朗与中国商讨的新一轮军售的相关事宜:

    “新式52倍口径155mm榴弹炮性能确实不错!”贾拉德喝了一口加了冰块的苏打水,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前些天我陪着最高领袖去了趟阿巴丹前线视察,看了这款火炮的实战效果,没想到仅仅一个炮兵营直打得对面两个伊拉克炮兵团抱头鼠窜,当时最高领袖就下令要再购两个团的改型火炮,所以我这次来也想跟卢先生您说一下,在先前敲定的协议中加入80门52倍口径155mm火炮,以及10个基数的配属弹药!”

    “这个没问题!”贾拉德话音刚落,卢嘉栋便点头应道,而后心思盘转将这批军火的价值粗粗的计算了下,然后继续说道:

    “至于价钱也跟上次一样,90万美元一门,加上辅助装备、后勤物资以及相关的弹药加在一起差不多一亿美元!”

    “这个不算多!”贾拉德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一个营就能顶两个团,那两个团就是四到六个炮兵师的实力,算起来才一亿美元实在是不多!”

    这个价钱确实不算多,两个团的155mm重炮部队如果能发挥好的话,确实能够压制四个师以上的苏制火炮,而这四个师的苏制火炮不算弹药和人员培训也得超过两亿美元,接近三亿美元才能配备齐装满员,如此一算,区区一亿美元连装备带弹药还有后勤全部装备到位,这价钱已经不能算是不多了,而是划算到家了。

    正因为如此,卢嘉栋心里总觉这样的好装备实在是过于物美价廉了,然而他的这个心思如果要是让刘浩田、谭斌等人知道非要惊掉下巴,因为在他们看来90万美元一门,已经算是狂宰羔羊了,如果再高点儿那就是杀人越货了,对此,卢嘉栋也只能无奈的接受,只求日后能够慢慢的改变(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章 达成生产“酋长”式坦克零备件协议

    当然想归想,以后的事情只能放在以后去做,身处在关系荷包能不能装满的军售谈判,类似改变老旧思想的想法也只是在卢嘉栋的脑海中存留了短短的一瞬间,毕竟当下的真金白银对卢嘉栋才是最现实也是最重要的,更何况还有一项被卢嘉栋极为看重,却在先前几轮商讨时还没敲定的条款,需要他借此次会谈彻底拿下来:

    “对了,贾拉德先生,之前贵国所提出的供应坦克零备件的要求我们也进行了慎重的考虑,从理论上来讲我们的技术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真的?”闻听卢嘉栋的这番话,贾拉德的脸上闪过一丝兴奋的神色,随着国际制裁的越发缩紧,尤其是美国新上台的里根政府一改上届卡特政府的政治解决态度,对伊朗日趋强硬起来,伊朗手中仅有的几条西方武器供应渠道也被陆续斩断。

    尤其是先前为伊朗军队坦克主力“酋长”式坦克提供零备件的英国联合技术公司遭受巨额罚单后,该型坦克的零备件便面临断货的危险,要知道“酋长”式坦克可是对付伊拉克庞大苏式坦克群的杀手锏,如果改型坦克全部抛锚,那遏制伊拉克的进攻将只能成为嘴上说出来的漂亮口号而已。

    正因为如此,寻找改型坦克的替代零备件成了贾拉德手上最为迫切的事情之一,为此贾拉德已经接触了几个相关国家,特别是中国希望能够利用他们成熟的坦克车辆技术来解决伊朗面临的困难。

    然而所有接到伊朗申请的相关国家没有一个不是摇头拒绝的,“酋长”坦克如何先进先放在一边,光是该型坦克应用的制造标准就是个让人极为头疼的事,要知道制造标准堪称工业领域中的基础坐标,大到铸件结构。小到螺丝钉都要符合这样的标准,而在工业强国中这样的标准往往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实施,有些制造标准看上去大同小异,只不过在极细微的差别却让所有生产出的工业设备千差万别。

    别的不说,就拿“酋长”坦克当中最基本零备件的计量单位来说,英国人应用的是英制计量单位。也就是英尺、英寸、磅;而其他的国家则用的是国际标准计量单位也就是米、厘米、公斤。

    虽然两者可以按照比例换算,然而在某些精密机械上相差零点几毫米导致设备失效的事情可谓是屡见不鲜,可一旦要采用英制计量单位的话,所有计量仪器、计算仪表、工件磨具、夹具全部要更换,光这一项的耗费就远远超过所得利润。

    如果再加上生产线的改造,培养熟练工人的时间,那就更加得不偿失,更何况伊朗的零备件生产结束后,这一套改造完成的设备也就完成了使命。要生产本国的东西还得再改回来,如此一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帮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没一人会去做,中国也是一样!

    虽然大部分人都对伊朗的提议敬而远之,但卢嘉栋却并不这样想,即便是英制“酋长”式坦克有着种种的缺陷和不尽如人意之处,想要生产出相关的零备件也需要克服重重的困难,可卢嘉栋觉得这其中也有某些可取之处。

    尤其是其上面配置的120mm线膛反坦克炮及相关弹药。高效先进的射控系统,出色的防护力以及有效的成员保护能力。都是目前国内坦克装甲车辆设计当中的短板,如果真能够借此机会取长补短,对中国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不易于一次很好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就此转变中国多年来研习苏制思想的老路,从而开创一条真正有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发展道路。

    有了这样学习提高的心态,对于伊朗提出的零备件加工生产就是次要的事情了。反正是拿回去做研究实验,能生产出来更好,如果生产不出来那也是无所谓,反正把技术吃透学到手也就行了,再说在没有任何人帮忙的情况下。中国却如此尽心尽力,即便是最后没成功,伊朗也不会说什么。

    更何况这样最坏的情况也未必就能变成现实,毕竟国内的军工厂里可谓是卧虎藏龙,那些用手一摸就能比测量仪器还准的钳工、用一把木槌就能让变了形的钢板平整如初的钣金工,用一把焊枪能让杂乱的钢板变成坚固战车的焊接工。

    在各大军工厂里可谓是比比皆是,就在最近几天往来的联系当中,卢嘉栋就得知万山厂新调入的一批援建职工中就有这样的人物在,所以卢嘉栋对于能够完成伊朗“酋长”坦克零备件生产还是有些信心的。

    正因为如此,卢嘉栋才会力排众议,主张接受这份困难重重的订单,卢嘉栋带出来的销售团队还好说,卢嘉栋的主张基本没人反对,最主要的是远在国内的领导,为此这些日子卢嘉栋与国内的刘浩田、谭斌以及国防科工委的钱磊还有自己的老丈人万山厂厂长陈震,可谓是电话电报往来不断。

    虽然最终卢嘉栋说服了各位领导,可与伊朗的初期谈判也已经结束,所以直到贾拉德前来敲定最终的军售协议时,卢嘉栋才把最终的结果告知给贾拉德:

    “没错!”卢嘉栋点了点头:“我们出于两国长远的合作利益考虑,决定帮助贵国解决坦克零备件的困难,只不过”

    听着卢嘉栋前半段的话,贾拉德脸上兴奋的神色更胜几分,可当他听到那句转折后,脸色登时变色,不无急切的问道:

    “怎么了卢先生?难道贵国还有什么困难吗?”

    “只不过我们现在手头上没有任何实物资料,所以需要贵国提供几辆性能完好的样品供以研究!”卢嘉栋见贾拉德急切的问起来,而贾拉德听了这番话则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这个问题我们也想到了,到时候会向中国提供两辆最新的MK—5型酋长坦克!”

    “最好能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就更好了!”卢嘉栋继续提出自己的要求。

    贾拉德答得毫不犹豫:“技术资料也有,不过只是后勤维护方面的相关设备维修图和说明资料,如果你们需要我们也可以提供!”

    “那真是太好了!”卢嘉栋满意的笑了笑,随后抬起眼看着坐在身旁的贾拉德:“那接下来的就是定价的问题了”

    贾拉德闻听此言知道已经到了最重要的关头了,于是把眼睛微微眯起,将事先准备好的心里价位和付款方式说了出来,而卢嘉栋对此也早有腹案,笑话,费那么大劲只生产些不符合国内生产标准的零件,不狠狠赚上一笔实在是太亏,最起码也得让伊朗预先支付生产线改造和启动的费用才够本。

    为此卢嘉栋和贾拉德之间可谓是唇枪舌剑,在具体的价格和支付方式上争执不休,在此期间贾拉德多次暂停会谈,跑去联系德黑兰汇报当前情况,如此这般也不知过了多久,两人终于达成协议,伊朗先期支付三千万美元作为中国生产线改造和启动,而中国生产出的酋长坦克零备件的价格则要按照国际市场上的半价出售给伊朗,直到完全抵消前期投入的三千万美元为止。

    对此处在武器禁运困境中的伊朗并没有吃亏,要知道英国联合技术公司之前的价格可是远远高出国际市场价格,而中国方因为廉价的劳动力和产业模式等因素,即便是半价也是有很大利润,更何况还是实打实的美元外汇,正因为如此,此项协议可谓是两者共赢。

    至于其他的军售条款因为之前双方都已经敲定,现在只要卢嘉栋和贾拉德两人确认即可,并不需要再过多阐述,就这样经过长达数个小时的会谈,中国与伊朗总额高达近五亿美元的第二次军售合约就此签订

    “小卢,真没想到你出去这么一趟就是十多亿美元的大单,!”刚刚送走了贾拉德,卢嘉栋便赶紧向国内打电话汇报情况,而当刘浩田听了卢嘉栋此番成果汇报后,自然是欣喜万分,将卢嘉栋好一通表扬和夸赞后,才和缓下语气感慨的说道:

    “尤其与伊朗签订的两次合约总价值将近9亿美元,光这一项就把军队下半年的经费短缺问题全部解决了不说,还能让各军工厂有足够的产品进行生产,生产线和熟练工人保住了不说,还能给这些厂带来良好的效益,所以老谭说你小卢是大功臣我看一点都不为过恩?什么事?”

    卢嘉栋聆听着刘浩田的感慨和夸赞,可是听着听着,电话中好像传来一阵情况汇报的声音,只不过声音不大,卢嘉栋根本听不清楚,不过卢嘉栋也不需要听清楚,因为没过多久,刘浩田便透过电话以一种迫不及待的命令口吻对着卢嘉栋说道:

    “小卢,看来你还得去趟巴基斯坦”(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一章 紧张的印巴边境

    从6月底开始,卢嘉栋便为军售问题忙得不亦乐乎,经过一番筹划与布洛姆贝格等人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掀起一阵阵巨浪,将各路阻碍和竞争对手悉数击退,让整个国际军火界无不为之侧目,而就在卢嘉栋等人在国际军火市场纵横捭阖之时,整个国际局势也风云变幻。

    两伊战事愈演愈烈,烽火连天,两个产油国的战事绵延直接导致整个石油市场剧烈震荡,以沙特为首的主要产油国各怀鬼胎,致使所把控的欧佩克组织应对不力,致使油价更是直线飙升,一度甚至突破30美元一桶达到34美元一桶的历时高位,直接造成自1973年以来最严重的石油危机,进而让正在复苏的西方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石油价格的飙升让石油进口国欲哭无泪,但却让石油出口国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的苏联更是借此良机大赚特赚,有了石油美元做后端,苏联人的腰杆子也硬起来。

    先是加强在阿富汗的清剿行动,准备一劳永逸的稳定阿富汗的局势,为下一步紧逼印度洋做准备;而后又积极插手中东事务,不但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提供巨额军事援助和贷款,还积极武装叙利亚让其继续对以色列采取敌对态度,一边削弱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至于美苏争霸前沿的欧洲,苏联更是频频出手,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打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而这其中军事威慑自然是最必不可少的重头戏,为此,从四月份开始苏联各军区的司令部演习、常规的海陆联合演习、战略火箭军的核~突击演习便频繁上演。

    对此,西方各国甚是惶恐无不加强备战。以应对不测,只不过这些频繁的演习在苏联人看来只是给西方世界一道开胃的小菜而已,根本起不到震慑的作用,而筹备近一年的晚宴才是让西方人夜不能寐的豪华大餐。

    1981年9月4日,苏联在辽阔的东欧平原上展开声势浩大的“西方81”演习,其投入兵力之多。武器装备之广,涉及军兵种之复杂,演习地域之辽阔都堪称历史之最,当电视的画面中不断地播放着苏联数以千计的坦克滚滚碾过一望无际的东欧平原时;当位于乌克兰的导弹发射井以及北冰洋下战略核潜艇的一枚枚导弹腾空而起时;当士气旺盛的苏军士兵高喊着“乌拉”漫山遍野的冲锋时,每个西方人无不为之变色,每个西方国家无不为之震惊,整个西方世界都为之战栗不已!

    见到西方世界如此反应,苏联党~政~军领导人无不欢欣鼓舞,而作为苏联的传统盟友。一直以“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为座右铭的印度也是信心倍增,看着自己的靠山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原本沉寂的印度也不免有些蠢蠢欲动。

    如今,西方世界被苏联的攻势逼得不敢抬头,印度便觉得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再加上陷入阿富汗泥潭的苏联一直希望这位雄心勃勃的小弟能在东面帮上一把,以便缓解自身的压力,因此。印度便开始在自己的西部边境频繁制造事端,来试探与自己有领土争端的宿敌巴基斯坦。

    而巴基斯坦面对死敌的挑衅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将东部边境的战备等级骤然提高,并对几处要点增兵以备不测,同时,有领土争端的克什米尔地区加强警戒,而且还在数个谷底内与伪装成部落武装的印军有过几次小规模冲突,双方互有胜负渐渐的也就对峙起来。

    对于印度来说。这样的对峙并没什么,只不过多派点人,多发点粮而已,可巴基斯坦却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军事对峙,要知道苏联还在西面的兴都库什山进行大规模的清剿。部署在西部边境的巴基斯坦军队必然要严阵以待,如今东部边境由于印度发生实质上的军事对峙,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让国贫力弱的巴基斯坦有些支撑不下去,于是便向中国、美国等国发出照会,请求紧急援助。

    对于巴基斯坦面临的困境,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不能坐视不理,美国自不必说,无论是出于领导世界争夺全球霸权,还是维护现有的既得利益,都需要把苏联这只巨兽困在阿富汗,基于这一点,美国根本不希望作为阿富汗大后方的巴基斯坦受到任何威胁,因此,对印度施加强大压力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而中国则更不用说,与巴基斯坦可谓是全天候的友谊,第二、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国对巴基斯坦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更何况面临野心勃勃的印度在藏~南边境的蠢蠢欲动,中国也需要巴基斯坦这个强力的后援来进行牵制。

    所以,当接到巴基斯坦的求援照会后,中国立即做出决定在西藏高海拔地域开展实兵实弹演习,以便在震慑印度的同时,也就此牵制印度的兵力,与此同时,还对巴基斯坦进行秘密的军事援助,将大批的武器装备秘密运抵巴基斯坦,用以防备印度有可能的战争行为。

    经过有关各方的一系列斡旋和运作,印度在边境上的挑衅最终没有进一步升级,反而渐渐的停歇下来,印巴边境在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不过无论是巴基斯坦还是印度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一旦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印巴边境的紧张局势便会卷土重来,甚至会爆发更为激烈的战争!

    正因为如此,目前的局面着实让原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局长,现任巴基斯坦陆军副参谋长的穆沙拉夫松愤恨不已,除了印度对巴基斯坦实质性的威慑让身为军人的穆沙拉夫怒不可遏外,更让穆沙拉夫不能容忍的是,因为印度的边境挑衅使他差点丢了头上的乌纱帽。

    他是一个多月前从三军情报局局长的职位上转任陆军副参谋长的,本来穆沙拉夫想着凭着他在情报界多年的关系,转任陆军副参谋长后,可以在阿富汗的问题上取得一些功绩,进而升任陆军参谋长,为以后进入政坛铺上一条康庄大道。

    哪成想刚转到陆军参谋部没多久,印度便在边境挑起事端,进而让他这位新到任的陆军副参谋长的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派到东部边境参与指挥对印度的军事对峙了,虽说穆沙拉夫也是军人出身,指挥打仗也略知一二,但多年的情报生涯让他早就对此生疏不已。

    因此,他在东部前线面对咄咄逼人的印度军队时,一时间有些慌了手脚,作战指挥更是焦头烂额,要不是凭借着他在军政两界深厚的人脉,估计他穆沙拉夫早就从陆军副参谋长的位置上被人一脚踹下去了!

    如今边境局势已经平静,但穆沙拉夫想起此事依然是恨得牙根直痒痒,即便是当面坐着卢嘉栋这位外宾,他也不忘骂上两句印度,以便抒发心中的不快:

    “这帮印度狗杂种,就会趁火打劫,仗着苏联在背后撑腰,就想着要称霸印度洋,也不怕一头撞到大洋里淹死”将印度好一通臭骂之后,穆沙拉夫的心情也随之舒畅了许多,进而抬起眼看了下坐在对面的卢嘉栋,语气缓和的说道:

    “好在有中国朋友无私的帮助,才能让这帮狗杂种收起獠牙,安心回窝,在此我代表巴基斯坦政府和军队在此感谢我们的中国朋友!”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卢嘉栋笑着应了一句,他是接到刘浩田的指派后,便立即动身来到巴基斯坦的,因为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是秘密进行,所以要隐去所有官方色彩,因此,只经由刚刚成立的中国捍利科技公司转到巴基斯坦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