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还有的就是出卖股权!”翻了翻手头上的资料后,毕索斯脸上的表情终于有了少许的变化,尽管这些资料他早就烂熟于心,但是一想到目前出现危机的这两家投行惊人的相似性,他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惊讶,“和斯坦利公司一样,他们计划将部分股权出售给新的投资者,这个投资者也是来自华夏,据说是一家叫做华信的国有企业。”
在华投吃下布雷洛克公司和斯坦利公司的股份之后,华尔街对相似交易的**达到了。虽然不知道真假,但在这个时候传出和华夏企业“有染”的消息无疑是对投资者一个极大的安抚。
“华夏公司么……”一提到华夏,钟石的面孔就浮现在保尔森的脑海当中。没办法,这张脸孔的主人留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过深刻了。突然,他心中一动。想到如果自己是他,会怎么样来对付像贝尔斯登这样一家巨头呢?
虽然保尔森在华尔街混迹多年,现在也成了名动一方的大人物,但他本质上并不是“门口的野蛮人”,也不是那些强势进入董事会、联合小股东改变管理层结构的强力基金,所以除了做空其股票之外还真没有太多的门路。
想到就去做!保尔森永远是一个行动派。他挥挥手,让毕索斯退下去之后,就拨通了钟石的电话。
“钟先生,如果让你选择去做空一家企业,是彻底打倒的那种,你会怎么做?”
没有半点寒暄,保尔森单刀直入主题。他是这么理解的,自己俨然已经和钟石是一个利益联合体,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的。所以根本没有太多的废话。他就直截了当地问道。
“……”电话那头的钟石沉默了片刻,像是在消化保尔森话里的意思,又像是在仔细思考。足足过了两分钟之后,他才长叹一口气,用低沉的语气问道,“约翰,你打算对哪家企业下手?或者说,你对哪个行业的企业下手?”
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自然有不同的策略。保尔森立刻就醒悟过来,“是一家金融机构。我要彻底打垮它,不是短期内做空它的股票那么简单,而是让他倒闭,关门,彻底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哇哦,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钟石笑了笑。他想都不想就回答道,“约翰,你这么激进真是出乎我的预料,不过我喜欢。不知道北岩银行你听说过没有,一家本部在英国的银行。因为流动性不足导致储户对其丧失了耐心,继而发生了挤兑的那家英国银行。虽然它最后并没有倒闭,但是却被人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你可以参考这个模式啊!”
“北岩银行?”保尔森自然有印象,在大脑里飞快地将前不久的事情回忆了一遍之后,他就有些明悟了,不过另外一个疑问立刻涌上心头,“钟先生,我多嘴地问一句,那件事是你干的吗?”。
“当然不是我!”钟石打了个哈哈,随即断然否定道。对于这样一个将黑锅扣到自己头上的行为,他是打死都不会承认。在否定之后他又说道,“对于金融机构,流动性是他们的致命缺点,相信这一点你也很清楚。只要针对这个散布消息,十有**都会对金融机构造成重创,当然前提是这家金融机构的内部出现了问题,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大的效果。事实上你根本都没有必要去发布消息,只要站出来说一句话,相信不管对谁都是一种威胁。”
对于流动性是金融机构致命缺陷这一点保尔森自然是洞若观火,但在散布消息方面他却是个新手。他浑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如今在市场上有多大的影响力。事实上无数的人在研究他,在模仿他,所以只要他发表公开讲话,其造成的影响或者杀伤力绝对是巨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索罗斯找上保尔森的原因之一。
保尔森若有所思地挂上电话,又低头沉思了片刻,终于关于如何做空贝尔斯登的策略渐渐地在心中成形。
“保尔森先生,一件关于贝尔斯登的重要人事变动,刚刚在他们内部发生了!”
就在保尔森拿起电话,准备拨打给资产管理部门的时候,毕索斯突然从门外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地对保尔森说道,“艾伦。施瓦茨接替詹姆斯。凯恩任首席执行官,凯恩仍然是董事长,任命刚刚在董事会上通过,马上就会对外公布。”
“施瓦茨?什么人?”保尔森伸向电话的手停住了,皱着眉头想了半晌,对这位新任ceo还是没有半点印象,“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有高层人事变动?”
“对,市场也会这样想,怎么在这个时候有人事变动?”毕索斯极其兴奋地附和道,“按照常规的逻辑来判断,上一次贝尔斯登的内部基金崩溃,已经有ceo为此辞职负责了。在十二月份,也同样有一个联席董事长为此辞职负责。但现在市场上并没有太多的流言,可偏偏他们在这个时候换帅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保尔森怔怔地望着毕索斯,心头却是一片火热,他突然意识到这件事太有价值了。
……
几乎在同时,索罗斯这边也接到了关于贝尔斯登人事变动的消息,他第一时间就召开了电话会议,一个只有三个人参与的秘密电话会议。(小说《大时代之金融之子》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江南柳飞烟投来两张月票!
第六十八章 贝尔斯登阴谋 三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时代之金融之子》更多支持!“乔治,那个小家伙信得过吗?”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曾经和索罗斯缠斗了数年之久的朱利安。罗伯逊。一?? 看书?? w?w?w要·1要k?a?n?s?h?u?·这位前对冲基金界鼎鼎大名的人物现在退居到了幕后,在对冲基金界的影响也是大不如前,但是有谁胆敢忽略掉这位曾经叱咤风云人物的话,那么他肯定会吃大亏的。
说来也是奇怪,在老虎基金崩盘之后,朱利安。罗伯逊和乔治。索罗斯的关系竟然变得好转了起来,或许是双方不再存在竞争对立的关系,或许是索罗斯从罗伯逊的身上感受到了兔死狐悲,总之两人的关系比之前大有改善。
目前的朱利安。罗伯逊自己不再涉足到具体的资金管理当中。当他的老虎基金清盘之后,他旗下的众多交易员和分析师们纷纷各立门户,成立自己的基金。作为教父一样的朱利安。罗伯逊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他将这些年积累下身家的一部分投入到这些基金当中,从曾经的管理者摇身一变,变成了投资人。
这么多年下来,朱利安。罗伯逊的身家不减反增,都是得益于当年他培养出来的这些“虎仔”。当然即便是这样,他的身家还是远远不能和索罗斯相比。
而现在在线上的另外一人是吉姆。查诺斯,号称是华尔街的“空神”。这位同样是大名鼎鼎的基金经理从来都是只有一个操作策略,那就是全力卖空。在2001年,他押注当时的安然公司。在爆发出丑闻之后安然黯然倒闭,而查诺斯因此一战成名,成为华尔街做空势力的代表人物。
这三人间彼此相熟相知,类似的配合也曾经干过几次,所以根本没有信任上的问题。但是这一次的组合里加上了肯尼斯。格里芬和约翰。保尔森。两个新面孔让朱利安。罗伯逊产生了担忧。
“这的确是个问题!”电话那头的索罗斯沉默了片刻,这才淡淡地说道,“不过伙计们,他们俩可是现在市场上拥有现金最多的两个家伙。如果不拉拢这两个家伙的话,那么我们的计划就要拉拢更多的人,如此一来泄密的风险就大大地提高了。我和约翰谈过。这个家伙是个野心很大的人,和肯尼斯。格里芬一样,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人。所以坦白地说,我并不是很担心他们的道德风险。”
一说到现金问题,其他两人均保持了沉默。现金问题的确是他们这个组合目前的一个致命伤。虽然这几人均是身家不菲,即便是放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屈指可数的富豪之一。但是他们的资产并不是以现金形式存在的,事实上一年当中他们的资产能够以现金形式存在的天数都少得可怜,因为他们是职业投资人,非常明白持有现金是最愚蠢的投资方法。
“他们不会那么干的!”一直保持沉默的吉姆。查诺斯突然开口说道,“他们不是圣人,而且这一切并不触犯法律。?要?看书 w?w要w?·1?k?a书n?shu·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是基金经理。有着业绩上的需求。”
吉姆。查诺斯是个少言寡语的人,虽然他不会轻易开口,但是他所说的话无一不是一针见血、直击要害的那种。所以不管是索罗斯还是罗伯逊对他的意见都格外地重视。
眼见着三人当中两人表示了不同意见,朱利安。罗伯逊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将话题转移到如何做空贝尔斯登的策略上来。
“尽管他们的市值已经下降到了百亿美元左右,而且去年四季度出现了巨亏,但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们想要在短期内做空他们。即便有了两个奶牛的加入,恐怕还是力有不足吧?”
朱利安。罗伯逊在研究了贝尔斯登的情况之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奶牛所说的自然就是约翰。保尔森和肯尼斯。格里芬,因为可以像奶牛出奶一样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所以在金融界里一般将这种现金流充足的机构或者个人称之为奶牛。
的确,尽管现在贝尔斯登的市值已经被腰斩了,但他们目前的市值仍然有接近百亿美元之多。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是很多交易所的结算商,同时内部管理着千亿规模以上的资金,所以在现金方面可以说是无忧的。
别的不说,就光说对冲基金界,至少有200亿美元在贝尔斯登的经纪账户当中,即便这些资金的闲置率只有一成的话,那么也相当于给了贝尔斯登20亿美元的现金流。
做空金融机构,打击其现金流是最狠辣的一招,朱利安。罗伯逊虽然远离了资本市场很久,但是当年深厚的功力依然在。当他一开口,所说的策略就是针对所要做空目标的现金流,远比起之前不明就里的约翰。保尔森要高明得多。
“不,他们有很多的问题!”吉姆。查诺斯立刻出声反驳道,一如既往地言简意赅,“致命的问题!”至于是什么问题,他却没有多说。
“朱利安,你离开一线市场的时间太久了,已经跟不上现在的形势了。”就在朱利安。罗伯逊还在苦苦皱眉思索的时候,索罗斯的声音又恰时地响起了,“虽然目前贝尔斯登的内部对外宣称,他们的资产因为债券亏损减计了19亿美元。但是谁都清楚,贝尔斯登才是整个债券市场最大的玩家之一。斯坦利方面亏损接近百亿,而贝尔斯登这边才亏损区区的二十亿美元,这个数字可不太符合华尔街的预期啊!”
索罗斯的说法虽然让朱利安。罗伯逊的心中略感不爽,但毕竟对方说的是事实,所以他也只能接受这样的评价。不过接下来的话很快就让朱利安。罗伯逊陷入了沉思,“乔治。你的意思是贝尔斯登方面谎报了他们的亏损情况?这似乎不太可能吧?”
对于财务造假,一旦被揭穿之后,代价几乎是上市公司所不能够承受的。不止如此,相关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后期审核的事务所都要面临着严重的处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查诺斯所做空的安然。这个庞然大物在倒闭的同时,也导致了审计界巨头之一的安达信关门结业,从此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变成了四大。
正是因为造假的代价太过于沉重,造成的影响太过恶劣,所以罗伯逊根本就不敢相信对方胆敢在财务报表上动手脚。
“不!不!不!”索罗斯连连否认,“事实上我并不认为贝尔斯登在财务报表上做了手脚。只是我不认为他们在债券市场上的损失会止步于此。我个人认为,恐怕在一季度报表出来之后,市场才会对贝尔斯登的财务状况有个更清醒的认识,而这个认识绝对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所以我把正式做空的时机定在那个时候。”
按照原定的计划。现在他们开始在市场上卖空贝尔斯登的股票,借此先慢慢消耗他们的现金流,等到三月上旬的时候再全力爆发,在那个时候全力以赴、多策略结合地打压贝尔斯登,最终的目的自然是要将对方彻底打死。而三月中旬,正是贝尔斯登08年一季度财务报表出来的时候。
“这似乎有点冒险!”对于爆发时机的选择,朱利安。罗伯逊没有任何的异议,在这一点上他和索罗斯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两人都是选择时机的高手。不过对于贝尔斯登财务状况会恶化的这一判断,他却是不敢太过苟同,因为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清楚贝尔斯登真实的经营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除了他们自己的高管,“如果到时候他们的财务状况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糟糕,又或者得到了某些改善,那我们选择在那个时机发动岂不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朱利安。罗伯逊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如果贝尔斯登真的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那么他们的股价势必在短期内出现反弹。而这种反弹对于他们这些图谋做空的人无疑是相当不利的。
“这不可能!”静默了半天的吉姆。查诺斯突然说道。他的开腔将正讨论得热火朝天的两人吓了一跳,不过他们很快就意识到对方有话要说。如果说到做空,尤其是这种微观性质的做空。恐怕索罗斯和罗伯逊都没有对方经验丰富。
见两人安静下来之后,查诺斯依然是惜字如金,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两人心中一亮,“我们制造他们亏损。”
“具体呢?”索罗斯若有所思地问道,他仿佛抓住了什么,但一时半会却是不能明悟。虽然之前他制定了大方向和策略,但是这个策略并不是完备和具体的,细节方面还需要和其他人一道商量。
“交易,结算,和人事变动!”查诺斯难得地多说了几句,“交易方面我们让他没有对手,结算方面让他们的客户不再继续信任,继而抽走资金。而人事变动,则可以产生各种谣言,虽然这种谣言的杀伤力是最小的,但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吸引眼球。而引起各方的注意,对我们后续的计划至关重要。”
“真是太棒了!”
“吉姆,你真是个天才!”
几乎是在同时,朱利安。罗伯逊和索罗斯就明白过来,两人不约而同地称赞道。虽然两人都是造势的高手,但他们造势的起点太高,一般来说都是宏观方向的。朱利安。罗伯逊曾经是一个股票造势的高手,但他毕竟远离一线时间太久,而且手头上的资料也不完全,所以一时半会也没有意识到其中有这么多的文章可做。
查诺斯的计划是索罗斯策略的一个重要补充,即在朱利安。罗伯逊提出贝尔斯登的财务报表可能在三月份公开时出现盈利或者小亏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向市场散布流言、说服交易对手停止交易和结算等方式来压缩贝尔斯登可能获取盈利的渠道,进而让他们的财务报表达不到预期的水平,尽管这种预期实现与否还是未知之数。
讨论到这个地步,基本上所有能想到的漏洞他们都已经想到了,又谈了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之后,他们将话题转移到了怎么样借入贝尔斯登的股票上。
“根据我们的研究分析,在过去一年当中,始终有一股势力在做空贝尔斯登的股票,从他们达到170美元的时候就开始做空,到现在也没有丝毫回仓的迹象,这葬送了我们部分流动性!”索罗斯愤愤不平地说道。
基于美国股票可以做空,也可以做多的性质,所以一支股票在市场上流动性很强。而贝尔斯登一共有两亿不到的总股本(普通股),整个盘不算少。但是贝尔斯登公司自己控制一部分四成多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而其他的机构和个人掌握着剩下的五成多股份。但相比起贝尔斯登自己来说,这部分的股东数量实在是过于众多,分摊到个人头上根本就没有办法和他们相抗衡。而市场上一下子少了一成左右的流动性,这必然对贝尔斯登的流动性造成影响。
不过幸运的是,这笔一成多的股票最终还是流入了市场。因为所隔的时间有点长,而且在这段时间内贝尔斯登的股票价格直线下跌,所以当初接手的人恐怕早就解套出手了。因此索罗斯只是稍微地抱怨了一下,就开始认真地盘算起怎么样借入贝尔斯登的股票而不被市场所察觉。
“竟然还有这种事?一年前就开始做空?”罗伯逊很惊讶,即便他曾经持有过日本沽单超过五年的时间,但那是在他认为行情还有下跌可能的情况下,而一年前的贝尔斯登完全没有任何颓势可言,相反则是如日方中,“乔治,你知道对方是谁吗?”
“不清楚,或许他们已经平仓离场了,这个利润足够让他们满意了!”索罗斯眉头微皱,想了想之后,回答了一个让自己都不怎么相信的答案。
他的确是不知道。(小说《大时代之金融之子》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七十章 质押股权 上
“亚洲人么?”丹尼尔沉思了片刻,就恍然大悟道。?一看书 ?w?w?w?·1?k?a?n?s书h?u·
在管理学上有过这么一个经典的案例,即在流水线上,欧美的产业工人习惯于沉默工作,而亚洲人则对这一套完全不感冒,让他们在沉默状态下工作效率很低,所以管理层将流水线稍微变动,方便亚洲人聚在一起边聊天边工作,这样效率就大大地提高了。
这虽然只是特例,但从中可以看出亚洲人喜欢聚在一起聊天的习性。而索罗斯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才将“消息”的源头设定在亚洲的金融圈当中。
“相信你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知道的你也不需要知道了,干好你自己的工作吧!”索罗斯嘿嘿一笑,就挂断了这边的电话,只留下一个细思恐极的丹尼尔,怔怔地举着话筒,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好了,伙计们,第一步已经顺利完成了,接下来是我们需要资金的时候了。肯尼斯,约翰,你们的现金准备好了吗?”。五个巨头都等候在线上,索罗斯对丹尼尔所说的一切都被他们清楚无误地听在耳朵当中,这几个人中之龙自然是很快就明白了索罗斯的用心,心中情不自禁地对他多了几分警惕。
事实上几人之间只是个松散联盟。有共同利益的时候或许能够聚到一起,但利益散去的时候又各行其是,而一旦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他们之间又随时可能反目成仇,正如当年的朱利安。罗伯逊和索罗斯那样。 ?? ?? 要看?书 w书w?wk a?n shu·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现金方面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准备了2亿美元的现金,还有总共价值4亿美元的证券,随时能够从银行方面再借贷2亿美元的现金出来。你们那里呢?”肯尼斯。格里芬淡淡地回答道。
按照全盘的计划,策略方面由索罗斯等人全盘负责,资金方面则大部分由城堡基金和保尔森基金来承担。当然,作为合作的一部分,索罗斯等人也是要承担一部分资金的,否则保尔森等人根本就信不过他们。
“好的,我们的资金也已经到位了。总共是1亿美元!”眼见着对方准备好足够量的资金,索罗斯自然是大喜过望,将己方这边的资金情况简要地说明了一下,随即解释道,“现在的情况是,我们要利用这笔资金借入贝尔斯登的股票抛售,但是零星半点的股票并不能动摇其根基,所以我们要找那些大型机构持有者和个人持有者借入股票。可以通过经纪商或者其他利益无关的人出面,而且最好不要引起贝尔斯登方面的警觉。各位。没有问题吧?”
关于做空股票,一般来说向做市商的经纪商借入股票即可,但如果数额特别巨大,做市商的经纪商也没有办法融到如此多股票的情况下,这些做空的人就必须向大股东借入。有人会质疑,大股东为什么会愿意借出自己手头上的股票来打压自家的股价呢?他这么做不是让自己的身家凭空缩水了吗?
虽然借出股票可以在短期使得自身财富缩水。但大股东的思维却并非如此。首先,这部分股份难以变现,财富只是字面上的数字,起伏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即便是一时的涨跌。他们也不会太过于放在心上,只要持有股份的份额不变,他们所看重的是长期价值。其次,在有些时候因为股价波动,而大股东既不想放弃持股又想有足够现金使用的情况下,他们不是将这些股票套现,而是质押给银行换取流动现金,而银行方面则可以在质押期间将这部分的股权借出去,以此来收取一部分的利息。
这就给做空者提供了可能。
“我知道一个信息!”这时朱利安。罗伯逊说话了,“在去年贝尔斯登的股票达到顶峰的时候,他们曾经向摩根大通质押了3。75%的股权,换来了大约5亿美元的资金。就是不知道到了现在,这部分的股权有没有被他们赎回?”
一般来说,按照银行业的规则,质押股票的价格在其市值的三到五成,而那个时候贝尔斯登的股价曾经上冲到170美元每股的高价,所以按照比例的话,5亿美元的现金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只是做了这笔交易的摩根大通算是惨了,因为如果持有到现在,这部分的股权只有区区的不到3亿美元的价值,如果贝尔斯登方面违约的话,那么他们可就赔惨了。
虽然很惊讶为什么朱利安。罗伯逊知道这样的事,但其他几人均是识趣地没有发问,他们清楚对方肯定是有自己的门路,即便是问了对方也肯定不会愿意作答,索性就连发问都免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朱利安,你可以和杰米。戴蒙好好地沟通一下,看能不能借出这部分的股权,如果他们还在的话!”没有片刻的犹豫,索罗斯就颐指气使地说道,而朱利安。罗伯逊的回答也很干脆,直截了当地就答应了下来,也没有半句反驳或者不满的话,这让第一次进入他们圈子的格里芬和保尔森都相当惊讶。
虽然说对于圈子核心是索罗斯这一事实,大家都采取了默认的态度,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乐意看到有人站出来挑战索罗斯的领**地位,而朱利安。罗伯逊无疑就是最好的人选。这些是肯尼斯。格里芬和约翰。保尔森事先预想的,但实际上却并没有发生,这让两人感到很是意外。(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乐乐书虫、老鼠飞投来月票!
第七十一章 质押股权 下
“另外,普特纳姆投资公司拥有着6%的贝尔斯登股份,吉米。凯恩自己拥有着5。8%的股份。壹??看书 w w看w?·1?·这两部分的股权后者基本上不用去想了。前者可以通过信托公司来借入,一定不能够让普特纳姆投资公司的人知道实际上背后借入股票的人是我们,否则以他们的精明程度,肯定会知道将要发生什么。”索罗斯也不顾其他人是什么反应,自顾自地说道,“吉姆,这方面就交给你了!”
“好的,没有问题!”吉姆。查诺斯应了一声,随后又想起了什么,补充说道,“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肯尼斯,约翰,你们两个人的任务是……”索罗斯没有丝毫的停顿,在给其他两人下达命令之后,又对着格里芬和保尔森说道。不过一想到他们是刚刚加入到这个群体当中,或许还没有适应这种语气,当下停顿了片刻之后放缓了语气,“伙计们,你们可以向无错小说经纪商们去打探,看他们的黑池当中有多少可以借出的贝尔斯登股票。如果有,尽可能多地借出,这方面你们没有问题吧?”
“没有问题!”虽然在宏观策略对冲基金最巅峰的时期没有亲身参与过,但这些年来肯尼斯。格里芬和约翰。保尔森经历的风云也是不少,积累下的人脉更是可观,尤其是后者,现在简直能用炙手可热来形容。所有的经纪商都巴不得能够和保尔森基金拉上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从他们的黑池当中借入些股票自然不在话下。壹??看书 w w看w?·1?·格里芬和保尔森没有犹豫,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自然,对于股票借出的成本,将从他们五人共同支付的账户当中扣除。做空完成之后按照比例再原数奉还。至于将来的收益,则由五人平均分配。这个方案看上去并不公平,因为肯尼斯。格里芬和约翰。保尔森两人出了大部分的钱,但实际上如果没有其他三人的参与和谋划的话,他们也赶不上这趟快车,所以虽然小有争议。但这个分配利润的方案还是很快地得以通过。
“那么,现在各位还有问题吗?”。眼见着任务分配得差不多了,索罗斯拍了拍手,来了一句总结性的话,“如果没有问题,那本次会议到此结束,等到下一次开会的时候,就是我们全力抛售贝尔斯登股票的时候。”
“我有一个问题!”
就在其他人都保持沉默的时候,肯尼斯。格里芬却开口问道。这让索罗斯伸向通话结束键的手就是一顿,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肯尼斯,我的朋友,你有什么问题?”
在原先的预想当中,约翰。保尔森应该是一个最有自己想法的人,索罗斯也随时准备着回答来自保尔森的提问,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最后提问的人不是保尔森,而是肯尼斯。格林芬。
作为华尔街的中坚力量。肯尼斯。格里芬的履历无疑是耀眼而又辉煌的,尤其是在06年接下了不凋花基金的能源头寸并且最终从里面豪赚十亿美元的事迹,更是在华尔街广为流传。虽然城堡基金是一家主要以量化为投资策略的基金,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兴趣介入到事件驱动当中,尤其是这种事件还是由他们自己触发的。
或许是因为年轻,或许是太过于自负。肯尼斯。格里芬显然对通话的其他几人没有太多的尊敬之意。当然,这个人群并不包括约翰。保尔森。事实上,在和其他人对话之前,他已经和保尔森通过电话,一来两者都是新加入的人。第二则是他也对保尔森去年的业绩充满了敬仰。
“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任务,那么乔治,你会干些什么?”格里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委婉,或许他连客气也不知道,直接开门见山地质问,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