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一名出色的银行家,畔柳信雄在经营管理领域可谓是大咖级别。但是到了专业的投资领域,他只能算是个小学生。永易克典话里话外地讥讽他外行,他如何听不出来?

    对上位者的挑衅,在等级森严的日本公司里并不常见,所以对于永易克典的挑衅,畔柳信雄心中大怒,怎么说现在自己都是董事长兼ceo。岂需要一个下属在自己面前“耳提面命”?不过再一想到来意,畔柳信雄就忍住怒火,尽量平淡地说道:“今时不同往日了,在我批准收购斯坦利公司股份的时候,他们还是一家优秀的公司。但现在他们濒临破产,命悬一线。如果还收购这样的公司,那我们就成了业界的笑话了。”

    “是不是笑话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什么叫抄底!”

    对于畔柳信雄的反应。永易克典颇感意外,他原本认为刚才那句话。已经足以让对方和自己翻脸了。但畔柳信雄生生地压下怒气,这让他心中生出一丝警惕,对方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尽管不明白来意,永易克典还是尽可能地解释道:“斯坦利本身是一家优秀的公司,这一点毫无疑问。他们只是暂时遇到了麻烦,股价因此下跌得厉害。这正是我们绝好的投资机会。别人恐慌的时候我贪婪,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再说投资哪里都会有风险,如果因为有风险就放弃可能的收益,那我们还需要投资部干什么,不如存在银行里吃利息好了。”

    “这么说。如果我请求永易君放弃这一次的收购计划,永易君是不会放弃了?”对于永易克典的解释,畔柳信雄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他需要的就是对方叫板的态度。此时的他心中大爽,脸上似笑非笑,一副智珠在握的姿态。

    看见畔柳信雄这副态度,永易克典心中咯噔一声,话里却是一点都不肯示弱,“当然,这种投资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碰上的。再说,只要我们在衍生品上做对冲,这笔交易的风险就会大大地……”

    “既然我说服不了你!”畔柳信雄哪里还会听永易克典的解释,大手一挥就阻止对方继续说下去,“我建议召开一个紧急董事会,专门商讨关于投资斯坦利的事情。持股只要1%的股东都参加。董事会形成什么决议,这笔交易就按照决议去执行。怎么样,永易君,没有什么问题吧?”

    在股东大会之前,召开这样一个董事会扩大会议,畔柳信雄一方面是打算打压永易克典的威信,另外一方面则是试探那些还在摇摆不定的股东,看他们到底倾向于谁。

    收购斯坦利公司的股份就是一个绝佳的试金石,尤其对天域基金的钟石来说,这样知名的金融家更是不可能支持这个主意。否则以天域基金的实力,怎么不去收购这样的公司?畔柳信雄已经在意淫永易克典惨败的局面了。

    原来他是打的这个主意!永易克典顿时心中大定,点了点头,算是表示了同意。他自然是知道,收购斯坦利公司的股份是他和钟石的交易。他也想看看,钟石会不会如同交易的那样,在董事会会议上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

    感谢现代科技的发展,只是半个小时后,全世界各地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的股东就被召集在了一起。当然并不是同坐在一个会议室内,但都通过视频电话出现在各人的面前。

    同样,钟石也出现在屏幕当中。虽然他神色漠然,没有表情。但他已经猜到是个什么情况了,心中暗叹一句,畔柳信雄果然是找死,如果他不这么着急把内部矛盾公开的话,还能坐到年底股东大会召开的时候。现在将一切大白于天下。怕是用不了一两个月就要走人了。

    会议由畔柳信雄主持,他用流利的英语将和永易克典的纷争介绍给各位股东后,旋即忧心忡忡地说道:“各位股东,虽然你们有些人并不是董事会成员。但这桩生意的交易额有可能超过一百亿美元,我想你们有足够的权利来了解前因后果,并且根据自身的利益选择是否进行这桩生意。我所需要提醒的是。根据美国方面传来的消息,斯坦利公司内部的现金流遭遇巨额的撤回,这足以显示他们的客户已经对他们信心不足。而且据说斯坦利内部的债券损失,已经占到了总资产的20%,可能实际数字比这个更多。在这种情况下,我实在找不到一个投资这家随时可能破产公司的理由。我相信各位也会和我一样,对这桩交易充满了不解和迷惑。在此我建议,立刻中止和斯坦利的谈判,切实地保护各位股东的利益。”

    “各位股东先生们。首先我必须承认,畔柳君所说的有些是事实。”

    轮到永易克典为自己辩解的时候,他不慌不忙地先赞同了一下对方,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先生们恐怕还不知道的是,斯坦利已经宣布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这意味着他们能够从美联储那里得到无限的现金流支持。不过现在他们的ceo告诉我,在美联储答应他们的条件当中。他们必须获取一大笔的资金补充自己的现金,否则美联储不会出手。这就是我们的投资机会。相信各位比我更清楚,斯坦利是怎么样的一家公司,要知道即便在雷门兄弟破产之前,这家公司都没有任何重大不利或者破产的消息传出,现在之所以沦落到这种地步正是全国银行业极度恐慌的表现。这种恐慌压制了斯坦利股票的正常表现,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决定买入斯坦利的股票。我相信只要这次危机过去,三年后各位都会看见这笔交易的巨大利益。当然,也会分享到这一切!”

    畔柳信雄很想反驳他的话,但在这种时候却是不好撕破脸皮,当下冷冷一哼。说道:“既然我们双方的理由都阐述清楚了,那么请各位股东表态吧。”

    因为事关一笔上百亿美元的交易,各位股东自然不会如此轻易地表态,又陆陆续续地询问了几个问题后,才开始逐一地表态。

    他们当中的有些人清楚这次召开紧急董事会议的意义,有些人却是不清楚,不过看到两人几乎是针锋相对的观点之后,再愚笨的人也隐约地有些明白了。按照投票的顺序,畔柳信雄和永易克典背后的大股东先后选择了支持了他们,这让其他人更是多了几分了然。

    这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就事论人!

    形势很快就明朗化,畔柳信雄一方得到了41。75%的支持,而永易克典一方得到了38。35%的支持。剩下的19。90%的股东当中,有资格出席这个会议的股东共持有9。78%的股份,而钟石的天域基金就占据了4。79%,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到了这个时候,投票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暂停的时间,所有人都意识到,分清胜负的关键时候到了。

    如果钟石支持永易克典一方,而剩下的人支持畔柳信雄,那么畔柳信雄一方依然取得胜利。但问题在于钟石的身份,如果这样一个金融家选择支持永易克典,那么其他的人极有可能被说动。既然钟石都看好,那么这桩交易极有可能拥有不错的前景。

    畔柳信雄和永易克典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看着钟石,等待着他的选择。

    “关于斯坦利和古德曼的现状,我也了解一些。据我所知,在周五,斯坦利刚刚和华夏投资谈崩,而且双方还闹了个不欢而散。我想,如果华夏投资这样的主权基金盯上斯坦利,那么斯坦利一定有什么值得投资的地方。”钟石淡淡地说道,“直到斯坦利宣布成为银行控股公司,我才明白一切是怎么回事。美国政府和美国联储绝不容许这样的机构再倒闭,因为这会彻底击溃全球对美国经济的信心。而且美国政府新近宣布的救市计划,其核心就是保护这样的大机构,重振市场的信心。所以我判断,这桩交易将大有可为。”

    他说完之后,脸上依然保持了淡然的神色,仿佛只是说了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而不是一桩巨额交易。

    “什么?”

    当听到“值得投资的地方”时,畔柳信雄已经知道钟石的选择了,心神剧震之下的他再也听不下去了,他知道自己败了,彻底地败了。不止是在阻止这桩生意上失败,而且在下一届社长和ceo的位置之争上败了。

    和他面色苍白、汗如雨下的反应截然相反的是,永易克典心中狂喜,差一点当场笑出声来。在努力地抑制自己出现“幼稚”表现时,他的拳头攥得紧紧的,指甲几乎插进了肉里,手臂因为极度兴奋而微微颤抖。而这一切,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在紧接着的投票过程里,又有两位股东选择了永易克典,或许他们并不是支持永易克典,而是选择相信钟石,但到了这个时候,谁又会在意呢?

    三菱日联金融在钟石表态之后,正式宣布变天!(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皇天龙、放过我吧!投来月票!刚忙完家里的事情还没多久,学校的事情又多了起来,不过作者还是会坚持写书的,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阻挡写书的脚步,希望更多的书友支持本书,谢谢大家~

第一六一章 九十亿美元大支票

    美国方面。

    由于之前已经对斯坦利做了充分的财务调查,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甚至做了数个估值模型来评估斯坦利的股票价值,因此在斯坦利方面提供最新财务数据之后,三菱日联的谈判人员很快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收购金额。

    八十五亿美元,比现在的市价溢价15%,收购斯坦利20%的股份,包括优先股和普通股。

    斯坦利这边自然是想买的越高越好,但是约翰。马克因为融资心切,在价格上做了一定的让步,双方在周六、周日展开了不间断的谈判,其间不断换人换策略,斯坦利方面急切地希望能够在周一开市之前达成协议。

    “怎么样,谈得如何了?”

    在他那间可以俯瞰曼哈顿市区的办公室内,约翰。马克半躺在沙发椅上,有气无力地问道。经历了一整天的谈判,他累得只有喘息的力气,连站直身子都很困难了。

    “情况不是很妙,对方的态度很坚决,不会超过100亿美元!”首席财务官科尔姆。凯莱赫蹙着眉头回答道,“日本人如此强硬,真是罕见。现在我们双方的差距有些大,而且不得不说,对方对我们内部情况的掌握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这一点让我们丧失了主动权。”

    “放心吧,日本人是不会轻易放弃谈判的!”约翰。马克嘿嘿笑了笑,宽慰着科尔姆。凯莱赫。但是紧锁在他眉宇之间的愁容,却是一点都没有减少。

    “这是为什么?”科尔姆。凯莱赫心中的好奇再次被触动。原本日本人如同天降神兵一样地出现,就让他疑窦丛生。现在约翰。马克竟然又说这样的话,这让他心中的好奇更盛。鬼使神差之下,他突然开口询问道,“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岂不是能够重新掌握主动权?”

    “唉……”约翰。马克长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落魄和无奈,“事情有些复杂,不是一两句能够解释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三菱日联财团可以购买我们的股份,也可以不购买。但是我们必须抓住这棵救命稻草。否则一切都玩完了。”

    “这样?”虽然还没有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科尔姆。凯莱赫却是明白,三菱日联可能是斯坦利最后的机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是不是我们需要退让一些?毕竟……”

    “不着急,只要在周一之前达成协议,一切都不是问题。”

    约翰。马克不亏是美国商界顶级精英,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思考的依然是“火中取栗”这样的事。争取为自己的公司争取最大化的利益,只不过他的如意算盘很快就被市场的流言所打破。

    晚上六点时分,市场关于斯坦利的流言四起,交易员们开始飞快地传播着一个又一个的小道消息。

    “斯坦利正在和一家亚洲财团商谈,但目前谈判处于崩溃阶段,据说亚洲财团的董事会已经否定了这则交易。”

    “由于得罪了华夏财团,根据接近华夏政府最高层的人士透露,华夏政府正在考虑制裁斯坦利。其中包括取消斯坦利在大陆地区的经营牌照,严查不规范商业行为。以及强制出售投资的华夏公司股份等。”

    “约翰。马克已经搞砸了一切,联储拒绝对斯坦利救援,因为它们内部坏账太大。来自联储内部的情况,联储对斯坦利抵押资产换取现金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对方的内部经营状况十分糟糕,不排除永久不会放贷的可能。”

    “在和华夏财团不欢而散之后。传斯坦利已经无法在市场上找到买家,其内部经纪客户疯狂逃散,现金流已经无法支撑到周一。”

    ……

    几乎在同一时间,各式各样的传言突兀地出现在市场上,而且以光一样的速度到处传播。短短的半个小时之内。就从曼哈顿传播到伦敦、东京、香港,甚至是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也开始蔓延这些传闻。

    尽管存在着时差,但在金钱永不眠的驱动下,交易市场永不停歇,而交易员也是二十四小时待命。尽管不是斯坦利股票的交易时间,但市场已经充满了极度悲观的气氛,不少交易员已经放弃了时间,连夜起来修改模型或者提前下单,希望能够在开市的第一分钟就抛售掉手中的斯坦利股票。

    形势一下子就变成了千钧一发。

    “这他妈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被紧急叫醒的约翰。马克勃然大怒,“怎么我刚刚休息了一个小时,整个世界就失去了秩序?”

    “我也不知道!”科尔姆。凯莱赫正在和日本人讨价论价,被交易员紧急地叫出了会议室,这才知道全世界大乱。在这种时候,他根本不敢自作主张,赶紧将躺下没多久的约翰。马克叫醒,“根据伦敦方面的交易员反馈,在黑池里的我们股价已经下跌了15%,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所谓黑池交易,是指对买方和卖方进行大宗股票交易进行匿名撮合的平台。这种交易方式一般牵扯的都是机构,金额巨大,买卖双方匿名,不对公众披露信息。自从这种平台成立之后,就成了机构们的新宠,这几年增长异常迅速。因为是场外交易,没有人知道在这些黑池当中交易的股票数额有多少,也没有人知道牵扯的资金有多少,但有人粗略地估算过,这些恐怖的资金量可能占据到全美股票成交量的一成。

    因为是otc交易,因此也不存在交易时间一说。只要有人愿意买,有人愿意卖,系统会在每周的24小时内进行全世界范围内的撮合。这也意味着,不论何时何地,在这个市场上都有买卖,如果以平均量计算的话,至少斯坦利有接近一成的流通股在黑池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场内交易的。

    因为斯坦利自身就有黑池交易系统,所以很容易从日志里调取相应的股票交易记录,当科尔姆。凯莱赫看见相关的数据之后,额头上的冷汗刷地一下就冒了出来。

    “其中还有一条消息,尤其让人格外意外!”科尔姆。凯莱赫继续说道,“消息说我们和某个亚洲财团有交易,很显然这个亚洲财团不会是华夏投资。那么这么说的话,造我们谣言的人极有可能知道我们在和三菱日联接触,而且对方还说他们的董事会否决了这桩交易,看来他们知道的比我们还多。如果这一切是真的,恐怕我们真的……”

    “走,我们这就去谈判室!”

    约翰。马克翻身而起,一刻也没有停留,甚至连皱皱的西装也来不及整理,和科尔姆。凯莱赫直奔会议室。

    石田太郎是日方这一次谈判的最高负责人,身为三菱日联投资部副总经理的他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一直以来都是永易克典的左膀右臂。他身形消瘦,面庞犹如刀削斧刻一般,这是一个意志坚定的难缠家伙。

    “石田先生,听说贵公司的董事会已经否定了这桩交易,请问这个消息是真的吗?”约翰。马克一进会议室,就迫不及待地问道。这个问题关乎到斯坦利的生死存亡,他必须在第一时间问明白。

    他很清楚,三菱日联是看在钟石的面子上。虽然他不清楚三菱日联为什么卖钟石的面子,但一个价值上百亿美元的面子绝对是靠不住的。因此即便是钟石这边搞不定,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在他看来,目前的斯坦利的确是命悬一线了,以至于他在发问的时候,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微微颤抖的状态。

    “约翰先生,关于这一点你放心,我们对交易充满了信心,也从来没有发生过你所说的事情。”石田太郎淡淡地说道,“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董事会对这桩交易给予了充足的支持。”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约翰。马克拍着胸脯后怕不已,“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继续谈判吧,实在是抱歉了。”

    由于害怕夜长梦多,加上外部环境急速恶化,在接下来的谈判中,约翰。马克进行了大幅的让步,这让谈判变得异常顺利起来。一个小时之后,双方竟然神速地达成了协议,三菱日联将以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斯坦利20%的股份,其中60亿美元将购入优先股,30亿美元购入拥有投票权的普通股。

    双方协议正式达成,约翰。马克和拥有了充足的授权的石田太郎在双方律师赶出来的文件上草签了协议。但很快另外一个问题就冒了出来:如何付款?

    由于在这个时候,日本的银行系统基本上处于休息状态,没有哪个银行的系统能够处理90亿美元的转账业务,斯坦利这边根本等不到日本银行在周一开市的时候。双方不得已,又坐下来开始对付账方式进行沟通。

    最终沟通的结果是,三菱日联连夜开出一张面额为90亿美元的支票,交给斯坦利的东京部门。于是双方的财务系统很快就被发动起来,最终当这张史上最大额度的银行支票被斯坦利东京部门接收之后,这桩交易终于尘埃落定。

    斯坦利艰难地逃过了一劫。(未完待续。。)

第一六二章 巨亏的量子基金

    “该死的,怎么会这样?上帝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索罗斯暴跳如雷,犹如一只发怒的猛虎,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窜上跳下。而量子基金的一众高层、合伙人围站在他面前,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你们谁来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发泄了足足半个小时,索罗斯这才停歇下来,“为什么我们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为什么日本人出尔反尔?为什么斯坦利的高层偏偏在早晨下跌最严重的时候不宣布?”

    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

    罗德尼。琼斯倒是在心中嘀咕:“如果当初你做一点风险对冲,现在也不会落的差点爆仓这么惨。别人的建议听不进去,现在倒来询问别人,你这让别人怎么回答?”虽然满腹牢骚,但他是万万不会在这种场合说这样的话的。

    时间回到周一清晨。

    开市前,古德曼公司公布了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合作,市场一片哗然,“股神”巴菲特出手就是不同凡响。市场对于古德曼的悲观情绪顿时一扫而光,转而替代的是一片乐观。而见风使舵的对冲基金也不再从古德曼公司的经纪账户中撤出资金,甚至不少对冲基金开始酝酿着重仓吃进古德曼公司的股票。

    与古德曼公司瞬间逆转局面相反的是,斯坦利公司这边没有任何的动静,既没有大额资金入账的消息,也不对目前市场上的流言进行辟谣,完全是一副不理不睬的架势。

    沉默引发了更多的猜测。

    与之相对应的是,斯坦利的股价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一开盘就遭受严重的抛售潮。这不奇怪,在古德曼公司成功解除危机之后。市场上的焦点都聚集在斯坦利一家投行身上。一时间,斯坦利股价、看多期权等资本品种价格狂跌不止,而看空期权、cds等价格则急速蹿升。

    “已经跌到了52美元每股了,难道我们还不出手吗?”

    约翰。马克的办公室内,他正老神在在地躺在大班椅上,享受着曼哈顿明媚的阳光。同时悠闲地打着电话。cfo科尔姆。凯莱赫冲了进来,有些气急败坏地对这位顶头上司吼道。

    “给我一分钟的时间!”

    约翰。马克不慌不忙地捂住话筒,对科尔姆。凯莱赫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随后摁下了免提,示意科尔姆。凯莱赫一起听听。

    科尔姆。凯莱赫神色一紧,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蹑手蹑脚地走到办公桌前,轻轻地坐了下来。

    “是的,我们已经从日本人那里获取了9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约翰。马克略带得意地说道。

    “什么?”盖特纳的声音从电话机里传来。这位联储的副主席显得很吃惊,急急地追问道,“那么你们付出了什么?”

    “一部分的优先股,一部分的普通股。”约翰。马克慢吞吞地解释道,“不过还有些补充协议,日本人可以将那部分的普通股变为优先股,这意味着他们有可能放弃所有的投票权。这么一来,我们的经营状况甚至一点都不会受到影响。”

    说到这里。约翰。马克更是得意了。

    “日本人竟然答应了这样的条件?”盖特纳更是吃惊了,不过他转念一想。就立即明白过来,“是了。日本人也是害怕你们出现问题,毕竟优先股有优先偿还的权利。不管怎么样,斯坦利的问题总算是解决了,我想主席先生和部长先生也会为你们的努力高兴的。”

    “部长先生?”约翰。马克冷笑一声,颇为不屑地说道。“我事先已经跟他沟通过,他却一意孤行,让我和摩根大通合作。如果我真的听信了他的话,恐怕今天斯坦利就要宣布破产了!”

    “嘿嘿……”

    约翰。马克可以肆意地指责亨利。保尔森,盖特纳却不敢附和。毕竟他也是官场当中的人,决不能授人把柄。不过约翰。马克的态度却是让他心中一动,“约翰,如果我能够得到财政部长的提名,你会支持我吗?”

    现任美国总统的任期到年底,到时候包括亨利。保尔森在内的一众内阁成员必然会跟着下台。伯南克的任期还没有结束,一时半会没有接班的可能。野心勃勃的盖特纳瞄准上了美国财政部长的位置,现在已经开始在做准备工作。除了要获得总统的提名之外,他还需要得到工商界的广泛支持。

    像约翰。马克这样的大佬,如果能够在合适的时候表示支持,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而且因为前几任美国总统都提名了来自古德曼公司的ceo,使得市场对此颇有微词。如果现在能够得到另外一个重量级机构斯坦利的支持,这无疑能够获取更多的好感和支持。盖特纳心中就是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

    “没有问题!”约翰。马克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就答应了下来,就在盖特纳心中大喜的时候,谁不想约翰。马克又补充了一句,“但是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他妈的,还没兑现诺言就想着好处,真是华尔街的吸血鬼!”盖特纳心中暗骂一句,口中却说道,“在监管上,你们将得到更为宽松的条件。同时在政府支持和帮助上,你们将会得到比其他公司更多的照顾。”

    “成交!”约翰。马克大喜过望。他自然知道,在转型成为商业银行之后,斯坦利将接受联储的监管,尽管商业银行的业务不会是斯坦利未来的首选。但如果能够获得照拂,加上财政部更多的支持,斯坦利未来的复苏和再次崛起就指日可待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后,就各自客气地挂了电话。

    “看,我们又做了一笔交易!”望着一脸沉思的科尔姆。凯莱赫,约翰。马克异常得意地说道,“一笔重要的交易!对了,你找我有什么事?”

    此时的科尔姆。凯莱赫对约翰。马克纵横捭阖的本事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望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钦佩。直到约翰。马克再三催促,他才漫不经心地回答道:“是这样的,约翰,你打算什么时候公布交易的内容?要知道现在我们的股价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当然要尽快公布这个消息,但不是现在!”约翰。马克一副全盘尽在掌控的架势,高人风范一览无余。“等着众多宵小做空到一定地步再公布,给予他们重重的一击,让他们知道什么公司可以碰,什么公司不能碰!”

    这几句话他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了出来,让科尔姆。凯莱赫心中一个激灵,当下浑身情不自禁地哆嗦了一下。经历了刚才了一幕,他似乎忘记了眼前这位ceo还拥有雷霆手段。

    ……

    市场对此一无所知,做空者还是肆意妄为,斯坦利的股价不停地下跌。终于在中午休盘时候来到了40美元的大关口。

    这也意味着,从开盘的69美元,到现在的40美元,斯坦利的股票一个上午就跌去了40。2%。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疯狂的跌幅,市场上几乎看不到这样的狂跌。和这样剧烈波动相对应的是,一个上午的时间,斯坦利股票的成交量也攀上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总共12。85亿美元。刷新了斯坦利公司股票上市之后一个上午成交的最高纪录。

    分析师在午间纷纷预测,如果情况仍然得不到改善。斯坦利将难逃成为下一个雷门兄弟的命运。

    但就在市场对斯坦利的情绪极度悲观之时,斯坦利公司突然在官网上发布了一则消息,宣布和日本的三菱日联集团达成出售协议。斯坦利公司将出售20%的股份给三菱日联公司,每股作价84美元,总计90亿美元。同时,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将在必要时候给予斯坦利公司最高不超过30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援助。

    几乎在同一时间。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也发布了内容相似的公告。两者稍一对比,稍有常识的人都能验证这桩交易的真伪。

    必须要说明的是,在此之前斯坦利公司的股价最高曾经达到150美元每股。而且就在雷门兄弟破产之前,斯坦利的股价仍然在90美元附近徘徊。只是在市场流言四起时,斯坦利的股价才有所变化。并频繁地发生暴涨暴跌的现象。

    因此当三菱日联集团入股斯坦利公司的公告一出,市场一片目瞪口呆。到这个时候投资者才想起来斯坦利公司股票以前的表现,不少人开始反思自己在恐慌心理下做出的投资策略。

    更多的人却是意识到,斯坦利公司也要和古德曼公司一样,逆转形势了。首先日本人绝不是傻瓜,不会在这个时候投这么多钱给一家可能破产的公司,唯一的解释就是有利可图。其次,在有这笔资金入账后,斯坦利所谓的流动性危局就不攻自破了。没有这个消息的支持,任何做空斯坦利的行为都失去了根基。最为重要的是,如果按照日本人的买价,现在斯坦利股票的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