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都市天书-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给那位领导报告,说不定这事情真有转机呢!
“那老同学,谢谢你了,我现在就去把资料收集一下!”郭五明急不可耐的挂了电话,心情也好了起来,他原本准备把秘书叫过来,想想还是算了,这事情,还是自己去办的好!
一位地级市的常务副市长,如果真要搜集一些国内的城市发展建设资料,那速度是相当快的。
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郭五明就已经搞清楚了长缨集团对于塔市、乌孙地区以及现在苏省清洁计划的详细内容。
把这些内容看完,郭五明才发现,自己这边先前做的那个以自己城市为主导的清洁计划,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不过有了对比,郭五明也就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进行修改,做出一个完善的计划来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会面,商谈
五天后,郭五明找到了长缨集团。
“中河市常务副市长?”林栋得到消息后相当的意外。
在林栋看来,中河市的邀请函是郭五明的意见发来的,据说请长缨集团过去,也是这个常务副市长力主的。但自己带队过去的时候,这个副市长却不见踪影,那个副局长那么趾高气扬,指不定就是这个副市长授意的。自己带着工作组回来,态度已经很鲜明了,现在这个副市长过来干什么?找场子?
应该是不像啊?如果找场子,恐怕不太敢单人就跑到长缨集团总部过来吧?
林栋感有点意思了,直接让秘书把人叫进来。
郭五明在会客室里等着,他是颇有耐心的。前面排着等着见林栋的人可不少,虽然他作为一个地级市的常务副市长,副厅级别,算是不低了,但稍一打听,等着见林栋的,不仅有国有大型企业的副总,某地级市的市长,还有一些省级甚至国家级研究所的总工,当然,往下了数,其中也有一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甚至有些是自己钻研出来的草根发明家。
郭五明原本有些矜持的态度立刻就淡然起来,自己在这些人里,还真不算什么。
这些人中,有些是预约了的,有些则是主动过来的,这些人中并不是每个今天都能见到林栋,不过等着的人倒没什么怨言之类的,林栋原本就忙,掌管一个世界级的超大集团,如果每天的时间都拿出来接见这些人,恐怕也不对吧?
“郭五明郭同志,请跟我来!”秘书在会客室出现,所有人都抬起了头,出乎意料的,她叫的却并不是来的最早的那个人,而是郭五明。
郭五明愣了一下,随即站了起来,往外走去,心头还有些诧异。
那个秘书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对其他人解释道:“郭同志前段时间和长缨集团在业务上有往来,中间产生了误会,所以这一次需要两方解释清楚。这件事比较急,请大家谅解!”
原本有些先来的人心里肯定是有想法的,不过秘书这么一解释,他们也就接受了。长缨集团想见谁不想见谁,那是人家的自主权,现在还给大家解释一下,自然是给大家面子。
郭五明到了林栋的办公室里,林栋笑着和他握了握手:“郭副市长,你好!”
秘书倒上水后,悄然离去,郭五明坐在沙发上,主动开口:“林总,这一次过来,其实我是来道歉的。那天……”他说到这里顿了顿,接着说道:“那天你们工作组到我们中河市的时候,原本是应该由我亲自迎接并负责协调安排的。不过……”
市里主官之间的那些事情,郭五明不好提,但这件事情又不能不解释,他说道:“当时有一个会,领导要我参加,原想着等我开完会回来后再和你们的人见见,没成想那个副局长,官油子当惯了,根本不清楚这次清洁计划对于我们中河市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对于原本我们的计划,理解有误,所以,在这里我代表中河市向贵方表示道歉!”
郭五明一上来,就表现的这么诚恳,林栋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摸了摸鼻子,摆了摆手:“郭副市长,别这样,做清洁计划这种事情原本就是你情我愿的。其实原本我们也没把事情想周到,有问题,原因不光在你们那边……”
郭五明打断了林栋的话,正色说道:“林总,这事您得听我一句,这件事情原因全在我们这边!你们那边工作组的人没有什么问题,也没做错什么,你可不能因为这个处理他们……我还想请他们回来继续帮我们完成清洁计划呢!”
看得出来,郭五明是真的不知道林栋这一次也去了那边。不过林栋倒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他有些好奇的问道:“郭副市长,让长缨集团帮助中河市进行清洁计划,应该是你的主意吧?”
“是的。”
“那你们的领导……”林栋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领导还是有些顾虑的。”郭五明字斟句酌的说道:“毕竟清洁计划牵扯过大,我们不可能像塔市那样全盘推翻重来,中河市虽然不能说家大业大,但毕竟也是有些底子的……”
郭五明没说完,林栋也就清楚了。
这是有顾虑,有些利益,丢不掉啊!
林栋也没深问,这个郭五明既然来了,肯定是解决了一些麻烦,听那意思,还是想要搞清洁计划的。
既然对方有诚意,林栋也不隐瞒,他也正色说道:“郭副市长,我刚才说我们这边也有问题,并不是谦虚或推脱,我说的是实话。我们最开始的设计的时候,其实挺理想化的。因为我们专业,所以觉得我们帮你们设计的清洁计划方案,应该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加上国家让我们在塔市搞试点,塔市那边全力配合,所以我们就搞出来一个全面版的清洁计划。”
林栋说的这些事情,郭五明都很清楚,心头也略有酸涩,他是做不了主,不然的话,以长缨集团的口碑,就是真的全盘接受他们的清洁计划,中河市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问题是,他没办法全盘做主啊!
“后来,苏省也让我们做这个,我们也答应了。苏省那边配合度也相当的高,我们的技术人员也习惯了这种思维,所以后来到了你们那里……”林栋顿了顿,然后才说道:“其实是我们落入到了思维误区,清洁计划,并不一定非要搞全盘版的。这原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老人家说过实事求是,也说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做的时候就过于理想化了,实际上是应该考虑你们的难处和具体情况的。所以,回来后我们也反思了一下,具体来说,我们对实行清洁计划,也有了进一步的想法……”
郭五明愣了。他不是没有和大型企业打过交道。在任常务副市长之前,他管过一段时间的招商,那些大型企业,特别是一些跨国企业派到中河市的代表是相当牛的。别说让他们低头了,就是他们错了,也不会坦率承认的,最多会暗示一下,很少见直接承认自己的失误。
这位林总却没有丝毫的遮遮掩掩,这让郭五明大为感慨,对于两方的合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ps:感谢书友那些年的、192m、李胜洋的月票支持,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与时俱进的清洁计划
“……我们的想法是,能够全盘改造,适应我们的改造方案,那么我们就以我们为主,进行方案的拟制,”林栋的确是仔细的想了想,以前是有点一厢情愿,现在看来,每个地区的情况不同,不可能千篇一律,能完整按照长缨集团的计划来搞自然是好的,长缨集团也会不遗余力的帮助他们设计方案进行改造,如果不能的话,那就退而求其次,一者合作,二者提供技术。
“如果因为地区差异或者有顾虑,那么我们派出的技术人员可以和当地的官方规划部门进行商议协调沟通,共同商议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进行落实。如果这一条还不好做,地区城市原本就有规划并且正在进行中,不好推倒重来,那么就跟你们那个副局长所说的那样,我们提供你们需要的技术,你们自行拟制计划落实。这样的话,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合作都是简单明了,不需要太多的争执。”
郭五明听了,直接就愣掉了。
他亲自过来找林栋,最怕的是林栋不见他。林栋见了,他主动解释,怕的就是先前那个副局长的鲁莽举动引起长缨集团的不快,只要肯见,那么他就有把握把长缨集团的工作组劝回去。
现在没想到他才把事情解释了一下,长缨集团这边就已经变了思路,根本不需要他再两边协调,人家那边直接就把各种可行的思路给定好了说白了,就是如果你和两位主官商量好了,能做决定,那么长缨集团给你做针对性的方案,如果没协商好,你们那边还有顾虑,那么我们就合作一起研究方案,如果这样还不行,你们觉得你们必须主导,也行,我们只提供技术。
长缨集团的思路一换,那么郭五明就完全可以把原先委屈求全的那种心态抛开,换成主动积极的积极他先前就去了省里,和新来的代省长进行了沟通。代省长其实过来,就是想着在这省里把清洁计划推开的,这一方面,在苏省那边见效很快,虽然个别县市有阻力,但才半年不到,苏省的一些县市已经隐隐有了大变化!
普通百姓可能只看到到处是工地,影响生活,但有大局观的人,从每天工地上的变化就能看得出来,虽然现在工程建设比较麻烦,但一旦那些工程完工,整个城区就焕然一新没有了在空中乱拉的电线,新建了地下排水管线,至少洪水台风过境的时候,不会担心城里内涝。而那些小型核电站远离城区,但排除了火电,去除了污染,山清水秀更加明显,至少苏河不会再那么脏那么臭了!
这样的变化,谁不愿意?
所以,到了这省里以后,代省长自然希望能够把这个清洁计划推开,至少这样下去,省里各县市的脏乱差现象就能得到一些缓解,而竞争力必然提升走在前头的必然吃肉,跟在后面,能不能喝上汤都不好说!
和代省长交流,心里有了谱之后,郭五明回到市里向两位主官进行了报告,两位主官一听是新任省长的意思,也就不再拖后腿虽然肯定心里不舒服的,但这件事情,郭五明做在了明处,你们不是不配合吗?那别怪我不客气,越级。越级后,回来还和你们报告,我不会擅自行动,有了功劳,还是大家的,那么,两位主官也没话说。
这事情一定下来,郭五明匆匆过来,希望能够得到长缨集团的谅解,再派人去。他没想到林栋这边主动分解任务,原来不行的,现在可以了。你们想要主导权?行,拿去!不过责任自然是你们承担,你们主导的做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管。如果你们想要做到最好,那就听我们的。
这样以来,郭五明便更加佩服林栋了:没有激化矛盾,没有趾高气扬,也没有意气用事,这位林总虽然年轻,但做事,却非常的老辣啊!
思来想去,郭五明说道:“我们的想法,还是由贵方全力帮我们制定方案,就是选第一种办法。毕竟你们是专业的。”
其实稳妥一些,是两方面合作。但郭五明作为常务副市长,他很清楚,如果选第二条,商议的话,估计半路上又会牵扯一些利益纷争。中河市那些企业,特别是有污染的企业恐怕不会那么容易听长缨集团的。这就跟民主和集权的方式一样。
民主听起来非常的公平,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民主的。打仗到了关键时刻,别人打到家门口了,还要民主一下,听从大家的意见,然后决定怎么防守,那只有死路一条。
西方很多大的工程搞不起来,印度很多高速路只能修出城市几公里,然后放几年都修不下去,为什么?就因为民主。华夏的高铁里程占了全世界三分之二,还有相当于全世界其他国家高铁总和的里程正在建设中,这就是集权的作用。
林栋所说的商议方式,就有点民主的意思,但郭五明作为体制内的人,很清楚,一旦民主,那么那些固有利益的人立刻就会钻空子。长缨集团这边恐怕没什么问题,人家是专业的,不怎么会给你空子可钻,但一旦双方合作成立小组,中河市那边的人,谁没个三亲六故的?一旦别人找上门来,你办不办?华夏人怕的就是人情,办了,那么会影响整体建设,不办,那么别人骂你六亲不认,与其冒着后期可能陷到这样的纷争之中,不如一开始,就把主导权交出去所有的事情都由长缨集团来定,你找我也没用,我没这个权力啊!
再说了,塔市、乌孙地区和苏省的情况都表明,长缨集团全盘制定计划,并不会胡来,他们会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情况,吸收大家的建议,而且搞出来的方案是切实可行的,不需要担心会破坏当地的发展建设。
既然是这样,那何乐而不为呢?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那才是正理!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国外城市要加入?
郭五明满意而去林栋答应,半个月内,会派一个专家组到中河市进行评估考察,然后根据中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最终会交给中河市的官方。如果方案通过,一个月后,长缨集团的施工集团将进驻中河市,开始进行清洁计划。
整个计划的进行时间,预计在两到三年之间。
毕竟中河市不像塔市。这里一个区的人口差不多就相当于塔市一个市的人口数量了。而且又是古城,老城墙、古建筑、棚户区、高新科技大楼,加上老城改造、开发区发展规划等等,改造起来的工作量,明显会是塔市的好几倍。
而且更重要的是,林栋看得出来,虽然郭五明现在很配合长缨集团,而且主动选取了第一种方案,但是恐怕真正开始改造的时候,中河市会有不少人跳出来反对这样那样的改造计划的。
利益驱动,这很正常。
不过这并不是林栋所要关心的问题了。他相信,如果郭五明没有足够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他也不会选择第一项了。
作为一个成熟的从政者,适当的冒险是可以有的,但更多的时候会选择中庸在自己没有足够的把握的时候,会平衡。
现在郭五明既然选择了第一种方案,那么中河市方面的问题,就交由他解决吧!
郭五明走后,林栋想了想,打开电脑,开始敲打起来。
虽然习惯了东奔西走,但骨子里,林栋还是一个历史系毕业的大学生。再加上经历颇多,见识的文书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其中高手不少,他自己起草一点方案还是没问题的。
很快,林栋就将自己刚才对郭五明所说的清洁计划三种方式用文字的形式搞了出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发现没什么问题,直接打了两份,然后叫来了秘书。
“一份传给姜红伟姜主任,一份以公告的形式在网站上发布出去,”林栋把两份都递给了秘书:“尽快,免得后面有城市弄不清情况再发来邀请函,到时不好搞对了,先前发来邀请函的那些城市,给他们一一回复,让他们看清楚我们的最近公告后,再决定以何种方式完成清洁计划。”
秘书接过计划,等林栋吩咐完了之后,便退了出去。
姜红伟当天就收到了长缨集团发过去的传真作为和长缨集团接触最频繁的官方人员,他的办公室里会经常接收到长缨集团发来的传真,他的传真机也是加密设置自动接收的。
看到这一份由林栋起草的计划后,姜红伟先是意外,然后便以最快的速度报告了上级。
当这份计划送到高层领导的时候,领导看着笑了笑,手指敲了敲这份计划:“小家伙成熟了嘛!这样才显得稳妥,也会更容易让人接受……看起来,长缨集团发展的这么快,不是没有道理的。把这份计划给相关部委传看一下,需要我们协调的,不要推托,人家已经把药方开好了,如果我们连吃药的环境都保障不好,那就不好了!”
……
长缨集团的网站一向是很吸引人注意的。一直以来,有一批死忠的粉丝时刻关注着网站的动向,而公告栏又是他们特别关注的地方这里发布的东西,通常情况下都是非常简洁,却又非常有影响力的。
华夏经济实力的增长,伴随而来的是国民急需的大国国民心态,但国家韬光养晦时间长了,在国际上的硬气方式并不是太久,反倒是长缨集团自建立以来,发布的公告虽然不多,而且通常都不长,但都是非常的强硬,曾经以一个集团的身份硬撼无数大v和国际著名的老牌传媒集团,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对于长缨集团的粉丝来说,是异常提气的事情,所以,公告栏一有新的发布,会立刻传遍粉丝圈。
“清洁计划?”很多粉丝看到这一条信息之后,有些意外。
清洁计划是长缨集团和官方,特别是那些地方县市开搞的东西,在塔市进行了试点,还让塔市一年时间里由污染城市变成了宜居城市。
这一点还引起过争论,但是,清洁计划本身,却并不为众人所知。
反倒是那些官方人员,特别是搞城市规划的,对于清洁计划更清楚一些。
“清洁计划分成三种方式?”
很多原本对于清洁计划有些想法的城市负责人顿时眼睛一亮,他们先前并不是对清洁计划没有想法,但第一种方式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好接受。不是哪个城市都能像塔市那样无条件接受长缨集团的安排的。
但无论是西部省还是苏省,对于这一条仿佛都没有异议,导致他们认为长缨集团的清洁计划,只有一种方式。
这就比较难受了。
现在突然发现长缨集团的清洁计划有三种方式自选,那一下子就容易多了心思多的立刻就瞄准了第三种方式,自己主导。而本身就有规划,却又希望借长缨集团科技力量的,自然就觉得第二种方式会好一些。
所以,公告一发出去,第二天,便有大批的国内城市联系上了长缨集团,希望能够商谈实施清洁计划的具体方案来!
这倒没出乎林栋的意料,毕竟清洁计划的好处是相当多的。
但是,让林栋意外的是,这些城市,有四家,是国外的!
也就是说,国外的四家城市,希望能够得到长缨集团的清洁计划帮助,而这四个城市先是发来了邀请函,他们还先后表示,他们的市长,将会在一周内,到达海市,与长缨集团面谈!
这四个城市,一个位于俄罗斯,一个位于埃及,一个位于以色列,还有一个,是在巴西!
长缨集团接收到四个国外城市希望加入到清洁计划之中的事情,迅速被好事者公布出来长缨集团没有刻意宣传,也没有刻意掩盖,这件事情就传了出去!
这件事情立刻就被引申成了众多的意义说墙里开花墙外香已经不能充分表达其含意了,更多的人认为,这是清洁计划本身所具备的重要意义导致的结果有些人已经开始对国内反应迟钝的城市开始冷嘲热讽了人家国外城市都看到了清洁计划的重要性,要抢这一波的名额了,你们还扭扭捏捏,死抓着自己的那点小九九不放,真是目光短浅!
ps:感谢书友傲剑星狼、逍遥农民8和看书友猎狼人的月票支持,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月底了,天气越来越热……保重啊!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目光短浅
对于长缨集团如何处理这四个申请了清洁计划的国外城市,行内人异常关注。
由于有了国外城市的加入,倒使得长缨集团的清洁计划申请变得热门起来。原本一些围观的城市也开始加入到了申请的行列之中。
但是,和华夏数千城市相比,前来申请的城市,仍然是极小一部分。
少到秘书不用看申请单,就能把这些城市数过来。
不过秘书过来找林栋,并不是背这个名单的,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报告。
清洁计划一铺开,长缨集团总部专门成立了一个办公室,在很多人眼里,这个办公室,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扩充成一个子集团来。
毕竟清洁计划太大了。虽然现在实施清洁计划的城市加起来不过二三十个,但可以预计,不久的将来,这个数字将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没看连老外都过来申请了吗?
现在的办公室是林栋负责的。副手是在塔市时在林栋手下参与设计方案、协调施工的人员,曾经是长缨集团旗下神农集团的一个中层管理人员。本身就是学城市规划设计的,在这里正好用上。
秘书报告完事情后,林栋皱了皱眉头,问道:“你的意思,刘汉良不好确定,这四个城市是否接纳进入到目前正在进行的清洁计划中?他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心思?”
秘书比林栋略小一两岁,不过在林栋身边时间长了,知道这位老总性格是非常不错的,不会因为你说错了话、或者办错了一两件小事就会大发雷霆,也不会因为你吹捧他而会给你好处。
总的来说,如果不是工作时间,林栋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朋友来交流。即使是工作时间,林栋也不是那种搞一言堂的人,他很能听得进去别人的建议。
所以,林栋这么一问,秘书想了想便说道:“大约是您先前的那些行事原则,让刘副主任觉得,对外国的城市,不必要那么客气肯定是先紧着咱们自己先来!”
林栋听了哑然。
回想一下,自己以前,的确是这个样子的。长缨集团的飞狼头盔,国内卖的是不到六千元人民币,国外卖的是五千八的美元,甚至是欧元。
当然,很多人抗议,然并卵。
接下来的腾蛟飞车也是如此。国内先售,人民币不到五十万,国外售价几乎是这个的七八倍甚至十倍。
这让很多国人知道后很解气。以前都是国外的东西比国内的便宜,这其中有关税的问题,自然也有那些国外的奢侈品生产者专门来赚华夏人钱的事情。
当然,也有一些华夏的崇洋媚外的家伙,非要用老外的东西,生生把那些不怎么样的商品推高了价格。
现在可好,长缨集团的高科技产品,国内便宜国外贵,这让国人感觉异常的爽要知道,这天朝上国的待遇,已经几百年没有了!
正因为林栋做过这样的事情,这才让清洁计划办公室的副主任比较难办。照林栋以前的原则,这些国外城市是无法在目前参与到计划里的,毕竟还有很多国内城市都还没轮到呢。
而且如果按照林栋以前的做法,即使最后把国内清洁计划改造完成了,轮到国外那些城市了,也是不可能像塔市那样不要钱还贴钱,那铁定是要大敲一笔的。
这事林栋做可以,刘汉良做起来就不对味了。
好在林栋才是这个办公室的主任,他只是副主任,而且现在又在没白没黑的为那几个城市设计方案,这四个国外城市是否能进行清洁计划、什么时候开始的决定,就得由林栋来做了。
林栋这一次,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实在是不太好做决定。
如果按林栋以前的想法,这四个城市想都不用想,直接排到最后去,顶天了也就是等他们的市长过来后,商量一下,往前挪一挪位置。好事,肯定是先紧着自己国家的城市先来,这是原则。
但是,原则并非没有底线。
清洁计划能够给城市带来多少好处,别说那些从政者,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得出来。这其中可能会短期让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但长期来看,整个城市都将因此受益。
但是,即便如此,这么好的一个计划,已经有塔市和西部省乌孙地区的现实的明证,但对长缨集团发来邀请函希望能够让长缨集团帮助改造城市规划的城市并不多。
难道他们看不出清洁计划的好处?
显然不是。
华夏实行的是流官制,一任官在一地任满三五年,如果有政绩,就会升任到其他地方。这样的好处,是不会在一个地方盘根错结形成固有势力。但缺点也是不少人走茶凉,人去政息的事情比比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萧规曹随的。
从政理念不一样,施政办法自然不一样。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临近两个县都是洪水泛滥的地方。甲地县长一上任就加固河堤,修建导洪渠,植树造林预防水土流失,把泥石流高发的地区人家往安全地方转移,因此还造就了钉子户,不少人上访。
乙地县长上任后,加紧储备防洪物资,普通防洪知识,宣传抗洪办法,特别是洪水来了应该怎么预防。甚至为了提高洪水来时人的生存率,全民普及游泳。
当年洪水袭来,甲县因为措施得当,洪水最高峰时没有冲破堤坝,全县平安。
乙地堤坝被洪水冲垮,县长为救群众身受重伤。
第二年,甲县县长继任,乙县县长事迹被广为宣传,然后升任地委副书记。
甲乙的施政办法不同,县里洪水袭来,结果自然也不同。流官制,虽然很多人也在尽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还有不少人只看中短期利益,根本不去考虑长远的利益在他们看来,那是继任者的事情,他就是做得再好,那好处也到不了自己的头上,与其给继任者留好处,还不如自己在任期多搞点政绩工程,为自己的从政路上添点光彩呢!
ps:感谢书友傲剑星狼的打赏,感谢书友那些年的、ttgz、傲剑星狼、逍遥农民8、困告不着的响马和书友160728005027717的月票支持,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外面大风……狂风……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按顺序来!
当然,流官制有这样的弊病,并不是说土官制就好。相比较而言,土官制的弊病更大一个官在一地当的时间长了,很容易形成一股属于自己的势力,那势力一旦成形,就会为自己的利益诉求而出各种手段清时吴三桂年羹尧都是这样的情况,他们一旦形成自己的势力,就算他自己不想和朝廷分庭抗礼,他的部下也会暗地里这样做。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两种说法,其中一种就是被部下逼迫的到了那个阶段,即使他自己不想当皇帝,也由不得他了。
所以,华夏那么多城市,前后只有不到五十个城市发来邀请函,这虽然不能说明剩下的那些城市的主政者都是目光短浅,但至少其中一部分是这样。他们既不想改变自己现在的既得利益,也不想现在自己进行清洁计划,为后来的继任者留下桃子。
对于如何处理那四个国外的城市,林栋想了想,然后说道:“等那四个城市的市长过来再说。如果他们只是为了哗众取宠,那么不理会他们。如果他们真的有诚意,那么就把这四个城市加入到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