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所谓天子一怒,流血千里,这位领导人在回京之后,就着手解决全国的黑恶势力,于是轰轰烈烈的“严打”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从严”“从重”“从快”的三大要求下,一批对社会治安有重大危害的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社会秩序得到了整顿,治安面貌焕然一新,有利地保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

    只不过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时的偏差,也造成了一大批匪夷所思的案件发生,例如当时有位顾客买了几斤麻花,回到家之后才发现缺斤少两,他于是回去和卖麻花的小贩争执,结果两个人都被抓了起来,其中小贩被处以枪决,而那位顾客因为买了12根麻花,也被判了12年的有期徒刑。

    这种情况自然会对普通的百姓造成莫名的恐慌,就连钟方卓这样的老人也不例外。

    堂屋里沉寂了一会之后,领导试探着问道:“廖先生,您有什么事情,不妨直接对这位老爷子说,说不定他能帮上忙呢!”

    钟氏三父子一听到这话,也明白过来了,纷纷松了一口气。原来这几人中,主客竟然是那位西装革履的外商,而不是这位县里来的领导。

    这年头,能不和政府扯上关系,就尽量不要扯上关系。不过钟氏父子又仔细地想了想,觉得自己实在是和这位外商没有一点关系,那么这西装男的来意就很让人不解了。

    “咳咳,我的确有点私事,想要和钟石先生谈一谈啦……”

    廖承德听到领导的话后,眼睛四处看了下,却没有说出什么所以然,很显然,他并不想在这位领导面前谈论这件事情。

    要是他在这位干部面前,大大咧咧地谈起古董的买卖,虽然干部很有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难保以后不会找他算账。

    华夏人最喜欢的和最擅长的就是“秋后算账”了!

    听了廖承德的话后,在场的那位统战部的干部,脸上就露出讪讪的表情,他是一点即透,知道这位廖先生的言下之意,就是让他们回避一下。

    那位司机反应比较快,委婉地说道:

    “廖先生,还是我们在场比较好,要是你有什么事,咱们可担当不起啊……”

    廖承德闻言心中暗自得意,自己从一个偷渡客,转眼变成座上宾,这种感觉真让他陶醉。不过他在商场上沉浮了数十年,这点城府还是有的,面无表情地沉吟了片刻,他就想好了托词。

    “不好意思啦,是这样的,我在香港有一位朋友啦,他说和这里的钟家有些故旧,特意托付我过来打听一番啦,看有没有故人还活着。”

    “原来是这样,你那位朋友的故人叫钟石?”

    司机仍然是不依不饶地问道,这年头改革开放还没多久,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敌我矛盾的时候,越是落后的地区人们的思想越是保守,当干部的思想就更警觉了。对于这些来自港澳台湾地区的人,他们一般都是表面上欢迎,暗地里提防。

    “这倒不是,不过听说他留有个后人啦,叫做钟石,他拜托我前来看看啦,顺便带点钱给他啦。”

    说到这里,廖承德冲着一头雾水的钟氏父子三人眨了眨眼,示意他们不要说话。“本来我想私下来的,不过一到这里就遇上你们啦,只好都告诉你们啦……”

    这年头谁家要是有海外关系,也不敢轻易公布出来,一来可能给自己惹上麻烦,二来海外的亲戚都会寄钱回来,很容易被有心人惦记上。

    廖承德此话一出,随行的那位干部和司机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然的神色来,原来这位廖老板是帮老朋友的忙,才跑到这个穷乡僻壤来的。

    两位统战部的人,明白了廖承德的来意,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也不好说什么。他们来的时候,就打听清楚了,这位廖先生在江南地区名气很大,不像是特务间谍什么的。

    就算他是什么特务,可在这偏远地区,又能打探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这几年统战部也接待过不少回乡的港澳同胞,他们也心知肚明,这些人对政府的政策还有很多顾虑,往往只是做完自己的事情就拍拍屁股走了,根本不会投什么资金建设家乡。

    一想起临来时候县委书记的嘱咐,这位统战部的部长就有些头疼,他不无歉意地说道:

    “廖先生,实在不好意思,我也是职责所在。这样吧,我们先告辞了,等廖先生回到县城,还请务必联系我,给我个做东的机会,为你接风洗尘……”

    “部长,这合适吗?”那位司机凑到部长耳边,低声地问道。

    这位司机出身军队,对特务间谍这类分子最是警觉,他总觉得这位廖先生的行为有些古古怪怪的,让他不敢放下心。

    “小张,你是部长还是我是?我们要理解廖先生的苦心,让廖先生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顺便看看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领导不悦地哼了一声,语带严厉地训斥道。

    “李部长,谢谢您的关心,其实我这次来,除了办点私事外,也有考察贵县投资环境的意思,等我这边事了,一定好好和您谈一谈……”

    廖承德的话彻底打消了李部长的顾虑,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对上面有个交代了。想到这里,李部长不禁看了一眼这个房子里其他几个正襟危坐的农村人,“这几个家伙,真是有福了。凭空掉下了大老板的亲戚,指不定这个廖老板给多少钱呢!”

    话既然都讲明白了,李部长和司机也不好再留下,他们客套了几句就坐上桑塔纳,在一阵“突突”的黑烟中扬长而去。

    等统战部的人走了之后,钟建军看了一眼在院子里照旧吃饭的儿子,气不打一处地说道:“小石,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把那个白瓷碗拿出来,让廖先生好好地看一看!”

    从廖承德说话时,钟建军就一直留意着在院子里的钟石的表现,事情当然不是廖承德说的那样,这位廖先生,十有**就是为了那个白瓷碗而来。

    “廖生,你钱带来了吗?”钟石不慌不忙地放下碗筷,对钟建军使了一个安心的眼神,这才好整以暇地说道。

    “后生仔,你可真行啊,竟然要我这个幕后的大老板亲自出马。说吧,到底有什么东西,能让我的钱多出二十倍来?”

    廖承德嘿嘿一笑,以一种对等的口吻对钟石说道。

    院子里的其他人面面相觑,浑然不知道这两人在说些什么!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十章 长江实业

    钟家的三位长辈齐齐望向钟石,就连在一旁收拾碗筷的刘兰也停下手,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紧盯着自己的儿子。

    “都看着我干吗?”纵使钟石有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也架不住这几位长辈询问的目光,他小声地抱怨道。

    “来来来,大家抽根烟,咱们屋里说话!”

    廖承德见众人都愣住了,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他灵机一动,从怀中掏出香烟,挨个地发给钟家的三位男人,将他们哄回堂屋里,这才对钟石挤了挤眼。

    钟石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也跟着进了堂屋,既然躲不了,那只有硬着头皮去面对了。

    廖承德在香港生活了二十年,早就融入了那边的生活。香港不同于华夏大陆,旧社会遗留下的风气很浓厚。

    在旧社会里,有这么一种说法,说得是行走江湖,有三种人比较特别,也可以说是危险。

    一就是出家人,例如和尚道士,第二就是女人,而且是越漂亮的女人越危险,第三就是小孩子了。所以以廖承德如今的身家和地位,对钟石这样的孩童,没有丝毫的小觑之心。

    等众人坐定了,廖承德思考了半天,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

    “不瞒诸位说,我在香港做点小生意,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前两天听我手下的人说,有个叫钟石的小友,说有重要的事情相商,所以我这次冒昧前来,还请各位不要怪罪!”

    “喂,老家伙,我说了什么?”

    还未等其他人有什么反应,钟石就阴阳怪气地说道,他当然不愿意承认,自己说过的惊世骇俗的话。

    “小石头,住嘴!怎么和长辈说话呢!这么没礼貌,平时我怎么教导你的?”

    钟建军冲着钟石就是一通呵斥,末了还拍了一下他的脑袋,不过拍得很轻,显然并不是真的生气。

    “既然不是政府的事,那我这个老头子就先回去了!”钟石的话虽然说得不客气,不过哪里瞒得过钟方卓的眼睛,他人老成精,明白这个孙子不想在人前说事,所以坐了一会就提出告辞。

    “爸,大哥,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不能敞开来说的啊?”钟建军见老父这样,赶紧起身拦住父亲,同时不满地瞪了钟石一眼,这次他是真的生气了。

    看见老爸严厉的眼神,钟石也慌了,只能实话实说:

    “爷爷,大伯,我找这位廖先生,其实是想和他做些生意!”

    “做生意?你小小年纪做什么生意?”钟方卓奇怪地问道。他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大孙子争气,考上了华夏最著名的学府,大孙女在学校里的成绩也不错,老师说有可能考上县里的高中,如今只有这个小孙子,不过年纪还小,现在也不用担心什么。

    钟家是书香世家,世代都是以读书做学问为荣,从根子上瞧不起商贾,钟方卓一听到钟石这么说,心中不快,就连这小孙子表现出来的异样也没有注意到。

    钟建国心细,发现其中的古怪,怎么眼前这位廖先生会不辞千里前来,态度还很谦恭?而且看先前那个干部的态度,这位廖先生也不像是很容易受骗的人。

    见小孙子不出声,钟方卓气得直跺脚,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语气严厉地说道:

    “你们谈,你们谈!”

    说罢,拂袖而去。钟建国、钟建军两兄弟见了,赶紧跟了上去,小声地在他耳边劝着。

    “这…这…”廖承德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变故,半天说不出话来。

    “廖生,咱们出去走走吧!”钟石心中也感到无奈,不过他也知道,想要他那个顽固的爷爷一时半刻接受现实,也不大可能,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劝说。

    廖承德跟在钟石身后,和刘兰打了一声招呼,就出了院子,到处溜达起来。

    随着桑塔纳的离开,围观的人也大都散了,是以围在钟石家附近的人也没剩下几个,钟石一边走,一边嘴甜地叫着“叔叔”“婶婶”,留下身后的廖承德,尴尬地四下点头。

    等到了四下无人的地方,廖承德这才开口说道:

    “钟小友,我本来还将信将疑,不过一见到,我就觉得你说的事情有可能是真的,看来我这次还真是没有白跑一趟。”

    “废话,小爷我当然不会让你白跑一趟,只要你以后听我的,保证你日后财源滚滚,日进斗金。”钟石没好气地说道。

    廖承德哪里见过有人这么对他说话,他顿时有些发懵,一时站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怎么?港灿,不相信我说的话吗?你在香港应该听说过长江实业吧!”钟石见廖承德这副模样,还以为他不相信,又继续用嘲讽的口吻说道。

    “长江实业?李嘉诚?你怎么知道?”廖承德闻言又是一愣,不过他想想又有些哑然失笑,此时的李嘉诚在港岛已经小有名气,大陆的人知道也不足为奇。

    李嘉诚,1928年生于粤东朝州,40年为了躲避日本侵略,举家逃到香港,从此开始了传奇的一生,他做过茶楼跑堂,钟表修理工,五金厂推销员,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长江塑胶”,在58年的时候,正式进军地产界,72年的时候,成为了港岛有名的大亨,在79年的时候,“长江实业”和华人船王包玉刚联手,用6。2亿港币的代价收购了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成为第一个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进入80年代,“长江实业”突飞猛进,成为香港地产界的领军企业,而李嘉诚的财富也因此倍增,坐上了华人第一富豪的宝座,自此到钟石转世的时候,都依然是全球华人的首富。

    1984年,华英签署了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双方约定在97年将香港由英国人归还给华夏政府,随着政治前景的明朗和香港经济的复苏,地产业进入了一个长达10年的繁荣期,在这个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期,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成了最大的赢家。

    “长江实业”在1972年11月1日在香港上市,利用大牛市的时机大量筹资,投入到地产行业里去,到了1981年底,“长江实业”的市值已经由最初的1。26亿港元,激增到了78。77亿港元,成为仅次于置地的第二大地产公司。

    虽然现在已经是1984年了,不过钟石心中清楚,“长江实业”的发展才开了个头,未来几年内,随着“长江实业”的规模化扩张,和恒生的大牛市到来,“长江实业”的股价还将大幅飙升。

    钟石的第一桶金就瞄准了“长江实业”。

    “废话,我当然知道李嘉诚,他可是华人…大人物!”钟石一时口快,差点说出华人首富来。

    李嘉诚当时虽然已经是港岛有名的大亨了,但是相对于一些老牌的富翁,还是差了一点,比起包家、霍家,李嘉诚只能算后起之秀。

    那我该怎么做?”廖承德是个生意人,听了钟石这番话,脱口而出地问了起来。

    “嘿嘿,自然是全力买入长江实业的股票,然后坐等分钱了!”钟石也不怕他过河拆桥,大剌剌地说道。

    “你不怕我听了之后,掉头就走,不跟你合作?”廖承德奇怪地问道。他听了钟石的话,心中不以为意,长江实业虽然势头很猛,不过由于经常发新股,所以股价一直在5、6港元的价位间徘徊。

    “嘿嘿,我怕得要死,不过要是错过我,我想你以后一定会后悔!”钟石嘿嘿一笑,反倒是开解起廖承德来。

    “还有那个定窑瓷碗,估计也值个100万港币,你帮我全部换成‘长江实业’的股票。你要记住,我赚钱的手段绝对不止股票一项,日后有你大把赚钱的机会!”

    廖承德听了钟石的话,脸色一时晴一时阴,显然下不定决心。

    股票这玩意,廖承德自然知道,不过炒股票有风险,远没有倒卖文物这样暴利。不过他也有顾虑,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文物走私的控制,他这碗饭也越来越不好吃了。

    他在两省一市间投资实业,也是为了将来考虑。

    “怎么?还没有决定?”钟石见廖承德半天也没有说话,不由得将嘴一撇,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这位廖先生明显是以前偷渡去香港的,要不在私下里的普通话也不会说得那么流利,这种人在外面有了点成就,就热衷于衣锦还乡,大肆炫耀一番。这个廖先生更可恶,居然干起了走私文物的勾当,就更让人厌恶了。

    要是有的选,钟石也不会选他当自己的代理人,如今就看他怎么选了!

    廖承德又瞧了瞧眼前这个自称八岁的孩童,感觉像做了一场梦一样,他咬了咬牙,最后才说道:

    “我暂且相信你的话,就投一部分钱到‘长江实业’里,要是做不到你说的20倍收益,那么咱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就此终结。”

    “你一定不会失望的,咱们就以三年为限,到时候你一定会对今天的决定感到自豪的,咱们这就签订协议吧,你下次来的时候带上正式的委托合同!”钟石也松了一口气,这年头想要接触港台来的人很难,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他可不想再花精力去找另外一个。

    “什么,还要签合同?你信不过我?”廖承德怪叫一声,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这个小孩真的是八岁吗?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十一章 指点戴里奥

    在燕京的地标性建筑华夏国际大厦的29层,戴里奥望着窗外,青灰色的胡同一片片紧凑有序地延展出去,古老和现代混乱地结合在一起,让人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这里是一个叫“世界之窗”的餐厅,陪同戴利奥用餐的是华夏信托的一位副总经理,叫做许昭隆,而钟意由于翻译的工作表现出色,也特意被邀请一起进餐。

    国际大厦是在今年竣工的,当它落成的时候,就有超过200家的中外公司,前来预租房屋,使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大厦。

    看着钟意笨手笨脚地用刀叉切着牛排,发出“吱吱”的响声,许昭隆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他轻轻地敲了敲刀叉,示意钟意动作轻一些,不要这么失礼。

    他作为华夏第一家对外公司的高层,对西餐的礼仪早就熟记于心,来“世界之窗”吃饭也不是一两回,自然不会犯钟意那样的纰漏。

    只是他忘了,钟意还是一个穷学生,什么时候去过这么高级的餐厅,更何况吃的是带着血丝的牛排和红酒。他来燕京两年,连闻名京城的“满聚德”烤鸭还没吃过。

    钟意看见领导不满了,讪讪地放下刀叉,拿起酒杯小口小口地咽着,不敢发出声音。这红酒也太难喝了,一股熏脑的酸味,不过现在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只能喝这个东西了。

    “没关系,服务生,请给我一双筷子,谢谢!”雷。戴里奥看出钟意的窘态,微微一笑,向服务生打了个响指,缓慢地说出这句话。

    他知道这里的服务生听得懂英语,只不过要是语速稍微快一点,这些服务生就听不懂了。

    “许先生,不知道你们对我的建议,考虑得怎么样了?”戴里奥接过服务生送上来的筷子,又递给钟意,指了指他盘子里的牛排,示意他用筷子。

    钟意赶紧将戴里奥的话翻译给许昭隆听,又见这位副总经理点了点头,这才接过戴里奥递过来的筷子。

    “戴里奥先生,目前我们公司对您的建议,还没有一个共同的决议,还请您稍等几天,正好也可以趁这个时候,欣赏欣赏我们华夏的风景。”许昭隆拿起膝盖上的餐巾布,擦了擦嘴边的汁液,这才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好的,既然如此,那我就再多逗留几天。”戴里奥耸了耸肩,满不在乎地说道。

    他虽然在来燕京之前恶补了一番关于华夏的知识,不过华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早就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说法方式,要是一个华夏人,就会听出这位许先生话中的搪塞和敷衍。

    翻译完话的钟意又开始埋头苦吃,又让华夏信托的那位领导一阵皱眉。

    ……

    “这就是长城,果然是非常壮观,太不可思议了!”站在八达岭上的雷。戴里奥,望着延绵不绝的城墙,不住地赞叹道。

    托戴里奥的福,钟意也有幸跟随他一起游览了几处风景名胜,他吃住游玩有公家报销,而且陪同的这位戴里奥先生又彬彬有礼,从不抱怨,这样的美差,和后世的公费旅游没什么区别,钟意自然很乐意。

    这几天他们游览了天光门广场、皇宫、郊区皇陵等地方,着实让这个洋鬼子大开眼界,对东方文明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不过他也只是走马观光的游玩了一番,想要对华夏有更深的认识,还为时尚早。

    雷。戴里奥眼睛看着巍峨的长城,心中却一直在想着这次来访的目的,这几天华夏信托的高层都没有接待他,让他心中生出一丝不安来。

    “钟,你说我这次是不是没什么希望了?”戴里奥望着远方,口中试探性地问着一脸兴奋的钟意。

    “什么希望?你这次来,不是给华夏信托的高层传授金融知识的吗?”钟意丝毫没有注意到戴里奥话里的深意,漫不经心地回答道。

    “其实我这次来,是想帮华夏信托管理他们募集来的资金,大约有几千万美元。”戴里奥索性把话明说了。

    来了这么久,他的耐心也在一点一点的消失。来之前,他还信心满满,只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华夏这边始终没有消息,这让他不禁惴惴不安起来。

    “其实你可以寻找其他的资金来源,例如美国本土的资本,或者日本的财团。”钟意收回看向远方的目光,像是随意地说道。

    “是吗?我们还真是想到了一起,我也正有这方面的打算。”戴里奥的脸上露出惊喜来。“钟,你真是一个天才,如果不是你现在还上学,我真想把你招到我们公司里。”

    钟意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在他心中,不禁又想起前几天从老家打来的电话。

    在电话里,那位“开窍”的堂弟详细地问了一番最近在燕京发生的大事,和国际上的大事。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堂弟,会对这种事情感兴趣,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将他知道的事情说了一遍,末了还重点说了最近陪伴的这位戴里奥先生。

    钟石听到之后,仔细地问了一遍,这才信心满满地告诉他,这位戴里奥先生必将空手而归,这个时候正是结个善缘的好时机,钟石又在电话里告诉他该怎么做,直到钟意再三保证,一定会按照他的吩咐去做,那边才挂了线。

    这个堂弟真是厉害,还没见几个月,家里就装了部电话,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八十年代,要装一部电话要大几千块钱,普通人家根本装不起,也没有那个必要。基本上一个村子,只有村支部才有一部电话,要是谁家来了电话,还要麻烦人跑去那家去喊人。

    “其实你可以去游说那些退休基金和公共养老金,让你来管理他们的资金!”钟意特意等了半天,这才开口说道。

    退休基金是一种有典型生命周期概念的金融产品,设立这种基金的主体大多是企业,他们将每月提拨一定比率的金额和员工主动提拨的金额合并在一起,交给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打理。由于退休基金是为了能够支付员工退休所需,都是追求长期稳定的报酬,所以基金管理人在操作上也采取谨慎保守的原则。

    由于每年都有庞大的退休基金投入市场,因此这些资金也是各家对冲基金的争取目标。

    “你说得非常有道理,不过争取哪家公司的退休基金好呢?”雷。戴里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戴里奥先生,听说你们的基金是以宏观为主要策略的对冲基金,主要研究世界各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并加以利用,最后获取收益的,是不是?”钟意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是饶有兴趣地问道。

    “你连这个都知道?钟,你真是一个天才,其实我的基金还在研究,到底以什么策略进行运作,不过我个人偏爱宏观型。”雷。戴里奥皱了皱眉头,含糊地说道。

    怎么运作基金是他的商业机密,他当然不能随便告诉别人,所以钟意问起的时候,他也只能顾左右而言其他。

    “如果你能争取到世界银行的职工退休基金,是不是说明你们基金的宏观研究,已经获得了这些专业人士的认可?如果再能争取到通用的退休基金,那么全美的公司还不会对你们刮目相看?”钟意按照电话里的吩咐,将钟石的话如实地告诉了雷。戴里奥。

    “世界银行?通用?”戴里奥听到这两个词,不禁大吃一惊,随即沉思起来。

    世界银行不止是一个银行,而是一个组织,包括世界复兴开发银行、国兴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等五个机构,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帮助它们建设教育、农业和工业机构。

    在世界银行里聚集了一大批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研究全球各个地区的经济问题,向世界银行的决策层和地区的领导人提出建议,帮助他们制定政策,发展经济。

    作为专业性的机构,又聚集了各国众多的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和意见无疑是非常的权威专业。

    要是能得到世界银行的退休基金的青睐,无疑是对桥水联合的专业性的一个充分的肯定。

    而通用电气,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务公司,业务范围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到医疗业、电视节目等,是全球500强中经常位列前三的大企业。

    一个是专业机构中的翘楚,一个是大企业的代表,如果能把这两家的退休基金拉到自己的旗下,那么桥水联合将彻底在基金业里打出自己的名声。

    “钟,你真是个天才!”雷。戴里奥想清楚后,心花怒放,忍不住想在钟意脸上亲一口,不过他最后还是忍住了。

    钟意也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在心中暗想,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查查,世界银行和通用电气这两个“东西”,到底是干什么的!

    三天后,雷。戴里奥苦着一张脸,在华夏信托高层一片“不好意思”的声音中,登上了飞往东京的飞机。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十二章 1984年的大事和移民潮

    1980年美国大选,共和党的候选人罗纳德。里根当选为美国第40任总统,成为第一位演员出身的美国总统。

    70年代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也不能幸免于难。整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陷入了滞胀的困境中,这个困境持续了10年之久。

    所谓滞胀,是经济学上的一个名词,是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了长期作为经济学主流的凯恩斯主义的破产。

    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对经济积极干预,通过扩大政府投资来扩张总需求,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这种主张让美国度过了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从此凯恩斯主义变成西方各国的主流经济学思想,一直到了70年代。

    里根上台后,通过供给学派的观念制定经济政策,通过削减政府开支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减低了通货膨胀率;又通过减税和加速折旧,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成功地使美国经济再次繁荣起来。

    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经济阴晴表”的股市也开始突飞猛进起来,1982年底,道琼斯工业指数再次站上1000点,从此再没有被跌破过。1982年道琼斯工业指数创出新高并一举突破了2000点。

    随着证券化率的提高,美国的金融机构也开始迅猛发展,华尔街的投行开始放弃合伙人制度,纷纷谋求上市,1971年,美林证券成为第一家上市的投行。

    处在金融生态链上游的基金行业,也像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态势。大量资本投向了共同基金,在此情况下,对冲基金也开始获得部分投资人的青睐。

    1980年朱利安。罗伯逊创立了老虎基金,1982年肖氏对冲基金成立,文艺复兴科技也在这一年成立,而索罗斯已经和吉姆。罗杰斯分道扬镳了,不过他的量子基金已经在华尔街打出了名声。而后世对冲基金的传奇人物约翰。保尔森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