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个交易员喜气洋洋地离开了,忙活了一夜他们也累了,要不是赶着给钟石报喜。他们也不会等到这个时候。这种工作强度对他们来说算不上什么。连续通宵几天都曾经有过。不过既然大老板发话,他们就高高兴兴地去休息了。

    等到其他操作美国债券市场的人陆续到来之后,钟石和路易斯一起开始一天的操作。

    ……

    “八格。你们到底是怎么做事的?竟然放任日元一天之内升值这么多!”日本东京,细川首相正怒气冲冲地对着座位旁边的一众内阁大臣呵斥道。

    这里是首相府的一个会议厅,在座的除了日本外相、央行行长、金融大臣等一干政府高官外,还有不少汽车企业的总裁、社长等名声在外的大人物,此时这些人个个低垂着头,不敢面对首相的怒火。

    “说说吧,现在该怎么办?”发泄了一通邪火后,细川首相终于冷静下来,一屁股坐到正中央的沙发上:“再告诉诸君一件事,美国人竟然在飞机上安装了窃听器,这是防务省刚查出来的,也难怪美国人对这次谈判的底线了如指掌。”

    他的话让在座的人又是一惊,顾不上在首相面前保持什么礼仪风度,这些日本商界鼎鼎大名的人物就开始四下交头接耳地小声交谈起来。发生这样的事情,尤为让这些自信心刚刚膨胀起来的日本精英们来说无法接受。

    整个八十年代,在经济和股市双重刺激下,日本人的信心极度膨胀起来,结果刚刚将触角伸向美国本土,就被美国人用金融武器狠狠地重击了两次,先是汇率上被迫升值,然后是开放金融市场,最终的结果就是日经指数从最高点接近四万点跌到现在的19000点左右。

    不过即便是遭受如此重创,日本依然在美日的国际贸易中处于顺差的地位,现在美国又要对这方面下手,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终于日本政府硬气了一次,可下场就是日元猛然升值。要是日元升值到80:1的地步,那么在座的汽车企业就没有一家能够盈利的了。

    “日元方面我们央行出手,未来一段时间将汇率的币值维持在110:1的水平。”在沉默了半天之后,央行这边最先发表了意见,这也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还有呢?”细川长舒了一口气,至少目前解决了一方面的问题,“剩下的呢,美国人还对我们威胁单方面进行出口制裁,外相省的意见呢?”

    “尽量拖延吧,实在不行只能让汽车工业用美国的配件了。”外务省的回答不出大部分人的意料,这也是在座所有日本精英的共识,毕竟在政治上处于弱势,而且经济上太依赖出口,因此最终的结果还是要服软,现在就看谁最先退一步。

    “不行,不行……”细川站起身来,左右来回踱了两步,“这么予与予求的局面不能再存在了,我们必须给美国一个教训,告诉他们这里不是他们的后花园。”

    “对抗美国?这可能吗?”大藏省的藤井裕长反问道,“且不说美国的经济总量比我们大的多,就说美元的强势,远远不是现在的日元能对抗的,他们在外汇市场上随便施放一个信号,就有成千上百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操作,我们日本的财团根本没有半点还手之力。”

    他说的是事实,让在座的人又是一阵无语。

    沉默了半天之后,突然一个微弱的声音突兀地响起:“说不定有可能!”

    话音刚落,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说话的人的身上。这是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中年人,见到这么多大人物的目光齐齐向他看来,不禁有些手足无措,连连摆手解释道:“我只是说有这种可能……”

    “这位是?”细川首相看他脸皮都涨红了,不禁心中一动,看了看在座的其他人,可大部分人都是摇摇头,示意自己并不认识。

    “我是野村证券的经济学家稻川润,负责研究北美市场,目前美国经济……”中年人站起身来。先是介绍了一下自己。停顿了一下之后见没人出声打断他的发言,就准备继续说下去。

    “等等,你们继续商讨,我还有个会。这件事银行、大藏省、财务省的人跟进一下。”细川首相突然出声打断了稻川润的发言。接着说出一番让人摸不著头脑的话。随后头也不回地就离开了会议室。

    随着他的离开,几个大臣也纷纷找了个憋足的借口离开了,整个会议室就剩下一大帮商界的人士和一个大藏省级别较低的官员。

    “这……这是怎么回事?”稻川润显然没明白过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当他看到在座的大企业的头目都是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心中的不解又重了几分。

    “稻川君,你接着说,政客就是这个德性,不敢得罪美国人。”东京银行的总裁武宫介雄不屑地朝着留在会议室内的大藏省官员看了一眼,“这就是政客的本质!”

    自从日本股市转向之后,日本政坛就频繁更迭,首相像走马灯一眼换了一个又一个,再加上二战后日本施行了民主制,因此这些大企业家对首相的敬畏程度并不高,更何况是个小小的大藏省官员呢。

    那名官员脸皮抽动了一下,就装作什么都没听到一样地转过头去,他倒是脸皮厚实,知道眼前的人得罪不起,话说回来,脸皮厚也是政客的必修课之一。

    见其他人没有意见,稻川润接着说道:“目前美国政府担心国内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在二月四日突然宣布加息,这原本是向市场施放美联储已经注意到通胀风险的信号,但是一来难免对债券市场造成冲击,二来可能对实体经济的流动性造成融资困难。但这对日本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我们能做得是,发动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这个主战场就在债券市场。由于日元的升值,我们持有的大量的美国国债,趁这个时候在市场上抛售,造成整个市场的动荡,然后将兑换来的美元存到美国的银行系统中,增加未来通货膨胀的风险,逼迫美联储再次加息,然后再抛售,如此循环操作,使得最终美国长期利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除此之外,咱们还可以在美国国债期货市场、欧洲国债期货市场上做空,逼迫美元资本回流美国,加重美国本土的流动性,这么一来美联储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双重压迫下,很有可能加息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

    侃侃而谈的稻川润完全沉浸在自己勾勒的蓝图中,甚至没有意识到在座的各位大财团、会社等人的脸色都变了,此时这些行业巨头的心中都不约而同地升起一个念头,金融战争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怎么几个术语就会强迫美国提高利率?

    “稻川君,根据您的估计,美国最终会损失多少美元资本?”在沉默了半晌之后,终于有人问出在座所有人心**同的疑问。

    稻川润就愣了一下,随后低头算了半天,这才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如果我的计算没有错误的话,最终美国光在债券上的损失就有上千亿美元。”

    他这个数字一报出来,会议室内顿时想起一阵倒抽冷气的惊叹声。(未完待续。。)

    ps:  快过年了,码字不容易,到时候没网,这两天要把过年的所有章节都码出来,实在是对不住大家啊,更新少了,也不好意思要什么票。

第七十六章 日本人来了

    上千亿美元,这不过是日本一家排名前几的大财团一年的营业收入,对gdp是日本数倍的美国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帐并不是这么算的,首先撬动的是美国乃至欧洲的债券市场,使得美国本土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的成本大大增加;其次是撼动美国财政部收益来源的根基,使得他们在发行新债的时候不得不三思而行;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番举动让美国人意识到日本并不是他们予与予求的后花园。

    当这么一份报告递送到首相的办公桌上后,细川首相只是大致地扫了一眼,就淡淡地对手下的人吩咐道:“这件事不好用官方的名义进行,就让那些券商和银行去操办,央行和大藏省协助吧!”

    很快这道半官方的计划就派送到日本的各个金融机构,相应的准备工作也开动起来,日本央行对目前日元币值偏高的局面所进行的干涉的力度也日渐弱了下去,这一切都是为了日元资本能够以更大的额度进入美国市场。

    ……

    钟石经过两天的操作,发现在债券期货市场上收益率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动,这除了多头资本实力雄厚之外,也有市场对后市的预期减弱的原因,这有一部分是美联储加息打消了通胀的预期,另外就是大量持有美国长期国债的财团们不可能放任国债收益率上升。

    试想一个持有标的金额十亿美元长期国债的大型金融机构,所花费的金额在十亿多美元。一旦在期货市场上出现收益率上升的情况,那么意味着他们手中的债券价格下降,当他们转手的时候或许只能卖十亿美元甚至更少,这问题就大了。

    由于有了德崇证券在八十年代异常风光的局面,华尔街的各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固定收益部门的业务。所谓的固定收益,就是在债券发行之前就规定好的贴息率,而市场对债券的收益率预期产生的变化使得这些债券即时价格有波动,因此有交易的空间。

    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在地铁上某个拿着电话的衣冠楚楚的小伙子满口说“十亿”“我买”“我卖”,这不是他们在吹牛又或者是神经。而是在通过电话买卖债券。

    “两天才把收益率打上了一个基点。这势头有些不妙啊!”又是几千万美元的资金下了场,但仍然没有泛起一点浪花,钟石不禁有些着急了。

    两天建立了两万手左右的空仓,耗费了资金超过五千万美元。但是十年期国债和三十年期国债仍然和进场前的价格变化不大。这里的变化不大是指真的变化不大。最多是三十二分之一点的变动幅度。

    想了半天也没有一点头绪,钟石索性不再继续观察下去,而是拿起桌子上的《华尔街日报》看了起来。这份报纸基本上是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士每天必读的刊物,除了《华尔街日报》外,还有像《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这样影响力巨大的报纸。

    “日本央行今天宣布,将在合适的时候减持美国国债,具体时间和减持的金额并没有对外公布。市场分析,这是对美国加息做出的反应。同时有消息人士宣传,日本方面是想通过减持美元资产来减低由于最近日元升值带来的不良影响……”

    “野村证券最近发布对美联储突然加息的分析报告,报告指出,按照历史惯例,美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尽管通货膨胀的现象还没有显示出来,但是格林斯潘和他的同事们显然认为已经到了提高利率的时候,建议减持长期国债……”

    “东京银行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时间内在全美二十六个城市开设分行,受此影响,东京银行的股票上涨了4。5%……”

    “欧洲债券市场出现不寻常行情,尽管法国、英国、德国等央行宣布降息,但是长期国债收益率依然逆市上升。有分析师指出,经纪人正在向他们席位的客户追缴保证金,其中又以美国客户为主……”

    ……

    “山雨欲来风满楼!”钟石看完这些新闻后,终于弄明白过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先是美日谈判告破,然后是美国宣布对日本实施“超级301”贸易条款,然后日本的财团齐齐看衰债券市场,这千头万绪的新闻背后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双方在看不见的地方正展开一场较量。

    他也彻底明白过来,为什么后世在今年,国际债券市场说崩溃就崩溃了,原因敢情是在这呢!

    “美国加息,日元升值,这两个都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凑到一起就构成发动金融战争的先决条件。”钟石喃喃自语道,“原来不止是对冲基金引起的危机,而是另外背后还有一股势力,竟然是日本举了全国之力。就不知道这是日本官方的举动还是财团自己的动作,但不管怎么样,背后必定有高人的指点。”

    钟石的声音压得很低,连坐在他身边的路易斯都没有听清楚,这种金融战争的主角是两个世界上经济势力最为雄厚的国家,任何商业银行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也都只是其中的棋子。和日本不同的是,美国的金融机构可不一定都听政府和美联储的话,说不定他们还会趁此落井下石呢。

    “难道他们就不担心这种债券市场的崩溃会冲击到本土市场吗?”钟石想着,突然一个念头跳到了他的脑海中,这种全球性的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升的情况势必也影响日本债券市场,“路易斯,有最近几个月日本市场方面的资料吗?”

    “这个……这个恐怕要从香港方面传真过来,我们这里毕竟是研究美国债券市场的,对于经济基本面方面的研究难免有疏漏……”路易斯的脸上就露出了难色。他看着钟石盯着这么一份普通的报纸看了半天,脸色变幻不定,就知道他必定是看出了什么,但钟石突然问起日本方面的经济数据,饶是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到钟石开口的第一句话竟然问的是日本。

    “那好,叫香港方面的人赶紧把这几个月日本方面的经济数据都传过来,要快!”钟石眉头一皱,接着就让路易斯去通知香港方面的人。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突然从交易厅内传来一阵哄叫:“有大手笔卖单,这……这手数有点多啊!”“跌了,跌了,十年期国债的价格下跌0。1%个点!”“升了,ytm(到期收益率)动了,增加了一个基点。”

    “这是怎么回事?”钟石就是一惊,有些困惑地看着大喊大叫的交易员们,又升又跌的叫声让他一时有些闹不明白,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债券期货市场有大笔的卖单进入,竟然将现在十年期国债期货的价格打压下去了。

    钟石赶紧走到最近的一台电脑前,凑近到不大的屏幕,赫然看到104…26的价位上堆积了34510手买单,几分钟内就将十年期国债的价格打压到了104…26的价位。

    “这么多笔的手数是怎么出现的,是一下子冒出的还是……”钟石赶紧问道,这么大一笔手数,很显然是实力雄厚的大机构在出手。

    “不是!”操作这台电脑的交易员快速地回答道:“我一直在注意这卖盘上的手数,这三万手的卖单是接连出现的,三笔一万手左右的买单基本上是在半分钟之内出现,一下就把上面的买开单和空换的手数全部扫光。”

    “这有没有可能是多头平仓的节奏?”钟石想了想,问出另外一个可能。

    “应该不可能。”那名交易员想都不想就回答道:“这么大规模的平仓,肯定会被空头抓住,到头来多头能不能离场还是问题呢!”对于这种简单的操盘问题这些交易员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钟石脸皮就是一红,不过他飞快转过头去,装作没有听到交易员所说的话,在停顿了一会后又转过脸来接着说道:“现在我们来了同盟军。既然这样,咱们也跟着他们一起,看多头接下来怎么办。”

    路易斯就点了点头,大声地命令道:“各就各位,咱们继续开新仓,另外其他几个合约也加仓……”

    每个国债期货合约都有一定的期限,但是标的的国债品种都是十年期的,主力合约有好几个,由此形成的加权收益率才被看做长期利率。

    目前天域基金做的二月份合约是主力合约之一,但是为了预防主力资金转移合约,又或者是进场太晚无法建仓等原因,其他月份的合约也有不同的仓位。

    有了天域基金的加盟,空头更是如虎添翼,在两个大空头不约而同的发力之下,这一天十年期国债期货的价格最终定格在104…22的价位,收益率也提升了1个基点。

    “就是不知道明天多头会不会反攻?”结束了交易的路易斯喜笑颜开,这一天的交易赚了接近一百万美元的盈利,难怪他这么高兴。

    当他回过头四处找钟石的时候,却发现他在传真机旁边看着一堆文件发呆,路易斯赶紧急走两步赶到钟石身旁,就听到钟石低声地感叹道:“原来如此啊,小日本还真是处心积虑啊!”(未完待续。。)

    ps:  94债券市场大崩溃给我写成这样,汗啊~

第七十七章 有恃无恐

    “这正好是日本解决通货紧缩的好时机,怪不得他们敢这么做空国债期货呢!”看完了从香港传过来的研究报告,钟石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原来从九十年代开始,日本股市崩溃,但是由于先前为了刺激经济而维持的低利率政策造成流动性泛滥,说白了就是市面上流通的钱太多,但是由于经济不振,这些钱就成了大麻烦。因此日本央行开始价高利率,从市场上回收货币,只是其中的力度很难把握,一个不小心就变成了如今通货紧缩的地步。

    通货紧缩,跟通货膨胀是两个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市面上可供流通的钱少了,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来说,是宁愿有点通货膨胀,也要极力避免通货紧缩,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开闸放水,释放流动性。

    日本财团大举进攻美国甚至是欧洲市场的债券,肯定是看到甚至是得到日本央行降息的暗示,这个时候即便是由于连锁反应带来日本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上升,但是只要日本央行出来说几句话,又或者说做出反向的操作,例如在债券市场进行逆回购,很容易就打消市场上的反向预期。

    “果然是一环扣着一环,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看来日本方面是有高人呐!”钟石从头到尾地想了一番,由衷地赞叹道。

    他不知道的是,这可是日本券商的那些经济学家和策略师们共同制定的,在经历了90年日经指数两次大规模的崩盘后。日本方面开始重视起金融战争来,缓过气来的日本券商开始大张旗鼓地招揽人才,相互之间经常交换一些对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的看法,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未来的某个时候和美国打经济战。

    如今机会从天而降,磨刀霍霍已久的日本人亮出了杀招!

    果不其然,在收盘后公布的持仓情况中,日本的野村证券、大和证券、日兴证券等大券商席位上的债指空单出现大幅度的增长,那些有日本财团控股的券商席位也有不同程度的空单增持。与此同时,美国本土投行、经纪商席位上的多单也出现巨额增持。

    而另外一个战场。即债券市场。也在盘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波动,成交量均创下最近一个月来的新高。分析师们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市场目前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已经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加上一些金融机构因为投资日元亏损导致维持头寸困难,因此出现的抛售债券组合来维持保证金的情况。尤以先期在日元市场上下了重注的对冲基金为主。投资者应当注意目前的系统性风险。建议持币观望,谨慎进场。

    ……

    2月21日,距离美日谈判破裂一个星期。欧洲债券市场的情况持续恶化,德国十年期的债券收益上升了14个基点,意大利上升了23个基点,而在西班牙则上升了33个基点。

    “钟生,咱们这一个星期赚了总共接近两亿美元的利润,这整个欧洲像疯了一眼,到处都在抛售债券,即便是3a级别的政府公债,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交易室内,晚间操作的交易员们喜笑颜开地对着钟石说道,这段时间他们持续做空欧洲各国的债券期货市场,获取的利润已经超过了他们投入的本金。

    3a级别的债券是信用级别最高的债券,基本上没有违约的风险,投资这种债券基本上就是无风险投资,但是现在在欧洲基本面良好的情况下,连这种债券的收益率也开始大幅飙升,让这些浸淫在债券市场多年的老手们也看不出所以然来。

    钟石嘿嘿一笑,随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如果我是你,在经历了加息和日元亏损的情况下,会怎么做?”

    其中一个机灵的交易员立刻回答道:“当然是收缩利率期货方面的头寸,又或者干脆直接清掉所有的债券头寸。”

    “就是这个道理!”钟石拍手赞许道:“要是某个基金在美国债券市场上的头寸很大,这次亏损了很多,那么他们就必须缩减欧洲债券市场的头寸,甚至是撤离欧洲,这就是最近为什么欧洲债券市场反向大跌的原因。”

    众人给他这么一说,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最近欧洲市场反向波动的原因。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日本财团的进场使得这些原本就有些惶惶不可终日的对冲基金们感受到更大的压力,这才不管欧洲降息的事实而撤退。

    “持续做空,同时加大头寸,最少也要持有六成以上的仓位,我想经纪人方面也说不出什么来,毕竟咱们的账户还是在盈利。到了三月份就开始减少头寸,到那个时候我再重新估算一下情况,怎么样,能做到吗?”钟石见他们明白了,又开始布置起操作的策略来。

    “好的!”交易员们纷纷开口答应,接着和钟石告别回去休息,留在早晨和钟石讲述行情已经成了他们这段时间的惯例。

    等到操作美国债券的交易员们上班后,路易斯跟着钟石走进会议室,拿着一份华尔街日报给钟石看,趁着这个时机给钟石讲述道:“日本方面宣布减持五十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今天的开盘看来收益率又要上升了。”

    五十亿美元?钟石皱了一下眉头,相比于美国的经济总量,这点钱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即便是相对于整个债券市场来说,也不过是毛毛雨。

    美国的资本市场发达,除了国债市场,还有企业债市场,光是债券种类以付息方式的就可以分为分割利息债、分割本金债、反分割利息债、反分割本金债,除此之外还有品种繁多的衍生品工具,光是国债市场就有数千亿美元之多,就别说规模更为庞大的企业债市场了。

    “看来日本人也意识到债券市场的风险了,虽然这一次减持的规模不算多,但是这可能是一个信号,未来一段时间还有可能减持。”路易斯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最后下了结论。

    “你说的不错,但又不完全对。”钟石点了点头,接着他的话继续说道:“你有没有想过,日本人出售了这笔债券后的资金去向呢?”

    “兑换成日元啊……不对!”路易斯脱口而出道,可随即就发觉不对劲,现在日元兑换美元的汇率正处于一个历史高点,要是在这个时候将这笔资金兑换成日元,傻子都不愿意。“既然连债券都不愿意冒险,那么只能存在银行里吃利息了!”

    “不错!”钟石冲着路易斯竖起了大拇指,“最近美国有明显通货膨胀的趋势,因此美联储才宣布加息。虽然短期利率不能和长期利率相比,但是安全无风险啊,这才是外汇管理的第一要义。但是你想过没有,这笔钱通过乘数效应放大后,又增加了市场上的流动性,还不是照样给美国的经济增加通胀的预期?”

    所谓的乘数效应,是指货币在流通体系中通过不断存放之后放大的效应。举个例子,在存款准备金率10%的前提下,向某银行存入100元,银行在缴纳10元的保证金后将90元放贷出去,然后这90元又流通到银行里,在付出9元保证金后再次流通出去……如此反复,最终在市场上形成了1000元的流动性。

    路易斯悚然而惊,这才意识到日本出售国债的危害性,他不由地担心道:“如果是这样,那么未来债券市场上收益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这些人出售债券而导致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岂不是美联储的加息就白加了?”

    “不!”钟石斩钉截铁地说道:“要都是这样,那么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就别提了,你要知道美联储可有几百种手段解决这种问题。加息可是最温柔的一种手段,别的不说,就说提高准备保证金率一个点,就能从市场上回笼几千亿美元的资金,足以抵消这种乘数效应带来的损失。”

    顿了顿之后,钟石接着说道:“当然了,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太大,在一般情况下美联储是不会轻易动用的,最终的情况还是通过不断地加息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只要在债券市场上进行逆回购,就能回笼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足以抵消由于日本抛售国债带来的影响。”

    “哪要是日本继续减持美国国债呢!”路易斯追问道。

    “你可别忘了,日本为什么会持有那么多的美国国债?要是一天美日双方的贸易逆差没有改变,日本就不得不持有这么多的美国国债,否则日元就要大幅升值。其实最终的目标就是让美国的汽车配件进入日本汽车行业,同时开放其他市场等。”钟石连声冷笑,将双方博弈的过程和最终目的**裸地暴露出来。

    “那咱们……”

    “当然是加大做空了,我们这是有恃无恐,日本人顶在前头呢!”钟石摸了摸下巴,不无得意地说道。(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94伦敦铜

    进入三月后第二天,美国二月份的经济数据出来了,这一次对于美国来说,通货膨胀已经不是预期,而是变成实实在在的可能。

    这个时候钟石在欧洲债券市场上的收益已经达到了5亿美元之多,在过去的一周里,德国政府的十年期债券的收益总共上升了37个基点,意大利的上升了58个基点,而西班牙的也上升了62个基点,这比一个星期前的涨幅足足高出了一倍还多,而在钟石持续的增仓情况下,盈利也创纪录地增长,短短的一个星期内竟然上涨了一倍。

    “这些仓位逐步地抛掉吧!”钟石看着都瘦了一圈的交易员们说道,这段时间也辛苦他们了,尽管他们是天域基金的雇员,但是这一次所操作的都是钟石自有的资金,因此在交易结束后钟石还是要按照惯例分上一部分的分红。

    “好的,您放心吧,为了咱们的分红,我也会小心地清仓出场的。”交易员们拍着胸口答应道,事关他们自己的分红,这些人也自然会十分小心谨慎。

    美国资金从欧洲市场上撤离地已经差不多了,现在是恢复到价值投资的时候,不过钟石拿捏不准的是,未来一段时间美国通胀的预期依然存在,甚至还有可能继续加息,这对欧洲市场是个什么影响他不知道。

    而美国长期债券市场,由于日本持续地减持美国国债,再加上通货膨胀已经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因此持有债券的机构和财团惨了,美国的信孚银行甚至一度走到了破产的边缘,最后还是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干涉下才幸免于难。

    1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