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涨上四万点了,毕竟想要在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一千点不大可能。但是39000点却是可以期待的,只要留下一个好的收尾,相信在来年的前几个交易日,很快就会冲上四万点。

    但这永远不可能发生了!

    这一天,开盘就是个好兆头,38913点,比上一个交易日高了37个点,高开!剩下的就是看它怎么走了!

    而在这个数字刚开出来的时候,吉姆和他的团队顿时发出一阵哀号,他们清楚,在这种重要的日子,基本上这一天的走势已经被决定下来了。

    这短短的三个交易日,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这几天他们账面上又有超过二亿美元的损失,更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美国方面来了新的指令,让他们进一步加重自己的仓位。如今他们整整持有超过三十万手的仓位,而平均价位也被拉到了逼近四万点的位置。

    光是这些空单,已经足足用掉了他们超过四十亿美元的资金。除去最近亏损的五亿多美元外,如今他们手头上只有不超过十五亿美元的资金了。

    这一次他们先是聚集了四十亿美元的资金,后来陆续又来了六十亿美元,总共的投入超过一百亿美元。但是三番两次的失利,已经让他们输掉了超过二十亿美元。除了投入到日本股市的二十亿美元外,他们总共能动用的只有这么点钱了。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些留作对冲风险的资金,就是投入日本股市的那一块,如今已经上涨到了二十五亿美元之多,也算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了。(这两天更新稍慢希望大家多多体谅,对于修改的问题,作者会尽量早些解决的。有的书友可能会担心修改后将影响原本对主角的期望,这一点大可放心,故事情节是不会改动的,主角的发展历程也不会改动。)

第四十七章 成功建仓

    “就是今天了!”远在香港的钟石摩拳擦掌,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不是吧,你还想继续做空日本市场啊?”回过神来的安德鲁一脸的震惊,甚至有点气急败坏了。先前钟石将所有的空单抛掉,他还以为钟石放弃了这个念头,现在看来,他并没有放弃做空的想法,而是在寻找一个更好的时机。

    “你看看,日本股市已经连续上涨四天了,再加上今天的高开,肯定又是上涨的一天,你怎么去做空啊?”安德鲁拿着一张日本市场最近走势的图纸,戳戳指指道。

    对于安德鲁如此激烈的反应,钟石并没有放在心上,事实上现在谁也不能阻止他的行动,深知这一点的廖承德和钟意都识趣地闭上嘴,一副视若无睹的样子。

    “不错,日本股市是在上涨,可是安德鲁,你发现没有,这几天的涨势已经缓慢了下来,甚至有点强弩之末的味道。”钟石也不着恼,反而是饶有兴趣地开导起安德鲁来。

    “呃……我承认你说得有点道理。可这不表明日本市场会在未来向下,做空还是有很大的风险。”安德鲁仔细地看了一会图表,不得不承认钟石的话有几分道理。

    “你说得没有错,不过你要知道,美国是一个不会让任何人夺取它霸主地位的国家,肯定会对日本有所行动。它不会容忍日本在这十年里凌驾于它之上,还有日本经济的虚高是它一手造成的,现在恐怕也将由它来戳破!”

    “可你也不能确定就是在最近,又或者说不是在四万点附近?”安德鲁还是不相信。

    “好吧,我给你举一个例子!”钟石一拍脑袋,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如果我现在手里有两份日经期指期权,一份看多,一份看空,我将看多的一份卖给日本的企业,将另一份卖给投资在日本市场的海外基金,你看怎么样?”

    “目前日本股市上涨,强烈地刺激了本土企业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肯定会接受这份合约。问题是,海外基金为什么要买看空期权呢?”安德鲁有些迷糊了。

    “不错,这就要涉及对日本宏观经济的研究了!事实上,对于宏观方面的研究,当然要说国际性的投行最为拿手。你没有注意到吗,最近几个月内古德曼和史丹利公司接连发布看空日本经济的报告,里面都提到日本的实体经济表面上飞速增长,但实际上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股市和不动产市场的增长,还有就是出口贸易的毛利在下降,剔除资本利得和不动产价格的增长,这些企业的税前利润已经低于七十年代,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现在的增长是一个虚假的繁荣,实质是一个泡沫!”

    “国际基金业对这些大投行的分析报告是非常重视的,在他们分析了研究企业的财务报表后,也肯定会发现这一点事实。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对冲风险,你想他们会怎么做?”

    “买下国家投行发行的看空期指期权!”安德鲁的声音低了下去,他这才明白为什么这段时间钟石像发疯了一样找各种宏观经济的数据和国际投行的研究报告。

    对于这些只提供给大的基金公司的内部性研究报告,一般的投资者是不可能得到的,相反,他们能得到的往往是相反意见的报告,可能十个外流的报告中有七八个是真的,但是就有这么一两个关于大趋势分析的核心报告是虚假的。在这种真真假假中,普通的投资者是很难分辨出来的。

    “然后呢?”安德鲁还是有些不甘心。

    “这样就简单了,投行利用这种信息上的优势,将期权全部卖出去,收到不菲的手续费的同时,也就掌握了两种不相上下的力量。现在,他们有能力决定在什么时候戳破这个泡沫了!”

    钟石淡淡一笑,显得有些高深莫测。

    “就是现在?”

    “不知道。不过应该是在这些期权能够自由地在市场上流通的时候。据我所知,在两年前银行家们就开始在日本销售这些期权,后来在欧洲也出现了,我想,很快这些期权就能在美国的交易所里见到。”

    安德鲁默然无语,他不得不承认,一旦这些期权能够自由流通的话,那么将会对日本市场投资者的信心造成沉重的打击。

    原因无他,日本市场的繁荣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国际的游资热钱,这些贪婪的资本总是在最早发现有丰厚利润的地方,而且总是带着盆满钵溢的收益第一个离开即将爆发危机的市场。

    当美国投行成为日本交易所会员的时候,外资的通道就已经被打开,源源不断的投机性资金蜂拥而来,加入到日本市场当中。

    如今他们要反手做空了。

    可怜的日本人还被蒙在鼓里,认为日本的股市是真正的繁荣,他们将取代美国统治世界经济的下一个十年。

    “发布指令吧!”见安德鲁不说话,钟石淡淡地命令道。

    其实钟石这番说辞很牵强,但是深知投行威力的安德鲁被成功地蒙骗过去了,不止是他,就连一直装作事不关己的廖承德和钟意也被吓唬到了。

    国际投行也还都只是马前卒,背后其实是国家和国家的较量,日本因为先天的缺失,在政治上根本无法和美国抗衡,再加上他们内部对这种泡沫也很是担心,因此也在某种程度上默认了这种做法。

    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造成日本股市的转头。

    **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波澜,其间曾经一度冲到38957点,但最终日经指数还是小涨了38个点,收于38915点。

    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今天的这个最高点,将是未来二十年内,日经指数能达到的最高点!过了这一天,日经指数将急转直下,一路掉头,甚至一度跌破10000点。

    让钟石如愿以偿的是,他的资金成功地建立起一笔八千手的空单,平均的仓位价格在每手40500位置(40500*500/150*8000/10=1。08亿美元,保证金算一成),花费了一亿多美元,剩下的几千万美元做预备的保证金。

    这还是要得益于日本市场的表现,对于这么一笔空单的开出,多头方面几乎是没有什么犹豫就接了下来。

    而在日本,在所有人都感到遗憾的同时,也同时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憧憬,他们都想着在未来的一年里,日经指数能够尽快地冲上四万点大关,浑然没有察觉到危机已经在身旁了。

    吉姆和他的团队终于能够松一口气了,他们终于可以在这一天不用赔钱了,事实上每天赔钱的日子就好比把他们放在油锅里煎熬,让他们倍感难受,虽然这些钱不是他们自己的。

    下一个交易日将在九零年的一月四号,星期四,他们足足有五天的时间放松。所有人都不想再留在这个鬼地方,像圣诞节一样,几乎是在停盘的瞬间,他们就收拾好东西,准备赶往东京,搭乘最快的一班客机飞离这个国家。

    连吉姆和马克西姆也不例外。

    就在这一天,美国几家大型投行宣布,将在明年一月份开始在场外交易市场(otc)发行日经指数看跌期权。

    场外交易市场,是区别于传统的交易所的一种市场的总称,在这里不需要交易席位,由证券买卖双方当面(电子、电话)议价成交的一种市场。它没有固定、集中的交易场所,不采取经纪制,交易品种繁多,而且管理比交易所宽松很多,因此在交易金额上占据比较大的优势。

    国际大投行们正是看中这一点,才在otc上发行日经指数看跌期权,当然这次期权的对手绝对不会是他们自己,而是那些对日本市场信心满满的看涨方。

    这样一个消息埋没在新年到来的喜庆之中,但是并没有逃脱钟石一直关注的法眼。

    “看,正如我所说的那样,现在开始了吧!”望着电视屏幕上一闪而过的画面,钟石不无得意地对安德鲁说道。

    他们在观看的是美国nbc旗下的bc频道,当时还是叫做消费者新闻和商业频道,而不是bc的简写,像这种极具影响力的电视频道无时无刻不在滚动播放全球的财经新闻,连交易所里都要挂满屏幕,以方便交易员们随时接收到新的信息。

    “还真是这样……”

    安德鲁扭着头看了一会,向钟石竖起了大拇指。这回他算是真的心服口服,对于形势的判断,钟石好像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嗅觉,安德鲁把这种嗅觉当做天赋。

    而此时,在日本国际机场等候班机的吉姆和马克西姆也看到了这一条信息,在喧闹的候机大厅,两个身材高大的西方人,怔怔地盯着电视屏幕看着,突然就发出了一阵怪叫。

    “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是的!是的!原来主要的战场不在这里!”

    两个白人男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拥抱到一起,疯狂地叫喊着,甚至连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他们不会是同性恋吧!”

    一个身材矮小的日本中年男子从他们身边经过,小声地嘀咕了一句,然后拖着行李箱飞快地离去。此人正是从新加坡回国的岩本薰。

    两个在新加坡交易所打得你死我活的人,就这么擦身而过。

    (主角已经正面出场了,圣诞战役部分确实写了不小的篇幅,专业内容相对有些多。至于主角近来未正面出现,让大家等得有些着急了,这一点作者今后会注意,一定在专业内容和主角戏份上更好地保持平衡,让主角参与其中。另外想说明的是,未来七天内,本书的第二卷将全部更完,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更多关注,非常感谢!)

第四十八章 流言的威力

    这绝对是一个针对日本股市的大利空。

    不过对现在日本市场到底有多大作用,还有待观察。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我们的钱怎么办?”马克西姆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他们手中庞大的资金,而是挪用的那些投资人的钱。

    在做空日本市场的同时,吉姆胆大包天,将投资人委托的资金私自投放到期指市场,希望能借此从中捞些额外的利润。

    在上一周,他的私有资金大约赚了一千多万美元的利润,这让他大为兴奋,脑子一热之下又将所有的盈利再次投入到市场上,又建立了一千手的多单。

    四季度现在已经结束了,很快基金将发布新一季度的研究和展望,同时向投资人公布最新的净值情况。

    在准备回国之前,吉姆还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在信中先是谢谢他们在这一年的支持,然后豪情万丈地宣布,将在未来一年将基金的净值翻一番。

    现在看来,这个承诺恐怕许诺得太早了。

    在心中默默地盘算了半天,吉姆猛一咬牙,低声地说道:“看看反应再说,我觉得日本市场没那么容易就下跌。最多我们大不了平掉,投资者想要赎回就赎回吧!”

    站在他身旁的马克西姆脸色变幻不定,半天没有说话,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吉姆的如意算盘显然是打错了,日本市场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坚强,甚至说非常脆弱。

    九零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日本市场开盘比上一个交易日略低,看上去一切都还不错,可开市的钟声还没停歇下来,市场上的卖方就抛出大量的股票,一副来势汹汹的模样。

    这是一种心理试探,测试日本市场对利空的反应。如果市场能够接下来,做空的人可能要好好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做,相反成交要有些吃力,那么后续的攻势将持续不断地袭来。

    结果是不好不坏,在经历一段反应期后,这些股票还是被接了下来,可以说做空的一方和追捧的另一方都是浅尝辄止,一触即退。

    这一天日本股市下跌了0。52%,下跌202点,收于38712点。

    一月五号,第二个交易日,日经指数继续下跌,这一天下跌1。13%,点数失去了438点,收于38274点,盘中一度逼近38000点,不过还是被顽强地守住了。

    第三个交易日,下跌的势头有所放缓,整天指数波动了20点,不过盘中的看好的资金隐隐有反攻的势头,最高点甚至超过了38500点,最终以小跌收盘。

    到了第四个交易日,下跌依然没有停止,整天下跌了343点,跌幅0。9%。第五个交易日,开盘的数字就是整天的最高点,盘中甚至跌破了37500点,最终勉强收于37696点。

    五个交易日,下跌了超过1200点,跌幅比最高点的38957点的时候,下跌了超过3%。

    这些点数看上去很多,但是相对于日经指数三万多点的庞大数字,根本算不上什么,分析师认为一部分是结构性调整,另一方面就是对利空消息的消化。最后大部分的分析师认为,日本股市的牛市还没有结束,未来仍有可能冲上四万点。

    市场很快对此做出反应,一月十一号日经指数翻身上涨,全天增长了400多点,不过在后面的四个交易日,又全部跌了回去,很快跌破了37000点,在一月十八号收于36729点。

    37000点是一个分水岭,分析师们普遍认为,市场已经充分将利空充分消化,毕竟这个数字离股市最高点已经回落了接近两千点,跌幅也达到了6%。不过这一次,他们中不少人对后市表示了谨慎的乐观。

    事实上,不断下跌的股市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在这个时候,不少大公司、大人物纷纷出来讲话,对日本经济的未来表示了强烈的信心。

    在一月份,《日本经济新闻》已经有二十位著名的企业家对股市进行预测,这些人当中或其身后有后来被尊为“经营之神”类似的称号,但是在当时这些人无一例外地都对日本股市表示了乐观,甚至认为日经指数会冲到42000点到48000点。

    大人物的讲话点燃了股民的热情,在一月十八号到二月十六号这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日本股市也的确稳住了阵脚,在37000-38000范围内不断波动,看似是进入了一个不断调整振荡的时期。

    这段时间,在新加坡交易所,做空的一方可谓是扬眉吐气,他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每天就是眼睁睁地看着日本股市下跌,然后就是查看账户里的盈利。

    二千点,折合成美元就是六千七百美元,三十万手就是二十亿美元的收入,当然这些是在最高点建仓的理想情况。事实上吉姆和他的团队在这段时间足足赚了超过十四亿美元的盈利,虽然在后面几个交易日内,这些钱又因为日本股市上涨而蒸发掉了三分之一,也有十亿美元。

    他们可谓是大大地出了一口恶气!

    之前一直亏损的他们,很少有时候赚到钱,如今终于打了一个翻身仗,让操作室的几乎所有人都异常兴奋。

    之所以说是几乎所有人,是因为还有吉姆,和那些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的交易员们不同的是,此时的他非常苦恼。

    他的对冲基金在这波下跌中损失严重,非常严重。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他的基金并不是在监管部门那里登记注册的,因此在资金应用上没有太大的约束,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自由调动资金到其他投资领域。

    就好像是一个人拿自己的钱,想要投资什么就投资什么,是一个道理。

    可问题是,这些钱不是他自己的,是凭借他这些年在日本打拼下来的人脉以及对他过往业绩的信任,一些人才放心地将这些钱交给他打理。

    赚钱的时候一切都好说,可万一亏损了,那些人可不会顾忌什么往日的情面,只怕会立刻从这里撤走资金。

    要是单单撤走资金还好说,正所谓听天由命,可这些人把钱给他打理,事先可是说明了投资日本股市,不是风险大过股市数十倍的期指市场。

    一旦这些人知道他私自挪用资金,投资在期指市场上,恐怕会立刻杀上门来。

    吉姆可是深知日本黑帮的可怕。

    虽然他及时做了清仓,但是投资在新加坡期指市场的钱还是亏损了二千万美元,如今只剩下不到四千万美元的全额。

    短短的四周内,从五千万上涨到六千万,然后再跌到四千万,净值像过山车一样从高到低走了一回,连带着吉姆的前途和命运也跌宕起伏了一回。

    要是这个时候,吉姆能够及时收手,将资金退还给投资者,事情恐怕还有转圜的余地。可见惯了期指市场赚钱的威力,他的兴趣很难再重新投到日本股市上去,而且市场前景不明,他决定先等等看。

    和他不同的是,钟意可是在最高点建仓的,八千手的合约足足给他赚了超过五千万美元。见好就收的钟石果断在一月中旬清掉所有的二月份合约,转而在三月份、四月份甚至五月份上建立起九千手看空合约。

    他并不记得具体的走势图,但是知道日本股市的崩盘已经势不可挡了,这个时候单单在一个月份的合约上纠缠已经没多大意义,如今只要按照大势来操作,就会赚取丰厚的收益。

    一月、二月就在日本股市跌涨不定中快要过去了。这些交易日日经指数的变动都不大,看样子日本股市在短期内不会再有太大的变化。

    钟石也回到了大陆,他来香港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等到适当的时机让安德鲁清掉所有的期指就是了,只是一个电话的功夫。

    此时的安德鲁已经对钟石有点顶礼膜拜了,日经指数正是按照钟石所预料的那样发展,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他还不见好就收,但是这次他乖乖地闭上嘴,按照钟石留下的策略操作。

    日子一天天过去,就在二月份最后的几个交易日,好像日本股市也会像以前几十个交易日一样,在平淡无奇中度过。突然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一个消息,美国商业交易所在不久之后将推出日经225指数期货。(抱歉,没查到推出的具体时间,就当作这个时间点吧!)

    消息一传出,市场顿时一片哗然。

    在已经有了新加坡交易所、大阪交易所的前提下,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还推出日经指数期指,其中的寓意不言自明,就是要打压日本市场。

    纵观资本市场的历史,每一次每个市场的股指期货退出,相对应的市场都是一阵暴跌,美国是这样,香港也是这样,就连现在的日本也不会例外。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要从市场说起。一般来说,支撑股价上涨、下跌的大部分是投资者的信心,毕竟价值投资的那一套不是人人都会的。

    虽然市场也提供了做空的机制,例如融资融券等方式,但这种方式有种种要求限制,并不能让做空机制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例如说一个投资者要做空一支大热股票,那么他就要去券商那里借股票,而热门、上涨势头凶猛的股票在市场上很难做到,没有股票卖出,做空者就很难做空了。

    期指这个东西,它所标的的东西是指数,并不是实质性的东西,不需要借。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对整个市场的信心挂钩的,和股市的表现是相辅相成的,股市上涨的时候它会上涨,而股市下跌的时候它也跟着下跌,在一方面它是催化剂,在另一方面它又是张前景图。

    利弊都很明显!

    日本市场很快做出反应!

    下跌!暴跌!

第四十九章 奇异期权(一)

    在经历了一月份的下跌后,新加坡期货市场上看多的一方纷纷冷静过来,有的反向做空,有的止损离场,有的在观察形势,而空头一方也因为没有足够的对手盘而开出的规模有所缩小,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对日本股灾后面的走势持和以前一样的看法。

    真正的好戏还没有上演!

    在此期间,日经指数一度冲到接近38000点,让市场的多头又重新看到上升的希望,这也点燃了一部分人对未来的期望,资金再度重返市场,但是和**年年末那段疯狂的时期不能相提并论,只有当初总资金的七八成。

    期货市场就是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零和游戏,不是你赢,就是别人赢,钱总是在两个不同的方向转来转去,市场每天都有胜利者,也有失败者,而且还有更多的人在暴富的诱惑下准备进场。

    指数期货市场尤其如此。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期货,它所标的的东西是无形的,无法交割,最后只能是被强行平仓。

    九零年二月二十一号,日本股市开盘,报出的指数和上一个交易日收盘数持平,看上去一切都还不错,但很快形势就急转直下。

    大量的成份股票突然出现在市场上,数量之多让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受此影响,股市一路向下,从开盘的36865点一直跌到35704点,一天狂跌了1161点,跌幅达到3。15%,仅是因为一条关于美国的交易所将推出日经指数期货这一未经过证实的消息。

    市场显然对这个消息的反应有些迟钝,第二个交易日,指数略微有些上扬,但紧接着的两个交易日,市场上还是源源不断地出现抛售成份股票的现象,自然也再次引起指数的大跌,第三个交易日跌了935点,到二月二十六号周一的开盘,指数全天下跌1569点,跌幅高达4。5%,盘中一度下跌到32443点,最后报收于33321点。

    在关于美国将推出日经指数期货的消息传来到这一天,总共才过去四个交易日的时间,而日本指数已经累计下跌了3544点,跌幅接近一成。

    换句话说,那就是日本总市值的一成凭空蒸发了,几千亿美元不翼而飞。

    这些钱去了哪里?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这些钱并不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钱,而是账面上的数字。其次,这部分钱的确有一部分是真金白银,这些钱被那些在高位抛售股票的人赚去了。

    举个例子,一支总共有一亿流通股(完全流通)的股票,买入时的价格是10元,那么它的总市值是十亿元,在上涨到12元每股的时候,总市值就是十二亿元。(假设在此过程中股东结构不变化)当有个持有一成流通股的股东觉得价格已经到顶了,开始在12元、11元的位置成功出售掉手中的股票,那么这支股票的价格就从12元跌到了11元,(假设其他的股东看好未来,并不想出售)这个减持的股东获得的利润不超过二千万元,(因为价格的变动,并不可能都是在12元的价位出手)而这支股票的市值则减少了一亿。

    事实上,股票市场的指数是由千千万万个投资者在无数个决策中形成,就好像上述的例子,要是有个人以12或者13的价格买入,那么这支股票的价格可能就会上涨,从而整个市值也会跟着膨胀。

    怎样才能影响股票指数呢?第一是有非常庞大的资金量,第二是能够影响成份股的波动。

    众所周知,股票指数是由市场上某些企业特定时期的价格加权而来,并不是综合了所有股票的价格,这些被选中的企业股票就被称为成份股。

    被选中的企业覆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地产、钢铁、航空、船舶、电子、机械、金融、高科技等等,而且无一不是行业中的翘楚。也正因为这样,综合起来的指数才能够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现在,这些企业的股票被大量的抛售出来,就反映了一些投资者对日本经济未来的某些看法。

    当然,这也可能是种短期行为,高抛低吸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几种操纵股价的手段之一。

    不管怎么样,指数的的确确在下跌。

    这对于期指的空头来说,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由于入场比较晚,吉姆和他的团队在三月份的期指合约上只有大约十万手的总仓位,借助股市这几日下跌的东风,他们再次豪赚超过十亿美元的利润。

    同样的,钟石的资金也赚到了一亿美元的利润。和重仓位的空头不同的是,钟石由于仓位较小,易于掉头,在二十六号这一天迅速将三月份的合约清空,转而在四月份的合约上压上重仓。

    在经历了几天的暴跌后,日本股市终于做出了强烈的反应,在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日内,日经指数强势上涨,终于在二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回升到34519点。

    关于美国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将推出日经指数期货的消息终于被证实,cme将在九月份推出日经指数期货和期权的消息一经公布,再次引起市场的恐慌情绪。

    应该说,在有了先前的流言后,市场已经对这个消息有了充分的准备,按理说,这时的日本股市不应该有大的波动,可事实恰恰相反。

    在经历了二月份二十个交易日的微小波动后,日经指数再次转头向下,这一次不怪流言,而是大批的日经指数期权开始发挥作用。

    在两三年以前,国际投行就开始在日本市场推销这种日经指数期权,这种期权的标的可不是虚无缥缈的指数,而是对应着约定好价格的指数期货。

    一月份,这些期权开始在otc市场上大卖,具体由古德曼公司操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